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
古代汉语简答习题古代汉语简答题(一)1.为什么要学习古代汉语?2.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为什么说常用词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4.什么是工具书?什么是字典?什么是辞典?5.《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6.《尔雅》是怎样一部书?“尔雅”的意思是什么?7.什么是类书?什么是索引?8.“十三经”是指哪十三部著作?9.“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10.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
丹之亚常卍受严隣巡希幽胡怡攻书民煎者茁贰郊望平术11.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句中“乃”是判断词,相当于“是”。
12.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晁错《论贵粟疏》)中,“地”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即不种地。
13.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孤与老贼,势不两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中,“势”为主语即“势力”或“力量”的意思。
14.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列传》)中,“客”,即“把他当作客人”的意思。
15.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观前之死亡不知戒”(柳宗元《蝜蝂传》)中,“死亡”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前人死亡”的意思。
16.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
17.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交”为动词,指“交往”。
18.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在“以缚即炉火烧绝之”(柳宗元《童区寄传》)中,“缚”为动词,“用绳子缚”的意思。
19.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隐公元年》)中,“献”是动词用作状语为“恭敬献上”之意。
古代汉语期末简答带答案
简答1.按照位子如何为语气词分类?语气词的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等。
2.“或”字的用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1、或字在句子中通常用来指人且只做主语,例: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或字在句中如前面出现先行词,或字指代其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例:宋人或得玉3、在古代汉语中通常两个或字连用,前后呼应,表列举。
在这种情况下或字仍然是无定代词,它既可以指人译为有人;又可以指物译为有的;例: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3.举例说明语气词“其”的用法。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4.句首语气词“夫”与指示代词“夫”有什么区别?1、夫“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
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例如: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
“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
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
《韩非子·问辩》5.举例说明介词“以”与连词“以”的区别。
介词“以”是由动词虚化来的。
动词“以”基本义为“用”,引申可据上下文灵活译为“使用、凭借、任用、认为”等。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问题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早期汉语形式。
它起源于上古汉语,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包括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五代汉语等,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的基础。
问题二:古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古代汉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文字形式:古代汉语采用象形、指示和会意法创造出一系列汉字,与现代汉字形式不同。
2. 词汇丰富: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种类繁多,受到了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影响。
3. 语法结构: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例如动宾结构常常颠倒,修饰语在前、修饰词在后等。
4. 发音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变化。
问题三:为什么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文献的基础,通过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历史事件和思想。
2. 文学研究:古代汉语是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工具,研究古代汉语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文化传承: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守护中国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问题四:如何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2. 阅读古代文献: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包括诗词、散文和历史文献等,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参加专业课程:参加古代汉语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学术讲座,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4. 练写作:通过写作练,提高对古代汉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问题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是什么?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影响: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例如传统文化词汇、典故等。
2. 语法变化: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一部分特点,例如句法结构、修饰语的位置等。
3. 文化传统:古代汉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想法,这些古代文化传统依然对现代汉语和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 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 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瞋,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汉简答题
二、简答(一)、古代汉语宾语在哪些条件下需要前置?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这种句式的条件有二:其一,必须是疑问句;其二,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
二者缺一不可。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敢问何谓也?”《史记·项羽本纪》:“沛公安在?”《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左传·成公三年》:“臣实不才,又谁敢怨?”“何如”与“如何”“如……何”形式类似的固定结构:“若何”“奈何”“若……何”“奈……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种句式的条件有二:其一,必须是否定句;其二,是代词作宾语。
否定句是指含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或无定代词“莫”的句子。
《左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论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韩非子·五蠹》:“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诗经》:“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宾语也不前置。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左传》3、宾语用代词“之”或“是”复指而前置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置于动词谓语之前,在宾语之后用“是”、“之”等代词复指。
《诗经·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
”《左传·僖公五年》:“将虢是灭,何爱于虞?”《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4、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介词“以”的宾语常常前置《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孟子》:“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左传》:“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二)古汉语被动表示法有哪些?根据有无形式标志,一般将被动句分为无形式标志的意念被动句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两种。
1、意念被动句指句中没有任何专门用来表示被动的词语,主语的被动性质只能从意思上去理解,并没有形成真正表示被动的句式。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来仿古文章中使用的语言.言文脱节现象:随着社会和思维的发展,口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发生了变化,而书面语却一直在模仿先秦文献语言,并视之为政治和教育等领域的正统书面语,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被称为言文脱节现象。
2汉语的历史分期:(一)上古汉语先秦至汉(二)中古汉语魏晋至唐(三)近古汉语宋至民国(四)现代汉语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2.许慎《说文解字》对六书的定义,班固顺序(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挥,‘武’‘信’是也"(四)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五)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3.如何区分古今字和通假字:(一)通假字:古汉语书面语中,本有其字,却借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
(二)古今字:某个多义字的几个意义中,有一个意义或几个意义后来用另一个字来记录,原先的这个多义字与后来的另一个字便组成了一对“古今字”。
(三)通假关系称为“某通某”,古今字的关系称为“某同某”(四)古今字产生时间有先后,通假字与本字需同时存在4.假借与通假的异同:同:假借和通假就它们都是“借字标音”这一点上来分析,是相同的.异:(一)假借是六书之一,假借本无其字,间接造出新字(二)通假本有其字,是在句中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不造成新字5.古今字和异体字的区别同:古今字和异体字都属于异字同词现象异:(一)从产生的原因看,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古字”兼职过多,后来统专造“今字"以减轻“古字"负担,避免交际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混淆;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记录语言时用了构思不同的造字方法或为了书写的美观(二)从产生时间上来看,“古字”产生于“今字”之前,是异时的;不少异体字的产生可以认为处于同一个历史平面上,是共时的。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简答题一、词类活用的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王:陈胜当君王。
2、名词、形容词在“所”字后“所”是个辅助性代词,经常放在动词前面,构成“所”字词组,指代一定的对象,故“所”后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世家》)所罾:网到的(鱼)。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庄子·盗跖》)所高:推崇的(人)。
3、名词、形容词在能愿动词后能愿动词修饰的是动词,所以当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时,活用为动词。
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论语·公冶长》)可妻:可以娶妻。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不能穷:不能走到头。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副词一般在句中只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所以当名词前面有副词修饰时,要活用为动词。
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
(《史记·西门豹治邺》)皆衣:都穿着。
不足生于不农。
(晁错《论贵粟疏》)农:不从事农业生产。
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的前面“之”、“我”这两个代词的用法特点鲜明,即一般常做宾语,也就是在它们前面的多是动词,所以它们前面的名词、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
(晁错《论贵粟疏》衣之:穿它们(织的布)。
是欲臣妾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臣妾我:让我们当臣做6、名词后有介词词组介词词组在古汉语中经常做补语来修饰它前面的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所以名词后有介词词组,这个名词要活用为动词。
如: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军于庐柳:驻扎在庐柳。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
(《吕氏春秋·上农》)蚕于郊:在郊外养蚕。
古代汉语简答题
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C. 学而时习之D. 不亦说乎答案:A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左传》答案:A3.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指的是: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答案:B4.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学习”?A. 学B. 习C. 问D. 阅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古代汉语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__________。
答案:爱人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_篇。
答案:《子衿》3.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孔子4. 在古代汉语中,“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读书人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__________。
答案:《论语》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实感受。
2. 阐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在行为和态度上保持适度,避免走向任何极端。
中庸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稳定,认为这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它倡导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分保守,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3. 描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答案:《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上。
书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技巧,如夸张、对比等,使得叙述富有文学性和戏剧性。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
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一、简答题1. 解释古文中的“夫”、“兮”与“啻”字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解答:古文中的“夫”常用作表示转折或递进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然而”等。
例如《孟子·告子上》中的“夫尧舜之道”,表示前后对比。
古文中的“兮”用于诗歌或辞章中,表示感慨、插入语或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楚辞·离骚》中的“兮世俗之所嗜,兮夫人之所爱”,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而“啻”则表示仅仅、只有的意思,用于修辞加强语气。
例如《楚辞·招魂》中的“啻彼不行”,意味着“仅仅他不能行走”。
2. 古汉语的“承前启后”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解答:古汉语的“承前启后”意为上文与下文之间互相连贯,承接前文,引出后文。
它指的是文章或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衔接的方式。
例如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的“师”承前启后,引出了下文的讨论和教育。
3. 古代汉语中的“插入语”是什么?如何运用插入语?解答:插入语是指在句子中用于表达加强语气、表达感情或引起注意的词语或短语。
在古代汉语中,插入语的运用非常常见。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运用插入语:1) 在句子中插入感叹词,如“噫”、“哉”等,表示感叹或驳斥的语气。
例如《论语·阳货》中的“哉若人”,表达了孔子对于阳货的评价。
2) 在句子中插入描绘景象或补充说明的词语或短语,如“暮雪”、“乘风破浪”等。
例如《红楼梦·夜雨寄北》中的“潇湘何事思悠悠,更那堪冷落清秋”,描绘了秋夜中萧索的景象。
3) 在句子中插入递进语气或指示词,如“况且”、“乃”等。
例如《庄子·齐物论》中的“况且以神遗世,而不伤贵,安知贤者之不遗世?”中的“况且”表示递进关系。
二、阅读理解从以下古文中,选择一篇阅读并回答问题。
《论语·子张》:子张问曰:“什么是言?什么是不言?”子曰:“荐也。
”阅读内容并回答以下问题:1. 这段对话的背景是什么?解答:这段对话的背景是子张问孔子关于言语和不言之间区别的问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
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古代汉语简答题(十)1.古代汉语中,哪些句子成分可以省略?2.古代汉语中,有哪几种常见的习惯句式?3.举例说明“氏”有哪些来源。
4.根据研究对象划分,历史地理学可以分为哪几个学科?5.古代主要有哪几种纪年法?6.按照语言形式标准分类,古代文体可以分为哪些类?按照内容和功用标准分类,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7.默写二十四节气歌诀。
8.骈体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9.辞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10.赋有哪几种类型?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11.古代汉语修辞主要有哪些方法(包括现代汉语经常使用的)?12.汉语音韵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13.以“含,胡南切”为例,说明反切的意义。
14.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唐末和尚守温三十字母。
15.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
16.简述宋人三十六字母和守温三十字母的异同。
17.对上古韵部的研究,其材料和方法是什么?18.按照韵类次序,默写上古三十韵目。
19.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上古三十二声母。
20.中古音系以什么音系为代表?现在所说的中古音系,实际上是什么音系?21.按照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次序,默写《广韵》三十五声母。
22.简述《广韵》声母和宋人三十六字母的异同。
23.从中古时期的《广韵》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有了很大变化。
请说明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zhchsh”和“jqx”的来源。
24.默写《广韵》中的平声韵目和入声韵目。
25.从《广韵》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演变规律,大致情况是什么?26.阅读古书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读音?27.近体诗的格律包括哪些方面?28.按照次序,默写平水韵中的平声韵部韵目和入声韵部韵目。
29.参看附录十二《检字索引》,根据附录十六《诗韵常用字表》,请学写几首格律诗。
30.什么是词调、词牌、词谱?古代汉语简答题(十)及答案1.古代汉语中,可以省略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谓语和宾语、兼语、定语、定语中心词、介词、介宾词组等。
古代汉语简答题
古代汉语简答题简答题1、象形字与指事字有什么区别?象形与指事的区别:象形字的特点是其字形整体上描摹某一事物的特征和轮廓,指事字(这里指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抽象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的特点则是除了描摹事物的整体形象之外,还包含了一个指示事物的抽象符号。
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没有抽象符号,后者有抽象符号。
如“木”其整体像一棵树的形象,是象形字;“本”,在一棵树的形象之外,还有一个指示树根部位的抽象符号,是指事字。
2、指事字与会意字有什么区别?指事与会意的区别,指事字(这里指在象形字基础上添加抽象符号而构成的指事字)与会意字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构成的。
但它们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
构成指事字的两个形体中,只有一个是有完整形体、固定读音、固有意义的独体字,另一部分则是一个没有固定读音、固有意义的抽象符号。
会意字却不同,构成会意字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都是有固定读音、固有意义和完整字形的辽。
所以指事字不能拆开分析,会意字却可以拆开分析。
指事字是独体字,会意字则是合体字。
如“本”,这个字形由“木”和“一”合成。
其中“木”有它的固定读音、固有意义。
是一个象形字,而“一”并不是一二三的“一”,它只是一个没有固定读音的固有意义的抽象符号,作用是用来指示该字的意义所在。
所以“本”是指事字。
再如“休”,构成它的两个形体中,不仅“木”有其固定读音和固有意义,“人”也有其固定读音和固有意义,所以它是由两个字合成的可以拆开分析,因而它是会意字。
3、形声字与会意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会意字和形声字相同的地方是,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都是合体字。
会意字的特点是其形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成,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的意义会合在一起就显示出了这个会意字的意义;形声字的特点是,也由两个字的形体合成,其意义由其中一个形体来显示(只能显示其意义范畴),另一个形体表示这个形声字的读音,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都起表示意义的作用,后者的两个构件中必须有一个起表音作用。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 (2)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要介绍《诗经》的内容和地位。
答:《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包括了约300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中,风是指民歌;雅是指宫廷歌曲;颂是指宗庙祭祀之诗。
《诗经》的内容主要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体现了农牧民生活、宫廷礼仪、祭祀活动等。
《诗经》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2.请解释并举例说明典籍和经典的区别。
答:典籍是指古代经典之书,包括儒家经典、道家经典、佛家经典等等。
典籍是经过长期传承,被认为是经典的经典之作。
而经典则是指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代表了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最优秀、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典籍是经典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经典都是典籍。
例如,《论语》是儒家经典,也是典籍之一;而《红楼梦》则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但并非典籍之一。
3.请简要介绍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和主要特点。
答:古代汉语的具体时期可以分为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汉语、宋代汉语等。
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有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古代汉语中广泛使用象征性的字词和典故,这使得古代汉语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其次,古代汉语形容词和动词之间区别不明显,经常使用双音节词修饰名词,使得古代汉语具有独特的韵律美。
再次,古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典故和文言文句式,要理解古代汉语,需要对相关的典故和句式有所了解。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请论述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现代汉语的词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古代汉语中直接或间接延续下来的,这些词汇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其次,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基础,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句式都有着深刻的古代汉语痕迹。
此外,古代汉语中的典故和成语也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中,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文化内涵。
古代汉语简答题
1、什么是六书?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把酒问青天D. 黄河入海流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史记》3. 以下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4. “夫子何为者?树德而崇道。
”中“树德”的含义是:A. 种植德树B. 树立德行C. 种植道德D. 树立道德观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是: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两岸猿声啼不住C. 轻舟已过万重山D. 千里江陵一日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_,非礼也。
”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2. “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以“__________”回击了廉颇的挑衅,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4. “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5. “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2.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30分)请论述《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作文题(30分)以“我心中的古代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B5. D二、填空题1. 礼之用2. 月落乌啼霜满天3. 吾岂是尔等闲杂之人4. 长风破浪会有时5. 千山鸟飞绝三、简答题1. 《诗经》的艺术特点包括: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具有韵律美;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劳动、战争、婚恋等;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情感。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头C. 支D. 个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语气词,其中“者”通常用于:A. 提问B. 强调C. 列举D. 转折答案:C3. 古代汉语中,“子曰”中的“子”指的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画蛇添足B. 刻舟求剑C. 掩耳盗铃D. 狐假虎威答案:A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B6. “君子不器”中的“器”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A. 器皿B. 工具C. 才能D. 性格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A. 法律B. 道德C. 工具D. 制度答案:D8.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的“驷马”指的是:A. 四匹马B. 马车C. 马夫D. 马匹答案:A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里仁》D. 《述而》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分别指的是:A. 过去和未来B. 旧知识与新知识C. 故乡和新居D. 故人和新人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______”指的是父母去世后子女守丧的时期。
答案:三年之丧2.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老师的尊称。
答案:夫子3.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年长者的尊称。
答案:丈人4.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朋友的称呼。
答案:君子5.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君主的尊称。
答案:陛下6.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皇帝的尊称。
答案:天子7.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父亲的称呼。
答案:阿翁8.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母亲的称呼。
答案:阿母9.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对兄长的称呼。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简答题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简答题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流传至今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是广东省针对特定人群设立的专科学历,旨在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是对于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的一些简答题的相关参考内容。
1. 古代汉语的特点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
例如,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更为复杂,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较为灵活,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许多不同的方言和口音,这些方言在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特色。
2. 古代汉语的拼音法古代汉语的拼音法是用于标记古汉字音的一种方法。
拼音法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发音,并理解古代文献中的音韵特点。
古代汉语的拼音法有多种,如注音、广韵等。
其中,注音是在汉字旁加上符号或标注来表示音值的方法,而广韵是一种对古代音韵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将古代汉语声母和韵母分类,并标注音韵的演变规律。
3. 古代汉语的文化内涵古代汉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通过古代汉语的运用,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此外,古代汉语还有许多典故、成语和谚语,这些语言形式通过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传承了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
4. 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尽管现代汉语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语言,但古代汉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古代文献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并且古代汉语的阅读能力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基本要求。
其次,古代汉语的翻译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
另外,古代汉语的广泛应用还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总之,广东专插本古代汉语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价值的。
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溯,也是对当今社会认知和思考方式的一种反思和对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 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2、六书说流行于什么时代,最早见于哪部书?答:六书说流行于东汉,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3、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几家,有什么异同?答:汉儒所列六书的细目有班固、郑众、许慎三家。
用,据为典要的是班、许两家,其中以许慎之说影响最大,班固次第。
许慎用功最勤,以“六书”为指导剖析了近万汉字的结构,写出了中国汉字史上第一部汉字研究的巨著——《说文解字》。
4、许慎对“文字”的概念是如何解释的?答:第一,解释了汉字之源,即汉字从哪儿来。
“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这是《说文解字叙》引用《周易》里面的话。
对于文字的起源,学术界有种种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都跟许慎在这里的表述有关。
许慎引用《周易》里面的话,说明在他之前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一些学说,他从里边看到了自己的使命,写了《说文解字》,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文字解释系统,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第二,说明了汉字之用。
我们可以来看看《说文解字叙》里的话:“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文字是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通过它把文明传给后代,后人通过它可以了解自己的过去。
这是中华民族跟世界上其他民族很不相同的一个方面,很多民族的文化都是往未来看去,我们并不放弃过去,我们慎终追远。
没有文字,我们就看1、什么是六书?三家之说大同小异,郑众由于是随文注经后世很少采不到《史记》、《汉书》,就不知道我们的文化五千年都天地之性最贵”不是许慎的发明,它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当然,它也经过了许慎的选择。
第三,解释了文字之理,包括三个方面:始一终亥、以义相从、理据体察。
始一终亥,整个《说文解字》一共有540 个部,从“一”开始,到“亥”结束,这是一种理念。
许慎用“一”作为发端,是一个事物的头,从这儿开始,通过形体的联系,最后到达了“亥”。
“一”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是道的发端。
而亥是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最后一第四,文字之证。
许慎解释、分析、探索和体察古人造字的道理,再把这种道理通过他的证据给我们证实,告诉我们它是必然的、准确的。
比如“儒”这个字,许慎解释说是“柔”,为什么呢?它从“需”声,“需”有柔的意思,比如糯米的“糯”,相濡以沫的“濡”。
但是,你要以为这就是“儒”的特征,恐怕不够。
“需”,许慎解释为:“頁也。
遇雨不进,止頁也。
”“需”是《易经》的一卦,许慎引用《易经》的话“云上于天,需。
”个,结束了,又从子开始,而子就是一,所以复从一说明“需”是等待的意思。
云出来之后,你别着急走,起,又回到前面去了。
忍一忍,等雨下完了再走。
这里面就有柔的含义。
但没有断过。
以义相从,每一个部里的文字是按照义排列的。
是,它也有刚的一面, “需” 不是不出去, 还是要出去,比如我们看 “雨”部,第一个是“雨”,接下来就是 “雷”, 出去是必达的,所以它是柔中有刚。
通过“需”让我雷”后面的五个字都跟雷有关系;然后是“雪” ,后 们联系到“儒” ,柔刚并济才是“儒”的本质特征。
面的都跟雪有关系;然后是“霝” ,“霝”就是下雨, 后面也有一系列跟下雨有关系的字;接着是“露” “霜”。
我们可以看到,“雪”是在“雷”声震动之后 讲的,从冬天的“雪”到春天下雨,即“霝” ,到夏天 的“露”,到秋天的“霜” ,有其排列顺序。
理据体察,是对字义的体会和说明。
比如“人” 许慎说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
荀子曾说: “水火有 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5、许慎对六书是如何解释的 六书的内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给六书下的定义是: 一曰指事 ,指事者 ,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 ,画成其物 ,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 ,以事为名 ,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者 ,比类合谊 ,以见指伪 ,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 ,建类一首 ,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可见,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1 )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2 )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3 )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如:考、老.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如:莫简单说就是象形就是直接画出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的外形;指事就是画出词义所概括的有关事物以暗示某些无法直接画出的特征;会意就是画两个形体通过它们彼此的关系来显示一个意义;形声就是取两个已造出的形体,一个取义,一个取声合成一个新义;转注和假借都是讲字和字的关系,转注是把类似的意义灌注到同一个义符中去再造一个新字,假借是词义发展以后不造新字仍用旧体,都不是分析汉字的结构. 6、教材对六书是如何分类的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排列7.什么是古今字,什么是通假字,什么是异体字?古今字:记录原来的多义词或同形词的字就是古字,记录分化后形成的新词的字就是今字。
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原来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如:“莫(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古今字古今字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上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
8 •假借字和通假字有什么不同?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综上所举的例字可以看出•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芸”通“耘”•“芸”是通假字,“耘”是本字,两者同时存在.又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一囊橐,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又如“难”,本是鸟名,借作难易的“难”.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难)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上面所举“东”,字虽仍是一个,意思却是两个了:口袋,东(方位词).又如“自”本义指鼻子(《说文》:自,鼻也,象鼻形).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产生了新义.通假字则没有这种功能“甚矣!汝之不惠”,“惠”在这里作“智慧”讲,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后,仍作“贤惠”讲,并没有产生新义. 由上我们看到通假字、假借字二者虽有其“同音代替”的共性,更有其明显的区别:假借是本无其字,而借用同音字来代替,一经借用,便长期替代;通假是本有其字而临时偶尔地借用同音字来替代,语言环境变了,通假字也就不复存在.假借字产生新义,通假字则不然.可见通假字与假借字是并列关系,而不是包容关系,应把它们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9 •汉字通假的必备条件是什么?通假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任何一个字都可以充当通假字。
音同音近是通假的必备条件。
音同音近中的“音”指的是上古音,而不是现在的读音。
相同,指声母和韵部相同;相近,是指声母相同、韵部相近,或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或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
如“蚤”一一“早”同属于精母幽部。
10 •判断异体字的条件是什么?几个字形原本表示的是否为完全相同的一个词。
第一,有些字常被借用,但不是异体字。
1、寔:止也,从宀是声。
因本义少用而常被借用表“实”的“确实”等义。
实(实):富也,从宀贯声。
2、寘:置也,从宀真声。
放置。
置:赦也,从网直。
赦免(本义弃置T安置T放置T设置T置办第二,有些字表示的词有同源关系,使用上也有交叉,但不是异体字。
1、游:水中移动。
不可写作“逰”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逰:行走。
可写作“游”。
2、获:猎取禽兽。
不写作“获”。
获:收割谷物。
可写作“获”。
第三,有些字表示的是不同的词,虽然文献中常混用,但不是异体字。
1、修:干肉;与“修”通假。
修:修饰、研究;不用于表示“干肉”。
2、升:容器单位,量器。
上升。
升:太阳升起、升平、上升3、雕:猛禽、雕饰、凋零雕(已淘汰):雕饰、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