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标准

合集下载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道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道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道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和监测地表水体质量的一系列参数和限值。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旨在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公众健康。

以下是中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一些主要参数和限值:
1. 总氮(mg/L):I类水质≤ 0.15,II类水质≤ 0.5,III类水质≤ 1.0,IV类水质≤ 1.5,V类水质≤
2.0。

2. 总磷(mg/L):I类水质≤ 0.02,II类水质≤ 0.1,III类水质≤ 0.2,IV类水质≤ 0.3,V类水质≤ 0.4。

3. 化学需氧量(COD)(mg/L):I类水质≤ 15,II 类水质≤ 20,III类水质≤ 30,IV类水质≤ 40,V类水质≤ 50。

4. 溶解氧(mg/L):I类水质≥ 7,II类水质≥ 6,III类水质≥ 5,IV类水质≥ 4,V类水质≥ 3。

5. 水温(℃):I类水质≤ 28,II类水质≤ 30,III类水质≤ 32,IV类水质≤ 35,V类水质≤ 40。

请注意,具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地区或目标而有所不同。

用户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准则来获
取最新和详细的标准信息。

中国地表水标准

中国地表水标准

中国地表水标准
中国地表水标准根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分为五类:
1. 一级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和渔业用水标准,占总评价河流长度的28.1%。

2. 二级水:轻度污染,符合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可作渔业用水,经处理后可作饮用水,占总长度的39.5%。

3. 三级水:较重污染,可作农业灌溉用水,占总长度的19.5%。

4. 四级水:重污染,不符合农业灌溉要求,占总长度的6%。

5. 五级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此外,地表水还根据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1. 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3.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以上信息是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对全国878条河流,总长度为87100k m的河流水体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的。

地表水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表水恶化以及科技进步,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相关标准规定,地表水分为四类水质,分别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其标准如下:1. Ⅰ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7.0 mg/L氨氮:≤0.15 mg/L总磷:≤0.02 mg/L总氮:≤1.0 mg/L石油类:≤0.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 Ⅱ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6.0 mg/L氨氮:≤0.5 mg/L总磷:≤0.03 mg/L总氮:≤1.5 mg/L石油类:≤0.1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1 mg/L结合态氰化物:≤0.1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3. Ⅲ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5.0 mg/L氨氮:≤1.0 mg/L总磷:≤0.05 mg/L总氮:≤2.0 mg/L石油类:≤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2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4. Ⅳ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4.0 mg/L氨氮:≤1.5 mg/L总磷:≤0.1 mg/L总氮:≤6.0 mg/L石油类:≤0.5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3 mg/L结合态氰化物:≤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和维护水体的生态环境,确保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水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严格的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是一种标识地表水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指标确定水体的品质。

根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 3838-2002)规定,地表水质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一类水质: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具有直接供人口使用的品质要求,如无色、无臭、微甜等。

二类水质:用于近岸海域、游泳区的水或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水,需要具备较好的水质,无明显异味、适合生态环境要求。

三类水质:用于一般景观环境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运河等,水体清澈透明,适合进行娱乐、观赏等一般水域要求。

四类水质:用于一般农田灌溉的水源,水体颜色和气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不影响农业生产的需求。

五类水质:用于特定工业用水,水体有明显的颜色、气味和浊度等,适合满足特定工业生产工艺的要求。

这些水质标准标识有助于监测地表水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并对水体的管理及治理提供参考。

地表水 水质标准

地表水 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一、pH值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标准,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pH值在6.5-8.5之间为正常范围。

二、溶解氧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毫克/升,小于2毫克/升则视为缺氧。

三、悬浮物
悬浮物是指水中不溶解的固体物质,包括泥沙、尘埃、微生物等。

过多的悬浮物会降低水质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质稳定。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悬浮物含量应小于100毫克/升。

四、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消耗氧化剂的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COD值应小于15毫克/升。

五、总氮和总磷
总氮和总磷是衡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指标,过高的氮、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总氮含量应小于1.0毫克/升,总磷含量应小于0.2毫克/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管理地表水体,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的内容包括水质指标、限值要求以及监测和评价方法等。

以下是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的一些水质指标和限值要求:
1.水质类别:标准将地表水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由好到差排列。

Ⅰ类水质为最优,Ⅳ类为最差。

2.主要水质指标:
-总大肠菌群
-氨氮
-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3.限值要求:不同水质类别对上述主要水质指标有不同的限值要求,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限值范围。

例如,Ⅰ类水质对总大肠菌群的限值为0个/100ml,Ⅱ类为1000个/100ml,Ⅲ类为5000个/100ml,Ⅳ类为2万个/100ml。

其他水质指标也有相应的限值要求。

4.其他辅助指标:标准还包括一些辅助指标,如铅、镉、汞等重金属的限值要求,以及挥发性酚、石油类物质等有机物的限值要求。

地表三类水标准

地表三类水标准

根据中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被分为三类:Ⅰ类、Ⅰ类和Ⅰ类。

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水质要求和适用范围。

Ⅰ类地表水:这是最高水质标准的类别,适用于供应人类直接饮用的水源地。

它要求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任何有害物质,微生物数量极低。

此类水源通常位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环境优良的地区。

Ⅰ类地表水:这是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的类别。

水质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水体中各项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如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

Ⅰ类地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

Ⅰ类地表水:这是适用于农业灌溉、景观水体和一般环境用水的类别。

虽然水质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保证水体中的主要指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Ⅰ类地表水通常用于农田灌溉、公园湖泊、人工水体等非直接人类饮用的场所。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中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分类和标准。

此外,地表水质量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水源保护、污染物排放管控等。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是指地表之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地表水的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地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地表水的质量标准是根据水体的水质特征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制定的,不同的水体类型有着不同的水质标准。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地表水分为五类,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不同的水质类别对应着不同的水质要求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类水质标准的相关内容。

第一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优良,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此外,Ⅰ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无污染源的影响。

第二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一般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良好,对人体无害,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Ⅱ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无明显污染。

第三类地表水是指水质一般的地表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农田灌溉水源地等。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一般,对人体无明显危害,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Ⅲ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对生态环境无明显危害。

第四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差的地表水,适用于一般农业用水区和渔业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较差,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有色有味,有异味,有毒性,有放射性,有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可能出现轻微浑浊,轻微悬浮物质,轻微沉淀物质,轻微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地表水3类标准值

地表水3类标准值

地表水3类标准值地表水3类标准值地表水是指地面自然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是人类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表水的质量对人类生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各国都设立了地表水的标准来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中国土地辽阔,水资源非常丰富,同时也面临着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中国制定了严格的地表水标准值,以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下面是中国地表水3类标准值的详细介绍。

一、一类地表水标准值(一)化学需氧量(CODcr)≤15mg/L(二)生化需氧量(BOD5)≤3mg/L(三)总有机碳(TOC)≤2mg/L(四)氨氮(NH3-N)≤0.15mg/L(五)总磷(以P计)≤0.02mg/L(六)总氮(以N计)≤1mg/L(七)PH值6.5-8.5(八)溶解氧含量≥7mg/L(九)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5/CODcr)≥0.45(十)铁(Fe)≤0.3mg/L(十一)锰(Mn)≤0.1mg/L以上值为一类地表水标准值。

一类地表水适用于饮用水源地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

二、二类地表水标准值(一)化学需氧量(CODcr)≤30mg/L(二)生化需氧量(BOD5)≤6mg/L(三)总有机碳(TOC)≤4mg/L(四)氨氮(NH3-N)≤0.5mg/L(五)总磷(以P计)≤0.1mg/L(六)总氮(以N计)≤1.5mg/L(七)PH值6.0-9.0(八)溶解氧含量≥5mg/L(九)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5/CODcr)≥0.4(十)铁(Fe)≤1mg/L(十一)锰(Mn)≤0.5mg/L以上值为二类地表水标准值。

二类地表水适用于除一类地表水以外各类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

三、三类地表水标准值(一)化学需氧量(CODcr)≤40mg/L(二)生化需氧量(BOD5)≤10mg/L(三)总有机碳(TOC)≤4mg/L(四)氨氮(NH3-N)≤1mg/L(五)总磷(以P计)≤0.2mg/L(六)总氮(以N计)≤2mg/L(七)PH值6.0-9.0(八)溶解氧含量≥4mg/L(九)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BOD5/CODcr)≥0.3(十)铁(Fe)≤1mg/L(十一)锰(Mn)≤0.5mg/L以上值为三类地表水标准值。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7
氨氮(NH3-N)≤
0.15
0.5
1.0
1.5
2.0
8
总磷(以P计)≤
0.02(湖、库0.01)
0.1(湖、库0.025)
0.2(湖、库0.05)
0.3(湖、库0.1)
0.4(湖、库0.2)
9
总氮(湖、库,以N计)≤
0.2
0.5
1.0
1.5
2.0
10
铜≤
0.01
1.0
1.0
1.0
1.0
11
锌≤
0.05
序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饱和率90%(或7.5)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3
3
4
6
10
0.05
0.1
0.2
0.5
1.0
24
粪大肠菌群(个/L)≤
20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表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单位::mg/L
0.01
0.05
0.05
0.05
0.1
18

地表水 水质标准

地表水 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的水质标准是根据水体的用途和保护环境的要求来制定的。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的水质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常见的地表水水质标准:
1. pH值:一般地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接近中性。

2. 溶解氧:地表水中的溶解氧应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以支持水生生物的生活。

3. 悬浮物:地表水中的悬浮物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超过30毫克/升。

4. 化学需氧量(COD):COD是一个反映有机物质含量的指标,地表水中的COD浓度一般不应超过30毫克/升。

5. 总氮和总磷:地表水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6. 重金属:地表水中的重金属含量应控制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地表水水质标准,具体的水质标准可能会因地区、用途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国家和地区通常会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水质标准来确保地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参数

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参数

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参数
一类水质:主要指健康优质的水质,其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大于等于5mg/L,水温小于30℃,pH小于8.5,高锰酸盐指数小于2mg/L,化学需氧量小于3mg/L,氨氮小于0.5mg/L,硝酸盐小于0.5mg/L。

二类水质:主要指一般优质的水质,其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大于等于3mg/L,水温小于30℃,pH小于9.0,高锰酸盐指数小于3mg/L,化学需氧量小于5mg/L,氨氮小于1.0mg/L,硝酸盐小于1.0mg/L。

三类水质:主要指合格的水质,其中溶解氧的最低浓度应大于等于2mg/L,水温小于32℃,pH小于9.5,高锰酸盐指数小于5mg/L,化学需氧量小于7mg/L,氨氮小于1.5mg/L,硝酸盐小于1.5mg/L。

地表水质标准

地表水质标准

地表水质标准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以及人工水体,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水资源。

地表水质标准是对地表水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的依据,也是保障地表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地表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地表水质标准主要包括对水质的监测和评价指标、标准限值、分级标准等内容。

其中,监测和评价指标是对地表水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指标进行定量监测和定性评价的依据,包括水体透明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PH值、水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反映地表水的污染程度和水质状况,为制定保护和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标准限值是指地表水中各项监测指标的允许最大浓度或最小含量,是衡量地表水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标准限值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水体的功能区划、水质的自净能力、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既要保障水质安全,又要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分级标准是将地表水质量分为不同等级,并对不同等级的水质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控制措施。

通常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五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水体适用于不同的用途,如Ⅰ类适用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Ⅴ类适用于农田灌溉水等。

分级标准的制定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地表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应加大对地表水质的监测和评价力度,建立健全水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科研机构应加强水环境监测技术和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提高水质监测和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企业应强化自身的环保意识,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利用,减少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

社会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共同维护地表水资源的安全和健康。

总之,地表水质标准是保障地表水资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地表水质标准,加大对地表水质的监测和评价力度,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才能有效保障地表水资源的安全和健康,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地表三类水质标准

地表三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质分三类分别为一类水质二类水质和三类水质其中一类水质是最优级的三类水质是最差级的
地表三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质分三类,分别为一类水质、二类水质和三类水质,其中一类水质是最优级的,三类水质是最差级的。
一类水质标准: 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和高级工业用水,水质指标包括:总大菌落数≤100个/100ml、总氮≤10mg/L、总磷≤1mg/L、总铜≤2mg/L、总锌≤5mg/L、总铬≤0.05mg/L、总镍≤1mg/L、总铅≤0.05mg/L、总汞≤0.01mg/L、氨氮≤1mg/L、溶解氧≥5mg/L。
二类水质标准: 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生产、渔业养殖等,水质指标包括:总大菌落数≤500个/100ml、总氮≤20mg/L、总磷≤2mg/L、总铜≤5mg/LL、总铅≤0.1mg/L、总汞≤0.02mg/L、氨氮≤2mg/L、溶解氧≥2mg/L

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一、背景介绍地表水是指自然流体界面以上的水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饮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安全与健康。

为了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地表水质量标准。

本文将对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国际地表水质量标准概述1.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地表水分为五个不同的水质类别:优质水、表水Ⅰ类、表水Ⅱ类、表水Ⅲ类和劣Ⅴ类。

这五个类别依次递减,水质差异逐渐增大。

2. 欧盟地表水质量标准欧盟地表水质量标准采用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相似的五个类别,但具体参数和限值可能有所不同。

欧盟地表水质量标准的实施对于欧洲各国具有约束力。

3. 美国地表水质量标准美国地表水质量标准是由环境保护署制定的,也采用了五个类别的划分。

而美国将标准的实施交由各州去具体制定,并根据当地的地方特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详解1. 优质水•优质水适用于特定的环境,一般不会被直接用于人类饮用,而是用于灌溉、冷却水等特殊用途。

•优质水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低的微生物浓度、低溶解物浓度和无害成分。

2. 表水Ⅰ类•表水Ⅰ类是适用于常规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这类水质应保持无害成分和微生物限度,如铜、锌、锐齿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明确定量的限值。

3. 表水Ⅱ类•表水Ⅱ类是适用于工业供水和一般景观用水的水质标准。

•这类水质在微生物方面的限度略高于Ⅰ类水质,但仍要求达到一定的洁净度,不产生异味、嗅觉以及浑浊等问题。

4. 表水Ⅲ类•表水Ⅲ类是适用于农田灌溉的水质标准。

•这类水质要求较低,允许一定程度的偏离,主要目的是满足对农田水资源的基本要求。

5. 劣Ⅴ类•劣Ⅴ类是指水质极差,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不适合任何用途。

•劣Ⅴ类水质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显著危害。

四、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的应用与问题1. 应用•地表水5类水质标准的制定对各国的环保工作起到了指导和约束作用。

•根据不同的水质类别,可以有效分配和管理地表水资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一、一级水质标准。

一级水质标准是对地表水的最高要求,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保护。

一级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物质的限量要求,如总大肠菌群、氨氮、总磷、重金属等。

一级水质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人类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保护自然水体的生态环境。

二、二级水质标准。

二级水质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以外的地表水,如河流、湖泊等。

二级水质标准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要求水质清洁,适合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二级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物质的限量要求,如浊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三、三级水质标准。

三级水质标准适用于一般工农业用水和景观水的水质要求。

三级水质标准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允许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但仍然要求水质清洁,适合工农业用水和景观水的需要。

三级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物质的限量要求,如水中氨氮、总磷、铬、铅等的含量。

四、四级水质标准。

四级水质标准适用于一般农田灌溉用水和一般工业冷却用水的水质要求。

四级水质标准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允许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但仍然要求水质清洁,适合农田灌溉用水和工业冷却用水的需要。

四级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物质的限量要求,如水中氯离子、硫酸盐、硫化物等的含量。

五、五级水质标准。

五级水质标准是对地表水的最低要求,适用于一般景观要求和农田排灌用水的水质要求。

五级水质标准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允许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污染物质,但仍然要求水质清洁,适合景观要求和农田排灌用水的需要。

五级水质标准规定了水中各种物质的限量要求,如水中硒、锰、钡等的含量。

总结,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了科学分类和管理,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各级水质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人类的生活饮用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水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共同保护地表水,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见表1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5.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GB3838--200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1
硫酸盐(以SO24 - 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氯化物(以C1-计)
精选ppt
8
2.3.4其他一些水质指标
• 热污染:工业冷却水 • 氧气含量;水体化学反应;水体生物习性; • 富营养化
• 放射性污染: • 扩散;富集
放射性物质标记
精选ppt
9
3. 水质标准
国家规定的各种用水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方面的要求。根据供水目的的不同,存在着饮用水水质标准、 农用灌溉水水质标准等。各种工业生产对水质要求的标准也各 不相同。
2、地表水的水质、水质指标
2.1 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 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 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 状况。
精选ppt
3
2.2 水质指标
人们在工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用水中,所要求的 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达到的一定标准,叫做水 质指标。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且是研究水体 自净能力的依据之一。
2.3.3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指1mL水个所含各种细菌的总数,是评价水 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落的个数。判断 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每100ml水不得检出。
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氰 化物具有剧毒。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 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 即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 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精选ppt
6
地表水水质标准
2017.4.7
精选ppt
1

• 地表水

• • 地表水水质、水质指标
• 地表水水质标准
• 地表水环境标准值
• 监测方法
精选ppt
2
1、地表水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 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 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 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 分。
2.3 常用水质指标
2.3.1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固体物质
总固体量(TS) 是指总溶解固体量(TDS)和总悬浮固体量(TSS)之 和。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烘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 物质。
精选ppt
4
2.3.2化学性指标 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值,硬度,营养物质… 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酚类… 氧平衡指标:BOD,COD,TOC,TOD与DO
包括: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 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精选ppt
10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 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 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CODCr CODMn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 的全部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 测定结果以碳表示 。
精选ppt
7
总需氧量(TOD):指当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所需 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表示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游离氧。 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 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 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精选ppt
11
4.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标准值
3
硝酸盐(以N计)
4

5

标准值 250 250 10 0.3 0.1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谢谢
精选ppt
18
①一般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硬度:水体含矿物质的水造成水的硬度,主要是钙盐、镁 盐等。
营养物:P、N、K、S。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精选ppt
5
②有毒化学性指标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汞(Hg)及其化合物:水俣病。 镉(Cd)的化合物:痛痛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