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中国地形地势+高二下学期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部分:中国地形地势+高二下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fb67f01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b.png)
位置范围
地形特征
第一级阶梯上;青 藏高原东北部的青 海境内
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典型内陆高原盆地、东部多沼泽、盐湖;石 油、有色金属矿产等丰富,有“聚宝盆” 之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 海拔2000~3000米。
四川盆地
四川 盆地
30°N
位置范围
105°E
地形特征
第二级阶梯上;东 起巫山,西至横断 山,南至云贵高原 ,北到大巴山,包 括四川、重庆;
【典型例题】(高考北京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3分) 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 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5分) 流向: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 水文特征: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 冬春季有凌汛。
滑坡是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向下滑动 的现象。崩塌、滑坡绝大部分集中在山地。四川是我国发生滑坡、 崩塌次数最多的省,约占全国滑坡、崩塌总数的1/4。其次是陕西、 云南、甘肃、青海、贵州、湖北等省
生长期分为两类,气候生长期和作物生长期。作物生长期又
称作生长周期。 (1)生长期: 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以指候均温 ≥10℃的天数衡量。如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较长一般在810个月,淮河以北3-5个月, 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 (2)生长周期: 指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如玉米一般为95-130天。
平原比重小:可耕地少,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管理带来困难 不 利 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难度较大,不利
于开发,经济文化落后,多地质灾害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中国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4fcfd13186bceb19e8bb94.png)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一、中国的疆域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南部(自西向东穿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1、位置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四至点 最南端——海南省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 2、疆域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 ) 东5区——东9区,但都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临海——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领海——海岸基准线至海上12海里的海域 3、濒临海洋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海岸线——18000多千米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等 陆上邻国——(东)朝鲜(北)俄罗斯、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 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4、邻国 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经纬度位置:南北跨近50度,长5500多千米;东西跨60多度,长5000多千米——气候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营5、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①使广大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 西部内陆——可以通过陆上交通与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交往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2、省级行政单位:共34个,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港澳)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一国两制港 和澳。
”3、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第二章 中国的人口和民族一、中国的人口1、人口数量:2010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亿7000万左右地区差异:大致以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81db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a.png)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地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区域地理内容。
本文将从经济、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简要介绍中国的区域地理特点。
一、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内陆地区相对落后。
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
1.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其接近港口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这些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对外贸易。
同时,这些地区也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2.西部内陆地区: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
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处高山、盆地和沙漠区,交通条件相对艰苦,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匮乏。
然而,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
二、文化多样性的区域特点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各个地区因为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以北京为代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各种文化遗址。
例如,长城、故宫、天坛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文化景点。
2.川渝地区:川渝地区以四川和重庆为中心,以川剧、火锅等特色文化而闻名。
此外,该地区还有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世界上三大峡之一的长江三峡。
3.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广西等省,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杭州西湖、石林、黄果树瀑布等都吸引了大量游客。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区域地理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挑战。
1.京津冀环境治理:京津冀地区是中国一大城市群,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域,但由于工业发展和车辆排放等原因,该地区面临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措施,并加强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非化石能源的使用。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c53124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9.png)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分支,主要研究各个地区的地理特点和相互关系。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
一、我国的区划中国作为一个广袤的国家,根据地理、政治、经济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政区域。
中国的区划主要包括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其中,省和直辖市是以行政为主要界限,自治区则具有一定的行政权力和自治权力,特别行政区则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中华民族的分布中华民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分布地区涵盖了广大的中国境内。
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中华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华东地区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和文化,中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样,民族分布较为多样。
三、我国的城市体系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我国的城市体系主要分为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和县城等。
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是中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二线城市包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三线城市则是经济和工业的重要支撑点;县城则是区域内基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体系的建设不仅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国家的行政管理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四、我国的经济区划经济区划是根据经济联系和发展状况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经济区域的行为。
我国的经济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重要区域,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发展潜力,西南地区则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经济区域。
五、全球的区域地理除了我国的区域地理知识点外,全球的区域地理也是高二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7f23bf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d.png)
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doc中国地理笔记总结(区域地理)摘要:中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其区域地理特征丰富而独特。
本文旨在对中国的区域地理进行总结,涵盖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国地理,区域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发展一、引言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从北方的严寒到南方的热带气候,从东部的沿海平原到西部的高原山地,构成了独特的区域地理特征。
二、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复杂,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有辽阔的内蒙古高原,也有东部的丘陵和平原。
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寒带到亚热带,包括了几乎所有的气候类型。
河流水系: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著名的两条河流,对中国的文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民族构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文化多样性: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四、经济发展概况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近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在加速。
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曾是中国的工业基地,目前正在经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五、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资源共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中国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区域一体化: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区域一体化将成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的一个趋势。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形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地形](https://img.taocdn.com/s3/m/4323ee1ebcd126fff7050bed.png)
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②不利的影响:山区面积广大,地面崎岖,一是__交__通__不__便____,二是
__耕__地____面积小,对农业生产不利;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和 __泥__石__流____等自然灾害,从而出现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二、我国主要地形区
区域地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区域地理
2.四大盆地
地形区
界线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塔里木 盆地
天山以南, 昆仑山—阿 尔金山以北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干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
旱;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分 和葡萄等;人口和城
布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多绿 分布;油气资源开发
区域地理
重
基
础
·
提
图
素
像
能
导
·
学
图
表
解
析
读
考 点
第2讲 中国的地形
·
重
难
图
突 破
表 分
提 知
项 导
能
练
· 对
点 演 练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区域地理
考纲展示
目标要求
1.中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对我国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理解我国的地
势、地形特征对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
2.中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我 素和农业、交通等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影响。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区域地理
①我国三大平原在成因上有什么共同点? ②我国三大平原对农业生产有哪些优势? ①提示:大江大河的冲积平原。 ②提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ec1bb9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7.png)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学科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中国区域地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在高二地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中国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点,以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分布规律。
下面将通过几个主要方面来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多样,分布广泛。
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平原和丘陵,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西部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如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等;还有西北地区的戈壁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这些地形地貌的分布对中国的气候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二、气候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包括寒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等。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西部地区气候干燥,日温差大;南部地区气候炎热多雨。
这些气候特点对农业、旅游、工业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人口分布中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
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经济欠发达。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人口众多,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
人口分布不均也导致了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四、经济地理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分为东部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程度高;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工业化程度逐渐提高;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西部开发政策,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文化特点中国的区域文化也有明显的差异。
北方地区以汉族文化为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南方地区有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闽南文化等;西南地区有着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
这些区域文化的不同也体现了中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地理和文化特点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区域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中中国地理
![高中中国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270b7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7.png)
高中中国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资源、人口、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等众多内容。
深入学习中国地理,不仅可以加深对祖国的认识,还可以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一、地理位置中国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亚大陆的东部。
北纬18°10'-53°33',东经73°40'-135°05'之间。
东临太平洋,南濒碧波滔天的南海,西北与蒙古、俄罗斯相邻,西与中亚国家接壤,南与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相连。
二、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峡谷等。
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祁连山、长白山等著名山脉。
同时,黄河、长江、松花江、珠江、淮河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中国丰富的水文系统。
三、气候中国气候多样,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寒温带大陆性气候等。
南方地区温暖潮湿,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西北地区干旱荒漠。
中国气候多样也导致了中国的植被、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差异。
四、水文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重要的河流有黄河、长江、珠江等。
这些河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还为中国的农业、工业以及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中国拥有众多的湖泊,其中最大的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
五、植被中国植被丰富多样,包括森林、湿地、草原、沙漠等。
根据植被分布特点,中国被划分为北方森林草原植被区、南方季风植被区、西北干旱半干旱草原与沙漠植被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与草原植被区。
这些植被区域的分布与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密切相关。
六、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拥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
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锌、铝、铜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
同时,水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些资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七、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地形-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课件 (共45张PPT)
![中国地形-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课件 (共4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9436d4011ca300a7c39067.png)
四川盆地 “紫色盆地”“天府之国”
75°E 90°E 42°N 36°N
塔里木盆地
90°E 100°E 39°N 36°N
柴达木盆地
82°E 90°E 48°N 44°N
准噶尔盆地
103°E 110°E 32°N 28°N
四川盆地
中国主要平原分布
我国水能资源分 布图
地形地势 影响植被
地形对植被的影响一方面反映在 山脉的阳坡与阴坡的差异,另一 方面表现在植被随高度增加而发 生有规律的垂直变化。
尝试分析珠峰南北坡的差异
地形地势 影响农业布局类型
一般来说,不同地形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多种经营
山地地形起伏大,适合发展林果业 或牧业
平原地势平坦,适合发展 耕作业
中国七月气温分布图
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
地形地势 影响气候
②影响降水:我国东部山地 降水比平原多,山体的一侧 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形成丰 富的地形雨;反之,背风坡 一侧则降水减少。如台湾山 脉的东、西侧降水差异。
地形地势 影响河流
①制约河流流向: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 东流入海;许多山脉成为河 流的分水岭,影响到河流的 流②域影范响围到。河流的落差:河流 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带形成 巨大落差。峡谷、急流的形 成也与地形有密切关系,蕴 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面积最大,有“黑土地” 之称,是我国的天然粮仓 东北平原 地势低平,工农业发达 华北平原 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鱼米之乡”之称
120°E 135°E 48°N 41°N
东北平原
113°E 120°E 40°N 33°N
华北平原
110°E 121°E 32°N 28°N
高二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上课用)课件
![高二中国地理中国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上课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f445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7.png)
特别行政区划
特别行政区划是指国家为了特殊管理和服务需要,在某些特定地区设立的行政区 域。
中国现有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政区拥有高度的自 治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利。
音乐舞蹈
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独具特色,如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蒙古族的“长调” 等。这些音乐和舞蹈形式丰富了中国的文化艺术宝库。
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
中国政府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即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目前,中国有五个省级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
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 少数民族企业等,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THANKS
感谢观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的层级
01
行政区划的层级是指国家按照行 政管理的需要,将领土划分为不 同层次的行政区域。
02
中国行政区划的层级包括国家级 、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五个 层级。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行政 机构负责管理和服务。
省级行政区划
省级行政区划是指国家按照行政管理 的需要,将领土划分为省级行政区域 。
陆地疆域
面积广大
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 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区域地理概况
![中国区域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515e4c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7.png)
汇报人:XX
2024-01-23
目录
• 中国地理位置与疆域 • 中国地形地貌特征 • 中国气候水文特征 •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 中国人口与城市分布 • 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 中国文化地理特征
01
中国地理位置与疆域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
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 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 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 寒带。
04
中国自然资源概况
土地资源与利用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
01
中国土地资源类型繁多,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
土地利用结构复杂
02
中国土地利用结构复杂,各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显著。
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
03
在土地资源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实施土地复垦、退耕还林
等工程。
矿产资源与分布
矿产资源丰富
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冬季温 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气候垂 直变化明显,高山地区气候寒 冷。
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全 年高温多雨,有明显的干湿季
。
河流、湖泊与水资源
01
02
03
主要河流
长江、黄河、珠江、黑龙 江等,其中长江是中国最 长的河流。
06
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农业发展与布局
农业类型与分布
中国农业类型多样,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主要农作物分布在不同地区,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 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等得到广泛应用。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ef72822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0.png)
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我国的疆域和地形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5.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图例——命I:邻国一+隔海相望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特征I一、,*[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b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一e武夷山、f台湾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h 贺兰山、横断山脉i 喜马拉雅山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内蒙海拔1000m 左右;地面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 古高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 原荒漠草原到荒漠溉农业“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2.四大盆地 地形 区 位置与范围塔里 木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第一讲
![高二区域地理之中国地理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89cbdd46581b6bd97f19ea74.png)
2、民族政策
彝、土家、蒙古、藏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
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平均每人占有的面积数 B、每平方米人口数 C、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D、人口的年平均增长数
C、我国的最南端是在曾母暗沙
D、我国的最东端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交汇处
3、“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了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是
春色妖娆。”这两句歌词反映了我国南北方
A.纬度差异大
B.经度差异大
C.气温年较差大
D.年降水量差异大
4、当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时,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
可能在
A、上夜校
B、做早操
主要岛屿
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群岛
主要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雷州半岛
琼州海 峡
海南岛
渤海 黄海
东海 台湾岛
南
台湾海
海
峡
渤海和黄海的分 界线是辽东半岛 南端老铁山角与 山东半岛北岸蓬 莱角的连线。
东海和南海的分 界线是广东南澳 岛与台湾岛南端 的鹅銮鼻连线。
黄海和东 海的分界 线是长江 口北岸的 启东角与 韩国济州 岛西南角 的连线。
(1)贝贝代表奥运五环中的蓝色一环,其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
器时代的鱼纹图案。判断以下地区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D )
(2)晶晶代表奥运五环中的黑色一环,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以下气候适合大熊猫生活的是( A )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讲解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56091c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a.png)
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讲解中国是一个拥有广袤国土和多样地理特征的国家,而了解中国的区域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国家发展和解决地区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高二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中国地理位置及自然特征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邻越南、老挝等国。
总体而言,中国地貌多样,分为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等几个主要地理特征。
1. 高原山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其多山地形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了中国西部区域的特点。
2. 盆地丘陵中国境内有许多广阔的盆地和丘陵地带,如四川盆地、华北平原和云贵高原等。
这些地区对于农业和人口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3. 平原中国的平原地区分布广泛,其中最主要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等。
平原地区多河流穿行,土地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4. 河流和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经重要的农业产区和城市,对于交通运输和水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
黄河则是中国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国古代文明。
此外,中国还拥有众多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等。
二、中国的区域划分根据自然和人文特征,中国可以进行不同的区域划分。
下面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区域划分方式。
1. 自然区划中国的自然区划可分为五大自然区,分别是东北平原区、黄河冲积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以及西南山地区。
这种区划方式便于理解中国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
2. 经济区划中国的经济区划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特点进行划分。
主要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省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等。
通过对经济区划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
3. 管理区划为了便于行政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国划分了一级行政区和二级行政区。
一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份、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二级行政区则是在一级行政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如城市和县级行政区等。
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区域地理概况》
![高中地理必修3《中国区域地理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e16756f2da38376baf1fae43.png)
1.1月份0度等温线大 体经过秦岭 淮河
少;2.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寒. 一线2.最低温在漠河
夏季
南北普遍 高温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
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白昼时 最低温在青藏高原,最 间比南方长,则光热不比南方少. 热的地方在吐鲁番.
1.我国第二大平
原2.海拔多在50 米以下,地势平坦
长江中下 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到海滨
1.我国第三大平原, 东西呈狭长形2.地 势低平,典型的”水 乡”和”鱼米之乡”
东部的丘陵与平原交错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 主要丘陵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
5.地震.火山 和泥石流
END
三.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1.收听天气预 报
天气预报的作用
白色表示云雨区,绿
是地球大气的图像 色表示陆地,蓝色表
示海洋. 卫星云图
能显示云雨区域及一些自然灾害的位置.
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 (1)气温分布
分布
季节 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重要地点
冬季
南北气温 相差很大
1.纬度位置影响:冬季太阳直射 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 方低,昼长比南方短,则太阳光热
四川盆地 四川省东部 1.四周山岭,高原环绕2.内部多
4.三大平原
三 大
和主要丘陵 平
原
名称
分布
特点
1.我国最大2.海拔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 多在200米以下,地
东北平原 之间包括松嫩平原,三江 势坦荡3.黑土广布,
平原和辽河平原三部分 低地多沼泽
华北平原
(黄.淮海平 原)
燕山至淮河,太行山 至渤海.黄海之间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22aa4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2.png)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形特征1. 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到南海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的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的黑瞎子岛。
2.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呈阶梯状分布。
从西部到东部,依次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二、中国的气候类型与特征1.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类型丰富,东部主要为季风气候,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西北部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则具有独特的高原气候。
2. 气候特征中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南北温差显著,南方温暖湿润,北方寒冷干燥。
此外,中国气候还受到季风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带来充沛降水;冬季则盛行西北风,气候干燥寒冷。
三、中国的河流与湖泊1. 河流中国河流众多,主要分为外流区和内流区。
长江、黄河、珠江等为外流河,流向太平洋;塔里木河、黑河等为内流河,流向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流。
2. 湖泊中国湖泊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青藏高原。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湖泊对中国的水资源供应、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四、中国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 自然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煤炭、铁矿、稀土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资源量相对较低。
2. 环境保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修复等,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中国的人口与城市化1. 人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7e00e25fbfc77da269b1b3.png)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重点知识点:一、中国的疆域(1)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疆域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跨纬度近50度;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相交处跨经度60多度;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相差5个时区相距5000千米;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五带位置: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台、粤、桂、云四省区;优越性:纬度位置和南北气候差异,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条件;(3)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的海域,领土的一部分——约300万Km²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从鸭绿江口(中朝界河)到北仑河口(中越界河);台湾岛、海地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6000多个;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东部深受季风影响,有利农业生产,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交往,西部陆上交通可同中亚、西亚和欧洲直接往来;(4)陆界和邻国陆界:长2万千米;东:朝鲜;北:俄罗期、蒙古;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缅甸、老挝、越南;东:韩国、日本;东南:菲律宾;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二、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附1:我国邻国记忆十五邻国陆上环,朝鲜俄国和蒙古,哈吉塔阿富汗,印度尼不缅老南,隔海六国要记全,印尼马文菲日韩。
附2: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略)附3:中国省级行政区歌诀东北三省黑吉辽,最东最北纬度高;华北山西内蒙古,京津之外河北包;华东六省上海市,三江鲁皖闽台岛;中南五省加一区,两湖两广南到;西南三省一区市,川云贵藏添重庆;西北三省加二区,陕甘宁青新疆好.三、我国的人口分布和民族(1)基数大;增长快;总量大,人口超过13亿(2)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东南多,西北少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3)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4)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四、我国的民族(1)分布: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区 河流
流量
水位
东北
黑龙江 、松花 江
水量丰富( 流经湿润、 半湿润区)
汛期较 短(有春 汛、夏 汛)
秦岭— 辽河、 淮河 海河、 以北 黄河
水量较小( 流经半湿润 汛期短( 、半干旱地 雨季短) 区)
秦岭— 淮河 以南
长江、 珠江
水量丰富( 降水量大, 汛期长( 流经湿润区 雨季长)
)
含沙量 有无结冰期
冰期长(纬度 小(森林 高,位于中 茂密) 温带、寒温
带)
大(植被 少,水 冰期短(位于 土流失 暖温带) 严重)
小(流域 内植被 好)
无冰期(流经 亚热带,冬 温在0 ℃以 上)
字字母母字母 E IA JF B K G C L H D 水水电电水站站电站葛龙洲龙羊坝滩峡 丹三江峡刘口家峡三门天峡生二桥滩 小浪丰底满岩滩
高二区域地理——中国 地理概况
2020/9/25
读图析图(一)
中国地形图
读图析图(二) 读图析图(三) 读图析图(四)
中国气候分布图
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中国资源分布图
读图形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
源流上头经中、省下注区游入(的简海划称洋分) 流程、流量、流 域流主面经要积主支要流地和形湖泊 区
源头、注入海洋 流经主要地形区 长度、流域面积
发青源藏于高①原巴、颜内喀蒙拉古山高,原注、入黄②土渤高海原、华北 全平长原5 464 km,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千米、
、上年中径下流游量的划分 年③径河流口量,约④4旧80孟亿津立方米
流主经要省支区流(简称) 青⑤、大川通、河甘,、⑥宁洮、河内,蒙⑦古汾、河陕,、⑧晋渭、河豫、鲁
青发a、为源藏宜于、昌①川,唐、b古为渝拉湖、山口云,、注鄂入、②湘东、海赣、皖、 苏全③、长雅沪6砻3江00,km④,岷居江世,界⑤第嘉3陵位江,,流⑥量乌近江, 青1⑦0藏汉0高0江0原亿,、立⑧横方湘断米江山;,区流⑨、域赣云面江贵积,高为⑩原1洞8、0庭万四湖平川,方盆千 地米⑪、鄱长阳江湖中下游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