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颈动脉mra报告

颈动脉mra报告

颈动脉MRA报告引言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MRA)是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用于评估颈动脉的血液流动情况和血管病变。

本文将以“颈动脉MRA报告”为题,按步骤的思路,介绍如何分析和解读颈动脉MRA报告。

步骤 1:术前准备在进行颈动脉MRA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术前准备。

首先,要清楚患者的病史,包括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其次,了解是否有对造影剂过敏的病史,以及是否有可能怀孕。

最后,患者需要进入磁共振机室,并接受相关仪器调整和检查的准备工作。

步骤 2:图像获取颈动脉MRA使用磁共振技术获取血管的高分辨率图像。

在图像获取过程中,患者需要躺在磁共振机上,保持身体平稳不动。

医生会通过操控仪器来调整磁共振的参数,以获得清晰的血管图像。

整个图像获取的时间通常为几分钟至半小时不等。

步骤 3:图像分析得到颈动脉MRA图像后,医生需要进行图像分析。

首先,医生会仔细观察图像的质量,检查是否有伪影、运动模糊等问题。

然后,医生会逐层分析颈动脉的血管结构,检查有无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异常情况。

步骤 4:结果解读根据图像分析的结果,医生将对颈动脉MRA报告进行结果解读。

首先,医生会评估颈动脉的血液流动情况,观察是否有血管狭窄、血栓形成等问题。

其次,医生会检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和程度,评估其对血流的影响。

最后,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颈动脉的健康状况。

步骤 5:报告撰写根据结果解读,医生会撰写颈动脉MRA报告。

报告中会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准备情况、图像获取过程、图像分析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报告应该准确、清晰地描述颈动脉的病变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结论颈动脉MRA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技术,对评估颈动脉的病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术前准备、图像获取、图像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等步骤,我们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颈动脉状况,并为患者提供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颈动脉粥样斑块3T MR高分辨成像和MRA诊断

颈动脉粥样斑块3T MR高分辨成像和MRA诊断

颈动脉粥样斑块3T MR高分辨成像和MRA诊断陆蓉;周建军;陆德明;张勤惠;刘晓艳;吴娟;顾美芳【摘要】目的:应用3.0T MR高分辨管壁成像和MR血管造影在体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探讨MR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经彩超检查证实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37例,所有病例行管腔MRA扣管壁高分辨MR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3D TOF、DIR T1 WI、T2 WI、PDWI和MRA.其中,17例检查前1周内行CT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检查后1周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部位,将获得的病理标本与MR图像逐层对照,研究斑块脂质成分、纤维成分和纤维帽、斑块钙化、出血和脂质坏死池等MR表现,探讨斑块变性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结果:37个病例共发现52条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其中,管腔轻度狭窄24条(46.1%),中度狭窄19条(36.5%),重度狭窄7条(13.5%),闭塞2条(3.9%).斑块钙化21条(40.4%)、无钙化斑块31条(59.6%);31条软斑块中纤维成分为主斑块8条(15.6%),有明显脂质核心斑块23条(44.2%);其中,伴斑块出血5条(10%)、脂质坏死核心3条(6%),纤维帽撕裂(溃疡或纤维帽撕裂)3条(6%).相对于胸锁乳突肌,脂质坏死池在TOF、T1 WI、PDWI、T2Wl均呈显著高信号,钙化在各序列均呈低信号.斑块内出血的信号与出血的时间有关,新鲜出血各序列表现为点、结节或片状高信号,亚急性出血或者陈旧出血的信号与出血时间长短有关.结论:颈动脉MRA和管壁高分辨成像是评估颈动脉斑块风险性的有效手段,无创性MRA可以显示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管壁高分辨成像可以直接显示斑块纤维帽、斑块内结构和成分,预测斑块脱落的风险性.%Objective: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R in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s with MR angiography and high-resolution MRI. Methods; Thirty-seve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theromatous plaques reveal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underwent high-resolution MRscanning using the protocol of time-of-flight MR angiography,DIR T, WI,PDWI and T2WI sequences. 17 of them underwent CT angiography in a week, 9 of them underwent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from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he findings of MRI were compared step by step. The components of the plaque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such as lipid, fiber and fibercap ,patches, calcification, bleeding and lipid pool. The performance and plaques degeneration on MR pathological basis were discussed. Results: MRI found fifty-two carotid plaques in 37 patients, the inducedslight .medium, high degree of stenosis and occlusions of carotid artery were 46.1 % (24/52), 36. 5% (19/52),13.5% (7/52) and 3.9%(2/52) .respectively. Calcification was found in 21/ 52 plaques (40. i%), soft plaque in 59. 6% (31/52). Of the 31 soft plaque,MRI identified fibrous plaque in 15. 6% (8/52) and lipid core in 44. 2% (23/52). Of the 23 lipid plaque,MRI detected lipid necrotic core in 6% (3/52) , intraplaque hemorrhage in 10% (5/52) and fibrous cap rupture in 6% (3/52). On four MR sequences images,the lipid necrotic core presented hyperintensity,the calcification manifested hypointensity.the intraplaque hemorrhage might present hyperintensity.hy-pointensity or isointensity, respectively.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hemorrhage on MRI was related to the time of hemorrhage. Conclusion. MR angiography in combination with high resolution MRI was considered to be valuable tools in evaluating the risk of atherosclerostic plaques. The degree of stenosis could be found by MR angiography. The fibrous cap, calcification, lipid necrotic core and theintraplaque hemorrhage of carotid plaques could be evaluated by high resolution MRI.【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2(027)006【总页数】5页(P620-624)【关键词】颈动脉;磁共振成像;诊断【作者】陆蓉;周建军;陆德明;张勤惠;刘晓艳;吴娟;顾美芳【作者单位】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200032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226001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4;R445.2颈动脉MR成像包括颈动脉管腔血管造影(MR angiography,MRA)和颈动脉管壁高分辨成像。

头颈部(五官)MR的临床应用

头颈部(五官)MR的临床应用

优势
MRI可区分巩膜与视网膜和葡萄膜 ,但 不能区分视网膜与葡萄膜 ,在与视网膜和 葡萄膜 ,但不能区分视网膜与葡萄膜 显示一些较小的结构如虹膜、睫状体等 可显示厚度仅为 1.8mm的小肿瘤。 显示病变的内部特征 ,尤其是对黑色素瘤 信号的显示具有一定特异性。

优势
用于葡萄膜黑色素瘤和脉络膜血管瘤等 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磁性异物和 球内感染等的诊断、玻璃体内出血和视 网膜下积液与肿瘤的鉴别 ,以及眼球内恶 性肿瘤侵犯眼球外、视神经和颅内结构 的诊断。 显示视网膜的氧合情况 ,评价氧饱和度 , 对视网膜缺血的诊断和功能的评价
使用匙孔原理 提高时间分辨率
PROPELLER

SE常用序列 T1WI(TR400,TE10ms) T2WI(TR3000,TE120ms) PDWI(TR3000,TE10ms)

IR
STIR (IR150ms); FLAIR (IR2200ms); GRE 3DSPGR (任意方向重建
软骨)
头颈部(五官)MR的临床应用
MRI



人体组织在磁场内发生共振,利用生物组织对 电磁波吸收来成像 优点: 软组织和骨髓等分辨率明显优于CT/US 病变敏感性高 多平面成像 无X线辐射 缺点 检查时间长 价格相对昂贵
改变图像对比
FSE-IR
提高扫描速度
提高采集速度
T1Flair
T2Flair
SE
FSE
保持稳定T2残留
SSFSE
减小图像模糊
提高扫描速度
FIESTA
消除T2残留
保持T2对比,加快扫描速度
FSE-XL
加快扫描速度
FRFSE-XL LAVA

快速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方法

快速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方法

快速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方法摘要:颈动脉疾病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颈动脉进行准确成像非常重要。

在现代医学影像学中,数字放射摄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颈动脉成像。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种快速高性能的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方法。

引言:颈动脉成像在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颈动脉血管成形术或手术治疗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成像的方法和技术得到了显著改进。

同样,数字放射摄像也逐渐成为颈动脉成像的首选方法之一。

数字放射摄像技术不仅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图像,还可以进行快速成像,从而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和患者体验。

方法:1. 图像采集:使用数字放射摄像设备进行颈动脉成像时,首先需要适当选择成像参数。

通过调整透视角度和位置,可以获得清晰的颈动脉图像。

此外,还需要特别注意放射剂量的选择,以避免对患者的过度暴露。

2. 图像处理:在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中,图像处理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以减少干扰和提高图像质量。

然后,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图像增强,如增加对比度和清晰度。

此外,还可以应用特定的滤波器,如边缘增强滤波器,以帮助更好地观察血管结构。

3. 快速成像: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快速成像。

通过优化成像参数和图像处理算法,可以显著缩短成像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运动伪像。

此外,快速成像还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使其能够更快地得到诊断结果。

结果:快速高性能数字放射摄像的颈动脉成像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传统的放射摄像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高质量的图像:数字放射摄像技术可以提供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能够更好地显示颈动脉的血流情况。

2. 快速成像:优化的成像参数和图像处理算法可以使成像时间大大缩短,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运动伪像。

3. 提高诊断效率:快速成像和高质量图像使医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诊断,从而更早地采取治疗措施。

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及临床应用

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及临床应用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Geneva: WHO; 2002.
28.7 30
中国:颅内动脉 31-47% ;颅外颈动脉: 28.4% ;主动脉弓: 14-24%
美国:颅内动脉 8-10% ;主动脉弓: 19.640.8%
欧洲:三个位置发病率差不多
DSA
CTA DSA
• 斑块内成分清晰显示 • 3 分(图像质量好)
• 管腔管壁清晰显示
• 斑块内成分部分清晰显示
• 2 分(图像质量一般)
• 管腔管壁部分清晰显示
•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 1 分(图像质量差)
• 管腔管壁显示不清
•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IQ = 4
*
JV
TOF
*
JV
PDW
*
JV
T1W
*
JV
T2W
*
JV
• Brown R, et al. MRM 2010; 63:736 • Liu CY, et al. JMRI 2010; 31:248-54
序列 TR TE TI
FOV 带宽 层厚 间隔 Matrix
NEX 层数
扫描时间
扫描参数
T1W DIR FSE 800 11 300
PD&T2 FSE 3500
T1W
PDW
T2W
plaque
TOF
T1W
PDW
T2W
plaque
TOF
T1W
PDW
T2W
plaque
TOF
T1W
PDW
T2W
plaque
部分容积效应伪影
Lumen/plaque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04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成像技术的挑
战与展望
技术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分辨率限制
伪影干扰
目前的高分辨MRI成像技术对于小斑块的检 测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成像分辨率。
由于颈动脉位置的特殊性,成像过程中容 易受到呼吸、血流等生理因素产生的伪影 干扰,影响图像质量。
扫描时间过长
标准化评估
目前的高分辨MRI成像扫描时间较长,不利 于临床广泛应用,需要优化扫描序列和参 数,缩短扫描时间。
VS
详细描述
患者李女士在进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前 ,通过高分辨MRI成像技术评估斑块特征 ,医生根据斑块形态和位置选择合适的支 架型号和植入位置,确保手术成功并最大 程度地减少并发症。
成功案例三:长期随访,监测病情
总结词
高分辨MRI成像技术可用于颈动脉斑块的长期随访和病情监测,及时发现斑块变化,调 整治疗方案。
与其他诊断方法的比较
超声
超声检查是颈动脉斑块常用的筛查手段,但受限于操作者经 验和探头频率等因素,对斑块内部成分的评估能力有限。
CT血管造影
CT血管造影在显示斑块钙化方面具有优势,但对于软斑块的 评估不如高分辨MRI成像准确。
03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成像在临床治
疗中的应用
治疗方案制定
诊断准确率
对比其他影像学检查
高分辨MRI成像与超声、CT血管造影 等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具有更高的 空间分辨率和软组织对比度,能够更 准确地评估斑块特征。
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
敏感性
高分辨MRI成像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对于软斑块和 纤维斑块的识别更为准确。
特异性
相对于其他影像学检查,高分辨MRI成像在颈动脉斑块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特 异性,降低误诊率。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体内颈动脉斑块大小的量化分析

高分辨率磁共振对体内颈动脉斑块大小的量化分析
Si舭a 1.5T磁共振成像仪(CE公司);特制的颈部相控阵 线圈(GE公司);eFillII图像处理软件(eFilnI医学公司)。 1.3扫描方法
体内、体外颈动脉斑块的磁共振检查:患者于手术前l 周内行MRI检查,应用GE公司1.5T磁共振及特制的相控阵 线圈,患者仰卧位,将线圈置于颈部两侧,先行2D TOF扫描 大体判定斑块位置、范围及颈动脉分叉处位置。然后对斑块
3讨论
超声造影定量检测技术是目前国内竞相开展的新技术 之一,其原理是将造影剂经静脉快速团注,获得ROI内的对 间一信号强度曲线,以此评价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其病理基 础是脏器不同部位、同一脏器不同发育时期发生不同病变 时,局部血液灌注有很大的差异”J。不同甲状腺结节血流灌注 状态与其血管的数量、结构和分布有关,故增强模式及-11C 表现也不同。
中应用GE公司生产的特制的相阵控线圈,它是将多个小铜
脉分叉高于下颌骨者、身上有金属异物者及幽闭恐惧症患者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1
【l】于普林.老年流行病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42一 143.
【2】Kmm盱CM,Ander∞n JD.Mm of砒hero∽l洲i8:di哪阻∞is蛐d
部分,囊性部分则无增强),呈低增强,消退比周围组织慢。分 析1rIC:AT、DT比周围组织长,PI比周围组织弱。见图2。
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二维及彩超表现:13例为囊实混 合性,8例为实性,5例结节内有砂粒样钙化;18例周边有血 流出”,即结节早于周围组织开始增强,消退 与周围组织相等;少数(7例)为“快进慢出”,即结节早于周围 组织开始增强,消退慢于周围组织。分析1rICAT比周围组织 短,DT比周围组织短或与周围组织相等,PI比周围组织弱。 见图3。

颈动脉CTA及MRA影像诊断

颈动脉CTA及MRA影像诊断

按照NASCET的标准,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4级: ①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 ②中度狭窄:30%-69% ③重度狭窄:70%-99% ④完全闭塞:100%
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及颈动 脉狭窄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CAS)
准确区分重度狭窄和闭塞的血管至关重要,因为 闭塞血管是手术禁忌症,而重度狭窄,特别是接 近闭塞的血管,在有症状出现的患者中通常是紧 急CEA的指征
男 81岁 头晕、头痛半天,颈动脉320排螺旋CTA 提示左颈内动脉非钙化斑块(溃疡斑块)
女 70岁 体检发现“左 颈内动脉狭窄”4个月
MS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 软斑块,管腔重度狭窄
CPR
MIP
高分辨率 T1WI
高分辨率 T2WI
同前病例高分辨率 MRA各序列均提示 左侧颈内动脉高信 号斑块
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初诊患者的筛选及高危患者的排查 2. 明确血 3. 了解病变周围组织结构及器官的受累情况 4. 血管疾病手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选择的重
要依据 5. 各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判断、定期检查和随访
监测的重要手段 6. 手术后的随访手段,对手术的近期及远期
疗效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颈动脉常用影像学技术对比
超声
体态肥胖、 颅底区及胸前区探测会受到影响, 观察血管全貌不如动脉造影,对操作者依赖性 大
DSA
有创、辐射、需要碘对比剂、易引起并发症 、费用高
CTA 存在辐射,需要注射碘对比剂
CE-MRA 需要注射钆对比剂
MRA的技术优势
1. MRI的软组织对比度高 2. MRI具有任意方向直接切层的能力,结合不同方向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脑血管病是人类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75%为缺 血性脑血管病

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应用

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应用

MRA 技 术 的 临 床 应 用 有 很 大 潜 力 , 应 用 范 围 也 在 不 断 扩 其
展 。
( 稿 日期 : 0 3 0 — 2 收 2 0 —60 )
作 者 简 介 : 祥 太 ( 9 8 ) 男 , 东 滨 州 人 ,0 3年 毕 业 于 石 河 子 大 学 医 学 院 , 主 任 技 师 。 冯 15一 , 山 20 副
提高 临床应用价值 。
32 常规 3 . D TOF和 2 TOF M RA, 要 是 利 用 血 液 的流 动 D— 主
块 数 。 邻 处 部 分 重 叠 , 动 脉 血 流 方 向 , 规 加 用 流 动 补 偿 及 相 逆 常
预饱 和技术 , 消 除静脉 血流 干扰 。技术 参数 :A 2。 4。 以 F 0~ O。
3 3 目前 常 规 M R . A I 应 用 最 多 的 为 头 颈 部 血 管 , 其 他 临床 而
部 位 血 管 应 用 较 少 。本 文 选 用 的 2种 序 列 各 具 优 点 , D T 3 — OF
体 素小 , 间分辨率 高 , 号丢失少 , 有显示微 小动脉血管结 空 信 具
NE . , OV 2 m, . h / 0 7 v 层 块 数 3 共 7 X 1 0 F 2e 1 4t k 一 . o , , 2层 , 采
集 时 间 7 2 n。 . 8mi
22 颈部 MR . A
选 用 2 — OF序 列 、 柱 联 合 相 控 阵 线 圈 , DT 脊
k . . h / . p, ar 5 Hz 2 0 t k 0 0s M tx 2 6× 1 2 NEX 1 0 FOV 0 e , 9, . , 2 m
厚 减 小 , 高 影 像 空 间分 辨 率 。 作 时 灵 活调 整 成 像 参 数 , 之 提 操 使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

蔡剑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2012-7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四翻转恢复T1WI(quadrupleinversion-recovery T1WI, QIR T1WI)
经过2次180°翻转之后,成像层面外大范围短T1组织( 200–1200 ms, 包括后来流入成像层面内的血液)净磁化矢量接近0,从而在成像层面 内无信号(黑)。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速度快、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角度直、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层厚薄、信号亮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TOF MRA血流信号强度影响因素: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四翻转恢复T1WI(quadrupleinversion-recovery T1WI, QIR T1WI)
Pre-QIR
R-ECA
Post-QIR
R-ECA
Plaque R-ICA R-ICA
Plaque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应用:预饱和技术的使用
序列参数优化:
T2WI TE=57 ms
PDWI TE=13 ms
“流空”好
“流空”差
我们已经不再进行 PDWI扫描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序列原理
“黑血”序列:四翻转恢复T1WI(quadrupleinversion-recovery T1WI, QIR T1WI)
由两个双反转射频脉冲对及随后的两个反转延迟时间 TI1和TI2组成 在每个双反转中,非选择性的脉冲首先将整个目标的 磁场反转,紧接着第2个层面选择性的脉冲立即恢复 扫描层的磁场 理论上QIR是一种对血液T1 值的变化高度不敏感的新 技术,对较大范围T1值的血流信号(200–1200 ms), 尤其是增强后的血流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
降低复发率 , 术后给予基础治疗 防止并发症 的发生 。其 余 5 7 例住 院期 间及时手术治疗 , 全部病例痊愈 出院 。
6 9例轻 症者采 取 内科综 合治疗 , 病情 痊愈及好 转 出院 , 平均住 院 1 9 d , 择期行胆囊切 除术 ; 1 8例重症患者及 时手术 , 3 9 例轻症 保守治疗无效住院期间 中转手术 , 均病情好转 出院 , 平均住 院 2 6 d ,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
粥样斑块形成 , 非 高脂 血症患者 ( 8 0例 ) 中有 3 1 例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 高脂血症 患者中颈动脉粥
华实验外科杂志 , 2 0 1 0 , 2 7 ( 1 0 ) : 1 4 8 5 — 1 4 8 8 .
长短与结 石的排 出有关 , 细小 的结石在胰管梗 阻内部压力增 高时 可能将结石 推出壶腹部 , 梗 阻消除 , 使胰腺炎 症情况得 到缓解 。对 于胰腺炎患 者 , 病情较 轻者首先 给予内科综合治
中 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5 年2 月第9 卷第 3 期
C h i n JMo dD r u g A p p l , F e b 2 0 1 5 , Vo 1 . 9 。 N o . 3

27 ・
治疗措施 ; ⑧解痉 止痛 : 腹痛剧烈 时可以应用杜冷 丁或 者阿 托品肌 内注射进行解痉 止痛对症治疗 。 1 . 3 . 2 手 术治疗 急性 症状缓 解之后 择期手 术 , 诊断不 明
的炎症反 应 。其 临床特点 主要 以急性上 腹痛 、呕吐 、恶 心 、 发热 和血 胰酶增高等 J 。急性胆 源性 胰腺 炎是常见的急腹症
[ 1 ] 贾 玉杰 , 裴德恺 . 急性胰腺炎 的病 因和发病机理 的研究进展 . 实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

作者单位:010050㊀呼和浩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影像诊断科作者简介:魏梦娇(1995-),女,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在颈动脉斑块分析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通信作者:高阳,EGm a i l:1390903990@q q.c o m 综述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颈动脉粥样硬化应用魏梦娇综述㊀㊀高阳,郝祥程审校ʌ摘要ɔ㊀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缺血性卒中首要病理基础.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可明确卒中病变区域和范围,检出脑卒中患者责任斑块,预测脑卒中风险,查找临床边缘性病例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信息.本文就不同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应用作一综述.ʌ关键词ɔ㊀磁共振成像;斑块,动脉粥样硬化;卒中ʌ中图分类号ɔR445.2;R543.5;R446.8;R361.1;R743㊀ʌ文献标志码ɔA ʌ文章编号ɔ1000G0313(2021)02G0275G04D O I:10.13609/j.c n k i.1000G0313.2021.02.025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㊀㊀动脉粥样硬化(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A S)是指多种病因引起血管病变从而导致患者缺血性临床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见于颈内动脉和椎G基底动脉系统任何部位,尤以颈动脉分叉处多见[1].A S传统成像主要集中在管腔狭窄描绘上,但学者们一致认为将管腔狭窄程度作为A S疾病严重程度标志并不严谨,因为A S 是始于动脉壁的疾病,并且仅产生轻度到中度狭窄的A S斑块仍可能导致急性脑梗死[2].因此,理想A S成像方法不仅应该能够量化管腔狭窄程度,而且应该能够识别出定义易损斑块关键特征.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 i g hr e s o l u t i o n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v e s s e lw a l l i m a g i n g,H RGVW I)提供极佳软组织对比,已经逐步成为A S疾病重要检查手段.有效结合黑血技术和亮血技术能直观地反映颈动脉管壁结构,识别颈动脉狭窄和夹层动脉瘤,以及颈动脉斑块位置㊁范围和形态学特征等;同时采用专门后处理技术进行半自动和全自动的多平面处理,包括三维曲面血管重建㊁黑血和亮血图像融合和局部直方图最优路径选择等,这些计算机辅助技术用于评估颈动脉形态包括腔面积㊁总血管面积和平均壁厚,以及测量管腔狭窄率㊁斑块负荷㊁斑块体积和偏心指数等[3].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1 黑血技术近年磁共振设备场强和线圈通道数发展使黑血序列应用成为可能,这些序列通过信噪比提高为A S疾病诊断提供更加清晰优异图像.黑血技术包括流空效应㊁流动敏感磁化准备(m o t i o nGs e n s i t i z i n g m a g n e t i z aGt i o n p r e p a r a t i o n,M S M P)㊁双反转黑血(d o u b l e i n v e rGt i o n r e c o v e r y,D I R)技术等.目前针对走行单一㊁流速较快的血管使用快速自旋回波(t u r b o s p i n e c h o,T S E)流空效应进行黑血成像,并且为了消除2D序列在扫描层面和信噪比上的限制,需要设计新的3D序列,即最优化采集可变翻转角序列(s a m p l i n g p e r f e c t i o n w i t ha p p l i c a t i o no p t i m i z e dc o n t r a s t su s i n g d i f f e r e n t f l i p a n g l e e v o l u t i o n s,S P A C E).S P A C E是一种基于T S E序列采用可变翻转角回聚脉冲链的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技术[4],能进一步增加流空效应使得血液抑制更为均匀彻底;M S M P是利用T2准备脉冲和弥散梯度增加流动质子的散相,进一步降低流动质子信号[5],从而获得均匀黑血效果.D I R主要原理是使用一个非层面选择反转脉冲和一个层面选择反转脉冲实现血流信号抑制[6,7].另外,在扫描过程中同时运用脂肪抑制技术㊁流动抑制技术可获得更加清晰影像,脂肪抑制技术可抑制血管周围脂肪信号;流动抑制技术常在血流方向使用预饱和带,消除图像血管搏动伪影[8].黑血成像能够提升图像信噪比,显示管壁结构,突出血管病变,特别是容易产生流动伪影颈动脉分叉处.2 亮血技术常用亮血技术主要包括时间飞跃法M R A(t i m eGo fGf l i g h t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T O FGM R A)和相位对比M R A(p h a s eGc o n t r a s t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a n g i o g r a p h y,P CGM R A).目前,广泛使用是三维时间飞跃血管成像技术(t h r e eGd i m e n s i o n a l t i m eo ff l i g h t 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a n g i o g r a p h y,3D T O FGM R A),即多薄层重叠厚层血管造影,是一种小角度扰相梯度回波序列.该技术主要依赖流入增强效572放射学实践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㊀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F e b2021,V o l36,N o.2应,目的是在相对短的采集时间内获取颈部血管全貌.同S E相比较,梯度回波使用较短重复时间(r e p e t i t i o n t i m e,T R)和回波时间(e c h o t i m e,T E),短T R有利于抑制血管周围组织信号,突出动脉信号,短T E能最大限度减少体素内相位离散,保证血管内信号强度,增大血流和斑块之间的对比[9].3D T O FGM R A图像能够显示血管的全貌,初步确定狭窄区域,并为黑血序列提供定位标志.亮血技术最大优点是短T R㊁短T E,扫描时间少.3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技术(d y n a m i cc o n t r a s tGe nGh a n c e d M R I,D C EGM R I)是通过静脉内团注顺磁性对比剂,同时使用快速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和特殊K空间填充技术采集注入对比剂前后多个时期组织强化的一系列连续动态增强图像[10].W u等[11]提出了一种血管壁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同源黑G亮血和弹性交错成像序列,该序列能够间隔采集黑血图像和亮血图像,黑血图像用于评估管壁形态,亮血图像用于获取动脉输入功能.黑血㊁亮血技术结合D C EGM R I有利于尽早发现是否有A S斑块,并对斑块成分特性进行分析:①可用于判断坏死脂核存在以及纤维帽表面形态,评估纤维帽与脂核比例以及稳定性[10].②可反映新生血管形成.T a r u y a等[12]发现血管壁增强主要是由于动脉外膜滋养血管的增生所致.Y u a n等[13]研究结果同样发现增强影像与新生血管生成有关.③可反映炎症存在.Y u a n等[13]证实D C EGM R I定量分析可以识别溃疡斑块中炎性细胞的渗入.4 分子影像技术分子影像目的是为颈动脉斑块特别是高危斑块识别和分类提供生物学见解.颈动脉斑块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发生多种复杂反应,在疾病进展不同阶段产生各种与A S相关生物标志物[2],而血管内超声㊁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常规影像模式无法获得分子和细胞病理生理学机制信息.D e r e x等[14]首次提出分子成像可识别A S斑块一些分子和细胞演变过程.W i nGt e r[14]利用以纤维蛋白为靶点纳米颗粒证实了斑块易损性,这种分子成像方法可评估个体患者对抗血栓治疗反应性.C h a n等[2,15]使用V C AMG1和PG选择素双抗体结合超顺磁性氧化铁(s u p e r p a r a m a g n e t i ci r o n o x i d e,S P I O)颗粒作为探针检测了血管壁内皮激活程度,同时利用血管壁内吞噬细胞摄取功能评估斑块炎症.M R I作为分子成像系统主要优势在于它能够通过探索质子密度㊁灌注㊁扩散和生化对比来提供软组织和功能信息,它的这一特性可以在单一成像模式下进行分子信息与解剖信息配准.5 高分辨率三维弥散技术弥散性磁共振成像(d i f f u s i o nw e i g h t e d i m a g i n g, DW I和a p p a r e n t d i f f u s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A D C)已被证明可为颈动脉斑块成分特征提供良好对比度[16].扩散加权成像从识别方向引入了一个单独的扩散准备模块,允许多角度高分辨率三维成像.F a n[16]研究证明采用双极扩散敏化梯度来补偿一阶运动可减小涡流;采取内腔调焦缩小视场方法可减少扫描时间.因此采用扩散法制备的T S E首次实现了颈动脉管壁在体内三维扩散成像,具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良好成像质量. K i m等[17]研究指出DW I能区分斑块内部成分,特别是脂质坏死核心和纤维帽,脂质核心在DW I上呈现弥散受限特征即高信号,而其A D C值往往低于纤维帽. X i e等[18]研究也表明坏死脂核平均A D C值小于纤维帽和斑块内出血,斑块内不同成分A D 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RGVW 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评价1 评估颈动脉狭窄㊁闭塞和椎G基底动脉发育H RGVW I可以评估颈动脉形态及闭塞性病变,粥样硬化血管壁在黑血序列上通常表现为环形或半环形管壁增厚㊁闭塞[19];可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缺血性临床事件可能进展程度,为临床提供治疗措施如当狭窄程度>70%时采取内膜剥脱术治疗;可评估w i l l i s 环,观察是否有侧枝循环形成;可多参数多平面评估椎G基底动脉形态,明确动脉狭窄甚至闭塞原因,区分获得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先天性发育不全[20].2 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易损斑块定义及M R I分型:S p a c e k等[21]提出斑块内容物决定其易损性概念,主要包括斑块表面破溃纤维帽,大的坏死脂核㊁斑块内出血及表面钙斑.C a i 等[22]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 m e r i c a n H e a r tA s s o c i aGt i o n,A H A)病理学分型,结合颈动脉易损斑块M R I 影像学特征制定了M R I分型标准.Ⅰ-Ⅱ型:无钙化正常管壁;Ⅲ型:弥漫性或偏心性内膜增厚,无钙化灶;Ⅳ-Ⅴ型:有脂质或坏死核心斑块,周围有可能钙化的纤维组织;Ⅵ型:混合型斑块,表面有破溃㊁出血㊁血栓形成;Ⅶ型:有钙化;Ⅷ型:纤维斑块,不含脂质核心,可能有小的钙化.纤维帽:C u r y等[2]将纤维帽定义为包裹脂质核心的纤维组织,其完整性是斑块引起临床症状关键原因之一.王勇等[2,23]对于纤维帽完整性成像研究指出完整纤维帽在T O F序列中表现为邻近管壁的带状或环状低信号,T1W I多呈等信号,P DW I呈稍高信号, T2W I信号复杂多变,可成低/高信号,注射对比剂之后明显强化;薄弱㊁破溃纤维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T O F图像上连续低信号带的缺失,二是在T1W I㊁672放射学实践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㊀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F e b2021,V o l36,N o.2P DW I及T2W I均表现为管腔旁的低信号.脂质坏死核心:J i a n g等[24]研究发现坏死脂核可预测粥样斑块破溃脱落发生.脂质坏死核心面积越大,斑块越脆弱.坏死脂核的信号呈多样性,通常脂质核心在T1W I㊁T2W I都表现为等信号,而在对比增强图像上表现为不强化或轻度强化,这是与纤维帽鉴别的要点[8].更新研究致力于对脂核进行定量计算, K i m等学者研究发现[17,25]通过DW I序列测量坏死脂核以及斑块内出血表观弥散系数值,可定量区分坏死脂核和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斑块内出血促进A S的恶化,是斑块进展到危险阶段标志.目前,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序列(m a g n e t i z a t i o n p r e p a r e dr a p i da c q u i s i t i o n g r a d iGe n tE c h o,M P R A G E)㊁层块选择相位敏感反转恢复序列(s l a bs e l e c t i v e p h a s eGs e n s i t i v e i n v e r s i o nGr e c o v e r y, S P I)㊁非对比血管成像与斑块内出血同时成像(s i m u lGt a n e o u s n o nGc o n t r a s t a n g i o g r a p h y a n d i n t r a p l a q u e h e m o r r h a g e,S N A P)等新开发成像序列专门用于检测斑块内出血[26].并且L i等[26,27]研究发现M P R A G E 及S N A P序列对诊断斑块内出血有很高特异性.关于信号特点,多名学者[2,8,27,28]通过多个序列对比分析发现斑块内出血不同时期信号特点随出血时间逐渐演变,新鲜出血(1周内)在T1W I㊁T O F序列表现为高信号,T2W I表现为等/低信号;近期出血(1~6周)在T1W I㊁T2W I序列多呈明显高信号,T O F呈混杂/高信号;陈旧出血(6周以上)在T1W I㊁T2W I及T O F序列都出现低信号.斑块钙化:L i n等[29]认为斑块钙化形态及位置与斑块易损性密切相关,形态不规则钙化发生斑块内出血概率明显较大片状钙化高,位于斑块边沿钙化发生斑块内出血概率明显较中心更高.B i s c h e t t i等[30]认为A S斑块不稳定与数量无关,而与钙化的元素组成有关.Y a n g等[2,31]指出大部分钙化斑块在T1W I㊁T2W I及T O F序列均表现为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弧形或不规则形低信号.黑血序列由于管腔内血流呈低信号,因此影响斑块表面钙化检出率;而由于钙化灶不强化,与脂核类似,导致对比增强成像技术对钙化检出率也大大降低[8].3 对于颈动脉夹层诊断与评价颈动脉夹层的病理学特点是红细胞通过破裂的动脉内膜进入内弹性层,将动脉内膜从内侧分离,然后沿着血流方向延长剥离的一种情况[2,19].H RGVW I可清楚地显示管腔㊁管壁以及附壁血肿形态:D e H A 等[2,32]发现颈动脉夹层可在T2W I序列观察到弯曲摆动高信号内膜片,形成分隔将血管腔与假腔分开;合并壁间血肿时在T1W I序列常呈高信号,类似于斑块内出血且信号强度可随血肿吸收时间变化而改变,48h 内壁间血肿在T1W I及T2W I上均呈低信号.综上所述,H RGVW I技术与常规T1W I㊁T2W I㊁DW I等序列结合形成一站式成像系统明确颈动脉狭窄㊁闭塞病因,分析斑块成分特征,同时可以获得动脉管壁结构㊁颈动脉走形㊁血流动力学等多种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组织信息.而采用多参数㊁多角度以及多功能成像方式必然会增加检查时间,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以确定最佳扫描方法,从而减少患者检查难度并提高检查结果准确度与可信性.参考文献:[1]㊀B a m f o r d J,S a n d e r c o c kP,D e n n i sM,e t a l.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n a t uGr a l h i s t o r y o f c l i n i c a l l y i d e n t i f i a b l e s u b t y p e so f c e r e b r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J].L a n c e t,1991,337(8756):1521G1526.[2]㊀S a b aL,Y u a nC,H a t s u k a m i T S,e t a l.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w a l l i m a g i n g: p e r s p e c t i v ea n d g u i d e l i n e sf r o m t h e A S N R v e s s e lw a l l i m a g i n g s t u d yg r o u p a n d e x p e r t c o n s e n s u s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o f t h eA m e r iGc a nS o c i e t y o fN e u r o r ad i o l o g y[J].A mJNe u r o r a d i o l,2018,39(2):E9GE31.[3]㊀S i n g hN a v n e e t,M o o d y A l a nR,R o i f m a n I d a n,e t a l.A d v a n c e dM R If o r c a r o t i d p l a q u e i m ag i n g[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I m aGg i n g,2016,32(1):83G89.[4]㊀C o o l e nB F,P o o tD H J,L i e m M I,e t a l.T h r e eGd i m e n s i o n a l q u a n t i t aGt i v eT1a n dT2Gm a p p i n g o f t h e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s e q u e n c e d e s i g n a n di nv i v of e a s i b i l i t y[J].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n M e d i c i n e,2016,75(3):1008G1017.[5]㊀C h o iY J,J u n g S C,L e eD H.V e s s e lw a l l i m a g i n g o f t h e i n t r a c r a n i a la n d c e r v i c a l c a r o t i da r t e r i e s[J].J S t r o k e,2015,17(3):238G255.[6]㊀H a v e n o nA,M o s s aGB a s h aM,S h a hL,e t a l.H i g hGr e s o l u t i o nv e s s e l w a l lM R I f o r t h ee v a l u a t i o no f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d i s e a s e [J].N e u r o r a d i o l o g y,2017(59):1193G1202.[7]㊀M a n d e l lD M,M o s s aGB a s h a M,Q i a o Y,e ta l.I n t r a c r a n i a lv e s s e l w a l l M R I:p r i n c i p l e sa n de x p e r tc o n s e n s u s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o f t h eA m e r i c a nS o c i e t y o fN e u r o r a d i o l o g y[J].A m JN e u r o r a d i o l oGg y,2016,38(2):218G229.[8]㊀郭军,孟郊,许宁,等.3.0T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18):3365G3368.[9]㊀黄玉芳,徐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研究新进展[J].磁共振成像,2019(9):695G698.[10]㊀T a n H a u r W e y,C h e n X i a o,M a i n g a r dJ u l i a n,e ta l.I n t r a c r a n i a l v e s s e lw a l l i m a g i n g w i t h 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i m a g i n g:c u r r e n tt e c h n i q u e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J].W o r l dN e u r o s u r g e r y,2018,112:186G198.[11]㊀W uT,W a n g J,S o n g Y,e t a l.H o m o l o g o u s b l a c kGb r i g h tGb l o o d a n df l e x i b l ei n t e r l e a v e di m ag i n g s e q u e n c e(H O B B I)f o rd y n a m i cc o n t r a s tGe n h a n c ed M R Io ft h eve s s e lw a l l[J].M a g n e t i c R e s oGn a n c e i n M e d i c i n e O f f i c i a lJ o u r n a lo ft h eS o c i e t y o f 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n M e d i c i n e,2015,73(5):1754G1763.[12]㊀T a r u y aA,T a n a k aA,N i s h i g u c h iT,e t a l.V a s av a s o r u mr e s t r u cGt u r i n g i nh u m a n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p l a q u e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J].J A mC o l l e g e o fC a r d i o l o g y,2015,65(23):2469G2477.[13]㊀Y u a n J M,M a k r i sG,P a t t e r s o nA,e t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aG772放射学实践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㊀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F e b2021,V o l36,N o.2r o t i d p l a q u e s u r f a c em o r p h o l o g y a n d p e r f u s i o n:a3D D C EGM R Is t u d y[J].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M a t e r i a l s i nP h y s i c s,B i o l o g y a n dM e d i c i n e,2018,31(1):191G199.[14]㊀N i g h o g h o s s i a n N,D e r e xL,D o u e kP.T h ev u l n e r a b l ec a r o t i da rGt e r yp l a q u e:c u r r e n t i m a g i n g m e t h o d s a n d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 s[J].S t r o k e,2005,36(12):2764G2772.[15]㊀C h a n J M S,M o n a c oC,W y l e z i n s k aGA r r i d g eM,e t a l.I m a g i n g v u lGn e r a b l e p l a q u e sb y t a r g e t i n g i n f l a mm a t i o n i n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uGs i n g f l u o r e s c e n tGl a b e l e dd u a lGl i g a n d m i c r o p a r t i c l e so f i r o no x i d ea n d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J].J V a s c u l a r S u r g e r y,2018,67(5):1571G1583.[16]㊀X i eY,Y u W,F a nZ,e t a l.H i g hr e s o l u t i o n3Dd i f f u s i o n M R Io fc a r o t id p l a q u eo n3T[J].J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M a g ne t i cR e s o n a n c e,2014,16(1):1G2.[17]㊀K i m S E,T r e i m a n G S,R o b e r t sJ A,e ta l.I nv i v oa n de xv i v o m e a s u r e m e n t s o f t h em e a nA D Cv a l u e s o f l i p i d n e c r o t i c c o r e a n dh e m o r r h a g e o b t a i n e d f r o md i f f u s i o nw e i g h t e d i m a g i n g i nh u m a n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p l a q u e s[J].J 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2011,34(5):1167G1175.[18]㊀X i eY,Y uW,F a nZ,e t a l.H i g h r e s o l u t i o n3Dd i f f u s i o n c a r d i o v a sGc u l a r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o fc a r o t i dv e s s e lw a l l t ode t e c t l i p i dc o r ew i t h o u t c o n t r a s tm ed i a[J].J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M a g ne t i cR e s oGn a n c e,2014,16(1):67G69.[19]㊀3D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特征[D].山东大学,2017.[20]㊀Z h u X J,W a n g W,D u B,e ta l.W a l l i m a g i n g f o ru n i l a t e r a l i nc a c r a n i a l v e r t e b r a l a r t e r y h y p o p l a s i a w i t h t h r e eGd i me n s i o n a lh i g hGs o t r o p i c r e s o l u t i o n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e s[J].C h i n e s eM e d i c a I J,2015,128(12):1601G1606.[21]㊀S p a c e k M,Z e m a n e k D,H u t y r a M,e ta l.V u l n e r a b l ea t h e r o s c l eGr o t i c p l a q u eGa r e v i e wo f c u r r e n t c o n c e p t sa n da d v a n c e d i m a g i n g[J].B i o m e d i c a l P a p e r s o f t h e M e d i c a lF a c u l t y o f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P a l a c k y,O l o m o u c,C z e c h o s l o v a k i a,2018,162(1):10G13.[22]㊀C a iJ M.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h u m a nc a r o t i d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l e s i o n s w i t h i n v i v om u l t i c o n t r a s t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J].C i r c uGl a t i o n,2002,106(11):1368G1373.[23]㊀王勇,王庆军,蔡幼铨,等.M R I不同序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2):299G303.[24]㊀J i a n g B i n g h u,H eD o n g m e i,Z h a n g L i w e n,e t a l.R i s k p r e d i c t i o no f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e v e n t sw i t hc a r o t id p l a q ue m a g n e i t cr e s o n a n c ea n a l y s i s:A m e t aGa n a l y s i s[J].J N e u r o r a d i o l o g y,2019,46(2):117G123[25]㊀Y a oB,Y a n g L,W a n g G,e t a l.D i f f u s i o n m e a s u r e m e n to f i n t r aGp l a q u eh e m o r r h a g ea n di n t r a m u r a lh e m a t o m a u s i n g d i f f u s i o nw e i g h t e d M R I a t3Ti n c e r v i c a l a r t e r y[J].E u rR a d i o l o g y,2015,26(10):3737G3743.[26]㊀李树强,赵继泉,杨侃荣,等.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进展[J].海南医学,2019,30(12):1596G1599.[27]㊀L iD,Z h a oH,C h e nX,e t a l.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o f i n t r a p l a q u e h a e m o rGr h a g e i nc a r o t i da r t e r y b y s i m u l t a n e o u sn o nGc o n t r a s ta n g i o g r aGp h y a n d i n t r aP l a q u e h a e m o r r h a g e(S N A P)i m a g i n g:am a g n e t i cr e s o n a n c e v e s s e lw a l l i m a g i n g s t u d y[J].E u rR a d i o l o g y,2018,28(4):1681G1686.[28]㊀L u M i n g m i n g,C u iY u a n y u a n,P e n g P e n g,e ta l.S h a p ea n d l o c aGt i o no fc a r o t i d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t i c p l a q u ea n di n t r a p l a q u e h e m o rGr h a g e:ah i g hGr e s o l u t i o n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s t u d y[J].J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a n dT h r o m b o s i s,2019,26(8):720G727.[29]㊀L i uR L,C h e nS,L i uG F,e t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c a r o t i d a t h e rGo s c l e r o t i c p l a q u e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a n di n t r a p l a q u e h e m o r r h a g e:A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s t u d y[J].A r t e r i o s c l e r o s i s,T h r o mGb o s i s a n dV a sc u l a rB i o l o g y,2017,37(6):1228G1233.[30]㊀B i s c h e t t i S,S c i m e c aM,B o n a n n oE,e t a l.C a r o t i d p l a q u e i n s t a b i l iGt y i s n o t r e l a t e d t o q u a n t i t y b u t t o e l e m e n t a l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c a lGc i f i c a t i o n[J].N u t r i t i o n M e t a b o l i s m 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e a s e sN m c d,2017,27(9):768G774.[31]㊀Y a n g W J,W o n g K S,C h e nX Y.I n t r a c r a n i a l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f r o m m i c r o s c o p y t oh i g hGr e s o l u t i o n 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J].JS t r o k e,2017,19(3):249G260.[32]㊀D eH a v e n o n A,C h u n g L,P a r k M,e t a l.I n t r a c r a n i a l v e s s e lw a l l M R I:a r e v i e wo f c u r r e n t i n d i c a t i o n s a n d f u t u r ea p p l i c a t i o n s[J].N e u r o v a s c u l a r I m a g i n g,2016,2(1):10G12.(收稿日期:2019G11G30㊀修回日期:2020G04G04)872放射学实践2021年2月第36卷第2期㊀R a d i o l P r a c t i c e,F e b2021,V o l36,N o.2。

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科研

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科研

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科研摘要:目的:探究3.0T HR-MR VWI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3年04月期间的100例脑卒中病人,根据治疗前是否行HR-MRVWI检查进行分组,分别为检查组(n=50)和未检查组(n=50),检查组病人治疗前行HR-MR-VWI检查,未检查组病人治疗前未行HR-MR-VWI检查的病人、但行MRA或CTA检查,观察检查组和未检查组病人病因诊断情况和治疗效果。

结果:检查组病人经HR-MR-VWI检查后对管腔狭窄病因判断具体如下:动脉粥样硬化23例(46%)、动脉夹层13例(26%)、动脉炎11例(22%)、其他2例(4%)。

未检查组病人仅判断为管腔狭窄。

检查组病人3个月中再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有3人,占6%;未检查组病人在6个月中再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有13人,占26%,检查组再发生脑卒中事件情况显著优于未检查组(P<0.05)。

结论: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能够明确诊断管腔狭窄病因,帮助临床治疗,可以用于临床头颈部动脉病变检查中。

关键词:3.0T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头颈部动脉病变;脑卒中在临床实践中,头颈部动脉狭窄是一种最为普遍的血管影像改变[1],其发病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动脉炎、烟雾病以及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RCVS)等[2]多种因素。

通常采用常规影像学方式(如DSA、CTA、MRA)等方式来帮助医生确诊,然而单纯依赖管腔狭窄程度及管腔形态改变对脑血管病进行严重程度评估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高分辨MR血管壁成像(HR-MR VWI)是唯一一种无创检查方式,其所拥有的高空间分辨率以及对比-噪声比不仅可以显示管腔,还能对管壁成像,从而对狭窄的病因进行判断,同时分析斑块成分[3],从而给临床病因治疗辅以更加具体的影像证据,因此本研究探究3.0THR-MR VWI在头颈部动脉病变中的使用效果,希望能对3.0THR-MR VWI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提供积极影响。

颈动脉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扫描方案分享

颈动脉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扫描方案分享
建 ❖ 假性闭塞病变在黑血序列中易产生伪影,需要进行多序列
对比进行甄别 ❖ 轴位各序列定位需一致,是进行后处理匹配的前提 ❖ 增强扫描有助于识别斑块的易损性及增强斑块内各成分间
对比
谢谢!
T1-SPACE、T2-SPACE COR定位
T1-SPACE、T2-SPACE COR定位
T2 COR
T1 COR
T1WI、T2WI及T1WI+C TRA定位
T2WI-Tra
T1WI-Tra
小结
❖ 患者制动特别重要,是获取高质量图像的基础 ❖ 冠状位扫描序列尽量平行于血管长轴,后期可进行曲面重
颈动脉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扫描方案分享
MR斑块成像技术要点
磁共振 (≥1.5T)


(GE, Philips, Siemens)
线圈
✓ 3D TOF
✓ TMDIR) 3D MP-RAGE
✓ 3D MERGE
✓ DCE


✓ CASCADE
分析软件
(UW, USA)
❖ 利用2D-TOF定位
在轴位上找到颈动脉分叉处,注意扫描框不能有变化,冠状位扫描 框尽量平行于血管长轴
3D-TOF、2D-T2WI 、2D-T1WI、3D-MPRAGE 及2D-T1WI+C序列定位
以颈动脉分叉为中心扫描,在临床操作中可选取颈动脉斑块为中心
3D-MERGE、SNAP定位
❖ 轴位用3D-TOF原始图像定位,矢状用重建后3D-TOF图像 定位
✓ PlaqueViewTM
(VPD, Inc., USA)
(上海辰光医疗)
飞利浦扫描序列
线圈放置
注意:⑴扫描前嘱咐患 者双肩放松,颈部伸直, 避免吞咽及咳嗽

3.0T 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在I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0T 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在I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NOV.2019, Vol.17, No.11 Total No.121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3.0T MRI ArrayCarotid Plaque High Resolution Imaging on 缺血性脑卒中(IS)是常见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呈递增趋势,且发病人群也逐渐年轻化[1-2]。

IS易致残或致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研究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密切关联性[3]。

超声是当前评估颈动脉硬化的常用检查方法,可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但其对组织分辨率不高,难以准确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成分[4]。

随着高场强MRI扫描技术的不断提升,3.0T高分辨MRI在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次研究通过3.0T MRI颈动脉斑块高分辨成像分析IS患者斑块负荷、斑块内成分及体积,探讨其高危斑块特征及与IS的关系。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IS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中IS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既往无卒中史;③年龄≥18岁;④颈动脉多普勒彩超显示颈动脉斑块。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②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或存在出血倾向;③合并脑·78·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11月 第17卷 第11期 总第121期部肿瘤。

90例患者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22~76岁,平均(52.41±11.87)岁,伴高血压41例,伴糖尿病29例,伴高脂血症17例,所有 纳入者均于发病后1周内行颈动脉3.0T MRI多序列检查。

1.2 方法 MRI检查:仪器为Philips Intera Achiva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8通道颈部线圈,双侧颈动脉进行3D -T O F 扫描,扫描参数:T R /TE29ms/3.4ms,视野(FOV)220 m m ×220m m ;四反转恢复序列(QIR)T 1WI扫描参数:TR/TE580 ms/20ms,FOV100mm×100mm,层厚2mm,层间距0.5mm;多层反转恢复序列(M D I R )T 2W I 扫描参数:TR/TE2800ms/51ms,FOV 100mm×100mm,层厚2mm,层间距0.5mm;MP-RAGE扫描参数:TR/TE13.4ms/1ms,FOV为140 mm×140mm,层厚2mm,层间距0.5mm。

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预测冠心病的价值

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预测冠心病的价值
c o r o n ar y he a r t d i s e a s e
夏青
陈步星
作者单位 : 1 0 0 0 5 0 北京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医院心 内科 通讯作者 : 陈步星 , E — ma i l : c h b u x @1 2 6 . e 0 m
【 关键 词 】 冠 状 动 脉疾 病 ; 颈动 脉 粥样 硬 化 ; 高分 辨 核磁 共 振
中 国 心 血 管病 研 究 2 0 1 4年 7月 第 1 2卷 第 7期
C h i n e s e J o “ r n a l o f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Re s e a r c h, J u l y 2 0 1 4, 。 l ・ 1 2, N o 一
心 肌 梗 死 的危 险 增加 3倍 。同样 国 内有 研 究 发现 , 中颈 动 脉 I M T与冠 心 病 的 l o g ( G e n s i n评 分 ) 之 间 的 相关 系 数为0 . 8 5 5 …] 。但 近 期 有 Me t a分 析 显 示 , 颈 动脉 C I MT的减退 和缓 慢 的进展 无 法反 映 心血 管事
颈 动 脉 是动 脉 硬 化 的好 发 部位 , 作 为连 接 心 脑 两 个 重 要脏 器 的 通道 , 与心 血 管 事件 之 间存 在着 较 为紧 密 的联 系 , 并可 作 为独 立 因素 预测 冠 心 病 的发 生, 故 对 颈 动脉 斑 块 的研 究成 为 研 究者 的首 处 血 管床 , 颈 动 脉 与 冠状 动
脉 粥 样硬 化 有着 相 似 的病理 生理 基础 , 因此 常 同时 受 累 。K a b l a k — Z i e m b i c k a等 【 8 】 发现, 颈 动 脉 内一 中膜

颈部动脉夹层CTA与高分辨率MR表现

颈部动脉夹层CTA与高分辨率MR表现

男, 57 岁, 外 伤 后 头 痛 头 晕 10 小 时 余
女,47岁。颈部CTA示:左侧颈动脉鞘区异常密度,伴左颈内动 脉起始段受包绕管腔重度狭窄,考虑左侧颈内动脉粥样硬化伴斑
块形成。血管高分辨率MRI示:左颈内动脉起始段夹层。
男,25岁。右侧椎动脉V4段动脉夹层,右侧小脑半球脑梗死。
男,45岁。左椎动脉夹层动脉瘤。
The Strategies Against Stroke Study for Young Adults in Japan (SASSY Japan)
五、影像表现
• DSA常见表现:1.不规则或节段性狭窄;2.锥形闭塞;3. 串珠征或线样征,即不规则的梭形或瘤样扩张,伴或不 伴远端狭窄;4.假腔内对比剂滞留;5.双腔征。
颈部动脉夹层CTA与 高分辨率MR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颈部动脉解剖
一、颈部动脉解剖
一、颈部动脉解剖
一、颈部动脉解剖
二、颈部动脉夹层
三、病因
• 根据诱发原因的不同,CAD可分为创伤性或自发性CAD。 • 自发性夹层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动脉壁结构缺陷,如动脉粥
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血管退行性改变、感染、自身 免疫性疾病和遗传性结缔组织病有关。 • 颈部过度伸展或旋转,颅外血管受到机械拉伸而损伤。咳嗽、 擤鼻涕、颈部按摩、从事某些体育活动如举重、羽毛球、高 尔夫球、网球及瑜伽等都可能导致CAD。
五、影像表现
• CTA表现为动脉偏心性狭窄伴外管径扩张、串珠征或 节段性狭窄、壁内血肿、双腔征、内膜瓣,血流进入 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层面可形成动脉瘤样扩张(假性动 脉瘤)。
• 高分辨率MR显示血管狭窄、闭塞和不规则;内膜瓣、 假性动脉瘤和壁内血肿。由于撕裂的动脉壁内膜将血 管分为真、假两腔,真腔常呈偏心性狭窄,多为类圆 形,是没有完全闭塞的血管腔;假腔较宽,其特征为 新月形高信号区域,为内膜分离伴血肿形成所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24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I成像
T1W
TOF
CE-T1W
PD 出血 (黑箭头) 溃疡 (红箭头)
T2W
图像质量评分
•图像质量分级(IQ4分法)
•4分(图像质量最佳)
• 图像质量评分
•管腔管壁清晰显示
• 管腔、管壁的清晰程度
•斑块内成分清晰显示 •3分(图像质量好)
• 斑块内成分的清晰程度
颈动脉斑块高分辨MRI成像技术 及临床应用
内容概况
概述 成像方法 图像质量评分 伪影鉴别
成分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艾滋病
5.1
肺疾病 暴力死亡
6 9.1
肿瘤 感染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
化血栓形成
*
0
12.6
17.8
5
10
15
20
25
死亡率 (%)
*心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 †世界范围定义为世界卫生组织区域成员国 (非洲、美洲、地中海东部国家、欧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国家)
•管腔管壁清晰显示 •斑块内成分部分清晰显示
•2分(图像质量一般)
•管腔管壁部分清晰显示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1分(图像质量差)
•管腔管壁显示不清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IQ = 4
*
JV
TOF
*
JV
PDW
*
JV
T1W
*
JV
T2W
*
JV
CET1W
•4分(图像质量最佳) •管腔管壁清晰显示 *•斑Righ块t com内mo成n ca分roti清d ar晰tery显示
*
TOF
*
PDW
T1W T2W
*
CET1W
* Left carotid bifurcation
IQ = 2
*
TOF
*
PDW
*
*
T1W
*
CET1W
2分(图像质量一般) •管腔管壁部分清晰显示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n
T2W
*
TOF
PDW
*
T1W
*
CET1W
*
T2W
* Left carotid artery bifurcation
3500
21
11
12.4/62.1
300
14
14
14
31.25
31.25
15.63
2
2
2
0
0
2
256*256(512) 256*256(512) 256*256(512)
CEMRA TOF SPGR 21 1.3
29 83.33
2 3D 320*192
2
3
1
1
17
17
32
36
9:35
6:25
2:58
• Brown R, et al. MRM 2010; 63:736 • Liu CY, et al. JMRI 2010; 31:248-54
序列 TR TE TI FOV 带宽 层厚 间隔 Matrix
NEX 层数
扫描时间
扫描参数
T1W
PD&T2
3DTOF
DIR FSE
FSE
TOF SPGR
800
黑血(Black Blood) MRI技术
Double Inversion Recovery (DIR) based BB Multislice DIR Quadruple IR Local inversion
Edelman RR et al. Radiology 1991; 181:655 Yarnykh VL et al. JMRI 2003; 17:483 Itskovich VV et al. JMRI 2004; 19:459 Mani V et al. Radiology 2004; 232:281 Parker DL et al. MRM 2002; 47:1017 Botnar R et al. MRM 2001; 46:848 Yarnykh VL et al. MRM 2002; 48:899
Number of
elements Eight
Six Four
Platform
Philips 3T GE 3T
GE 3T Philips, GE, Siemens 1.5T/3T
Manufacturer
Shanghai Chenguang Medical Technologies Neocoil LLC/GE Machnet BV
Motion-Sensitized Driven Equilibrium (MSDE) iMSDE 3D
T2 prepared IR
• Koktzoglou I, Li D. JCMR 2007; 9:33-42 • Wang J, et al. MRM 2007; 58:973-81 • Nguyen TD et al. JMRI 2008; 28:1092 • Wang J, et al. JMRI 2010; 31:1256
狭窄评价
*
JV
斑块分析
成像方法
斑块检测技术
DSA CT MR US
颈内动脉
颈总动脉
颈动脉增强 MRA
颈动脉MRI成像硬件
磁共振扫描仪
1.5 T 3T 相控阵线圈(Phased array coils)
8 通道 可调节 双侧 显著提高信噪比 头部固定 海绵头垫 弹性绷带固定 保持位置一致,病人舒适
评价管腔狭窄是否足够?
*
* *
*
* *
无狭窄颈动脉中67.5% 在MR可见到粥样 硬化斑块
Dong L et al; AJNR 2010; 31:311-316
狭窄程度相同,危险性相同吗?
右侧
左侧
斑块与缺血事件
斑块稳定性
Falk E, et al. Circulation. 1995;92.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 Geneva: WHO; 2002.
28.7 30
中国:颅内动脉31-47%;颅外颈动脉: 28.4%;主动脉弓:14-24%
美国:颅内动脉8-10%;主动脉弓:19.640.8%
欧洲:三个位置发病率差不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SA
CTA
DSA
MRA
*
TOF
PDW
*
T1W
CET1W
T2W
* Left common carotid artery
IQ = 3
*
TOF
*
PDW
JV
T1W
*
T2W
JV
CET1W
•3分(图像质量好) •管腔管壁清晰显示 *b•iRf斑uigrchat块tcioonm内mo成n ca分rotid部art分ery n清ear晰显示
IQ = 1
TOF PDW
T1W T2W
CET1W
•1分(图像质量差) * Ri•gh管t Co腔mm管on c壁arot显id a示rtery不清 •斑块内成分显示不佳
*
JV
TOF
*
JV
PDW
*
JV
T1W
*
JV
T2W
* Right Common carotid arte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