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环境与大学生健康人格
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摘要: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
大学宿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宿舍的人际关系,而大学宿舍人际关系如何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
一个良好的宿舍环境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可能性。
同时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具有普遍制约作用。
因此大学宿舍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学生以及高校管理者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浅析大学宿舍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环境;宿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引言随着教育的改革,高校的扩招,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校园环境越来越复杂,良好的大学校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的肥沃土壤,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率,又能有效地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且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不健康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产生影响是消极的,阻碍其成长、发展。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能够正常学习、生活、交往、发展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在于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认知与理解、评价。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硬环境和校园软环境。
而校园硬环境又包括环境校园自然环境、宿舍环境、教室环境等;校园软环境主要包括学校信息环境、学校文化环境、校园竞争环境等。
而在这些环境中,学生除了上课,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正因为如此,大学宿舍就成了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分析宿舍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1.大学宿舍环境分析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休息、社交的重要场所,宿舍环境是指一个宿舍呈现出来的物理样态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
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
1.1宿舍的自然环境:宿舍的自然环境是指宿舍的设施、大小、布局、卫生、美化等因素综合而成的客观物质环境。
包括宿舍设施、宿舍的布局设计、宿舍的卫生状况、宿舍的美化四方面。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国贸1422 143204520217 邹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
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
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
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
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
其三、人格的稳定性。
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
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
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
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
行为方面则表现在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
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
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学课件讲义
人格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社会性
Company Logo
人格的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
❖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是密切 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织。
❖ 各部分协调一致朝向一定的目标,为一个整体而 动作。
❖ 心理的完整性是人格健康的表征。(精神分裂症 就是丧失心理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Company Logo
❖ 课堂讨论: ❖ 不同类型气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要怎样扬长避
短?
❖ 气质问卷
Company Logo
三、性格与人格
1、什么是性格
❖ 源于希腊语,意为雕刻的痕迹或戳记的痕迹。 ❖ 中国心理学界认为,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
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Company Logo
2.性格特征和性格类型
Company Logo
❖ (三)了解气质特征的意义
❖ 我们通过气质问卷可以测量出每个人的气质,了 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 职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人际交往都有意义。比 如,气质不同的人,在说话、走路、与别人交往、 学习、工作、休息以及怎样表现自己的痛苦和欢 乐、怎样对不同的事情做出反应等方面都会有不 同的特点。了解这一点,对于同学间加深理解、 容器相处,有很大的好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 要注意学会观察、分析周围同学中的气质特征, 采取合适的交往方法。
B型性格
悠闲自得 ,不爱紧 张
C型性 格
癌症倾向 性格
Company Logo
A型性格
❖ 主要特征:(1)对时间有紧迫感,感到时间不够 (2)长期的亢奋紧张(3)争强好胜(4)遇到 挫折变得敌意和攻击,对人有戒心,缺乏耐心和 容忍。
论校园心理环境大学生健康人格
论校园心理环境与大学生健康人格摘要:本课题以心理环境为切入点,将校园心理环境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心理层面联系起来,探讨了用校园心理环境的丰厚养料来培育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具体策略:构建高品位的校园物质心理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构建健康的同辈心理环境;构建良好的网络心理环境五个方面。
关键词:校园心理环境大学生策略“所谓心理环境,是指在认知、情感等心理维度上表现出来的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能动作用的意识环境。
”[1]大学校园心理环境是于无声处见威力的特殊课堂,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的隐性教育力量,高校应充分利用其潜移默化的力量来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不断提高人格教育的实效性。
要用优良的校园心理环境来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一、构建优美的校园物质心理环境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既体现出一个学校独特的审美文化,又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进行了灵魂的洗礼,为此必须做到:(一)构建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尽管物质环境是没有生命也无感情的客观存在物,但如果能够按照心理学规律去设置它,就会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强大外部力量。
所以说优美的校园环境会像一个磁力场,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被“磁化”。
因此,高校应按照“绿化、美化、净化、高雅化”的目标,为师生创造一个整洁、典雅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由衷发出“美丽的校园我的家”的感叹。
在规划中尤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风情特点,融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只有当某些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它们才能够成为校园心理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临沂大学的地标性建筑综合图书馆外形设计就是沂蒙精神的充分体现。
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对现代大学的深刻理解,对高等教育的远大理想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全面诠释。
设计师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了图书馆生命的灵性,它充分体现了临沂大学师生传播知识、追求卓越、创新创业的历史使命感,身处这种富含人文底蕴的环境中,沂蒙精神就在无声无息中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关系探讨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关系探讨的论文有研究表明人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人格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的关系有多密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关系探讨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关系探讨的论文篇一《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来自湖南省9所高校的1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①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外向性、责任性以及领悟社会支持各因子均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因子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责任性呈显著正相关。
②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和神经质、外向性以及责任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结论:大学生的人格与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关键词】领悟社会支持;人格;心理健康;调节作用作为一种主要的弹性资源,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不良的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损害身心健康[1]。
领悟社会支持是主观体验到的社会支持,它指的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程度,它往往与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效果相一致[2]。
有研究表明人格与心理健康存在相关[3,4],人格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同的人格特征可影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感知[5]。
但由于单独考察每个因素,并不能揭示因素水平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将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重点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以及领悟社会支持三者的关系,以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特点和社会支持资源并将之充分加以利用,为高校开展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从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了湖南省9所高校,其中,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各3所。
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如何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健康向上的,是值得信赖的、很有作为的一代,而且是人格成熟和完善的关键发展阶段。
面对日益趋向社会化的校园环境,某些大学生的人格滑坡现象的影响,如果正确引导大学生人格的塑造成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话题。
本文主要从健康人格的含义出发,探寻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因素,通过因素分析找出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健康人格引言人格是伴随个体成长发展的重要心理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行为反应。
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角色,加上学习、就业压力的来临,积极乐观应对,发展外向型性格以适应跨出校门后的各种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1.健康人格的概念人格,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主要包括个人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
健康人格作为一种现实人格的良好状态,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是个人在生活中以其生活方式和生活风格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意识,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的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
总的来说,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地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与周围现实环境较好相融,生活理想切合实际;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符合集体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度发挥个性,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2.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因素大学生是可塑性比较强的群体,相对于社会青年群体来说具有单纯、思想简单、容易受鼓动等特点,在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家庭环境的大起大落,社会关系的处理不当,感情和学习上受挫等,均会阻碍大学生人格的正常发展之路。
主要来说,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因素有以下三点。
2.1 校园人际关系大学是各类性格,五湖四海学生的聚集,在大学校园中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学生。
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没有疾病,更是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具备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能力。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学生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学生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谈一谈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一,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教育。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开设心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帮助。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第二,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来源,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倾听学生的心声,给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长要做到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给孩子太大的心理压力。
家长还要与学校、社会协调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共同努力让学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社会应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心理帮助。
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提倡积极的心理态度,倡导健康的心灵生活,让学生在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中成长。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格特质作为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
一、外向型人格与心理健康外向型人格具有社交能力强、积极乐观、善于沟通的特点。
这种人格特质的大学生通常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主动适应新环境,更容易获得成功和快乐。
这种积极的社交能力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能够减轻大学生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二、内向型人格与心理健康内向型人格相对于外向型人格而言,更倾向于内向和内省。
这些大学生通常较为安静、独立、倾向于独自思考和解决问题。
虽然他们可能相对较少与他人交往,但他们通常具有更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内向型人格的大学生更容易独立思考,不易受外界干扰,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神经质与心理健康神经质是指个体情绪反应较强烈,容易焦虑、抑郁的人格特质。
神经质的大学生通常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容易感到烦躁和不安。
这种人格特质常常伴随着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等。
因此,神经质的大学生需要加强心理调适,提高自我情绪管理能力,以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四、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宜人性是指个体友善、慷慨、乐于助人的人格特质。
宜人性的大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合作。
这种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加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减轻压力和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总结起来,大学生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外向型人格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环境,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内向型人格则更注重内省,有利于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而神经质的大学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需要加强情绪管理能力。
宜人性的大学生更容易与他人合作,增加社会支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注重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如培养社交能力、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与心理
03
自我认知
了解自己的性格、价值观、 兴趣爱好、优势和不足, 是实现自我调节的基础。
自我调节
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 为,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 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自我激励
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激 发自己的内在动力,保持 积极向上的心态。
情绪管理
识别情绪
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了 解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表达情绪
目的与意义
目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和心理特点,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和 发展。
意义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 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 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格形成与发展
总结词
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并随 着个体成长和发展而不断变化。
详细描述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遗传和环境 因素的共同影响。遗传因素为个体的人格特征提供了基 础,而环境因素则塑造了个体的具体表现。在个体成长 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等多种因素都会对人 格产生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人格特征也会发 生一定的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角色要求。因 此,人格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 探索和调整。
抑郁症
总结词
抑郁症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影 响日常生活和学习。
详细描述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或暴饮暴 食等。这种情绪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无法正常学习和社交,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倾向。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承载着家庭的期望,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的挑战以及未来就业的焦虑。
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任务,包括课程学习、考试压力、论文写作等。
学业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出现。
2.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需要适应新的人际关系。
与同学、室友、老师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项挑战,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就业压力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或者面临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这种压力会给大学生带来焦虑和不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1. 学习成绩下降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状态,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干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他们的学业发展。
2. 社交障碍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大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和社交能力。
焦虑、自卑等情绪会使大学生退缩,不敢与他人交流,导致社交障碍的出现。
3. 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会导致睡眠问题、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1. 寻求帮助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应主动与同学、室友、老师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参加社团活动、课外班级活动等,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交经验。
3. 健康生活方式大学生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4. 积极应对压力大学生应学会积极应对压力,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可以通过放松训练、心理调节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问题及对策[摘要]当今社会是个极富挑战性和竞争性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机遇和希望。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压力和恐慌,当代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其人格上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本文就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教育途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期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素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格问题解决对策当今社会是一个极富挑战性和竞争性的社会。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的的确确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机遇和希望。
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压力和恐慌。
人们的思维变得发散了;观念变得超前了;也有一些人的心理变得脆弱和迷茫了;行为变得无所顾及了。
凡此种种,可谓“喜忧参半”。
据资料显示,世界范围内的三大难以解决的难题(世界恐怖组织、财政赤字、压力)之一的“压力”对现代人的影响是广泛而又深刻的,它给人们造成了心理上的慌恐、精神上的紧张,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
据中央电视台1997年4月15日的《焦点访谈》节目报道,在整个上海市共有精神病患者75万人,其中重度患者达20万人,而且每年在以12%的速度增长。
国内一位心理疾病研究专家曾经十分谨慎地指出,在当今,只要你随意站在都市的任意一个角落,把你所见到的人从1数到20,那么其中必有1位是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患者,1/20,按我国人口换算就是五六千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惊人的数字!这种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大学生可谓“天之骄子”。
他们大多在智力、知识水平和某些能力等方面有过人之处,是被筛选出来的“尖子人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优等生”。
然而,据有关专家对“优等生”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在学校、家庭及社会上处于一种优越地位、得到过分关心和爱护、赞扬和荣誉的“优等生”、“尖子人才”,在面对时代对他们的期望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虚荣心理、自傲心理、嫉妒心理、自居心理、依附心理以及由此引发的多重人格、人格缺失,甚至是人格分裂等人格障碍或问题。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张智昱张华东杨丹江摘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不良的人格倾向,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大学生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很多研究都报告了很高的比例,突出表现在抑郁、焦虑、强迫、自信缺乏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从环境来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和家庭。
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其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大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
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心理困扰El益加剧,心理疾患发病率随之上升,这几乎是一切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社会的剧变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适应困难。
1.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对价值的追寻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而又备受困扰的一件事。
社会转型期间,一方面,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规范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元化,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此外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诸如贫富分化加剧、金钱至上、道德失范等问题,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们产生冲击,需要他们去回答,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们的适应困难。
2.高校扩招,收费提高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并轨体制的实行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青年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学费大幅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剧增。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经济困难比例约为200/ 0,特困生比例为8%。
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先天性因素虽然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在后天形成和发展的,但是人作为生理和心理的整体,人的某些活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更大,如精神疾病,据调查统计和临床观察表明,在精神病人家属中,血缘关系从远到近,发病率具有从少到多的趋势,而且一般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与人的生理发展阶段相符合。
个体的心理行为若严重偏离自己的生理年龄,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过分老成可能会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过于幼稚则可能成为社会竞争中的牺牲品。
总之遗传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二)环境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后天性因素家庭环境是个体主要的生活环境,是人生的第一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环境和谐民主与否关系到个体的心理发展及潜能的发挥,而且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如父母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保护,会使个体逐渐变得依赖,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减少与他人的交往和适应社会的机会,容易使子女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因素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极易影响个体的心理发展,也是个体日后心理健康与否的基础。
学校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个体教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实现的,如果学生负担过重,师生感情不融洽,同学关系不和谐,都会使学生的心理紧张,精神压抑,易造成心理障碍。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社会生活中的不健康的思想、行为等会影响其心理的正常健康发展,目前各种网络的诱惑力越来越大,如游戏、不良网站等都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个体的心理状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和个性,这些一旦形成,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
其一,个体具有各种认知功能,如果个体认知和需要或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疾病;一旦认知严重失控,还会损伤人格的完整性,从而导致人格变态;其二,人的情绪是多成分、多层次的,它是个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情绪积极与否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稳定而积极的情绪使人的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相反波动而消极的情绪有损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推荐二、非独生子女心理状况更好:非独生子女从小与年龄相仿的人相处较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强;三、城市学生心理状况较好:城市生长的学生竞争意识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较强,非城市的学生遇到压力容易产生反抗意识;四、性格开朗的学生心理素质好于内向学生:性格开朗的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较为积极,面对困难能够自我调节;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一、交际困难因素:通过调查显示,交际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大学比高中的人际范围更广,大学校需要交往的范围也更广,有些想试着跟别人交往,却交往失败,导致性格孤僻少言少语,有些是因为从小的教育导致其自私,在集体环境中充分暴露,导致自闭偏执等心理状况;二、依赖网络: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现实中交际出现问题于是在网络中寻找,久而久之更加不愿意跟人交往,产生自我封闭,影响人正常的认知,还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三、角色转换适应不来:有些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身边的同学换了,学习的环境换了,学习的模式也换了,无法去适应,进而导致成绩与预期的差距太大,心理造成落差和恐惧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只会变得更加自卑抑郁;四、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大学学习没有高中的高强度,但是自我学习能力要很强,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或者各类考证带来的压力,使之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久而久之易出现焦虑甚至精神分裂;五、情感因素:很多大学生不能正视恋爱问题,一旦失败就易导致其心理变异,走向极端;六、就业压力因素:社会竞争的加剧及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合适的工作越来越难找,这也造成了大学生精神负担加重;三、解决建议一、学习并掌握心理学知识:可通过自学、讲座等途径,学习并掌握好心理知识,有益于大学生从理论上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二、丰富业余生活:加入感兴趣的校园业余社团,丰富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正确认识自我,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锻炼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三、学会自我调节:合理使用自我调节的各种方法,合理宣泄、目标取代等办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四、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人生总是会有大小不同的坎坷,没有人的人生是顺风顺水的,一个健康的人就是要能够在挫折中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几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几个方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大学生在心理上的稳定和健康状态,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方面能够保持平衡和积极的态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理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学生面临着新的学
习环境和社交圈,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压力和生活节奏。
一个具有良好心理适应能力的大学生,能够在新环境中迅速适应,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能够保持心态平和,积极面对挑战。
其次,情绪管理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学生面临着各种
情绪波动,如学业压力、人际关系、情感困扰等,需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理性面对自己的情绪,及时排解负面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另外,自我认知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学生需要对自己
有清晰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认识,对自己的目标和追求的认知,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不盲目自大也不自卑自贱。
最后,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学生需要具备良
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矛盾,不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心理适应能力、情绪管理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这些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业和生活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十大标准一、学习生活能力正常大学生应能够正常地进行学习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
同时,应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
二、人际关系良好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沟通和解决人际冲突。
在与同学、老师、家人等交往过程中,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乐于助人。
三、情绪稳定愉快大学生应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和愉快,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积极应对,不轻易陷入消极情绪。
同时,应具备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能够合理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行为符合规范大学生应遵守社会公德和校园规范,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不参与违法违纪行为。
在言行举止上应表现出文明礼貌、诚信正直的品质。
五、人格完整和谐大学生应具备完整和谐的人格特质,包括自我意识清晰、价值观正确、道德观念健全等。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应能够积极面对自我挑战,不断完善自我。
六、热爱集体社会大学生应热爱集体和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在集体生活中,能够积极为集体荣誉和利益而努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七、适应变化挑战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迅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和新挑战。
在面对变化时,能够保持冷静、积极应对,不断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
八、自信自主自强大学生应具备自信心、自主性和自强精神。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不依赖他人,勇于承担责任。
九、想象力丰富积极大学生应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在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中,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方法,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同时,应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
这些标准的提出,旨在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大学生将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奠定坚实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性格心得体会4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性格心得体会4篇通过上了这么多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原则,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而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比较正确的认知、良好的情绪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与健康的个性心理。
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一、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我们都是从高中升到大学,面对新的环境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例如烦躁、压抑、苦闷等,当面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千万不要独自一人承受,更不要钻牛角尖,要积极主动调试自己的心理,知道适应环境;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困苦;要学会改变学习方式,使学习轻松愉快,然后确定一个切乎实际的目标;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知而求止,知而行之。
要学会从心里去接受现实中的一切,既来之,则安之,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二、人际关系的处理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大学生更要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要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
通过人际交往,认识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增强心理适应能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恋爱中的矛盾问题在现代大学生中恋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在恋爱中应遵循:以爱为基础,以高尚情趣为恋爱发展的动力,在恋爱中相互尊重各自的选择、自由与权利以及人格,同时信守责任,忠贞专一,以诚相待。
心理“软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2 0 1 3年 第 1 7期
心理 “ 软 环境”对学 生心理健康 的影 响★
魏媛媛 广 东省佛 山市荣 山中学
1 . 改 善 心 理 亚 健 康
一
马克思说 : “ 人创造环境 , 环境创造人。 ” 从后半旬来看, 个 良好的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很重要。 那么除了教育者本身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外 , 我们能否从外在的环境人手 , 让 教育者改变环境 ,然后再让这个环境改变受教育者呢? 心理 环境 是法 国心 理学 家 K . 勒温 提 出 的 , 是 拓扑 心理 学 的一个基本概念。 关于校园心理环境的设计 、 建设和实践有 很多不 同的理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曾在 2 0 0 4年第三期的 《 现代教育论丛 》中发表的 《 校园心理环
全 方位 布置 心理 “ 软环 境 ” 在校园 “ 软环境”的三大方面 , 我在心理工作的安排上有 三大内容 : ( 1 ) 开展美丽课室、主题班会和朋辈心理辅导员等 校 园活 动。针对学 校和班 级的风气 ,可以 自 上而下 , 从班主 任 层面上 ,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也就是开设以心理健康教
一
丰富多样的积极心理环境,让学生能用一种更正面的心态 看待学习、看待校园生活、看待人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 会 自助,当遇到小问题时 , 能及时在学校浓厚的心理环境中找 到解决方法。学生出现重大 理问题的隋况减少 , 这归因于解 决心理问题的渠道增多了。在过去学生遇上心理问题一般只能 找心理专职老师或班主任,现在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画, 让学生从宣传的知识中首先能 自 我解决一部分问题。其次,全 体教职工投入到心育的行列,课堂上下,每位老师都是心育工 作者。最后 , 朋辈心理咨询员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让学生 自 身也威沩心理健康教育的—员, 为筑成良好的心理环境绂 殳 热。 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上 , 我也发现不少学生与过去 相 比改变不少。 如他们会主动找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去阅 读, 虽然大部分都是大众心理学 , 但他们也会针对当中的一 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来咨询 , 寻求一个更 良好 的心态来学习 和生活。更有甚者 ,我的一位学生小陈 , 利用课余 时间去 阅 读心理学专业书籍 , 究其原因, 是上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 理专题的班会课 , 觉得心理学很有趣 , 也很有用 , 希望 自己 能通过学习做到助人助己。据了解 , 该生在班上乐于助人,深 受学生和老师好评,这跟她平 日积累睁 理健康知识分不开。 朋辈心理咨询员 中,也有一个学生小庆 的表现非常突 出。小王对朋辈咨询员 的工作热情十足 , 主动帮助班主任组 织心理健康主题 的班会课 , 善于发现班上 同学们在心理方面 的 “ 小情 绪 ” ,把 同学 的一 些 心理 问题 扼杀 在摇 篮 里 ,还 能 主动帮助老师发现潜在的危机,及时 晗当地处理。 2 .促进 学生 } 生 和谐 发展 青春期 的学生个性 张扬 ,若这种个性得不到合理 的表 现, 对学生的个人发展 , 是一种阻碍 。在 “ 美丽课室”的设 计比赛中, 让各班学生围绕着本班的特点 , 展现一种积极向 上的精神状态 ,用图画、书法 、 剪报等充满创意和个性的手 法表达心中的所思所想。 如高二某理科班 , 学生多为体育生 , 因此 , 班 内的布置充满篮球等体育运动的精神 。 班级的口号 也是体验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 。 班内还会组织同学把体育杂 志中自己中意的体育明星的访问或者介绍剪辑下来 , 在班中 的 自制兴趣公告栏中定期更新 。 就在这个活动中, 难以驯服 的体育生们 , 把 自己过盛的精力转移在 自己班级文化建设中 去,既可减轻班主任的负担 , 也可发展 自身的个性特点 , 让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优秀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报告(优秀5篇)大学生存在对大学环境不适应、无法承担巨大的求职和就业压力、自我定位出现迷惑等问题,为此,可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巧,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他们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作者勤劳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篇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同时,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迫使人们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复杂多样,“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有许多特殊的自身问题,如对完全不同于中学的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对所学专业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学习与恋爱的矛盾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以及对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选择问题等等。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避免由于以上各种问题而造成的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确保大学生以良好、阳光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学校和社会生�一、当代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1.难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
从高中进入大学,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社会活动越来越多,人际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复杂。
这些变化对大学生的心理和想法造成极大的冲击,容易使大学生感到迷惑和无所适从,如果调整不好心态,就会影响正常的学习、交往并且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
2.学习、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
目前高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淘汰制度、弹性学制等制度以及英语、计算机过级考试等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感、压抑感长久得不到消解,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困惑。
3.社交障碍造成的忧虑心理。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对爱以及尊重的需要非常强烈,这些需要突出表现在人际交往中。
第5-6课时: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
第5-6课时: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第 5 6 课时: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及其塑造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拥有健康的人格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又该如何塑造呢?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健康人格,简单来说,是指一个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并能积极适应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人格特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健康人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自我认知的清晰。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等。
只有清晰地了解自己,才能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规划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其次是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时,难免会产生各种情绪。
健康人格要求能够有效地识别、理解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
再者是和谐的人际关系。
大学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与同学、老师、家人等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善于沟通与合作,有效地解决人际冲突。
此外,还有较强的挫折承受能力。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健康的人格意味着能够勇敢地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
最后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同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是非观,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二、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性塑造健康人格对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社会适应以及未来的职业成就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健康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
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能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健康的人格也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构建优美的校园物质心理环境
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既体现出一个学校独特的审美文化,又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大学生进行了灵魂的洗礼,为此必须做到:
(一)构建优美的校园人文环境
尽管物质环境是没有生命也无感情的客观存在物,但如果能够按照心理学规律去设置它,就会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强大外部力量。
所以说优美的校园环境会像一个磁力场,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被“磁化”。
因此,高校应按照“绿化、美化、净化、高雅化”的目标,为师生创造一个整洁、典雅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由衷发出“美丽的校园我的家”的感叹。
在规划中尤其应充分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风情特点,融合学校的历史文化特色,只有当某些实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观念时,它们才能够成为校园心理环境的有机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临沂大学的地标性建筑综合图书馆外形设计就是沂蒙精神的充分体现。
其创意灵感来源于对现代大学的深刻理解,对高等教育的远大理想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全面诠释。
设计师匠心独具的设计赋予了图书馆生命的灵性,它充分体现了临沂大学师生传播知识、追求卓越、创新创业的历史使命感,身处这种富含人文底蕴的环境中,沂蒙精神就在无声无息中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二)构建过硬的校园基础设施
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离不开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配套齐全的图书馆、演讲厅,先进的文体活动中心等,这些既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激发他们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努力的进取心。
以临沂大学为例,其图书馆、实验中心、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是目前国内高校建筑面积最大的楼体之一;教学条件实现了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学校是目前全国高校最大的园林化、生态化、数字化校园,在拥有如此过硬的校园基础设施的大学中学习和生活,学生们拥有特殊的优越感、自豪感,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升,更有利于培育健康人格。
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具体表现为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等形成的育人环境,为此必须做到:
(一)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
校园“三风”是文化心理环境的灵魂与核心,是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良好的校园“三风”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加速器。
以校风为例,校风建设就是对校园精神的塑造,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着一个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
临沂大学“实”的校风就极具教育意义。
“实”秉承了沂蒙人民的朴实民风、“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充分体现了我校的办学实际与沂蒙区域特色;“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它既是融会于学校和师生中的一种氛围、风尚,也是一种境界、理念。
它激励全体师生要积极吸纳国内外一切文明成果,做人做事做学问要时时处处从实际出发,以求实的精神、朴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踏实的工作,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二)完善校园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校园制度是高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规范校园活动的尺度和标准,高校必须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如奖励性制度、规范性制度、检查和监督制度等,使大学生在明确的规章制度下自由发展,不断完善其健康人格。
以校规校纪为例,其主要是学校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公约守则、道德约束等规章规范和行为准则。
临沂大学就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校规校纪,人性化的校规校纪,学生会从内心加以认同,并自觉加以遵守。
(三)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层次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的学生群体文化,渐进性、选择性、开放性、超前性是其主要特征。
”临沂大学在三、四年级中开展了专业见习实习实践活动。
通过此类活动,同学们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企事业单位,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工农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加深了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要构建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就是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
就必须:(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家罗杰认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
”[3]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其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优化课堂气氛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点燃教师教的热情,激发学生学的动力,也使师生的交流更加流畅、自然,进而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为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奠定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同学;要以朋友的姿态去与学生交流;要用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可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注意:第一,要选用最能展现自己独特教学魅力的教学方法。
每位老师都有鲜明的教学风格,一定要充分体现你独一无二的魅力。
第二,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要乐于做一个“倾听者”,同时要适时进行恰当引导。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教学魅力,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心情愉悦,从而从内心充满了对掌握新知识的渴望,从根本上优化课堂心理环境,课堂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四、构建健康的同辈心理环境
同辈心理环境就是指大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氛围。
心理学研究显示,大学生更愿意向同辈倾诉和求助,同辈间也更容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互相影响。
因此,高校也可以利用这种影响,为大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同辈心理环境,助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建立和谐的同学间人际环境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学生通过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够满足其寻求友谊的愿望,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而且还可以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解除孤单寂寞,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高校要通过开设人际交往讲座等形式,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紧张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应以此为切入点,就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专门讲座,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答疑解惑,为
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大学生的群体交往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活动中,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同学们更易产生共鸣,更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促进情感的交流与发展,建立和谐的同学间人际关系。
(二)创设团结友爱的宿舍心理环境
舍友是大学生最密切、最频繁的交往对象,宿舍内的学习氛围、人际关系、寝室文化等因素都会对每位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必须构建一个温馨的宿舍心理环境,来培育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首先,要创造整洁、独特有品味的宿舍环境。
每位成员都应有宿舍就是我的家的归属意识,这样他才会精心利用寝室内有限的空间,利用图画、艺术作品等创设属于自己宿舍的独特风景,从而展示文化品位,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其次,积极开展各种课余休闲活动。
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应考虑宿友的兴趣爱好,像组织宿舍内部文艺活动、体育健身活动等,在活动中,每个人既可以充分展示自我,又可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使友谊之花越开越美丽。
五、构建良好的网络心理环境
网络心理环境具有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开放性、虚拟性等特点。
网络心理环境的特点是大学生在上网时时空意识淡化、现实身份意识下降、可控感与无助感并存,形象感与虚幻感交织,各种网络心理问题由此产生。
为此必须要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心理环境。
(一)高校必须加大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学校网络心理环境建设的基础。
校园网络作为全校的网络基础平台,为全校教学、科研、管理及各项事务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化服务和技术支撑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临沂大学充分利用网络心理教育的平等性、保密性、实时性等优势,设立了心理网页平台,开展网上论坛,使得每个同学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来倾诉自己的苦恼、困惑和迷茫,使心理辅导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从而打开学生心中的心结,使身心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