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明清共15页
《中国古代史》课件
总结词
远古传说与历史记载
详细描述
介绍中国古代的远古传说,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 和伏羲八卦等。同时,介绍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和 《史记》等。
夏商西周时期
总结词
夏朝建立与国家发展
详细描述
阐述夏朝的建立和发展,介绍夏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 化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介绍夏朝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
总结词
北朝的民族融合
南北朝的战争与和平
南北朝时期,双方进行了长期的战争 和和平谈判,最终在隋朝时期实现了 全国统一。
北朝在政治上实行了民族融合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05
隋唐时期
隋朝的贡献
完成中国统一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 状态,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创立科举制度
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选拔人才 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0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统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 权国家,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
了基础。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 促进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修建万里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 ,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
焚书坑儒
为了推行儒家思想,秦始皇采 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对文化
《中国古代史》ppt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国古代史的开端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 • 明清时期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01
课程名称
《中国古代史》
02
03
04
适用对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对中古 代史感兴趣的公众主要内容
第六章明清时期ppt课件
历史背景
4、文学艺术大发展。
文学作品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 生的《金瓶梅》、蒲松龄的(1640——1715)《聊斋志异》、吴敬梓 (1701——1754)的《儒林外史》、曹雪芹(1715——1763)的《红 楼梦》;戏剧作品有明代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清初 洪 昇 ( 1645——1704 ) 的 《 长 生 殿 》 、 孔 尚 任 ( 1648——1718 ) 的 《桃花扇》;
历史背景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中央 集权制度更加强化、完善、成熟的时期,也是商品货币经济空前发达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特殊时期。
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明太祖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主民政、财政; 提刑按察使司主司法;都指挥使司主军事;)、设通政使司行“敷奏 封驳”之事;废中书省、废丞相“关白”之权、分相权于六部;掌控 军权(兵部、都指挥使司、都督府)立严刑峻法、三法司(刑部、都 察院、给事中)协同断案;改科举(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赐进士出身或同进士出身)、兴文字狱、设 特务机构“厂卫”(明太祖朱元璋设“东缉事厂”、明成祖朱棣设 “锦衣卫”、明宪宗设“西厂” )、大力削藩(二十五王与宁、晋、 燕三王);
第一节 概述[3]
1840年帝国主义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饱受帝国 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如火如荼,历年不 断,加速了封建制度的没落和崩溃。中国在西方炮舰的威胁下被迫接 受西方商品的同时,也接受了西方文化。欧洲音乐的理论、乐器、技 法输入我国。清末民初,学堂乐歌蓬勃兴起,它对我国新音乐的形成 具有启蒙意义。
历史背景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李时珍(1518年—1593年)的《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年——1633年)的《农政全书》、宋应星(1587年— 1661年)的《天工开物》、徐宏祖(1586年——1641年)的《徐霞客 游记》。数学发展、测绘技术、明长城6000多公里、明清宫殿群、天 坛等。
2018-1-26明清史
原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第六阶段
明清(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时间】明朝(1368--1644年);清朝前期(1644--1840年)
【概述】明清两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农耕经
济高度发展,还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出现很多新气象,中华 文明继续辉煌繁盛。 但明清时皇权空前强化,厉行文化专制,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而欧美主 要国家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中华文明未能与时俱进,渐渐在世界 上落伍了。
繁荣 封闭
集大成
转型
• 集大成:统一多民族、阳明心学、《农政全书》、《本 草纲目》、《天工开物》、京剧
• 转型:资本主义萌芽、明清之际进步思潮、文学艺术世俗化
• :
四、明清时期的重要考点
——教材主干知识
明清君主专制 的强化 商品经济发展 海禁和 闭关锁国政策 • 明内阁(原因、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地 位性质、作用) • 清军机处(原因、特点、作用) • 表现、影响 • 含义、表现、原因、影响
• 军机处是个很特殊的“一不四无”政权机 构。它不是法定的、独立的政府衙门,而 直接附属于皇帝之手。它无官署(只有值 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无定员、 无长官、无属吏。军机处“一不四无”的 特点( ) • A.有利于加强皇权 • B.不利于提高办公效率 • C.有利于破格用人 • D.不利于国家政治稳定
严格限制
绝对禁止
▲再问历史: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 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明清史课件第一讲 演示文稿
一定程度上对皇 权形成制约
司礼监太监牵制内阁
厂卫制度 31 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个是民主象征, 一个是专政的产物;
明代的内阁制=西方近 ? 代的内阁制
一个有行政大权, 一个只是内侍顾问机构
32
三、锦衣卫和东西厂
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兵,由皇 帝的亲信组成,明太祖让他们兼 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由皇帝亲自 指挥,不受司法部门管辖。 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的特务机 构,由宦官统领,也由皇帝直接 控制。 西厂是明朝中期明宪宗所设 立的,也是特务机构。
46
自唐至清,历代中就属明朝的监察 权最为独立。虽说封建政治制度随着社 会的发展是越来越完善的,但是在很多 学者看来,明朝的监察权的相对独立能 够更好地实行监察职能,因为在这样的 情况下,当较高官阶的“长官”成为一 些奸臣控制政权的工具时,其他的即使 是地位低下的监察官员也可以对其进行 监督和弹劾,而不至于容易受干扰 。
国家法定的中央一 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 长官。参与国家大事 的决策,帮助皇帝处 理全国政务。 为皇帝提供顾问 的内侍机构,不是 法定的中央一级的 行政机构或决策机 构,只是皇帝的侍 从。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 物,阁臣职权大小、 地位高低完全由皇帝 随意而定,不能对皇 权起制约作用。 30
地位
对皇权 的影响
胡惟庸,明朝的开国谋臣之一。在明朝创 建、发展的初期,得到朱元璋的信任,被任 命为丞相,独揽中书省大权。在他任相期间, 凭借皇帝的宠信,骄恣渐露,在朝中有恃无 恐,并结党营私,对皇权造成极大的威胁。 1380年,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杀掉胡 惟庸极其家人。此后,朱元璋以肃清逆党为 名,大规模地屠杀,坐诸者三万多人,株连 蔓引,十几年未靖。胡惟庸伏诛后,朱元璋 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提升六部的地位,委大 政于六部,由六部分理天下庶务,直接听命 于皇帝。
二轮通史中国古代史明清课件
RESUME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目录
CONTENTS
明清时期概述明朝历史清朝历史明清文化与科技发展明清对外关系与贸易明清时期的社会问题与影响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RESUME
01
明清时期概述
明清时期,社会阶层逐渐固化,贫富分化严重。士、农、工、商的界限愈发严格,难以跨越。
土地兼并与贫富差距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或流民。贫富差距的扩大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由于社会矛盾激化和民不聊生,农民起义频发,如明末的李自成起义和清朝初年的白莲教起义。
农民起义频发
大规模的民变对明朝和清朝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加速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初年的政权更迭。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明清时期的科技发展与进步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医学等方面。
·
农业技术:明清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新的农具和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手工业技术:手工业技术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如景德镇的瓷器制造技术、苏州的丝织技术等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明清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教育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
·
小说:明清时期的小说创作空前繁荣,出现了《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等不朽之作。
绘画与书法:绘画与书法在明清时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沈周、文征明、王羲之等大师。
诗词:诗词在明清时期也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袁宏道、袁枚等著名诗人。
郑和下西洋
中国古代史明清
一、明清政治——强化君主专制:
(一)明朝:
1、措施: (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 (2)明成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 问的内侍机构,对皇权不起制约作用。
明朝内阁制度演变小结
1、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2、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3、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4、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5、明神宗:在张居正死后,内阁阁臣谋自保—衰落
皇权和相权之争:
秦建立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 丞相位高权重
西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形成尚书台——
以丞相为核心的外朝权势丧失 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专职制度趋于完善、相权分割 宋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并立 元朝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 明太祖废丞相、设内阁 清朝时期雍正皇帝设军机处—— 相权再分割 元朝宰相权势 过重
一、明清政治——强化君主专制:
(三)康熙帝的政绩:
2、巩固统一国家和维护国家主权: (1)平三藩之乱; (2)进军台湾,设台湾府;
收复台湾
1、郑成功收复台 (1)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 台湾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2)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统治38年 (1624-1662)。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一、明清政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强化君主专制:
(三)康熙帝的政绩:
1、强化皇权: (1)清除鳌拜,总揽朝政大权。
智摛鳌拜,稳定朝政;
顺治死后,辅政大臣螯拜开始骄横跋扈。康熙 14岁亲政后,螯拜仍然专权,时有侵犯皇权,少年 皇帝决心除掉他。康熙挑选十几名身强力壮的侍卫, 天天练习摔交,螯拜误以为康熙是个不务政事、贪 玩的孩子,暗自高兴。有一天康熙单独召见螯拜, 螯拜刚进宫廷门槛,突然从两旁冲出一群少年,将 其按住捆绑起来,随即康熙列举了螯拜欺君擅权、 接党乱政的30条大罪,但却免他一死,禁止株连。 从而稳定了朝廷秩序,总揽朝政大权。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课件-PPT
• ①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 强;
• ②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个人决断,难免偏 颇、草率;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 权旁落;
• ③内阁制应运而生。
内阁的出现
1、原因:丞相废除后,政务繁多,皇帝一人无力应付 。
2、形成和发展:
时间
名称
权利
阶段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Fa zhan
明神宗 内阁首辅 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3、性质: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部权尽归内
阁
阁”
政
参与 票
治
侍 机密 拟
地
从 事务 权
位
顾 决策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大权独揽)
演
问
X(时期)
变
图 O 明太 明成 明宣 明神
特点 ⑴皇权的至高无上和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 使皇权从决策到行使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⑵在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过程中,伴随着两种 基本矛盾的斗争 ⑶皇权借助神权来巩固和加强,并以文化专制 来巩固政治专制 (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着此制 发展的始终
演变趋势
⑴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是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两对矛盾; ⑵总的发展趋势是皇权、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相权、地方权力的不断削弱 ⑶分权是削弱相权和地方权力的重要手 段。 (4)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京剧形成
传统科技仍走在 动开展,近
世界前列
代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繁荣, 产生,启蒙
并反映出封建制 思想蓬勃发
明清历史简介ppt课件
③乾隆朝:乾隆时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职能,下令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内阁也形同虚设
职能: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执掌参赞机务、批答奏章、草拟诏 纸等。军机处主要成员由皇帝挑选亲信满汉大臣充任,拟就的诏令,不 经内阁直接发往各地,称“廷寄”;直接下达中央各职能部门,称“交 片”。百官的奏折也直接送军机处议复
息”; • (5)外国商船到广州停泊时,“酌拨营员弹压稽查”
23
六、闭关锁国政策利弊
• 闭关锁国政策利
利:一定程度上防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维护 国家安全。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 统治,它推行了近200年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 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24
• 闭关锁国政策弊端
这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 项治国方针,就是主观割断中国与世界的 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
11
二、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原因
1、为了防范自卫 2、清朝统治者夜郎自大,固步自封的 心理,缺乏发展观 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来商 品也可以自我供给
12
三、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过程
易, • 1759年颁布《防范外事规条》五条, • 1809年颁布《民夷交易章程》 • 1831年《防范夷人章程》
19
五、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 1、禁止私人出洋贸易,关闭和收缩对外贸易 港口。
• 2、推行牙行制度和公行制度,垄断对外贸易。 • 3、严格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 • 4、限制外国人在华的活动。
西学东渐新颖性一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含义二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原因三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过程四分期1明朝2清朝五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内容六闭关锁国政策利弊七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10这是自明末以来中国统治者长期推行的一项治国方针就是主观割断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处于闭目塞听的状态
ppt课件明清历史
明清时期留下的历史遗 产,如建筑、艺术品和 文化传统,对现代中国 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 影响。这些遗产不仅具 有历史价值,还为现代 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 资源。
明清时期的政治变革和 治理经验可以为现代中 国提供借鉴。例如,如 何在保持国家稳定的同 时推动政治改革和经济 社会发展。
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与 衰落可以为现代中国提 供教训。例如,如何应 对全球化挑战,如何推 动创新和科技发展,以 及如何保护国家经济安 全。
CHAPTER 05
明清的对外关系
与西方国家的交往
郑和下西洋
明朝派遣郑和七次下西洋,与多 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促进了 文化、贸易的交流。
西方传教士的来华
明清时期,有许多西方传教士如 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中国传播 教义,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科技 知识。
与周边国家的交往
朝贡体系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如朝鲜、 日本、琉球等维持着朝贡体系下的交 往,互相派遣使节,进行贸易和文化 交流。
清朝的兴起
满族的起源与崛起
满族在明朝时期逐渐崛起,通过 与蒙古结盟,在东北地区建立了 后金政权,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
基础。
清朝的建立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领导下, 后金政权逐渐壮大,最终在1636 年改国号为清,标志着清朝的正
式建立。
清朝的早期扩张
清朝建立后,迅速向南扩张,通 过征服中原地区和南明政权,实
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为 现代中国提供了丰富的 文化资源。同时,我们 也应思考如何在新时代 背景下传承和发展中华 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 交流。
CHAPTER 04
明清的文化与科技
明朝的文学与艺术
小说创作
明朝时期,小说创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现了如《水浒传》、《西游记》和 《红楼梦》等经典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4年度-《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课件
三国各自发展经济,促进了地 区经济的繁荣。
14
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
魏晋玄学与名士风流
魏晋时期的艺术成就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名士们追求自由 、超脱的精神境界。
魏晋时期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追 求。
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群体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魏晋风度的特点 。
击和限制。
22
南宋偏安一隅与经济发展
南宋建立
01
1127年,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定都
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南宋。
经济发展
02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手工业、商业都有显著发展,海外贸易繁荣。
文化繁荣
03
南宋时期文化繁荣,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宋词成为文学主流。
《中国古代史》全套教学 课件
1
CATALOGUE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夏商周时期 • 秦汉时期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 • 宋元时期 • 明清时期(前期) • 明清时期(后期)至近代前夜
2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3
《中国古代史》课程简介
01
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历史
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南北朝时期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重要 的成就,如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贾 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等。
16
05
CATALOGUE
隋唐时期
17
隋朝统一全国及大运河开凿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史第3讲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高考动态与对策】明清时期知识点高考命题率较高,是复习的重点。
重点掌握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进行比较。
对科举制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
经济上侧重于考查手工业经济和商业经济的发展,如资本主义萌芽、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的,思想文化主要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
此外,这一时期的考查知识点须注意中外历史的比较分析。
如东西方科技思想的差异、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或者明清时期为什么会开始落后于西方,理解这一阶段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
【热点重点强化】一、政治部分1.历代强化皇权的举措及结果(1)秦:三公九卿制下三公虽分工各有所侧重,但丞相权力相对较大,对皇权构成一定的制约。
(2)西汉:皇帝任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用分割相权的办法来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
(4)宋:宋太祖通过分割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相权再衰落。
(5)元:中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六部归入中书省,相权有所加强。
(6)明清:彻底废除丞相一职,设置秘书或顾问机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如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其中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2.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变革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汉设“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
(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北宋设知州、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提刑按察使司、厂卫制度。
(4)注重官吏的选拔:汉朝实行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及以后实行科举制。
(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
中国史-明清整理
中国史-明清整理●明朝1368-1644●明朝的建立●1368朱元璋于应天即位●1368克大都,1369克上都,1379克应昌●1368-1382,消灭各地割据势力●明初●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简述)●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1380(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复杂●设殿阁大学士协助批阅奏章,充当顾问,不参与机务●健全司法监察机构●设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六科给事中●三法司都察院、大理寺、刑部●设立锦衣卫负责侍卫、秘密缉捕盗贼等;北镇抚司掌管“诏狱”,直接奏请皇上●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军事●五军都督府(名解)洪武初年由大都督府节制;为分散兵权,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分管在京卫所和在外各都司;都督府只管兵籍和军政,不能直接统辖军队;兵部负责军官选授;军队调遣和最高指挥权在皇帝手中。
●卫所制度(名解)1)在全国各地设置卫所,卫下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小旗,每卫所5600人。
2)各地卫所归各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各都指挥使司归五军都督府管辖。
3)军士另立户籍,称军户,世代为兵,平时屯田或驻防●文化●科举制度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八股文;乡试、会试、殿试;国子监●文字狱●法律●《大明律》(名解)洪武三十年1397 共七律,按六部体制加卷首名例律;比唐律简洁,但十分严酷●《大诰》(名解)1385 明太祖亲自编纂,选取案例和重刑●其他●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镇压反对势力:胡蓝之狱(名解)1380●分封子弟分封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在腹里和边境●限制和打击豪强大族●明初恢复经济措施以及经济制度●禁止蓄奴,限制僧道释放因战争沦为奴婢的人,限制寺院道观的数量●改善劳动者地位解除佃户“贱民”身份手工业者分“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奖励垦荒,鼓励种植经济作物,兴修水利①规定新垦田地,永不起课②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③开通会通河●屯田政策民屯:窄乡迁往宽乡军屯:组织卫所士兵屯田商屯:由盐商在边地雇人屯田,以换取”盐引“●户籍制度●赋役黄册(名解)户口册●里甲制度(名解)110户为一里,剩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推一人为甲首,轮流服役里长负责编造户口册,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鱼鳞图册(名解)田亩清册●粮长制(名解)按照“随粮定区”的原则以划分粮区,选纳粮多的地主任粮长,负责征收该区税粮的催征、验收和运送每区土地经过丈量后绘制成图册,标明各户田亩面积、土地肥瘠情况和主人姓名,政府按照图册征收赋税●减轻商税●发行“洪武通宝”和“大明宝钞”通行●成祖时期●靖难之役(名解)建文帝朱允炆,采取齐泰、黄子澄削藩 1399朱棣起兵于北平●设东厂缉捕叛徒的特务机构,最初受明成祖指挥,后统辖权由太监掌握●正式确立内阁开始参与机务有议政权和执行权,没有决策权●迁都北京●明朝中后期政治太惠成仁宣英(正统)代宪孝武世(嘉靖)穆(隆庆)神(万历)光熹(天启)思(崇祯)●政治危机(张居正改革背景)(简述)●内阁制度的演变●内阁权力的扩大●票拟、批红(名解)英宗●阁部之争内阁试图左右皇帝决策六部尚书在内阁监管之下●首辅之争和内阁倾轧●大礼议(名解)世宗嘉靖年间明世宗嘉靖以藩王身份继皇帝位,登基后不顾礼制,为了追封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帝不惜与首辅杨廷和反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