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为伴
与经典同行 同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同圣贤为友近年来,“国学”很热,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儿童读经班”、“国学研修班”,许多著名高校也都成立了国学研究院,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自06年起就开始招收国学专业六年制的本硕连读生,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机构。
新闻媒体近年来也出现了“国学热”,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就捧红了很多讲国学的学者,如于丹、易中天、鲍鹏山、钱文忠等。
可以说,“国学热”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国学热潮:历史的必然首先,“国学热”是我们的民族自信心逐渐恢复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向来对自己的文化特别自信。
但近代以来,由于长期遭受外侮,特别是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我们对自己的文化彻底丧失了自信。
所以,20世纪的中国掀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清算传统文化的高潮,一次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另一次则是“文化大革命”。
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把传统文化看成是封建毒瘤,进行彻底清算和全面扫荡,不仅使古迹、文物遭到空前未有的毁坏,更使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价值理念遭到最惨痛的摧残,“国学”成了封建糟粕的代名词。
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之后,中国人终于重新鼓起了自信,能够用一种比较客观的眼光来对待自己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其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今中国人的思想和信仰也更加多元开放。
一方面,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影响着一部分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做为一个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向传统回归,自然是更多的人一种必然的文化选择,由此引发了“国学热”。
此外,“国学热”也与当今世界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现代文明病有关。
比如,现在环境的严重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高度紧张,引发我们对古人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重新关注。
又如,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导致人们身心的极度疲惫,引起了我们对古人那种悠闲自在、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的醉心与向往。
再如,当今世界的科技狂热,导致人的快速异化和世界末日的恐慌,而中国古人对于科技的思想理念,不失为一剂拯救的良药。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国旗下演讲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拂晓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在我校经典文化长廊时,书香校园的上空就回荡着这朗朗上口的经典诗句。
每一天我们都沐浴在传统经典文化的阳光中,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伴随着我校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常在校园上空回响,而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则在我们的心头荡漾。
吟咏李白,我们佩服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迈情怀。
泛舟赤壁,我们不仅领略到“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壮美景观,更感受到苏东坡身处逆境却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咀嚼《弟子规》,我们懂得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孝敬之道。
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
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气吞山河、如泣如诉的诗词文赋,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
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承前启后,生生不息。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持之以恒地把经典文化书籍读下去,自幼接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一定会涵养你们的性情,增长你们的智慧,提升你们的眼界,使你们受益终生。
同学们,诵读经典吧,濡染中华经典的灵气,贯注传统文化的脉气,厚积方能薄发~同学们,在传统经典文化中徜徉吧,与古人对话,与大师对话,净化我们的
心灵,提升我们的品格。
让我们用“温文尔雅谨信笃行”的品格为学校十周年庆典献礼~
谢谢大家~。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经典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
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财富,让孩子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做人,是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
每天早晨,我们班的教室里就会传出诵读经典的稚嫩童音:“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及早让儿童接受传统优良文化熏陶的教育,在他们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受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些经典可作为孩子们一生去不断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根基。
才开始诵读古诗文,受到了来自家长的疑惑,有的家长不理解识字不多的一年级孩子就要背诵不太明白的古诗文,能行吗?会不会增加孩子的负担?不到半月的时间,我们班把不间断熟背还需要八九分钟的《弟子规》背了下来,家长们经过这段时间,看到了孩子的惊人变化,都举手表示赞成。
半年来,我们欣喜地听着、看着,感受着经典带给孩子们的种种教益。
并时时为身边的一个个小镜头感动着、感染着,可以说,是经典诵读让孩子们从此受益终身,虽然当下效果不是特别明显,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帮孩子定会悟出经典中的道理和魅力,影响他的一生。
通过经典诵读,许多学生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背诵,因为他早已把这些诗文熟记于心,这给他们树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同时通过反复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记忆力,启迪了他们的心智,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经典诵读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以其“厚积薄发”。
回首和孩子们一同走过的诵读之路,我们感慨: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们欣慰!经典诵读活动还将继续深入开展下去,置身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我深深地相信,今天读经的孩子,明日必将与众不同!。
同行携经典,为友伴圣贤作文初中

同行携经典,为友伴圣贤作文初中《同行携经典》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典就像是我们的好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们成长。
我特别喜欢读《西游记》,孙悟空的本领可大啦!他会七十二变,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
每次读到他打败妖怪,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情节,我都觉得特别精彩。
就好像我也跟着他们一起经历了那些神奇的冒险。
还有《安徒生童话》,里面的丑小鸭一开始被大家嫌弃,但是它不放弃,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这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努力,就算现在不优秀,以后也能变得很棒。
所以呀,让我们与经典同行,在这些精彩的故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同行携经典》小朋友们,经典可是个好宝贝!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可聪明啦!他用智慧想出好多奇妙的计谋,打了好多胜仗。
就像空城计那次,他一个人在城楼上弹琴,就把敌人吓得不敢进攻。
再讲讲《格林童话》,白雪公主长得美美的,却被恶毒的皇后欺负。
但她还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每次读这个故事,我都为白雪公主感到高兴。
我们要和经典做好朋友,从里面收获快乐和智慧。
《为友伴圣贤》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有很厉害的朋友呀?其实圣贤就可以成为我们的好朋友呢!孔子爷爷就是一位大圣贤。
他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要懂礼貌,还要关心别人。
比如说,在学校里要和小伙伴友好相处,不能打架、不能骂人。
还有孟子,他说要有爱心,要善良。
就像我们看到小猫咪受伤了,要去帮助它,这就是有爱心。
让圣贤成为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就能变得更棒!《为友伴圣贤》小朋友们,咱们来聊聊圣贤这个好朋友。
像岳飞将军,他特别勇敢,为了保护国家,打了好多胜仗。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勇敢,要爱自己的国家。
还有李白大诗人,他写的诗可美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知道在外的时候会想念家人。
2024年经典国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经典国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经典国学教学计划范文1一、指导思想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通过背诵经典,让语言文字在儿童心底多一些积淀,多一些感悟,激起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经典诵读活动,在实践中增长积累,提高学生文化与道德素质。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读、诵、议、评”,使学生增长知识,认识中华文化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研读,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科学精神,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创建学习型的文化校园;通过研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凝聚师生民族情感,增强爱国意识,树立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远大志向2、具体目标:(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6)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诵读内容:主要诵记国学经典教材中的诗歌。
四、活动形式及方法:(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
只要有热情,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反复诵读,熟读成诵。
带念一遍,再一遍,然后鼓励全班齐念;分组念、个别念、接龙念、默念,想方法多听多念。
并非完全不要理解,了解内容大概即可。
只要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获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3)每日利用早晨预备铃前在校读10分钟。
在学校由老师利用语文阅读课、课间背诵。
也可以在每节课前由班干部带领读。
(4)每日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5分钟。
纪念孔子的朋友圈文案

纪念孔子的朋友圈文案
1、仁人正道,至圣先师。
2、天佑中华有先师,厚德传承继圣贤。
3、纪念先贤,弘扬国学,传承经典。
4、祭奠至圣先师,传承千年文脉。
5、弘扬传统文化,追思先贤孔子。
6、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努力学习与传承中华传统经典文化!
7、儒学精神照华夏五洲,先师功德垂青史。
8、走进孔子,亲近仁义,弘扬正气,表达仁爱。
9、以虔诚之心、崇敬之情,恭祭先师孔子。
10、纪念孔子诞辰弘扬国学,推崇传统文化思想。
11、圣贤思想,光耀千年。
12、共祭先师,传新时代文明。
13、尊圣贤,敬师尊,兴中华之仁学,传华夏之薪火。
14、共祭至圣先师,浩瀚寰宇,赫赫大光,欣我华夏,圣道弘扬。
15、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华文化。
16、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圣贤精神。
17、继承孔子之志,弘扬中华文化。
18、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儒学思想。
19、追思先贤,尊崇圣人,倡导仁礼,汲取千年不熄的孔子智慧之光。
20、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先哲的怀念和敬仰,对儒家文化的感悟和对继往开来者传承光大的责任。
以经典为伴,以圣贤为友

以经典为伴,以圣贤为友——成立班级国学研究小组倡议书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经典是其中最具光辉的一部分,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给中华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言简义丰的《论语》中,我们知道“一日三省吾身”的为人原则,知道“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知道“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抱负;在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中,我们知道要孝顺父母,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知道诚实守信,做到“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知道好好学习,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些至理名言于我们自身而言,塑造了我们刚健高尚的人格,使我们成为内外兼修的未来精英;于中华民族而言,提高了民族道德素质,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为祖国未来主人的我们,承担着祖国的希望,学习国学经典,提升道德修养,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我们任一大己任。
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上下而求索,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一、请同学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每个时间段、任何地方进行诵读,诵读弟子规、孝经、道德经、论语、增广贤文、中华古典诗词等国学经典,在诵读经典美文的同时,感悟国学精粹,陶冶道德情操。
二、要求每周利用两节课的时间,由语文老师带领同学们诵读、学习《弟子规》、孝经、道德经。
三、每周写一篇国学经典学习感悟,与同学们、家人朋友、老师们进行讨论交流。
行动起来吧,从现在开始诵读经典、学习经典。
以经典为伴,感悟经典,开拓广阔视野;以圣贤为友,见贤思齐,塑造人格魅力!附:国学经典诵读推荐书目《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劝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孝经》、《正气歌》、《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_高中生

以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人类历史从史前文化发展至今,如果说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和改善依赖于物质生产的进步和发展,那么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灿烂则离不开那些承载着历史的厚度、哲学的深度、科技的智慧、文学艺术的审美等诸种文化要素的传世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历史的痕迹,记载着刀耕火种的荒蛮、烽火狼烟的残酷、群雄逐鹿的惨烈、流民失所的悲哀。
历史的演进从来都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今天的文明是昨天的血与火、刀与剑铸就的。
文明的子孙不能忘记自己的历史,忘记就意味着背叛。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明史》……它们是我们民族薪火相传的血脉,割断了它就割断了历史,就割断了人类赖以生存、因之发展的生命源泉。
文化经典,是民族情感一文化心理结构的积淀。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皎如皓月、灿若群星的圣贤先哲,用自己的情感与心灵、沉思与理性,构建了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心理基础。
古希腊诡谲斑斓的神话传说和灵怪动听的圣经故事,构成了西方文化重视人、热爱人、捍卫人的人本主义精神和隐忍现世、渴望天堂的虔诚的基督教来世主义信仰。
在中国,精卫填海、女娲造人、夸父逐日等祌话传说造就了表现在楚汉、盛唐、明清等朝代占据思想主流的浪漫主义,并日益积淀为华夏儿女乐观、开朗、大方、豪爽的人格魅力。
以孔子为首的儒家文化中,“仁者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伦理规范,“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人生修养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执著品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宽厚豁达的人格,构成了中华民族执著、进取、善良、坚韧、仁爱、宽厚、谦让等优秀品格。
与此同时,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则从天与人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这--角度,铸造了我们民族心理情感的另一维^和谐、自然、无为、超脱、宁静、深远。
儒道互补构成了屮华民族庞大的文化体系,也构成了稳健深沉而又灵动深情的情感。
中华经典诵读宣传口号

【导语】以下是整理的中华经典诵读宣传⼝号,欢迎阅读参考!
1、读书修⾝,读书养性
2、读⾼雅书,做优雅⼈
3、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明
4、与经典同⾏,与圣贤为友
5、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
6、与书本为友,与⼤师对话
7、诵读经典诗⽂,传承华夏⽂明
8、雅⾔传承⽂明,经典浸润⼈⽣
9、传承中华⽂化,感受母语魅⼒
10、学习经典⽂化,陶冶美好⼼灵
11、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12、腹有诗书⽓⾃华,最是书⾹能致远
13、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奠基
14、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15、与经典同⾏,打好⼈⽣底⾊;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灵
16、⾏万⾥路,读万卷书。
17、书⼭有路勤为径,学海⽆涯苦作⾈。
18、腹有诗书⽓⾃华,最是书⾹能致远。
19、感受⽂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0、读千年美⽂,做少年君⼦
21、经典润⼼灵,书⾹溢校园。
22、传学及古今,经略贯华夏。
23、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24、扬时代弘毅,为万世开太平。
25、⽤⼼传承⽂明,⽤⾏成就未来。
26、⽂化点亮⼼灯,⽂明美好⼈⽣。
27、⽂明凝聚⼒量,⽂化成就辉煌。
28、学传统⽂化,做当代智者。
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感想与体会

读经典文句与圣贤为友感想与体会
经典文化里凝聚着古圣先贤的智慧,有他们总结的人生哲理。
古往今来,这些经典孕育了许许多多的华夏儿女。
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是一笔巨大的宝藏。
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应该继承它、发扬它。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
我们应该诵读经典,向经典学习。
现在的社会太过于浮躁,竞争太过于激烈,我们每一天都在快节奏的生活,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但就是这样,我们往往忘记了自己最初,最想要,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失去了太多,所以我们要诵读经典,学习经典,体会经典中的精髓。
经典就是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他可以让我们静下心来,他可以让我们感到很平和安全。
会改变我们身上的浮躁之气,在经典中我们可以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思自己,让自己不偏离轨道。
我们可以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让我们懂得谦虚,我们可以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知道朋友和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可以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有的人认为现在学经典已经没什么用了,认为经典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社会了,但是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才需要经典。
我们需要经典来指引,来引导我们更上一层楼。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了国学课,让学生们系统的学习经典。
每一天,与《三字经》,《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等经典为伍,每一天与先贤打交道,与他们在历史的时空中对话。
跟着
圣贤学习礼节,跟着圣贤学学习方法,体会圣贤的道理,引发我们的思考,怎么会不进步呢?
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需要你我的脚步,让我们坚持下去,让书香之气遍布校园,便布华夏!便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上屋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纪实

到古诗文的浸润 。厚积 而薄发 。 六 是邀请家长 、各级 领导 参加 “ 中华 古诗词诵 读”活 动汇报会 ,并借此大力宣传和 表彰优 秀学生 。 黄校 长说 ,学校开展 诵读活动 的 目的不仅仅 是让学生 记住名 篇佳作 ,更重要 的是寻根 ,寻民族 精神之根 ,寻现 代文 明之根 。在 诵读 古诗 文 中弘扬优 秀的民族传统 文化 ,
上屋 小学开展 国学教 育纪 实
子雕塑 铜像栩栩如 生 。黄 校长说 ,在上屋 小学校园 里 ,每 个角落和空 间都彰 显着浓 厚的 国学 教育文化 氛 围 ,让 学生
处处 受到 国学教 育的熏陶 。
上屋小学是宝安区最 早推行 经典诵读 的学校之一 。 早 在2 0 年 9 ,在摸 索 与 实 践 的 基 础 上 ,上 屋 小 06 月
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
国 学教 育 走 进 课 堂
拓 宽 国学 教 育 内容
今年 国庆 节 假期 ,上屋 小 学 开 展 了一 次专 I 向学 ]面
生家长 的大型公益 活动—— “ 幸福 人生 ・ 国学 引导家庭教
育” ,使 国学教 育走进 了走进了 学生家长 的心 中。整个 活 动为期三 天 ,精 心安排 了 《 认识 弟子规 》 《 重新 认识传统 文化 》 《 移风 易俗 莫善 于乐 》 《 假如 “ 后天 ”来 临 》 《 礼 在人际 关系中 的运 用 》等以 国学 传统文化 为 内容 的课程 。 活动很 好地体现 了 “ 孝悌 忠信 ,礼义廉耻 ,仁爱 和平 ”优 秀 的传 统伦理道德 理念 ,给家长 学员们 以收获和 感动 ,进
一
步加深 了他们对祖 国优 秀传统文化 的认 同和热爱 。
品国学经典 与圣贤为友

品国学经典与圣贤为友中学国学作为补给学生成长的一种养分,辅助了德育教育,塑造了校园文化。
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推进未成人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
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
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后”国学”复起至今。
中学国学作为补给学生成长的一种养分,辅助了德育教育,塑造了校园文化。
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推进未成人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
然而,由于学生人文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力度不大,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造成部分学生文化素质的总体较差,现状堪忧。
在新形势下,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 传统文化知识欠缺在许多学生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简化为“帝王戏”、“辫子戏”等等,对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相当冷漠,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不知道施耐庵、曹雪芹不要紧,不知道周杰伦、“超女”在同龄人面前就无地自容。
2 传统美德观念淡薄公共道德方面,一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如乱涂胡画于教室的墙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于美丽的校园等等现象大有人在。
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不少学生他人关系淡漠,表现为与同学关系紧张,彼此之间互相猜忌,更有甚者发生殴打等校园暴力事件。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不端正,上课迟到、讲话、睡觉,在外面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3 传统生存理念扭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出了人们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
而现在有部分学生却不能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胜则骄、败则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岳阳市二中根据“新课改”要求,根据学生的现状,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立了国学校本课程。
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为友

这个名字是用4首诗的第一个字组成的,这叫做:“首字提名法”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静悯春相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5千年来传承不息的文明之火。 泱泱中华,滚滚逝水,多少文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洪篇巨制。 盛唐的明月美酒流淌出流传千古的锦句华章, 宋代的古笔酽墨写着一朝盛世的婉约风骨。 六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我们在花红柳绿的初夏中诵读经典。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我们在江南的蒙蒙细雨中经典诵读。 与经典同行 ,和圣贤对话。 我们在书香弥漫的校园里感受经典。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 心飞翔 断路了 梦在天上 败不降 最坚强 3、泪擦干挺 起脊梁 5、成功背后矗立希望的肩膀 泪擦干挺 起脊梁 情无疆 义坦荡 少年强则国强, 情无疆 义坦荡 爱种在生命战年强 恕我狂, 恕我狂 勇敢闯 我不是倔强张扬 爱种在生命战场 我不是倔强张扬 天的空 是地宽阔胸膛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 2、天的空是地 宽阔胸膛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地 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壮志雄心在飞扬, 选择了荣光爱需要拼到无尚 少年强则中国强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敢叫日月耀东方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中国少年强!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4、地让天举起了年轻的力量 我和你长大 选择了荣光爱需要拼到无尚 让爱也一起成长少年强则国强, 人性光芒打亮梦想的路上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痛苦泪水浇灌着歌唱 少年强 心飞翔 生命会有看不到边际的阳光 断路了 梦在天上 我和你长大让爱也一起成长 败不降 最坚强
经典同行 圣贤为友论文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黄河实验小学陕西西安 710043)摘要:古典诗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许多仁人君子留下的可贵的生活经验,也是许多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更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侵润中华千年传承的文明精髓。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记,提升语文素养。
并适当点拨,品味语言魅力。
用经典中的故事感染人、名师教化人、佳句警示人。
让孩子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希望每一个孩子享有丰富而快乐的经典人生。
关键词: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提升;素养【中图分类号】i222.7记得一次家长会上,在谈到孩子们自私、胆小、怯懦等问题时,我问在座的家长:“大家觉得自己的孩子缺什么?”家长们思忖良久,答案是:“现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
”我感触颇深——是啊,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似乎什么都不缺。
他们是在爸爸妈妈,或许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来得太容易。
他们精于网络游戏,对各种美食如数家珍,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数码产品。
他们能说出一连串当红明星的姓名,能一口报出“洋快餐”的最新食品,他们知道的信息比任何时代的同龄孩子都丰富……然而,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明传统,道德风尚,文化积淀,在他们身上的印记却少得可怜。
他们有丰富的娱乐手段却不真的快乐;他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却依然空虚。
他们面临的是物质生活“营养过剩”,精神生活“营养不良”的寂寞困境。
他们什么都不缺,其实却缺少很多。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中学习时强调:“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尽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原因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华。
”民族精华该如何传承?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民族的未来,要由孩子们书写。
民族精华的发扬传承,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更要从孩子的身上抓起。
中华经典诵读手抄报宣传标语

中华经典诵读手抄报宣传标语
中华经典诵读手抄报宣传标语:
1.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2.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3.读中华经典,做龙的传人
4.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文明
5.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6.传承中华文化,感受母语魅力
7.学习经典文化,陶冶美好心灵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0.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1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12.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的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启动大会。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还不理解什么精典诵读,前些天,县教育局召开了经典诵读研讨会,会上局领导阐明了经典诵读的意义,我们学校也制定了经典诵读实施方案,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校园书香厚德载物;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所谓经典,就是古代的四书五经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化精华,精典诵读就是让我们去读去背诵这些文化精华,从而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1999年春节,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号召大家多学经典诗文,以“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能——益人心智、怡人性情、变化气质、滋养人生。
早在七年前,台湾等地就有很多学校的学生开展精典诵读活动,近年来祖国大陆也兴起了精典诵读热,今天,通过台湾、港奥以及大陆各地开设的诵读活动表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的确是十分有利于培养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
诵读中华文化经典增强我们同学的人文素养,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单拿古代的《论语》来说,有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意思说一个人读了半部《论语》,他就能很好地治理天下了,这句话也有他的道理,《论语》里包含的内容可谓博大精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人生观“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处世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学而不厌”——学习态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待人方式再看我们的唐诗宋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淘源明、饮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
仁
” 的 含 意
论语 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 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 《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与圣贤为友 与经典为伴
制作:岳媛
秋第化创想孔汉) 农孔 》一名始家子族,月历丘 。 部人人和是人 八( 字日 编之,教我,仲 月前 年一世育国春 农廿 尼 体。界家古秋 历七 。 史编最,代时 二~年 排 书撰著儒伟期 月前月 行 《了名家大鲁 十 老 春我的学的国 一 日 二 国文派思人 , 年 。 4 > 11 <
谢 谢 观 赏 !
论语曰:
[壹]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叁]子曰:“学而诲女知之乎!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伍]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陆]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 人。” [柒]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 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51 9
>
28 < 479
去鲁歌 彼妇之口, 可以出走。 彼妇之谒, 可以死败。 盖优哉游哉, 维以卒岁。 蟪蛄歌 违山十里, 蟪蛄之声, 犹尚在耳。
奈手龟予龟 龟无山欲山 山斧蔽望操 何柯之鲁 !,。兮 ,
孔子诗选
还惨凤覆蛟干 盘 原予不巢龙泽操 息心翔毁不而 陬悲留卵游渔 。,。,。,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 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 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 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 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 中心思想是孝、弟、忠、 信、礼、义、廉、耻,其 核心是“仁”。儒家学说 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 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 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 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 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 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
孟子
朱熹
孔子、孟子、董仲舒、 二程、朱熹、陆九渊、王 明阳
伦在 平 射兄 如之“务个 理人 天 到弟 下心爱和人含 ,与 下、他有、几,人应在义 、 心人 。一人亲一点才”该社: 一 理的 一种身情种:能,做会“ 种 的世 步政上,推 完即的里义 心 模间 一治。在广 成“事行” 理 式关 步理 亲程 其仁情事是 “ 原 。系 向想 情序 社”。为一 仁 则 中 外: 的: 会。而人种 : , 辐修 基一 责一这,观 ” 将 建 射身 础个 任个些有念 人 立 。、 上人 和人义他形 的 了 发一 义必务应式 感 齐 的 一 家 扬定 务须的该规 情 种 光要 。要本遵 心 、 范 现 治 大与 具有质行, 理 实 ,父 体仁便的 消 国 一 的 、 辐母 有爱是义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