高中人教版功说课稿
高中物理《功》说课稿
高中物理《功》说课稿高中物理《功》说课稿(精选5篇)高中物理《功》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3)知道电功的单位。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3、重点与难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
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重物)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打下了伏笔。
高中物理功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功教案模板
学科课程:物理
年级:高中
课题:功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功的单位和公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重视实践和实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了解功的单位和公式。
三、教学资源
1. 课本
2. 实验器材:推车、杠杆等
3.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题或实例引出功的概念,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讲解功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单位,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方法熟悉功的计算过程。
4. 练习:布置习题或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功的掌握。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上内容,并提出疑问。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程度和实践能力。
2. 评价方式:以实验结果、作业成绩等为依据进行评价。
3.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但在实践环节,可能需要增加实验次数或减少难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
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功的概念。
1.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说课稿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二)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教具:地球仪、地图、环境服务功能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和空间分布。
2.多媒体资源:视频、PPT、图表等,用于展示实例、讲解知识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合作学习。这些方法的选择基于以下理论依据:
1.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和经验总结,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以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板书内容:包括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分类、作用和实例,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板书风格:简洁明了,采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识别。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果。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遵循以下原则:
1.逻辑性:按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布局,使板书内容层次分明。
1.教学重点:自然环境的组成与功能,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分类,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服务功能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为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例分析、小组讨论、视频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贡献。
高中物理功说课教案
高中物理功说课教案教学内容:力和功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计算方法。
2.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力和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计算方法、功的概念、功的计算方法。
难点:力和功的关系,如何运用力和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不同质量物体、滑轮、绳子等3. 教学实验材料4. 教学辅助图片、视频等教学过程: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力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第一步: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通过实验展示力的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帮助下让学生感受不同力的大小。
- 讲解力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力的计算方式。
第二步: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通过实验展示功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功的含义。
-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式。
第三步:力和功的关系- 讲解力和功的关系,通过实际例子解释力和功之间的联系。
- 引导学生分析力和功的关系,举例说明力和功的应用。
第四步:综合应用- 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力和功的概念进行解决。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力和功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功人教版教案
标题:功人教版教案引言:功人教版教案是指基于功人教育理念和教学要求而制定的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功人教版教案的概念、编写要素以及应用价值,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解析。
一、功人教版教案概述功人教版教案是功人教育机构独特的教学设计方案。
它以三位一体的理念为基础,即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品格和思维发展。
功人教版教案从整体思维、多元评价等方面加强了课程的质量。
二、功人教版教案编写要素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并需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设计教学方法。
3. 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特点,列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内容应精简、明确、具体。
4.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如讲述、示范、实验、讨论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针对性学习。
5. 教学过程:将整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多个小节,每个小节包括导入、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以确保整节课流程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6. 教学评价: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价方式,如课堂练习、小组活动、作业考查等,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三、功人教版教案的应用价值功人教版教案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质量:功人教版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设计合理,有助于教师清晰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功人教版教案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习方法培养以及品格和思维发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得到综合提升。
3. 强化评价体系:功人教版教案注重多元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最新7篇)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最新7篇)篇一: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囚绿记》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三篇课文都是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单元教学要求是通过欣赏精美的写景、品味优美的语言,来赏析文章深刻的意蕴。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散文,将自然界的“绿”与作家内心的心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描绘了绿的状态也写出了作者自身的处境,颂扬忠贞不屈的气节,抒发了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要学会散文鉴赏的方法,阅读名家名篇,从而步入散文鉴赏的规律之门。
二、说学情和教学目标我们的学生经过前两篇课文的学习与熏陶,可以说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已有所领会。
本文篇幅不长,且文字不深,学生基本能读懂,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还比较表面化,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含蓄而内敛的情感认知,还难以理解。
所以,抓住关键语句来理解文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虽然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习惯,圈点时往往捕捉不到重点词句,批注时也缺少个性表现,语言表述也难以做到准确、完整。
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依据以上的分析以及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1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指导学生筛选出关键语句,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法来把握语句的重要信息,体会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学会圈点批注,理解语句含义,理解“绿”的象征意义,达到思想上的升华【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中物理的一等奖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中物理的一等奖说课稿1、《动能和动能定理》高中物理的一等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设计及分析。
一、教材分析《动能和动能定理》是人教版高中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7节,动能定理实际上是一个质点的功能关系,它贯穿于这一章教材,是这一章的重点.课本在讲述动能和动能定理时,没有把二者分开讲述,而是以功能关系为线索,同时引人了动能的定义式和动能定理.这样叙述,思路简明,能充分体现功能关系这一线索.考虑到初中已经讲过动能的概念,这样叙述,学生接受起来不会有什么困难,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新课标要求通过本节课教学要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2)理解动能定理及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
3)知道动能定理的适用条件,知道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难点:会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的力学问题。
三、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方案以小组合作研讨的方式参考教材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行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体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四、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那么物体的动能应该怎样表达?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的动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1、动能表达式【提问】我们在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哪里开始入手进行分析的?这对我们讨论动能有何启示?总结:学习重力势能时,是从重力做功开始入手分析的。
《功》高中物理的教案
《功》高中物理的教案
课程名称:高中物理
课时数:1小时
教学内容:功
教学目标:
1. 理解功的概念和定义;
2. 掌握计算功的公式;
3. 能够应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功的概念和定义;
2. 计算功的公式。
教学难点:
1. 功的公式的应用;
2. 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小车、轨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呈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功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讲解(10分钟)
1. 介绍功的概念和定义;
2. 讲解如何计算功的公式及其应用。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小车在轨道上往返运动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实验中所涉及的功的问题。
四、操练(15分钟)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一些功相关的问题,如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加速度等。
五、总结(10分钟)
以小结的形式总结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并展示一些相关习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答。
六、拓展(5分钟)
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功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功的相关习题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案例导入,配合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的概念和应用。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应用案例的呈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动能定理说课稿
《动能和动能定理》说课稿梁鸿秀燕春荣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动能和动能定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效果分析四个方面进行说明,我先谈谈对本节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七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通过对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了功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知道了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那么,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将是本节要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概念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基于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动能的概念.(2)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二【目标分析】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的概念,知道动能的表达式,会用动能的表达式进行计算。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会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问题,并领会解题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1】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教法与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采用了以下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采用启发、引导、讲授、多媒体演示法。
学法:学生在我创设的物理环境中,自主学习、理论探究、分组讨论、归纳总结。
通过以上教法与学法,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具体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三【过程分析】我准备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环节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传说早在古希腊时期(公元前200多年)阿基米德曾经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了投石机,它能将石块不断抛向空中,利用石块坠落时的动能,打得敌军头破血流.问题1:同学们思考一下,要提高这种装置的杀伤力,应该从哪方面考虑来进一步改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不难猜想到应该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方面进行改进。
高中物理必修二:7.7 动能与动能定理说课稿(共10张PPT)
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 1 道。因此,本节内容既是本章的关键内容,也是重点内容。
4* 目标 与重 难点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动能,动能的符号、单位和表达式。 (2)会用动能的表达式计算运动物体的动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
3
7*
教学 方法
4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教法: 1、直观演示法(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逻辑推导法(提出问题,讨论学习) 3、类比法(类比旧识,合理推导)
学法:分析归纳法
8*
教学 过程
复习 旧识
5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引入 新课
新课 讲解
课堂 小结
课堂 练习
9*
板书 设计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2、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 3、表达式:Ek=1/2mv2 4、单位:焦耳(J) 标量 5、说明: ①动能是状态量。
②动能的大小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即动能具有相对性。
6
*
谢谢
式进行分析,得到突破。
2
6*
学情 分析
图形绘制 图片处理 图表设计 典型案例
学生在前面分别学习过做功和动能的概念, 动能定理常用 于解决运动学问题,学习好动能定理非常重要,并为后一节 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打下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 已经知道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这里 再次采用这种方法,使学生更加熟悉。
节的内容。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1. 了解功的定义和公式,能够计算功的大小。
2. 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功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2.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内容:功的定义和公式,功的物理意义,功的计算方法。
2.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练习题等。
3. 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介绍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1. 通过例题,介绍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分析功的物理意义及其正负性。
3.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物理概念。
三、梳理知识点(10分钟)1. 总结功的定义和公式。
2. 总结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练习策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问题。
※教学结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的定义和公式,了解了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
高中物理功教案人教版1. 知识与能力:掌握功的概念,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能够应用功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探索和实践的热情。
重点难点: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功吗?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探讨功的应用和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带领学生回顾力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入功的概念。
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
三、示例分析(15分钟)1. 给出若干实例,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2. 分析示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力、距离和功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与同学讨论解答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五、小结与归纳(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功的重要性和应用。
2.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完成。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积极探索物理学习的乐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功的概念展开,通过概念讲解、示例分析、练习讨论等环节,引导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功、热和内能的改变》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功、热和内能的改变”为题,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功的计算、功的正负以及内能的改变等,通过讲解和例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掌握分析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以及内能的变化等基本物理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功的计算方法;–理解功的正负概念;–学会计算内能的改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问题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和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点1.掌握功的计算方法;2.理解功的正负概念;3.学会计算内能的改变。
四、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功的正负概念;2.帮助学生计算内能的改变。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对力的概念的回忆,以及力对物体的作用等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力的基本概念和物理作用。
2. 新课呈现(15分钟)通过实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举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被一个力推动移动了一段距离,问学生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物理量产生了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一下,通过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具有了加速度等。
然后,进一步引入功的概念。
说到力对物体的作用,就不得不涉及到功的概念。
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个物体被人推动移动了一段距离,计算推动这个物体所需做的功。
可以指导学生思考一下,做功的公式是什么,怎样计算。
接着,引入功的正负概念。
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一下,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所受的力做正功;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所受的力做负功。
最后,引入内能的改变。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1节《功与功率》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1节《功与功率》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1节《功与功率》。
第八章是机械能,讲述机械能守恒定律。
任何人类活动都离不开能量。
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人们发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并且能量的转化与功的概念紧密相连。
这是因为,如果在一个过程中存在做功的现象,就必然存在能量变化的现象,功的计算能够为能量的定量表达及能量的变化提供分析的基础。
《功与功率》一节主要讲解功与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知识。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1.1 理解功和功率。
了解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大小及其意义。
例 1 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所受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该力所做的功。
例 2 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
”二、说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功、正功和负功、功率。
教材一开始以马拉雪橇时拉力方向和雪橇运动方向间有一个角度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当物体运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一致时应当怎样计算功;紧接着分析了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表达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讲述了力做功的几种情况——不做功、正功和负功;最后教材讲解了做功快慢的表示方法——功率。
教材安排有思考与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能理解功、功率概念的含义,知道功的正负的物理意义。
2.能正确计算功和功率。
四、说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通过学习功和功率知识,从物理学视角形成能量观念;能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科学思维:能从物理学视角认识功和功率;能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抽象概括;能运用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
高中物理必修2功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功的概念,能正确定义功;2.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公式解决相关问题;3.了解功的单位和量纲,掌握功的计算技巧;4.能够分析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力和位移的关系,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相关问题;3.掌握功的单位和计算技巧。
三、教学难点:1.理解功的概念和物理意义;2.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功的公式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引入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功的概念和计算技巧。
3.实例分析: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5.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功的知识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课堂作业:1.计算下列力的功:(1) 作用力为20N,位移为10m;(2) 作用力为30N,位移为5m。
六、板书设计:功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和量纲功的计算方法功的物理意义七、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介绍了功的知识点,通过实例讲解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功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工业说课稿人教版
工业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地理中的“工业”这一章节。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工业”这一章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业、交通等章节密切相关,共同构成了经济地理的核心内容。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特点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教材在编写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同时,教材还设置了丰富的活动和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工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工业区位因素的含义,能够分析不同工业部门的主导区位因素。
(2)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能够举例说明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的现象。
(3)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分布和特点,能够对比分析它们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调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工业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高中物理功的说课教案
高中物理功的说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和目标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包括功的定义、功的计算公式、单位和量纲等内容。
2. 教学目标:
(1)掌握功的概念和公式;
(2)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3)能够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掌握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能够运用功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难点:
理解力和位移的夹角对功的计算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高中物理》第一册《动力》第二单元《功》课本;
2. 教具: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
3. 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黑板和教学台;
4.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实例和案例。
四、教学过程
1. 引入:
通过与学生讨论力和位移的关系,引出功的概念,并提出动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功。
2. 讲解:
(1)讲解功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功的物理意义;
(2)通过实验演示或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3. 练习:
设计一些计算功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解题能力。
4. 拓展:
引导学生思考力和位移的方向对功的计算的影响,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理解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加油,掌握更深入的物理知识。
实用的物理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
实用的物理说课稿模板集锦5篇物理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功率》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节内容。
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体现了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效果积累,同时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率和功的教学既是延伸了前面所学的力的相关知识,又为后面即将学习的能得相关知识做好了铺垫,所以本节课在第七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功率》的教学要求为: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的计算,会分析机车的两种启动模式。
功率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技之中,其定义、表达式P=W/t、单位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教材中首先通过两台起重机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引入了功率的概念和定义式,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对动力机械的分析,讨论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说明了物体做功、机器做功的功率等说法实质都是力做功的功率.如:汽车的功率就是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起吊重物的功率就是钢绳拉力的功率.然后,根据对物体做功的公式和运动学公式导出了功率与速度的关系,既P=FV。
再借助“说一说”和“做一做”栏目,提出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概念。
最后教材结合例题讨论了汽车两种启动模式的相关问题。
针对上述内容,本节课安排1个学时,并制定了如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二.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功率概念及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定义会利用P=W/t,P=FV进行相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功率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灵活应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难点:正确区分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并能够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物理说课稿篇21.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说课稿1. 前言本说课稿旨在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和讲解。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本教案包含以下内容:- 课程名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全套- 适用年级:高中- 教材版本:人教版- 教材书目:- 必修1:《庐山谣》、《郭象之策》、《捉鸡》等- 必修2:《草房子》、《动机》、《白光》等- 必修3:《春》、《春蚕》、《雨巷》等- 必修4:《月下独酌》、《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3.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每个必修教材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意写作能力4. 教学重点本教案着重教学以下重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必修教材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批判性思维能力5.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本教案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包括:- 整体导入法- 小组合作研究法- 视听教学法- 讨论与思辨法- 创意写作训练法6. 教学过程第一堂课:《庐山谣》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图文展示和音频素材引入庐山谣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知识讲解:对庐山谣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庐山谣的逐句解读和理解,并进行深入讨论- 阅读扩展:学生通过阅读类似主题的相关作品,丰富对庐山谣的理解和思考-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庐山谣的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或模仿写作练第二堂课:《草房子》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引入《草房子》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知识讲解:对《草房子》的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草房子》的逐段解读和理解,并进行深入讨论- 视听教学:观看相关电影片段或听取相关音频,加深对《草房子》的感知- 阅读扩展:学生通过阅读类似主题的相关作品,丰富对《草房子》的理解和思考-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草房子》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或模仿写作练第三堂课:《春》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音频素材和图片展示引入《春》的主题和文化背景- 知识讲解:对《春》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春》的逐句解读和理解,并进行深入讨论- 视听教学:播放相关音频和视频,加深对《春》的感知- 阅读扩展:学生通过阅读类似主题的相关作品,丰富对《春》的理解和思考-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春》的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或模仿写作练第四堂课:《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图文展示和音频素材引入《月下独酌》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知识讲解:对《月下独酌》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 文本解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月下独酌》的逐句解读和理解,并进行深入讨论- 视听教学:观看相关音乐视频或听取相关音频,加深对《月下独酌》的感知- 阅读扩展:学生通过阅读类似主题的相关作品,丰富对《月下独酌》的理解和思考- 创意写作:学生根据《月下独酌》的主题,进行创意写作或模仿写作练7.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和个人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人教版功说课稿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关于高中人教版功说课稿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本章及本节的地位与作用。
《电功和电功率》这一章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章之一,在这一章里,讲述了两个重要的电学概念(电功和电功率),一个重要的电学定律(焦耳定律),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章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力学问题(如本节中的功);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所讲的电功,除了具有以上两个特点之外它还是对初二功的知识的延续,而且也是后面继续学习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更广义的功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所以无论从大纲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章和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可以做功和常见的电流做功形式。
(2)掌握电功的公式W=UIt
(3)知道电功的单位。
(4)知道电能表的用途和读数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思想目标: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向学生渗透节能意识。
3、重点与难点。
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大纲对电功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所以把电功的概念和公式作为本节的重点。
另外以初中生的能力水平很难独立地研究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必须通过教师适当地点拨才能完成,所以把实验探索过程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学设计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物理概念课的一般授课流程都分以下三个阶段:
在本节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实物(电能表)和一个实验(电动机提升重物)引出电功这个概念,这样引课会使学生感到电功这个概念并不陌生,而且与学过的知识(机械功)也有联系,同时也为最后揭示电能表的应用打下了伏笔。
接下来是概念的形成阶段,这是本节的核心,在分析电功的实质时,我强调电流做功要引起各种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热、发光;或发生化学反应等等。
通过实验、微机模拟等手段,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大部分外延。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由于书中的实验可见度和成功率都很低,既然是定性研究,我就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来代替通过电动机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利用投影电流表和电压表来增加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
另外,在实验中我注意了研究方法的渗透,即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还通过微机动态显示研究电路的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盘转动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最后介绍一度电的作用,目的是为了渗透节能意识。
为了巩固电功的概念,我设计了一组程序题,通过这组由浅入深的形成性练习,使学生对电功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第五题的训练(练习题另附),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
小结中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教学中以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概念的认识为主线,运用实验、微机等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三、说教学体会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再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在先物理思维,使学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的教育。
2、这节课的内容,表面上看较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备课时我发现了两个疑点:一个是从力学的功过渡到电功;另一个是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这两点都不能用扩展知识的办法来解决,所以我便着重从现象的分析中加深学生的印象,扩展知识的外延,至于其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细、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