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

合集下载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原文、注释与翻译王淑艳译注【说明与解析】这是仲尼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

在这篇列传中,有的人记述较详,洋洋洒洒一大篇;有的人记述简略,只有两个字的人名。

本传主要记述了仲尼及其弟子的言语和行事。

仲尼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虽然他“述而不作”,但他总结了前人的文化遗产并传授给学生,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得以弟子三千,育有大贤七十。

本传在记述之中,仍然保留了孔子与弟子的问答形式。

《仲尼弟子列传》主要取材于《论语》,并参以《春秋左氏传》等古籍。

而《论语》是仲尼弟子和再传弟子辑录而成,有的一篇包括若干章,有的一章只记一件事或几句话,多是三言两语,点滴事件,没有繁复的文辞,很少有严整的结构;编纂语录并无伦次,更不着眼于人物、人物描写和性格特征。

而《春秋左氏传》乃是编年之史,依时记事,人物事迹也必散漫于各处,支离破碎,难以集中。

太史公囊括史料,分别为传,使其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征赫然鲜明,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亦清晰集中了。

譬如,子路的爱好、志气、性格、穿戴、为人,及其事迹,都集于一篇,使读者对该人的形象,从逞勇、凌人转变为懂礼、守义,从学习到出任地方长官,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特别是子路听到蒉聩与孔悝作乱,“闻之而驰往”。

为平息暴乱,结缨而死的前后,突现了子路“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性格。

子贡的传记是一篇大文章。

不仅事迹集中,而且形象刻划得鲜明生动,更富于文学色彩。

田常作乱,子贡出游,指陈利害,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

然后往返吴越之间,出谋划策,之晋,返鲁。

所谓“子贡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利,巧于辞令,胸中韬略和游说的才能。

子贡此传,尽管被人指责为“与夫仪、秦、轸、代无以异也”、“迁之言、华而少实哉”,“迹近战国策士之风”,正说明了子贡出游的作用与价值。

所谓的“华”,和“近战国策之风”,正说明本传的文彩,体现了太史公驾驭语言的功底。

子贡赎人_《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贡赎人_《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子贡赎人_《子贡传》阅读答案及翻译子贡传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鲁弱吴强,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吾兵业已加鲁矣,奈何?”子贡曰:“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名存亡鲁,实困强齐也。

”吴王曰:“吾尝与越战,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

夫勇者不避难,智者不失时。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且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

”勾践顿首再拜,遂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还报吴王,吴王大说,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说晋君修兵休卒以待吴,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

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释】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史记·七十列传·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七十列传·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七十列传·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政事:冉有,季路。

言语:宰我,子贡。

文学:子游,子夏。

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於楚,老莱子;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

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

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闵损字子骞。

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

“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冉耕字伯牛。

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

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

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

仁则吾不知也。

”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

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

端沐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端沐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端沐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端沐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端沐赐,卫人,字子贡。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

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又问曰:“孔子适是国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

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

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

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

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

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

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

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

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

故曰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中国儒商第一人—端木赐

中国儒商第一人—端木赐

中国儒商第一人——端木赐209 张祺媛2012/3/16 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端木赐,可谓是全面发展,不仅理财经商能力高超、政治外交能力卓越,而且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

在孔门弟子中,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一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

“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次”,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子贡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

由此可见,子贡是非常有经商头脑的,能够审时度势,观察市场行情。

成功是需要资本的,子贡的“家累千金”,不是来自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而是靠自己敏锐而老道的经商才能,在非福布斯及胡润富豪排行榜上,他仅次于范蠡,位列中国历代富翁排行第二,被后人尊奉“儒商尊祖”。

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以相当的笔墨对这位商业巨头给予表彰,肯定了他在商业发展上起的作用。

正是子贡靠经商积累了大量财富,为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

倘若孔子的每个学生,都像颜回一样穷的连饭都吃不饱,那孔子能否走出鲁国恐怕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宣传其思想了。

当然,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高超的“说话”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做生意,难免会与人发生争执,能否化干戈为玉帛,买卖不在交情在,就要看你的情商高低了,而子贡在言语方面上的技能,已不仅只局限于与人的日常生活交往了,甚至在多国外交方面,他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在一次,赴齐、吴、越、晋四国的穿梭外交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说才能,引祸水于他人,使得四国国君对他的厉害分析深信不疑,并纷纷采纳他的主张。

正是在学问、理财、政绩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子贡的名声雀跃直上,甚至超过了孔子,但他在孔子的面前还是很谦卑。

当别人说:“子贡贤于仲尼。

”的时候,子贡很谦逊的说:“譬诸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家室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原文及译文赏析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原文及译文赏析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原文及译文赏析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

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

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故曰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吴王曰:善。

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勾践顿首再拜而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彼战不胜,王之福矣。

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

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

今夫齐与吴将战,彼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兵休卒以待之。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传》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

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

君不如伐吴。

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

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忧在内。

故曰不如伐吴。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

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

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吴王曰:善。

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勾践顿首再拜而问子贡。

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

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

子贡之辩的事例

子贡之辩的事例

子贡之辩的事例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善于雄辩。

那么你知道子贡到底有多善于雄辩么,下面这个故事就能告诉你答案。

齐国的右相田常因为担忧当时的贵族势力过于庞大,危及他的地位,决定对鲁国用兵,削弱贵族的兵力。

知道这个消息的孔子,十分为鲁国担忧,对门下的弟子说:“鲁国是我们的祖国,现在祖国有难,你们谁能帮助鲁国呢?”这个时候子贡站了出来,说他能帮鲁国解决这个劫难。

首先子贡先去了齐国,找到了右相田常,对他说道,鲁国弱小容易攻下,但是攻下后反而会增加贵族的威望。

而吴国强大,不容易攻下,到时候百姓都会指责贵族的。

田常果然被子贡说动了,决定放弃鲁国,讨伐吴国。

接着子贡又去了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吴国和齐国国力相当,现在齐国要去攻打鲁国,吴国应该帮助鲁国。

名义上是帮助鲁国,实际上是削弱齐国,您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啊。

大王您要是担心越国方面,我便出使越国,让他们也一起出兵讨伐吴国。

到了越国,子贡先拿夫差吓唬了勾践一顿,说夫差担心你卧薪尝胆,决定让你出兵,随吴国共同伐齐,不然就要出兵攻打你了。

勾践很害怕,很快便同意出兵讨伐齐国。

之后子贡又跑到了晋国,对晋王说吴国要起兵助鲁伐齐,如果战胜必然要与晋国争夺天下,晋国要做好准备。

等子贡回到鲁国时,吴国与齐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了,齐国准备不足战败;晋国及时出兵与吴国开战,吴军大败而归。

越王勾践趁吴国战败,乘机报仇,灭了吴国。

这场战争本来是一场很小的局部战争。

可是经子贡的游说,变成了连环套。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

司马迁《仲尼弟子列传》原文|译文|赏析《仲尼弟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是孔门弟子的一篇多人合传。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仲尼弟子列传》原文作者:司马迁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

政事:厓有,季路。

言语:宰我,子贡。

文学:子游,子夏。

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孔子之所严事:於周则老子;於卫,蘧伯玉;於齐,晏平仲;於楚,老莱子;於郑,子产;於鲁,孟公绰。

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後之,不并世。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

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闵损字子骞。

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

“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厓耕字伯牛。

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厓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

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厓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

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厓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

仁则吾不知也。

”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子曰:“行之。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及注解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及注解

仲尼弟子列传原文及注解注解:孔子说:“跟着我学习而精通六艺的弟子有七十七人”,他们都是具有奇异才能的人。

德行方面突出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擅长处理政事的:冉有,季路。

语言方面的:宰我,子贡。

文章博学方面的:子游,子夏。

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粗鲁,颜回经常贫穷无所有。

端木赐不接受命运的摆布而去经营商业,不过他推测的行情经常是准确的。

孔子所礼敬的人:在周朝是老子;在卫国是蘧伯玉;在齐国是晏仲平;在楚国是老莱子;在郑国是子产;在鲁国是孟公绰。

他也经常称颂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出生的时间比他们都晚,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

比孔子小三十岁。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使你的言行符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有仁德的人了。

”孔子说:“颜回!多么德的人啊!吃的是一小竹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简陋的胡同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困苦,颜回却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

听我授业时,颜回象个蠢笨的人,下课后考察他私下的言谈,也能够刻意发挥,颜回实在不笨。

”“任用你的时候,就匡时救世,不被任用的时候,就藏道在身,只有我和你才有这样的处世态度吧!”颜回才二十九岁,头发就全白了,过早的死去。

孔子哭得特别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越来越和我亲近。

”鲁哀公问:“学生中谁是最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最好学习,从不把怒火转移到别人身上,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不幸的是寿命很短,死了,现在就没有这样的人了。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孔子说:“闵子骞太孝顺啦!他侍奉父母,顺从兄弟,别人对他的父母兄弟夸赞他都没有非议的闲话。

”他不做大夫的家臣,不要昏君的俸禄。

所以他说:“如果有人再来召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了。

”冉耕,字伯牛。

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伯牛得了难治的病,孔子前去问候他,从窗户里握手住他的手,说:“这是命啊!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是命啊!”冉雍,字仲弓。

仲尼弟子列传翻译赏析_仲尼弟子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仲尼弟子列传翻译赏析_仲尼弟子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

仲尼弟子列传翻译赏析_仲尼弟子列传阅读答案_史记的意思“仲尼弟子列传”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史记》,其内容全文如下:孔子说“接受我的教育而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七人”,都是有奇异才能的人。

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能办理政事的:冉有、季路。

能言辩的:宰我、子贡。

熟悉古代文献的:子游、子夏。

颛孙师偏激,曾参迟钝,高柴愚笨,仲由鲁莽。

颜回常常穷得没有办法,端木赐不安本分而去经商,他猜测行情,竟每每猜对了。

孔子所尊敬的人,在周朝是老子;在卫国是蘧伯玉;在齐国是晏平仲;在楚国是老莱子;在郑国是子产;在鲁国是孟公史记绰。

多次赞扬臧文仲、柳下惠、铜伯华、介山子然。

孔子比他们后出生,不是同一时代的人。

颜回,是鲁国人,字子渊。

比孔子小三十岁。

颜回问仁德。

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

”孔子说:“多么贤德的人啊!颜回。

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苦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

颜回听我授业时,像个愚蠢的人。

等他退回去自己研究,却能够充分发挥,可见颜回一点也不笨。

”“被任用时,就能匡世治国,不能被任用时,就能藏而不露,这样的处世态度只有我与你才具备啊!”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白了,早逝。

孔子痛哭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愈来愈与我亲近了。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生最好学,不迁怒于人,不犯同样的过失。

不幸短命死了,如今再没有这样的人了。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别人对于他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言语并无异议。

”不出任大夫的家臣,不领昏君的俸禄。

因此,他说:“若有人再来召我,一定会跑到汶水北面去。

”冉耕,字伯牛。

孔子认为他有德行。

伯牛得了痛苦难治的疾病,孔子前去慰问他,从窗子外握着他的手说:“这是天命啊!这样好的人却得了这样的病,这是天命啊!”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怎样处理政务,孔子说:“出门做事好像去接待贵宾一样彬彬有礼;使用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一样虔诚。

评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评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

评子贡“存鲁,乱齐,破吴,强晋、霸越”耿健钢《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这么一段记载:春秋后期,齐国相田常企图作乱篡位,只是怕齐大臣高氏、国氏、鲍氏、晏氏的反对,故他先派兵去打鲁国,想用战功以抬高自己。

这时鲁国的孔子听到这消息后,便对他面前的众弟子说道:“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是父母之邦,现在非常危险,你们何可坐视不管?”老师之命,何可违抗?这时,子路站出来,请求由他出去处理,但孔子不同意;接着子张、子石也先后请求出去,孔子又都不同意。

轮到子贡站起来说:“让我去吧!”孔子这才同意了。

子贡来到齐国,见了田常,对他说道:“听说你要想去打鲁国,错了,鲁国是很难打的,它的城墙又低又薄,土地又狭又浅,它的国君不讲仁义,大臣们又没用,民众也厌恶打仗,所以是不可以去打的。

你还不如去打吴国的好,因为吴国城墙又高又厚,国土又宽又深,武器精良,士兵也精神饱满。

”田常听了,不觉愤然作色,说道:“你这是什么居心?你说的所谓难打,人们都知道是容易打;而你之所谓易,倒恰恰是难,你究竟要我怎么样?”子贡答道:“这你可不清楚了!我却知道:如果国内有忧患,那就得去打强的邻国,国外有忧患,那才得去打弱的邻国。

现听说你忧的是在国内,你三次欲加封而三次都不成,都因国内大臣不听你的,如今你若攻破鲁国,军事虽取胜,但使得你齐国国君因胜而变得更骄傲,齐国带兵的鲍氏、晏氏等大臣更妄自尊大,而倒是你没甚特别的功劳,这样,你想成全你的大事,就难了,因为上面国君骄横,下面群臣自大,就使你与国君疏远,而与群臣争斗加剧,使你在齐国的地位危险了。

所以我劝你还不如去打吴国,打吴国肯定打不胜,人民在外死了许多,大臣因败,在国内地位也空虚了,你就既无强悍的大臣与你作对,又无众多的人民跟你过不去,孤零零的国君只能靠你来统治齐国了。

”田常听了子贡的话,心中大喜,说道:“很好,很好!不过,我已把齐国的军队调到鲁国边界去了,如果又把他们调往吴国,齐国大臣们会怀疑我起来,该怎么办?”子贡想了一想,对他说道:“这样吧,你且按兵不动,别打鲁国,我现在马上到吴国去,说服吴王,让他以去救鲁国的名义而出兵来打你齐国,那时你就可以师出有名,调兵去迎击吴军了。

【高中文言文阅读】《子贡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子贡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阅读】《子贡传》阅读答案及译文子贡传端木赐,卫人,字予贡。

利口巧辞。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贡子贡传端木送礼、守卫、进贡。

尖刻的话语。

田畅想在齐国捣乱,害怕高、郭、包和燕。

因此,他调动军队进攻鲁国。

孔子听后对弟子说:“夫禄,父母之国,国家危在旦夕,为什么不出来两三个儿子呢?”孔子保证,自贡请你去。

田畅对齐说,“大臣们听说了,忧内者攻强,忧外者攻弱。

现在如果你忧内,鲁弱吴强,不如攻吴。

攻吴无敌,人死在外,大臣们空在内。

没有强者的敌人。

”比你高的人,比你低的人没有错。

只有国王才能独霸齐国。

田昌说:“我们的部队已经进驻了。

我能做什么?自贡说:“请你去吴王那里,命令他救出鲁,攻打齐。

”。

你用军队欢迎他。

“当自贡在南方见到吴王时,他说:“今天,他用一万次的气偷走了一千次的鲁。

”。

他与吴国争夺实力,偷窃是国王的危险。

此外,他的丈夫救了陆,他的名字叫“生死陆”。

他真的被强气困住了。

吴王说:“我尝过越战的滋味。

”。

越南国王努力培养他的士兵,这回报了我的心。

儿子请我进攻越南,听他的话。

自贡说:“鲁越强大,吴越强大,气越弱。

”。

如果国王征服了越国,那么齐国已经平息了鲁国。

如果丈夫战胜了弱者,那么强者就越害怕,也就越不勇敢。

如果丈夫勇敢,他就不会避难,聪明人也不会浪费时间。

如今,王子们越仁慈,他们就越能拯救鲁国和魏家晋国。

王子们将互相带领到吴国并统治吴国。

此外,国王会憎恨越国。

大臣请求东方的越王派兵跟随。

这是比较空的,名字会跟着王子来剪。

“吴王说是为了让子贡过河。

越王在郊区欢迎他。

自贡说:“现在我说吴王愿意救卢瓦奇,但他害怕更多。

”。

他说,‘对我来说,攻击更多是可以的。

’。

这样,就必须打破更多。

此外,他有报答他人并让人们知道这一点的野心,这是危险的。

勾践又鞠躬问自贡,自贡说:“吴王是个凶猛的人。

子胥会训诫他死刑,皇帝会利用他的事务。

【孔子弟子列传】:子贡小传

【孔子弟子列传】:子贡小传

【孔子弟子列传】:子贡小传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少孔子三十一岁。

孔子的得意弟子,视之为“瑚琏”之器,年龄与颜回相近,二人在孔门亦相伯仲。

子贡性格谦恭,喜扬人之美,却不能匿人之过。

有经商之才,弟子之中最为饶富。

善于言辞,文采翩翩,孔子常黜其言而责其行。

从政能“达”,极具外交才能,闻名于诸侯,以此兼任孔子形象宣传大使。

《史记》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的故事,因太过于传奇性,疑是战国策士之托辞,不足信据。

1,孔子称子贡为瑚琏之器,得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贵重、华美的美器;另一方面还不是体无不具、用无不周的成德之士。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盛黍稷施于宗庙之贵重礼器)也。

”(公冶长第三)2,孔子以子贡与颜回并提,而子贡自称不如,态度谦恭,又善称扬颜回之美。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颜回)也孰愈(谁强些)?对曰:赐也何敢望(与之相比)回。

回也闻一以(而)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我和你都不如他)。

”(公冶长第八)3,但子贡同样不能匿人之过,常常批评评论别人,孔子却主反省自修,对此很不以为然。

“子贡方(说长说短)人。

子曰:赐也贤乎哉!夫(发语词)我则不暇(空闲)。

”(宪问篇第三十一)4,子贡极具经商才能,为同门所不及。

“子曰:回(颜渊)也其庶(差不多近道)乎,屡空(常穷乏)。

赐(不受命)不受命(不安天命),而货殖(从商品交易中生财曰货殖)焉,亿(臆。

预测,估计)则屡中(常能料中市场行情)。

”(先进篇十八)5,子贡善于言辞,方式灵活,文采翩翩。

比喻善用比喻。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在这里),韫(yùn蕴藏)匮(guì柜子)而藏诸(之乎)?求善贾(jià价)而沽(卖)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gǔ买主)者也。

”(子罕篇第十二)6,比如引经据典。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卑己媚人为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

端木结驷连骑的典故

端木结驷连骑的典故

端木结驷连骑的典故结驷连骑是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代称。

端木赐,即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

子贡出身贫寒,初拜孔子为师,但后来看到经商可以致富,就从师改学经商。

几年后他已是名闻遐迩的大富商,并被卫国聘为大夫。

但他念旧情,没有应允。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另一弟子子路在卫国遇难,其遗孀和儿子赶来齐国请求帮助。

子贡资助了二人并引见给当时的齐国国君悼公。

悼公派子贡去晋国拜见当时的晋国国君定公,希望停止两国之间的战争。

子贡在晋国住了几个月,把两国平定下来。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68年),齐国权臣田常欲作乱,子贡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使田常放弃原来的计划,并出兵伐鲁。

孔子对子贡的所作所为不以为然,认为子贡此举是与自己的学说背道而驰的。

子贡从齐国返回鲁国拜见孔子后,对其师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左传·哀公十一年》)意思是说,我虽然不在官位,但作为大夫之后(子贡是上大夫),不敢不告知您这件事。

最终孔子派子路去齐国告知鲁哀公,请哀公派兵伐齐以声援田常篡位。

但孔子的意见并未得到鲁哀公的采纳。

端木赐在经商和外交活动中都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和胆识。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子贡既学于仲尼,退适其友,间阎、穷鄙之君。

时亦得以知其民之性便辟、贪敁、党友、任诈之事。

诸所闻见,既试之民,皆验诸三言矣。

”这表明子贡通过学习孔子之术又得益于观察社会实践而获得丰富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端木赐富致千金后过着安乐的生活。

《韩诗外传》卷二载:“子贡好饮酒……始也常二千石沽酒市脯不食。

滑稽者挈相随从容迫借之曰:‘赐贫人瓮何从?’子贡曰:‘愚有馀财,必用相波。

’”《淮南子·齐俗训》也说:“子贡觞客,画廊几于金翠。

”这都说明子贡是一个懂得享受人生的人。

端木赐作为孔门高徒而与田常作斗争则表现出他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田常欲作乱于齐而忧鲁君与四邻诸侯。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端木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驳(1.废免,贬退2.消除,去掉,排斥)斥)其辩。

问曰:“汝与回(颜渊)也孰愈(出色)?”对(1.病好了2.胜过3.越,更加)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之处,父母之国,国子弗许。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错误的)矣,吾兵业已(已经)加鲁矣,去(撤离)而之(到···去)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比喻很少,一点儿)而移。

诛暴齐以服(使动)强晋,利莫大焉(兼词,于此)。

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越王)栖之会稽。

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相继)而朝(朝拜)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如果)恶(wu4)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使动)越,名从诸侯以伐(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大说,许诺。

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

君受其币(礼物),许其师,而辞其君。

”吴王许诺,乃谢(推辞,如:谢绝)越王。

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修兵(兵器)休卒以待之。

”晋君许诺。

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

杀夫差而戮其相。

破吴三年,(越国)东向而霸。

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1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回也闻一以知十成以其小,劣之B.去而之吴辍耕之垄上C.君因以兵迎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D.利莫大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答案:A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虽常被子贡辩得理屈词穷,但对他的才智是极为了解的。

孔子去世,端木赐为其守孝多少年

孔子去世,端木赐为其守孝多少年

孔子去世,端木赐为其守孝多少年端木赐这才是子贡正确的画像,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了六年史料记载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

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

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

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1][编辑本段]学绩能力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

《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

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人员的语言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

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⒄,《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

《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

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

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

子贡(端木赐、孔子)

子贡(端木赐、孔子)

子贡(端木赐、孔子)端木赐字子贡,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

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司马迁作《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子贡这个人物所费笔墨最多,其传记就篇幅而言在孔门众弟子中是最长的。

这个现象说明,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

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

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财经商能力高超。

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

子贡学绩上的优异,首先体现在他的“言语”水平的高超上。

《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可见子贡是“言语”方面的优异者,也就是说子贡在说话技巧、演讲技能上有独到之处。

据《左传》等史书可知,在孔子那个时代,外交礼宾人员的语言训练主要取之于《诗》,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习尚。

孔子也曾说:“不学《诗》,无以言”⒄,《诗》已成为当时语言训练的主要教本。

《诗》就是后来成为“六经”之一的《诗经》。

在《诗》的学习中,孔子不仅要求学子们搞通弄懂《诗》的本来意义,而且要求他们能对《诗》“活学活用”,在外交礼宾场合能顺手拈来以达己意,而这,没有相当的灵活性和敏锐性是难以做到的。

在孔子的门徒中,子贡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论语·学而》曾记载孔子、子贡师徒二人对答,子贡灵活运用《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句来回答老师提问的情形。

孔子认为子贡的回答十分贴切,“断章取义”恰到好处,故而称赞子贡:“始可与言《诗》已矣”,而且说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认为他对该诗的理解达到了心领神会的地步。

卫国典故--结驷连骑

卫国典故--结驷连骑

卫国典故--结驷连骑卫国典故-------结驷连骑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

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

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言语: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经商:子贡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

“端木遗风”就是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先进》载: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

相卫:子贡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论语.雍也》: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孔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史记.孔子世家》载:令尹子西问楚王:“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

”尊师:子贡在孔子面前表现得非常谦虚。

《论语·公冶长》说: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耻言:原宪,字子思。

也是孔子的门生。

子思问耻。

孔子曰:“国有道,谷。

国无道,谷,耻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

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宪摄敝衣冠见子贡。

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驳
(1.废免,贬退2.消除,去掉,排斥)斥)其辩。

问曰:“汝与回(颜渊)也孰愈(出色)?”对
(1.病好了2.胜过3.越,更加)
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之处,父母之国,国
子弗许。

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错误的)矣,
吾兵业已(已经)加鲁矣,去(撤离)而之(到···去)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臣闻之,千钧之重加铢两(比喻很少,一点儿)而移。

诛暴齐以服(使动)强晋,利莫大焉(兼词,于此)。

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

”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越王)
栖之会稽。

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相继)而朝(朝拜)吴,霸业成矣。

且王必(如果)恶(wu4)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使动)越,名从诸侯以伐(齐)也。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

……越王大说,许诺。

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

君受其币(礼物),许其师,而辞其君。

”吴王许诺,乃谢(推辞,如:谢绝)越王。

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修兵(兵器)休卒以待之。

”晋君许诺。

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

杀夫差而戮其相。

破吴三年,(越国)东向而霸。

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1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回也闻一以知十成以其小,劣之
B.去而之吴辍耕之垄上
C.君因以兵迎之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D.利莫大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答案:A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虽常被子贡辩得理屈词穷,但对他的才智是极为了解的。

当齐国的田常准备讨伐鲁国时,子路、子张等弟子都请命,孔子唯独派子贡出行。

B.在齐国,子贡指出,如果攻打鲁国,对田常并没有什么好处;他又赶到吴国,鼓动吴王夫差去北伐齐国,并提出自己可以出使越国,以解除吴国的后顾之忧。

C.子贡赶往晋国,提醒晋君如果吴国战胜齐国,必将威胁晋国,让晋国早早做好迎战的准备。

D.子贡以其杰出的才智在五国间周旋,结果是保全了鲁国,同时影响到此后十年间五国的政局。

答案:A
1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2)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齐——伐——鲁
晋-——伐——吴(带领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