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
近几年,以新课程理念引领,深化教育改革,为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开展了“基于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科研引领,解决各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这种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06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下发了文件,市教育局提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提出了“向45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育的高效性”、“向作业要质量,提高作业的实效性”、“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学校把减负增效,作为学校教育研究的重心和开展教学工作的重点,为此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即有效地促进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课堂教学。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性效性或效益的关键。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可以从多方面研究,而三维目标是新课程的核心,是常规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目标主要具有四种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三维目标的完成情况是评价教学任务完成与否的基本依据。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
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
4、该领域研究的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价值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重要作用是要赋予学生发展潜力、发挥才能。培养学生思维、判断、想象和创造的能力。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里,如何发挥课程的作用,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教师为提高学生分数而挤占课外时间增加训练或讲课,不顾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同一教法、同一作业的现象也极其普遍,个别学生厌倦学习,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低下。考试的指挥棒作用仍严重制约着教学行为。许多问题的存在障碍着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教师非常有必要探索学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认知过程及其不同组合形式开展学习活动的技术和方法。科学技术和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学校教育应承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的任务。
1、通过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通过实践研究,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实验研究,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骨干教师。
(三)、本课题研究的优势
⑴学校丰厚的教育文化底蕴是创办现代教育名校弥足珍贵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优势。
⑵学校于2002年7月在国家级示范高中实行高、初中分离后,在常熟古城区常熟市中学原校址上重新组建的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在三年半的办学历程里,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成绩斐然。2003年3月代表常熟课改实验区接受省教育厅课改考察评估,受到了省厅“环境好、校风好、学生文明素养好、学校管理好”的赞誉;同年12月通过了江苏省示范初中的验收,验收组给予了“四好”、“五优势”的高度评价;2004年初被评为苏州市德育先进学校,同年12月又通过了苏州
市德育示范学校的验收;学校已成为常熟市、苏州市初中教育的窗口。
⑶学校有一支文化素质较高,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市学科教学能手11人、带头人16人。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广大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经验;同时,学校还有一支功底扎实、精通业务的教科研队伍。这是搞好本课题的内部动力。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按照三维目标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检验目标达成情况。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性;通过向45分钟要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向教研要质量,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实现减负增效。
⑴组织、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目标研究;
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
⑶有效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
以研究常规教学的优化为切入点,侧重于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究,以课后反思作为促进教师学习、交流和改进、提高的平台。本课题是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的应用性研究,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及教育改革理论为依据,并将其转化为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在实践中应用方法及策略达到预定目标。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学校建立课题组与课题领导小组。组织课题所有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对课题的领导,总结经验。加强对各学科子课题的有效管理。课题研究确定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实验的成功,有赖于各子课题的研究。各学科子课题在实施过程中,突出操作性、可行性、有能性以及与其他子课题的兼容性、渗透性。研究对象:常熟市第一中学的课堂教学,属于基础教育研究范畴。
课题研究采取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专业人员与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每月备课组内至少搞一次全员参与的研究活动。集体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备课组成员听课→评课、评价达标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继续开展下一轮研究。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在研究中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是近些年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研究模式。它从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达到解决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
六、课题研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