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反射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反射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反射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神经元传递信息,调节和协调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其中,调节神经系统通过控制身体的内分泌、心率、呼吸、消化等功能,维持人体的稳态;而反射则是一种自发的、不需要大脑参与的神经响应机制。

本文将分析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反射,展示其在人体生理和行为中的作用。

一、调节神经系统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等物质,加速心率、扩张血管、抑制消化系统等,使人体进入应激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起到相反的作用,降低心率、收缩血管、促进消化等,维持人体平静状态。

这种相互作用保持了内环境的稳定,并适应外界的需求变化。

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传递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等功能。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基础代谢率,影响体温、心率和血压;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这些激素的合理分泌保持了体内各器官的平衡和协调。

3.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是调节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重要系统。

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控制呼吸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调整呼吸频率和深度。

当血液中氧气含量较低时,呼吸中枢会促进呼吸加深和加快,增加氧气供给。

相反,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会加速,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

二、反射机制反射是一种快速而自动的神经响应,不需要大脑的参与。

它是保护人体免受伤害的重要机制。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反射机制:1. 肌肉拉伸反射当肌肉受到拉伸时,会引起反射性的收缩,保护肌肉免受过度伸展。

例如,膝腱反射就是一种肌肉拉伸反射,当医生敲击膝腱时,大腿肌肉会自动收缩。

2. 光照反射光照反射主要发生在眼睛中,当光线进入眼睛时,会引发瞳孔的收缩或扩张,以控制进入眼球的光线量。

这种反射保护了视网膜免受过度光照的损害。

3. 咳嗽和打喷嚏反射当呼吸道受到刺激时,会引发咳嗽或打喷嚏反射。

这种反射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刺激物,保护呼吸道的畅通。

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

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

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调节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加速、血压上升等。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主要调节机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

副交感神经对于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详细涉及其机制。

一、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率的调节心率是心肌收缩的频率,也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来降低心率,从而起到了调节心率的作用。

乙酰胆碱通过结合心脏的M2受体,激活心房和心室的细胞内电流,在心肌收缩的不同阶段引起电位的异常变化,从而降低心率。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够延长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时间,使心肌细胞释放Ca2+的时间延长,从而减少心肌的收缩力,进一步降低心率。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肌收缩力的调节心肌收缩力是心血管系统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度,越强表示心脏越有力地将血液推往全身各个部位。

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肌收缩力的调节主要通过控制心肌细胞内的Ca2+的释放来实现。

当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乙酰胆碱通过M2受体向钙通道内释放K+离子,从而抑制Ca2+的内流,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力。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够影响肾上腺素能系统,通过抑制肾上腺素的合成和释放,降低心率和血压,进而减少心肌的负荷,降低收缩力。

三、副交感神经调节心血管的血管阻力血管阻力是指血液流经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

副交感神经通过调节血管壁的松弛度来影响血管的阻力。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壁的松弛度由内皮细胞中的一种叫做一氧化氮(NO)的物质控制。

副交感神经系统能够刺激内皮细胞释放NO,从而使血管壁松弛,血管阻力降低。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减少血管的狭窄,降低血管阻力。

它通过乙酰胆碱释放后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松弛,从而提高血管的扩张性,降低血流阻力。

四、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不仅调节心率、心肌收缩力和血管阻力,还能够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教学案例: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案例: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作用

从我们呼吸、消化、循环到体温调节、心理反应,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那么,自主神经系统是什么,它有哪些结构和作用,对我们的生命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这些方面逐一进行剖析。

一、自主神经系统是什么人的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包括神经节和周围神经。

而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和调节自主活动(如心跳、血压等)和内分泌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组成,两者在相互协作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二、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作用1、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个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在应激时提高身体的能量水平以应对紧急情况。

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增加心跳、扩张瞳孔、加快呼吸和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等。

这些反应能够帮助身体应对紧急的状况,比如,有人从后面突然冲过来,你就会在瞬间产生反应,这就是交感神经系统在起作用。

2、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反,它可以降低心率、缩小瞳孔、放缓呼吸和帮助消化食物等。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以增加肠胃蠕动并促进消化,它的工作是让身体放松、停止应激。

在睡眠时,副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让身体放松,进入深度睡眠。

3、两个系统的协调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身体内相互作用,它们的作用是协同工作以保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如果某个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过于活跃,身体就会出现类似于紧张、惊恐等情况,而若副交感神经系统过于活跃则会有类似于昏迷和顽固便秘的情况发生。

三、自主神经系统对健康的影响自主神经系统对健康的影响不言而喻。

如上所述,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着我们的内脏功能,包括呼吸、心率、消化、体温、内分泌等高度复杂的系统,如果它们不能良好地协调工作,那就会导致一些疾病。

例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常常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调相关,而糖尿病、高血压、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也常与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有关。

家兔血压调节的神经控制机制解析

家兔血压调节的神经控制机制解析

家兔血压调节的神经控制机制解析家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研究家兔血压调节机制对于理解人类血压调节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家兔体内,血压的调节主要由神经系统控制,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本文将详细分析家兔血压调节的神经控制机制。

一、交感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交感神经系统是血压调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神经冲动引起血液管收缩和心脏收缩力增加,进而提高血压。

家兔体内交感神经系统主要以交感神经节为中枢,在交感神经节中,交感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心脏。

1. 血管收缩家兔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引起血管的收缩,从而增加外周阻力,提高血压。

此外,交感神经系统还会通过收缩小动脉和动静脉短路,调节血液分布和流经速度,进一步影响血压水平。

2. 心脏收缩力增加家兔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作用于心脏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和收缩力,使心脏每搏出的血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输出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压。

二、副交感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对作用,通过神经冲动的释放和神经激活的信号传递,对血压起到降低的作用。

家兔体内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效应是放松血管平滑肌和降低心率。

1. 血管舒张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能受体(M3受体),引起血管的舒张,从而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还可以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进一步促进血管舒张。

2. 心脏抑制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作用于心脏上的乙酰胆碱能受体(M2受体),延缓心房传导和心室收缩,降低心率,减少心脏搏血量,从而降低心输出量,进而降低血压。

三、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平衡在家兔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平衡是维持血压稳定的关键。

当交感神经系统活跃时,血压上升;而当副交感神经系统活跃时,血压下降。

神经调控与神经递质

神经调控与神经递质

神经调控与神经递质在人体的神经系统中,神经调控和神经递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调控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保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而神经递质则是神经活动和信息传递的媒介,它们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控制神经细胞之间的通信与交流。

一、神经调控1.1 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心率、呼吸、消化和代谢等,都需要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进行调控。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应激反应,使身体处于兴奋状态;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使身体回归平静和休息状态。

两者相互配合,维持了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1.2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参与了人体内多种生理过程的调节,如生长发育、代谢、免疫反应等。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在人体内建立了复杂的调节网络。

二、神经递质2.1 神经递质的类别和功能神经递质可以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能够促使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活动;抑制性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血清素等,则能够减弱或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和活动。

2.2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清除神经递质的合成是指在神经细胞内部的合成过程,各种神经递质是通过相应的合成酶转化而来的。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指在神经突触中,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

神经递质的清除则是指在神经突触中,神经递质被降解或回收的过程。

三、神经调控与神经递质的疾病3.1 神经调控紊乱当神经调控失衡时,人体可能出现一些疾病,如自主神经失调症、焦虑症和抑郁症等。

这些疾病的治疗常常依赖神经递质的调节,通过药物来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清除,来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3.2 神经递质异常神经递质异常也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

如帕金森病就是由于多巴胺神经递质减少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疾病。

通过补充相关神经递质或利用药物,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

综上所述,神经调控和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和传递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副交感神经是人体中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与交感神经相互对立但又相互配合,对人体的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副交感神经主要发出舒张、抑制和消化等反应,使人体处于放松、平静和恢复的状态。

副交感神经对呼吸系统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呼吸道放松,增强肺部的弹性,促进肺泡内的气体的交换。

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人体的呼吸频率变得较低,呼吸变得较深,血氧供应增加,有助于维持体内的氧气供应与二氧化碳排出的平衡。

这种放松与调整有助于镇静和消除紧张,对于降低焦虑和疲劳,改善睡眠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副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表现为使心率减慢、使血压降低。

当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时,心肌细胞的平均兴奋性会降低,导致心率减慢并增强心房传导,舒张期增加,血压降低。

这种调节对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平稳运行非常重要。

同时,副交感神经还通过促进冠状动脉扩张和增加冠状血流量来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从而保证心脏组织的正常代谢。

副交感神经对消化系统的调节作用十分显著。

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胃肠道的平滑肌放松,胃液和胆汁的分泌增加,消化酶的释放增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副交感神经还可以加强胃肠道的蠕动,促使食物在胃肠道内的运动,也有助于排便的顺利进行。

这种调整不仅维持了消化系统的正常功能,还有助于减轻胃肠道的胀气、腹痛等不适症状。

副交感神经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使尿液的分泌增加,并促进尿液的排泄。

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肾小球血流增加,肾小管的对尿液的重吸收减少,尿液量增多。

这种作用有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和代谢产物,从而维持体内的水平和电解质的平衡。

总之,副交感神经作为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对于调节体内生理机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主要发挥的是放松、抑制和消化等方面的调节作用,使人体处于一种平静、放松和恢复的状态。

这种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降低焦虑和疲劳、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平稳运行、维持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高中生物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讲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

高中生物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讲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易错归因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识记不清。

典型易错题例1(2022·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自主神经指支配内脏、腺体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

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

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猎物在被狩猎者追捕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B.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神经-体液调节控制C.人在恐惧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机体对外界环境做出迅速反应D.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答案】D【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A正确;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受到相应神经递质的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受体来发挥作用,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人在恐惧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C正确;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D错误。

故选D。

解题技巧1.神经系统的组成2.内脏运动神经的作用特点(1)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

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部分器官的作用器官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眼球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散大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心脏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跳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支气管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胃、肠平滑肌舒张,抑制胃、肠运动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运动膀胱逼尿肌舒张,内括约肌收缩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同类题练习1.(2022·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其活动不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D.当机体处于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2.(2022·湖北·武汉二中模拟预测)机体对同一生理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什么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什么

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什么
副交感神经兴奋包含的范围非常广,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人体的副交感神经在身体分布很广泛。

如果是心脏副交感神经出现了兴奋,则可以被叫做心脏神经症。

这种疾病极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发作之后容易导致病人心前区疼痛,或者使得患者心悸气短,呼吸频率加快。

还有可能导致病人多很头晕以及失眠。

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
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

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完全相反,有相互拮抗作用。

副交感神经通过迷走神经和盆神经支配胃肠道,到达胃肠的副交感神经纤维都是节前纤维,它们终止于胃肠道壁内的神经元,与内大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形成突触,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腺细胞,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其神经未梢大都释放ACh(乙酰胆碱),对胃肠运动和分泌起兴奋作用。

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也可直接支酸胃肠道的平滑肌、血管平滑肌及胃肠道的腺细胞。

胃肠交感神经未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通常对胃肠运动和分泌起抑制性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
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副交感神经兴奋对我们的皮肤以及血管有影响。

比如有的人会因为这种问题而导致皮肤血管收缩,使得皮肤变得苍白,或者是因为这种问题导致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得皮肤泛红。

也可以根据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这种皮肤问题,来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

【配套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 专项练(2)神经调节

【配套新教材】2023届高考生物学二轮复习 专项练(2)神经调节

(2)神经调节1.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的大脑和位于椎管的脊髓共同组成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相反,但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D.一个神经元由树突、轴突及轴突外的髓鞘共同组成2.踢毽子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运动员要做到灵活地踢、接毽子,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

下列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A.踢毽子运动的协调性与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中枢和小脑有关B.被队友呼唤名字时,心跳、呼吸加快,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C.经常训练,运动的协调性和心跳呼吸都能由意识支配D.传出神经分为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3.神经电位及兴奋传导速度是评价神经功能的常用指标,实验人员多用直径为0.2mm 的钨电极作用于相应神经纤维来测定神经电位及兴奋的传导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电位变化幅度与细胞外液离子浓度无关B.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神经细胞膜上相关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C.将两电极分别置于某神经元细胞膜外侧不同位置可测量静息电位D.将两电极置于突触两侧的神经元细胞膜上可测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4.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疾病,患者常出现上下肢不能运动等功能性障碍。

研究人员尝试通过右图所示的“脑机接口”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部分恢复受损大脑的功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脑卒中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等非条件反射B.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认知或言语障碍等后遗症C.脑机接口必须连接传出神经及相应的效应器D.脑机接口意在恢复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5.人体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示排尿反射过程。

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产生尿意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若P处受损膀胱将无法排出尿液C.成人适时排尿体现神经系统对内脏的分级调节D.脊髓对膀胱扩大或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6.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

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对应。

它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作用机制。

功能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恢复机体的能量储备。

它的活动常常与放松、休息和恢复活力的状态有关。

在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消化功能增强,血压下降,肌肉放松,瞳孔收缩等。

结构副交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在机体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传递相应的信号。

外周神经系统则是将这些信号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其产生相应的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纤维是迷走神经,又称为第十对脑神经。

它从头部和胸腹部的脑干发出,分布到心脏、胃肠道和呼吸道等器官。

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这一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从而调节相应器官的功能。

作用机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复杂而精密。

当人体处于紧张、应激或危险情境下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

而在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这些生理反应则会被抑制。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活动来控制心率。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能使心率减慢。

另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也对消化功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放,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使瞳孔收缩,帮助眼睛在近距离看物体时聚焦。

总结副交感神经系统在人体的内部平衡和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控制心率、血压、消化功能等,调节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了解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促进人体健康的维护和恢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分别负责调节机体在应激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生理功能。

交感神经是机体应激响应的主要调节系统。

当我们面临危险或压力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应激反应。

此外,交感神经还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身体的应激耐力和反应能力。

交感神经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减少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使得血流优先分配到肌肉和大脑等需要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副交感神经则起到平衡作用,使机体恢复到安静和平衡状态。

当应激因素解除或消失时,副交感神经被激活,使心率降低、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使机体达到平静和放松状态。

副交感神经还能刺激胃肠道分泌和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副交感神经还能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作用,通过平衡调节机制使机体在应激和平静状态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调节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时,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人体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其中,外周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这两个系统在人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本文就来谈谈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

1. 交感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应激反应,例如当人面临危险或者需要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导致身体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呼吸加速、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而做出的反应。

2.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基本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也是人体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它主要负责控制身体的平衡和恢复,例如当人身体需要休息和放松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

此时,身体的呼吸和心跳就会放缓,血压降低,肌肉放松,身体进入一种较为平静的状态。

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相互作用,可以使身体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

当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抑制,这意味着身体将会进入一个充满活力和冲动的状态;相反,当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抑制,此时身体将会进入一个放松和休息的状态。

正是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人们才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适应自己的身体状态。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需要活力和冲动时,可以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来增加身体的功能;而当想要休息和放松时,可以通过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来帮助身体恢复。

4.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应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还有一些在医疗上的应用。

例如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失衡就成为了一个致病因素。

因此,科学家们可以通过研究这种失衡,寻找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此外,人们还发现这种相互作用与情绪和心理健康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总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ANS)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调节和控制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自动功能。

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不断调整内脏器官的活动,使其保持适当的功能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主要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调节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加速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和扩张血管,进而提高供氧和营养物质的传递,增加血压;副交感神经系统则有逆向的作用,使心率减慢、降低心肌收缩力和收缩血管,以保持心脏功能的平衡。

2. 调节呼吸系统: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可以增加呼吸频率和深度,扩张支气管,提高氧气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减慢呼吸频率和深度,收缩支气管。

3. 调节消化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对消化系统有抑制作用,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4. 调节泌尿系统:交感神经系统通过收缩尿道括约肌,阻止尿液的排放,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放松括约肌,促进尿液的排出,从而调节尿液的排泄。

5. 调节内分泌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副交感神经系统则通过调节垂体和内分泌腺体的分泌,维持内分泌平衡。

6. 调节体温和能量代谢:交感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扩张或收缩毛细血管,调节体表温度;它还可以通过调节代谢率和脂肪的分解,影响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除了上述主要功能外,自主神经系统还参与调节很多其他生理过程,如控制瞳孔的收缩和扩张、调节生殖系统的活动以及是感觉和情绪反应的调节器。

总而言之,自主神经系统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调调节,使各个器官和组织运行和相互协调,以维持整个机体的稳定与平衡。

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什么

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是什么
导语:副交感神经是我们身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都能够知道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对于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一般会出现自
副交感神经是我们身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大家都能够知道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对于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一般会出现自律神经失调以及焦虑、紧张等症状,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症状引起重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发病症状吧。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自律神经失调即自律神经系统内部失去平衡。

自律神经失调多与焦虑、紧张、忧郁有关,定期作息、运动、正面思考等都有助于缓和自律神经失调。

自律神经并不为我们本身意志所操控,而是自动地调节消化或血液循环、呼吸、排泄等全身功能的神经。

自律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借这两种神经的相互抗衡,相互谐调,而达到全身机能的平衡。

具体地说,交感神经紧张时,可促进心脏跳动,而使脉搏速度增加、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相反地,交感神经受抑制,副交感神经紧张时,心脏跳动变缓、脉搏减少、血管扩张、血液循环不佳、血压降低。

我们在饭后,唾液、胃液的分泌会自然活泼,胃的消化活动旺盛,因为神经会适应不同的状况,有效驱动各器官正常运行。

对于这篇文章介绍的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发病症状,相信你们看。

神经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

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其中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

被膜和周围神经的外膜、神经束膜连在一起,并深入神经节内形成神经节中的网状支架。

由节内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身体有关部分,称节后纤维。

按生理和形态的不同,神经节可分为脑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两类。

脑脊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

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

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

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脊髓相联系。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皮肤和横纹肌以及腹腔脏器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冠状循环以及脑循环的血管都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纤维,因此,刺激交感神经一般可使周围动脉收缩,而在去除交感神经后可使周围动脉扩张。

治疗周围血管疾患,施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即以此为依据。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使蠕动减慢,但当胃肠紧张性太低或不活动时,交感神经冲动则可以提高并兴奋之。

对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交感神经的作用甚不一致,对胰和唾液腺虽可促进其分泌,但因此部的血管收缩而分泌不明显,对胃液则阻止其分泌。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小支气管主要为抑制其平滑肌的活动,因而使小支气管扩大,空气出入畅通。

气喘患者在注射麻黄素等制剂后得到暂时缓解,即因此故。

(4)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膀胱壁松弛,内括约肌收缩,因而阻止小便排出。

此外,在生殖系统中对女性子宫平滑肌,对男性射精管和精囊的平滑肌等都有调节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副交感比较

交感副交感比较

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即恰巧与对心脏的作用相反。

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

从中枢活动情况来看,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的活动常表现交互抑制的关系,即一个中枢活动增强时,另一个中枢活动就减退,这样在外周作用方面就表现为协调一致。

植物性神经对外周效应器官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减慢,说明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也具有紧张性。

但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强,而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弱。

植物性神经中枢常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例如,来自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区域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维持植物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对维持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往往不会只波及个别的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而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

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活动时,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机体能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在剧烈肌肉运动、窒息、失血或冷冻等情况下,机体出现心率加速、皮肤与腹腔内脏血管收缩、血液贮存库排出血液以增加循环血量、红细胞计数增加、支气管扩张、肝糖原分解加速而血糖浓度上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现象,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所造成的。

《心理学基础》第二章脑与心理讲稿

《心理学基础》第二章脑与心理讲稿

第二章脑与心理导入:大家还记不记得“心理”的概念?心理是大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些许疑惑:既然是大脑在对外界作出反应,怎么不叫“脑理”呢?既然是大脑在作用,为什么开心的时候我们会“心花怒放”,着急的时候会“心急火燎”,经历惊险恐怖场面会“心惊胆战”,伤心的时候会“痛心疾首”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来学习第二章的知识——关于大脑与心理的关系。

从古至今,不管是谁,都会体会到当我们喜怒哀乐、忧思俱愁的时候,我们的心脏都会有特殊的反应。

所以在科技还不发达古代,人们就简单的认为心脏是我们心理活动的器官。

如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心之官则思”。

意思是说,心脏的机能在于思考。

汉字中,凡和心理活动有关的字都带“心” 字旁或竖“心”旁,如思、想、念、怨、情、恨、悦等。

由于心脏在胸腔中,于是古人认为智慧就来自胸中,因此产生了“胸有成竹”、“计上心来”、“心中有数”、“满腹经论”等词语。

再比如“用心想一想”的意思是让你专注地思考;“扪心自问”意思是让你反省自己的所为;“铭记在心”的意思是让你永不忘记。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心脏是思想和感觉的器官,而脑的工作,只是使来自心脏的血液冷却而已。

随着事实和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心理活动不是与心而是与脑联系着的。

如人们观察到,人在睡眠和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而精神状态却大不相同。

一些精神病人心跳正常,但却神智不清。

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脑受了损伤,心理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

有的耳目完好而变聋变盲,有的记忆丧失,有的言语、思维或随意运动出现了障碍。

因此人们认识到心理现象是脑的产物。

如我国明代医药家李时珍曾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但是脑是怎样活动而产生心理现象的,由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性,很长时间人们并不清楚。

到了十九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医学和生理解剖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脑的知识。

我国清代著名医生王清任于1830年在《医林改错》中提出了“脑髓说”,他从解剖学上弄清了脊髓和脑的中枢神经联系的“经络周身,内外贯通”的道理。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

一、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其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自主神经系统。

大局部的器官受到两者的共同支配,大局部情况下,两者相互拮抗〔例外:唾液分泌〕,因而可以实现对该器官的精细调节,实现内环境的稳态。

中文名称:交感神经可分:颈、胸、腰、骶位于:脊柱两侧组成: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根本简介:交感神经: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与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X,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X,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X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

局部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

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

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主要特性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与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X,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X,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X 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迷走神经是神经纤维的一种解剖学上的一种定义,而副交感神经是功能上的定义。

当迷走神经下行到胸腹腔脏器的时候,主干的4种纤维成分还剩下一般内脏运动f(副交感)和一般内脏感觉f2种,并不是单纯的副交感纤维。

这里,迷走神经的范围要比支配相应脏器的副交感神经的范围要大(还有感觉f)。

在讨论内脏运动支配的时候,说”迷走”,就是指其中的副交感成分,但二者还是不能完全等同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简单的用一个口诀可以帮你记忆:
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
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
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
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