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加密技术和透明加密软件发展趋势研究
全球密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全球密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密码技术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中,如: 移动支付、电子金融、医疗保健、云计算等等。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密码技术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那么,全球密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如何呢?一、密码技术发展现状目前,全球密码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量子密码技术量子密码技术是密码技术领域的一种前沿技术,它采用量子态进行加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密码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这种方法将完美保障信息安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很多机构在研究。
2.区块链密码技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一度引起了全球关注,而区块链密码技术则是区块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技术采用哈希算法进行加密,能够保障数字货币等信息的安全。
3.生物密码技术生物密码技术是将生物特征作为密码的一种加密方式,包括指纹识别、视网膜扫描、声纹识别等多种形式。
生物密码技术相比其他密码技术更为安全可靠,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二、密码技术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信息化加速推进,密码技术也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密码技术发展趋势。
1. 多层加密技术采用多层加密技术和多种加密算法的方式将会更加安全。
在目前的密码技术中,单一算法加密的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保障信息的安全,而采用多种加密算法、多层加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2. 社会化密码技术社会化密码技术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来保障信息安全。
类似于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圈,个人可以将信息安全性设置为仅对特定人群开放,这种方式更加符合人们的日常使用需求。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也将促进密码技术的发展。
在密码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将能够扮演加密、解密、数据认证等重要角色,有望通过智能算法提高密码技术的可靠性。
4. 云技术随着云技术的普及,密码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可以扩大。
在云技术的支持下,密码技术可以更加高效、灵活地运用。
总之,密码技术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随着我们研究和发展的深入,我相信密码技术必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国家安全。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信息安全技术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干扰或者中断的一种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探讨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现状1.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份。
目前,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虚拟专用网络等。
防火墙可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量,提供对网络的保护。
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
虚拟专用网络则可以通过加密和隧道技术保护网络通信的安全性。
2.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
目前,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加密速度快,但密钥管理较为难点。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较高,但加密速度较慢。
未来,数据加密技术将更加注分量子密码学的研究和应用。
3. 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技术是确认用户身份的一种技术手段。
目前,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密码认证、生物特征认证和智能卡认证等。
密码认证是最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但容易受到密码破解和社会工程学攻击。
生物特征认证通过识别个体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验证,如指纹、虹膜等。
智能卡认证使用芯片卡进行身份验证,安全性较高。
4. 应用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是保护应用软件和系统的安全的一种技术手段。
目前,常用的应用安全技术包括漏洞扫描和修复、代码审计和应用隔离等。
漏洞扫描和修复可以及时发现系统和应用软件中的漏洞,并进行修复,减少被攻击的风险。
代码审计可以检测应用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提高软件的安全性。
应用隔离可以将不同的应用程序隔离开来,减少恶意软件的传播。
二、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1. 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的结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本文将讨论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一、网络安全威胁的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威胁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严峻化。
恶意软件、网络钓鱼、数据泄露等问题层出不穷,给网络安全带来了重大挑战。
此外,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的威力和规模也将进一步增加。
二、加密技术的发展在网络安全领域,加密技术一直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传统的加密算法可能会变得不再安全。
因此,新的量子安全加密技术正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该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可以有效抵御量子计算机的攻击,保护通信数据的安全性。
三、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人工智能(AI)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AI可以通过分析和学习大量的网络数据,自动检测和应对网络攻击。
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提前发现异常网络流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AI还可以用于识别和过滤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网站等网络威胁。
四、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确保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在网络安全领域,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构建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防止数据篡改和欺诈行为等。
通过将数据以链式连接的方式存储和传输,可以有效降低黑客攻击的风险,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五、安全意识和教育的重要性除了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知识也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用户识别网络威胁和防范攻击的能力。
同时,企业和组织也应制定相关的网络安全政策和规范,加强内部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六、应用前景展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令人充满期待。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能城市和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兴起,对网络安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
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在数字化时代,保护个人和机构的数据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保护机制。
本文将探讨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的原理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是通过对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使得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和读取这些文件。
加密过程中,文件被转化为一串乱码,只有使用正确的密钥才能将其解密还原为可读的文件。
在加密过程中,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二、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的应用1. 个人数据保护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可以将个人隐私数据,如个人照片、视频和文档等进行加密,以防止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窃取。
只有输入正确的密钥,才能解密并查看这些数据。
2. 企业数据安全对于企业来说,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是保护重要商业机密和客户资料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重要文件和数据库进行加密,即使遭受黑客攻击或数据泄露,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减少企业损失。
3. 云存储安全随着云计算和云存储的广泛应用,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也成为云存储安全的一项重要保障。
用户可以在上传文件到云存储平台之前对文件进行加密,确保只有用户自己能够解密和使用这些文件,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
三、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因素身份验证未来的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将进一步加强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除了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可能会引入生物识别技术、硬件设备认证等多种因素,提供更加可靠的身份验证机制。
2. 数据流加密除了对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加密,未来的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可能还将加强对数据流的加密。
无论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还是数据使用过程中,都将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3. 非侵入式加密当前的文件系统加密与解密技术大多需要在操作系统级别进行操作,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倾向于非侵入式加密。
企业数据安全,防泄密解决方案
技术白皮书苏州深信达2013年10月目录第一章. 概述31.1 常见的机密电子文件泄密途径31.2 防泄密的现状31.3 深信达SDC机密数据保密系统4第二章SDC系统介绍52.1 SDC系统架构52.2 SDC系统功能52.2.1客户端涉密文件自动加密52.2.2涉密网络内部通畅,隔离外来PC62.2.3非涉密受限白名单62.2.4涉密文件外发62.2.5打印内容日志72.2.6离线客户端72.2.7 客户端涉密文件自动备份82.2.8涉密文件加密导出导入82.2.9 服务器端数据保护8第三章SDC系统特点93.1沙盒加密是个容器,和软件类型无关,文件类型无关93.2能和文件共享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无缝结合93.3安全稳定,不破坏数据93.4使用便利,操作机密数据的同时,可以上网103.5超强的反截屏10第四章推荐运行环境114.1 管理端(可以和机密端装在一起)114.2 机密端(可以和管理端装在一起)114.3 外发审核服务器(可以和管理端装在一起)114.4 客户端11第五章关于深信达125.1深信达介绍125.2联系我们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一:透明加密技术发展13附录二:SDC沙盒资质及成功客户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概述1.1 常见的机密电子文件泄密途径近年来,电脑以及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深入到社会每个角落,政府,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和人们生活等各方面都越来越依赖于电脑和网络。
电子政务,无纸办公、MIS、ERP、OA等系统也在企事业单位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这个发展潮流中,网络信息安全隐患越来越突出,信息泄密事件时有发生。
众所周知,电子文档极易复制,容易通过邮件,光盘,U盘,网络存贮等各种途径传播。
企事业的机密文档,研发源代码,图纸等核心技术机密资料,很容易经内部员工的主动泄密流转到外面,甚至落到竞争对手手中,给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与声誉损失。
常见的泄密的途径包括:- 内部人员将机密电子文件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从电脑中拷出带出;- 内部人员将自带笔记本电脑接入公司网络,把机密电子文件复制走;- 内部人员通过互联网将机密电子文件通过电子邮件、QQ、MSN等发送出去;- 内部人员将机密电子文件打印、复印后带出公司;- 内部人员通过将机密电子文件光盘刻录或屏幕截图带出公司;- 内部人员把含有机密电子文件的电脑或电脑硬盘带出公司;- 含有机密电子文件的电脑因为丢失,维修等原因落到外部人员手中。
android移动终端文件透明加密技术设计与实现
android移动终端文件透明加密技术设计与实现Android文件透明加密技术设计与实现为了保护Android 移动终端上的重要数据免遭窃取和泄露,提出了一种文件级的透明加密技术方案。
该方案采用文件系统的修改机制,使用户在写入新文件时自动调用文件系统提供的加密/解密函数对新文件的内容进行加解密操作,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处理文件的加密解密操作。
为了实现Android移动终端上的文件透明加密,首先需要修改Android文件系统,增加相应的加密/解密函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文件存储后的自动加解密操作。
当用户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写入新文件时,应先调用文件系统提供的加密函数对新文件的内容进行加密,而不是直接将新文件存储到硬盘。
在加密后,文件的内容将由原来的明文变为加密之后的密文,然后将加密的文件存储到硬盘上。
此外,当用户打开文件时,文件系统也应自动调用解密函数对文件的内容进行解密,才能使文件文件恢复到原来的明文格式。
另外,文件加密技术还必须考虑文件访问权限、密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当用户发起一次文件访问请求时,Android文件系统应先检查用户的访问权限,如果用户拥有足够的访问权限,Android文件系统才会调用解密函数对文件内容进行解密,然后才会返回文件的内容给用户。
此外,为了保护文件的安全,Android系统还需要考虑密钥管理的问题,即在加密/解密操作时,必须保证只有拥有足够权限的用户才能获得正确的密钥信息,并用该密钥信息完成加解密操作。
总之,实现Android移动终端上的文件透明加密技术应把文件系统的修改视为最基础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文件访问的权限管理和密钥管理等功能,最终达到真正实现文件透明加密的目的。
实现Android移动终端上文件透明加密技术,可以有效确保文件安全,防止文件被窃取或泄露,满足用户对文件安全的要求。
但是,由于文件数量可能会大量增加,密钥管理会变得更加复杂,而且其实现技术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也许将会遇到新的挑战。
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的研究及应用
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的研究及应用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的研究及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的研究及应用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电子文档安全隐患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安全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有超过85%的信息泄密来自于企业内部,追溯源头发现,电子信息的明文存储和无控流转是泄密事件频发的根本。
本文通过开发一套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采用动态的加解密技术对“数据”与“内容”进行保护,防止企业内部信息泄露。
【关键词】动态加密;三员管理;授权访问;流程审批1、引言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安全得到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相对以前传统的安全威胁,目前企业面对的是高级网络威胁,它能够有计划、有目标地采用各种手段渗透目标,对敏感数据的窃取往往是他们最直接的目的,这些都是传统网络边界安全难以应付的。
不少企业的安全防护都是“重防外,轻防内”,网络安全技术出发点是解决对外防护的问题,对内防护十分薄弱,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安全策略之间也有较大的差距。
如何才能有效的把安全边界从企业外部扩展到企业内部网络的每一个节点,如何控制企业人员的主动或非主动的泄密行为,如何从源头上保证企业机密信息的安全?是目前信息安全要着力研究的问题。
在开放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新的安全理念和相应解决方案来应对新的挑战,这种新的安全理念和解决方案,应将信息安全保护的焦点聚集到安全核心本质,即“数据”与“内容”本身的安全。
本文主要在分析电子文档存在的安全风险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电子文档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电子文档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电子文档安全管理思路和系统。
该系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据加密为基础、以使用者为对象,既延续内网信息共享的优势,又保证内部机密文件的安全。
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探究
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应用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数据被不断地生产、累积和传输,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话题。
而在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中,加密技术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探究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应用,并分析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重要性随着数据的增多和数据的交互日益频繁,数据泄漏和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而加密技术是一种通过数学算法将数据转换为一种对第三方来说难以破解的密文的技术。
通过加密技术,可以确保大数据传输和储存的安全性,避免敏感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因此,在当今大数据环境下,加密技术成为了数据安全保护的首选方案。
二、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密技术,其目的是在数据传输或储存过程中,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密文数据。
常用的数据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应用广泛,加密解密速度快,但安全性较差。
而非对称加密算法安全性更高,但加密解密速度较慢。
因此,在不同场景下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优的加密算法。
(二)数字签名数字签名是利用公钥密码学原理为信息产生一个数字验证码的过程。
其主要是为了验证某些数据是经过某人或某机构签名的,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和不可否认性。
数字签名应用广泛,例如在电子商务交易中,数字签名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欺诈。
(三)密钥管理大数据环境下,密钥管理是加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加密算法的安全性。
密钥管理主要包括密钥生成、密钥存储、密钥分发和密钥管理等过程。
与安全性相关的密钥生成过程不能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应该采用随机数生成算法,以保证生成的密钥具有足够的强度。
而密钥分发需要保证密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采用多重验证机制以保证密钥的分发过程的安全性。
三、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现状目前,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加密技术在大数据安全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企业数据安全管理的核心。
主流国产加密软件测试报告
主流国产加密软件测试报告加密软件测试报告2011.6⼀、前⾔随着我公司PDM项⽬的实施,将会⼤⼤提⾼公司的研发效率和⽔平,同时也会产⽣⼤量的图纸、技术⽂档等资料,这些资料对公司来说就是命脉,是我们的竞争砝码,如果这些资料被⾮法流出,将会对我公司造成重⼤的损失,甚⾄会使某些新产品的研制计划夭折,因此加强对图⽂档的保密就变得⾮常重要了。
⽽⽬前信息⽹络⼜⽆处不在,公司的电脑也没有做加强的防护,因此现在的泄密途径很多,⽐如⽤笔记本电脑、U盘、USB硬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就可以将图纸全部拷贝带出,或者⽤邮件也可以将资料外送,或者通过互联⽹都可以将资料发送到外部。
除了研发资料外,公司其他⼀些资料也是机密的,⽐如我们的财务报表、供应商资料、客户资料、项⽬资料、成本及价格资料等等都是需要保密的。
近⼏年,因为企业机密被泄露⽽导致严重损失的例⼦经常见诸报端、⽹络,所以很多公司都已经开始部署加密软件来保护内部的重要资料,通过把机密⽂件进⾏加密存储,即使⽂件被拷贝带出了,离开了原公司的加密环境是不能打开的。
为提升信息管理⽔准,保障机密电⼦⽂档的安全,我公司也应部署⼀套⽂档安全管理系统,使公司内部的⽂档安全可靠,管理规范。
⽽为了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需要在内部和外部的边界处建⽴起⼀道可靠的⽂档信息安全防线,以使这些重要的数据信息⾃由流动的范围仅限制在公司内部。
⼆、测试说明我公司部署的PDM系统是PTC的Windchill系统,是基于JA V A的B/S架构模式,本次测试主要测试加密软件与Windchill系统的兼容。
经过与PDM的实施⼯程师交流和实际加密的简单测试,最终确定PDM系统的加密原则:PDM服务器不进⾏加密,访问PDM系统的客户端进⾏加密,不装客户端的电脑不允许访问PDM系统。
PDM服务器不进⾏加密是因为Windchill系统⾥⾯有些功能与加密不兼容,如果服务器上存储的⽂档进⾏了加密,Windchill的有些功能将不能使⽤,⽐如缩略图功能,另外还考虑万⼀加密出现问题后,服务器上的⽂档将⾯临失效的危险,因此确定服务器上不进⾏加密;客户端进⾏加密,凡是从PDM系统上下载下来的⽂档都进⾏加密存储,⽤设计软件绘制的图纸进⾏加密存储,检⼊到PDM系统时进⾏解密;上传到PDM系统的⽂档⾃动进⾏解密;因为PDM服务器是明⽂存储的,所以要对访问进⾏控制,不允许没安装加密客户端的电脑进⾏访问。
全同态加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路线综述
全同态加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路线综述
戴怡然;张江;向斌武;邓燚
【期刊名称】《电子与信息学报》
【年(卷),期】2024(46)5
【摘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普及,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全同态加密,作为隐私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允许对加密数据执行任意同态计算,是一种强大的加密工具,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该文总结了自2009年以来提出全同态加密方案,并根据方案的核心技术划分成4条技术路线,分析讨论了各类方案的关键构造,算法优化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首先,全面介绍了全同态加密相关的数学原理,涵盖了全同态加密方案的基础假设和安全特性。
随后,按照4条全同态加密方案的技术路线,归纳了加密方案的结构通式,总结了自举算法的核心步骤,讨论了最新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比较了各类方案的存储效率及运算速度。
最后,展示了同态算法库对每条技术路线下加密方案的应用实现情况,分析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全同态加密方案的机遇与挑战,并对未来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总页数】16页(P1774-1789)
【作者】戴怡然;张江;向斌武;邓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密码科学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8.4;TP309
【相关文献】
1.车辆路线问题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我国产业创新发展路线图研究综述
3.全同态加密自举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及优选模型研究综述
5.多密钥全同态加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档加密技术和透明加密软件发展趋势研究
断增高和信 息安全 环境 的 日益恶化,如何保 护这些电子文档的安全 ,保 证其不被未授权用户访问和传播 ,成为文档所有者最为 关心 的话题 ;也是基 于这 种需求而生的信息
加 密技术得 到快速 发展 ,它主要使命 就是通过 数据加 密来保 护重要的电子文档资料 ,保 证电子数据的安全。 【 关键词 】计 算机信息安全;文件透 明加密;文件过 滤驱动;A P I h o o k 技 术
1 . 前 言
随着 计 算机 的普 及 和 网络 的发 展 ,标 志 了人类社多的组织和个 人所认可 并得到广泛
中的明文加密后再 写入到磁盘 中。其本 身是 跟 应用软件 有紧密关 系的一种方 式,它是通过 监
Ab s t r a c t : Al o n g wi t h t h e e x a l t a t i o n o f t h e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f or ma t i z a t i o n l e v e l ,t he o r i g i n a l p a p e r b y mor c a n d mo r e i nf o r ma t i o n i s s t o r e d b y u s i n g d i g i t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i s s t o r e d i n t h e c o mp u t e r ,e l e c t r o n i c d oc u me nt t O r e p l a c e t h e p a p e r d o c u me n t i s g r a d u a l l y b e c o mi n g a r e a l i t y ,b u t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i n g f r e q u e n c y o f u s e a n d
ip-guardv让透明加密做到更多
IP-guard V+让透明加密做到更多“如果说透明加密产品的作用仅仅是给特定文档加密,这无疑浪费了透明加密产品的特性,以及带给用户的价值。
”——广州溢信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黄凯溢信科技历时三年研发出的IP-guard V+全向文档加密新功能,终于在今年六月正式上市。
在如今发展如火如荼的透明加密行业,IP-guard V+的问世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为何溢信科技用了三年时间才研发出透明加密这个功能?记者了解到,IP-guard V+全向文档加密相比于一般透明加密产品,功能更强大、应用的技术手段更加成熟、稳定性也更高。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因为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满足客户需求。
”溢信科技的技术总监黄凯告诉记者,“目前可能出现透明加密不稳定而导致系统崩溃以及加密文档被损坏,在用户关心的权限设置上不是过细就是完全没有控制权限等问题。
IP-guard V+正是吸收了行业内的经验,经过千百次大量反复的测试之后才正式推出的,所以我们的透明加密功能也更加成熟。
”安全稳定的透明加密一般情况下,选择部署透明加密的客户,大部分是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急切防护需求的企业。
因此,透明加密功能是否安全可靠,是用户挑选的首要标准。
对此,黄凯表示“IP-guard V+正是以客户的安全性为首要目标。
从‘V+ ’的命名来看,‘V’是英文单词virtualization (虚拟化)的缩写,代表了我们的透明加密功能运用了先进的虚拟计算技术,消除客户对加密系统不稳定的忧虑,保证加密文档不会因为系统崩溃而遭到破坏。
‘+’是指我们的透明加密功能非常全面强大,能够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黄凯表示,IP-guard V+还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透明加密的稳定安全:1、V+除了采用高强度的加密算法,还采用两种方法管理密钥:一种是系统内部密钥,即根据不同企业进行独立绑定,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能得到最大保障;另外一种是用户自定义密钥,安全性更完全掌握在用户手中。
密码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是什么
密码技术发展的历程和趋势是什么?密码技术发展的历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加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密码专用芯片的集成密码技术正在向芯片化方向发展。
在芯片设计制造方面,目前微电子水平已经发展到0.1um工艺以下,芯片设计水平很高。
虽然我国在密码专用芯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的创新和自我开发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推动了密码专用芯片的发展。
加快密码专用芯片的研制将会推动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2量子加密技术的研究量子技术在密码学上的应用分为两类:一是利用量子计算机对传统密码体制的分析;二是利用单光子的测不准原理在光纤一级实现密钥管理和信息加密,即量子密码学。
量子计算机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超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利用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几秒钟内分解RSA129的公钥。
根据Internet的发展状况,全光纤网络僵尸今后网络连接的发展方向,利用量子技术可以实现传统的密码体制,在光纤一级完成密钥交换和信息加密,其安全性是建立在Heisenberg的测不准原理上的,如果攻击者企图接收并检测信息发送方的信息(偏振),则将造成量子状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攻击者而言是不可恢复的,而对于收发方则可很容易的检测出信息是否受到攻击,目前量子加密技术仍然处于研究阶段,其量子密钥分配QKD在光纤上的有效距离还达不到远距离光纤通信的要求。
密码技术发展的趋势: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加密技术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2加密技术在VPN中的应用趋势:1密码的标准化趋势。
密码标准是密码理论与技术发展的结晶和原动力,像AES、NESSE、eSTREAM和SHA3等计划都大大推动了密码学的研究。
2密码的公理化趋势。
追求算法的可证明安全性是目前的时尚,密码协议的形式化分析方法、可证明安全性理论、安全多方计算理论和零知识证明协议等仍将是密码协议研究的主流方向。
3面向社会应用的实用化趋势。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及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核心资源,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金融、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
与此同时,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政府和企业开始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
一、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现状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哈希算法等技术。
对称密钥加密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一个密钥加密和解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都是加密的,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隐私。
非对称密钥加密则采用两个密钥,一个是公钥,一个是私钥,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能够有效避免密钥泄露的问题。
哈希算法则是一种通过将数据映射成哈希值的方法进行数据加密的技术。
2. 数据脱敏技术数据脱敏技术是指在不影响数据使用的前提下,对敏感数据进行一些处理,例如替换、隐藏、模糊等处理,从而达到保护数据隐私的目的。
常见的数据脱敏技术包括规则脱敏、随机脱敏、加噪脱敏、保留脱敏等技术。
3. 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是指通过权限控制和身份验证等方式,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使用,从而有效保护数据隐私。
常见的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策略的访问控制、基于时间的访问控制等技术。
二、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1.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也需要适应大数据的特点,能够在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数据类型多样化的情况下有效保护数据隐私。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进行数据隐私保护,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和机构更好地应用和利用数据。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有效保护数据隐私。
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
三、数据隐私保护技术所面临的挑战1. 技术难度与成本问题目前,很多数据隐私保护技术面临着技术难度和成本问题。
亿赛通文档透明加密系统DLP-SmartSec3[1].0产品技术白皮书
2. 设计理念
核心信息的加密保护,已经成为企业信息资产保护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了配 合企业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亿赛通公司贯彻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丰富的实施经 验,并吸收广大客户建议,设计出符合企业安全现状和发展需要的数据防泄露解 决方案-亿赛通智能动态加解密系统 V3.0(简称 SmartSecV3.0)。 2.1. 事前主动防御 企业对于信息资产的保护,传统保护模式均为被动式防御:出现泄密事件后 才引起信息资产的保护重视,紧急调整管理制度并采用硬屏蔽手段来约束泄 密 再 次发生,无法快 速锁定泄密对象和途径 来降低泄密损失。亿赛通 SmartSecV3.0 将打破传统的保护思路,采用对企业信息资产主动设防的理 念,一旦设定保护策略,将对核心信息进行全生命周期强制加密保护,有效 规避员工由于有意识或无意识导致的信息泄密,让企业变被动为主动。 2.2. 事中灵活控制 亿赛通 SmartSecV3.0 拥有强大的策略设定平台和密钥定制平台, 能够根据企 业各种复杂应用和业务需求定制出个性化的管理策略,并通过管理策略的调
图 2 亿赛通 SmartSecV3.0 动态加解密的实现 4.2. 连接支持 亿赛通 SmartSecV3.0 系统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间采用 IP 可达的连接原则,可 以适用于各种网络环境,在确保不改变企业内部网络构造的基础上,满足企业的 不同的连接需求。亿赛通 SmartSecV3.0 能够在包括域结构、内部专线、VPN、 拨号连接、Internet、VLAN 以及各种内部隔离网络间进行部署和正常连接,如 图 3 所示:
ESAFENET CONFIDENTIAL: This document contains proprietary information of ESAFENET Corporation and is not to be disclosed or used except in accordance with applicable agreements.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介绍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重要性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重要性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变得愈发突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量也日益庞大,其中包含着许多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等重要信息。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虚拟性使得这些信息容易受到黑客、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攻击的威胁,一旦泄露将给个人和组织带来极大的损失。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将数据转化为一段看似毫无意义的密文,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人才能解密恢复原始信息。
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储存过程中被窃取、篡改或伪造,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防止恶意篡改和伪造信息。
数据加密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只有不断提升数据加密技术,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社会信息安全。
1.2 阐述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有效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恶意攻击者窃取或篡改。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而数据加密技术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据加密技术可以应用在各种网络环境中,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在互联网应用中,加密技术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交易记录等,防止黑客通过网络渗透手段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在企业网络中,加密技术可以保护公司的商业机密和重要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在政府网络中,加密技术可以保护国家机密和重要信息,防止外部恶意攻击者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数据加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不断演变和网络安全威胁的不断增加,对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变得越发重要和紧迫。
加密算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加密算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任何一个企业、组织、个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加密技术正是数据安全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将从对加密算法现状的探讨以及加密算法的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来论述当前加密技术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一、加密算法现状加密算法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应用目前已经非常广泛,其中最常用的要属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在进行加密和解密时使用同一个密钥,加密速度快,计算量相对较小。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非对称加密算法则使用两个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分别是公钥与私钥,公钥可以公开使用,而私钥则必须由密钥持有者私自保管。
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DSA等。
此外,哈希算法也是加密算法的一种,主要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常见的哈希算法有MD5、SHA-1等。
然而,虽然传统的加密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以这些算法为基础的加密方式有一定的弱点。
比如对称加密算法的密钥管理问题,密钥易被破解,存在安全隐患;非对称加密算法虽然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安全,但加密速度较慢,且存在密钥传输问题;哈希算法也存在碰撞攻击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的加密算法正在快速的发展之中。
二、加密算法的发展趋势1. 基于身体特征的加密算法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而基于身体特征的加密算法则是以生物识别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安全保障手段。
基于身体特征的加密算法通常使用生物特征进行加密和解密,目前已经有些企业对此进行实践。
例如,以人脸识别为基础的身份验证手段已经被应用到某些银行、金融等领域,当用户使用物理卡进行支付时,需要面部识别进行验证,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支付信息被盗取。
2. 基于量子计算的加密算法量子计算正在发展成为新的计算模式,可以应对传统计算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此,基于量子计算的技术也被认为是未来加密算法的趋势之一。
目前研究者提出的基于量子计算的加密算法都是基于量子力学理论的,这些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加密方式,能够在更高的安全级别上保护数据。
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服务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
为了保护机密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加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服务中。
本文将探讨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以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信息保护措施。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加密技术的基本概念。
加密技术是通过将明文转换为密文,以实现对信息的保护。
加密算法的选择、密钥的管理以及加密解密的过程都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
现在,让我们分析加密技术在信息安全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趋势。
首先,在数据通信方面,加密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中。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在不同的机器之间传输和存储。
加密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数据在传输和存储的过程中不被未授权的人员获取和篡改。
当前,已经有许多加密协议和算法被广泛应用,如SSL/TLS协议、AES加密算法等。
而未来,随着量子计算的发展,新的加密算法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以抗击量子计算对传统加密算法的破解。
其次,在移动应用方面,加密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将隐私信息存储在手机上,并通过移动应用传输敏感数据。
加密技术可以保证这些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窃取。
同时,加密技术还可以用于保护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的完整性,以防止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
未来,随着5G技术的普及,移动应用的使用会更加广泛,加密技术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此外,在物联网领域,加密技术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联网的设备和传感器之间会交换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包含了用户的隐私信息和机密信息。
加密技术可以保护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
目前,物联网设备通常使用轻量级加密算法来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会出现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加密算法。
再者,加密技术在金融行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金融交易中涉及大量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如何保护这些敏感数据成为金融机构的重大挑战。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与防御技术研究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保障与防御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各种网络攻击、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等问题不断涌现,给网络与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需要各种保障与防御技术的研究。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是为了解决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而进行的技术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是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主要方式之一。
访问控制技术通过定义和实现适当的访问控制策略,保证只有获得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计算机和网络资源。
其中,身份认证是访问控制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和确认用户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常见的身份认证技术包括口令、令牌、生物特征等。
2.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加密,使得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解密和查看信息的技术。
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信息的机密性。
加密技术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
对称加密也称为单密钥加密,指的是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而非对称加密也称为双密钥加密,指的是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
3.漏洞和攻击检测技术漏洞和攻击检测技术是通过检测漏洞和攻击行为来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技术。
其主要方法是通过对计算机和网络进行扫描,检测是否存在漏洞,以及是否有恶意行为和攻击。
常见的漏洞和攻击检测技术包括端口扫描、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防御技术研究主要是通过针对特定的网络攻击、网络病毒、黑客入侵等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来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保护计算机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火墙通常是一个位于网络边缘的设备,它可以根据一定的安全策略过滤掉不符合规定的数据包,从而防止外部攻击。
防火墙可以实现许多功能,包括端口过滤、IP地址过滤、URL 过滤、数据包过滤等。
2.入侵防御技术入侵防御是指通过检测入侵行为来保障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的技术。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生活中产生的数据愈发庞大。
然而,个人的隐私信息也随之暴露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有效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1.1 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它通过使用密码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以实现对数据的保护。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经过加密转换后再进行传输,只有在接收端使用正确的密钥进行解密才能还原出原始数据。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第三方对数据进行窃取和篡改。
1.2 匿名化技术匿名化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脱敏处理,将个人敏感信息转换为匿名化的标识符,以避免个人隐私的泄露。
匿名化技术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泛化、数据扰乱和数据屏蔽等。
1.3 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用于限制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权限,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对数据进行访问。
这些技术包括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和基于身份验证的访问控制等。
通过设置适当的访问权限,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获取敏感数据。
二、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2.1 强化数据加密技术随着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传统的数据加密技术面临被破解的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将加强对数据加密技术的研究,提出更加安全可靠的加密算法和加密方案,以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
2.2 引入差分隐私差分隐私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它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持数据的可用性和准确性。
差分隐私通过在数据中引入随机噪声来模糊个人身份的信息,从而有效防止对数据进行重识别和推理攻击。
2.3 增强用户控制权为了保护用户的数据隐私,未来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将逐渐增强用户的控制权。
用户将能够更加灵活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自主选择是否共享。
同时,技术将提供更加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更加方便地控制自己的数据隐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加密技术和透明加密软件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原来通过纸质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的采用数字化技术存储于电脑中,电子文档取代纸质文档已逐渐变成现实,但随着使用的频率不断增高和信息安全环境的日益恶化,如何保护这些电子文档的安全,保证其不被未授权用户访问和传播,成为文档所有者最为关心的话题;也是基于这种需求而生的信息加密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它主要使命就是通过数据加密来保护重要的电子文档资料,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安全;文件透明加密;文件过滤驱动;API hook技术
1.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标志了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无纸化办公系统被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所认可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人们如何保护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即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有两种,一是封堵信息出口,使之不被泄露出去,阻止非法用户接触到信息资源;二是对信息进行加密,使之即使遭到泄露也将处于安全可控状态,不被非授权用户所读取。
由于信息的传播和泄露途径众多,难以进行完全封堵,因此对信息进行加密存储是确保信息安全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是信息安全的关健核心技术[3]。
2.信息加密技术介绍
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对原来为明文的文件或数据采用某种算法进行处理,使其成为一段不可读的代码,通常称为“密文”,只能在输入相应的密钥之后才能显示出本来内容;该过程的逆过程为解密[1]。
透明加解密技术是近年来针对企业文件保密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文件加密技术。
所谓透明,是指对使用者来说是不可见的。
当使用者在打开或编辑指定文件时,系统将自动对未加密的文件进行加密,对已加密的文件自动解密。
文件在硬盘上是密文,在内存中是明文。
一旦离开使用环境,由于应用程序无法获得自动解密的服务而无法打开,从而起到保护文件内容的效果。
透明加解密技术是与操作系统紧密结合的一种技术,它工作于操作系统底层,从技术角度看,可分为内核级加密和应用级加密两类。
2.1 应用层加密
应用层加密技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API hook技术开发,通过windows 的钩子技术,监控应用程序对文件的打开和保存,当打开文件时,先将密文转换
后再让程序读入内存,保证程序读到的是明文,而在保存时,又将内存中的明文加密后再写入到磁盘中。
其本身是跟应用软件有紧密关系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监控应用程序的启动而启动的,技术开发难度小,相对简单,网络操作能力不受限制,但也正是其与应用程序紧密相关性,使其工作的有效性跟应用程序的版本联系非常紧密,如果版本变化,或应用程序名更改,则无法挂钩,导致加密的失效,同时,由于不同应用程序在读写文件时所用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同一软件不同版本在处理数据时也有变化,钩子透明加密必须针对每种应用程序、甚至每个版本进行开发。
另外对于大文件操作时速度较慢,且容易被应用软件误认为是病毒或者黑客利用hook侵入而终止软件运行。
2.2 驱动层加密
驱动层加密技术是基于windows的文件系统(过滤)驱动(IFS)技术,工作在于windows API函数的下层。
驱动加密技术与应用程序无关,当API函数对指定类型文件进行读操作时,系统自动将文件解密;当进入写操作时,自动将明文进行加密。
由于工作在受windows保护的内核层,运行速度更快,加解密操作更稳定和更安全可靠,即使对大文件进行操作也不会死机,但基于Windows 操作系统内核开发的驱动层加密,开发难度大,对网络操作能力,需要专门处理.
3.前景展望
透明加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数据保密手段,自出现以来,得到许多信息安全公司的热捧,也为广大需要对敏感数据进行保密的客户带来了希望,市场份额逐年上升;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客户对安全软件开发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透明加密技术未来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本文就五个方面对透明加密软件的发展动向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3.1 驱动层加密技术成为透明加密的主流技术
应用层透明加密技术和驱动层加密技术的特点使得驱动层透明加密技术有着更多竞争上的优势,其在加密过程中所体现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方便性已经被使用者所认可,并通过市场手段逐渐展现,加密软件厂商也将逐步认识到这点,于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转而研发驱动层加密技术,促进驱动层加密技术发展。
3.2 高级加密算法(AES256)被普遍使用
加密技术最明显的作用就是提供机密性和可靠性[2],作为DES的替代方案,AES是一个迭代的对称密钥分组的密码,它可以使用128、192和256位密钥,作为新一代的数据加密标准汇聚了强安全性、高性能、高效率、易用和灵活等优点,已经被多方分析且广为全世界所使用,也将被越来越多的加密厂商所采用。
3.3 加密控制策略更加灵活,操作更加人性化
在企业管理越来越人性化的今天,一成不变的强制加密技术虽然可以控制单位内部敏感数据泄密,但缺乏灵活性却饱受垢病,客户期待能自主、灵活的设置加密控制策略。
比如,雇主需要能打开员工加密的密文,但自已电脑上不加密,又或者单位高层领导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对编辑中的文件进行加密,并能自由在强制加密与不加密间切换,这就促使加密软件厂商对加密控制策略不能局限于强制加密一种手段,而是要更加灵活地进行配制。
3.4 密文自动备份成为必备功能
数据存储是个复杂的过程。
透明加密软件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存储和读取进行干预,难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加解密过程失败,甚至对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旦文件造成无法挽回的破坏、或经常出现需要对异常密文进行修复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客户的正常工作,因此密文的自动备份可以作为预防措施。
3.5 密文管理精细化
在一些单位,不但要求内部数据不能外传,还要在部门间或项目组之间相互保密,而上级部门或领导又要能打开不同部门的密文,这就使得一个单位只有一个密钥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便要求加密时做到密文分级的管理,使同一单位内部拥有多个密钥,相互不能解密,但通过赋予某一职权人(如上级领导等)同时拥有多个密钥,其就可以对相应的文件进行加解密操作。
同时,单位内部还涉及到不同的人对密文的控制权限不同,如项目组人员可以编辑相关的文件,但项目周边相关人(如车间主任等)只拥有访问的权限,所以在加密中集成权限管理将是未来用户的普遍需求。
4.结论
随着信息安全被人们日益重视,文件保护是最重要的目的。
透明加密软件作为新型安全软件产品,已经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同,市场需求不仅在现有层面上不断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透明加密软件会象其它软件一样,产品会越来越完善,功能定位会越来越明确,并最终成为广大企业和个人计算机用户的“标准配置”软件。
参考文献
[1]张晓新,孙国岭,杨平等.加密解密实战超级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77.
[2]Harold F.Tipton Micki Krause.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卷II)[M].王越,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82.
[3]黄月江,祝世雄.信息安全与保密(第2版)—现代与未来战争的信息卫
士[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