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与附交感神经有哪些区别
交感神经与附交感神经有哪些区别?2008-4-1539健康网社区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即恰巧与对心脏的作用相反。
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
从中枢活动情况来看,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的活动常表现交互抑制的关系,即一个中枢活动增强时,另一个中枢活动就减退,这样在外周作用方面就表现为协调一致。
植物性神经对外周效应器官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减慢,说明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也具有紧张性。
但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强,而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弱。
植物性神经中枢常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例如,来自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区域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维持植物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对维持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往往不会只波及个别的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而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
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
交感神经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活动时,其主要作用在于促使机体能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交感神经功能及神经元构成等神经学知识
一、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交感神经的功能可被概括为“Fight or Flight”(战斗或逃走)。
交感神经主要作用于平滑肌和腺细胞。
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率加快,心脏收缩能力增强、瞳孔散大和新陈代谢率调节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分成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部分。
内脏器官一般都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少数器官例外,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例如,皮肤和肌肉内的血管、一般的汗腺、竖毛肌和肾上腺髓质就只有交感神经支配。
在具有双重神经支配的器官中,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其作用往往具有拮抗的性质。
例如,对于心脏,迷走神经具有抑制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兴奋作用;对于小肠平滑肌,迷走神经具有增强其运动的作用,而交感神经具有抑制作用,即恰巧与对心脏的作用相反。
这种拮抗性使神经系统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调节内脏的活动。
从中枢活动情况来看,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的活动常表现交互抑制的关系,即一个中枢活动增强时,另一个中枢活动就减退,这样在外周作用方面就表现为协调一致。
植物性神经对外周效应器官的支配,一般具有持久的紧张性作用。
例如,切断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则心率增加,说明心迷走神经本来有紧张性冲动传出,对心脏具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切断心交感神经,则心率减慢,说明心交感神经的活动也具有紧张性。
但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强,而心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比较弱。
植物性神经中枢常具有紧张性冲动传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反射性和体液性原因。
例如,来自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区域的压力和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对维持植物性神经的紧张性活动有重要作用;而中枢神经组织内CO2浓度,对维持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张性活动也有重要作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一般比较广泛,往往不会只波及个别的神经及其支配的效应器官,而常以整个系统来参加反应。
例如,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反射性兴奋时,除心血管功能亢进外,还伴有瞳孔散大、支气管扩张、胃肠道活动抑制等反应。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PPT课件
.
6
交感和副交神经感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加深,瞳孔放大,竖毛 肌收缩,消化道蠕动减弱,一些腺体(如唾 液腺)分泌停止,使机体处于一种“应激” 状态 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效果恰与之相反
.
7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①中枢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第一胸节至 第三腰节的侧角,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和脊 髓的骶部。
②周围神经节的部位不同,交感神经由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 随脊神经前根和脊神经一起出椎间孔后离开脊神经,到 达交感干神经节。一部分在节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 维离开交感干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和体壁 的血管、汗腺和立毛肌。大部分节前纤维在交感神经干 内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不再加入脊神经,而在各动 脉周围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分布到头、颈和胸腹腔的器 官和腺体。而副交感神经自中枢发出的节前纤维在副交 感神经节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 体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二者共同分布到同一器官上,但功能互相拮抗,
对立统一 • 前者位于脊柱两侧的链状神经结构;后者位于
头、荐部的一部分神经结构
.
3
式交 图感
神 经 系 统 模
.
4
图副 交 感 神 经 模 式
.
5
植物性神经系统与一般脊神经和脑神经的 主要区别
• 中枢位于脑和脊髓的胸、腰荐段的特定部位 • 传出神经不直接到达效应器,而是在外周的植
.
8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③两者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不同。交感神经兴奋时,腹腔内脏及末 梢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加强;支气管平滑肌扩张;胃肠运动 和胃分泌受到抑制;新陈代谢亢进;瞳孔散大等。副交感神 经兴奋时,心跳减慢减弱;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运动加 强促进消化液的分泌;瞳孔缩小等。 一般内脏器官都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这两种神经 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拮抗的,但在整体内两类神经的活 动是对立统一互相协调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广泛,副交 感神经的活动比较局限,当机体处于平静状态时,副交感神 经的兴奋占优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能量的补充, 有利于保护机体。当剧烈运动或处于不良环境时,交感神经 的活动加强,调动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提高适应能力来应付 环境的急剧变化,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副交感神经系统
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 泌液增加。
感谢观看
交感神经系统中,大多数节前纤维很短,突触构成交感神经链,位于脊髓的侧面。从这里开始发出的节后纤 维到达心、肺、胃等目标器官。在副交感神经系统中,有髓鞘的节前纤维很长,与交感链没有突触联系,它的短 的节后纤维与突触相联系。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时,心跳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增高,大肌肉里动脉扩张,肾 上腺髓质加速分泌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升高,动员身体的能量,为“或战或逃反应”作好准备;副交感神经活动 加强时,心血管机能减弱,心跳速度减慢,流向周身的血流量减少,而供应给胃、肠的血液增加,血糖以葡萄糖 形式储存于肝内,代谢减慢,能量储存。前者称为分解代谢,后者称为合成代谢。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 统一般情况下相互拮抗,但又协同工作。
副交感神经系统
植物பைடு நூலகம்神经系统
目录
01 植物性神经概念
03 机能作用
02 医学分类
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Division)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发自中脑、桥脑、延脑及脊髓 的骶部。它的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再由此发出节后纤维,至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副交感神 经节一般位于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
机能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图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一般讲,人们把交感神经 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和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加速心脏的跳动; 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以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 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副交感神经简介
副交感神经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注解1拼音fù jiāo gǎn shén jīng2英文参考parasympathetic3注解副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分为脑部和骶部。
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脑干和脊髓第2~4骶节相当于脊髓侧角的部位。
副交感神经节有器官旁神经节(睫状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等)脑干的内脏运动核发出的节前纤维随同脑神经离开脑,至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它们的分布如下:①起自中脑动眼神经副交感核(缩瞳核)的节前纤维随动眼神经行走,然后进入位于视神经外侧的副交感神经节(睫状神经节),在节内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至眼球的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②起自脑桥和延髓上部的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分别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行走,至器官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蝶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和耳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至泪腺、鼻腔、口腔粘膜腺体和舌下腺、颌下腺等。
③起自延髓的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背核,组成迷走神经的主要成分,分布至心脏、气管、肺、肝、胰、食管、小肠和横结肠左曲以上的大肠,并在这些器官壁内或附近的副交感神经节内更换神经元。
其节后纤维支配上述器官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④起自脊髓骶部的副交感节前纤维随骶2~4脊神经出中枢,然后离开骶神经形成盆内脏神经,加入盆丛,并随该丛的分支至器官旁或器官壁内副交感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分布于横结肠左曲以下的大肠、盆腔内各器官及生殖器官的平滑肌和腺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
副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对应。
它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在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作用机制。
功能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恢复机体的能量储备。
它的活动常常与放松、休息和恢复活力的状态有关。
在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消化功能增强,血压下降,肌肉放松,瞳孔收缩等。
结构副交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在机体的内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传递相应的信号。
外周神经系统则是将这些信号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使其产生相应的反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纤维是迷走神经,又称为第十对脑神经。
它从头部和胸腹部的脑干发出,分布到心脏、胃肠道和呼吸道等器官。
迷走神经通过释放乙酰胆碱这一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从而调节相应器官的功能。
作用机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复杂而精密。
当人体处于紧张、应激或危险情境下时,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
而在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这些生理反应则会被抑制。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调节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活动来控制心率。
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点,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能使心率减慢。
另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使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
副交感神经系统也对消化功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增加胃酸的分泌和胆汁的排放,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
此外,副交感神经系统还能使瞳孔收缩,帮助眼睛在近距离看物体时聚焦。
总结副交感神经系统在人体的内部平衡和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控制心率、血压、消化功能等,调节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了解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结构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促进人体健康的维护和恢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发表时间:2004-11-6 16:31:43 点击 740 次一、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交感神经系统所支配的器官非常广泛,包括循环器官、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内分泌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和眼球等,此外,对糖代谢和骨骼肌也有作用。
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
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消化器官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
对唾液腺能促进其分必粘稠的唾液。
3.对呼吸器官和汗腺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
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
4.对眼球平滑肌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瞳孔扩大。
5.对内分泌腺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由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一致的,因此,在生理学上称之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对泌尿生殖器官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膀胱壁逼尿肌的活动和促进内括约肌的收缩,因而阻止排尿。
对生殖器官,交感神经能促进怀孕子宫的收缩,但使未孕子宫舒张。
交感神经还能促进男性精囊腺和射精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射精动作。
7.对糖代谢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交感神经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
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解剖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稀薄,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thorako-lumbales System)。
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
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
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2作用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对同一器官的支配作用
兴奋时:机体代谢加强,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支气管扩张,瞳孔开大,消化活动受抑制
兴奋时:心跳减慢,血压下降,
支气管收缩,瞳孔缩小,消化活动增强
神经系统
功能特点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部位
脊髓胸、腰节段的侧角
(中间外侧核)
脑干、脊髓骶段的骶副交感核
周围神经节位置
椎旁节和椎前节
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
节前、后神经元比例
一个节前神经元与多个节后神经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突触
节前神经元与较少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
分布范围
广泛。胸、腹腔脏器,头颈各器官,全身血管和皮肤
局限。大部分的血管,汗腺,竖毛肌,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概述
作 支气管平滑肌缩
消化腺汗腺分泌
用 瞳孔括约肌缩
骨骼肌血管舒
─────────────────────────────
阻 断 剂
阿托品 六烃箭季毒胺(N(2N)1)
酚育妥亨拉宾明((αα21)α2) 心氨得酰丁安心氧(β安胺1β(2(β)β12))
*副交感节后 分 纤维效应器
N突1触:N后节膜内
α1:效交应感器节后
β传1:心导脏系统
*交感节后的 布 胆碱能纤维
N接2头: N后-M膜
α2:突触前膜
β2:平滑肌
效应器
─────────────────────────────
心跳↓
骨骼肌缩
以兴奋为主 以抑制为主
逼尿肌缩 节后N元兴奋 (小肠平滑肌舒) (心脏兴奋)
一 自 主 神 经 系 统 的 分 布 特 征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的区别
特 征 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部位
(中间)
T1~L3灰质侧角
神经节位置 N 纤维长度
离效应器远 节前 < 节后
副交感神经系统
(两端)
脑干(Ⅲ、Ⅶ、Ⅸ、Ⅹ对脑神经) 脊髓骶段(2~4节)侧角
离效应器近或在效应器壁内 节前 > 节后
少部交感节后纤维: 肌肉舒血管纤维、汗腺、
胰岛和内脏舒血管纤维、 子宫。
肾上腺素能纤维: 绝大部交感节后纤维。
嘌呤能或肽能纤维: 胃肠道的壁内神经丛。
自主神经系统的受体
──────────────────────────────── ──
分
胆碱能受体
肾 上 腺 素能 受 体
类─────M─────N──(─N──1、──N─2)────α(──α─1、──α2─)─ β(β1、β2)纤维数量比 节前∶节源自=1∶11~17 节前∶节后=1∶2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主要分支,它们分别负责调节机体在应激状态和平静状态下的生理功能。
交感神经是机体应激响应的主要调节系统。
当我们面临危险或压力时,交感神经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应激反应。
此外,交感神经还能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身体的应激耐力和反应能力。
交感神经还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减少胃肠道的消化吸收,使得血流优先分配到肌肉和大脑等需要更多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组织。
副交感神经则起到平衡作用,使机体恢复到安静和平衡状态。
当应激因素解除或消失时,副交感神经被激活,使心率降低、血压下降、血糖降低等,使机体达到平静和放松状态。
副交感神经还能刺激胃肠道分泌和蠕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此外,副交感神经还能促进脑血管扩张,增加脑部的血液供应。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作用,通过平衡调节机制使机体在应激和平静状态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这种平衡调节有助于维持机体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当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失调时,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异常、消化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对维持健康至关重要。
神经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节-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
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其中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
被膜和周围神经的外膜、神经束膜连在一起,并深入神经节内形成神经节中的网状支架。
由节内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身体有关部分,称节后纤维。
按生理和形态的不同,神经节可分为脑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两类。
脑脊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
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
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
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脊髓相联系。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皮肤和横纹肌以及腹腔脏器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冠状循环以及脑循环的血管都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纤维,因此,刺激交感神经一般可使周围动脉收缩,而在去除交感神经后可使周围动脉扩张。
治疗周围血管疾患,施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即以此为依据。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使蠕动减慢,但当胃肠紧张性太低或不活动时,交感神经冲动则可以提高并兴奋之。
对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交感神经的作用甚不一致,对胰和唾液腺虽可促进其分泌,但因此部的血管收缩而分泌不明显,对胃液则阻止其分泌。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小支气管主要为抑制其平滑肌的活动,因而使小支气管扩大,空气出入畅通。
气喘患者在注射麻黄素等制剂后得到暂时缓解,即因此故。
(4)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膀胱壁松弛,内括约肌收缩,因而阻止小便排出。
此外,在生殖系统中对女性子宫平滑肌,对男性射精管和精囊的平滑肌等都有调节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神经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神经节神经节是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在中枢以外的周围部位集合而成的结节状构造。
表面包有一层结缔组织膜,其中含血管、神经和脂肪细胞。
被膜和周围神经的外膜、神经束膜连在一起,并深入神经节内形成神经节中的网状支架。
由节内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分布到身体有关部分,称节后纤维。
按生理和形态的不同,神经节可分为脑脊神经节(感觉性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两类。
脑脊神经节在功能上属于感觉神经元,在形态上属于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
植物性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交感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
副交感神经节位于所支配器官的附近或器官壁内。
在神经节内,节前神经元的轴突与节后神经元组成突触。
神经节通过神经纤维与脑、脊髓相联系。
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对循环系统的作用:皮肤和横纹肌以及腹腔脏器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的支配,冠状循环以及脑循环的血管都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两种神经纤维,因此,刺激交感神经一般可使周围动脉收缩,而在去除交感神经后可使周围动脉扩张。
治疗周围血管疾患,施行交感神经切除术,即以此为依据。
(2)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对胃肠道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使蠕动减慢,但当胃肠紧张性太低或不活动时,交感神经冲动则可以提高并兴奋之。
对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交感神经的作用甚不一致,对胰和唾液腺虽可促进其分泌,但因此部的血管收缩而分泌不明显,对胃液则阻止其分泌。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小支气管主要为抑制其平滑肌的活动,因而使小支气管扩大,空气出入畅通。
气喘患者在注射麻黄素等制剂后得到暂时缓解,即因此故。
(4)对泌尿系统的作用: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膀胱壁松弛,内括约肌收缩,因而阻止小便排出。
此外,在生殖系统中对女性子宫平滑肌,对男性射精管和精囊的平滑肌等都有调节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简介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分为脑部和骶部。
脑部的中枢位于脑于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发出纤维走行在第3、7、9、10对脑神经内。
周围的神经节有器官旁节和器官内节,其中位于颅部的器官旁节较大,肉眼可见。
颅部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此交换神经元后发出节后纤维到所支配的器官。
骶部的中枢,位于骶髓2~4节段灰质内的骶中间外侧核,发出节前纤维至脏器附近的器官旁节和脏器壁内的器官内节,组成盆神经,支配降结肠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及外生殖器。
刺激副交感神经能引起心搏减慢、消化腺分泌增加、瞳孔缩小、膀胱收缩等反应。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维持安静时的生理需要。
[1]作用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症状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
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植物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畏寒、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
副交感神经
下颌下神经节 颏神经
三叉神经(外侧面)
嗅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神经
翼腭神经节
上颌神经
面神经 鼓索
耳神经节
三叉神经(外侧面)
4.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 胸、腰部 颅、骶部
神经节位置 椎旁神经节、 器官旁节、 椎前神经节 器官内节
分布范围
广泛
范围小
作用
作用比较:
心脏 瞳孔 支气管
结肠左曲以下 消化管及盆腔 器官
外直肌 展神经
动眼神经 眼神经 滑车神经
提上睑肌 上直肌 下斜肌
三叉神经节 上颌神经 翼腭神经节 睫状神经节
眶下神经 睫状短神经
眶及眶内容(外侧面)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节 下颌神经 面神经 鼓索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舌下神经
上颌神经 眼神经
眶上神经 滑车上神经 额神经 泪腺神经 鼻睫神经 睫状神经节 眶下神经 翼腭神经节
交感神经 心跳加快、 血压上升
散大
平滑肌松弛, 口径加大
副交感神经 心跳减缓、 血压下降
缩小
平滑肌收缩、 口径缩窄
胃肠
蠕动减慢
蠕动增强
膀胱
逼尿肌松弛、尿道 逼尿肌收缩、尿道 括约肌收缩(贮尿) 括约肌松弛(排尿)
本节重点:
★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 ★副交感神经节名称 ★副交感神经支配的器官
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parasympathetic n.
1.低级中枢
颅部: 动眼神经副核(位于中脑) 上泌涎核(位于脑桥) 下泌涎核(位于延髓) 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
骶部: S2~4 骶副交感核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PS: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Nervous System))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第二节 传出神经的受体与效应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受体命名
根据能与之选择性 结合的递质来命名
胆碱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多巴胺受体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胆碱受体 肾上腺素受体 多巴胺受体:
M受体:
M1、M2 、M3 、M4、M5
N受体:
Nn、 Nm
ACh
乙酰辅酶A 胆碱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乙酰胆碱释放
ACh
乙酰辅酶A 胆碱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量子释放
乙酰胆碱代谢
ACh
乙酰辅酶A 胆碱
M
ACh
Ach ACh
M
N
胆碱 乙酸
ACh E
去甲肾上腺素合成
VMA MHPG
MAO
α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1
案例
神经与 神经与 神经间 肌肉间
电刺激
迷走神经
心脏1
Otto Loewi (奥托•洛伊)
心脏2
心脏1 电刺激
心脏2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脑 脊髓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
植物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
2 受体激动时 均表现为舒张
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生理效应
DA-R
肾脏和肠系膜血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百科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是植物性神经的一部分。
由中枢部、交感干、神经节、神经和神经丛组成。
中枢部位于脊髓胸段全长及腰髓1~3节段的灰质侧角。
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由交感干神经节和节间支连接而成,可分颈、胸、腰、骶和尾5部分。
调节心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比较广泛,刺激交感神经能引起腹腔内脏及皮肤末梢血管收缩、心搏加强和加速、瞳孔散大、疲乏的肌肉工作能力增加等。
交感神经的活动主要保证人体紧张状态时的生理需要。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解剖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稀薄,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交感神经的初级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的胸腰部(thorako-lumbales System)。
部分的交感神经功能由高级中枢,如下丘脑,脑干和网状结构调节,这些部位会向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送神经冲动。
初级神经元会到脊柱旁的神经节、椎旁神经节换元,其使用的神经递质为(和副交感神经一样)乙酰胆碱。
这些神经节互连成干,被称为“交感神经干”。
节后神经元继续传递信号到目标器官,并使用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但一些交感神经纤维没有换元就离开交感神经干,到达主动脉的椎前神经节,或者到达受支配器官的器官旁神经节。
2作用
1.对循环器官——交感神经对心脏活动具有兴奋作用,能加速心搏频率和加速心搏力量。
对血管,主要是促进微动脉收缩,从而增加血流外周阻力,提高动脉血压。
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区别对待。
人体多数器官的血管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对腹腔脏器的血管和皮肤的血管均具有显著的收缩作用;对骨骼肌的血管,既有缩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又有舒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配,对冠状循环的血管,交感神经的直接作用是使血管收缩,但其间接作用则是使血管舒张。
对外生殖器官血管则起收缩作用。
脑和肺的血管,虽也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但作用很弱。
2.对消化器官——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主要具有抑制作用,即降低胃肠平滑肌的紧张性及胃肠蠕动的频率,并减弱其蠕动的力量;但当胃肠平滑肌紧张性太低或活动很弱时,交感神经也可使其活动增强。
对唾液腺能促进其分泌粘稠的唾液。
3.对呼吸器官和汗腺——交感神经对细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细支气管扩张,有利于通气。
汗腺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汗腺分泌。
4.对眼球平滑肌——交感神经使虹膜辐射肌收缩,引起瞳孔扩大。
5.对内分泌腺——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
当交感神经兴奋时,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由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一致的,因此,在生理学上称之为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6.对泌尿生殖器官——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膀胱壁逼尿肌的活动和促进内括约肌的收缩,因而阻止排尿。
对生殖器官,交感神经能促进怀孕子宫的收缩,但使未孕子宫舒张。
交感神经还能促进男性精囊腺和射精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引起射精动作。
7.对糖代谢交感神经能直接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升高。
但在整体内,交感神经的升血糖效应主要还是通过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来实现的。
3知识介绍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植物性神经是能够自动调整与个人意志无关的脏器的作用和功能的神经,在植物性神经中,可分为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交感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到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它虽不如交感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但也有相当关系。
它的纤维不分布于四肢,而汗腺竖直肌、肾上腺、甲状腺、子宫等不具有副交感神经分布处。
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
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
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
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功能相反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处于相互平衡制约中。
在这两个神经系统中,当一方起正作用时,另一方则其负作用,很好的平衡协调和控制身体的生理活动,这便是植物神经的功能。
如果植物神经系统的平衡被打破,那么便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
这被称为植物神经紊乱症或植物神经失调症。
例如:交感神经功能异常增强和持续时,循环系统的机能亢进,便出现了心悸、憋气、血压升高的症状。
相反,由于交感神经的功能减弱时,便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
当副交感神经的紧张长时间持续时,便会出现身体倦怠,站立时头晕目眩,容易疲劳等症状。
因为植物性神经是贯通全身的,因此植物性神经的症状也是遍及全身的,除去象前述的那些症状之外,还会出现头痛、头晕、低烧、畏寒、高血压、低血压、呕吐、便秘、腹泻、失眠、耳鸣、腰痛、肥胖、消瘦、肩周炎、目眩、手脚发痛、肌肉跳动、胸部有压迫感等症状。
这些症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若干症状汇合后出现的,这便是植物性神经失调的症状的特征之一。
植物神经失调症,除去有先天性的体质因素之外,尚有心理、环境因素等。
其中多数因素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学习紧张、工作压力、焦虑担忧、家庭负担、婚姻失败等。
4饮食疗法
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将大豆、黑豆、海带用火炒至茶色,研粉、每天用开水冲调粉末,代茶饮用。
取少量朝鲜人参,煎煮服用,对于女性更年期引起的植物神经失调症有良好效果。
常吃下列食品
蘑菇:由于蘑菇的茶色部分含有黑色素,对植物神经系统可以起作用,使植物神经稳定和安定下来。
小麦:小麦中含油泛酸(VB),能够制造乙醇,乙醇能够传导神经刺激植物神经系统。
泛酸可以预防植物神经失调症。
羊肉:它含有促进人体内脏和血管功能的成份。
裙带菜:裙带菜可以预防由于钙摄取不足所引起的急躁、激动等症状。
胡萝卜:食用胡罗卜可以使副肾皮质激素的成份旺盛,可以抑制外界对精神产生的刺激,并且改善神经失调的症状。
5注意事项
编辑
1、一般而言,由于无器质性的病变,往往漏诊,
2、患者可练习做瑜伽和太极拳等。
3、每天坚持用干布摩擦身体以增强体质。
4、饮食中,要注意营养平衡,进食时间要有规律,不要吃得过饱,不要过分摄取水分。
5、要有适度的睡眠时间。
不适或过度均不好。
6、在日常生活中,要有适度的运动。
但不需要特殊的体育运动。
即使是在平时工作中间的短暂休息,做一点深呼吸和简单的体操,也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7、洗浴和按摩均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但是要避免长时间的洗浴。
8、要避免身体受害,夏天不要过度吹电扇。
9、戒烟、不过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