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书院】止、观、入定三者的区别
何为止观,如何止观
何为止观,如何止观
学员:万行上师(大和尚),您好!借着今天这个机会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个词叫止观,这“止”和“观”到底该怎么理解?
万行大和尚:“止”首先要把念头止在一个点上,“观”是把疑惑给参破的意思。
“止”就是定,“观”就是慧
例如“东华禅寺在哪里”?你先把这个心,散乱的心定在这个问题上,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如果你的散乱心没办法落在疑问上,你怎么解答这个疑问呢?
所以说“止”是把散乱的心收回来,止在一个疑问上,“观”就是对这个疑问更进一步探究的意思,把它给解答出来。
学员:平常我们打坐的时候,有时观想头部有莲花,但是有时候还要观......
万行大和尚:那是呀,先止在头上,先停止在头上,再把莲花给观出来,如果说你的心收不回来,止不到这个地方,止不住,落不到这个地方,你怎么观想头顶的莲花呢?
学员:平时比如他有观照,观照呼吸,有的人他是观照呼吸。
万行大和尚:那也对啊,你要把念头放在呼吸上,止在呼吸上,你才能够保持呼吸不散乱。
学员:如果同时观照和观想是不是以后会分神分心?
万行大和尚:没有没有,都是一个意思,你不管是观想还是观照,首先要把你的心收回来到这个地方,你观想莲花观照莲花,首先要把心收回来,才能观想莲花观照莲花。
学员:都是要把心收回来。
万行大和尚:对。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txt这是一个禁忌相继崩溃的时代,没人拦得着你,只有你自己拦着自己,你的禁忌越多成就就越少。
自卑有多种档次,最高档次的自卑表现为吹嘘自己干什么都是天才。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
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
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
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
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
有了定,就可以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
因此,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
有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而且修出成绩来,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那么,什么是禅定呢?禅定是由梵文(Dhyana)翻译过来的,音译是禅那,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
禅定包含"止"和"观","止"(Samatha)和”观”(Vipasyana)都是由梵文翻译过来的。
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佛陀说我们这个世间可分成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
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我们要进入四禅八定之前,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定,真正来讲有欲界定和未来禅两种。
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再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㈠、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呼吸止观的差别
明法比丘 2006.5.24.
呼吸──奢摩他 (止)
1. 以呼吸的气息--触到鼻端(parimukkha,鼻子下 面, 上嘴唇上面)触点上的气息, 为专注的目标。 2.「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继续 专注目标)于触到鼻端上的「气息」 。
呼吸──毘婆舍那 (观)
1.以呼吸的「触」(photthabba;phassa﹐触=地+火 +风)--碰触到鼻端上的皮肤,为专注的目标。 2. 「念」(sati)现前,一再寻(=专注目标)、伺(= 继续专注目标)于呼吸的「触」「有」触即是触 。 的「生」(udaya), 「无」触即是触「灭」(vaya)。 观 触 的 有 无 (= 生 灭 ) 即 是 「 生 灭 随 观 」
3.修止禅得安止定(appana-samadhi)可镇伏五盖。 但离开安止定时无法伏住五盖或贪瞋痴。
4.修止禅之时段不可作思惟,因为起念头将离开 禅定或所缘。
5.修止禅以杂念、 罣碍减少, 禅相(nimitta﹐obhāsa) 出现及其光色等,作为检查进步的重要指标。 禅修之光来自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的颜色 色法(vanna-rūpa) 。 6.修止禅在近行定或安止定有五禅支,此中专注、 喜、乐、轻安显著。见到光或有轻安未必是处 于近行定。 7.修止禅得以持戒清净、禁语、独处、一心一意、 醒寤瑜伽(只睡 10p.m.~2a.m.)等,加速得定。
「止禅」与「观禅」的差别
明法比丘 整理 2006.5.24.
奢摩他(止禅 samattha bhāvanā)
1.以完全安定(samāhita﹐samādahati‘完全放置’ 的过去分词, 已安置, 古译:等引,三摩呬多)为 取向。 2. 止禅以坐姿为主,且不宜变换姿势,若身体不 适须要换姿势, 也要守住所缘(目标)。 止禅于所 缘, 「寻」 保持 (vitakka﹐专注目标)、 「伺」 (vicāra ﹐继续专注目标),「禅相」(nimitta﹐obhāsa﹐禅相就是气 息)出现时, 不要看它, 直至禅相由灰暗变明亮, 乃至透明时,才投入禅相。(通常须要数日乃至 数年培育定力,得定之后也要保任。)
禅定的入门
禅定的入门:数息观禅堂的作息非常紧张,初学的人不但腰、腿、脚觉得酸、麻、痛,有些还想办法止痛,所以紧张的滋味也不好受。
禅七,就是要训练大家把平时散乱的心意识集中起来。
每天从早到晚时时刻刻要提起正念,照顾所缘,这都是在训练大家。
除了禅堂以外,你没有这样的时间一天到晚打坐了!当然你如果是退休的话,自己可以安排时间,但是整个作息也不可能这么紧密。
平时六根面对六尘,接触到境界确实不容易专心一意的来修持。
假如不来禅堂的话,纵然你自己在房间里,也会整天想这个、想那个,安排什么时候做些什么事情。
即使有了很妥善的安排,把这些事情办完了,还是避免不了散乱心。
所以,禅堂就是要训练我们养成时时能够照顾所缘,提起正念的习惯。
一、数息观的优点凡夫的习惯性,就是眼睛、鼻子、耳朵、舌头、身体、包括心意在内,老是喜欢看外面的境界,所以心念一路来都是向外发展的。
现在做数息观,把注意力放在鼻端、或是丹田、或是呼吸的次数,这样心就能向内收摄了。
(一)情绪管理心向内收摄,才能找到本来面目,所以,只要有空档不再跟人讲话,不再思惟,要把数息观养成习惯。
平时做企划的时候,你就可以观察你的嘴巴形状,舌头有没有抵住上颚,有没有注意呼吸的吸进、呼出,注意力有没有集中在丹田?这方面养成习惯的话,一碰到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别人对我们有不好的态度、言词、表情、行为时,因为对数息观训练有素,就知道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或是注意鼻子的吸进、呼出。
把气压伏在丹田的话,就比较能不动怒,这称为「沉得住气」。
有的人会说「口头禅」,意思就是一句话讲习惯了就会脱口而出。
同样的,做什么事情成习惯后,也会很自然的就去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做错事情时还不了解、不明白。
有的人喜欢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这种恶口养成习惯,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现在动不动就数息,没事就数息,尽管只是短短的时间,但是当你用心数息时,肯定的不会有妄念,久了也会养成习惯的。
(二)提升涵养任何初学者只要告诉他:「你算『吸气』的部分,吸气算『一』,呼气不算:吸气算『二』,呼气不算……这样从一算到十,一直重覆这个方法」。
止和观是两种不同的禅修转自维安正念小站
止和观是两种不同的禅修转自维安正念小站维安说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属于进阶篇的难度,小白可以在这个链接里面找点基础的读物来补充一下基础知识(《正念禅修攻略》)。
今天介绍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和人辩论,因为我知道止禅和观禅已经成为两种派别,很多老师也是这么教的,甚至发展出来了“止禅定”和“观禅定”。
我推荐此文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辩论,而是为了给大家指出我们可能在练习中所忽略的层面,有一些核心的内容,如果在你的训练中缺失的话,可能会影响你最后的结果。
就好像,如果你自由泳的划水过中线,最后白白浪费力气,效率也不高。
我们需要不断检查自己的练习效果,并且随时调整姿态,获得更好的效果。
让我们每个人都好好成长吧,共勉,ღ( ´・ᴗ・` )比心哦~止观之道——摘錄自《圣道修行》◆ 坦尼沙羅比丘原著◆ 郑振煌中译许多人告诉我们,佛陀教导了「止」和「观」兩种不同的禅修。
他们說「观」是直接的途径,但是「止」是景色优美却高风险的路线,因为你很容易陷入其中而永不得脱身。
但是当你确实去看佛陀的教导时,你会发现他从未分开这兩个修法。
止观是一体的兩面。
每一次佛陀解释「观」和它在修道上的地位时,他明确地说明修观的目的在于引导心进入「正定」:让心安住在稳定、自在的地方,以便如实知見事物的原貌。
「止观为两种修法」的部分议题集中在我们如何了解「禅那」一词(后代论书中“禅那”的定义与经典中的定义有什么不同?),它是「正定」的同义词。
我们大多數人都听说禅那是非常深入的出神状态,行者的眼睛要凝视不动,并且要封闭跟外界的联系。
这听起來一点也不像「观」。
但是只要看看佛陀对禅那的描述,就可知道他所谈的并不是上述狀态。
禅那是非常愉悦的全身凝然不动,觉知全身。
佛陀曾经用兩个意象來描述这种狀态:一是把水和入面团中,让水完全渗透面粉;二是湖中有冷泉涌出,遍满全湖。
现在,当你与身体成为一体时,你便是活在当下。
如同佛陀所說,第四禅——身体充满清朗的觉知——即是舍念清净。
入静与入定管见
龙源期刊网 入静与入定管见作者:曾庆馀来源:《现代养生》2004年第08期一入静——万缘尽歇;入定——一觉独灵。
真静——修持有成,日久功深,气和血畅,阴平阳秘,身心康宁,时至功成,大脑撇然变得恍惚、迟钝,对外界的人、事、物信息不再起任何反应——“听而不闻”,“对境无心”;真定——同时右脑的觉明本性陡然闪现而一派光明,“见着性光是功夫”,“无心于定,无所不定”,入静与入定,真静与真定,皆低处起修,高处自到——功到自然而成,出于自然,得于自然,自然而然——真自然之道矣!“定能生慧”。
在深度的定静之中,后天显在的小聪明(意识活动)彻底放下,先天潜在的大智慧(无意识)跃然而起,自我根基系统不受干扰地自然运转,神通、特功则不修自得——得来全不费功夫,“定水澄清,性珠自现”。
或曰“定里见丹成,丹成妙趣生”。
在深深的静定、真定、灵定境界之中,道的代表、佛的种子,圆陀陀、光灼灼、净洒洒、赤裸裸的金丹、舍利或明点、灵珠在光焰莲花中时显时隐、时浮时沉,慧力四射、智光耀眼,她就是过去求之不得,而今不求自得的明心见性之性,超凡入圣之圣,佛种道胎,生前主人,或曰更高一级的生命形态。
如此的甚深境界,同样地也功到自然成,或曰无得而得,不生不灭,得来才真,真而且灵,灵而且神,神而且妙,妙不可言——言语道断。
非那些识神作主、意识导引、叠床架屋、枯坐顽练而成的有气无神(无元神先天大智慧)的“人造艺术品”可以望其项背,“定夺造化”。
古德云:“定中一刻,可大天地一年之造化(气数)”。
——“入定”既是益寿延年的基础,更是夺天地造化、改变气数、自主生死的唯一途径。
功境至此,当可轻松地度百岁乃去,乃至寿高千岁未为老:“定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憨山大师是在家中走着走着而入定的,他只觉得在定中只呆了一会儿,出定之后看到当日的饭菜还原样放着,只是都积满了灰尘,原来已“入定”了廿余天。
福建蒲田能仁寺当家、著名高僧宽净大法师,于1967年农历10月2日在九仙山弥勒洞内坐禅入定,自觉过了一昼一夜,当他出定时已系1973年农历4月8日了,时间已过了整整6年5个月余。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
八步骤三种禅修(下)八步骤三种禅修(下)三、观察修与安住修(1)对禅修的误解:只有闭上眼睛,盘腿坐在那里才是禅修。
禅修是心地功夫,关键是改变我们的心,打坐只是辅助手段。
真正的用心,贯穿在一切时,一切处,包括行住坐卧,吃喝拉撒。
只要保持正念,随时随地都是修行。
(2)佛教中,禅修的方法很多。
止观:通过培养定力获得观智;内观,通过培养觉知获得观照力;观想,通过想象来调整心行。
书院的修学比较重视观察修,也是《道次第》倡导的修学方式。
通过听闻法义,运用理性思维,建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学习佛陀的言教,是常规修学途径。
1.2.观察修的心理基础(1)人有理性(2)我们今天接受到觉醒智慧的文化。
否则,将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找不到生命的出路。
(3)佛陀不但找到了这条路,还为我们施设种种教法,尽管有方便,我们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但佛法浩瀚,很多人穷其一生上下求索,不得要领。
(4)有鉴于此,根据现代人的特点,安立三级修学模式,只要真诚、认真、老实遵循这一次第,下多少功夫,就能有多少受益。
3.4.观察修的教理依据:如理思维(1)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八正道,首先是正见,其次是正思维。
我们接受了佛法正见,就要落实到心行,以此观察世界,思考人生,而不是一味随着妄念跑。
/唯识:四种寻思才能引发四种如实智。
(2)参禅也好,念佛也好,都是在众多经纶基础上浓缩的修行手段,而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表现形式。
这些方法背后,还有完整的理论和修证体系。
(3)正见:为什么只有佛法能将人导向解脱?正是因为知见不同,对这些概念的分析和解读不同,由此发展的修行原理也不同。
这才是佛法真正的不共所在。
3.凡夫心是依观察修而建立(1)凡夫心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建立起来,可以说,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在做观察修和安住修。
(2)观察修就是针对某个问题,通过各个角度反复思考。
形成相应心念,并使此心念增长广大。
我们曾经因为错误的观察修和安住修带来烦恼,流转生死。
入定和开悟区分
入定和开悟区分
乐师兄:“入定和开悟的区分是什么呢?”
老师:“入定和开悟的区别,进入高级定中的人,他是住于一个一个观念,那么从这些观念退失的时候,是自然退失的。
没有什么界面,就没有从如来藏出来的那个心动的那个界面,没有这样的界面。
定是能自动退失的,那么如来藏状态是不能够自动退失的。
定的过程中,一直在压抑着念头。
住于念头之间的距离。
而如来藏状态,反而恰恰相反,它希望升起这种念头,但无法升起。
二者正好是相反的。
入定是住于什么?思维的观察对象,它是有能所的。
那么进入如来藏状态,开悟呢它是自观自在的,它是排除了能所的。
所以这就是它的各种各样的,很多的区别。
很多地方都是本质的不一样。
甚至有的地方根本是相反的。
这个就简单谈这一点。
”。
为朋友整理的有关初禅进一步的资料
为朋友整理的有关初禅进一步的资料(转载)我给您专门编写的止观修行的所有关键点第一部分“止”目录1.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概念的解释2.为什么要用呼吸做我们的所缘3.光与禅相4.进入初禅(止)与检索初禅五禅支(观——最简单的观)5.习练五种禅定自在6.进入二禅、三禅、四禅地(五、六、七、八定佛门不主张证入)7.注意事项1.必要的知识和概念您好,如果说道家说的那些术语比较玄奥或者什么...隐晦,佛门的东西就属于比较清晰的,所以概念比较多,他们教授这些,都是为了实修“观”做准备,有两本叫《阿毗达摩》和《清净道论》的,是专门指导。
我先挑跟初禅有关系的几个必须要知道的概念给您说说~佛法把所有事物的本质归纳成四类:心法、心所法、色法、涅盘。
主要我们看前面的两个:“心”和“心所”。
“心所”的意思就是“心的”、“心所依靠的”、“心所需要的”。
心所、心,这两个必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心或者心所。
他们加在一起,被称为“名法”。
所以佛门里总有“名色”、“名色”,名就是名法——心和心所。
简单点儿说,心和心所就是指一切心理现象或精神现象;色就是色法,一切物质现象。
佛门认为,这两大类现象(名与色)都是因缘和合的,没有本体,是有生灭的无常。
因为是修行,所以佛家一般就把名与色放到了人身上,那么人的心就是名,身就是色,我们解脱的就是人体的名色,即“身心”。
在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心必须有物质的基础才能产生,而且有了物质依靠(眼、耳、鼻、舌、身)也还不够,心不会单独生起,它的生起必定伴随着若干的心理作用一起生起。
所以,心在对外界作出任何反应的时候,并不是单一个的心理在起作用,而是有很多的心理同时在运作。
其中认知对象的称为心,伴随着它起作用的其他心理称为心所,意思是“属于心的”。
我们为什么能够入定?因为有个心所,叫做“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一个心所的名字。
平日我们看书写字,有时会因为专注,而听不到四周的声音,就是因为我们所产生的心所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由“看”这个动作产生的十四个心所和其他一些心所。
第三章 止观的原理佛学讲义
第三章止觀的原理佛陀在尚未悟道時,正是在菩提樹下利用止觀這種在禪定中思維觀察的方法,發現了人類痛苦與輪迴的根源。
為什麼思維觀察必須要在禪定裡做呢?這是因為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觀察易受雜念影響,很難真正探究到事物現象的根源,也無法掌握心念瞬間起伏的變化。
只有透過定境的凝結,才有辦法處理上述那些問題。
雖然擁有定力,並不代表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以及解決那些問題。
但禪定就如同我們身處無菌實驗室一樣,很多研究就是要在這樣的空間裡完成,一旦離開實驗室,或是實驗室遭到汙染,研究結果就會出現誤差。
而佛陀又如何能在發現答案的同時,也立即完成解脫圓滿呢?主要是佛陀原已具足無上甚深禪定,所以當他證悟圓滿智慧的同時,也代表他能將所證悟內容徹行無礙,達至知與行、禪定與智慧完全等量並驅的境地。
同樣的,我們由經論、文獻記載也可看見許多古代大阿羅漢聖者,往往僅是聽到某句開示或閱讀到經典某段內容,就當下開悟解脫的例子。
當時的修行人,因為外緣干擾誘惑較少,一旦踏上求法道路,大多花大量時間在禪定的訓練上,雖然一時無法靠自己摸索找出生命問題的解答,但若時機因緣成熟,經由明師導引或依循經典裡指示方向,便能開啟般若智慧,親證涅槃。
現代修行人雖然去佛住世已遠,但資訊流通發達,佛典取得便利,普遍教育程度與知識閱歷更比過往者提升許多,可是明心見性、證悟解脫的人卻如鳳毛麟角,當中雖然有身處末法時期,眾說紛紜反致干擾障礙的原因外,缺乏定力恐怕更是其關鍵要素。
這麼說來,無法撥出太多空餘時間專心鍛練禪定的現代人,不就完全修證無望、安心無期了?其實不然,定力的獲得並不如我們想像般艱難,若能掌握要領,行、住、坐、臥、吃飯、談話、開車、工作皆能練習,不見得唯有專門撥出時間盤腿打坐才叫修定。
更何況若是開啟般若智慧的方法、目標正確,當慧力逐漸增長時,定力也會隨之慢慢加深,只怕表面看似修慧,卻落得貪逐文辭、執取字義,身陷所知障而不自覺罷了。
瞭解定在止觀中扮演的重要位置後,我們回到止觀為何能夠打破人類無明我執的原裡繼續說明。
出世间禅定的种类
出世间禅定的种类(2011-11-08 08:33:49)转载分类:戒定实修标签:杂谈据《般若注释》经中所记载,出世间的禅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小乘禅,第二种是大乘禅。
小乘禅的定义是:依“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修习“九住心”,证“四禅八定”,以观“苦、集、灭、道”四谛等法修习,从而厌三界苦,欣涅槃乐,破人我执,断烦恼障,出世解脱,得阿罗汉果的定。
大乘禅的定义是:若能依万法皆空而禅修,既可缘广大境,修“九住心”止息(“九住心”就是欲界禅修里将心止于一处的九种修行的次第),能具平等智,将整个身心安住在不增不减、不取不舍、不净不垢的境界里,自他普度,破法我执,既能断除欲界的所知障和一切烦恼,更能证得菩提涅槃二果的禅定。
大乘定一般叫做犹如虚空般的定,密乘的定叫做金刚定,菩萨的定叫做勇士定。
定也有“正得定”和“后得定”之分,禅修出定后于四时的行、住、坐、卧,皆不忘失佛法行仪,内心安稳而清明。
大乘禅定就是六度之中的“禅定度”,“禅定度”是修心最佳、最妙之方法,所谓禅定就是把心稳定下来,不散于他处,禅定是让心静下来的最好的方法,通过禅定先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然后再慢慢悟自己的心性,这就是观察自心的最妙之法。
就像吃糖一样,吃糖要将糖先放在嘴里,然后再慢慢地品嚼享受它的甜味是一个道理,“禅定度”也要一步又一步地逐渐进深而稳定,“禅定度”有不同的层次,据《戒律结论》云:“禅定度”又可分为积德禅定、不动禅定、自在禅定三者。
1),积德禅定:一般来说禅定也需要很多条件,在喧闹繁杂的城市里禅修比较困难一些。
但是,城市里的人大部分都有自己安静的住所,条件好的还有别墅之类,这样在自己的住处就可以打坐和禅修,但还是比不上无人的静谧之处,或寺院山林等地。
我们自己禅坐的地方需要有一个比较清静整洁舒适的环境,前面也不能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比如令人爱不释手的物品,或者亲近爱人的照片等等。
不然的话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看着它,又要想入非非了。
止观禅定应运中的差别
第一明于坐中修止观:于坐禅中修止观大略说有五种不同之意: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所谓初修行止观者于初坐禅时心易粗乱故,应当修止以除破之。心缘于一境而灭诸妄想,若修止不能破除妄想即应修观。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的两种意义:(一)者修止自有三种。1.系缘守境止:所谓系心念于鼻端或者脐间等处,观诸气息或者明点等令心不散。故经云:“系心不放逸亦如猿着锁”。2.者制心止:所谓随心念所生起处即便将心制之于根中而不令驰散。故经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止心”。此二种皆是事相不须分别;3.者体真止:所谓心所念,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无有自性,唯是因缘幻相,则心不取着。若心真能不取着于一切幻相则妄念心自息。故名为止。如经中说云:“一切诸法中,因缘空无主。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 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行者虽然用如上体真止的修法,而妄念不能息灭。应当于此之时修习观想,反观所起之心之相状。过去已灭掉了,现在的心念又刹那刹那无有所住,而成为了过去。未来的还未至,此过去、现在、未来三际穷其底而观之无有丝毫实性,了不可得。既然三世之法皆不可得法,无法可得则亦无有心念可得,若无有心则一切法皆无;行者虽观心不住皆无所有,而非无刹那,任运觉知念起。又观此心念以内有六根外有六尘,根尘相对故有识生,根尘未对识本无生。观生如是观灭亦然,生灭之相无有丝毫实在故只是名字相的假立而已。随境所起之心为生灭之心,生灭心灭,寂灭现前了无所得,是所谓涅盘空寂之理,其心自止。《大乘起信论》云:“若心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谓初心修学未便得住。抑之令住往往发狂。如学射法久习方中矣”。(二)者修观有二种:1.者对治观。如修不净观可以对治贪欲。若人贪欲之心旺盛,就要修学观身不净的念处,若成就不净观贪欲心即可灭掉。若行者嗔恨心大就要修慈心观成就慈心三昧即可以对治瞋恚。若我执深重就要修界分别观成就法念处对治我执,于诸法抉择诸法无自性,所见皆为不可得的虚幻因缘之相。若行者的心念很是散乱则应修数息观来对治多寻思等;2.者正观。观一切诸法自性无相并是因缘所生,因缘之法亦无有独立自性当下即空是实相。行者先要了达我们所观之境一切皆空亡,而能观之心无实境可以执着自然而然不起。如经偈中说。“诸法不牢固,常在于念中。已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
【万行书院】止、观、入定三者的区别
止和观是有本质区别的:止是把散乱的心收回来安住在当下;观相当于禅宗说的参、疑、情,就是考量、参究的意思,你不止就不能定,不观就不能有慧,止观相当于定和慧的区别。
你要想观,就要把心止定在某一个点上,你针对某一个点起疑情,才能达到观的效果,才能够开智慧。
止,我们通过念佛通过冥想,或者说通过深呼吸,把心安住在当下,这就是训练止的方法。
你只有把散乱的心变成一,安住在一上的时候就叫做止。
在止的基础上再升起一念,这才叫做观。
观字结构义上就是又见面的意思,把以往的信息重新找到了,和过去的信息重新链接上了,你才能够开智慧。
你如果想观又不能把散乱的心收回来,安住于当下,那又如何观呢?其实观的时候就是把个体融入到整体里面来,观就相当于已经入了道了,止就是把散乱的心收回来,放在道的门口。
观就是入门了,开始上路了。
我们的境界往往是在观的时候出现,在止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境界出现,因为止是在门口还没有进入门内还没有上路,所以境界很少、微乎其微;观出现在中途境界,指的就是沿途风光的境界,就意味着你在途中了,在开始正式迈步了。
观的人也是分次第的,有进出的观,中间的观,和最后的观。
那么最初的观,你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都清清楚楚,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念头,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这个念头本身就是我们自性地显现,它也是佛性也是自性,它表现的一种形式。
那么自性要展现出来,就会以不同的形式,我们说妄念也好,正念也好,其实都是自性的显现。
就相当于我们内心的世界,嘻笑怒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自性地显现,并不是说只有慈悲、施舍才是自性的显现。
自性是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观的途中,自性也是千奇百怪的。
当走完观的层次以后,才能够真正地入大定,在入定的时候你是经历了所有的沿途风光,到达源头了才叫入定。
有时候我们会在途中入定,其实沿途中的入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定,你在沿途入定那叫原地踏步不叫入定,只有到达源头的入定才是佛教里面讲的真正入定。
止观必要的基础及方向
止:必要的基础及其方向修学佛法是由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愿开始;以圆满菩提心为道果。
其间,除少数极上根利器者外,禅定是必修的工具和手段。
故经云:“一切清静慧,皆由禅定生”。
论述禅定的典籍数不胜数,颇易见到。
然而其次第均是为出家人,亦即专事修行的人所设,即使从入手教起的九次第定也是如此。
今日学佛人以在家人居多,奔忙生活之余要完全依照古德所设次第来修甚是不易。
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时间少走冤枉路,关系重大。
禅定之要无非止观。
如何止观?圆觉经述及禅定基本方便有三:奢摩它(止),三摩钵提(观)及禅那(止观双运不二)。
从因地上看来,止有两种程度:俗义止于正念,胜义(姑云)止于空性,高下不可比较;观也有两种程度:俗义分析臆度于空性,胜义(姑云)现量持住于空性,高下亦不可以道里计;禅那却只有一种:胜义止观不二。
这里将先讨论俗义止,将来另文讨论俗义的观,胜义的止观要等对空性有真实体会后才能用。
止是定的基础,梵云奢摩它,意谓专注。
未得一定程度的止力去做更高深的修法,例如毗婆舍那(分析性的观),三摩钵提(等持的观),一心三观,大手印定,且却等等,纯是沙滩上的楼阁,全无是处。
所以止是偷懒不得的,非修不可,非化上时间不可的。
不过止是内外道所共法,具体的修法取决于方向,目标及行人情况。
佛法仅以破除一切恶习执着,明心见性直至圆满菩提心究竟涅槃教人。
佛门行人的方向不是神通,不是长生不老也不仅是强身健体。
佛门虽不排斥上述效果,但明确指出此仅圣末边事。
观诸当今,迷于神通追求神通已成了时人通病,因之不务正业者有之,发神经者有之,倾家荡产者有之,其最小者为失财耗时,实深可叹。
究其根源,无非两处,一曰贪:欲得超人能力而获名利,或满足虚荣心;二曰盲:于佛法无正知见,误以轻安或神通境为究竟。
所以,菩提心与正知见又是正定的基础,失此则无不迷于岐途。
建立正知见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非三五句话可了,有疑当反复研读经典并请教大德。
人的知见对对错错深藏内心,许多自己也不知道不清楚,但凡是一举一动,自觉不自觉地,无不受知见引导。
九次第定
九次第定九次第定是佛教对修习禅定初期阶段心理状态进行讲解的专有名词。
文言的九次第,就是九个层次、九个步骤的意思。
定就是入定、禅定。
现代汉语可以解释为【九次第定】:进入禅定的九个层次或者九个步骤。
九次第定是讲如何克服入定的主要障碍及入定初期的九个步骤,即入定的九种心理状态,因为不论佛教、道教、印度教;显宗或密宗的禅定或者叫修心、冥想、修炼等等叫法,都会经过这九种心理状态。
只是修习的门路不一样,叫法不一样,具体的九个层次的分法各家各派也有差别,(也有不按九个层次分的,例如欲界定只分四个步骤),但是这种心理状态的发生是一致的,是修习禅定、气功、冥想都会体验到的九种心理状态。
九次第定并非究竟,不像有些文章里形容的那样,比四禅八定还多一定。
其实这个阶段称为“息心”,又叫做“止”,藏名“奢摩他”,只是禅定初学入门而已,“初能止”罢了。
差不多相当于四禅八定最初的阶段“欲界定”。
(一)入定在未说九次第定之前先说一下入定一开始遇到的困难或者说是障碍。
入定的第一种主要障碍是懒,对观修缺乏兴趣和欲望。
懒包括了懈怠、怯懦和驰走。
懈怠是指修行者只满足于现况,不生起精进的决心,无力自拔于怠倦中。
怯懦是因为修行者相信自己无能力从事高深的禅修,认为入定是完全超乎自己能力所及,于是就不进行这种禅修了。
驰走是指修行者把自己的能量消耗于不恰当的地方。
懒使修行者堵塞了观修和入定之门,不能进入有力的高尚的心境。
克服懒的障碍在于加强信心、愿望、努力和调柔。
信心是在精思禅定有多种利益而获得的,然后以信心为基础,愿意去证取真正的入定境界,引起愉快的努力,热切地修行,渐渐地使心调柔,而斩断了懒的根源。
入定的第二种主要障碍是昏沉。
当你在专心观注时,明朗度及专注力都减少了,此时就发生昏沉了。
昏沉有两种类刑:粗昏沉和细昏沉,粗沉是修行者固定和安住于观想的目标时,却失去了心的明朗和专注力,甚至昏昏欲睡,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禅修上有进步的时候。
细昏沉则是明朗度及稳定度都有,但却并不是非常的清晰和明朗,也就是说明朗度和专注力稍微减少了,没有真正的心的活活泼泼的明朗:这种情况是在禅修上更有进境时才会发生。
止禅和观禅的区别
⽌禅和观禅的区别
⽌禅是要求专注在固定的所缘,不可以转移注意⼒去观注另外⼀个所缘,这就是⽌禅所要求的⼼和所缘保持⼀致。
修观禅时,在观照的当下,什么所缘最明显你就去观照这个最明显的所缘。
修观禅时⼼和所缘保持⼀致性的意思是:⼼持续地观照在不断变化的所缘上。
⽌禅的所缘是概念法,观禅的所缘是究竟法。
因为修观禅时,需要看到所缘的⽣灭;但是修⽌禅时,不⽤看到⽣灭,只需要你专注在⼀个固定的所缘上即可。
详细的解释就是⽌禅的所缘是专⼀的,只需要牢牢地专注在⼀个所缘,⼼静下来即可。
修观禅时,被观照的所缘是
在变化,它是⽆常的。
也就是⾝⼼之中⽆论⽣起任何现象,都要当做所缘去观照。
所缘⽣起,所缘也会灭去,所缘会有变化。
修⽌时,⽌禅呵护地很好,随着⽌禅⽣起的定⼒要⼩⼼呵护,不能有五盖⽣起。
⽌禅如同⼩孩⼦被⽗母保护⼀样,需要⼀直呵护。
⼀旦五盖⽣起,⽌禅的定⼒就完全消失。
⽌禅的环境⼀旦被破坏,⽌禅的境界⼀瞬间就会退转消失。
这
修观禅时,在⾝⼼之内⽣起的任何所缘,⼼就观照这个所缘。
开始修观禅时,禅修者只是练习如何观照,很难对所缘保持持续的观照⼒。
慢慢地熟练之后,⼼会⾃动地去观照当下最明显地所缘。
通过修习观禅所证得的观智不会退转。
如何辨识禅支
如何辨识禅支当你培育五根,定力将得到提升,并能持续不间断地觉知入出息似相愈来愈长的时间。
那时,你的定力将能达到非常接近禅那的境界——近行定。
然后,当你的五根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平衡时,定力将超越近行定,而达到禅那——安止定。
达到禅那时,你的心,将能够不间断地,觉知入出息似相数小时,甚至整夜或一整天。
一旦你能够安住于安止定,并持续专注在入出息似相两小时或更久的时间,如此维持几天后,你应尝试辨识五禅支。
它们是:⑴ 寻:它引导心,让心投向于入出息似相。
⑵ 伺:它保持心,让心维持在入出息似相上。
⑶ 喜:喜悦,对入出息似相感到欢喜。
⑷ 乐:对入出息似相感觉愉悦和快乐。
⑸ 一境性:让心专注于入出息似相。
禅支是和初禅心一起生起的五个心所,实际上,它们和包括慧根在内的其他二十八个入出息初禅心所,一起生起。
但佛陀在描述初禅时,只提及这五个禅支,因为它们是最明显的。
它们在一起组成了禅那。
怎样辨识五禅支呢?让心持续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一小时、两小时或更长时间,接着先要辨识意门。
什么是意门呢?如前所述,在人世间,名法必须依靠心脏里某些称为心所依处的色法才能生起。
我们也讲到了,在两个识知颜色、声音、气味等的心路之间,有无数的有分心生起。
当这些数不清的有分心生起时,心并不能识知,任何现在世的所缘。
这个时候所生起的有分心,充当了意门,我们称之为有分意门。
因为深厚定力的缘故,有分像一面闪闪发光的镜子般出现在心脏里面。
如镜子般的光亮,是由有分心产生的色法。
它本身并非有分,因为有分心是名法,名法并没有颜色。
为了辨识五禅支,你需要辨识有分意门,同时需要辨识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入出息似相。
当你看见出现在有分意门里的禅相后,接着在该禅相中辨识五禅支。
五自在:刚开始修习禅那时,你不应花太多时间来辨识禅支,而应该练习长时间安住于禅那之中。
一旦你能够长时间地入禅定,就需要练习五自在:⑴ 转向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转向于禅支。
⑵ 入定自在:能够随意在何时何地轻易地进入禅那。
【万行书院】入定的层次
你们学佛的人整天就想着入定、开智慧、了生死这三个层次。
的确,这三个层次对于每个学佛的人来讲都是非常渴望的。
你要想入定,首先身体气脉要畅通,呼吸要匀称,气脉要在身体里饱和。
当气脉不在身体里面流动、被气脉充满了,没有流动的空间了,才谈得上入定。
因此,在入定前,要有个非常强壮的身体和过硬的体质,否则,没法入定。
我们通常所说的入定,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是一些片刻的清安,不是真正的入定。
真正的入定是个体消失融入到整体里面了,然后又从整体里面出来,这个时候你就变成一个整体的信息了。
其实,入定就是和宇宙融为一体。
出定后,你就带着整个宇宙的信息和能量了。
做到把个体消失融入到整体里面还要住在整体里面,这就是所谓的入定和住定了。
当住完以后出来,就叫做出定。
这一进、一住、一出,你整个人就脱胎换骨了。
你出来以后,身上散发出来的信息就是天外的信息,也是宇宙的信息。
所以,要先学会如何入定,有的人入定以后没办法住定,很快就出来。
你不住在这个定里面,就像充电时一接上电源马上就拔掉一样,并没有充到电。
你必须接上电源后充一个小时或八个小时,把你这个电池充满了饱和的电再把电源拔掉,这个时候就如同出了定,而你这个电池里面的电和电源源头的电是一样的。
入定也是分阶段、分层次的,如佛门里说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在入初禅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万念归为一念,也就是说没有杂念,只有一个念头。
这一个念头安住在当下,身体放松、身心和谐了,才叫做初禅。
初禅最怕就是人家突然喊你或推你。
如果你在打坐的时候,旁边的人不懂,有可能会叫你或推你。
当然,我们打坐一般都会告诉身边的人,我要打坐了你不要打扰我,有什么事情就等打完坐以后再处理。
在入定之前,身体的疼痛、麻木这些情况都没有了,都已经突破了,整个身心已经形成一个整体的能量,身体已不是支离破碎的了。
就像一个气球一样,整个充满了气,这样才能够安住在当下,才能够达到初禅。
当你通过初禅住上一段时间后,身心内外会有一个质的变化,就像花开一样,一直在持续的开。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戒,定,慧,是一个次第,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你想象一下,全世界的人都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世界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
贪嗔痴危害重大,没有贪嗔痴没有战争,波及整个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贪嗔痴,就不会发生,贪嗔痴给人们带来的是灾难,是烦恼,是痛苦,是永无休止的矛盾。
去除贪嗔痴,勤修戒定慧,是佛门修行人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平常人趋吉避凶的法宝之一。
贪:贪念一生,万物损。
人的贪念有很多种类:贪美色、贪美食、贪金钱、贪物品、贪功能等等贪世间一切虚幻之物。
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语埋怨人、事、物等等。
嗔的时候,心和肝的能量场会遭到干扰和损害。
痴:世上多少痴迷事,唯有情字最要命。
痴表现最突出的是情痴,尤其是沉浸在恋爱中、失恋中的人,当与自己的情人分开后,心要么完完全全活在过去,要么完完全全活在未来的期待中,几乎没有处在现在时刻。
慢:所谓慢,就是傲慢,骄傲的意思。
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产生傲慢或者骄傲的情绪。
这是每个人貌似利于生存的情绪。
疑:是怀疑正知正见,怀疑自己的大我,怀疑这些灵性的存在,凡是怀疑一切本源的东西都属于疑的部分。
大彻大悟就能大慈大悲,就是大愿大力。
所以力量是从自性愿心中来的。
只要你激发了自己心灵的潜力,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自利利他,设身处地,和光同尘,行持一切善法,明白自我反省,无私奉献,有正知正见,即是真正修行人,真正的修行人是人天师表,是普通人除了父母以外最方便的福田。
心上无事,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
随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和行,随时在检查自己行为的人,才是修行人。
一切众生其实也都在修行,生活就是修行,越勤奋精进,境界就会越好越高,自然朗照十方!一般人缺少的是修,或者缺乏智慧的行持。
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则“闻思修”都会缺。
主要是会缺乏行动力。
让自己具足戒定慧的办法之一可以先有止观。
止,应该止的时候就要止;观,应该观的时候,你观到了什么?又悟到了什么?止和观要能随时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止和观是有本质区别的:止是把散乱的心收回来安住在当下;观相当于禅宗说的参、疑、情,就是考量、参究的意思,你不止就不能定,不观就不能有慧,止观相当于定和慧的区别。
你要想观,就要把心止定在某一个点上,你针对某一个点起疑情,才能达到观的效果,才能够开智慧。
止,我们通过念佛通过冥想,或者说通过深呼吸,把心安住在当下,这就是训练止的方法。
你只有把散乱的心变成一,安住在一上的时候就叫做止。
在止的基础上再升起一念,这才叫做观。
观字结构义上就是又见面的意思,把以往的信息重新找到了,和过去的信息重新链接上了,你才能够开智慧。
你如果想观又不能把散乱的心收回来,安住于当下,那又如何观呢?
其实观的时候就是把个体融入到整体里面来,观就相当于已经入了道了,止就是把散乱的心收回来,放在道的门口。
观就是入门了,开始上路了。
我们的境界往往是在观的时候出现,在止的时候还没有太多的境界出现,因为止是在门口还没有进入门内还没有上路,所以境界很少、微乎其微;观出现在中途境界,指的就是沿途风光的境界,就意味着你在途中了,在开始正式迈步了。
观的人也是分次第的,有进出的观,中间的观,和最后的观。
那么最初的观,你对于自己的起心动念,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都清清楚楚,到最后你会发现这个念头,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这个念头本身就是我们自性地显现,它也是佛性也是自性,它表现的一种形式。
那么自性要展现出来,就会以不同的形式,我们说妄念也好,正念也好,其实都是自性的显现。
就相当于我们内心的世界,嘻笑怒骂、喜怒哀乐都是我们自性地显现,并不是说只有慈悲、施舍才是自性的显现。
自性是以不同的形式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观的途中,自性也是千奇百怪的。
当走完观的层次以后,才能够真正地入大定,在入定的时候你是经历了所有的沿途风光,到达源头了才叫入定。
有时候我们会在途中入定,其实沿途中的入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定,你在沿途入定那叫原地踏步不叫入定,只有到达源头的入定才是佛教里面讲的真正入定。
你只有在源头入定,身心才能彻底粉碎,以往的业力才能彻底地清洗掉。
否则的话,你这是在途中踏步。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我修行很多年了,为什么出现一个境界,我定在那里了。
其实不是你定在那里了,是这么多年这几个月你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
那么真正地入了定的人,在出定了以后,身心一定会有质的变化,从理念、气质、见地,方方面面都会有个彻底的变化。
用现在的话讲,他整个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彻底地改变了,脱胎换骨了,这种人才是从禅定中走出来的。
否则的话,要么你就是达到了止的效果,或者是达到了观的效果。
如果说你的这三步,是一次一次的止、观、入定做到位了,身心一定会有个彻头彻尾的改变。
但是现在有些人,他只是做到了止的效果,做到了一些定的效果,定就意味着他已经找到方向了,找到定位了。
那怎么走?具体走到哪里?这就靠观的力量了。
往往有的人进入了观的层次,但达不到源头,想出来也出不来了,因此在那个地方原地踏步,出不了状态。
结果跟他交流,他满嘴神神叨叨的,我们说这个人走火入魔了。
其实他也不是走火入魔,是处在状态上出不来了。
这样的人,我从2000年出关以来见到大约有10来个左右,人家把他带来给我看,说他精神病,其实是处在状态走不出来。
我用禅宗的方式跟他交流,他马上就对答出来了,我也用观的境界处在他的这个状态跟他交流,信息一下子就接通了。
例如,一个人处在途中,他说今天天气很好,睛空万里,万里无云;我就会告诉他,万里无云还早得很呢,有胆量你就让他下雨,你能把握下雨不被淋湿吗?旁人一听好像是牛头不对马嘴。
他所说的万里无云、晴空万里,意思是他没有一点杂念,我就让他故意生起一点杂念,看他会不会被杂念转动,下雨就是让他故意生起杂念,有杂念的时候你能不能做主,还是不是晴空万里,就是晴天和下雨你能不能做得到。
我通过这种方式一击一对就把他从那中境界中带出来了,或者说又推进了,进入定的层次了。
其实这种禅宗的手法,你明白了以后,就敢接应人了,你不明白,就去打坐、诵经,念佛。
其实打坐、诵经,念佛也只不过是我们说的止的阶段、定的阶段,还没有进入观的阶段和慧的阶段,更没有达到入大定的阶段,因为三个层次走完,正好是一个圆。
万行大和尚简介:
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在践行佛法、体证生命本源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4年佛学专业、7年闭关、18年建寺安僧、1万多场开示演讲、千万言著述、13部著作出版多国语言……
2000年创立东华家风: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2008年倡行每月1次升国旗;2016年创立中国首座佛教爱国馆;2000年至今,东华禅寺18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数千万元,并多次荣获省市“模范和谐寺观教堂”称誉。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悟,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历经三十余年,总结出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东华禅》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万行大和尚将《东华禅》修行法门无私奉献,殷切期望天下众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