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大全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54页例2和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修一段路,已修的路和剩下的路之比是4:5(1)可以把已修的路看作()份,剩下的路就有()份,这段路共有()份。
(2)已修的路占这段路的(),剩下的路占这段路的()。
30kg的是()kg,200ml 的是()ml。
二、新课学习: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想一想:张师傅和李师傅在同一时间做同一种零件,张师傅做了120个,李师傅做了200个。
经理付给他们每人320元工资,你觉得合理吗?板书课题: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 2.自学质疑小明的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课件)出示教材例2图及相关文字。
师:1、谁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2、通过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3、通过1:4你知道了什么?(1)从“1:4”可以看出,浓缩液的体积占()份,水的体积占()份,一共有()份。
(2)浓缩液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3.合作探究浓缩液的体积有多少ml?水的体积有多少ml?怎样求?4、展示交流展示学生做题方法: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③浓缩液有:100×1=100(ml)④水有:100×4=400(ml)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③水有:500×=400(ml)5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教案
公开课教案:《按比例分配问题》(课本第59页的例题1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问题。
3.通过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掌握怎样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教学关键: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旧知铺垫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设情境,提出课题。
(1)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
每人可以得到几块糖?(每人可分到5块糖。
)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2)如果妈妈分给弟弟4块,分给哥哥6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2∶3。
)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3)演示:12个练习本,按1∶3分给甲、乙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各分多少本?要求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演示:甲组分1本,乙组分3本;甲组分2本,乙组分6本……当学生看到演示结果为“甲组分了3本,乙组分了9本”时,教师进行小结:以前我们学了平均分配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学习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二、自学讨论,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1陈红拿出6元,赵青拿出4元,一共买了15本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2.引导提问:(1)平均分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才合理?(2)总数是多少?按什么要求分?3.学生尝试分析(1).陈红、赵青拿出的钱数的比是6:4=3:2(2).3:2表示陈红出3份的钱,赵青出2份的钱4 .板书设计:解法一:总份数:3+2=5陈红应分的本数:15×53=9(本) 赵青应分的本数:15×52=6(本)解法二:设每份是x 本。
2024年《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2024年《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024年《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约1251字)教学基本内容第76~77页练习十四的第5~9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巩固比的知识,沟通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会正确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简单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学法指导集体备课预习教学环节设计一、基本练习1.知识回顾与整理。
前几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3.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
4.完成练习十四第7题。
引导思考:当药粉是400克时,水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当水是400克时,药粉的克数与400克有什么关系?二、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第(3)题要引导学生理解:当黄沙全部用完时,水泥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石子用去黄沙的几分之几?2.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对照条件确定长和宽的比值。
第(2)题引导思考:已知长与宽的比是5:3,要知道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必须先求出什么?3.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离中点20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时客车和货车所行路程的比是5﹕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反馈时,引导学生理解:客车与货车所行路程的差是40千米。
三、拓展练习出示:王大伯养了灰兔、白兔、黑兔共150只,已知白兔只数是灰兔只数的5/6,黑兔只数与白兔只数比是4:5,灰兔有多少只?让学生说说已知哪些条件,已知灰兔、白兔、黑兔共150只,求灰兔有多少只?需要先求出什么?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2024年《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约3883字)教学内容:按比例分配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按比分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此章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对按比分配概念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案例、练习等内容的PPT。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案例和练习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导入,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进行分配。
在此基础上,引入“按比分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具体案例,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分配。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明确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进行分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全班交流各组的分配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
然后,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按比分配的掌握程度。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案:《按比分配》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页。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按比分配的原则,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并能够运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一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分蛋糕的例子,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
3. 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4. 讲解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按比分配的原则。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按比分配原则:1. 总数量2. 各部分数量的比例应用:1. 确定各部分数量2. 计算各部分数量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按比分配的概念。
答案:按比分配是指在分配总数量时,按照各部分数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2. 请举例说明如何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一个班级有6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那么在分配班干部时,就可以按照3:2的比例来分配,男生占3/5,女生占2/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按比分配的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按比分配的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按比分配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实例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学生思考这句话中包含的信息。
这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例探究一)自主探索1.六(2)班一共有48人,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5:7.学生尝试解决问题,计算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2.学生独立尝试。
3.同桌交流。
4.汇报:不同做法的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1):48÷(5+7)=4(人);女生:4×5=20(人);男生:4×7=28(人)。
预设(2):女生:男生:(人)。
5.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包括根据比的意义和比与分数的关系来解决问题。
这两种方法都不失为好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研究的难度,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按比分配。
按比分配是一种把数量按照一定比例来分配的方法。
让我们来看一个实例,这是一瓶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上标明了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
根据这些比例,我们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在阅读和理解这个实例时,我们需要知道浓缩液是指纯清洁剂,而稀释液是指加水之后的清洁剂。
我们可以通过独立解题和交流汇报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一中,我们把总体积平均分成了5份,其中浓缩液占100mL,水占400mL。
在预设二中,我们需要知道浓缩液和水各占总体积的多少比例。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验证浓缩液与水的比例是否为1:4来验证结果。
在实践应用中,我们可以进行基本练和发展提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 西师大版
兴文县“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教学设计
小结巩固
出示练习十五第1小题。
读题,理解题意。
归纳题意:先告诉了图书总数180本,并按4:5
的比分给两个年级,这就是按比例分配。
回忆解题思路、不同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
验算。
学生汇报算式、结果。
归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方法、步骤。
清晰,自
然,节约
板书时
间。
拓展训练小组合作,解决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
(设计合适的比)
看图进行热爱公益事业的教育。
讨论分组原则: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必须是整数,且
每小份的人数也必须是整数。
就是先找46的所有因数,再选适当的小份数来分一
分,就设计出合适的比。
同桌讨论,设计合适的比。
展示讨论成果,板书出来。
结合板书,再次回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方
法、步骤。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并通过交流、比较,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作业 1.计算第74页课堂活动第1题各组人数。
2.做练习十五第2、3题。
板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按比分配》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按比分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概念和应用。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比例和比的知识,本节课则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按比分配的原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按比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性和分析能力,对于比例和比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理解不深刻、应用不灵活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按比分配的概念和方法,能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按比分配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按比分配的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问题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小明有20个苹果,小华有1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问题:“一家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每件利润200元,B产品每件利润300元。
已知A、B产品共生产了30件,总利润为9000元,问A、B产品各生产了多少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解释原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教学目标】1.能正确识别三个分量间的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能选用恰当的方法,按比例分配解决涉及三个分量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在常规方法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合情、合理、合规的分配方法。
难点:能多角度分析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
【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谈话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忆复习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hm 2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
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常用方法有:①列方程;②列算式---步骤2.一个礼盒内装有皮蛋、盐蛋和鲜蛋,3种蛋的个数比是4:3:8①从4:3:8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②皮蛋是盐蛋的几分之几?③盐蛋个数是3种蛋的几分之几④如果3种蛋共有75个,能求出每种蛋各有多少个吗?二、主动探究甲、乙、丙三人合租一辆车运同样多的货物,从A 地到B 地需付运费90元。
甲在全程的 处卸货,乙在全程的 处卸货,只有丙到B 地。
他们如何分摊运费? 1.利用甲、乙、丙所行的路程比,或列方程;或列算式。
2.把总路程分成三段,按段数分摊。
归纳:无论采用何种分法,务必注意合情、合理、合规!!!三、学以致用小王、小张、小李三人合租一套房屋,租金每月360元。
小王住了10天搬出去了,小张住了20天也搬走了,小李住满1个月(按30天计算)。
3人怎样分担租金?四、想一想3132大象最近开办了一家公司,小猪、小狗、狐狸因工作努力,大象决定拿出一笔钱,按4︰5︰6奖赏给小猪、小狗、狐狸。
正当小猪、小狗想着自己拿钱的份数时,狐狸眼珠一转,说道:“各位,为了计算简单一点,我们每人去掉自己三份的钱,按1︰2︰3来分这笔钱,怎么样?反正大家也没任何损失。
”同学们,你们觉得狐狸说得有道理吗?五、课堂小结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方法:1.列方程;2.列算式;注意事项:必须联系实际,注意合情、合理、合规!!六、课后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1.列方程----设一份为x2.列算式------步骤:①先算出总份数②找出各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或者直接求出每一份的值③算出各分量的值3.注意事项:必须联系实际,注意合情、合理、合规!!。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按比分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按比分配是指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中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按比分配的含义,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按比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1. 按比分配的概念及其意义。
2. 按比分配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几个部分中,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按比分配。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按比分配的方法。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探究成果。
教师在黑板上总结按比分配的方法,并给出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
3. 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按比分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按比分配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教师公布答案,并进行讲解。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
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板书设计:1. 《按比分配》2. 正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选做题: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个按比分配的问题,并解答。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材来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
教学内容来源: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主题:按比分配解决问题课时:一课时授课对象:六三班一、目标确定的依据依据一:《课程标准》1、总体和学段目标中的描述:(1) 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4)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会解决简单的问题。
2、内容目标中的描述:(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依据二:《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元目标的具体描述1、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2、会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依据三教材和学情1、教材分析:“比的应用一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理解掌握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配问题的发展,教材中涉及的比的应用,主要是按比分配。
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
注意引导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正确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学情分析: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把比的前、后项看作分得的份数,先求出每一份;二是求出前、后项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来解答。
一般以第二种方法为主,因为学生理解了比和分数的关系,并会利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对这种方法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
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会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会判断按比分配的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学会运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按比例分配示例题、练习题。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按比例分配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中的比例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通过示例题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计算,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1. 按比例分配问题解决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正文: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方法、示例题、练习题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按比例分配的计算题,巩固基础知识。
2. 提高题:设计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分配》教案
4.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学会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比例知识进行求解。
5.增进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比例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敏感性和判断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按比分配的概念:按比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将总量分配到各个部分。学生需掌握如何根据已知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
举例:若甲、乙两人按2:3的比例分配100元,求甲、乙各自分得多少钱。
(2)掌握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包括比例的乘除运算,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分配问题。
举例:某商品打折后的价格是原价的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2)比例运算的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对比例运算的顺序和步骤感到困惑。
举例:解决复合比例问题时,如甲比乙多2份,乙比丙多3份,求甲、乙、丙的比例关系。
(3)应用按比分配原则解决复杂问题:当问题涉及多个步骤和多个比例关系时,学生可能难以理清思路。
举例:某商品先涨价10%,然后打8折销售,求最终售价。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按比分配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复合比例问题,我会通过举例和步骤分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按比分配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家庭预算分配、学校活动筹备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分配一定数量的物品给小组,让学生们按照讨论出的比例进行实际分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六年级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级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
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平时接触较多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平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
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
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习的兴趣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
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
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
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
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
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交流,体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按比分配》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比例知识,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比例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于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比例的意义,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比如PPT、例题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例如,一家企业生产两种产品,产品A和产品B,产品A的产量是产品B的2倍,如果产品A的产量增加了20%,那么产品B的产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练习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2:3,那么如果男生增加了5人,男女生的人数比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道例题,通过讨论和计算,得出按比例分配的结果。
《按比分配》教学教案设计
《按比分配》教学教案设计《按比分配》教学教案设计篇一:《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特点及解题方法,能正确的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2.经历自主画图分析、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
教学过程:一、引入。
师:老师买了一瓶浓缩果汁,调制了三杯果汁水,我品尝了一下,你们想知道味道怎么样?(1号特别甜,3号特别淡,2号口感还不错)师:都是用这瓶浓缩果汁调制的,味道怎么不一样?师:这三杯果汁水都是我按照浓缩果汁和水一定的比配制的,浓缩果汁和水的比分别是1:9、1:4和1:1,根据品尝的结果,把果汁水和相应的比连一连。
1号(特别甜)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92号(还不错)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43号(很淡)浓缩果汁和水的比是1:1师:每袋浓缩果汁的包装袋上都有调制建议,标明了浓缩果汁和水的体积比,看来正如说明书上所说,按1:4的比配置的果汁水口感最佳。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经历哪几个步骤?生: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板书)1.自己分析,独立解答。
师:通过阅读这道题目,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互相说说生:500毫升是稀释后果汁水的体积(板书:500毫升果汁水)按1:4的比配置的。
(板书:浓缩果汁:水)1:4要求的是浓缩果汁和水的体积。
师:你是怎么理解1:4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画一画。
然后解答这道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
(1)怎样理解1:4。
预设:①浓缩液是这样的1份,水是这样的4份,冲好的果汁一共是这样的5份。
(板书: 果汁1份水4份果汁水5份)②1份4份③1份4份④把冲好的果汁看作单位“1”,浓缩液占总量的,水占总量的。
师:第4种方法与前三种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不仅看出了1份4份,还看出了每部份和总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浓缩果汁占果汁水的水占果汁水的)师:有的同学利用文字,有的同学通过画图,都是在表达你们对于1:4的理解,概括的说你们都分析出什么了?生:分析出浓缩液和水的关系,分析出每部分和总量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按比分配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多角度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前阅读绘本《比的认识之妈妈的味道》,有什么收获?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实例探究
(一)自主探索
出示例2: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按照这些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1.阅读与理解。
(1)浓缩液和稀释液各指什么?(浓缩液是纯清洁剂,稀释液是加水之后的清洁剂。
)
播放学生配制稀释液的视频,理解“浓缩液+水=稀释液”。
(2)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1:4是谁和谁的比?”
预设:题目中说到到“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
”
及时表扬:“读得真仔细,会看使用说明书。
”
你能画图表示“浓缩液:水=1:4 ”吗?学生上台用希沃白板画图。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00ML表示谁的体积?在图上标注。
(3)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与解答。
师:你会算吗?(学生独立解题,指名板演。
)
师: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
(教师巡视指导)
师:介绍一下你的想法吧。
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和第三步分别是什么意思?这种方法是先求什么?再算什么?这里的5表示什么?(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3.回顾与反思。
师:可以用怎样的方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预设:看浓缩液与水的比是不是等于1:4,稀释液共500ml。
小结:同时符合两个信息才是完整的检验。
4.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我们再一起来回顾解决的过程(配合课件演示)。
方法一是把比看成份数之比,先求出一份的数量,再算几份的数量;方法二是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看看浓缩液、水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来解决。
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关键?(要看清楚1:4到底是哪两个量之间的比。
)
(二)揭示课题
师:像上题这样,把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分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按比分配。
(板书课题:按比分配)
【设计意图:因为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所以学生很乐意去探索、交流、实践。
让学生独立尝试、交流,最后进行小结。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审题、分析的能力,而且进一步加深对两种方法的理解,让学生初尝成功的乐趣。
】过渡:类似于这样的,按照一个比来分配的题目,看一看到我们平时生活中,到底可以怎么应用?
三、实践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55页第一题。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交流:说说你的方法。
2.教材第55页第4题。
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树?
(1) 比较分析:
师:这一题又有什么不一样?没有直接给出“比”,不能直接按比分配了,那怎么办?
师:我们可以先求出比,再按比进行分配。
(2) 学生独立尝试,交流算法。
(3) 师:你们觉得这么分公平吗?
3.教材第56页第7题。
李伯伯家里的菜地共800平方米,他准备用五分之二种西红柿,剩下的按2:1的面积比种黄瓜和茄子。
三种蔬菜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1) 比较:这一题和前几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2) 分析:这一题是把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这个数量直接告诉我们了吗?所以我们应该先算什么?那你会算吗?
(3) 学生尝试。
(4) 交流算法。
师:你是怎么算的?(展示学生作业)还有同学用其他方法吗?
师: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师:如果按1:1分配,那么种黄瓜和茄子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米?
师:通过计算,发现按1:1分配其实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
是的,平均分就是按1:1分配,是按比分配中的特例。
(二)发展提高
“快闪”判断:把()按(::)进行分配。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比是3:4:5,周长为24cm,它的三条边分别长多少厘米?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1:1,求三个内角分别多少度?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3:2。
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4.王大伯家有一块长方形的菜地,这块菜地的周长是120米,且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
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6.某班学生人数在40-48之间,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4,这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别是多少人?
7.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1:2:3,它们的平均数是30,那么甲乙丙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快闪”判断促进学生问题解决的纵深度和宽广度。
】(三)小结
师:通过上面问题的解答,你觉得在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师:说得对,在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要认真审题,看清楚是对哪个数量进行分配,是按什么比分配的;如果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比,我们要先根据题目信息求出比,再按比分配。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从基本练习到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再到没有直接给出比的题目,层层深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索中验证、品尝自己的学习成果,再次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
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模型与方法。
】
四、课堂总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说说你的收获和感受。
2.课外延伸。
师:比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你课后搜集生活中的实例,编一道按比分配的题目,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抓住“收获”、“感受”来进行课堂总结,可以再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培养评价、反思的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