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流行性感冒防治

合集下载

2024年度预防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2024年度预防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14
CHAPTER 04
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
2024/3/24
15
症状识别及就诊建议
2024/3/24
症状识别
流感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 痛、流鼻涕、肌肉疼痛、头痛、 乏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高 度警惕流感的可能性。
就诊建议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及时就医 。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身症 状、接触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医 生做出准确诊断。
VS
2024/3/24
持续时间
不同种类的流感疫苗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灭活疫苗的保护时间相对较 短,大约可以维持6-8个月;减毒活疫苗 的保护时间相对较长,可以维持1-2年; 亚单位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的保护时间则 更长一些,可以维持数年。然而,由于流 感病毒的不断变异和人体免疫力的逐渐下 降,疫苗的保护效果也会逐渐减弱。因此 ,建议每年接种一次流感疫苗以保持持续 的免疫保护。
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及实施方

03
疫苗接种的原理、种类和接 种建议
04
2024/3/24
05
药物治疗的选择、使用注意 事项和效果评估
24
新型流感挑战及应对思路探讨
01
02
03
04
新型流感病毒的发现、特点和 挑战
应对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2024/3/24
科研进展和最新成果分享
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
25
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
在流感高发期,学校、公共场所等应提供 口罩、洗手液等防护用品,方便公众使用 。
2024/3/24
10
CHAPTER 03
疫苗接种与免疫保护
2024/3/24
11
疫苗种类及适用人群
灭活疫苗

2024年流感防治教案

2024年流感防治教案
小医生:各位同学,我是小赵医生。听老师说我们很多同学都感冒了。所以,今天我特抽时间来这里为大家谈谈关于感冒的很多问题。(让曾经有过感冒或正患流感的同学举手说说他们的各种症状及感受。)
1.流感及传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种种症状表明了你们都患了流行性感冒,我们简称“流感”.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气候仍然寒冷、干燥,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如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而人在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所以,它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2、精细整理改造可利用的图文资料。
3、精心制作班会教案。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疾病潜伏期一般1~7天。
二、了解甲型Leabharlann 1N1流感的主要症状。1、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喉咙痛、身体痛、头痛、发冷、疲劳困倦无力;
2、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
3、清热解毒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与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心理、必要的科学防护措施均可起到一定的有效作用。
五、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科学防护措施。
1、三避免:
①避免到人群拥挤场所扎堆;
②不要随意用手触摸鼻子、嘴巴和眼睛;
③避免密切接触流感样带症状者,特别是来自美国、墨西哥来的人。
2、五做到(核心是: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06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 与展望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病原学研究
01
流感病毒基因组和蛋白质结构研究深入,为疫苗和药物设计提
供了基础。
流行病学研究
02
通过对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规律的研究,为
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
03
针对不同类型流感病毒的诊疗方案和救治措施不断完善,提高
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05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 与预防
流行性感冒的对症治疗与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的症状,如发热、 头痛、咳嗽等,采用相应 的对症治疗措施,如解热 镇痛药、止咳药等。
抗病毒治疗
在病毒感染初期,可使用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扎那米韦等进行治疗,以 抑制病毒复制和扩散。
抗生素治疗
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 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合适 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流行性感冒概述 •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 •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 流行性感冒的治疗与预防 •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与展望
01
流行性感冒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高度传染性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 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研究方向
针对流感病毒的变异机制和免疫逃逸 机制开展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疫苗设 计策略和治疗靶点;同时加强国际合 作,共同应对全球流感威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 污染物体表面传播,传播途径多样且难以控 制。
季节性流行
跨物种传播
流感病毒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流行 特征,通常在冬季达到高峰。

2023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2023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目前流感疫苗的研发速度仍然较慢,且全球范围内的接种覆盖率 不足,导致流感病毒易于传播和变异。
抗病毒药物疗效有限
现有的抗流感病毒药物疗效有限,且易出现耐药性问题,给治疗带 来一定困难。
公共卫生系统应对能力不足
在面对大规模流感疫情时,许多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存在资源不足 、协调不力等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疫情。
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易感染 流感病毒;学校是儿童聚集场所
,容易造成病毒传播。
老人
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减弱,对 流感病毒抵抗力下降;常伴有慢
性疾病,易引发严重并发症。
孕妇
免疫系统调整,容易感染流感病 毒;流感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
重影响。
特殊人群流感预防措施建议
1 2 3
儿童
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接种疫苗。
全球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500 万重症病例和25万-50万死亡。流感病毒不断变异,导致季节性流行和偶发的 大流行。
我国流感流行现状
我国是流感的高发区之一,每年冬春季为流感高发季节。近年来,随着监测和 防控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局部暴 发和流行的风险。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 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 并发症风险。
避免接触感染源
在流感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 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有流感 症状的人。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 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建议易感
人群每年接种。
并发症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状,应立即就医, 以便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2023-11-06contents •肉牛流行性感冒概述•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肉牛流行性感冒的治疗•肉牛流行性感冒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01肉牛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肉牛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症状病牛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呼吸困难、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有时伴有消化系统紊乱和口腔炎症。

定义和症状肉牛流行性感冒通过飞沫传播,病牛咳嗽和打喷嚏时将病毒排出体外,健康牛吸入或接触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也可感染。

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肉牛、黄牛、水牛等牛类易感,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但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易感动物肉牛流行性感冒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节,气候变化剧烈时易发病。

流行季节根据病牛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诊断与普通感冒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进行鉴别,前者症状较轻,后者为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两者均不会引起肉牛大量死亡。

鉴别诊断与鉴别02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根据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种类和当地疫情,选择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

选择合适的疫苗定期接种接种注意事项制定合理的免疫计划,定期为肉牛接种疫苗,以保证抗体水平持续稳定。

接种前要检查肉牛的健康状况,避免在发病或患病期间进行接种。

03疫苗接种0201对疑似感染肉牛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

隔离措施定期对牛舍、用具、场地等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卫生消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牛舍,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人员管理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控制牛舍温度、湿度和通风,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

预防继发感染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菌药物,预防继发感染。

提高营养水平合理配制饲料,提高肉牛的免疫力。

03肉牛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在疾病初期,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Oseltamivir)等,以减缓病毒复制和扩散,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一些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被认为具有抗病毒作用,可以辅助使用。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一)2024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一)2024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一)引言: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是指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或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感冒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人群防护、环境卫生、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正文:一、预防措施1.经常洗手,特别是接触公共场所后。

2.养成良好的咳嗽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4.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洗衣物与床上用品。

5.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二、人群防护1.提高公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避免密集场所,减少人员聚集和交往。

3.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交通和人员密集场所。

4.定期检查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和报告。

5.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提高免疫水平。

三、环境卫生1.保持家居清洁,定期清扫和消毒。

2.注意室内通风,减少污染物滞留。

3.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废弃物的滋生。

4.个人物品不共用,避免交叉感染。

5.定期消毒公共场所,如学校、办公室等。

四、药物治疗1.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阿法韦等。

2.保持用药规律,按时完成疗程。

3.增加饮水,促进药物代谢和排出。

4.注意药物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胃肠道不适等应及时就医。

5.避免乱用或滥用抗生素,以免产生耐药性。

五、健康教育1.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宣传活动。

2.加强学校、社区和单位的健康教育工作。

3.提供专业咨询服务,解答公众疑问。

4.开展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大众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5.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呼吸道传染病防治信息。

总结: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包括个人、公共场所和医疗机构的各方合作。

通过加强预防措施、人群防护、环境卫生、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第十四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公共卫生设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污物、 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置。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部门,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符合国家 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流行趋势,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 确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监督等项目,并保障项目的实施经费。
第六十一条 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社区、农村基层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经费。
第三十三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 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 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 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 和无害化处置。 第四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 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 方案

流行性感冒培训资料

流行性感冒培训资料

流行性感冒培训资料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流感病毒。

该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直接接触以及被污染的物体传播。

流行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易于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因此,了解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高发季节如秋冬季节,我们需要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的认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一、什么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属于正红病毒科,可以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A型和B型是人类感染的主要类型。

流感病毒的表面有两种蛋白质: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根据这两种蛋白质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多个亚型。

新型流感病毒的出现,往往意味着人类对该亚型的免疫力较弱,易于引起大规模感染。

二、流感传播的途径1. 飞沫传播: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大量病毒颗粒。

健康的人吸入这些病毒颗粒后,容易感染。

2. 直接接触:与患者直接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或使用被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纸巾、餐具等)时,也可能感染流感病毒。

3. 间接接触: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电脑键盘等。

如果接触到这些物品后,再触摸口、鼻或眼睛,就容易将病毒带入身体。

三、流感症状及并发症感染流感病毒后,人体会出现以下症状:1. 发热:体温会升高,一般在38℃以上。

2. 咳嗽:一开始是干咳,后来可能变为有痰的咳嗽。

3. 喉咙痛:喉咙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4. 流鼻涕:鼻子会频繁流出黏液。

5. 肌肉酸痛:全身的肌肉酸痛,尤其是背部和四肢。

6. 疲劳:感觉疲倦,精神不振。

7. 头痛:头部可能会出现疼痛。

流感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支气管炎等。

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而言,流感带来的并发症更加严重。

因此,预防流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如何预防流感?1. 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可根据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每年秋季开始前就要接种流感疫苗,以提前为身体建立免疫防线。

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

全国流行性感冒防控工作方案

八、加强人群密集场所防控,降低感染风险
加强车站、机场等人群密集重点场所及密闭交通工具 的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加强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 和倡导,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在流感流行季尽量避免 去人群密集场所,鼓励群众外出时规范配戴口罩,减 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降低感染或传播风险。
九、有效应对,及时处置聚集性疫情
十三、弘扬中医理念,做好中医药防治流 感工作
结合中医治未病理念与技术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医药防控流感策 略和重要措施,加大中医药防治流感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利用中 医药预防流感。要优化流感中医药诊疗方案,加强中医医疗机构 发热门诊、急诊、呼吸科、儿科等重点科室专业力量,优化医疗 资源调配,满足就医需求。要充分利用流感中医药防治临床科研 一体化平台,参与中医药预防、治疗有关药物的研发。
前言
当前,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将陆续进入冬春季流行季。为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 防控背景下的流感防控工作,切实指导各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按照党政主导、部门协作、动员 社会、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协同、依法科学、 联防联控的防控策略,实施“强化监测预警、免疫重点人群、推进多病共防、规范 疫情处置、落实医疗救治、广泛宣传动员”的举措,全面开展流感防控,减少重症 和死亡,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统筹安排部署,密切部门协作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流感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 筹安排部署冬春季流感防控工作。要组织宣传、教育、工业和信息化、 民政、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中医药、药监等部门,定期会商研判疫 情形势,共享防控信息,完善防控对策,共同依法科学做好流感防控工 作。要结合新冠肺炎督导检查工作计划,统筹做好流感防控工作督导检 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2024年度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指南

2024年度呼吸道传染病防治指南

3
问题三
医疗资源不足。解决对策:加大投入力度,提高 医疗资源配备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024/2/2
30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疫苗研发与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针对呼吸道传染 病的疫苗问世,为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提供有力武器 。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监测与预 警系统,实现对呼吸道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肺结核
01
02
03
04
病因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2024/2/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方式将病菌传播给周
围人群。
症状
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午后低 热、盗汗、乏力、消瘦等。
高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营养不良、 免疫力炎
病因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
现和控制疫情。
2024/2/2
7
02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介绍
2024/2/2
8
流行性感冒
病因
由流感病毒引起,分为 甲、乙、丙三型。
2024/2/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 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
品间接传播。
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肌痛 、乏力、鼻炎、咽痛和
咳嗽等。
9
高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 人、儿童、孕产妇或患 有慢性疾病者更易感染
危险因素
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儿童、孕 产妇、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由于免疫力 较低,更容易感染。
2024/2/2
5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头痛、乏力、全身酸痛、流涕、 咽痛等,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等。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新发传染病邵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佘长建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的近30多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4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世界1/2的人口。

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消除的传染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死灰复燃。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的出现对人类构成新威胁。

与此同时,由于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在失去疗效,几种常用的治疗肺炎的药品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

这种局面之所以令人担忧,还因为新药很少,无法填补失效药物留下的空白。

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难以估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这一威胁熟视无睹。

进入2l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近30年来全球约出现新发传染病40多种,并以每年新发1种的态势发展,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第一节、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态势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

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①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T细胞自血病、手足口病等。

②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病、莱姆病等。

③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AIDS)等。

近30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20多种。

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

【新发传染病有哪些】

【新发传染病有哪些】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发传染病成为世界卫生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新发传染病指的是近期出现的、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并具有较高传染性的疾病。

这些疾病往往由病原体突变、跨物种传播或突然出现,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近年来出现的几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埃博拉病毒病、寨卡病毒病、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概述:一、流行性感冒(季节性流感、大流感)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类型(A、B、C型流感病毒)2.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3.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症状(发热、寒战、咳嗽、鼻塞等)4.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措施(疫苗接种、个人防护措施)5.流行性感冒的流行趋势与监测方法二、埃博拉病毒病1.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血液和体液传播)2.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热、出血、器官衰竭等)3.埃博拉病毒的疾病预后与治疗方法4.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研发与应用5.埃博拉病毒病的防控措施与国际合作三、寨卡病毒病1.寨卡病毒的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2.寨卡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3.寨卡病毒对新生儿的影响与治疗方法4.寨卡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蚊虫控制、个人防护)5.寨卡病毒的疫苗研发与应用四、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1.MERS的病原体与传播途径(冠状病毒、接触传播、飞沫传播)2.MERS的临床表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炎症等)3.MERS的预防与治疗措施4.MERS的爆发事件与应对措施5.MERS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1.新型冠状病毒的特征和传播途径2.COVID19的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3.COVID19的防控策略(个人防护、隔离措施、群体免疫)4.COVID19的疫苗研发与应用5.COVID19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启示总结: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全球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24年度流行性感冒精品PPT课件

2024年度流行性感冒精品PPT课件
9
疫苗接种与药物预防
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显著降低感染率和重症发生率。疫苗种类包括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 ,接种对象主要为儿童、老年人、孕妇等高危人群。
药物预防
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Tamiflu)等可用于治疗流感,但需在病毒感染初期就开始使用才有效 。同时,中药如板蓝根、金银花等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用于流感的辅助治疗。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预防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2024/3/24
10
03
CATALOGUE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
2024/3/24
11
对症治疗与护理
解热镇痛
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如 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等,缓解患者疼痛和发
热症状。
2024/3/24
止咳祛痰
应用止咳祛痰药物,如 右美沙芬、氨溴索等, 改善患者呼吸道症状。
氧疗
护理
对于重症患者,给予氧 疗以改善低氧血症。
2024/3/24
8
社区防控策略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机制,及 时发现并报告流感病例。
2024讲座等形式普及 流感防治知识,提高居民自我 防护意识。
强化环境卫生管理
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 ,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 间。
实施隔离措施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减 少病毒传播。
流行性感冒精品 PPT课件
2024/3/24
1
目 录
2024/3/24
• 流行性感冒概述 •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 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治疗 • 流行性感冒的并发症与危害 • 流行性感冒的研究与展望
2
2024/3/24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针对流感病毒的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和扎那米韦,在流感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有助于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流感防控知识普 及率,增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疫苗研发
加强流感疫苗研发,提高疫苗 保护效果和盖范围,针对不
同人群开发定制化疫苗。
抗病毒药物创新
加大抗病毒药物研发力度,探 索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降低 病毒变异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加强免疫力
注重饮食均衡,多吃蔬果、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毒感染机 会。
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并发症症状,应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避免病情恶 化。
特殊人群的预防和注意事项
01
孕妇
孕妇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感染流感,并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孕妇应
02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 ,其中A型病毒变异能力强,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空气飞沫传播
流感患者咳嗽、打喷嚏时 产生的飞沫中携带病毒, 他人吸入后易感染。
接触传播
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 体或表面,再触摸口鼻眼 等部位,也可能感染。
气溶胶传播
在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 中,流感病毒可能长时间 悬浮在空气中,被人吸入 后感染。
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05
CATALOGUE
总结与展望
流行性感冒防控现状总结
疫情监测与报告
疫苗接种
我国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流感监测网络,通 过实时监测流感病毒活动,为防控策略提 供科学依据。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我国已 普及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并针对高危人 群开展免费接种工作。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防治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防治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防治H1N1新型流感來勢洶洶,疾病管制局局長郭旭崧預估,未來新流感感染進入高峰期,國內感染人口將達三成,醫院門診量將暴增三到五倍;政府將會提高抗病毒藥物準備量,克流感和瑞樂沙的儲備量為二比一。

依據郭旭崧局長的預估,高峰期台灣的新流感感染人數將近七百萬人。

想對抗新流感病毒,建議可採用「流感抗病毒藥劑」。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流感防治網」顯示,這是種能預防或治療流感病毒感染的藥品。

但是中醫藥在此次的新流感中,也可以介入防治的工作,療效非常神奇,又有功效,茲簡介方法如下:1、居家環境保持乾淨,光線要充足,勤消毒,勤洗手,少進入公共場所。

2、在屋內焚燒蒼朮,則可有一定的預防效果:在歷代醫籍中多所記載,如《本草正義》:「氣味雄厚,較白朮愈猛,能切上切下,燥濕而宣化痰飲,芳香辟曠之屋,宜焚此物而後居人,亦此意也。

」《本草備要》:「僻惡氣,辟一切嵐瘴、邪惡鬼氣,暑濕月焚之佳。

」、「皂角…合蒼朮焚之辟瘟疫濕氣。

」《景岳全書》:「辟邪丹(方中亦有蒼朮)…用燒於房中,能辟一切穢惡邪氣。

」其具體作法為使用蒼朮二十五克,焚燒,每日一次即可,亦可以用艾草焚燒,焚燒時,須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精油類如:薄荷、洋甘菊、絲柏、尤加利、茉莉、薰衣草、依蘭、花梨木、梨木、白千層、迷迭香、檸檬、佛手柑、岩蘭草、羅文莎葉、柑橘、橙花、葡萄柚、依蘭、苦橙葉、百里香、黑胡椒、廣藿香、山雞椒、花梨木、玫瑰、松木樹、檜木、杜松果、萊姆、甜橙、香桃木、乳香、綠花、白千層、沒藥‥‥‥等。

以精油的芳香、僻穢、殺菌,來破壞病毒組織(每天塗鼻孔)。

4、預防流感,平常就要提高抵抗力,建議要多運動。

5、多食利濕的食品例如:如薏仁、綠豆、茯苓、四神粉‥‥等,且避免吃太多的生冷食物,及冰品,造成腸胃的負擔。

6、在中醫的傳統方劑中,最常見的加味玉屏風散可用來提升免疫力,黃耆三錢、白朮兩錢、防風2錢、枸杞3錢、金銀花 1錢,使用600 c.c開水煮滾約十分鐘,一日一服。

2024全新预防流感ppt课件免费

2024全新预防流感ppt课件免费

加强办公场所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清洁。
集体活动中预防措施实施
01
在活动前对参与者进行 健康筛查,排除潜在传 染源。
02
活动期间保持场所通风 换气,避免人员密集, 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03
04
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口罩、洗手液等,并 鼓励参与者使用。
对活动场所进行定期消 毒,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流感 防控宣传,提高公众对流 感的认知和自我防护能力。
社区防控工作
社区组织应协助政府开展 流感防控工作,如组织居 民接种疫苗、提供健康咨 询等。
科研和技术支持
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大研 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 药物在流感防控领域的应 用。
05
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应对策略
学校环境优化及健康教育推广
保持教室、宿舍等场 所通风换气,定期消 毒,降低病毒传播风 险。
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 活动,提高学生对流 感的认知和自我防护 能力。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习 惯培养,如勤洗手、 戴口罩等。
企事业单位员工健康管理方案
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员工健 康状况,对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鼓励员工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减 少感染风险。
提升了自我保健意识
通过学习,学员们意识到自我保健在预防流感中的重要性,表示将 更加注重个人健康和生活习惯。
未来预防流感趋势预测
加强疫苗接种普及
随着疫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将有更多安全、有效的流感 疫苗问世,疫苗接种的普及率也 将进一步提高。
推动科技创新
科技在预防和治疗流感中将发挥更 大作用,例如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更精准的疫情 监测和防控。
03
流感的治疗和护理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

诊断标准GB15994--1995
一.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 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近期内本地区或邻近地区上呼 吸道感染病人明显增多;或医院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 人明显增多。
二.临床表现
三.1出现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中 毒症状。
四.2可伴有咽痛、干咳、流鼻涕、流泪等道症状。
支原体肺炎与肺炎型流感的X线表现相似, 但肺炎型流感病情重。支原体肺炎患者冷凝 集试验与MG型链球菌凝集试验可为阳性。
八、治疗
对症处理主要用解热镇痛剂与支持疗法,如有继发 细菌感染,可及时使用适宜抗菌药物。
抗病毒治疗金刚烷胺能阻断甲型流感病毒进入细胞, 抑制病毒复制;甲基金刚烷胺和螺旋金刚烷胺抗病 毒作用较强,在治疗观察中有缩短热程的效果;阿 昔洛韦为新一代高效抗病毒类药,亦可选用。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 通过说话、咳嗽、喷嚏散布至空气中,易感者吸人后 感染。也可经接触毛巾、食具、玩具等日常物品传播。 传播速度与人群密集程度有关。
三.易感人群
除新生儿外,人群对本病普通易感。一般以5 岁~20岁发病率较高。新型流感病毒出现时, 各年龄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病后一周即可测 出抗体,3~4周达高峰,1~2个月后渐降,1 年后下降到较低水平。各型流感病毒之间无交 叉免疫,而且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故人群 可反复患病。
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 控制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
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丙类。
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呼吸道
○ 症状较轻、年老、体弱、婴幼儿易并发肺 炎。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发病率在诸多传 染病中高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

新发传染病邵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佘长建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90年代的近30多年间,新出现和复出的传染病至少有40种,许多传染病威胁着世界1/2的人口。

因防治措施未得到有效实施,一些已经绝迹或正在消除的传染病,如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在世界许多地方死灰复燃。

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的出现对人类构成新威胁。

与此同时,由于病菌逐渐产生抗药性,许多防治传染病的抗生素在失去疗效,几种常用的治疗肺炎的药品因疗效锐减而被淘汰。

这种局面之所以令人担忧,还因为新药很少,无法填补失效药物留下的空白。

传染病不再仅仅是一个健康问题,而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对世界所产生的后果难以估量,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对这一威胁熟视无睹。

进入2l世纪以来,新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威胁,近30年来全球约出现新发传染病40多种,并以每年新发1种的态势发展,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

第一节、新发传染病的概念及流行态势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是相对于过去所认知的旧传染病而言的,是指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

一般将1970年以来发现或认识的人类传染病纳入其中。

按照其历史认识过程可以分为三类:①已存在的被认定为非传染病而又被重新定义为传染病,如消化性溃疡、T细胞自血病、手足口病等。

②已存在的近代才被认知的传染病,如丙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HC、HE)、军团菌病、莱姆病等。

③以往不存在,新发生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我国又称之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AIDS)等。

近30年来新发40多种传染病,中国新发20多种。

中国目前传染病的流行形势严峻,表现为一些基本控制的传染病重燃、新传染病不断流入及已存在流行的新传染病未被认知等。

流感防治ppt课件(2024)

流感防治ppt课件(2024)

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和持续时间
2024/1/29
加强针对不同人群个性化接种方案的制定
26
THANKS
汇报结束பைடு நூலகம்感谢聆听
2024/1/29
27
定期消毒
对家居环境、餐具、玩具 等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 播。
避免接触感染源
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 接触,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
9
学校及公共场所防控策略
01
02
03
0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广播、讲座等形 式,普及流感防治知识,提高
学生和公众的防范意识。
建立监测机制
学校及公共场所应建立流感疫 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并报告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 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心理调适
运动锻炼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状态,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
2024/1/29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如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动,以增强身体免 疫力和抵抗力。
14
04
患者护理与康复指导
2024/1/29
流感病毒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进 一步完善
2024/1/29
加强全球范围内的流感病毒监 测网络
提高预警系统的敏感性和准确 性
24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发与应 用
针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开发更有 效的药物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感的新途 径
2024/1/29
2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疫苗接种策略的改进与优化
2024/1/29
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咳嗽等症状, 使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 等对症治疗药物。
抗生素使用

流行性感冒知识和预防措施PPT课件2-2024鲜版(1)

流行性感冒知识和预防措施PPT课件2-2024鲜版(1)

流行性感冒知识和预防措施PPT课件2•流行性感冒概述•流感病毒及变异目录•预防措施与建议•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患者管理与康复指导•总结与展望01流行性感冒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快速传播的特点。

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或谈话时产生的飞沫。

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也可引起感染。

临床表现与诊断临床表现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4天,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喉咙痛、肌肉或关节疼痛、鼻塞、流涕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诊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抗原检测、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等。

流行特征与危害流行特征流感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

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病毒普遍缺乏免疫力,从而引起流感的周期性流行。

危害流感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流感大流行时,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公共卫生压力。

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后风险更高。

02流感病毒及变异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类、禽类、猪等多种动物,引发全球大流行。

表面抗原(H和N)易发生变异,导致免疫逃逸。

B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引起局部流行。

抗原性相对稳定,变异速度较慢。

C型流感病毒主要感染人类,症状轻微。

抗原性基本稳定,很少发生变异。

抗原漂移病毒表面抗原小幅度变异,导致人群免疫力降低。

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

01抗原转变02病毒表面抗原大幅度变异,形成新的亚型。

03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易引发大流行。

1 2 3影响因素动物宿主(如禽类、猪)中的病毒基因重组。

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选择压力。

01发现途径02全球流感监测网络实时监测病毒变异情况。

03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发现和鉴定新型流感病毒。

应对措施加强国际合作,共享流感监测和病毒基因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11
抗流感病毒藥劑
目前有兩類,一類係屬M2蛋白抑制劑,如Amatadine,但已 知目前的H5N1病毒具抗藥性且具較多副作用;另一類為神經 胺酸抑制劑,如:Oseltamivir (Tamiflu)、Relenza,它對A、 B型流感均具良好治療效果,但需於發病後48小時內服用,使 用後可縮短病程、減輕疾病癥候嚴重度、減少併發症發生率。
過去100年「殺手流感」 的危害
過去100年來,分別在西元1918、1957、ຫໍສະໝຸດ 1968年,全球 共爆發3次大流行。
年份(西元)
流行區域
死亡數(人)
1918年 1957年 1968年
西班牙Spanish Influenza 亞洲Asian Influenza 香港Hong Kong Influenza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8
新型流行性感冒病例定義
有以下二類採檢條件任一: 一、需同時符合下述臨床症狀及流行病學相關條件:
(一)臨床症狀:(下列三者之一) 1.符合類流感病例通報定義*。 2.胸部X光片顯示肺炎者。 3.結膜炎症狀。 (二)流行病學相關:發病前10天內具下列任一暴露史者: 1.於國內與禽畜(或其排泄物)或新型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接觸者。 2.曾赴3個月內有人傳人確定病例之境外地區,或3個月內有動物病例
人類感染禽流感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括發燒、頭痛、肌肉 痛、流鼻水、咳嗽、喉嚨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感染者),另據 越南感染H5N1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狀發生;而後期則 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被傳染禽流感的人是由於接觸了染病家禽所致。 禽流感:人群中無強傳染性!
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因基因突變造成可禽傳人,一段時間後並與人 類流感病毒進行基因交換,若適應於人體即可有效地人傳人,則將導致 全球性、致命性的人類流感大爆發。所以流感大流行又稱「殺手流感」 或「超級流感」。禽流感病毒種類很多,目前以H5N1造成大流行的可 能性最大。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4
花蓮地區縣境狹長,由北往南,往往都可以 發現候鳥蹤跡,特別是花蓮出海口,鳥況最 佳,其他如木瓜溪、秀姑巒溪等,也都是賞 鳥據點,位於壽豐鄉的水產養殖專區,因為 有水源,周邊又有陸禽飼養,是防疫單位的 重點監測地區。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7
人類感染禽流感有哪些症狀?
人類感染禽流感初期病徵與人類流感相似,包 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喉嚨 痛及結膜炎(如荷蘭之H7N7感染者),另據越 南感染H5N1的病例資料顯示,亦有腹瀉的症 狀發生;而後期則可能發展為高燒、肺炎、呼 吸衰竭、多重器官衰竭及死亡。
何謂禽流感?
A型流感病毒具有多種不同的亞型。這些亞型係依據A型流感 病毒( Influenza A viruses )表面的血凝集素(HA蛋白),以及 神經胺酸酶(NA蛋白)配對而成。
A型流感病毒的HA蛋白有H1~H16等16種(16 H subtypes), 而NA蛋白可分為N1~N9等9種(9 N subtypes),所以HA和NA
發生之境外地區之禽畜相關場所者。 3.從事「家禽流行性感冒病毒」或「新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實驗工作
者。 二、不明原因快速惡化之肺炎病患。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9
新型流感與非典之差異
禽流感是一種主要流行於雞群中的烈性傳染病,一旦爆發 往往會造成家禽的大量死亡。這種疾病的傳染範圍只是局 限在家禽中。然而近年來情況卻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禽流 感的傳播已經跨越了原先的範圍,開始侵襲人類社會,這 也使得世界各國對禽流感的關注程度大大提高。
可配成144種(16×9=144)不同的亞型。
此病毒對紫外線敏感,加熱55℃1小時、60℃10分鐘可被滅 活,對大多數防腐消毒藥敏感。病毒在乾燥塵埃中可存活2 周,在4℃可保存數周,在冷凍的禽肉和骨髓中可存活10個 月之久。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3
禽流感病毒 V.S 人類流感病毒
A/H5N1禽流感病毒亦稱為「H5N1病毒」,是一種主要存在於鳥類的A 型流感病毒亞型,通常不傳染給人, H5N1病毒在鳥類中傳染性非常強 並可致命; 1961年在南非從鳥類(燕鷗)中首次被分離出。自2019年香港 首次出現人類感染H5N1禽流病毒的事件,造成18人感染,6人死亡,致 死率達三成左右。由於人類A型流感病毒的一些基因部分可能來自於鳥 類,A型流感病毒不斷地變化,可能在一段時間後產生在人類之間具傳 播力的亞型病毒。
病原亦可透過共同飲水、飛沫或空氣傳播平行感染同一禽群。大 部分的禽鳥類都會感染家禽流行性感冒,目前發現家禽流行性感 冒也可傳染人類。
水禽類如水鳥、鴨可能是禽流感病毒帶原者,而陸禽如雞、火雞、 鴕鳥感染則造成大規模死亡。
目前研究調查資料顯示,H5N1禽流感病毒已漸跨越宿主障礙,而 感染到豬、馬及貓科動物(貓、虎、果子狸等),因此禽流感可能經 由候鳥過境及其他未經檢疫的活體鳥禽的輸入而傳入台灣。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6
東亞候鳥遷移路徑
主要是秋、冬季節時,自中國大陸北部、日 本、韓國等地往南遷移。
若經由海線則經過阿留申群島、日本諸島、 台灣等,再往南飛渡至菲律賓群島、婆羅洲 甚或遠至澳、紐等地﹔
若經由陸地則經由大陸沿海往中南半島,再 往南飛渡至婆羅洲、澳洲、紐西蘭等;
春季時,候鳥則會回返北方繁殖地,如此年 復一年,週而復始。
4千萬~5千萬 2百萬 1百萬
雖然目前尚未證實有人傳人案例,但世界衛生組織呼籲
流感大流行隨時可能發生,應做好防治準備。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5
禽流感如何傳播?
遷移的水鳥可能攜帶病毒感染家禽,禽群一旦遭受感染,病毒會 存在於感染鳥禽的糞便或呼吸道分泌物中,隨著病禽移動而污染 設備、車輛並傳播至另一禽群。
目前已基本確定非典是由一種新的冠狀病毒引起。冠狀病 毒屬於NIDO病毒目冠狀病毒科,而禽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病 毒科,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病毒。
10/28
健康中心衛教專欄
10
新型流感與非典之差異
非典主要症狀有:發熱、乾咳、少痰、乏力、頭痛和全身酸痛等症 狀,臨床表現爲首發高熱(>38℃)合併肺炎的徵候群,在家庭和 醫院有顯著的聚集現象。同時可伴有頭痛、關節酸痛、肌肉酸痛、 乏力、腹瀉;可有咳嗽,多爲乾咳、少痰、胸悶等症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