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
少林基本内养功,释德建大师亲授,老少咸宜的功法
少林基本内养功,释德建大师亲授,老少咸宜的功法
(一)松肩式
将双手放在颈和肩膀的中间,再使肩头慢慢向后摇动。
当熟习后,腰可微微倾前,脚跟自然地提起。
松肩式
(二)虚桩
双脚平踏地面,双脚分开与耳尖、肩膀齐,双手向上屈曲,悬放在腹前或胸前,眼睛、嘴巴微微合上,力聚在双脚板,自然呼吸,静静地站立五至三十分钟。
虚桩
(三)自然丹田呼吸法
双脚踏地,双手轻按肚脐下,眼睛微微合上,然后观想自己的呼吸,吸气时观想肚,呼气时则观想鼻。
自然丹田呼吸法
(四)自为丹田呼吸法
双手轻按肚脐下,呼气时自然提肛收腹,闭嘴,将气呼出,眼睛微微张开,然后放松身体,气自回丹田,鼓肚凹腰,闭上眼睛。
呼气提肛收腹
吸气放肛鼓肚凹腰。
内养功
意守法,指练功时将意念集中于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内养功最通常用的是意守"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吸气时好像有气入小腹的感觉,即所谓"气贯丹田",这是意守的理想境界。此外,也可意守膈中、涌泉等穴位。
坐式,端坐于椅上,头微前俯,含胸拔背,松肩垂肘,十指舒展,掌心向下,轻放于大腿膝部。两腿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90度,目微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调整呼吸是内养功的主要功法,特点是练腹式呼吸。常用呼吸法有三种:第一种呼吸法以鼻呼吸。先行吸气,吸气时舌抬起顶上腭,同时以意领气至小腹部,腹部鼓起。吸气结束后,停顿片刻,再把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呼。呼气时将舌放下,同时收腹。以"练功好"三字为例,吸气时,默念"练"字;停顿时默念"功";呼气时默念"好"。无论字多字少,均分三段默念完。第二种呼吸法,以鼻呼吸或口鼻兼用,先行吸气,随之缓缓呼出,后再行停顿,即吸-呼-停,如此反复,默念字句及舌的配合同上法。第三种呼吸法,用鼻呼吸,先吸气少许即停顿,停顿后再行较多量的吸气。同时用意念将气引入小腹,然后将气徐徐呼出,其呼吸形式为吸-停-吸-呼。
内养功
内养功,是以默念字句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功法。该功法配合意守,侧重呼吸锻炼,通过意守和呼吸锻炼,达到大脑静、脏府动的目的。它对神经、循环、内脏保健、尤其是对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活动都有很好的调整作用。
内养功是传统气功静功基本功种之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内养功指传统气功中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具有静心宁神、调理内脏、培补元气作用的功法而言。狭义内养功指的是刘贵珍倡导的"气功疗法"的一种。该功法是刘贵珍得刘渡舟先生的亲授,并在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内养功强调默念字句、腹式呼吸、舌体起落、意守丹田等,具有大脑静、脏腑动的特点。
少林拳的养气功法
少林拳的养气功法中国传统武功中的身心修炼过程,十分注重以养气为核心的整体与统一的修炼,它是保证武功技战水平的关键,是保证武功练习者在此基础上达到健康长寿的重要方法。
中国少林武功中的养气锻炼,是中国传统体育和古代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古老的医学气功和武技养生,原属两种不同的范畴,但在长期的实践中,武功养生和医学气功,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武功的修炼吸取了医、道、佛家的养气精华,充实了少林武功的完整体系。
少林武功的养气方法,又称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等比较全面系统的辩证施治的养生论述。
此外,古代文献中,对养气、养生的方法,记载的很多,比如老子《道德经》讲“虚其心,实其腹”“致虚极,守静笃”;《庄子》中有'“吹峋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后世的李时珍、孙思邈等医学家等,都对气功养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中国养气功法发展至今,对其研究正逐步深化,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武术内功修炼的基础和探索人体奥秘的课题。
中国古代对养气功法的称谓有多种,有吐纳、导引、行气、服气、调息、静功、禅修、止观、炼丹、内功等等,虽然名称和锻炼的方法不同,但均属中国医疗和养生的范畴,它涉及许多学科,同祖国医学的关系尤为密切。
中医学是从全身经络出发,辨证施治,其功法也是从全身经络出发,以此为基础,它是养生的根本方法。
它讲究运用练气、聚气、运气之法,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养元固本。
经络顺通,疾患可愈,既可起到防病强身的作用,又可开掘生命的潜能,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古代的养生之术起源于中医学,不仅有丰富的理论,更有几千年的实践,因此,我们应从中医理论方面研究,以使养气功法在祛病延年,强身健体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少林拳的养气之法,是通过自我的意念来锻炼人体精、气,神、力,它是习武不可缺少的内功练习功法,正如孟子所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少林内功是汉族武术流派中河南少林派气功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以站裆为基础,着重于腰腿(根基)的霸力和上肢运动的锻炼。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少林内功秘诀旨要。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少林内功秘诀旨要一、守元凡是练拳习功的入,第一紧要的是固其精气,守其元阳。
精稳则真气旺盛。
真气旺盛则精神焕发,化精转气,传布到全身内外各处。
则可身体健壮,百病难生,气力强大。
为练真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守元这一步、最重要的是平心静气。
提高精神修养,见色无心,心无杂欲,持之以悟)意欲不兴则无阳自固。
平日勤苦得来的功夫,切不要贪一时的欢乐而前功尽弃,否则真功难成,望学习的人时刻收束身心,谨记莫违。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二、知止拳法的内功,以止心系念,专心一致,心乎气和为初步要求心念止住,精神就安定;精神安定,就可以专心练功习拳,自然技术易掌握而劲气的周运也能细心体会出来了.如此也就渐渐进入。
了神妙的境地。
今有一种方法,我在这里简略的讲一下。
无论盘坐、倒卧还是站桩静立,只要一开始行功,就把一切杂务乱想都放下,将意念放出到无限远与法界虚空相合,静心保持沉稳安祥,一灵独觉的状态,直到渐渐地感觉不到自己和外界的存在。
自觉要收功的时候,返回神意进入体内忧陀那(下丹田)片刻,使神气回归集聚而没有遗漏。
之后,再双手叠合搓热,裸露出腹部以脐为中心,正反各摩四十九转,接下来浴面,揉耳、拍头散火以全功。
止念静定当中,神静了下来就可以体觉到细微的感应,有的时候耳朵里各种声响越来越大甚至落针的声音听起来象个炸雷”经络,皮下气血串流或痒或跳。
脑袋中光彩眩目,见到鬼怪仙佛。
这些都是人功后自然产生的现象千万不要惊慌恐惧,立即收功。
只要一心静定,任其自生自灭,忽然精神一片空寂而心中感觉一片朗朗光明,又是别有洞天了。
少林内功秘诀旨要三、气法真言秘要第一步养气功夫: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做气虚。
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燥,叫做气实。
《少林韦陀内养气功》(六合一体易筋洗髓)
《少林韦陀内养气功》(六合一体易筋洗髓)韦陀内养气功,讲究的是“六合”一体,蕴含了易筋洗髓之法,通过功法练习,可保持机体内、外、上、下、左、右的平衡。
并由此“外六合”而带动“内六合”——奇经八脉的运行,进而推动全身的经络气血流畅,以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的目的。
整套功法分作三功(六字吐纳功、定步功、五步筑基功),动作都是以腰脊为轴心,建立在“肾为先天之本”和“脾胃为后天之基”的理论基础上,起到“宁神健脑、舒胸调气、壮腰补肾、健脾和胃”等作用。
六字吐纳功,是在古代“六字诀”(呵、呼、吹、嘘、呬、嘻)呼吸法的基础上,配合大雁的起落、拍水、展翅、抱颈、顾盼等象形动作组成的一套独特的武术养生功法。
一、大雁起落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虎口相交,右掌心贴左掌背,左掌心贴于小腹前。
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目视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迈出半步,随吸气,两手翻掌,由下向上交叉于腹前,右内左外。
3.重心移向左脚,右脚随之提悬,身体上升。
同时,两掌向左右上方伸展,两臂成半弧形,两掌高于头顶,成抱球状,目视前方。
4.右脚上前半步,落于左脚内侧,两脚跟相靠,脚尖外展,两腿半蹲,膝尖外展。
同时,随呼气,两掌左右下落,掌心向下,掌尖向外。
5.动作不停,两掌至与膝平时,弧形内收,身体随之下蹲,两膝相并。
同时,两掌交叉于两膝上侧方,右下左上,目视前下方。
6.起身直立,两掌虎口相交,抱于小腹前。
然后,做右进步,动作相同,唯方向相反。
左、右各做七遍。
二、前后展翅1.承接上势。
左脚向前上半步,两掌松开,左掌从右下沿腹前向左下画弧收至左腹角。
2.左掌叉腰,拇指在后;右掌向前推出,拇指张开,虎口对鼻尖。
同时,长呼“嘘”字左腿随右推掌成左弓步。
目视右掌。
3.接着,右掌屈指变爪,重心右移。
4.吸气,右爪由前向下拉至右腰际外侧,屈指握拳,拳心向下。
5.然后,左脚退半步,与右脚相并成正身直立。
同时,两掌虎口相交,抱于小腹前。
然后,上右脚伸左掌,动作与前相同。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
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气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来调整人体的气机,达到保健延年的作用。
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们将从气功的功理、功法和诀窍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气功的相关知识。
一、功理气功的功理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和经络学说为基础,认为人体的气血循环和脏器功能都与经络有关。
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经络的畅通,让气血得以调和流通,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1. 阴阳五行理论气功中的阴阳五行理论是指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脏的相互关系。
阴阳平衡是指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内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必须达到的和谐状态。
而五行是指人体的五脏五腑与自然界的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气功的练习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从而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2. 经络学说二、功法气功的练习方法主要包括静功和动功两种。
1. 静功静功是指气功的静态练习方式,主要包括静坐、静行、静卧等方式。
通过静功的练习,可以使人体内部的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起到调节脏腑功能、强身健体的作用。
2. 动功三、诀窍气功的练习有一些要注意的诀窍,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诀窍。
1. 呼吸诀窍气功的呼吸诀窍可以概括为深呼吸、细熟呼吸和长呼吸三个方面。
深呼吸是指通过鼻子深吸气,使得气息进入到气海,然后慢慢地由口吐气。
细熟呼吸是指通过鼻孔吸气,使得气息细腻、柔和,然后由口息气。
长呼吸是指呼吸的过程要尽量细、慢、长,这样可以增加气血的循环,达到调和身心的作用。
2. 意念诀窍气功的练习需要有一个专注的意念,通过意念的调动可以使得气机得以调和,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在练习时,注意要集中精神,排除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功当中。
3. 姿势诀窍气功的姿势诀窍是指练功时要保持适当的身体姿势,尽量放松自己,使得气血得以畅通。
同时要保持舒缓、稳定的呼吸节奏,避免过度用力或者过度放松。
气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健身方法,通过调整呼吸、运动身体和调和身心,可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保健养生的目的。
嵩山少林内功心法
嵩山少林内功心法少林内功心法一、少林内功少林内功原为武林强身基本功,经历代相传,已形成一种练功配合推拿治疗疾病的推拿流派,着重于腰腿的霸力和上肢力量锻炼。
练功时,要求心静,前胸微挺,后背要拔,腹要蓄,腰要塌,后臂宜敛。
通过有意识的动作配合呼吸“蓄力养气”,徐徐运力,所谓“外紧内松”。
运动时做到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达到气与力同练,内与外俱壮的目的。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古传气功,内功心法在练习少林内功之前要掌握基本裆势,介绍如下:(一)站裆势【动作】并步站立,左脚向左横跨一步,稍宽于肩,足尖略收成内八字,五趾着地,运用霸力,劲由上贯下注于足。
前胸微挺,后臀内蓄,两手后伸,挺肘伸腕,肩腋勿松,四指并拢,拇指外分,两目平视,勿左顾右盼,精神贯注,呼吸随意。
【要领】做到三直四平。
即保持臂、腰、腿用力伸直;头、肩、掌、脚尽量水平,两脚内扣,运用霸力。
夹肩、挺肘、伸腕、翻掌、立指。
挺胸收腹,舌舔上颚,呼吸自然,两目平视。
(二)马裆势【动作】并步站立,左脚向左平开一步,屈膝下蹲,两足距离略宽于肩,两膝和脚尖微向内扣,两脚跟微向外蹬,成内八字形。
两手后伸,肘直腕伸,拇指分开,四指并拢,或两手平放两胯处,虎口朝内。
挺胸收腹,微微前倾,重心放在两腿之间,头如顶物,目须平视,呼吸随意。
【要领】沉腰屈膝,挺胸收腹,目须平视,呼吸自然。
(三)弓箭裆势【动作】并步站立,身向右旋,右足向前方跨出一大步,距离可根据自己身体高矮调整;在前之右腿屈膝半蹲,膝与足垂直,足尖微向内扣,在后之左腿膝部挺直,足略向外撤,脚跟着地,成前弓后箭之势。
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两臂后伸,挺肘伸腕,掌根蓄劲或两手叉腰,虎口朝内,蓄势待发。
【要领】前弓后箭,用劲后沉,挺胸收腹,呼吸随意,虚灵顶劲,全神贯注。
(四)磨裆势【动作】上身略向前俯,重心下沉,臀部微收,两手仰掌护腰。
左手化俯掌屈肘向右上方推出,掌根及掌外侧运动徐徐向左方磨转,同时身体随之向左旋转,右弓步演变成左弓步,左手变仰掌护腰。
少林硬功夫的原理
少林硬功夫的原理少林硬功夫的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少林硬功夫的原理与身体的基本构造和力学原理有关。
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锻炼来增强其力量和稳定性。
硬功夫的训练注重培养和强化身体的基本构造,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姿势来加强骨骼和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稳定性,从而达到更强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其次,少林硬功夫的原理与呼吸和气功有关。
在少林功夫的训练中,注重呼吸的控制和调整,以实现体内能量的积蓄和发挥。
通过调整呼吸方式和节奏,可以提高氧气的吸收和运输,增加身体的耐力和爆发力。
同时,呼吸的控制还可以帮助调整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气功练习也是少林功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和操控气的运行,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能量的流通,增强身体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再次,少林硬功夫的原理与心理素质和意志力有关。
硬功夫的训练不仅仅需要强大的身体素质,还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克服困难,可以培养和锻炼心灵的坚韧性和稳定性。
只有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才能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或困境时保持镇定和自信,发挥出最佳的表现。
最后,少林硬功夫的原理与武德和修身养性有关。
功夫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或武术技巧的学习,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进程。
少林功夫讲究修炼武德,倡导忍辱负重、精勤苦练的精神。
通过训练和修行,可以提高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出坚强、正直、勇敢的品格和健康的心态。
这些素质的培养不仅能够在实战中发挥作用,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带来积极的影响。
总结起来,少林硬功夫的原理涵盖了身体的构造和力学原理、呼吸和气功的控制、心理素质和意志力的修炼,以及武德和修身养性的培养。
通过全面的训练和修行,少林功夫可以帮助人们达到身心和谐、强健有力、稳定坚韧的状态,具备更强的攻击和防御能力。
同时,少林功夫也强调和平、友善、正直的价值观,以促进人类和谐共处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德建身心疗法之内养功
德建身心疗法之内养功一、练内养功的目的德建禅师所修炼的功夫是少林传统功夫,而他所编制的内养功主要是教导我们练气、养气和行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心境平静自在。
这套养生功主要是练柔劲和内气,练至身体血气回圈,经络畅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血气旺盛。
练内养功有三大目的:(1)修禅;(2)强身健体;(3)学习禅医。
1、修禅禅机即气机,从基础上我们了解到为什么要从练武中学习修禅。
由于少林的传统功夫是气功,主要是练习“以意导气,以气引力,以力催形,以形养神,以神见性”。
从练气逐步明心见性,是少林禅武的主要基础,亦是天人合一修身的方法。
在修炼期间,专注到手、眼、身、法、步,而达到万念俱空的境界,犹如静坐禅一样的原理,所以学习养生功、内养功同样是修禅的法门。
行性法师曾解释,这种修炼方法就称为“行意禅”,目的是利用禅武修练个人心性品德,而达到超越自己的境界。
行性法师说道,在修炼期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艰难的是修炼自己的心性、降服自己的心魔,控制自己。
通过练武,我们慢慢可以控制自己的手、眼、身、意,然后控制自己的意志,再运用自己的意志引导内气,最后利用内气引导气力,久而久之,就可以慢慢养成控制自己的本能,亦是修炼少林传统功法“禅武”的精粹。
若要练到意气合一,就必须修禅,因为只有心静如水,古井无波,忘我无我,才能做到意气合一,进入禅的境界,从而达到无上功法。
这也是禅与武不能分开的原因,亦是德建法师所传授少林功法的特点,就是要求锻炼者要注意修心性、修菩萨心、光明心、淡泊心。
只要修好心性,方能做到古井无波,意气合一,意到气到,达到“禅武合一”的境界。
2、强身健体有好的心境而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也是不足够的,身体强健才能办事,才能慈悲济世,甚至修炼自己。
内养功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血气畅旺,五脏六腑都健康,其主旨是养气、利气、行气。
人的丹田之气就是“元气”,所以要养丹田之气,当丹田之气足够,全身经络血气就会运行畅顺,这也是很重要的养生治病的原理。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原理
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原理少林内劲一指禅是少林寺传统武术中的一种特殊技击方式,它融合了内功和技击于一体,通过练习和运用内劲来达到强力攻击的效果。
这一技艺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内功、呼吸、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以及专注与意念的发力等多个方面。
首先,内功是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基础。
内功是指通过特定的呼吸和调整身体的运行方式来培养和积累力量。
在少林武术中,内功主要包括气功、神清气定、内精外显等方面。
通过长期的内功修炼,武者能够将内劲从丹田散发至全身各个部位,从而形成强大的力量储备。
其次,呼吸在内劲一指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呼吸可以被视为人体能量的调节器,它能帮助武者维持正常的身体机能,并且在施展内劲时提供所需的力量。
在内劲一指禅中,武者通常通过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来强化呼吸系统和腹部肌肉,使其能够更好地吸纳氧气和能量。
第三,身体与心灵的和谐也是运用内劲一指禅的重要原理之一。
少林武术注重修炼身心,追求身心的和谐与平衡。
只有当身心完全放松,思绪集中时,内劲的发力才能更加准确和有力。
通过修炼内功和冥想,武者能够调整身体和心灵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好地协调运作,从而提高内劲的发挥效果。
最后,专注与意念的发力是内劲一指禅的关键。
少林武术强调意念的指导作用,通过集中注意力和专注于目标,武者能够将内劲准确地传递到一指之上,从而增加攻击力。
这种专注和意念的发力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武者可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意念力,使内劲一指禅发挥到极致。
综上所述,少林内劲一指禅的原理主要包括内功、呼吸、身心的和谐与专注意念的发力。
通过修炼内功、调节呼吸、培养身心的和谐与集中注意力,武者能够将内劲运用于一指之上,达到强力攻击的效果。
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不断的修行,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领悟,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这一技艺。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
《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第一篇:《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练功要领的体会作者:小不点(叫化佬)一、关于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介绍:该功法最大的优点是安全。
原因:气功是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行自我锻炼的方法,而该功初时只需要调身(即姿势正确)就可练功,呼吸自然,不用意守和无须入静,故不易出偏,安全呀。
其次是易学易记,一桩一姿势,不复杂。
再次是易得气,气感感觉快(注意:因各人身体的个体差异,其气感的强弱,感到气感时需要的时间各异,有些人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人很快就有气感了,但也有练了多年甚至未有气感的,但其本人自我感觉是身体较练功前健康)。
二、听说阙老前辈教功时,只站桩,在多年站桩的基础上才进行扳指,循序渐进。
王瑞亭老师的少林内劲一指禅,是融合了他个人的心意六合拳,加进了热身法。
阙老师带徒弟较多,都练得很好,功力也强,各人练功的体会也不同。
目前关于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的版本甚多,真如陈氏创陈式太极拳,带了杨露禅、吴鉴泉等徒弟,现在社会上就有杨式和吴式太极拳。
不管怎样,站桩是所有版本中共有的,是核心部分。
三、马步桩即基本桩是所有桩式的基础,练得好,就为练其它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在15年前遇见一人,基本桩站了8年,体感的效果与别人不一样,功力也强,可谓各有千秋。
我建议基本桩至少要站半年以上。
四、练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关、疲劳关,气冲病灶关。
少林内劲一指禅要过三关:即放松、疲劳、气冲病灶关。
而放松、疲劳这两关有着内在的联系,能放松就不感到疲劳,疲劳关过了,也就感到放松了。
这两关过后,姿势也正确了。
在练功过程中,某些部位会出现不适的感觉,一是原来就有病的症状;二是自己还没觉察到的,还没在身上反映出症状来,通过练功,这些症状可能会消失。
在每次练的时候,有老师拍打你的有关部位,以帮助放松和疏通经络是最好不过了。
五、功法大体分为以下阶段:准备动作(有些版本有);起势,基本桩法,收势;其他桩法(包括起势、收势);扳指(趾)法。
少林韦陀内养功--定步功
少林韦陀内养功--定步功该功的每一动作都与呼吸、意念、眼神相结合,具有松静自然、圆活均匀、上下结合、内外相随,连贯一气等特点,而其最大的特点是定步而练。
它以腰腹(两肾、命门和腹部丹田)为核心,锻炼全身的一种功夫。
它是以左前、右前、左侧、右侧、左后、右后六个方位合式和四个来回的圆凰运动,起到动、静、升、降、开、合,具有舒胸、调气、宁神、益智、壮腰、摩腹等特殊作用。
它是锻炼奇经八脉,调节十二经脉,属于外炼筋、骨、皮,内炼精、气、神的一种功夫。
因此,练此功法对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这套功法的全过程原是一节,当中不可分割停顿、为便于习练,特分为五节。
第一节预备:成立正姿势。
身体自然站立,两手置于两侧旁,全身放松,重心放在两脚心上。
两跟向前平视,精神内守,排除杂念,口齿轻闭,气沉丹田。
第二节,起势1.随吸气,两手由下向前上方升起(如太极拳起势)至与肩平(图2)。
2.随呼气,两手慢慢下降回收于胯前,两膝弯曲(与腘后约成60°) 身体亦随之下沉(下蹲)。
(图3)3.随吸气,两手翻掌(掌心向上),沿胯、上腹、经胸前上提(升)至头顶前方,此时身体亦随之起立(图4)4.随呼气兩手翻掌(掌心向外),左右分开成划圆圈动作,下落至两腰侧变拳,拳心向上,置于腰旁。
(图5、6)第三节分左势、右势、左侧、右侧、左后、右后等六个方位动作。
1.左势:(1)随呼气,左手变掌,掌心向上,,由进腰侧向前方推出(意想手掌心有一重物随过推向前)。
(图7)2)随吸气,手翻赏变爪形,由前向后抓回(意想把原掌心推出放掉之物一把,再拉回),此时身体亦随抓回之势,略下沉(蹲)后再起立,左手仍呈握拳势置于左腰侧,拳心向上。
(图8、9)2.右势:(1)随呼气,右手變掌,由右腰侧向前方推出《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2)随吸气,右手翻拳变爪形,由前向后抓回(同左势,唯方向相反)。
3.左侧势:(1)随呼气,左于变掌,随转腰动作向左侧前方推出,动作要领等均同左势(1)。
少林易筋经(内壮外勇)
少林易筋经(内壮外勇)少林易筋经(内壮外勇)少林寺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以其内外兼修的训练方法而闻名于世。
而在少林寺的武学传承中,少林易筋经被誉为顶级的修炼之术,具备内壮外勇的双重效果。
本文将就少林易筋经的内外修炼进行探讨,展示其在武学中的卓越地位。
一、内壮——拥有强大的内功基础在武学中,内功是武者身体内部的力量体系,是一种通过呼吸调节和心理锻炼来培养的内部力量。
而少林易筋经正是通过内功修炼,培养出强大的内壮力量。
首先,易筋经通过深度的呼吸训练,调理武者体内的气血循环,增强内脏功能,提高气血素质,从而提升整体身体的健康水平。
其次,易筋经注重精神修炼,通过内观内省的方法调整情绪,提高自身意志力和心理素质。
这种修炼使得武者能够在面对考验和困难时保持冷静,激发内在潜力,使身体能够发挥出更多的潜力。
最后,易筋经还包括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通过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案逐渐提高武者的体力、耐力和柔韧性。
这种训练使得武者能够在激烈的战斗中保持良好的体能状态,更好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
二、外勇——雄健的外形与无与伦比的武技少林易筋经的另一个维度在于培养外勇,即塑造出雄壮的外貌和强悍的武技。
首先,易筋经的训练注重身体的塑造,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和姿势,使得武者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充盈而有力。
这种训练使得武者的外貌显得坚毅有力,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易筋经涵盖了多种武技,如拳法、腿法、翻滚等。
通过频繁的练习,武者能够将这些武技熟练地运用于实战中。
这些武技不仅包含了攻击和防御的技巧,还包括了变幻莫测的身法和出奇制胜的手段,使得武者在战斗中具备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内外结合——完美的武学境界少林易筋经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内壮和外勇相互结合,在武学修行中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
内壮通过训练提升了武者的身体素质、气血素质和意志品质,使得武者具备了强大的内在力量。
而外勇则通过外形塑造和武技训练,使得武者的外在形象和实战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少林内养功
切记始终要以保持胸部舒畅,呼吸自然为法则。另外,呼气时不要刻意主动提肛,而是通过呼气到将竭时带动会阴自然收缩。吸气时也不要胸部主动用力,通过翘尾而导引气息自然回落丹田,又通过“鼓肚子凹腰”,自然实现气息吸足丹田。个中火候把握,须得名师耳提面命方可。自学者以小幅度为宜。
四、松肩式
忌处在于心窝不能紧张。
五、摸鱼式
双掌自胸前按自丹田,呼气。然后在体侧变掌为拳,拽拳扩胸腹,同时吸足气。
动作简单,看似打哈欠伸懒腰,实为配上手上动作的自为呼吸法。
六、沐鼻法
双手食指贴于鼻梁两侧,上下移动,轻轻摩擦鼻翼。要点在于力度要轻,速度要慢,越轻越好,手指上下时要翻转。动作轻柔自然,配合呼吸畅顺,心情愉悦。禅医认为,人体健康有三大关键,即清窍(鼻腔、咽喉)、浊窍(肛门、尿门)、中隔(上中下三焦,主要包括肝胃、胸肋等),总共七窍,窍不通则百病生,因此健康须先通窍,其中鼻窍主管呼吸,乃七窍之首,最为重要,无论养生还是练功,都以通鼻窍为首要。
此式来源于古轮功夫中的古传易筋经。自为呼吸基础上,双手自胸前平行提起,左右分开,搭在两侧肩颈上,以肩头为轴,以肘为驱,前后绕环。
动作类似广播体操的肩部运动,但内在要点迥异,一是在于动作与呼吸相合,上绕时吸气,下绕时呼气,吸气时做到一定幅度的“鼓肚子凹腰”。起步时可以自然呼吸法练,但最好是配合自为呼吸法练。二是在于不是手肘带肩,而是腹部的起伏带动肩部,并以肩领肘。
开始时,可以观呼吸以助入静,呼观鼻吸观丹田。切记,是观,而不是守,不要执著。修炼有素后,无虑无念,以此即可参禅入定,达到虚静境界,从而明心见性。
此式外似简单,内则智慧无边,精妙之处非师父手把手教导、非亲见师父示范调配而不可得。虚桩实为少林功夫的母桩,德建师父曾一再教导要“万法虚中求”,史载陈王廷老前辈因得虚桩真诀而悟太极,足可见此功之高妙。 ຫໍສະໝຸດ 通过沐鼻,既通窍又平复气息。
少林气功原理之气的真义,日日吸气归丹田,功纯日久妙自得!
少林气功原理之气的真义,日日吸气归丹田,功纯日久妙自得!气的真义人的一身,内有五脏六腑,外有五官四肢。
五脏者:心肝、脾、肺、肾。
六腑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五官者:目为肝窍,舆为肺窍,口为脾窍,舌为心窍,耳为肾窍。
四肢皆以筋为联络,筋始于爪甲,聚于肘膝,裹结于头面。
其动而活泼者为气.所以练筋必先练气。
气行脉外,血行脉中,血状如水,百脉状如百川。
血的循环,气的运行,均发于心。
日夜十二时辰,周流十二经络,瞬息潮血来回,百脉震动。
肝主筋而藏血,脏腑经络之血,皆由肝升运,练功习技者必当保护。
养气与练气1.养气养气不离性,练气不离命,欲要养气保命,须使心意不动。
心为君火,动为象火,心火不动,象火不生,气念自平。
无念神自清,清者心意定。
歌诀:一念动时皆是火,万缘寂静方生真。
常使气通关节敏,自然精满真神存。
2.练气练气与养气,虽然同出一源,但有虚实动静、有形无形之别。
养气之学以道为归,以集意为宗法;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吞吐为功,以柔面刚为主旨,以刚而柔为极致。
其妙用则为时刚时柔、半刚半柔、刚柔相济、遇虚则实、遇实则虚、柔退刚进、左刚右柔、左柔右刚、互相交替、虚实兼用、刚柔相济,此乃练气之秘要矣。
古代哲学家老子练气以养性经验告诉后人曰:轩辕练神化气以乐为道,达摩参禅静坐生易筋、洗髓之法等,均为练气养性延寿之道。
古今天下各朝大儒、金刚豪杰、名人志士无不练气养性及习此技者。
尤其是儒、道、佛三教九流之中习气功者,其精者多,其技法百奇,各有所长,但都不出养性、延寿之范矣。
少林气功诸辈之师,都以运使为先,以长吞短吐为功,以用流不息为主旨,以气静虚为极致。
前为食出人之道路,后为肾气升降之途径。
以后天补先天之本,即周天之转轮。
周天之学,初学时,要吞人清气,直人气海,由气海透过尾间,旋于腰间,然后上升督脉而至丸宫,仍归鼻间。
以舌接引肾气而下,则小腹充实,渐渐输人丹田。
此为周天之要义。
运气与用气气,即呼吸。
运气和用气,也就是调整呼吸。
南少林花锁门内功修炼法
南少林花锁门内功修炼法南少林是与北少林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寺院,而且两寺都以武功和内功著称于世。
寺内秘传的许多修炼方法,具有朴实无华、简单易炼、功效显著的特点。
现介绍南少林花锁门内功修炼法中的两种筑基功法,供广大气功爱好者参考。
一、丹田功每天早醒之后晚睡之前,仰卧床上,四肢平摊,放松,以舌抵上腭,上下牙齿轻轻叩碰,以深呼吸慢慢入静。
随着腹式呼吸的深长悠远,腹肌亦随着呼气时鼓起,吸气时凹进。
当感到口里津液充盈甘甜时,缓缓将津液分三口吞下,当津液下吞至腹时,浊气就会缓缓地从地户(肛门)排出。
当再次吞咽津液时,应意想上焦、中焦及四肢所容之气已全部归入丹田、关元穴处,时间从1数到l000为止(默念)。
当练习日久感到小腹有如旭日照射般温和、麻胀时,表示此功已修成。
古人把此功命名为小周天功夫。
此功着重点是贯通督、任二脉,使真气与精气、轻清的自然界之气,集于丹田,因此亦称此功为“丹田功”。
当习成此功后,可在意守丹田的同时意守头顶百会穴、胸部中脘穴、脚底涌泉穴。
这样对日后的发功、收功及纠偏均有裨益。
这是基本功中最为关键的中心,宜扎扎实实练习修养。
如果是练过武功者,此功练习时不必拘泥卧式,可借沉稳扎实的马步桩练习此功。
二、闪电功当第一步功修成之后,可续练闪电功。
每日早醒时,四肢平摊,放松。
左手腕向左旋转100次,向右旋转100次,上下各摇动100 次。
右手亦然。
若双手关节咯咯作响时,猛吸一口气,屏住呼吸,挺胸收腹,闭紧地户(肛门),提肾(前后阴一同提紧),再度贯通督、任二脉。
重点意守头顶百会穴、胸部中脘穴、腹部丹田穴。
若耳内有嗡嗡作响、头顶发热时,胸中气在丹田真元之气的催动下,会如云雾般弥漫升腾通达五官九窍。
这样气使人感到昏昏欲睡而又温润迷醉。
此时,应两目内视,听气运行,随着鼻孔连续短促地喷气3下的同时,双腿绷直。
绷紧的两足配合着喷气的节拍,从脚尖向头心方向拨动完毕后,再度意守上、中、下三大要穴。
闭气成功后,猛吸一口气,大吼—声,意想丹田之气似闪电般与肾之气会合于头顶,迸溅出万道火花,旋即化作四股热流,钻入化掌为指(剑指)的双手劳宫穴与脚底涌泉穴。
内养功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它是宁静大脑、调养锻炼内脏为主的一种功法。
内养功是静功的主要功种之一,它是宁静大脑、调养锻炼内脏为主的一种功法。
如果说放松功是气功锻炼中的基础功、入门功,那么,内养功则是气功锻炼中的核心。
古代一些调息功、静坐、卧功等都属于内养功这一范围。
内养功除了姿势和意守训练外,着重呼吸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如果掌握了呼吸的锻炼,特别是缓慢、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和停闭呼吸后,亦即初步掌握了内养功。
【功法操作】一、姿势1.坐式(1)平坐式:其要领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松肩、下颌微收、鼻对脐。
身体平稳地坐在宽平的凳子或椅子上,两脚着地,高低以膝关节弯曲呈直角90度为宜。
姿势要平稳,不要挺胸或左右倾斜,要做到“坐如钟”,两手自然轻放在大腿上,两脚平行分开如肩宽,两眼、口轻轻闭上。
(2)盘坐式:①单盘: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或把左小腿放在右小腿上盘坐着。
②双盘: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再把左小腿搬起来放在右小腿上,两脚心朝上放在两大腿上盘坐着。
③自由交叉盘:两腿自然地盘坐着,交叉成八字形。
盘坐时上身同平坐式,唯两手交叉相握。
2.卧式(1)仰卧式:即仰卧在床上练功。
两腿平伸,两手放在身体两侧,枕头高低可根据需要而定,两眼轻闭上。
(2)侧卧式:左侧卧或右侧卧均可。
侧身睡在床上,枕头平稳摆好,两眼和口自然轻闭上,上面的手伸出放在髋关节上,下面的手放在距头部约两寸远的枕头上,掌心朝上,上腿弯曲略成120度,下面的腿自然伸出,略微弯曲。
3.站式(1)自然式站立:①立正式:即两脚自然站立如立正姿势,两脚跟靠拢,两脚尖相距一拳。
虚灵顶劲,含胸拔背,下颌微收,鼻对脐。
两手自然地置于两髋旁。
两膝微曲,两眼、口轻闭,全身放松,身体重心放在两脚心,如树生根,做到“站如松”。
②平行式站立:两脚左右分开如肩宽,平行站立,其余要求同立正式。
(2)三圆式站立:站立架势同平行站立式,要领同立正式。
唯将两手伸展至胸前,高不过乳,低不过脐,上肢(肩、肘、腕、手)呈半圆形如抱球状,掌心朝内,手指相对,离胸前约一尺左右,两膝微屈,臀微下坐,两目轻闭。
认识少林内养功的桩功
认识少林内养功的桩功有一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话,认为功是站桩,拳是练套路,“练功不练拳”就是只站桩不打拳,这是初学者容易产生的误解。
桩功的要点是“学虫子”,冬天虫子钻进地里死了一般,等到了春季,土里生机一起,虫子就又活了。
练桩功就要练出这份生机,如虫子复苏般萌动,身上就有了精力。
少林内养功的桩功有无穷益处,是练功。
其实少林禅拳也是练功,少林禅拳合一要“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气不是呼吸的气,比如男人的英姿潇洒,女人的妩媚靓丽,就是气的作用,正所谓生机勃勃。
至于呼吸的气,叫做“息”。
但真正神奇的是,练武入迷,以神作拳,行住坐卧都是这个,这是上道的东西,不是入门的技巧。
很多武术大家都站桩,但他们平时练功主要的就是练拳,很少站桩,只是可怜徒弟不长进,方教站桩。
站桩与打拳最关键的要点是一个,对这个要点没体会,练拳不出功夫,站桩也照样不出功夫。
这就是“桩法能融入拳法中,拳法能融入桩法中”的道理。
是在练活桩而不是练死架子。
练武其实是在练心智。
每个人所传的桩功不同,我所练的有一个要点,时常浑身抖一抖。
传说狗熊冬眠的时候,每隔几天,它就自发性地浑身颤抖,否则僵滞不动。
身体要有问题。
同样,站桩为什么站不下去?就是缺这一抖。
很细致很轻微地抖抖,就能够享受桩功,养生了。
另外,其实比武发力,也就是这么一抖擞。
还有一个桩功,其练法是,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很慢很沉着地鼓出,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带动全身,配合上呼吸,不是意守丹田,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
桩法是活动的,不是静功而是慢练。
少林高僧原话为“此桩法之慢练,增力之妙法也,慢慢以神意运动,舒展四肢”——桩法是动的,只不过动得极慢,外人看不出来。
站桩时,也要动起步趟进、侧身而闪的心思,外表看似不动,其实里面换着身形。
要静之又静,长呼长吸尽,站空了自己。
浑圆桩足以眼神站桩,两眼要往上高瞟。
练武先练眼,跟能生神,所以是练武先练神。
人爬上山顶,累得疲惫不堪,但目光一远眺,身上就轻松,浑圆桩是这个原理。
少林寺的铁裆功是什么原理
少林寺的铁裆功是什么原理
铁裆功是少林寺的一种特殊内功训练方法,主要通过强化丹田和腰部肌肉的运动能力来实现对裆部和下身的保护,使其具备抗击外来攻击的能力。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丹田的重要性:
铁裆功的核心是强化丹田,丹田位于腹部以下两寸的地方,是人体内的能量中心。
根据传统中医学认为,丹田是人体生命之根源,也是能量运行的核心。
通过发展和锻炼丹田,可以增强内力和气血的循环,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抵抗力。
二、腰部肌肉的训练:
铁裆功强调发展和锻炼腰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腰部是人体力量传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保护裆部的重要区域。
通过各种特殊的锻炼方法,少林寺的学员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腰部的柔韧性和敏捷性,从而更好地保护裆部。
三、内腑锻炼:
铁裆功还重视内腑锻炼,即通过特定的呼吸和调节内脏器官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内力和抗击外来攻击的能力。
因为内腑运行正常,血液循环畅通,对于保护下身和裆部非常重要。
四、心态调整与技巧:
在铁裆功的实践中,心态调整和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需要调整心态,放松
自己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其次,需要学习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例如精确的身体调整和动作练习,以及快速反应和适应外来攻击的技巧。
总之,铁裆功通过对丹田、腰部肌肉和内腑的训练,以及心态调整和技巧的运用,达到保护下身和裆部的目的。
这种内功训练方法不仅需要长期坚持和刻苦训练,还需要综合运用身体、心理和技巧等方面的因素。
少林寺的武僧们通过不断练习和修炼,才能掌握这种独特的铁裆功,成为传承下来的珍贵技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林内养功功法的原理及分析、气功的古今探讨--出自《德建身心疗法》
功法的原理及分析
1.自然丹田呼吸法
曾有几位临床心理学家问我本疗法的自然丹田呼吸法与西方心理学流行的腹式呼吸是不是一样。
本疗法的丹田呼吸与腹式呼吸不一样。
虽然它们肉眼看去是相似。
腹式呼吸注重用腹部而非肺部呼吸,把吸入的气送至腹式,使呼吸变得细长。
本疗法的呼吸注重培养丹田的能量,及畅通鼻及丹田的呼吸。
所以练习的时候,讲求呼气时意守丹田,出气时意守鼻子。
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如果只注重把气吸进腹式(丹田)而没有关注呼吸意守鼻子,气是单方向的输入到丹田。
而注重气入丹田,气出鼻子,气的运行变成双向的循环,气的运行便活了。
有人问及意守丹田的问题,她听说女士不可意守丹田,是对身体有害。
本疗法的意守不停在一个地方──丹田,却是灵活的意守──丹田、鼻子、丹田、鼻子……这与一般静坐的意守丹田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前者是死守,后者是活守。
练习本疗法的丹田呼吸,要旨在于“闭目观鼻,有心观丹田”,而西方的静坐只是主要将吸入的空气输到腹部,没有注重“丹田”,也没有注重“观”的意念。
另外,本疗法要求练习者将手轻放于丹田的位置。
这一点也是一般静坐松弛法所没有要求的。
而手放丹田处是一个要诀。
因为手心通人心,手在那里,心便在那里。
把手放在丹田处,即是将心放于丹田处。
这样,比较容易把心境平静下来,也是练“心”的要诀。
2. 自为丹田呼吸法
自为丹田呼吸与自然丹田呼吸是相辅相成,可以看为文火与武火的分别。
就如我们做食物,要以配合武火(猛火)及文火(微火)烹煮才能煮出美味的食物。
培养丹田的气机也同样需要武火(自为)及文火(自然)呼吸的配合。
一般西方的松弛法或静坐,只有类似自然丹田呼吸的方法而没有自为丹田呼吸的练习,所以只能达到放松的效果。
虽然对身体也有好处,但效果较自然及自为呼吸两者结合逊色。
提肛、收阴的练习方法在以往是少林寺的秘传功法,也是练习传统少林功夫的筑基法。
所以,如果持之以恒,修练得法,就能达到上乘武学的入门。
但是,一般人如每日练习不失为保健及辅助治疗的好方法。
提肛收阴是开窍的一种修练方法,《八脉经》也曾提及“采阳气,唯在阴窍为先”。
肛门就是大便处,而阴窍处于大小二便之间,是人体中轴的下端,又称“会阴穴”或生死窍,为奇经八脉的总根,上通百会及下通涌泉。
两千年的古代气功及养生学对会阴有充分认识。
现代解剖学所指的前列腺,正好是会阴的地方。
现在医学已知道前列腺素主管生殖系统、消化功能、循环系统及新陈代谢,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所以,基于中国古代及西方现代的观念,一提一放地刺激阴窍,应该对身心及心理健康有很大益处,这个观念当然要留待科学研究的印证。
在这,先把理论阐明,为日后科研打下基础。
3. 虚桩的原理
虚桩看似简单,但也是最不简单的功法。
一个简易的动作,练头,练血,练口,练舌,练肩,练胯,练指,练腿,练心,练意,练神,练气。
中国医学认为“百病皆因气不顺”,“气通则不病”。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记述“气不得无行
也,如水之流”。
如果溪流畅通,水即便自然地流动,不需要任何推动的力量。
人体的气机也是一样,如果姿势正确,气血便可以自然畅通。
但是,现代的都市人一般的坐姿,站姿和行姿都不正确,所以做成气血不通,是很多痰病的根源之一。
虚桩是一个自然的站立方法,帮助身体血气运行。
练习时上身放松,所以下肢的血气渐渐开展,气就可以畅顺地由上往下流动,久而久之,下盘就变得稳固(所以特别适合容易跌倒的人士练习),而且俗气向下排出(放屁),身体便变得轻松舒服。
练时头要保持正中,不低不仰,使头有领劲。
头是一身之首,头顶的百会穴更是诸穴的会集处,督任的交会处,正中安舒是练头的方法。
练习虚桩时舌微上颚,舌根下有两个管道(金井及石泉),口中的津液就是由此而生。
练习虚桩时,口中的津液自然地增加,将口中的津液慢慢吞下至丹田处叫“玉液还丹”,是练习气功的注重方法,因为津液化食,助消化,生肌及补气。
气功的古今探讨
曾有人问本疗法的内养功是不是气功,要解答这个问题是不容易。
首先我们对「气功」这个名词没有统一的理解,众说纷云,各门各派有自己的理论及方法,有些以武术为依据,有些以医学为着点。
因为现代还缺乏共识,所以本疗法不用气功这个名词,而名为「内养功」。
「内养功」的意思是武学内功(修练内在的机能),而且以养生为主要目的,所以,称为「内养功」。
当然,少林传统武术以练心、练意及练气为主,练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身体内在的气机,但是,它不止于气机的培养,还注重养心、静心及精神意志的提升。
虽然我们对气功还未有共识,但中国已有数千年修练气功的文化是毫无疑问。
在中国,早于秦朝《吕氏春秋‧尽数篇》已有气的说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黄帝内经》也提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庄子说过:「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
为死。
」春秋战国已有练气的记载。
古代的中国,气功的练习是高雅及被推崇的。
古代有文官及武官,所以学习文科及武科都可以博取功名仕途,尤其在战乱动荡的时期,武才比文才还得重用,因为武术高强便可以领兵打仗抗敌卫国。
另外,修练文学的文人雅仕,如果只懂文学而不懂养生武学,便过于懦弱,所以历来仕人都以「文武双全」为修练自己的最高目标,不惜穷一生努力学习修练气功。
历史上著名人物如白居易、苏东坡、文天祥、曾国藩、岳飞、关云祥、诸葛亮、华佗、扁鹊等等,都是文武全才。
所以,古代练习气功是十分推崇,而且被受重视。
可惜。
现代社会不再重视气功的修练,可能因为社会「重文轻武」,学武不再是平步青云的途径。
大公司、大学都不需要武学高超人仕,相反只渴求科学、工学、文学的人才,所以练习气功的动力很小,一般人只在业余练习,当作消闲或养生保健。
大部份人都对气功没有深入了解,也不一定会下苦功。
又为迎合大众口味,做成课程或服务,使不少商业化的「气功」产生。
例如「能开天眼」、「通大小周天」、「能打开任督二脉」等等。
使「气功」蒙上很多神化的色彩及误解。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是高尚的、富内涵的、博大精深的及利于身心健康的。
可惜,因为经济的转变,这文化面临巨大的挑战,它或是失传,又或是被歪曲,所以是有必要重新整理、研究及规范中国的气功文化。
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加豆腐,保你一生平平安安。
---德建禅师
病从口入。
从养生来说,有病的人应避免进食荤菜,这不只是佛家的一家之说,从中医的角度去研讨,也是有依据的。
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有提及。
虽然各种荤菜有其药性疗效,但久食是对身体有害的。
---德建禅师“德建禅师”语录出自《德建身心疗法》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