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3(附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文库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文库

自考马列文论历年试题及答案文库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文艺理论是研究文艺与社会生活、文艺创作规律及其社会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自考马列文论的历年试题及答案文库的内容示例: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的根本性质是()A. 阶级性B. 社会性C. 审美性D. 教育性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悲惨世界》B. 《巴黎圣母院》C. 《百年孤独》D. 《战争与和平》答案:C3.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提出的文学创作原则是()A. 艺术自由B. 党性原则C. 个性解放D. 文学独立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艺创作应该反映以下哪些方面?()A. 社会现实B. 个人情感C. 阶级斗争D. 人类理想答案:A, C, 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文艺作品的创作?()A. 社会环境B. 作者的阶级立场C. 文艺政策D. 读者的需求答案:A, B, C, D三、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人民性”原则。

答案:人民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文艺作品应该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愿望,为人民的利益服务。

具体来说,人民性原则要求文艺作品真实地描绘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同时要具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能够激发人民的革命意识和斗争精神。

2. 论述列宁关于文艺与政治关系的观点。

答案:列宁认为文艺不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而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

他强调文艺应该服务于无产阶级的政治目标,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的工具。

列宁反对将文艺作为纯粹的艺术享受,主张文艺应该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通过文艺作品来教育和团结人民,推动社会的进步和革命的进程。

四、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答案: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关注社会现实、描绘生活真实的文学流派。

它的特点包括:(1)真实性:现实主义文学追求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无论是人物、事件还是环境,都力求真实可信;(2)细节描写:通过精细入微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3)社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包含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4)典型化: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反映社会生活的普遍性。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

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唯物辩证法D. 形而上学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

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哲学的贫困》D. 《德意志意识形态》3.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国家是()。

A. 阶级统治的工具B. 社会管理机构C. 社会服务机关D. 社会秩序的维护者4.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5.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A. 解放思想B. 实事求是C. 改革开放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6.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经济基础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

A.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 自然属性的总和C. 思想意识的总和D. 经济利益的总和8.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 教育B. 劳动C. 科技D. 文化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 公有制经济B. 计划经济C. 按劳分配D. 无阶级社会10.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是()。

A. 物质极大丰富B. 精神极大丰富C.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D. 社会和谐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

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历史观D. 阶级性2.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

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3. 列宁主义的主要内容有()。

A. 帝国主义论B.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 一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4.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5.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马列文论试题3套

马列文论试题3套

试卷~一一、填空题。

(1)“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这种把美本质人的本质、劳动的本质联系起来的立论方式体现马克思主义美学特有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理论角度。

(2)“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审美对象的确立问题的一段论述,在下文中他又从一些相对的方面论述了审美主体的建构的问题,结论是“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以上两段论述相互照应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的审美主客体双向建构的思想,即“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主体。

(3)“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同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即所谓“相适应”原理并不矛盾。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适应原理的不平衡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不平衡理论是相话应原理的复杂性的表现和引申。

接下来马克思举例以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提出不平衡的历史比较:后来,恩格斯又举例以挪威的两种生产和欧洲各国相比,提出不平衡的国别比较。

这两种比较无论那一种都不是直接比较,即都不是同一时期同一国家或地区艺术生产同物质生产是比较。

(4)马克思(人名)敏锐地指出,济金根覆灭并不是由于他狡诈,而是因为他作为骑士和作为垂死阶级的代表起来反对现存制度。

或者说得确切些,反对现存制度的新形式,即济金根企图以反对的贵族民族制度来取代当时实行的封建_ 等级制度。

而这种历史倒退是行不通的。

基于同样的判断,恩格斯(人名)在同样的信中指出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马列文论自考试题和答案

马列文论自考试题和答案

马列文论自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是()。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答案:A2.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的概念。

A. 异化B. 劳动C. 阶级斗争D. 剩余价值答案:A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的概念。

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唯物史观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答案:C4.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了()的观点。

A. 艺术属于人民B. 艺术为政治服务C. 艺术为生活服务D. 艺术为无产阶级服务答案:B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的概念。

A. 商品B. 货币C. 资本D. 剩余价值答案:C6.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了()的观点。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私有制是阶级社会的根源C.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D. 家庭是私有制的基础答案:C7.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提出了()的观点。

A. 无产阶级专政B. 社会主义革命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 无产阶级与农民联盟答案:D8.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的概念。

A. 意识形态B. 阶级斗争C. 历史唯物主义D. 异化答案:C9.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出了()的观点。

A. 社会主义是科学B. 社会主义是空想C. 社会主义是实践D. 社会主义是理论答案:A10.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提出了()的观点。

A.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C. 国家是社会管理机构D. 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A. 历史唯物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阶级斗争D.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答案:ABCD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 生产关系B. 生产方式C. 社会意识形态D. 物质生产力答案:C3.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重要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反杜林论》D. 《自然辩证法》答案:A4.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多样性B. 客观性C. 物质性D. 动态性答案:C5.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文学艺术的根本性质是()A. 审美的B. 阶级的C. 意识形态的D. 商品的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E. 马克思主义文论答案:A B C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 商品和货币B. 资本和剩余价值C. 社会意识形态D.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E. 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答案:A B D E8. 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文学艺术的创作应该()A. 反映社会现实B. 表达个人情感C. 促进社会进步D. 追求商业利润E. 体现阶级斗争答案:A C E三、简答题9. 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强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三是阶级斗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阶级斗争规律;四是实践性原则,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

10. 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理论。

答案: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机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第Ⅰ卷第Ⅰ卷单项选择题1.“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这个观点( )。

A.是地理环境决定论的错误观点B.是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C.是唯物史观的正确观点D.是机械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正确答案:C解析:地理环境是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如气候、土壤、山脉、河流以及动物和植物等,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人类社会不能离开地理环境而独立存在,人类必须通过劳动从地理环境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取得必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才能保持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

A.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C.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标准D.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标准正确答案:A解析:如何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关键。

是否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查世界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是否认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是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区分标准。

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是A选项。

知识模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正确答案:D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题干引用的材料在中国佛学里是人们熟知的掌故。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读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51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标题问题要求的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请将其代1.马克思不雅察包罗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底子的出发点是[ ]A.自然界 B.人性C.理念[ ] D.社会实践2.关于人的感觉,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出产、形成和开展的[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C.从自我意识出发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缔造物[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掉去了独立性的外不雅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以下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不雅点的是[ ]A.对于德国市民社会,歌德在作品中有时仇视、挖苦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参谋之间的斗争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夷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独一的生活环境里D.歌德不克不及成为民族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6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 A.物质生活 B.出产力C.出产关系 D.物质生活的出产方式7.关于希腊神话,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希腊神话表示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不雅点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C.希腊神话同其所发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掉去了艺术价值D.希腊神话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成果8 . 恩格斯初次使用“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是[ ]A.?致玛*哈克奈斯? B.?致敏*考茨基? C.?致斐迪南*拉萨尔? C.?卡尔*格律恩<从人的不雅点论歌德>?9.由于对奥地利农民生活的超卓描写而得到恩格斯称赞的考茨基的小说是A.?旧人和新人? B.?斯蒂凡? C.?胜利? [ ]D.?叶莲娜?10.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论断出自[ ]A.马克思的?致斐迪南*拉萨尔?C.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11. 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A.彻底搞清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B.恩格斯的?致斐迪南*拉萨尔?D.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 [ ]B.正确评价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挪威文学C.同恩格斯辨明长短D.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12. 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书物?中,列宁说“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得公式主义的〞,此处的“这个领域〞指[ ]A.政治B.组织C.艺术D.写作13. 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人性的是[ ]A.列文B.玛斯洛娃C.安娜D.聂赫留朵夫14. 托尔斯泰世界不雅发生剧烈变化的时间是[ ] A.19 世纪 60 年代初 B.19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初15 .列宁指出 “两种民族文化 〞的呈现取决于 A.思想家的有意区分B.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C.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D.历史传统的担当16. 列宁 “要不雅察,就应当到下面去不雅察 〞的思想,后来在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中得到开展,这篇文章是[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 .?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C.?关于正确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7. 最早提出 “群众化 〞的标语是在 [ ]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 .“五四 〞时期B.抗战时期C.二十年代革命文学论争时期D.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18. 以下关于文艺批评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 [ ]B.文艺批评的作用在于浇花除草、繁荣创作C.文艺批评可以无尺度D.文艺批评是一种细致讲理的方法 19.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 [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B.?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C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关于正确处置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 关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提出了文艺附属于政治的标语B.提出了 “人民需要艺术。

马列文论选读2023年4月考试题

马列文论选读2023年4月考试题

1、马克思主义文论认为,艺术生产的本质是什么?A. 精神创造B. 物质生产C. 意识形态的反映D. 社会实践的产物(答案)D2、在马列文论中,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A. 文艺高于社会生活B. 文艺脱离社会生活C. 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D. 文艺独立于社会生活之外(答案)C3、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强调了什么原则?A. 出版自由B. 党性原则C. 艺术至上D. 商业利益(答案)B4、马克思主义认为,文艺作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A. 作品的审美价值B. 作品的市场销量C. 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D. 作者的知名度(答案)C5、以下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提到的艺术的社会功能?A. 娱乐功能B. 认识功能C. 教育功能D. 审美功能(答案)A(注:在马列文论中,更强调的是艺术的认识、教育和审美功能,而非单纯的娱乐功能)6、马克思主义文论如何看待文艺的阶级性?A. 文艺无阶级性B. 文艺的阶级性可以忽略C. 文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 文艺的阶级性随时间而消失(答案)C7、在马列文论中,艺术的“人民性”是指?A. 艺术只服务于人民大众B. 艺术应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愿望C. 艺术应由人民来创作D. 艺术必须得到人民的认可(答案)B8、关于文艺的批判与自我批判,马克思主义文论主张?A. 避免批判,保持艺术纯洁性B. 批判应针对个人而非作品C. 文艺应接受来自人民和历史的批判D. 自我批判是艺术家的个人选择,非必须(答案)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3(附答案)1 货币与资本()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B.资本是货币的最初表现形式C.任凭资本都表现为货币D.任何货币都表现为资本形式标准答案:A.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2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A.人与自然的关系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D.人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标准答案: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3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A.价格标准B.价值尺度C.观念货币D.货币价值标准答案:A.价格标准4“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这是()A.唯物主义真理论B.主观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标准答案:B.主观真理论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标准答案: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殖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标准答案: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7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标准答案: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经济收入的多少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标准答案: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9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A.人们的丰观愿望B.先进分子的要求C.客观存在的事实D.正确的指导思想标准答案:C.客观存在的事实10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C.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标准答案: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11“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形式”这是()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B.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标准答案: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C.绝对剩余价值问题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标准答案: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1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标准答案: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14劳动生产率是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因此()A.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B.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D.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反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标准答案:C.与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与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反比15“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试卷及答案第三章

马克思试卷及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关系c.阶级之间的关系 D.人们在生产和交换中的相互关系2.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句话说的是【】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B.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的影响C.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发的过程D.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3. 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A.地理环境 B.风俗习惯C.伦理道德 D.物质生产4.“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5.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6.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A.宗教 B.艺术C.哲学 D.逻辑学7.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A.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8.上层建筑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把它们划分为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是【】A.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B.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C.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9.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10.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C.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文化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1.科学的发展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B.哲学指导思想的正确或错误C.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D.意识形态的先进或落后12.判断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社会秩序的稳定 B.民主程度的提高C.自然环境的改善 D.生产力的发展13.人的价值包括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马列文论习题及答案

马列文论习题及答案

《马列文论》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1、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

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_2、挪威的小资产阶级巴尔______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________ 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3.爱莎是__3、敏•考茨基______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

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

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_____4、玛•哈克奈斯城市姑娘__ 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这部小说。

5.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

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_5、物化______”这一概念。

6.1844 年八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着手合著《6、《神圣家族》》一书。

7. 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7、《〈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书。

8.把___8、唯物主义_____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面是____、卡尔·格律恩10、“风格即其人”源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_10布封》。

11.马克思在《11、《神圣家族》或《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和施里加的评论的分析是他们确立新的文艺观的一次认真的尝试。

12.马克思在《12、《〈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明表述了艺术与一般生产关系的理论,特别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命题。

13.马克思在《1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三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D 4.D 5.D 6.C 7. A 8.B 9.A 10.A 11.C 12.D 13.C 14.C 15.A 16.D 17.C 18.D 19.D 20.A 21.D 22.B 23.C 24.A 25.D 26.A 27.D 28.A 29.B 30.D 31. C 32.C 33.B 34.B 35.D 36.D 37.A 38.A 39.C 40.C二、多项选择题1.BCD 2.ABCD 3.ABCD 4.ABC 5.ABCD 6.AB 7.BCD 8.ABCD 9.ABCD 10.AC 三、简答题1、「答案要点」(1)生 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 的物质力量。

(2)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 生产力系统的基本要素。

现代生产力系统在包括这些实体性要素之外,还具有重 要的智力性要素,如 科学技术、管 理等。

科 学技术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 越大, 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是第一生产力。

2、「答案要点」(1)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它的物质基础是远远高于以往一切社会的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 上,才有可能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人类社会才能进入共 产主义社会。

高 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 2) 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人 们的科技水平极大提高而实现的。

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 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具有巨优越性的根本保证。

(3)共产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 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这就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 成员的物质几文化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1.如何认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

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建筑建成了。

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2.实践的中介包括什么答:实践的中介是实践的基本结构之一,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火车、计算机、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3.如何科学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答: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主体客体化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

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计算机、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和答案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和答案

马克思模拟三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共40题,每题1分):1、哲学就是(D)A科学之科学 B 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得科学C 思维与存在得关系问题D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得概括与总结2、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基石就是 BA 一元论B 物质C 世界得物质统一性D 意识3、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得观点得前提就是 AA承认事物之间得区别性B否认事物之间得确定界限C 承认事物得客观性D否定事物得相互区别4、在实践活动得类型中,决定其它一切活动得最基本得实践活动就是 BA 处理社会矛盾得实践B 生产实践C 科学实践D 人得主观活动5、人得最深刻最根本得本质就是 CA物质生产劳动B自觉能动性C 一切社会关系得总与D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得统一6、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得最基本方面在于她们就是 AA 社会变革得决定力量B精神财富得创造者C 物质财富得创造者D 历史任务得提出者与组织者7、衡量社会就是否进步得根本标准与客观尺度就是DA 物质文明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物质生产力得发展水平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体现了 BA相对主义得观点 B 辩证法得观点C 形而上学得观点D诡辩论得观点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得事物发展得总趋势就是BA 迂回曲折B 前进上升运动C 周而复始得循环D 直线式得发展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得主体就是指CA 从事脑力劳动得人B 现实社会中得一切人C 改造与探索世界得现实得人D 作为生产力要素得劳动者11、一切错误思想就其本质而言都就是 BA 人得头脑里固有得B 客观存在得反映C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 没有任何根据得12、设想没有运动得物质就是 B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3、下列现象中属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得有 CA 您中有我,我中有您B先进与落后得相互排斥C真理与谬误失去一方,她方就不存在 D 顺利变为困难,困难变为顺利14、社会意识就是对社会存在得反映,反映得内容主要就是: DA 社会存在B 地理环境C 人口因素D 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15、衡量社会就是否进步得最为根本得标准就是AA物质文明 B 精神文明C 思想道德水平D 科学技术16、唯物史观认为,评价一个人得价值更重要得就是在于 BA她得奉献得到社会得承认 B 她为社会作了什么贡献C社会对她得合理需要予以满足D 社会对个人得尊重与关心17、“真理没有阶级性”这就是 D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B 旧唯物主义真理观C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D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18、人们常说得“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其哲理就是讲BA空间得三维性 B 时间得一维性C时间空间得客观性 D 时空与物质运动得不可分离性19、哲学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得划分就是依据对————得不同回答来进行得。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

马列文论试题及答案初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A. 一种纯粹的个人创作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C. 脱离社会生活的独立存在D. 完全由作者主观意识决定答案:B2.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当()A. 为艺术而艺术B. 为政治服务C. 反映个人情感D. 追求形式上的完美答案:B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是()A. 形式主义批评B. 社会历史批评C. 心理分析批评D. 语言结构批评答案:B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的首要任务是()A. 娱乐大众B. 教育人民C. 表达个人情感D. 反映社会现实答案:D5. 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脱离现实B. 反映现实C. 追求唯美D. 忽视群众答案:B6.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的源泉是()A. 个人想象B. 社会生活C. 自然现象D. 宗教信仰答案:B7.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特点之一是()A. 重视艺术形式B. 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C. 忽视艺术的审美价值D. 只关注艺术的技巧答案:B8.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脱离群众B. 接近群众C. 忽视群众D. 利用群众答案:B9.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的创作应该()A. 完全自由B. 受社会制约C. 只凭个人兴趣D. 完全由市场决定答案:B10. 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A. 忽视社会问题B. 反映社会问题C. 只关注个人生活D. 只追求艺术形式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意识形态的________。

答案:一部分2. 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为________服务。

答案:政治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是________批评。

答案:社会历史4.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_。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马列文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生产具有不平衡的关系是马克思在给《》一书写的导言中提出的一个命题。

2、恩格斯在《致保尔?恩斯特》一信中,将德国的小资产阶级与进行了比较,同时也批判了奥地利资产阶级政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

3、爱莎是的小说《旧人与新人》中的女主人公。

这位作家的国籍是奥地利。

4、“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理论命题出自恩格斯与的通信,信中批评的是《》这部小说。

5、《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 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公开出版。

在此之前,卢卡奇在1923 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已经提出了与马克思的“异化”概念意义近似的“”这一概念。

6、1844 年八九月,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第一次合作,着手合著《》一书。

7、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思想进入成熟期的标志是1857 年的《》一书。

8、把视为人道主义的逻辑基础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关键所在。

9、“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在创作方面是卡尔?倍克,在批评方面是。

10、“风格即其人”源于法国启蒙运动时期________的《___________》。

11、马克思在《》中对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和施里加的评论的分析是他们确立新的文艺观的一次认真的尝试。

12、马克思在《》中明确表述了艺术与一般生产关系的理论,特别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的命题。

13、马克思在《》中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14、“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将的消极内容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混为一团”而构成的思辨哲学。

15、经典作家常用的文学批评方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马克斯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斯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马克斯理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B. 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矛盾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答案:C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揭示了什么?A. 资本家如何剥削工人B. 工人如何反抗资本家C. 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根源D. 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A3.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共产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A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A. 商品的使用价值B. 商品的交换价值C. 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D. 商品的稀缺性答案:C5.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什么?A. 唯一动力B. 基本动力C. 次要动力D. 无关紧要的因素答案:B6.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异化表现在哪些方面?A. 工人与生产资料的分离B. 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分离C. 工人与劳动过程的分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主要分析了什么?A. 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B. 资本的自我增值过程C. 资本的集中和垄断过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8. 马克思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A. 初期阶段B. 中期阶段C. 高度发展阶段D. 垂死阶段答案:C9.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什么?A. 无产阶级专政B. 社会主义革命C. 共产主义社会D. 资产阶级民主答案:C10.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什么?A. 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B. 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C. 社会意识的独立存在D. 与经济基础无关的独立体系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剥削形式包括哪些?A. 绝对剩余价值剥削B. 相对剩余价值剥削C. 超额剩余价值剥削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C. 劳动生产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3.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认为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包括哪些?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思想斗争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导致什么?A. 资本的集中B. 资本的垄断C. 工人阶级的贫困化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马克思的帝国主义理论认为帝国主义的特征包括哪些?A. 资本输出B. 瓜分世界C. 金融资本的统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的自然界,这是人作为有意识的类的存在物(亦即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当作自己的本质来对待,或者说把自己本身当作类的存在物来对待)的自我确证。诚然,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则甚至摆脱肉体的需要进行生产,并且只有在他摆脱这种需要时才真正在进行生产;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塑造,而人则值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只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P10
4.这段话的意义首先表明,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表现在二者的同步发展中,亦即物质生产方式由低级而高级的进步,并不能导敢艺术生产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在这里,马克思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艺术有没有一个历时性的进步过程?不容质疑,艺术与物质生产亠样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继承性的演变轨迹,任何亠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是在旧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问题在于从价值论角度看,在延续过程中的诸艺术形式之间有没有优劣高下之分。文学史和无数历史事实证明,经济繁荣时期往往并不是艺术繁荣时期,相反,倒是在许多经济萧条的时候,艺术反而蓬勃发展。如何理解这种不平衡现象呢?一,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艺术发展与社会一般发展之间虽然不存在比例关系,但后者对前者的制约、决定作用却是不容置疑的。古希腊史诗是后人不可企及的,原因正在于它赖以产生的土壤——社会条件已经永远得成为过去了。这恰恰证明了物质生产对文艺的决定作用。二,文艺这种意识形态漂浮在上层建筑的顶端,与经济基础之间要受到“中介因素”的影响。三,艺术的发展与繁荣绝不是物质生产这一个单一的因素所决定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是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这说明艺术的发展与繁荣除经济原因外,还要取决于其他诸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四,文艺自身传统也在相对独立的意义上对文艺的发展起到特殊的作用。
三、问答题(2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概念?(10分)
2.试阐述恩格斯对典型理论的贡献有哪些?(5分)
3.艺术生产论与文艺的意识形态论有何关系?(5分)
四、综合写作:试评述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论,要求条理清楚、字迹清晰(20分)
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每题1分)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创造美”
2.《德意志意识形态》
3.德国古典美学。
4. “自由自觉的活动”
5.《致玛·哈克奈斯》
6.《致斐迪南·拉萨尔》 “莎士比亚化”
7.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二、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10分,共40分)能够使用自己语言表达下列各题大意、要点的均可给分。
二、解释题:解释下列观点(每题10分,共40分)
1. “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
“首先对劳动者说来,劳动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是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报按、精神遭到摧残。因此,劳动者只是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由自在,而在劳动之内则感到突然若失。……结果,人(劳动者)只是在执行自己的动物机能时.亦即在饮食男女时,至多还在居家打捞等等时,才觉得自己是自由地活动的,而在执行自己的人类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P8
4.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明确地将人的本质特征(“类特性”)规定为“————————。”
5.“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是马克思在——————中提出的。
6.在马克思、恩格斯致——————信中,出现了“——————”和“席勒式”名词。
7.“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在《——————————》提出的。
2.这段话中,最关键的一句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这便是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地描写生活现象,而是要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阶级、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展现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恩格斯曾以巴尔扎克为例对这一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巴尔扎克的作品正是通过真实地再现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的阶级关系来揭示出封建贵族必然灭亡、资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的。而且,在思格斯看来,巴尔扎克为了坚持这一现实主义真实性原则,甚至违背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对此,恩格斯认为是“现实主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所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发展趋势,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的基本含义。
马克思主义文论试卷3
黎手稿》又称——————,其中在论及劳动与美的关系时,马克思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是“——————————”。
2.“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的。
3.马克思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是————————。
1.这段话首先说明由于劳动的异化(劳动异化的实质是劳动活动本身对人而言失去了“自由自觉”的性质,而是成了为达到某种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因此,活动与人的自然本性相游离,它不再是目的而成了手段),人们甚至在从事美的创造这样的活动时也感受不到美的享受。由于私有制利用佣劳动制,使劳动这种原本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的生命活动”与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占有相脱离,他生产的东西不再为他所享有,因而劳动所应有的那种主体的积极拄、愉悦性就被机械性和痛苦所取代。因此,劳动对劳动者而言就不再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而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活动,在劳动过程中人们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他的本质力量不是得到自由的发挥而是受到催残。在劳动中人不仅不再能感到那种真正人的愉快,甚至感觉不到自己是作为人而存在,相反只有当他在摆脱了劳动的瞬间,在享受仅有的一点个人自由时,他才又恢复到人的位置上。换言之,在社会生产关系中,他感到自己仅仅是一架机器,一架为某种力量驱使不得不运转的机器,只有在家庭关系如夫妇关系、父子关系中才感到自己还享有一点人的自由。这就是现代文明中,异化劳动的结果。人类本来来自动物界,在某种意义上,他至今仍未完全脱离动物界,因此,人的活动必然分为两大类,一是与动物截然不同的。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如劳动;二是以人的动物性为基础的,近似于动物的,如饮食男女,当然由于前者的存在,后者在形式上已与动物截然不同。但是异化劳动将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人在从事那些在性质上与动物机能截然不同的活动,如劳动时反而感到自已是动物,人在从事本来类似于动物机能的话动时,却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审美活动这种最少动物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活动当然要受到破坏了。
三、问答题(20分)
1.要理解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概念,首先要理解马克思的人性观念。在《手稿》中,马克思超越了前人在人与自然的抽象关系中探讨入的本性的观点,而明确地将人的本质特征(“类特性”)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并且将这种活动置于人的社会联系和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就在本质上区别于费尔巴哈那种在抽象的意义上强调人的感性的观点,从而在人类自我意识历史上第一次对人有了科学的认识。在这种关于人的本性的观点基础上,马克思论述了“人的本质力量”及其对象化的观点。马克思指出:“因此,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所发生的那样在精神上把自己化分为二,而且在实践中、在现实中把自己化分为二,并且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又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一切潜能,由于人具有“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样一种本姓,因而就具有了丰富可能性的本质力量。但这些本质力量如何得以对象化,则要受到人自身发展水平与社会条件状况的制约。因此,人的本质力量并不是一个恒量,而是一个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动态的量。原则上讲,它具有无限的丰富的可能性,随着人类与自然之间交换关系的不断变化,这些本质力量相继由可能性而变为现实性。直到人类的发展达到这样的水平,即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本性得到彻底的实现,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够全部获得对象化。因此,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人类自身解放的全部过程完全是同步的。因而顺应这一历史必然性,人们提出来的伟大历史任务。马克思关于美和审美的一切思想,均是在论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作为它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提出来的。因此把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心作为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不无根据的。
3.这段话足论述人的本性的。马克思是通过把人与动物相比较来确定人的本质特征的。第二,马克思并没有一般地对比人与动物的异同,他是从“生产“的角度入手来区别人与动物的不同的。第三,人与动物在生产上表现出的不同主要是,动物的“生产”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即在它们的本能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劳动与生产。而人的生产则是摆脱了本能的直接控制,即由意识来支配的生产,这才是真正的生产。第四,动物的生产仅仅是根据自己生存的需要,按照物种进行程度所规定的那种特定方式来“生产”,而人由于具有意识,他可以根据任何物种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这样人的生产就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固定方式,因而只有人才具有无限的创造性。第五,人不仅可以按照任何物种的方式进行生产,而且他还可以按自己的本性来衡量对象,也就是说,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内在需求与本性赋予对象以价值。这第五层意思是最重要的,它是解开“美的规律”之谜的钥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