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问题背后的道德窘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座问题背后的道德窘境
近日在郑州市一辆919路公交车上发生了悲剧的一幕,车上一名老人在车辆行驶至郑州市中原路秦岭路路口时,突然倒地猝死。

近年来,类似于这一系列的事件频出不穷,只是当前整个社会道德窘境的一个缩影,让座问题背后反映的是社会群体性道德缺失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深思。

一、存在的问题
(一)未让座年轻人的美德缺失。

尊老爱幼、礼善谦让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从老祖宗那里一脉传承下来的无价之宝,是一种全社会都应提倡和鼓励的行为。

前些年,7名中学生在南京公交车上漠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大爷站在身边,“集体不让座”,引起社会的很大的反响;还有前段时间,在一辆公交车上,老人和孕妇为唯一空位相互让座,坐在位置上的年轻人却无动于衷。

这集中反映的是年轻对传统美德的无视和抛弃,在这两个“不让座”事件中,有学生上网跟帖说“我们比他们这些老人累多了”!还有年轻人认为“我们工作压力大,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我们身上,坐个位置无可厚非”。

在这个繁华浮躁的社会里,各种的不良主义充斥在这个大染缸里,一遍一遍印染着我们心灵最纯粹的美德。

尤其是年轻人,最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潮影响,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强调自身存在的困难和原因,忽视理解和真正关心他人。

(二)强制让座老年人的思想滑坡。

今年3月份,在郑
州市,一名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60岁左右的老人让座,被老人暴打。

在沈阳一女子给老人让座后抱怨,遭老人一家三口暴打,武汉一小伙公交车上未让座,遭多名老人围攻。

在这些事件中,没有让座的年轻人固然不对,没有遵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但是如果动用强制手段逼迫别人让座,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后者的性质比前者的性质更加严重。

同时,在一些公交车上,有的年轻人给老人让座,老人连“谢谢”的话都没有,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暴露出了老人道德上的思想滑坡,倚老卖老的一面,长久以来人们认为美德就是义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将二者混为一谈,导致两者的界限模糊。

对于事物的判断标准也越来越单一,认为任何事物只有对与错、善与恶,而忽略了中间的缓冲地带,也正是源于这种思维,部分老人才认为让座是理所当然的。

古语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个社会里,老人是经历最多的,为社会贡献最多的人,最应受人尊敬和敬仰的人,在遇到不让座的情况下,作为老人应摆高自己的姿态,教育与引导不让座的人,让不让座的人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三)观望让座人群的社会冷漠。

在前两者群体因让座问题发生争执甚至拳脚相交的时候,其他人或者说其他群体到哪里去了,他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观望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如果这些人一开始就主动给老人让座或,还会发生这一系列的事件嘛?在这些事件中隐藏着至少二层社会冷漠,观望让座人群对老人的冷漠;观望让座人群对
被打年轻人的冷漠。

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人群变得自私,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冷漠就像病毒是会传染的,进而产生群体性的社会冷漠。

这一系列问题和事件的发生,我们不禁想问,“这座到底是让还是不让”。

其实主动让座这种行为我们应当去提倡和赞美。

但是有一点我们应当明白,美德和义务应该是区分开来的,让座它是一种美德、一个私人的道德行为,它不是法律上规定的义务,也不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有选择让座和不让座的权利。

从法律角度来看,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那一部法律明文规定,乘客在公交车上要给他人让座。

显而易见,给他人让座并不是必须的,不是必须遵守的,更不能用强制手段迫使别人给你让座,每个人都有选择让与不让的权利。

同时,从辩证的角度分析,第一,不让座的人当时也许没看见身边的老人,或者其身体不适、或者身体有隐疾,更或者是遇到心烦意乱的事情不愿让座。

第二,不让座的人确实是看到了身边的老人,不愿意让座也没有让座,我们只能说他身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到哪里去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只能从道德、个人思想品德等方面去引导,而不能动用武力手段。

三、几点建议
从目前让座问题面对的道德窘境现状来看,要解决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利用媒体加以正确导向。

充分发挥电视、网络、广
播等媒体的媒介传播作用,在让座等事件出现后,作为媒体应该起到导向作用,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认真调查还原事件的经过以及真相,不能一昧的在未经调查的情况下随意发表评论,误导公众,要积极正面引导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过去,周迅等明星搭乘地铁、公交车绿色出行,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反响,我们可以利用明星效应,请一些明星作主动让座的形象代言人,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正能量。

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

大力弘扬主动让座积极的道德意义,可以采用广告、海报、宣传教育标语横幅等方式宣传主动让座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公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

同时也应从娃娃抓起,在学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学校和老师平时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去主动让座,甚至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

三是优化公交硬件系统。

政府应加大公交站点的覆盖面,在某些热点线路上或者在上班、上学的高峰期可以增加车辆频次,加开车辆,使市民的出行能够更加舒适。

同时对公交车车身结构进行一定的改造,采取加挂车厢、车内多座位等方式增加公交车的运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