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2019年春节回乡见闻
春节回乡见闻

喜见农村新变化陈庆客我的爱人老家在陕西省户县甘河镇农村。
我们结婚十二年来,因山东老家我的父母均已于十几年前过世,我几乎每年都在爱人老家过年,今年也不例外。
单位放假后,我就和爱人、孩子来到户县甘河镇爱人家中。
也许是由于从西安到户县比较方便的原因,虽然爱人老家村里时有喜闻、常有变化,因为经常去,就不是非常在意。
今天,根据省长指示,按照办领导要求,来说说今年春节回乡所见所闻。
回想起户县农村十余年来的发展变化,不禁感慨不已,忍不住立即提笔疾书,以表兴奋之情。
一、户县农村2000年至今十余年来的变化我1989年入伍就来到户县空军机场工作至2011年转业到省扶贫办工作。
从当兵至今在户县农村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特别是2000年初和爱人结婚后,对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新农村建设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开展以来,户县农村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道路通行状况。
自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进村道路和村里街道由土路建成了水泥路面。
村路入口,标语醒目,彩旗飘飘。
村内道路,灯光明亮,清洁卫生,每条村巷都写有名称,什么“中心街”、“北大街”等,树牌立字,井井有条,令人耳目一新;宣传标语贴近生产生活,时常更新。
呈现了“路通、宽敞了,街绿、漂亮了,灯亮、热闹了”的新面貌。
2.生产生活状况。
近年来,国家和省上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实行扶贫开发扶持、行业补贴,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自力更生、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使广大农民致富有了依托、有了目标,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在政府引导下的“勤劳能致富、致富有政府,生活有保障、种啥都给补”的美好生活。
3.文化设施建设。
近几年,该村新修建了村部、村图书馆,整修了村篮球场、健身广场。
使村民开会有场地,学习有场所,健身有设施,娱乐有兴致。
村里定期举办篮球赛、舞会、学习日等活动。
特别是举办了陕西省第一届农民运动会,更是增强了全体村民的健身热潮和自信心。
村民现在是“能上微机了、都爱读书了,健身流行了、跳舞定期了”。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又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本人利用春节回乡探亲时机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到群众中去,切身实地的感受到了农村的大变化和农村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了解社情民意,体验群众生活,共同印证了一个相同的事实:我们的社会在永不停息的前进,农村的人民生活也在不断地提高和改善。
一、农村变化日新月异走在乡村平坦的水泥路,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回乡欢度春节的人们纷纷感受到家乡发生的新变化,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得到夯实,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竞争优势明显提升。
外出的人们普遍感到,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和深入,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村级道路硬化升级改造全面完成,部分路段配套太阳能路灯、绿化带等设施。
如老家在近年解决了水利渠道渗水浸泡道路的问题,回乡的人再也不担心雨天走亲戚时满脚泥泞的烦扰。
现在农村看着电视、开着空调,再也不用担心电压不稳会跳闸了;村里的群众小型自建楼一幢连着一幢,当年的旧屋瓦房越来越少。
现在农民吃穿不愁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村里都发现设立了农家书屋,书架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时不时有村民过来看书借书,农业技术方面的书籍最受欢迎。
农民看病‚不差钱。
一位老人拿出新农合的小册子,高兴地说:现在的政策真正好,不用再担心没钱看病,自从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我们农村人医保待遇和城里人的待遇一样了。
近年来县里做好社保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提高覆盖率和参保率,确保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关怀,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现在群众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更方便了。
每个镇都大力开展就业社保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每个村都建立就业服务站工作。
目前村和社区已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联网,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招用工信息互联互通,形成“一点登录、多点查询、就近服务”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
有的村还建立了农民工创业示范点。
举办了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多次电话联系,了解其就业、培训情况,并介绍宣传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信息。
公文写作范文——春节返乡见闻

春节返乡见闻今年春节,我利用回乡探亲的机会,驱车几十公里走访了XX周边的几个村。
时值冬季,农村大田正处于休眠期,一堆堆玉米秸秆已打成圆型或方型的捆儿,整齐划一的排列着,乡、村公路两侧不时会看到一些鲜艳的“禁烧秸秆”或“脱贫攻坚”的广告标语牌,村屯各户的房子、庭院干净整洁,路旁每隔一段就有一处垃圾箱,乡、村大集热闹非凡,可以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农村的大变化和农民精神风貌的大改观。
但是进一步深入村屯,就会发现部分机耕道年久失修,路损十分严重,据村民讲述,每年都有多起农用机械侧翻导致的伤亡事故。
还有多处垃圾场就堆在机耕道上,随意堆放的畜禽粪污等垃圾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以及半坡农田里散落堆放着未打捆的秸秆等,这些问题都与新农村的繁荣景象产生了极大的反差。
一、农村污染问题目前,农村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一是固体垃圾。
主要包括农村废弃的电器、家具、装修垃圾等,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好,电器和家具的更新速度也逐渐加快,淘汰下来的电器又无人回收,有些电器和家具就随手扔到河沟里或者就近的路边。
农村新盖房屋的家数也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就是装修剩余的垃圾,缺乏统一的垃圾填放处,村民大都怕麻烦,垃圾总是按照就近原则,随意将垃圾倒在路边、河边、草地等空旷地段,堆积成山,占用了大量土地,有的甚至还随意焚烧,造成空气污染。
二是畜禽废弃物。
农村多为散户养殖,处理畜禽粪便不及时,治理模式不完善。
由于农村资金有限、技术落后、思想保守等原因,使得粪便没办法及时处理。
畜禽废弃物全部堆放在路边,给农村的环境和空气都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长期暴露的畜禽废弃物容易滋生苍蝇,蚊虫,老鼠等,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还会破坏地表植物。
雨季的时候,这些畜禽粪便很大一部分被冲刷到河道里,对河道水质也造成了污染。
三是污水直排问题。
80年代一村人吃一口水井的情景几乎看不到了,以前需要挑着水桶去打水,很麻烦,大家自然就节约着用水。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水井,安装抽水泵,用水十分方便,生活的污水也比原来增加很多。
春节回乡见闻-彭岩

2019年春节回乡见闻之变化我的家乡就在美丽的咸阳市兴平,回家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因为离得非常近,所以家乡的改变我也看在眼里,但是今年春节回家过年到时让我很是惊讶,难道我以前回的是“假的家乡”?总的来说家里的变化有这么几点:1.农村日子确实越来越好过了,太阳能、马桶、有线电视都普及了,路也修的很好,没有乱七八糟的税了,国家对农村投入确实蛮大的,今年更是汽车满村停,路都堵死了。
现在农村过年走亲戚可为是比北上广还堵,最大的问题就是路窄、车多、素质低,见缝就插针。
2.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非常让人担忧,父母双双出门打工,爷爷奶奶带孩子已经成了标准配置,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疏于管理,孩子成绩普遍非常烂。
一个证明是:现在农村孩子根本考不过原本“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城市孩子和县城大镇上父母教育的孩子。
现在大学这么好考,每年都有无数留守孩子因为考不上高中大学而滞留农村啃老,或者去城市打工,因为没有技术不愿意吃苦而出事。
3.假货泛滥,这几天买的牙刷、牙膏全是假的,甚至出现了好多偷换包装的产品,尤其是冒充名牌产品。
我跟父母说了除了米面油之外,不要再在村里这些吃喝零食的,全是假的。
4.赌博问题,太泛滥了。
村里人没什么娱乐,就是打麻将,都有专业赌博的了,一年到头跑到县城靠赌生活的。
5.对于我们这些上班族来说,走亲戚这种传播了几千年的风俗成了“走过场”,初二早上早早起来,买上礼品,开始走亲戚,基本上是早上五六家,中午三四家,放了礼品就走,连寒暄的时间都没有。
现在不是我们不想逗留、不想谈谈工作、说说情感,而是时间不允许,就这样下来走亲戚也要到初四初五了,完了,急急忙忙回西安上班,这年也就算是过完了。
6.现在农村的男孩子,特别是年龄稍大的,家里面经济比较差的,娶个媳妇真的是折腾,闹心。
就拿我们村来说,25岁以上的没有娶媳妇的小伙子大有人在,真的是娶不起媳妇。
女方要求高,一般都是要在我们兴平市买房,买车,还要10万左右的彩礼;男方家境一般或者较差,根本负担不起,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相亲二婚带娃的,更有甚者,是在没办法,娶个稍有残疾的媳妇也是有的。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时刻。
在外奔波了一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乡的路。
一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的思绪也飘得很远。
记忆中的家乡,是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是那一条条蜿蜒曲折的乡间小路,是那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笑脸。
不知道如今的家乡,又有了怎样的变化?终于到家了,刚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曾经泥泞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
村里的房子也大多翻新了,不再是过去的土坯房,而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
走进村子,我发现村里多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上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还有一些老人和孩子在那里玩耍。
听邻居说,这是政府出资修建的,为的就是让村民们有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来到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
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卖春联的、卖鞭炮的、卖水果的、卖衣服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我发现,集市上不仅商品的种类比以前多了,而且质量也更好了。
以前很难买到的一些东西,现在在集市上都能轻松找到。
在与乡亲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生活的变化。
过去,大家都靠种地为生,收入微薄。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或者在家乡创业。
村里有人办起了养殖场,有人种起了大棚蔬菜,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而且,政府的各项补贴政策也让大家得到了实惠,减轻了不少负担。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饭菜,聊着一年来的点点滴滴,温馨而幸福。
饭桌上,我发现菜品也比以前丰富了许多,不仅有传统的鸡鸭鱼肉,还有各种海鲜和特色菜肴。
大家边吃边聊,笑声不断。
吃完年夜饭,大家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虽然每年的春晚节目都有所不同,但不变的是那份团圆的喜悦和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鞭炮声瞬间响彻夜空,五彩斑斓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将整个村子照得如同白昼。
大年初一,按照习俗,大家都要相互拜年。
我跟着父母走街串巷,给长辈们拜年。
春节回乡见闻乡村振兴

春节回乡见闻乡村振兴今年春节我回乡见闻乡村振兴春节的到来,给整个村子带来了浓浓的喜庆气氛。
走进村子,一派热闹祥和的景象映入眼帘。
村口的彩灯高挂在两旁的松树上,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仿佛要将整个村子点亮。
街道上,村民们穿着新衣,手里拿着礼品,笑容满面地来来往往。
远处传来欢乐的音乐声,不时有爆竹声响起,炮声震耳欲聋。
整个村子洋溢着新年的喜庆和欢乐。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做年夜饭,香气四溢。
我走进家门,就被一股浓郁的饭菜香味所吸引。
看着亲人们亲密地围坐在一起,我心里十分温暖。
大家边吃边说,边笑边忙碌。
那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人之间的深厚亲情和彼此之间的关心和爱护。
初一清晨,阳光明媚,我决定去参观附近的农田和农户。
在一片广阔的农田间,绿油油的麦苗从地里探出头来,它们仿佛在跟我打招呼。
田地里,农民们正在忙着施肥、浇水、除草,一派勤劳的景象。
我走进一家农户,看到他们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和水果,一片繁忙的景象。
他们告诉我,现在村里开展了农村振兴的工作,鼓励农民改进种植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旅游。
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农产品销售,努力增加收入。
看着他们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背影,我为他们的奋斗和希望感到由衷的敬佩。
除了农田,村子里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和设施。
一座新的小学在村子的中心修建完成,学校里新添了图书馆和电教室,孩子们上学的条件改善了许多。
村口新建了一个集市,摆满了五颜六色的摊位,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我发现,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用互联网购物,享受到更多的便利。
村里还修建了一个健身广场和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供村民们在闲暇时进行娱乐和活动。
这些改变都离不开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大力支持,给村子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节期间,我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巨大变化。
农田的一片繁忙,村子里的新建设和改善,都展现出我家乡正在迈向现代化的步伐。
乡村振兴是我家乡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
我相信,有了乡村振兴的政策和大力支持,我家乡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和繁荣。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春节回乡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刻。
我也不例外,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归乡的路途。
经过一路的奔波,终于回到了熟悉的家乡。
刚进村口,就看到了新修建的宽敞水泥路,这和我记忆中那条狭窄坑洼的土路截然不同。
道路两旁还安装了路灯,夜晚不再是一片漆黑。
村口新建的小广场上,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老人们则坐在一起晒着太阳、唠着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进村子,发现很多人家都盖起了新楼房,外观漂亮,装修精美。
以前那些破旧的土坯房已经难觅踪影。
路过邻居家时,看到他家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小汽车,这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听邻居说,现在村里很多人都买了车,出行方便多了。
回到家中,父母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温馨无比。
父母跟我讲述着村里这一年来的变化,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好大学,谁家又通过搞养殖发家致富了。
我也跟他们分享着我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经历。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是必不可少的。
我发现亲戚们的生活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大多是家长里短,为了柴米油盐而发愁。
而现在,话题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创业、如何投资,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让生活变得更好。
在村里的集市上,更是热闹非凡。
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卖春联、福字的摊位前挤满了人,大家都在挑选着自己喜欢的款式,为新年增添一份喜庆。
还有卖特色小吃的,香味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我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这浓浓的年味。
然而,在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比如,虽然村里的经济条件好了,但环境问题却日益凸显。
垃圾随处可见,河流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澈。
还有就是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导致一些农田荒芜。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村里已经开始重视这些问题。
村委会组织了专门的清洁队伍,定期清理垃圾,还加强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
这次春节回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
回家乡过年感悟心得体会(2篇)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春节的脚步又近了。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踏上了回乡的路。
短短的几天假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家乡的变化自从离开家乡,已经有几年没有回来了。
这次回到家乡,我惊喜地发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那条破旧不堪的土路,如今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以前那座破旧的土房,如今变成了崭新的楼房;以前那片荒芜的田野,如今变成了生机勃勃的农场。
1. 基础设施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以前,家乡的交通不便,出行十分困难。
如今,随着农村公路的修建,村里的道路四通八达,出行变得十分便捷。
此外,自来水、电网、通讯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完善,让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农业发展家乡的农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以前,家乡的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为主,产量较低,农民的收入微薄。
如今,通过科技兴农、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家乡的农业逐渐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3. 环境保护家乡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以前,家乡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
如今,家乡的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河道整治等活动,使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二、亲情的温暖回家过年,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亲情的温暖。
在春节期间,家乡的亲人纷纷回家团聚,共度佳节。
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1. 家庭的关爱春节期间,家人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
父母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亲朋好友们纷纷送来礼物,表达对我和家人的祝福。
这些关爱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亲情。
2. 乡情的浓厚在春节期间,家乡的乡情更加浓厚。
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互相拜年、问候,共度佳节。
这种乡情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团结和和谐,也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三、生活的感悟回家过年,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基层见闻回乡

2019年春节收假后,由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倡导数年的省级机关干部撰写春节期间回乡的见闻,又和读者见面了。
一篇篇鲜活生动的事例,反映了乡村基层日新月异的变化情况,包括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城镇建设、乡村治理、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新成效、新问题、新动态、新希望。
刚刚过去不久的、欢乐而又忙碌的七天七夜沉淀成又一年无法复制的春节记忆:往返车票里的焦灼与不舍,手机相册中的笑容与灯火,行李箱中家乡的气息与年味……是时候收拾心情,记录故土变迁也记录个人成长!责任编辑 / 陈宇宏基层见闻
回乡
1262019 / 03 / VOL.251。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是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政府的推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的面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在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还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一、农村环境改善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传统的村庄杂乱无章的现象逐渐减少,农房、院落、道路等得到规范和改善。
同时,农村的绿化也得到了提升,小区公园、绿地等逐渐显现出来,为村民提供了更好的活动和休闲场所。
农村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二、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注重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农村道路得到硬化,供水、供电等设施得到提升,通讯网络也逐步普及到乡村。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农业生产和乡村旅游等带来了便利。
三、农业生产发展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引入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新农村建设还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四、农村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发展。
农村学校、卫生院、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得到改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同时,农村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水平也得到提升,村民自治、自治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科学民主管理和社会和谐。
五、农村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丰富的文化活动、文化场所等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增强了农村居民的文化自信。
同时,通过文化传承,也促进了农村民风民俗的传承和发展,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自豪感。
春节回乡见闻—孙先生

春节回乡见闻
今年春节在县城过年,腊月30中午和一家老小回老家上坟,由于近几年在县城上班,家里的爷爷和奶奶也在县城里面所以我也很少回老家。
我老家在山沟沟里面,车走到山顶就可以看见老家的全貌,当看见的时候我惊呆了,这还是我以前的家乡吗?没有了泥路、没有了窑洞、没有了土瓦房,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排排新盖的房子、干净的水泥路、漂亮的村委会、美丽的活动广场。
看到这一切我有话说不出来,家乡的面貌叫我不敢相信这还是我的家乡了,到了老家三叔家里,三叔是村上的书记。
他告诉我随这改革开放,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都相继实行了,对农村尤为照顾,补贴盖房、免费修路、免费盖休闲广场,各项政策都能及时实行下来。
上完坟我们回到三叔家里,我跑到村里面转了一会,过年了外面打工的人也全回来了,村里也热闹了起来。
我们村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亲戚,和村里的爷爷、奶奶、叔叔没聊了一会,老人都开心的笑着,尤其是老人们告诉我。
党的政策好了,对农村人民都很关心,为村里面办了好多实事,为村里的扶贫、医疗进行了大的改变,免费给村里面的留守村民盖大棚、免费进行身体检查、村里老人们谈到这里都开心的笑着,外出打工的也回来了不少,都在自己家乡发展,又能照顾老人,也能照顾孩子,还能享受党的惠民政策,大家
都说比外面好多了。
开车走的时候,我站在山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变化大的家乡我欣然的笑了下,看来我也应该多回老家转转感受农村的新气象。
初一到初七在县城里面,县城这几年也变化很大,建了好多高楼大夏、开元广场、新区广场、新区游乐场都建的好漂亮。
这就是我今年过年看到的,随着党政策不断改革,以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孫先生
2017/2/9。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

春节回乡见闻感受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无数的思念和牵挂,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和家乡的发展。
在外打拼了一年,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归乡的路途,期待着与家人的团聚,也渴望着重新感受家乡那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
当我走出车站,踏上家乡的土地,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商铺门口张贴着喜庆的春联,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切都让我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和热闹。
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我发现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曾经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路边还安装了崭新的路灯,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
以前破旧的房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有的还带有漂亮的花园和车库。
这些变化让我不禁感叹家乡发展的迅速,也为家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感到高兴。
路过儿时玩耍的公园,我发现它也焕然一新。
公园里增加了许多健身器材和游乐设施,吸引了很多老人和孩子前来锻炼和玩耍。
草坪更加翠绿,花朵更加鲜艳,湖水更加清澈,整个公园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看到孩子们在滑梯上欢快地嬉戏,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悠闲地锻炼,心中充满了感动。
这个公园不仅是家乡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更是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见证。
走进集市,更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有新鲜的水果、蔬菜,有香气扑鼻的肉类、海鲜,还有精美的糖果、糕点。
人们穿梭在摊位之间,精心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物品,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着充分的准备。
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购买了一些家乡的特产,准备带回去与家人分享。
回到家中,看到亲人们忙碌的身影,我的心中充满了幸福。
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聊着天,分享着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奶奶讲述着村里的新鲜事,爸爸妈妈谈论着工作的情况,我则向他们讲述着外面的世界。
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年夜饭是春节的重头戏,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品尝着美味的佳肴,共同举杯庆祝新年的到来。
春节回乡见闻,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一切

春节回乡见闻,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一切
这个春节,我从学校回到家乡,一路上依稀可以感受到回家期待和欢
乐气氛。
当地乡亲们,都精神神活跃,乐此不疲,口口相传期待新春
的到来。
到家以后,我才发现,这个乡村比我记忆中,变得异常的繁荣和富裕,路边全是宽敞的公路,交通运行的十分便利,越来越多的古旧房屋,
被新潮、现代的建筑所取代,变得更加现代化。
不仅房屋,还有当地农民的生产方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
实现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村民们可以
更加平等地分享和收获美好产物。
另外,依旧有着执着不懈的贫困户和困难帮扶,国家也将一切实施的
致富政策,落实至村村屯屯的脚步,让他们也可以在繁荣中分享,有
了精神和物质上的获得,这就是实施共同繁荣的伟大愿景!
从古至今,每一个春节,都诠释着人们永恒的革命精神——时代的车
轮滚滚向前,碾碎一切,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变化——春节回乡见闻

新农村建设带来新变化——春节回乡见闻【关键字】:“十一五”;“三农”;“一号文件”;新农村建设;变化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四位一体”是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四位一体”的中国农村社会,由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方面组成,每个方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共存于农村社会这个整体之中。
生产方式分散、公民素质不高、农耕意识厚重、公共产品短缺。
长期以来,为保证城市工业化顺利进行,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种城乡分治的惯性思维方式。
在粮食短缺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通过农村内部的各种途径安排,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基本上还能维持,然而,在农村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就显得难以为继了,特别是在城乡差别日益加大的状况下,甚至还引发了人们对公平与正义的重新思考以及对社会未来的担心与忧虑,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始,在国家政策、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村农民百姓的艰苦奋斗下,中国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内部的各个部分、各要素、各环节都是密切相联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举全社会之力量建设新农村,农村和农业发展了,又会给工业和城市带来新的发展。
因此国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方针。
20XX,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9680亿斤。
20XX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长达2600年的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跨越农业时代的重要标志。
20XX秋季,全国农村实行“九年义务教务”。
20XX金融危机后,国务院一号文件是针对“三农”问题,这是连续几年国务院一号文件针对于三农,足以证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
因此,国家政府提出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提出了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优先解决高氟、高砷、苦咸、污染水及血吸虫病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引导和帮助农民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等。
春节回乡调研文章:让扶贫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春节回乡调研文章:让扶贫脱贫之路越走越宽春节回老家拜年,乡亲们谈论最多的依然是如何共同致富奔小康的话题。
正月初四上午,我从电视新闻频道上看到一条关于陈罗村依靠发展香菇种植帮助农民脱贫的消息,引发了我的好奇。
带着探求如何使农村早日脱贫致富的心理,下午,我驱车二十来公里,来到了陈罗村。
记得小时候我随姑父回老家走亲戚,曾经到访过附近的村子。
连绵的山丘、泥泞的田间小道、曲折的山路,二三个小时腿脚酸痛,是儿时深刻的记忆。
如今全程方便快捷的水泥马路,放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
越走越顺的乡村路,也是家乡农村改革新变化的缩影。
大约三十来分钟的车程,我便来到了罗家村小组。
一路上我打量着村里的村容村貌,通过村里的板报宣传栏及新旧对比图片,了解村里这些年的可喜变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通过与农户的交谈,详细了解村里帮助农民脱贫的有关情况。
陈罗村系省级贫困村,近年来,村里在市里和镇里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建立合作联社,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指导和帮助农户发展香菇、药材和家禽等种养殖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受农户认识程度、家庭劳动力状况和推进扶贫工作精准发力方式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农村扶贫脱贫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精准度和针对性还不是很高,受惠群体还不够充分,均衡施力上有待改进和增强。
如何让扶贫脱贫之路越走越宽?本人有以下思考:一是强化认识明确责任着力解决县(市)一级重视不够、乡镇一级指导不力以及村组干部和农户认识不高的问题,防止和克服扶贫脱贫上存在的应付思想和畏难情绪,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调动和发挥农户积极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严防搞形式、走过程,做到真心真扶真帮,形成合力。
二是科学制定帮扶措施瞄准“靶子”,找准对象,着力解决好“帮扶谁”的问题。
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把准村情民情户情,对每一个贫困村的贫困状况、每一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和思想状况、贫困的原因,脱贫的出路和想法等情况,都要排清、摸细、弄清楚,增进沟通联系,形成共识。
2019年春节回乡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变化你我他
“没有故乡的人走向远方,有故乡的人回到家乡。
”我很庆幸我的故乡离县城不远,可以随时回去,尤其可以回家乡过年,今年春节也不例外,还是在家乡度过。
一、家乡干净整洁变美了
之前一到大年初一,家乡那条路就被堵得水泄不通,现在好了,去年在政府的主持下,村里的路基本完成硬化,主干道还进行了加宽,以前只能过一辆车,现在能过两辆,路加宽了,大家的心也就不堵了,心情倍儿爽,坐在车里终于不用雾里看花,留意四周的风景,时不时指着附近的山林、远处的溪流,感叹说:家乡好美!个别有能耐的人还把路修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村子里每个路口都放置垃圾箱,旁边还建起简易的垃圾焚烧点。
大家伙的生活垃圾不再乱扔,环境更加美丽。
厕所也改造了,不再见污水横流。
家家户户的门口挂着大灯笼,青山、绿水、白墙、红瓦,映衬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二、生活有滋有味更好了
村里以前孩子们老早就放弃读书去到外面打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小有一番成就,大家伙都买起了私家车。
以前都看到一辆两轮摩托车就很让人羡慕了,现在四轮小轿车在一
些家庭成为标配。
富裕起来的村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高,吃的方面也不再是三无产品,亲戚间的相互送礼变成了上档次、知名品牌的东西;穿的方面再也不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大人小孩都换新装;住的方面绝大多数村民在老家盖起几层小洋楼,空调、热水器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与大家闲聊时,都认为现在的机会多,只要肯吃苦、敢拼搏,成功就在眼前。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我们村百姓的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
春节回阆中农村的真实见闻,让人感慨万千!

春节回阆中农村的真实见闻,让人感慨万千!编者按每年春节,随着大量游子的返乡,沉寂已久的阆中农村都会再次热闹起来。
对于不少在外的阆中人来说,无论走的多远,飞的多高,老家是一个永远无法割舍和忘怀的记忆,这里永远是他们的根。
如今的阆中农村,也面临着两级分化:一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少偏远的村落已经逐渐的萧瑟破败,变得毫无生机。
但另一方面,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场镇,得益于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的推进,也在一点一点向前发展。
旧的老屋在一天天的倒塌,新的楼房也在陆陆续续的拔起。
阆中的农村的未来,到底是没落还是新生呢?今年春节期间,一位阆中籍乡友:席秦岭女士(媒体从业者),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回阆中农村所见所感的文章。
我们将其整理摘编如下:奉献给广大的网友。
写了很多别人的故事,准备写一写自己家乡的故事,以飨乡愁。
我的家乡,位于川北一隅,极不起眼。
那里山水普通,犹如一张大众脸误入春熙路,你挖空心思想找一个亮点都很艰难。
但,正是如此普通的故乡,世代滋养着不愿诉说自己美丽的儿女。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于1996年离开家乡到成都求学和工作。
离家20年,心从未离开过。
这20年来,每年我都会回家。
虽然每次回家时光短暂,但我对家乡的关注始终未断。
2016年,我分两次回到故土,干了一件一直想干的事情: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为我生活了十余年的村庄每一户人家的房子拍了照片,记录我眼中乡村最后的影像。
山路已被植物侵占,过去的路已不复路,深入每户人家,多亏了我67岁的父亲,他凭着几十年的记忆,为我们砍开了一条修复记忆之路。
当然,我眼中的家乡,更多代表的是川北某村庄70?80后眼中的故乡。
它的位置赶场要走40分钟山路这是川北某市某镇某大队某小队的故事。
(编者注:原文如此,不过相信大家可以从字里行间就可以得知这是阆中的哪个地方了)它位于该市东部,与另外一个革命老区接壤。
山名大宝寨,老家流行正月十六游百病,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登山远游,希望把身上的疾病带走。
春节过后的乡村振兴作文600字

春节过后的乡村振兴作文600字《春节过后的乡村振兴》
春节过后,我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我发现,家乡有了好多新变化!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满是泥巴,走起来很不方便。
现在,村里修了平坦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
而且路的两边还种上了漂亮的花和树,可好看啦!
村里还新建了一个大广场,里面有好多健身器材。
每天傍晚,爷爷奶奶们都会去那里锻炼身体,小朋友们也在那里开心地玩耍。
我还听说,村里的叔叔阿姨们成立了合作社,一起种水果、蔬菜。
到了收获的季节,就会有大卡车来把这些农产品运到城里去卖,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呢!
看着家乡越来越好,我心里可高兴啦!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的乡村会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春节过后的乡村振兴》
春节过完啦,我回到了乡下的外婆家。
哇,我发现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外婆家的房子又旧又小,现在盖起了新的大房子,又宽敞又明亮。
村里还开了一家小超市,里面的东西可齐全了,再也不用跑很远去买东西。
我记得以前村里的垃圾到处都是,风一吹,垃圾就满天飞。
现在可不一样了,村里放了好多垃圾桶,还有专门的人来清理垃圾,村子变得干干净净的。
最让我开心的是,村里的学校也变漂亮了,有新的桌椅,还有多媒体教室。
小朋友们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啦。
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乡村振兴呀,我希望外婆家能越来越美,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如果您对这两篇作文还有其他的修改意见或想法,比如加入特定的事例、调整语言风格等,都可以随时告诉我。
春节回乡调研文章:我家住上新楼房,农村变成新社区

春节回乡调研文章:我家住上新楼房,农村变成新社区“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有好多个节日,只有春节有时间回家。
1月26日中午,我踏上了回家的G62次列车,一路上树上的叶子越来越少了,离家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7个小时之后,我回到了家乡—山东省肥城市仪阳镇高庄村。
父母像以前一样在村口等我,不同的是,家里搬进了新楼房,农村改成了新社区。
在新房里过年,父母很高兴,几天来一直念叨着家乡的变化:我们村在县城郊区,村子不大,人口不多,只有不到500人,这几年镇里搞新农村建设,将农户的房子拆了,按照“拆一补一”的政策,让村民全部住上了新楼房;同时合村并点,将附近村的村民都集中过来,统一建农村新型社区,实行城市化管理。
我曾在三个乡镇工作过多年,也参与和主抓过多个新农村点的建设。
对比山东,感觉新农村建设有些不同:一是“点”与“面”的区别。
山东省是全面地“拆旧建新”,全面地改造农村住房,建设新型社区;根据2014年发布的《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预计到2030年,全省将有3.5万个村庄“消失”,农村人口减少30%。
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打造“点”,以我工作过的曲濑镇为例,2006年以来,共打造了39个新农村点,只占到全镇85个自然村的46%,还没有在“面”上全面铺开。
二是群众参与度的不同。
因为山东新农村建设几乎涉及所有村庄,关系每个村民的利益,因此大家的热情都被充分带动起来了,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主动配合农村社区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参与面比较窄,只在每年打造的几个点中,村民能参与进来,其他村的村民却没有发动起来;甚至在一些地方,群众不理解支持,出现了“政府在动、干部在动,群众不动”的现象。
三是建设内容上的差异。
山东新农村建设主要是“建新”,以新建农村社区为主,旧村改造为补充;新农村建设重点是“改造”,主要是完成老村庄的改水改厕、巷道硬化、修建通村道路、拆除旧房等工作。
四是产业发展上的差异。
山东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形式上的“拆旧建新”,而是全面的“农村社区化”;不仅建设了农村居住社区,还建设了农村产业园区,让农民由个体生产者转变为园区工人,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真正实现了“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1323字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变化——2019年春节回乡见闻
每逢春节倍思亲,赶回老家过新年。
春节肯定是要回老家过年的,不仅因为孩子小,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根,也是难得与父母团聚,抓住这个短暂长假,多和父母拉家常,多帮父母干些活。
趁着拜年的间隙,也了解到老家的新变化,感受新气象。
今年,一走进村口,就发现了与往年的不同,道路干净,院落整齐,高挂的灯笼,火红的对联,不仅有年味,更有村容村貌的改变,就连能看到的厕所都透出些不一样。
经过了解,原来今年村里响应县里的号召,积极开展“三个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看来效果显著。
其中厕所革命,就给村里带来了不小的新气象。
首先是思想的转变,以前谁能想到,政府连你家的厕所都要管,而且还要管的“宽”。
厕所的地方,尺寸大小,上下水管道,设施的使用标准,后期维护等等,都会有人给你一个标准,按照标准开工建设。
经过宣传引导,全村300多户乡亲,最后只确定了50户“吃螃蟹”,大部分还是思想没有转变过来。
不过年底这50户三级化粪池新厕所已经验收通过,听说其中的好处,很多人都动了心思,目前确定又有100户准备在2019年改造绿色厕所。
其次是绿色厕所的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
改造一个三级化粪池绿色厕所,绿色厕所中的所有配套设施,上下水管道,都是统一免费配送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