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完整版)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样板)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样板)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1.设计速度:在气候条件好、行车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影响时,一般司机能保持安全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速度。
2.动力因数: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在滿载情况下,单位车座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性能。
评分标准:答出下划线部分即可得分,每题3分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1.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自由式、混合式。
2. 具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或R T ≥) 和 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或k G T ϕ≤)。
路面平整坚实; 路面粗糙不滑。
3.停车视距;超车视距评分标准:每空的分数为0.5分。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15分, 判断0.5分,说明理由1.0分)1.错误;应改为:公路等级的确定与远景交通量、使用任务及其性质有关。
2.错误:应改为:横向力系数可以衡量不同重量汽车的在弯道的稳定程度。
3.错误:应改为:按二者最大值计算确定4.错误:应改为:︒=∂︒<∂22是取应为600M评分标准:每一题1.5分,判断错误不得分,判断正确但没有改正或改正不正确得0.5分。
四、简答题(4×5=20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基本要点:一般情况下超高缓和段长度与缓和曲线相同,如果为了线形协调而在平面上布置了较长的缓和曲线,则超高过渡可仅在缓和曲线的一个区段进行。
答出基本要点得5分;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2.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限制最大合成坡度可以防止急弯陡坡组合,引起横向滑移危机行车安全;限制最小的合成坡度主要以防止道路排水不畅,影响行车安全答出每一要点给2.5分。
答得不完整酌情扣分。
五、叙述题与作图题(15分)1.答案及评分标准要点:纸上定线的方法步骤及作用:(1)定导向线。
①分析地形,找出各种可能的走法。
②求平距a,并定匀坡线。
作用一是放通了路线,证明方案是成立的,二是放坡可发现中间控制点,为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2023北京东城区初三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

1东城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年级统一测试(一)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3.5一、选择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答案C A DB B D BC 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2分)9.1210.22(1)x -11.1.812.<13.13514.1415.216.(1)2(2)21三、解答题(本题共68分,第17—21题,每题5分,第22题6分,第23题5分,第24—26题,每题6分,第27—28题,每题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解:03tan3020231︒+--13=⨯-…………4分=.…………5分18.解:312,221 1.x x x x -⎧<⎪⎨⎪+-⎩①≥②由①得-1x >,…………2分由②得x ≥–2.…………….4分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 >.………5分19.解:22)(2)(3)x x x +-+-(=22469x x x -+-+=2265x x -+.…………….3分∵2310x x --=,∴231x x -=.∴2262x x -=.∴原式=22657x x -+=.…………….5分20.解:方法一:证明:∵CF ∥AB ,∴∠A =∠ECF ,∠ADE =∠F .又∵点E 是AC 的中点,∴AE =CE .∴△ADE ≌△CFE .∴AD =CF ,DE =FE .又∵点D 是AB 的中点,∴AD =BD .∴CF =BD .∴四边形BCFD 是平行四边形.∴DF ∥BC ,DF =BC .∴DE ∥BC ,且DE =12BC .…………….5分方法二:证明:∵AE =EC ,DE =EF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CF ∥DA ,且CF =DA .∴CF ∥BD ,且CF =BD .2∴四边形DBCF 是平行四边形.∴DF ∥BC ,且DF =BC .又∵DE =12DF ,∴DE ∥BC ,且DE =12BC .…………….5分21.解:(1)∵反比例函数(0)k y k x=≠的图象经过点(-1,3),∴31k =-.∴3k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3y x =-.……………………………3分(2)n ≥2..………………………………………………5分22.(1)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ADB =∠CBD .又∵BD 平分∠ABC ,∴∠ABD =∠CBD .∴∠ADB =∠ABD .∴AB =A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3分(2)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B //CD ,∠DOC =90°,BD =2DO .∴∠DCE =∠ABC =70°.∵∠ECM =15°,∴∠DCM =55°.∵四边形ABCD 是菱形,∴∠BCD =110°.∴∠ACD =12∠ACD =55°.∴∠ACD =∠DCM .又∵DF ⊥CM ,∴DO =DF =5.∴BD =2DO =25.……………………6分23.解:(1)83,85.……………………2分(2)①②.……………………4分(3)176034030⨯=(人).答:估计七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为340人……………………5分24.(1)证明:如图,连接OD 交AC 于点F ,连接OC .∵DE 是⊙O 的切线,∴OD ⊥DE .∴∠ODE =90°.∵点D 为AC 的中点,∴AD CD =.∴∠AOD =∠COD .∵AO =CO ,∴OF ⊥AC .∴∠OFA =90°=∠ODE .∴DE ∥AC .∴∠E =∠BAC .……………………3分(2)解:∵∠E =∠BAC ,∴cos ∠BAC =4cos 5E =.在Rt △AOF 中,cos ∠BAC 45AF OA ==,OA=5,∴AF =4,OF =3.∴DF =2.∵OF ⊥AC ,∴CF =AF =4.在Rt △CDF 中,由勾股定理得CD =在Rt △ODE 中,4cos 5E =,∴3tan 4OD E DE ==.∴DE =203.……………………6分25.解:(1)50..….……………………………1分根据表格数据,将(0,18)和(80,50)代入函数关系式21()y a x h k =-+,解得a =–0.005.∴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20.005(80)50y x =--+..….……………………………3分(2)乒乓球仍落在球桌上.理由如下:令y =0,则x =180.∴OB =180.令y =42,则x =80±40.∴BC =DE =80.∴OC =OB +BC =260.∵260<274,∴乒乓球仍落在球桌上.….……………………………6分26.解:(1)22y ax ax=-=2(211)a x x -+-=2(1)a x a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a ).………………………………2分(2)-1<k <3.………………………………4分(3)∵y 1<y 3<y 2≤-a ,且顶点坐标为(1,–a ),∴抛物线开口向下.∴a <0.点A (m -1,y 1),C (m +3,y 3)关于直线x =1对称的点的坐标分别为A ′(3–m ,y 1),C ′(–1–m ,y 3).∵m -1<m <m +3,y 1<y 3<y 2,∴点A ,B ,C 不可能在对称轴的同侧.∴点A 在对称轴左侧,点C 在对称轴右侧.当点B 在对称轴左侧或在对称轴上时,可得1111m m m m m >--⎧⎪-->-⎨⎪≤⎩,解得12-<m <0.当点B 在对称轴右侧时,可得1333m m m m m >⎧⎪+<-⎨⎪<-⎩,此时不等式组无解.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12-<m <0.………………………………6分27.(1)证明:∵将线段AD 顺时针旋转α得到线段AE ,∴∠EAD =α,AD =AE .∵∠BAC =α,∴∠BAC=∠EAD .∴∠BAC -∠BAD=∠EAD -∠BAD ,即∠DAC=∠EAB ,在△ACD 和△ABE 中,,,.AC AC DAC EAB AD AE =⎧⎪∠=∠⎨⎪=⎩∴△ACD ≌△ABE (SAS ).∴∠ABE =∠C .∵AB =AC ,∴∠ABC =∠C .∴∠ABE =∠ABC .∴BA 平分∠EBC .………………………………3分(2)解:补全图形如图,EF =CG .理由如下: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BM =CG ,连接EM .∵CG ∥AB ,∴∠ABC =∠DCG ,∠BFG =∠CGD .∴∠EBM =∠DCG .由(1)知△ACD ≌△ABE ,∴EB =CD .在△EBM 和△DCG 中,,,EB DC EBM DCG BM CG =⎧⎪∠=∠⎨⎪=⎩∴△EBM ≌△DCG (SAS ).∴EM =DG ,∠EMB =∠DGC .∵∠EMB +∠EMF =180°,∠EFM +∠DFM =180°,∴∠EMF =∠EFM .∴EM =EF .∴EF =DG .………………………………7分28.解:(1P ',–2);点Q 坐标为(1,–2).…………………3分②1--≤b ≤1.………………………………5分(2)12≤k ≤2.………………………………7分。
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答案+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数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号填写在第Ⅰ卷答题卡和第Ⅱ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n x x x ,,21的标准差nx x x x x x s n 22221)()()(-++-+-=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球的面积公式24R S π=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第Ⅰ卷只有选择题一道大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ii++121(i 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A .23 B .21C .3D .1 2.已知R 是实数集,{}11,12+-==⎭⎬⎫⎩⎨⎧<=x y y N x xM ,则=M C N R A .)2,1(B .[]2,0C .∅D .[]2,13.现有10个数,其平均数是4,且这10个数的平方和是200,那么这个数组的标准差是 A .1 B .2 C .3 D .44.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852=-a a ,则=24S S A .5 B .8 C .8- D .15 5.已知函数)62sin()(π-=x x f ,若存在),0(π∈a ,使得)()(a x f a x f -=+恒成立,则a的值是A .6π B .3π C .4π D .2π 6.已知m 、n 表示直线,γβα,,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1)βααβα⊥⊥⊂=则,,,m n n m (2)m n n m ⊥==⊥则,,,γβγαβα (3),,βα⊥⊥m m 则α∥β (4)βαβα⊥⊥⊥⊥则,,,n m n mA .(1)、(2)B .(3)、(4)C .(2)、(3)D .(2)、(4)7.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C B A O ,,,,若||,23BC AB OC OB OA -=等于A .1B .2C .3D .4 8.已知三角形ABC ∆的三边长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最大角的正弦值为23,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 .18B .21C .24D .15 9.函数xx x f 1lg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A .(]1,0 B .(]10,1 C .(]100,10 D .),100(+∞ 10.过直线y x =上一点P 引圆22670x y x +-+=的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A .22 B . 223 C .210 D .211.已知函数b ax x x f 2)(2-+=.若b a ,都是区间[]4,0内的数,则使0)1(>f 成立的概率是A .43 B .41 C .83D .8512.已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16922=-y x ,F 为其右焦点,21,A A 是实轴的两端点,设P 为双曲线上不同于21,A A 的任意一点,直线P A P A 21,与直线a x =分别交于两点N M ,,若0=⋅FN FM ,则a 的值为A .916 B .59 C .925 D .516题图第13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注意事项:1. 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书写的答案如需改动,要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2. 不在指定答题位置答题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第Ⅱ卷共包括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道大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14. 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下图所示,其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15.地震的震级R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 的关系为)4.11(lg 32-=E R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的地震级别为8.0级,那么2011年地震的能量是2008年地震能量的 倍. 16.给出下列命题: ①已知,,a b m都是正数,且bab a >++11,则a b <; ②已知()f x '是()f x 的导函数,若,()0x R f x '∀∈≥,则(1)(2)f f <一定成立; ③命题“x R∃∈,使得2210x x -+<”的否定是真命题; ④“1,1≤≤y x 且”是“2≤+y x ”的充要条件.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正确命题的序号都填上)第14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向量),2cos 2sin 3()2cos ,1(y xx b x a +==→→与共线,且有函数)(x f y =.(Ⅰ)若1)(=x f ,求)232cos(x -π的值;(Ⅱ)在ABC ∆中,角C B A ,,,的对边分别是c b a ,,,且满足b c C a 2cos 2=+,求函数)(B f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公差,50,053=+≠S S d 且1341,,a a a 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Ⅱ)设⎭⎬⎫⎩⎨⎧n n a b 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已知四棱锥BCDE A -,其中1====BE AC BC AB ,2=CD ,ABC CD 面⊥,BE∥CD ,F 为AD 的中点. (Ⅰ)求证:EF ∥面ABC ; (Ⅱ)求证:面ACD ADE 面⊥; (III )求四棱锥BCDE A -的体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某种产品表面进行腐蚀性检验,得到腐蚀深度y 与腐蚀时间x 之间对应的一组数据:现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6组数据中选取2组,用剩下的4组数据求线性回归方程,再对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Ⅰ)求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不相邻的概率;(Ⅱ)若选取的是第2组和第5组数据,根据其它4组数据,求得y 关于x 的线性回归方程26139134ˆ+=x y,规定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微米,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可靠的,判断该线性回归方程是否可靠.AB CDEF已知函数1)(2++=x bax x f 在点))1(,1(--f 的切线方程为03=++y x . (Ⅰ)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Ⅱ)设x x g ln )(=,求证:)()(x f x g ≥在),1[+∞∈x 上恒成立.22.(本小题满分14分)实轴长为34的椭圆的中心在原点,其焦点1,2,F F 在x 轴上.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O ,对称轴为y 轴,两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相交于点A ,且12AF AF ⊥,△12AF F 的面积为3. (Ⅰ)求椭圆和抛物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A 作直线l 分别与抛物线和椭圆交于C B ,,若AB AC 2=,求直线l 的斜率k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B D B A D B B D BC C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2 14.π31915. 2310 16. ①③三.解答题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a 与→b 共线∴yxx x 2cos 2cos2sin 31=+21)6sin()cos 1(21sin 232cos 2cos 2sin 32++=++=+=πx x x x x x y …………3分∴121)6sin()(=++=πx x f ,即21)6sin(=+πx …………………………………………4分211)6(sin 21)3(cos 2)3(2cos )232cos(22-=-+=--=-=-ππππx x x x…………………………………………6分 (Ⅱ)已知b c C a 2cos 2=+由正弦定理得:CA C A C C A C ABC C A sin cos 2cos sin 2sin cos sin 2)sin(2sin 2sin cos sin 2+=++==+∴21cos =A ,∴在ABC ∆中 ∠3π=A …………………………………………8分 21)6sin()(++=πB B f∵∠3π=A ∴320π<<B ,6566πππ<+<B …………………………………………10分∴1)6sin(21≤+<πB ,23)(1≤<B f ∴函数)(B f 的取值范围为]23,1( …………………………………………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依题意得⎪⎩⎪⎨⎧+=+=⨯++⨯+)12()3(5025452233112111d a a d a d a d a …………………………………………2分 解得⎩⎨⎧==231d a , …………………………………………4分 1212)1(23)1(1+=+=-+=-+=∴n a n n d n a a n n 即,.……………………………6分(Ⅱ)13-=n nna b ,113)12(3--⋅+=⋅=n n n n n a b …………………………………………7分 123)12(37353-⋅+++⋅+⋅+=n n n T n n n n n T 3)12(3)12(3735333132⋅++⋅-++⋅+⋅+⋅=- ……………………9分n n n n T 3)12(3232323212+-⋅++⋅+⋅+=--nnn n n 323)12(31)31(3231⋅-=+---⋅+=- ∴nn n T 3⋅= …………………………………………12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取AC 中点G,连结FG 、BG , ∵F,G 分别是AD,AC 的中点∴FG ∥CD,且FG=21DC=1 .∵BE ∥CD ∴FG 与BE 平行且相等∴EF ∥BG . ……………………………2分ABC BG ABC EF 面面⊂⊄,∴EF ∥面ABC ……………………………4分 (Ⅱ)∵△ABC 为等边三角形 ∴BG ⊥AC 又∵DC ⊥面ABC,BG ⊂面ABC ∴DC ⊥BGABCDEF G∴BG 垂直于面ADC 的两条相交直线AC,DC ,∴BG ⊥面ADC . …………………………………………6分 ∵EF ∥BG ∴E F ⊥面ADC∵EF ⊂面ADE ,∴面ADE ⊥面ADC . …………………………………………8分 (Ⅲ)连结EC,该四棱锥分为两个三棱锥E -ABC 和E -ADC .43631232313114331=+=⨯⨯+⨯⨯=+=---ACD E ABC E BCDE A V V V .………………………12分另法:取BC 的中点为O ,连结AO ,则BC AO ⊥,又⊥CD 平面ABC ,∴C CD BC AO CD =⊥ , , ∴⊥AO 平面BCDE ,∴AO 为BCDE A V -的高,43232331,2321)21(,23=⨯⨯=∴=⨯+==-BCDE A BCDE V S AO . 20.(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设6组数据的编号分别为1,2,3,4,5,6.设抽到不相邻的两组数据为事件A ,从6组数据中选取2组数据共有15种情况:(1,2)(1,3)(1,4)(1,5)(1,6)(2,3)(2,4)(2,5)(2,6)(3,4)(3,5)(3,6)(4,5)(4,6)(5,6),其中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10种. …………………………………………3分所以321510)(==A P .所以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不相邻的概率是32. ………………………6分(Ⅱ) 当10=x 时,;2|1026219|,262192613910134ˆ<-=+⨯=y……………………………………9分 当30=x 时,;2|1626379|,263792613930134ˆ<-=+⨯=y所以,该研究所得到的回归方程是可靠的.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将1-=x 代入切线方程得2-=y ∴211)1(-=+-=-ab f ,化简得4-=-a b . …………………………………………2分 222)1(2)()1()(x xb ax x a x f +⋅+-+='12424)(22)1(-===-+=-'bb a b a f . …………………………………………4分解得:2,2-==b a∴122)(2+-=x x x f . …………………………………………6分 (Ⅱ)由已知得122ln 2+-≥x x x 在),1[+∞上恒成立化简得22ln )1(2-≥+x x x即022ln ln 2≥+-+x x x x 在),1[+∞上恒成立 . …………………………………………8分 设22ln ln )(2+-+=x x x x x h ,21ln 2)(-++='xx x x x h ∵1≥x ∴21,0ln 2≥+≥xx x x ,即0)(≥'x h . …………………………………………10分 ∴)(x h 在),1[+∞上单调递增,0)1()(=≥h x h∴)()(x f x g ≥在),1[+∞∈x 上恒成立 . …………………………………………12分22.(本小题满分14分)解(1)设椭圆方程为22221(0)x y a b a b+=>>,12,AF m AF n ==由题意知⎪⎪⎩⎪⎪⎨⎧==+=+6344222mn n m c n m …………………………………………2分解得92=c ,∴39122=-=b .∴椭圆的方程为131222=+y x …………………………………………4分 ∵3=⨯c y A ,∴1=A y ,代入椭圆的方程得22=A x ,将点A 坐标代入得抛物线方程为y x 82=. …………………………………………6分(2)设直线l 的方程为)22(1-=-x k y ,),(),,(2211y x C y x B201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1(完整版试题+答案+解析)- 11 - / 11 由AB AC 2= 得)22(22212-=-x x , 化简得22221=-x x …………………………………………8分 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方程⎪⎩⎪⎨⎧=-=-yx x k y 8)22(12, 得0821682=-+-k kx x ∴k x 8221=+① …………………………………………10分 联立直线与椭圆的方程⎪⎩⎪⎨⎧=+-=-124)22(122y x x k y 得0821632)2168()41(2222=--+-++k k x k k x k ∴22241821622kk k x +-=+② …………………………………………12分 ∴2222418216)228(222221=++---=-kk k k x x 整理得:0)4121)(2416(2=+--k k k ∴42=k ,所以直线l 的斜率为42 . …………………………………………14分。
2020中考数学模拟试卷1+参考答案+评分标准

2020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每小题都给出A 、B 、C 、D 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 在-4,2,-1,3这四个数中,比-2小的数是( )A. -4B. 2C. -1D. 32. 计算 8×2的结果是( )A. 10B. 4C. 6D. 23. 移动互联网已经全面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截至2015年3月,全国4G 用户总数达到1.62亿,其中1.6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1.62×104B. 162×106C. 1.62×108D. 0.162×109 4. 下列几何体中,俯视图是矩形的是( )5. 与1+5最接近的整数是( )A. 4B. 3C. 2D. 16. 我省2013年的快递业务量为1.4亿件,受益于电子商务发展和法治环境改善等多重因素,快递业迅猛发展,2014年增速位居全国第一.若2015年的快递业务量达到4.5亿件,设2014年与2015年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1.4(1+x )=4.5B. 1.4(1+2x )=4.5C. 1.4(1+x )2=4.5D. 1.4(1+x )+1.4(1+x )2=4.57. 某校九年级(1)班全体学生2015年初中毕业体育学业考试的成绩统计如下表:成绩(分) 35 39 42 44 45 48 50 人数2566876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B.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5分C.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5分D. 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5分8. 在四边形ABCD 中,∠A =∠B =∠C ,点E 在边AB 上,∠AED =60°,则一定有( ) A. ∠ADE =20° B. ∠ADE =30° C. ∠ADE =12∠ADC D. ∠ADE =13∠ADC9. 如图,矩形ABCD 中,AB =8,BC =4,点E 在AB 上,点F 在CD 上,点G 、H 在对角线AC 上,若四边形EGFH 是菱形,则AE 的长是( )第9题图A. 25B. 35C. 5D. 610. 如图,一次函数y 1=x 与二次函数y 2=ax 2+bx +c 的图象相交于P 、Q 两点,则函数y =ax 2+(b -1)x +c 的图象可能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 -64的立方根是________.12. 如图,点A 、B 、C 在⊙O 上,⊙O 的半径为9,AB ︵的长为2π,则∠ACB 的大小是________.第12题图13. 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21,22,23,25,28,213,…,若x 、y 、z 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猜测x 、y 、z 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14. 已知实数a 、b 、c 满足a +b =ab =c ,有下列结论:①若c ≠0,则1a +1b=1;②若a =3,则b +c =9; ③若a =b =c ,则abc =0;④若a 、b 、c 中只有两个数相等,则a +b +c =8.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选上) 三、(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5. 先化简,再求值:(a 2a -1+11-a )·1a ,其中a =-12.16. 解不等式:x3>1-x -36.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16分)17. 如图,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给出了格点△ABC(顶点是网格线的交点).(1)请画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将线段AC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画出平移得到的线段A2C2,并以它为一边作一个格点△A2B2C2,使A2B2=C2B2.第17题图18. 如图,平台AB 高为12米,在B处测得楼房CD顶部点D的仰角为45°,底部点C的俯角为30°,求楼房CD的高度.(3≈1.7)第18题图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0分)19. A、B、C三人玩篮球传球游戏,游戏规则是:第一次传球由A将球随机地传给B、C两人中的某一人,以后的每一次传球都是由上次的接球者将球随机地传给其他两人中的某一人.(1)求两次传球后,球恰在B手中的概率;(2)求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手中的概率.20. 在⊙O中,直径AB=6,BC是弦,∠ABC=30°,点P在BC上,点Q在⊙O上,且OP⊥PQ.(1)如图①,当PQ∥AB时,求PQ长;(2)如图②,当点P在BC上移动时,求PQ长的最大值.第20题图六、(本题满分12分)21.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1x与一次函数y=k2x+b的图象交于A(1,8),B(-4,m).(1)求k1、k2、b的值;(2)求△AOB的面积;(3)若M(x1,y1)、N(x2,y2)是反比例函数y=k1x图象上的两点,且x1<x2,y1<y2,指出点M、N各位于哪个象限,并简要说明理由.第21题图七、(本题满分12分)22. 为了节省材料,某水产养殖户利用水库的岸堤(岸堤足够长)为一边,用总长为80米的围网在水库中围成了如图所示的①②③三块矩形区域,而且这三块矩形区域的面积相等.设BC 的长度是x 米,矩形区域ABCD 的面积为y 平方米.(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x 取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第22题图八、(本题满分14分)23. 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过点E 作AB 的垂线,过点F 作CD 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G ,连接GA 、GB 、GC 、GD 、EF ,若∠AGD =∠BGC .(1)求证:AD =BC ;(2)求证:△AGD ∽△EGF ;(3)如图②,若AD 、BC 所在直线互相垂直,求ADEF的值.图① 图②第23题图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 A 【解析】把-4,2,1,3和-2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来如解图,由数轴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即-4<-2,故选A.第1题解图2. B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可得8×2=8×2=16=4. 【一题多解】对于二次根式的运算,也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计算.8×2=22×2=22×2=24=4.3. C 【解析】大数的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10n ,其中1≤a <10,n 的值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含计数单位的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时,要把计数单位转化为数字.因为1亿=108,所以1.62亿=1.62×108.4. B 【解析】选项 逐项分析正误 A 圆锥的俯视图是带圆心的圆 B 水平放置的圆柱的俯视图是矩形 √ C 三棱柱的俯视图是三角形D球的俯视图是圆5. B 【解析】∵5≈2.236,∴1+5≈3.236,即1+5介于整数3和4之间,且距离3较近,故选B.【一题多解】∵22<5<32,∴2<5<3,∵(5)2=5,(52)2=6.25,∴5<52,1+5<72,∴1+5距离3较近.6. 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2014年与2015年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均为x ,所以2014年的快递业务量为1.4(1+x ) 亿件,2015年的快递业务量1.4(1+x )(1+x )亿件,即1.4(1+x )2=4.5 亿件,故选C .选项 逐项分析正误 A 把表格中的人数相加,得:2+5+6+6+8+7+6=40,所以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 √ B由表格可知,这7列数据中成绩45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8次,所以众数是45分 √C中位数是把这7列数据中的分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两个数(第20,21个数)的平均数,所以中位数为45+452=45分√ D平均数为:35×2+39×5+42×6+44×6+45×8+48×7+50×640=44.425分≠45分× =120°-x ,而在四边形ABCD 中,∠ADC =360°-∠A -∠B -∠C =360°-3x ,∵120°-x =13(360°-3x ),∴∠ADE =13∠ADC .第8题解图9. C 【解析】如解图①,连接EF ,交AC 于点O ,由四边形EGFH 是菱形,可得FH =GE ,FH ∥GE ,∴∠FHG =∠EGH ,所以∠AGE =∠CHF , 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则由勾股定理得AC =82+42=4 5.由矩形性质,可得∠GAE =∠HCF ,则△GAE ≌△HCF (AAS),∴AG =CH ,由菱形的对角线 EF 垂直平分GH ,可得OG =OH ,EO ⊥AC .∴AG +OG =CH +OH ,即OA =OC .∴AO =12AC =25,∵∠B =∠AOE =90°,∠BAC =∠OAE ,∴Rt △AOE ∽Rt △ABC .则AO AB =AE AC ,即258=AE45,解得AE =5.第9题解图① 第9题解图②【一题多解——最优解】如解图②,设G 点和A 点重合,H 点和C 点重合,设AE =x ,则CE =x ,EB =8-x ,在Rt △BCE 中,有x 2=42+(8-x )2,解得x =5,∴AE =5.10. A 【解析】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根据一次函数y 1=x 与二次函数y 2=ax 2+bx +c 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P 、Q 两点,观察图象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 x 的根为两个正根,即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x =0有两个正实数根,故函数y =ax 2+(b -1)x +c 的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正数,故选A.第10题解图11. -4 【解析】∵(-4)3=-64 ,∴-64的立方根是-4.12. 20° 【解析】如解图,连接OA 、OB ,由已知可得:l AB ︵=n πr 180=n π×9180=2π,解得n =40,即∠AOB=40°,∴∠ACB =12∠AOB =20°.第12题解图13. xy =z 【解析】观察这一列数可得:23=21·22,25=22·23,28=23·25,213=25·28,…,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前两个数之积 ,由x 、y 、z 表示这列数中的连续三个数,则有xy =z .序号 逐个分析正误 ①若c ≠0,则a ≠0,b ≠0,对于a +b =ab 两边同除以ab ,可得1b +1a=1√ ② 若a =3,则3+b =3b ,则b =32,c =ab =92, b +c =32+92=6× ③若a =b =c ,则2c =c 2=c ,所以c =0,则a =b =0, 则abc =0 √④ 若a 、b 、c 中只有两个数相等,假设a =b ≠c ,则c =b 2=2b ,有b =2,则a =2,c =4, 则a +b +c =8;若b =c ≠a ,a +c =ac =c ,由ac =c 可得a =1,由a +c =c ≠b ,可得a =0,矛盾;同理若a =c ≠b ,可得b =0,b =1,矛盾.故只能是a =b√15. 解:原式=(a 2a -1 - 1a -1)·1a=a 2-1a -1·1a.............(3分) =(a +1)(a -1)a -1·1a =a +1a. ......................(6分) 当a =-12时,原式=a +1a =-12+1-12=-1. ............(8分)16. 解:去分母得:2x >6-(x -3), .........(3分) 去括号得:2x >6-x +3,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9, 系数化为1得:x >3,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 >3. .............(8分)17. (1)解:△A 1B 1C 1如解图①所示. ...................(4分)第17题解图①(2)解:线段A 2C 2和△A 2B 2C 2如解图②所示(符合条件的△A 2B 2C 2不唯一)......(8分)第17题解图②18. 解:如解图,作BE ⊥CD 于点E ,则CE =AB =12.在Rt △BCE 中,BE =CE tan ∠CBE =12tan30°=12 3. ...........(3分)第18题解图在Rt △BDE 中,∵∠DBE =45°,∠DEB =90°, ∴∠BDE =45°,∴DE =BE =123, ..............(5分) ∴CD =CE +DE =12+123≈32.4,∴楼房CD 的高度约为32.4米. ............(8分)19. (1)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解图①所示: .............(3分)第19题解图①由树状图知,两次传球共有4种等可能的情况,球恰在B 手中的情况只有一种, 所以两次传球后,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为:P =14 . .................(5分)(2)解: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解图②所示: .................(7分)第19题解图②由树状图知,三次传球共有8种等可能的情况,球恰在A 手中的情况有2种, 所以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为:P =28=14. .........(10分)20. (1)解:∵OP ⊥PQ ,PQ ∥AB ,∴OP ⊥AB .在Rt △OPB 中,OP =OB ·tan ∠ABC =3·tan30°= 3. ............(3分) 如解图①,连接OQ ,在Rt △OPQ 中,PQ =OQ 2-OP 2=32-(3)2= 6. ..........(5分) (2)解:如解图②,连接OQ ,∵OP ⊥PQ , ∴△OPQ 为直角三角形, ∴PQ 2=OQ 2-OP 2=9-OP 2,∴当OP 最小时,PQ 最大,此时OP ⊥BC . ..........(7分)OP =OB·sin ∠ABC =3·sin30°=32.∴PQ 长的最大值为9-(32)2=332. ...........(10分)图① 图②第20题解图21. (1)解:把A (1,8),代入y =k 1x ,得k 1=8,∴y =8x ,将B (-4,m )代放y =8x,得m =-2.∵A (1,8),B (-4,-2)在y =k 2x +b 图象上,∴⎩⎪⎨⎪⎧k 2+b =8-4k 2+b =-2, 解得k 2=2,b =6. ................(4分)(2)解:设直线y =2x +6与x 轴交于点C ,当y =0时,x =-3, ∴OC =3.∴S △AOB =S △AOC +S △BOC =12×3×8+12×3×2=15. ....................(8分)(3)解:点M 在第三象限,点N 在第一象限. ............(9分) 理由:由图象知双曲线y =8x在第一、三象限内,因此应分情况讨论:①若x 1<x 2<0,点M 、N 在第三象限分支上,则y 1>y 2,不合题意; ②若0<x 1<x 2,点M 、N 在第一象限分支上,则y 1>y 2,不合题意;③若x 1<0<x 2,点M 在第三象限,点N 在第一象限,则y 1<0<y 2,符合题意. .....(11分) ∴点M 在第三象限,点N 在第一象限. ..........(12分) 22. (1)解:设AE =a ,由题意,得AE ·AD =2BE ·BC ,AD =BC , ∴BE =12a ,AB =32a . ..........(3分)由题意,得2x +3a +2·12a =80,∴a =20-12x . ..............(4分)∵BC =x >0,AE =a =20-12x >0,∴0<x <40,∴y =AB ·BC =32a ·x =32(20-12x )x ,即y =-34x 2+30x (0<x <40). ........................(8分)(2)解:∵y =-34x 2+30x =-34(x -20)2+300, ...........(10分)∴当x =20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00平方米. .......(12分)23. (1)证明:∵点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GE ⊥AB ,GF ⊥CD , .......(2分) ∴GE 、GF 分别是线段AB 、CD 的垂直平分线, ∴GA =GB ,GC =GD ,在△AGD 和△BGC 中,⎩⎪⎨⎪⎧GA =GB ∠AGD =∠BGC GD =GC ,∴△AGD ≌△BGC (SAS),∴AD =BC . ...........(5分)(2)证明:∵∠AGD =∠BGC ,∴∠AGB =∠DGC . 在△AGB 和△DGC 中,GA GD =GBGC ,∠AGB =∠DGC ,∴△ABG ∽△DCG , ........(8分) ∴AG DG =EGFG,∠GAE =∠GDF , 又∵∠GEA =∠GFD =90°,∴∠AGE =∠GEA -∠GAE ,∠DGF =∠GFD -∠GDF , 即∠AGE =∠DGF , ∴∠AGD =∠EGF ,∴△AGD ∽△EGF . .................(10分)(3)解:如解图①,延长AD 交GB 于点M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则AH ⊥BH . 由△AGD ≌△BGC ,知∠GAD =∠GBC .在△GAM 和△HBM 中,∠GAD =∠GBC ,∠GMA =∠HMB , ∴△GMA ∽△HMB , ∴∠AGB =∠AHB =90°, ...............(12分) ∴∠AGE =12∠AGB =45°,∴AG EG= 2.又∵△AGD ∽△EGF ,∴AD EF =AGEG= 2. ..............(14分)第23题解图【一题多解】解法一:如解图②,过点F 作FM ∥BC 交BD 于点M ,连接EM . ∵GF 是DC 的垂直平分线, ∴DF =CF ,∵FM ∥BC ,FM =12BC .∴DM =BM .∵G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 ∴AE =BE ,∴EM ∥AD ,EM =12AD .∵AD ⊥BC , ∴EM ⊥FM . ∵AD =BC , ∴EN =FM , ∴EF =2EM , ∴AD EF =2EM EF= 2. 解法二:如解图③,过点D 作DH ⊥AD ,交BF 的延长线于点H . ∵AD ⊥BC ,DH ⊥AD , ∴DH ∥BC ,∴∠DHF =∠CBF ,∠HDF =∠BCF , 又DF =CF ,∴△DHF ≌△CBF ,∴DH =BC ,HF =BF ,∴DH =AD . 在Rt △ADH 中,∠ADH =90°,AD =DH , ∴AH =2AD .∵AE =BE ,HF =BF , ∴EF ∥AH ,EF =12AH ,∴EF =22AD , ∴ADEF= 2.。
流体机械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一、 填空(每空1分 共15分)1.离心泵叶轮根据叶片出口相对流动角β2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形式,当β2<90 º时为 ,β2=90 º时为 ,β2>90º时为 ;对应于三种叶轮效率为 、 、 。
2前向式叶轮的叶片弯曲方向与叶轮旋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
3.叶轮是离心泵的能量转换元件,它的结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 泵与风机中能量转换时的损失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保证泵不发生汽蚀,首先要正确地确定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泵串联运行时,所输送的流量均________________,而串联后的总场程为串联各泵所产生的扬程之和。
二、选择( 每题2分 共20分)1.离心式泵的主要部件不包括( ) A.叶轮 B.汽缸 C.机壳 D.吸入室 2.在理论能头2g w -w 2g u -u 2g v -v H 221212221222T ∞∞++∞∞=∞中,表示液体静能头的中()A .2gu -u 1222 B .2gv -v 1222∞∞C .2g w -w 2212∞∞D .2g w -w 2g u -u 22121222∞∞+3.离心式叶轮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叶轮形式取决于( )A . 叶片入口安装角B . 叶片出口安装角C . 叶轮外径和宽度D . 叶轮内径和宽度4.电厂中要求具有陡降型性能曲线的设备是( )A . 给水泵B .送风机C .循环水泵D .凝结水泵 5.下列各项中与有效汽蚀余量NPSHa 值无关的是( )A . 吸入管路参数B . 管路中流量C . 泵的结构D.泵入口压力6.两台风机并联运行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流量B.增加扬程C.增加全压D.既增加扬程也增加全压7.为了保证串联运行时泵都工作在高效区,选择设备时,应使各泵在最佳工况点有相等或相近的()A.扬程B.流量C.比转数D.功率8.目前电厂大型机组的离心式送、引风机常采用的调节方式是()A.导流器调节B.进口端节流调节C.回流调节D.出口端节流调节9.某台水泵在转速不变时,当输送的水温度增加时,其轴功率( )A.增加B.降低C.不变D.先降低,后增加10.当流体以α1=90°的方向进入叶轮时,离心式泵的无限多叶片的理论扬程为( )Hug Tu ,∞=22υC. HwgTu,,∞∞=22υD.HwgTu,∞=22υ三、简答(每题5分共15分)1.泵与风机的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它有哪几种效率组成?2.降低泵必需汽蚀余量的措施有哪些?3. 泵与风机的工况调节的方法有很多种,以节流调节和变速调节为例分析其优缺点。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评阅试卷时,请依据本评分标准,填空题只设7分和0分两档;其他各题的评阅,请严格按照本评分标准的评分档次给分,不要增加其他中间档次.2.如果考生的解答方法和本解答不同,只要思路合理、步骤正确,在评卷时可参考本评分标准适当划分档次评分,解答题中至少4分为一个档次,不要增加其他中间档次. 一、填空(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 若函数()f x =且()()()n nf x f f f f x ⎡⎤=⎡⎤⎣⎦⎣⎦,则()()991f = . 【答案】 110【解析】 ()()()1f x f x = ()()()2f x f f x =⎡⎤⎣⎦……()()99f x故()()991110f =.2. 已知直线:90L x y +-=和圆22:228810M x y x y +---=,点A 在直线L 上,B ,C 为圆M 上两点,在ABC ∆中,45BAC ∠=︒,AB 过圆心M ,则点A 横坐标范围为 .【答案】 []36, 【解析】 设()9A a a -,,则圆心M 到直线AC 的距离sin 45d AM =︒,由直线AC 与圆M相交,得d 解得36a ≤≤.3. 在坐标平面上有两个区域M 和N ,M 为02y y x y x ⎧⎪⎨⎪-⎩≥≤≤,N 是随t 变化的区域,它由不等式1t x t +≤≤所确定,t 的取值范围是01t ≤≤,则M 和N 的公共面积是函数()f t = .【答案】 212t t -++【解析】 由题意知 ()f t S =阴影部分面积A OB OCD BS S S ∆∆∆=-- ()22111122t t =---212t t =-++4. 使不等式1111200712213a n n n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的最小正整数a的值为 .【答案】 2009 【解析】 设()1111221f n n n n =++++++.显然()f n 单调递减,则由()f n 的最大值()1120073f a <-,可得2009a =.5. 椭圆22221x y a b +=()0a b >>上任意两点P ,Q ,若OP OQ ⊥,则乘积OP OQ ⋅的最小值为 .【答案】 22222a b a b+【解析】 设()cos sin P OP OP θθ,,ππcos sin 22Q OQ OQ θθ⎛⎫⎛⎫⎛⎫±± ⎪ ⎪ ⎪⎝⎭⎝⎭⎝⎭,.由P ,Q 在椭圆上,有 222221cos sin a b OP θθ=+ ① 222221sin cos a b OQ θθ=+ ② ①+②得22221111ab OP OQ+=+. 于是当OP OQ ==OP OQ 达到最小值22222a b a b+.6. 若方程()lg 2lg 1kx x =+仅有一个实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0k <或4k = 【解析】 ()20101kx x kx x ⎧>⎪⎪+>⎨⎪=+⎪⎩当且仅当0kx >① 10x +>② ()2210x k x +-+=③对③由求根公式得1x ,2122x k ⎡=-⎣ ④2400k k k ∆=-⇒≥≤或4k ≥.(ⅰ)当0k <时,由③得 12122010x x k x x +=-<⎧⎨=>⎩ 所以1x ,2x 同为负根. 又由④知121010x x +>⎧⎨+<⎩所以原方程有一个解1x .(ⅱ)当4k =时,原方程有一个解112kx =-=. (ⅲ)当4k >时,由③得12122010x x k x x +=->⎧⎨=>⎩所以1x ,2x 同为正根,且12x x ≠,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可得0k <或4k =为所求.7. 一个由若干行数字组成的数表,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第一行是前100个正整数按从小到大排成的行,则最后一行的数是 (可以用指数表示)【答案】 981012⨯ 【解析】 易知:(ⅰ)该数表共有100行;(ⅱ)每一行构成一个等差数列,且公差依次为11d =,22d =,232d =,…,98992d =(ⅲ)100a 为所求.设第()2n n ≥行的第一个数为n a ,则 ()22111222n n n n n n a a a a -----=++=+3222222n n n a ---⎡⎤=++⎣⎦24223222222n n n n a ----⎡⎤=++⨯+⎣⎦323232n n a --=+⨯……()121212n n a n --=+-⨯ ()212n n -=+故981001012a =⨯.8. 某车站每天800~900∶∶,900~1000∶∶都恰有一辆客车到站,但到站的时刻是随机的,且两者一旅客820∶到车站,则它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为 (精确到分).【答案】 27 【解析】 旅客候车的分布列为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为1111110305070902723361218⨯+⨯+⨯+⨯+⨯=二、解答题1. (本小题满分14分)设直线:l y kx m =+(其中k ,m 为整数)与椭圆2211612x y +=交于不同两点A ,B ,与双曲线221412x y-=交于不同两点C ,D ,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向量0AC BD +=,若存在,指出这样的直线有多少条?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 由2211612y kx m x y =+⎧⎪⎨+=⎪⎩消去y 化简整理得()2223484480k xkmx m +++-=设()11A x y ,,()22B x y ,,则122834kmx x k +=-+()()()222184344480km k m ∆=-+-> ① ………………………………………………4分由221412y kx m x y =+⎧⎪⎨-=⎪⎩消去y 化简整理得()22232120k xkmx m ----=设()34C x y ,,()44D x y ,,则34223kmx x k+=- ()()()2222243120km k m ∆=-+-+> ② ………………………………………………8分 因为0AC BD +=,所以()()42310x x x x -+-=,此时()()42310y y y y -+-=.由1234x x x x +=+得2282343km kmk k -=+-. 所以20km =或2241343k k -=+-.由上式解得0k =或0m =.当0k =时,由①和②得m -<.因m 是整数,所以m 的值为3-,2-,1-,0,1,2,3.当0m =,由①和②得k k 是整数,所以1k =-,0,1.于是满足条件的直线共有9条.………14分2. (本小题15分)已知p ,()0q q ≠是实数,方程20x px q -+=有两个实根α,β,数列{}n a 满足1a p =,22a p q =-,()1234n n n a pa qa n --=-=,,(Ⅰ)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用α,β表示);(Ⅱ)若1p =,14q =,求{}n a 的前n 项和.【解析】 方法一:(Ⅰ)由韦达定理知0q αβ⋅=≠,又p αβ+=,所以()1212n n n n n a px qx a a αβαβ------=+-,()345n =,,,整理得()112n n n n a a a a βαβ----=- 令1n n n b a a β+=-,则()112n n b b n α+==,,.所以{}n b 是公比为α的等比数列.数列{}n b 的首项为:()()222121b a a p q p ββαβαββαβα=-=--=+--+=.所以21n n n b ααα-+=⋅=,即11n n n a a βα++-=()12n =,,.所以11n n n a a βα++=+()12n =,,.①当240p q ∆=-=时,0αβ=≠,12a p ααα==+=,11n n n a a βα++=+()12n =,,变为11n n n a a αα++=+()12n =,,.整理得,111n nn na a αα++-=,()12n =,,.所以,数列n n a α⎧⎫⎨⎬⎩⎭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首项为122a ααα==.所以()2111nna n n α=+-=+.于是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n n a n α=+;……………………………………………………………………………5分②当240p q ∆=->时,αβ≠, 11n n n a a βα++=+1n n a βαβαβα+-=+-11n n n a βαβααβαβα++=+---()12n =,,.整理得211n n n n a a ααββαβα+++⎛⎫+=+ ⎪--⎝⎭,()12n =,,.所以,数列1n n a αβα+⎧⎫+⎨⎬-⎩⎭成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2221a ααβαββαβαβα+=++=---.所以121n n n a αβββαβα+-+=--.于是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1n n n a βαβα++-=-.………………………………………………10分(Ⅱ)若1p =,14q =,则240p q ∆=-=,此时12αβ==.由第(Ⅰ)步的结果得,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1122nn n n a n +⎛⎫=+= ⎪⎝⎭,所以,{}n a 的前n 项和为231234122222n n n n n s -+=+++++234112341222222n n n n s n ++=+++++以上两式相减,整理得1133222n n n s ++=-所以332n n n s +=-.……………………………………………………………………………15分方法二:(Ⅰ)由韦达定理知0q αβ⋅=≠,又p αβ+=,所以 1a αβ=+,222a αβαβ=++.特征方程20p q λλ-+=的两个根为α,β. ①当0αβ=≠时,通项()()1212n n a A A n n α=+=,,由12a α=,223a α=得()()122212223A A A A αααα+=⎧⎪⎨+=⎪⎩ 解得121A A ==.故 ()1n n a n α=+.……………………………………………………5分 ②当αβ≠时,通项()1212n n n a A A n αβ=+=,,.由1a αβ=+,222a αβαβ=++得12222212A A A A αβαβαβαβαβ+=+⎧⎪⎨+=++⎪⎩ 解得1A αβα-=-,2A ββα=-.故1111n n n n n a αββαβαβαβα++++--=+=---.…………………………………………………………10分 (Ⅱ)同方法一.3. (本小题满分15分)求函数y 【解析】 函数的定义域为[]013,.因为y =当0x =时等号成立.故y 的最小值为.……………………………………………5分 又由柯西不等式得 22y =()()()11122731312123x x x ⎛⎫+++++-= ⎪⎝⎭≤所以11y ≤. ………………………………………………………………………………10分 由柯西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得()491327x x x =-=+,解得9x =.故当9x =时等号成立. 因此y 的最大值为11…………………………………………………………………………………15分。
高考数学试题2024新高考新题型考前必刷卷01(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新题型地区专用)01数学·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2345678DDBDADAA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1011ADABCAC第II 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513.①④14.①③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解析】(1)当1a =时,函数31()ln 222f x x x x x =--+的定义域为(0,)+∞,求导得21()ln 212f x x x '=+-,(2分)令21()ln ,0212g x x x x =+->,求导得233111()x g x x x x-'=-=,(4分)当01x <<时,()0g x '<,当1x >时,()0g x '>,则函数()g x 在(0,1)上递减,在(1,)+∞上递增,()(1)0g x g ≥=,即(0,)∀∈+∞x ,()0f x '≥,当且仅当1x =时取等号,所以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即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为(0,)+∞.(6分)(2)依题意,5(2)2ln 204f a =->,则0a >,(7分)由(1)知,当1x ≥时,31ln 2022x x x x--+≥恒成立,当1a ≥时,[1,)x ∀∈+∞,ln 0x x ≥,则3131()ln 2ln 202222f x ax x x x x x x x=--+≥--+≥,因此1a ≥;(9分)当01a <<时,求导得231()(1ln )22f x a x x '=+-+,令231()(1ln )22h x a x x =+-+,(11分)求导得()23311a ax h x x x x -=-=',当1x <<时,()0h x '<,则函数()h x ,即()f x '在上单调递减,当x ∈时,()(1)10f x f a ''<=-<,因此函数()f x 在上单调递减,当x ∈时,()(1)0f x f <=,不符合题意,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13分)16.(15分)【解析】(1)由题意得584018x =-=,422220y =-=;(4分)(2)由22()()()()()n ad bc a b c d a c b d χ-=++++,得22100(40221820) 4.625 3.84158426040χ⨯⨯-⨯=≈>⨯⨯⨯,∴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生育意愿与城市级别有关”.(8分)(3)抽取6名育龄妇女,来自一线城市的人数为20624020⨯=+,记为1,2,来自非一线城市的人数为40644020⨯=+,(10分)记为a ,b ,c ,d ,选设事件A 为“取两名参加育儿知识讲座,求至少有一名来自一线城市”,基本事件为:(1,2),(1,),(1,),(1,),(1,),(2,),(2,),(2,),(2,),(,),(,)a b c d a b c d a b a c ,(,),(,),(,),(,)a d b c b d c d ,事件(1,2),(1,),(1,),(1,),(1,),(2,),(2,)(2,),(2,)A a b c d a b c d 共有9个,(13分)93()155P A ==或63()1155P A ⎛⎫=-= ⎪⎝⎭(15分)17.(15分)【解析】(1)因为//AD BC ,且22BC AD AB AB BC ===⊥,可得AD AB ==2BD ==,(2分)又因为45DBC ADB ∠=∠=︒,可得2CD ==,所以222BD DC BC +=,则CD BD ⊥,(4分)因为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BD =,且CD ⊂平面BCD ,所以CD ⊥平面ABD ,又因为AB ⊂平面ABD ,所以CD AB ⊥;(6分)(2)因为CD ⊥平面ABD ,且BD ⊂平面ABD ,所以CD BD ⊥,(7分)如图所示,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可得()1,0,1A ,()2,0,0B ,()0,2,0C ,()0,0,0D ,(9分)所以()0,2,0CD =- ,()1,0,1AD =--.设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200n CD y n AD x z ⎧⋅=-=⎪⎨⋅=--=⎪⎩,令1x =,可得0,1y z ==-,所以()1,0,1n =-,(11分)假设存在点N ,使得AN 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60 ,(12分)设BN BC λ=uuu r uu u r,(其中01λ≤≤),则()22,2,0N λλ-,()12,2,1AN λλ=-- ,所以sin 60n ANn AN⋅︒==(13分)整理得28210λλ+-=,解得14λ=或12λ=-(舍去),所以在线段BC 上存在点N ,使得AN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60︒,此时14=BN BC .(15分)18.(17分)【解析】(1)由已知得()11,0F -,22220000313434x y x y +=⇒=-(2分)则10122PF x ==+.所以当012x =时,194PF =;(5分)(2)设(),0M m ,在12F PF △中,PM 是12F PF ∠的角平分线,所以1122PF MF PF MF =,(6分)由(1)知10122PF x =+,同理20122PF x =-,(8分)即0012121122x m m x ++=--,解得014m x =,所以01,04M x ⎛⎫ ⎪⎝⎭,过P 作PH x ⊥轴于H .所以34PM MH PNOH ==.(10分)(3)记1F N P 面积的面积为S ,由(1)可得,(100001114423612S F M y y x x =⋅+=+=+()()02,00,2x ∈-⋃,则)20022S xx =+'-,(12分)当()()02,00,1x ∈-⋃时,0,S S '>单调递增;当)01,2x ∈时,0,S S '<单调递减.(16分)所以当01x =-时,S 最大.(17分)19.(17分)【解析】(1)由题意得124n a a a +++= ,则1124++=或134+=,故所有4的1减数列有数列1,2,1和数列3,1.(4分)(2)因为对于1i j n ≤<≤,使得i j a a >的正整数对(),i j 有k 个,且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2C 6n ≥,得4n ≥.(6分)①当4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中各项均不相同,所以1234106m ≥+++=>.(7分)②当5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各项中必有不同的项,所以6m ≥.(8分)若6m =,满足要求的数列中有四项为1,一项为2,所以4k ≤,不符合题意,所以6m >.(9分)③当6n ≥时,因为存在m 的6减数列,所以数列各项中必有不同的项,所以6m >.综上所述,若存在m 的6减数列,则6m >.(10分)(3)若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相等,则0k =,若0k ≠,所以数列A 存在大于1的项,若末项1n a ≠,将n a 拆分成n a 个1后k 变大,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n a =.(12分)当1,2,,1i n =- 时,若1i i a a +<,交换1,i i a a +的顺序后k 变为1k +,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i i a a +≥.若{}10,1i i a a +-∉,所以12i i a a +≥+,所以将i a 改为1i a -,并在数列末尾添加一项1,所以k 变大,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10,1i i a a +-∈.(14分)若数列A 中存在相邻的两项13,2i i a a +≥=,设此时A 中有x 项为2,将i a 改为2,并在数列末尾添加2i a -项1后,k 的值至少变为11k x x k ++-=+,所以此时k 不是最大值,所以数列A 的各项只能为2或1,所以数列A 为2,2,,2,1,1,,1 的形式.设其中有x 项为2,有y 项为1,因为存在2024的k 减数列,所以22024x y +=,所以()2220242220242(506)512072k xy x x x x x ==-=-+=--+,(16分)所以,当且仅当506,1012x y ==时,k 取最大值为512072.所以,若存在2024的k 减数列,k 的最大值为512072.(17分)。
期中试卷答案

命题人
自动化教研室
命题 时间
年 月 日 审核人
审核 时间
年月日
s3 1 2 s2 2 K s1 4 K 0
2 s0 K 由 4K 0 K 4
2 所以 2s2 4 0
所以 s 2 j
⑥根轨迹图如下图所示
(2)0<K<4 系统稳定,由于开环增益 K ' K ,则开环增益的范围是 0< K ' <2 2
命题 命题人 自动化教研室
时间
年月 日
审核人
审核 时间
与实轴的交点为 a
P Z nm
2 3
③实轴上存在根轨迹的区域为 (,0)
与实轴的夹角为 a
(2k 1) nm
, , 5 33
④起始角 sr1 180 (
n
m 1
j i )
180 135 90
45
j 1
i 1
同理 sr2 45
⑤与虚轴交点
特征方程 s3 2s2 2s K 0
900
arctgwx
arctg
wx 5
1800
得 wx 5
开环幅相曲线如下:
则
G(
jwx )
1 3
6、解:(1)炉温控制系统的理想温度由电压 ur 给出,热电偶检测箱温输出电压 u f ,偏差电压 ue ur u f ,经电压和功 率放大后控制电机的速度和转向,从而改变调压器滑动触头的位置,改变炉温控制系统的外施电压达到恒定炉温的目的。 即当恒温箱内温度偏高时,使调压器降压,反之升压,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止。此时偏差电压 ue =0,电机停转。温 度Tc 下降,Tc ↓→ ur ↓→ ue ur u f ↑→ ua ↑→ 电机向增大调压器输出电压的方向加速旋转→Tc ↑→ ur ↑,直 到 Tc = Tr , ue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25题,共50分。
)
1.ABCE
2.ABD
3.BCDE
4.BCE
5.CDE
6.DE
7.ACDE
8.BCE
9.BCE 10.BCDE 11.ACE 12.BCDE 13.BCDE 14.AD 15.AD 16.BE 17.D 18.ADE 19.C 20.BC 21.ABC 22.ABCDE 23.ABC 24.ABCE 25.ABDE
二、引文解释:(每题7分,2题,共14分)
26.“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或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只是近似地表示出资本的物质组成部分构成上的变化”。
(引自第1卷第23章)
1)资本技术构成和资本价值构成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会引起资本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
(2分) 2)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由于单个劳动者在相同时间内需要的生产资料数量增加,从而会引起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进而引起不变资本价值的增加和可变资本价值的相对减少。
(3分) 3)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引起生产资料价值的下降,因此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会低于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
(3分)4)例如…(2分)
27.“周转时间的缩短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对利润的生产的直接影响,在于使可变资本部分由此提高效率”。
(引自第3卷第4章)
1)资本周转时间包含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缩短生产时间和由于改进交通而缩短流通时间,都可以增加利润量、提高利润率。
(2分)例如:…(2分) 2)资本周转时间缩短引起资本周转次数增多,导致年利润量增加和年利润率的提高,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资本周转速度本身加快所致。
(2分)但实际上,根本的原因则是因为可变资本由于资本周转次数的增加而提高了使用效率,即生产出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
(4分)
三、说明下列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1题,共10分)
28.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区别:①涵义:(2分)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区别:劳动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质、目的和内容;价值形成过程考察的是劳动的量(1分)③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区别:价值形成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价值;价值增殖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包含剩余价值。
(2分)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劳动过程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和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中创造的价值量影响不同。
(2分)
联系:①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构成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构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1分)②劳动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2分)
四、简述题(每题8分,2题,共16分)
29. 简述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与相对剩余价值形成的关系。
1)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它是在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1分)2)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按社会价值来实现。
(1分)当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按社会价值实现时,资本家就可以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2分) 3)为实现资本利益的最大化,同一生产部门的不同资本家之间必然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展开争夺有利生产和销售条件的竞争,(1分)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推动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价值,(1分)从而使全体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2分)
30. 简述商品生产价格与价值的一致性。
1)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即成本价格包含的是已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平均利润只是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的重新分配的结果。
(2分) 2)虽然个别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和获得的平均利润、价值和生产价格在量上是不同的,但从整个社会看,剩余价值总量和平均利润总额、生产价格总量与价值总量是相等的。
(2分) 3)商品生产价格变动基础归根到底来自商品自身价值的变动。
即只要商品价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成本价格中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引起成本价格的变动;(2分)如果构成成本价格的商品自身价值不变,但只要社会不变资本价值总额、社会可变资本总额、或者社会剩余价值总额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平均利润率,进而影响平均利润,最终导致生产价格的变动。
(2分)
五、分析说明题(1题,10分)
31. 根据下例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公式及其假定条件(第Ⅰ部类积累率50%;追加资本有机构
成不变;剩余价值率不变),分析:
Ⅰ 8000c + 2000v + 2000m = 12000
18000
Ⅱ 3000c + 1500v + 1500m = 6000
①两大部类产品的重新组合过程:
Ⅰ8000c + 800⊿c + 2000v + 200⊿v + 1000m/x = 12000
18000(1分)Ⅱ 3000c + 200⊿+ 1500v + 100⊿v + 1200m/x = 6000
②第二年投入的社会总资本额和生产的社会总产品数量是:
Ⅰ8800c + 2200v = 11000
社会总资本额 15800 (1分)
Ⅱ3200c + 1600v = 4800
Ⅰ8800c + 2200v + 2200m = 13200
社会总产品 19600(1分)
Ⅱ3200c + 1600v + 1600m = 6400
③其中揭示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及其含义是:
1)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1)Ⅰ(v + m)>Ⅱc 。
(2分)该公式说明,第Ⅰ部类准备和第Ⅱ部类交换的产品,在满足第Ⅱ部类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以后,还必须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1分)
2)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1)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Ⅰ(v +△v +m/x)=Ⅱc +Ⅱ△c。
(2分)该公式说明,第Ⅰ部类准备和第Ⅱ部类交换的产品必须要第Ⅱ部类补偿上一年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下一年扩大再生产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