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集中安置区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安置房集中布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建议
[2] 张钦钦 闫 弘文 刘玲玲 . 基 于合 理 租 售 比 的青 岛市住 宅 市场 分析 [ J ] . 房 地产 市场 , 2 0 1 3 , ( 1 ) . [ 注] 基金 项 目: 中 国海 洋大 学 国家大 学生创新 创 业训 练计 划
】H 】卜 ( 】卜( > - ●【: I N P - < > - C  ̄ 】卜( 】H 】卜( 】H 】H
貌, 提升 了 旧城 的土地利 用价 值 , 另 一方 面 , 也 使 得农 村 居 民 点 的分布 E l 趋集 中、 合理 , 有 利 于最 大 限度 地提 高 土 地效 用 , 合 理配置 土地 资源 , 增强 城市 的整 体功能 。
区域 经 济
安 置房 集中布 局存在 的 问题及 应对 建议
陈 一 心
( 武 汉大 学资 源与环境科 学学 院,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9 )
… …
城 镇化 发展进 程 的不 断深 入 , 城 市 及 其 近 郊 出现 了 大 量 因 土 地 开 发 、 旧城 和 “ 城 中村 ” 改造及新 : 原 因而进行 的拆 迁建设 , 如何 解 决好 由此 产 生 的拆 迁安 置 问题 , 已成 为 当前 城 市发 展 建设 中不 :
相 对集 中布局 以形 成居住 小 区 , 也有 少量 安 置房 则 采 用 与其 它 商 品房混合 建设 的形 式 。 目前 , 由于安 置 房建 设 的 集 中布 局 所引 发 的各 种 问题 已引起社 会 各方 的广 泛 关 注 , 而 拆迁 安
】 卜( 】 】H 】卜( 】 】卜( 】H 】H ) _ ●【】 ) _ ●【 】 H
目前由于安置房建设的集中布局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而拆迁安区域经济全国商情置房区域规划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会对城市改造及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加强对安置房建设规划布局的优化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安置房区位条件相对较差布局过于集中由于土地地租地价理论的存在和影响强化了土地区位的重要性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那些经济效益较好利润率较高的产业或者项目往往占据了城市里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块而可供选为安置房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一方面由于安置房属于具有社会公共商品属性的保障性住其建设用地大多通过征收获得其带来的土地经济收益较小土地价值及潜力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大型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安置房居住区的建设被挤压到城市的边缘化地带项目选址呈现出偏僻集中的趋势
当前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服务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城市周边大片农村土地被征用,形成越来越多拆迁整体安置社区,南京市s小区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以s小区为例,当前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中存在着诸如社区环境不稳定、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活习惯不适应等问题,它们都有深层次的原因。
政府应从解决拆迁居民就业问题、加大对拆迁安置社区的投入、开展市民教育等方面解决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存在的以上问题。
【关键词】农村拆迁;安置社区;问题;对策一、当前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的整体状况(一)我国城市化的现状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纪之初曾发表言论:“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人类21世纪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
跟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我国城市化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从改革开放到1996年以前我国的城市化以每年不到1%的速度增长,1996年以后,每年1.3%以上的速度增长,并保持了12年的高速增长。
我国的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29.4%提高到2009年的46.59%。
①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增长,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大概要达到55%-60%。
②(二)农村拆迁整体安置社区的发展现状在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过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周边大片农村土地被征用。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87年到2000年期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为226.44万公顷(3395万亩)③。
国土资源部的《21世纪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指出,在严格控制前提下,2001—2030年30年间将新占用耕地5450万亩。
④预计2001—2030年,将新增失地农民近8000万人,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可能超过1.3亿。
⑤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关系到城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
经过政府的实践探索,一种名为“拆迁整体安置社区”的社区形态应运而生,简单的说,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性规划征用农村土地,并将因拆迁而失去土地的农民集中安置到政府统一规划、兴建的新小区中。
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需求与挑战
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需求与挑战2023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继续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被逼迫着要向城市转移。
然而,在这个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却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村庄老化、生活设施较差、公共服务不足、文化生活单调等。
因此,如何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成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的需求1. 人口转移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
农村集中安置点是一个解决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方法。
通过建设合适且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使农村人口在左右比较艰苦的农村生活中寻找到一份趋于完善的居住条件。
2. 缓解生态环境负担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的荒芜和水利设施的缺乏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通过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村环境的负担。
3. 人文、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一个具有人文、社区文化的建筑,促进乡村文化繁荣,推广农村文化的传播。
二、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的挑战1. 资金、技术问题。
国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需要更多资金的投入。
而此项目的建设要求技术要求高,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2. 土地使用问题。
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需要大量的土地使用。
而土地往往都是村民的基本生产资料,村民对其土地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土地使用的问题需要解决。
3. 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缺乏社会服务设施问题。
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需要整合既有的资源,使村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
但是,由于农村缺乏社会服务设施,产业结构不合理,要打破以往的生态路线,改变旧有的思路,正面面对并解决生态瓶颈问题。
三、建设适宜宜居的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实施建议1. 资金的投入问题。
在农村集中安置点的投资中,要正确地掌握资金的使用方向,减少浪费。
村安置区建设总结
村安置区建设总结引言村安置区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的用来解决农村人口聚集、农民住房短缺等问题的特定区域。
村庄建设是农村开展的重要组成局部,村安置区建设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对村安置区建设的过程进行总结,包括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和效果评估等方面。
问题分析人口聚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人口逐渐向城市流动,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人口聚集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过剩给农村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农村根底设施的压力加大、就业时机减少等。
住房短缺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住房短缺的问题,许多农民居住条件差,没有舒适的居住环境。
住房短缺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开展。
解决方案规划建设村安置区针对人口聚集和住房短缺问题,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规划建设村安置区。
村安置区可以提供相对较好的居住条件,吸引人口回流,缓解人口聚集问题。
同时,合理规划村安置区的建设,可以使农民住房有序配置,解决住房短缺问题。
改善根底设施村安置区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改善根底设施,包括供水、供电、道路、排水等。
良好的根底设施是村安置区建设的根底,也是提升居住环境的关键。
营造宜居环境村安置区建设不仅要解决住房问题,还要注重营造宜居环境。
建设美化村庄,增加绿化,改善环境卫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为农民创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实施效果评估村安置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人口聚集和住房短缺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收集居民的反应意见和实地调研,可以对村安置区建设的效果进行评估。
居民满意度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居民对村安置区建设的满意度。
从居民的角度出发,评估村安置区建设对农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经济效益评估村安置区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开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对农民收入、就业时机等指标的测量,可以评估村安置区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奉献程度。
结论村安置区建设是解决农村人口聚集和住房短缺等问题的有效措施。
通过规划建设村安置区、改善根底设施、营造宜居环境等手段,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开展。
集中建房安置点情况汇报
集中建房安置点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集中建房安置点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调查。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接下来,我将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汇报。
首先,我们对各个安置点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安置点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活条件较差等问题。
例如,有的安置点缺乏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同时,也有一些安置点的住房条件比较简陋,没有达到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些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和住房条件。
其次,我们还对安置点的居民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居民存在着生活困难、就业问题等方面的困扰。
例如,有的居民因为失去了家园而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陷入了困境。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就业援助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居民尽快解决就业问题,改善生活状况。
另外,我们还对安置点的社区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社区存在着管理混乱、安全隐患等问题。
例如,有的社区存在着垃圾乱堆、交通秩序混乱等情况,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一些建设管理的建议,希望能够尽快改善这些社区的管理状况,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对集中建房安置点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些安置点的情况,积极予以改善,为受灾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社区环境。
希望各有关部门能够重视我们的调查结果,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受灾群众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安置房建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农村安置房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目前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解决。
一、农村安置房建设进度缓慢农村安置房的建设进度一直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政府在征地拆迁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拖延补偿款发放、拆迁补偿不公等。
这导致征地拆迁进度缓慢,为安置房的建设进度带来了困难。
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资金来源也不明确,往往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
由于财政预算有限,很难保证安置房建设的资金供应,从而导致安置房建设进展缓慢。
二、农村安置房建设质量低劣农村安置房的建设质量也存在问题。
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安置房建设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开发商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劣质材料,施工工艺也存在问题,致使安置房存在安全隐患。
一些农民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意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容易上当受骗,购买到质量低劣的安置房。
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问题。
三、农村安置房建设的社会配套不完善农村安置房建设往往忽视了对社会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一方面,由于农村安置房往往集中建设,导致周边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
学校、医院、银行等公共设施缺乏,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不便。
由于大部分农村安置房的位置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给农民的出行和就业带来不便。
农村安置房建设应该加强对社会配套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便利度。
四、农村安置房的用途单一目前,农村安置房的用途主要集中在住宅类别。
农村地区的发展需求各异,不同地方对于农村安置房的用途也有不同的要求。
一些地方需要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将部分农村安置房改建成农家乐、农村民宿等旅游设施;一些地方需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以将部分农村安置房改建成合作社、农产品加工厂等。
农村安置房的用途应当多样化,满足不同地区的需求,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然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现状与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很多农村地区的道路、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够完善,如学校、医院等,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比较滞后,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阶段,缺乏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现代农业产业。
这导致了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较慢。
再者,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难的问题。
由于中国的土地制度限制,农村土地无法自由流转,导致土地规模化经营困难,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此外,土地流转细则和法律执行不到位,也给土地流转增加了不确定性,阻碍了农业产业发展。
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明显,城市化过程中的资金、人才、科技等资源向城市倾斜,造成了农村发展的滞后和不均衡,农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
另外,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的问题。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如水质污染、大气污染等,影响了农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同时,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破坏,生态资源稀缺,生态平衡失衡,给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
此外,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农村社会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存在着留守老人和儿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问题,缺乏社会保障和服务,生活困难。
同时,一些地区的农民缺乏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面临着就业和脱贫困难。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某市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建设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某市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建设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0 0 0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实施,一大批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随之带来的农民社区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期,湖州市xx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专题调研组,对全区农民社区建设与管理,特别是建成使用后的管理情况开展调研,听取有关职能部门情况汇报,实地走访12个农民社区,召开基层干部、社区管理人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10余次,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掌握情况,深入研讨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近年来,全区上下把建设新型农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按照“两为主一并重”,即在城市规划区内以拆旧建新、集中建设农民新型社区为主,在城市规划区外以村庄整治改造提升、向中心村集聚为主,集镇建设以拆旧建新和整治改造并重的思路;根据“四规合一”,即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的要求;坚持“三进三转”,即生活进社区、生产进园区、商贸进市场和村庄向社区转、农业向工业转、农民向市民转的理念,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全区已建设农民集中安置社区54个,建筑面积达551万平方米,安置农户21948户;目前在建8个,建筑面积162.01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安置农户3942户(详见附表)。
通过集中建设农民社区,有效带动了区域内人口、产业集聚,促进了公共资源整合,大大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率,改善了农民群众生活和居住条件。
目前,我区农民集中安置社区建设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统规统建商品房。
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城市商品房建设模式,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周边农房拆迁安置,建筑形式以多层、小高层、高层公寓为主,如高新区金龙家园、环渚街道玉棠桥小区等。
此类型严格意义上应属城市社区范畴。
二是统规统建安置房。
指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农民安置房建设模式,主要集中在东部新城八里店镇区块和各中心镇周边农房拆迁安置,建筑形式以多层、小高层、高层公寓为主,如八里店镇前村社区、埭溪镇上强社区等。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农村安置房建设一直是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项目,如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以改善农村住房条件。
在农村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来源不足、规划不合理、建设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安置房的建设效果和收益。
有必要对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以推动我国农村安置房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来源不足问题。
目前,大部分农村安置房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和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而这些资金往往无法满足农村安置房的大规模建设需求。
有必要探讨农村安置房建设的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政府还应积极研究建立农村安置房建设专项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安置房建设,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规划不合理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安置房的规划设置存在着过度偏向经济利益、忽视农户居住需求的情况,导致一些农村安置房建设后出现了闲置、废弃的情况。
有必要在农村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农户的居住需求,打破传统的规划模式,采用精细化、精准化的规划手段,确保农村安置房的规划能够符合当地的特色和土地利用要求,提高农村安置房的使用率和可持续性。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建设质量不高问题。
由于一些农村安置房项目建设中存在着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落后、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安置房的使用寿命短、安全隐患多等情况。
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安置房建设的监管和考核,强化对农村安置房的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提高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质量水平,确保农村安置房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性、创新性的措施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安置房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农村集中安置区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研究_城市规划论文发表
新农村集中安置区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研究_城市规划论⽂发表新农村集中安置区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研究----以宝应县花庄村跃进新区为实例分析郭岳静[摘要]:本论⽂以宝应县花庄村跃进新区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剖析。
宝应县安宜镇花庄跃进新区,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地,并在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新村规划,建设单门独院的农村居住区。
新农村集中安置居住区优点是⽤地相对集约、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改善、⽅便集中提供公共服务等;不⾜之处是新区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密度⼤,路⽹密,绿化覆盖率低。
[关键词]:花庄;新农村;居住区;住宅1.花庄村简介宝应县花庄村地处宝应县城北侧,处于城乡结合部,村域⾯积4524亩,耕地⾯积175O亩,辖28个村民⼩组,1l87户,4627⼈。
花庄跃进新区在当地政府的⽀持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先后获得“江苏省⽂明村”、“江苏省⽣态村”、“江苏省卫⽣村”、“扬州市⽂明村”等系列荣誉称号,通过开展新农村⽰范村的创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村庄⾯貌、⼈居环境有了很⼤改善,民主管理得到进⼀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花庄村跃进新区建设2.1花庄跃进新区的选址跃进新区是花庄村⼟地被征村⼩组农民的新居住区,政府征⽤该村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地,再在位于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新村规划,建设低层住宅的新农村居住区。
花庄跃进新区新址西⾯滨河,南有环城公路,东临城市主⼲道经过,北靠村庄和农⽥,新区地段好,距离城市近,有良好的交通。
2.2居住区建筑的平⾯布局花庄跃进新区的住宅朝向正南⽅向,两层,建筑⾯积约280平⽅⽶。
南北纵向两排⼀组,住宅间的巷道距离1.5⽶,⽀路宽度约6⽶,宅前⼊户道路宽4⽶。
2.3居住区的交通环境居住区的交通组织⽅式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以及居民出⾏⽅式等诸多⽅⾯的具体情况⽽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农村住房改造规划中的集中安置和农村村庄整治研究
农村住房改造规划中的集中安置和农村村庄整治研究近年来,我国农村住房改造规划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集中安置和农村村庄整治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在农村住房改造中的作用和挑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集中安置的意义和挑战集中安置是指将分散分散的农村住房改造对象集中起来,建设统一的居住区。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农村住房改造的效率和质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集中安置可以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农村地区,由于住房分散,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而通过集中安置,可以集中投入资源,提供更好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集中安置可以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住房改造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更是为了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通过集中安置,可以更好地规划土地资源,打造农村产业园区或农业综合体,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然而,集中安置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了一个难题。
其次,由于农民的习惯和观念的限制,他们对于集中安置的接受程度不一,有的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影响自己的生计。
为了解决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集中安置项目的可行性。
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加农民对集中安置的了解和认同,消除他们的顾虑。
二、农村村庄整治的意义和挑战农村村庄整治是指对农村村庄进行规划、改造和提升,以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农村的整体形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农村村庄整治可以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
农村村庄作为农民的居住地,其整体形象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感受和幸福感。
通过整治,可以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道路状况、建筑风貌等,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农村村庄整治可以促进农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农村安置房建设涉及到农村地区的居民安居问题,是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扰,需要深入讨论和解决。
本文将就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资金来源不明确。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资金缺口较大,政府投入不足,往往导致农村安置房的建设进度受限。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例如引进社会资本,吸引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参与农村安置房建设,政府还可以优化资金使用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农村安置房建设往往存在着土地选址不合理的问题。
一些农村安置房项目选址在地理位置上存在困难,交通不便,缺乏基础设施等,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规划和设计,选址时要考虑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方便性。
农村安置房的质量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现实中,一些农村安置房存在建筑质量差、使用寿命短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安居乐业,也给后期维护管理带来了困难。
政府可以制订相关政策和标准,加强对建筑企业和施工方的监督,加大对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力度,提高农村安置房的质量。
第四,农村安置房建设中还存在着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
一些农村安置房项目往往缺乏居民的参与和意见反馈,导致居民对安置房建设的满意度较低。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居民代表进行沟通和协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农村安置房建设符合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农村安置房的后期管理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些农村安置房项目建设完成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导致一些房屋出现损坏和荒废的情况。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安置房的后期管理和维护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确保农村安置房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涉及资金来源、土地选址、建筑质量、居民参与以及后期管理等多个方面。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了大城市的人口过剩和资源过度消耗。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开展了农村安置房建设工作,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安置房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由于农村安置房通常需要大量土地进行建设,而且通常是分散式建设,使得土地的利用效率较低。
尤其在一些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本来就比较紧张,农村安置房的建设使得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更加严重。
需要通过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将农村安置房建设在合适的位置,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迅速完成建设任务,存在一些投机取巧的情况,导致建设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农村安置房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农村安置房建设质量的监督力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设,确保农村安置房的建设质量。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民的生活配套不足。
由于农村安置房通常是为农民而建,为了使农民更好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需要提供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如医疗设施、教育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偏重于房屋建设,而忽视了农民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
需要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加强农民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农民的产业支持不足。
农村安置房通常是为了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但是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农民的产业支持问题。
由于农民在安置房居住后,需要有相应的产业支持,以维持生计。
需要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加强对农民的产业支持,帮助农民实现产业转移,解决生计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安置房的建设质量,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居住条件。
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难点与解决方案
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难点与解决方案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难点与解决方案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农村人口空前下降。
这使得农村面积得到了大规模开发,原本农业用地逐渐被城市化所代替。
因此,为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这一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难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难点以及解决方案,以期为更好地推进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提供参考。
一、难点分析1.土地问题要建设集中安置点,必须需要大量的用地。
可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闲置的土地,如果要在农村地区建设,就需要从农田和耕地的面积中进行占用。
这就会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情况。
2.资金问题建设农村集中安置点不仅需要大量的土地,还需要大量的各种资源和资金。
这对于财政预算和投资资源有着非常大的挑战。
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农村地区的开发和投资已经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拿到足够的资金才能实现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兴建。
3.人文问题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建设,会涉及到农村人口的迁移和安置问题。
农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极有可能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这也会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
二、解决方案1.土地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扩大城市规划审批范围,继续连片整治工作,将农村闲置土地向城市扩散,使部分农村土地可以被分配到城市建设用地,并且积极引导企业和民营机构进入农村,进行土地利用改革和开发投资。
2.资金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资金考虑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专项规划和资金计划,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吸引更多优质资金加入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提高融资效率。
3.人文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可以通过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将发展与民生紧密结合起来,优先考虑解决农民地位、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等问题。
在农村集中安置点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农村人口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生活技能和文化素质,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和生活。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存在问题:1、少数农民集中居住意愿不强我们从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基本情况、对现有居住环境和预期目标的评价及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农民集中居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农民的年龄、文化水平、从事的职业等不同,会有不同的预期和需求标准,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意愿;经济收入和家庭结构等方面的分化也使得农户产生了不同的居住区位选择动向;政策支持对不同个体特征及不同家庭结构的农户意愿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即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民的集中居住意愿也就越大。
从逻辑上讲如果个体在综合比较了迁居前后的成本收益,确认其迁居后的收益确实超过迁居前的收益那么从行为意义上讲,个体就有迁居的意愿。
绝大多数农民对集中居住持支持态度,少数农民出于守故土,恋旧家的传统思想制约以及担心生活成本的上升有一定抵触情绪,主要集中在经济困难和老年人群。
2、征收速度与建设速度不平衡,部分征收户得不到有效安置载体建设全年目标任务为300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13692户、153万平方米,载体建设速度虽然很快,但按序时进度完成目标任务的只有青阳、双沟、界集、魏营、孙园、石集、上塘、瑶沟、陈圩、天岗湖、曹庙等11个乡镇;房屋征收全年目标任务为21100户,目前已完成28292户,完成比率达到134.09%,其中有15个乡镇提前、超额完成房屋征收任务,征收速度远远大于建设速度。
房屋征收没有得到有效安置。
1-5月份,全县小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已建成住宅13692户、153万平方米,但还不能投入使用,能够投入使用的住房仅有年初存量房13883套、过渡安置房4606套,而房屋征收已达到28292户,扣除进城3500户外,还有6303户(借、租房)征收户得不到有效安置。
虽然载体建设建设按照序时进度快速推进但是仍然远远滞后于征收进度和安置需求。
3、工程监管履责不到位,工程质量问题多检查中发现,部分乡镇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安全意识淡薄,不能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建设、施工、监理等参建主体责任不到位,部分项目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监理未按规定进行监督管理,材料准入和工序报验把关不严,致使在建工程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农村安置房建设是指为了解决农村土地流转和集中连片特色发展需要,将农民住房从农村集中安置到新建的安置房屋或集中住宅小区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建设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可行性。
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要确保有足够的土地供应用于建设安置房。
其次是建设规模的确定,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农民的数量来确定建设的规模。
建设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建筑质量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其次是资金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在资金来源上,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款、农民自筹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在资金使用上,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和正常使用。
第三是管理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制度。
包括房屋分配机制、租金收取机制、维修和保养机制等。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确保安置房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第四是配套设施问题。
农村安置房不仅需要有居住的房屋,还需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就近就业、教育、医疗等因素。
第五是社会适应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农民的文化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引导他们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
可以通过组织社区活动、培训农民等方式来帮助农民适应新环境。
第六是土地流转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建设涉及到农村土地的流转。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诉求。
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确保他们能够继续从土地上获得收入,同时也要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七是政策支持问题。
农村安置房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农民的建房成本和使用成本,促进农村安置房的建设。
农村安置房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农村安置房建设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和农民群体的生活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探究。
本文将从建设规模、资金投入、土地流转、建设质量、管理运营等方面探讨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规模巨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力有限,很难承担起如此庞大的建设任务。
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等原因,增加了建设难度和成本。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通过引进外来投资、加大政府补贴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同时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农村安置房建设涉及到大量的土地流转问题。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土地所有权不清晰等原因,农村安置房建设常常面临土地流转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非常重视,对土地流转存在疑虑和抵触心理;土地流转涉及到土地利益的分配问题,容易引发争议和纠纷。
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提供保障和补偿措施,增强农民对土地流转的信心和动力;要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明确土地权属关系,确保土地流转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农村地区的建设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方施工队伍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容易造成施工质量不过关的问题。
监管不力、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等原因也容易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农村安置房建设的监管,增加工程质量把关的力度,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同时加强工程验收和后期维护,确保农村安置房的质量和可持续运营。
农村安置房的管理和运营问题也需要重视。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流动性较大,农民迁入安置房后,管理和维护成为一大难题。
一方面,农民对安置房的认可度和积极性不高,容易出现房屋荒废和破坏的情况;由于农村地区的管理机构相对薄弱,缺乏专业的运营机构和管理经验,农村安置房的日常管理和运营不够规范和有效。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农村安置房建设是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农村留守人员也面临住房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农村安置房建设在实践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土地问题。
在农村安置房建设过程中,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某些地区,土地使用流转制度并不完善,导致农村安置房建设的土地来源难题。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滥用土地资源,将农村安置房建设用地与其他商业开发项目联系起来,导致农村安置房建设难以落地。
需要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确保农村安置房建设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支持。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土地收购费用、建设费用以及后期管理维护费用等。
由于农村安置房建设的特殊性,很多项目并不具备赢利能力,导致投资者对农村安置房建设不感兴趣。
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包括政府补贴、银行信贷、社会资本投资等,以解决农村安置房建设的资金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规划设计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安置房建设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后期管理维护成本增加,甚至影响了农村安置房的使用效果。
一些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由于规划设计不合理,导致房屋采光、通风等问题。
需要加强对农村安置房建设规划设计的审核和管理,确保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管理维护问题。
农村安置房建设后期的管理维护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难题。
由于农村安置房建设对象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对房屋的维护管理存在困难。
需要建立健全的农村安置房管理机制,包括专门的管理团队、资金支持等,以确保农村安置房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农村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政策扶持问题。
在一些地方,农村安置房建设缺乏相关政策扶持,导致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无法顺利推进。
需要加强对农村安置房建设的政策支持,包括土地政策、资金政策、税收政策等,为农村安置房建设项目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农村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及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新农村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及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开始启动了新农村建设项目。
但是,由于一些问题的存在,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
例如,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设施都相对滞后,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
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同时,可以通过引进民间资本,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的问题农业是农村经济的核心产业,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这限制了农村地区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解决方案:加强农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同时,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和设备,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三、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目前,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农业经营方面,这使得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无法有效应对风险和经济波动。
解决方案: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农村地区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的产业,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四、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农村地区由于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原因,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对农业产出和农民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大农村环境治理的力度,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和管理,推动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鼓励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探
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探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安置房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和困惑。
本文将对当前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安置房的选址问题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议题。
由于现有城市土地紧张,难以找到大片的适宜用地,导致安置房的选址常常遭遇困难。
有的时候,为了快速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政府会选择位于城市边缘或交通不便的地方进行建设,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值得注意的是,宜居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对于居住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安置房项目的建设质量也备受关注。
一些安置房项目出现了建筑质量不达标、施工工艺粗糙等问题,给居住者的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一些开发商或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可能会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标准,导致建筑缺乏长久的耐久性。
安置房的建设质量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建筑质量达到标准。
安置房的周边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存有不足。
一些安置房建设项目在选址时并未考虑到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导致周边缺乏商业、医疗、教育等基本配套设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一些地方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及时提供必要的公共设施,如公园、文化娱乐设施等,无法满足居民的文化和休闲需求。
安置房的管理和维护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些安置房小区的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导致小区内部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
一些安置房小区由于居民的使用和管理不当,出现了大量的设施损坏和破坏,给后续的使用和维护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安置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选址、建设质量、周边配套设施和服务、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不足。
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加强规划和管理,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确保安置房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农村城镇化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集中安置区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宝应县花庄村跃进新区为例,分析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宝应县安宜镇花庄跃进新区,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土地,并在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行新村规划,建设单门独院的农村居住区。
新农村集中安置居住区优点是用地相对集约、农民的居住环境大有改善、方便集中提供公共服务等;不足之处是新区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密度大,路网密,绿化覆盖率低。
[关键词]:花庄;新农村;居住区;住宅
1. 花庄村简介
宝应县花庄村地处宝应县城北侧,处于城乡结合部,村域面积4524亩,耕地面积175O亩,辖28个村民小组,1l87户,4627人。
花庄跃进新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先后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扬州市文明村”等系列荣誉称号,通过开展新农村示范村的创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村庄面貌、人居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民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花庄村跃进新区建设
2.1 花庄跃进新区的选址
跃进新区是花庄村土地被征村小组农民的新居住区,政府征用该村位于环城公路以南原村民宅基地征为国有土地,再在位于环城公路以北的区域进行新村规划,建设低层住宅的新农村居住区。
花庄跃进新区新址西面滨河,南有环城公路,东临城市主干道经过,北靠村庄和农田,新区地段好,距离城市近,有良好的交通。
2.2 居住区建筑的平面布局
花庄跃进新区的住宅朝向正南方向,两层,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
南北纵向两排一组,住宅间的巷道距离1.5米,支路宽度约6米,宅前入户道路宽4米。
2.3 居住区的交通环境
居住区的交通组织方式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
花庄跃进新区的外部交通环境很方便,居住区有两条入村道路与城区主干道白田路相通,西面的水泥路可通往城区,居民出行可以乘公共交通工具,还
可以选择使用灵活的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自行车。
花庄跃进新区内部的交通系统则较混乱,由于路网密,道路等级不明确,给居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和潜在的危险。
2.4 居住区的绿化景观环境
小区南端的公园是将原先的养猪场拆建成公园,改建成公园后,这里不再雨天污水横流,夏天蚊蝇成群,臭气熏天,大大改善了居住区的人居环境,该公园已经是居民们晨练娱乐和户外交往的重要空间。
公园的设计结合这里的原有生态环境,为村民们提供茶余饭后健身散步的鹅卵石小径,集体公开娱乐活动的广场,三两朋友聊天对弈的私密空间。
公园建设利用原有水体,设亲水曲桥,将水体自然地融汇于绿化与建筑中。
公园的东端有一处汽车修配厂,视觉上很尴尬,在此种植了大量的竹子,起到了掩蔽汽修厂建筑的作用,柔化了人们的视觉。
公园还利用原有的长势良好的白杨树的小林子,在小树林中铺设地砖,设置石桌石凳。
居住区内的绿化,除了部分热爱花草的村民家的小院里种满了花草,小院的外面便是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房,没有高大的树,没有水池,没有草地,太多的硬质地面,炎热夏季里,居住区小环境得不到良好的调节,视觉上也很单调。
2.5 花庄村跃进新区住宅的单体设计状况
住宅单体建筑外观设计现代、简约,不再是外观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的村舍,居住新区的部分有节能意识的村民在自家窗户上使用双层中空玻璃,体现民族文化、现代气息、现代文明和建筑节能,新农村住宅单体建筑既要兼顾农村特色,又要兼顾村镇的总体规划。
花庄村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风格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有简单洁白的现代欧式风格的,前者居多,建筑风格、样式趋于雷同。
花庄跃进新区单体住宅的建筑面积较大,建筑内部功能空间能够很好的满足四代同堂家庭的使用。
一层主要有厨房、餐厅、卫生间、主次卧室、客厅、储藏空间,年长者居住使用一层的空间。
二层则为青年人使用,功能空间大概包括主次卧室,卫生间,书房,起居室,储藏间。
三层阁楼空间,村民们一般用来储存农具和粮食,尽管粮食储存在三楼不方便,但苏北平原雨水丰沛,在梅雨季节,粮食,衣服容易受潮变质发霉,而三层的阁楼空间通风,干燥,粮食不受潮,避免了霉变。
3. 花庄跃进新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状况
拆除了位于原村址花庄小学校舍,迁至小区的北面,新建设的花庄小学校舍,为附近的孩子提供了就近上学的便利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新建小学校舍的对面是基础健身器材和一个占两个宅基地的篮球场。
正在建设中的花庄村便民服务中心设有农资超市、生活超市、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科技文化讲堂、群众健身广场、卫生服务室等,为农民提供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读书娱乐、卫生保健等专项服务。
4. 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宝应属于夏热冬冷地区,能耗上除了日常照明,夏日大量的使用空调和沐浴需要的热水加大了能源消耗。
在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最便捷的就是太阳能,太阳能应用最普及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
花庄跃进新区每户的屋顶上都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清洁的太阳能,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热水,很少使用电炉,煤炉或是气炉烧水,既方便节能,又非常环保。
5. 花庄跃进新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花庄新区的房屋规划整齐,沿路成片规划成居住中心区,道路整洁,有干净的居住环境,房子高大宽敞,然而由于花庄跃进新区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规划先行,导致居住区存在以下问题:
5.1 居住区内部无绿化,生态环境差
在居住区的周边有很好的绿化,如小区西边的乡村小道两边有高大的白杨树,而在居住区的内部环境中,100%的硬质地面,使小区看起来,灰暗,生硬。
没有绿色植物的遮挡,在炎热的夏天,居民区内的水泥路热气蒸腾,而居民的家中,尤其二层,闷热异常。
规划与设计的缺失导致居民点内无绿化,无景观,生态差。
5.2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划分不明确,交通混乱
路网过密,道路等级不明,使交通路线变得模糊与混乱起来,太多的十字路口与转角,易发生车辆碰撞。
而路网过密,不仅造成交通混乱存在安全隐患,还浪费了宝贵的土地,100%的硬质路面,降低了居住区的绿化率,降低了居民们的居住品质。
5.3 空间规划呆板,住宅外观样式雷同
规划与设计的缺失使得居住小区的空间规划呆板,居住区的建筑一行行,一列列地整齐的排列着,俨然水泥房子的“方正”。
5.4 建筑间距小,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
建筑南北间距小,阳光差,住宅空间划分不合理,如盲目追求大客厅,大卧室;功能不齐全,不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如健身房,书房的缺失。
5.5 基础设施的不全
居住区内无消防设施,缺乏配套的环卫设施,目前仅靠环卫工人用板车拖运
居民们的生活垃圾,无公用厕所。
6.结语
花庄跃进新区在建设过程中规划滞后,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与管理,导致浪费土地资源,居住区空间布局呆板,绿化率低,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全等问题存在。
新农村的建设和城市一样,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以及相应的财政投入等相关措施来最大程度上地优化配置农村的资源。
新农村建设能够节约和集约土地资源,能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能很好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谢晓林.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村庄合并”的探讨[J].黑河学刊,2007(3)
[2] 朱文兴. 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6)
[3] 高立民1,陈飞2,金韩桥1,胡月霞1,钱国桢1. 试谈新农居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浙江建筑,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