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杨帅

合集下载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上周小编跟大家分享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今天我们再来谈谈对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控制。

为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害;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一、安全1、新进人员必须了解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必须了解灭火器的放置位置、使用方法及紧急情况时的逃生之路。

2、实验室严禁吸烟,连接仪器的电线必须使用护套线或花线。

实验室不得随地吐痰、乱抛杂物,不得大声喧闹。

3、实验室的设施、药品摆放要公道,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得放在靠近烘箱、水浴锅等有热源的位置。

使用钢瓶,其位置必需固定,属可燃性气体则该实验室门上应有禁火标志。

实验室内所用药品必需严格分类排放整洁,易燃、易爆、试剂必需限量、分散存放,专人妥善保管,没有防爆功能的冰箱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试剂。

剧毒、贵重药品和贵重金属制品必需存放在保险柜中,由二人保管。

具体请求可见GB-1995《经常使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4、无论化学品的浓度高低,打仗化学品后应清洗打仗过的皮肤,离开实验室前宜洗手。

5、操作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时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结束后应全面检查室内水、电、煤气、门窗等,确保安全后方可离开。

6、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起因有良多种,最常见的就是随便混合化学药品。

氧化剂和复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每使用一种新的化学药品前必需了解该药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安全使用办法和呈现危险时的处理办法。

对于剧毒、易燃、易爆及毒性较大的化学药品的实验,必需有二位以上人员在场才可进行,并切实做好可能发生事故和危险的安全防范措施。

质量检测中心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信息表

质量检测中心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信息表

公司厂坝铅锌矿危险源(危险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及分级管控信息表
10 分析化验
原子吸
收仪
易燃易爆
气体泄漏
火灾
1.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
2.严格执行易燃易
爆气体管理办法;
3.改善气体存放环

16742IV班组化验班极谱仪汞泄漏
环境污
染、人员
中毒
L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1;
2.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
3.改善作业环境
16742III班组化验班
压片机操作不当挤压伤害
L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
2.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
3.改善作业环境
16742IV班组化验班振磨机操作不当砸伤
1.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
2.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
3.改善作业环境
16742IV班组化验班
高温定
碳炉
高温
烧伤、灼

1.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
2.严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
3.正确佩戴安全防
护用品
16742IV班组化验班通风橱通风不畅中毒
1.加强安全学习培
训:
2.3格执行安全操
作规程;
3.改善作业环境
161590m班组化验班。

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HazardSourceIdentificationandControI nConstructionProgressofAsphaltConcretePavement沥青砼路面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辨识与控制1.沥青砼路面施工流程图天津市宝坻区交通局李建东{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世T土厶世弃,施工1厂o,怕胃l准l\,,同一l,lJ④洒布透层油ll,溷I暑黹挫f一I圭0目△t-1-立凸盘韫加f月口11,目lr工【圭目△庄立凸垒摊椽但堇l1j/删月,日1工』崩;皿JI小,rJ盆——1I厂Q,溉害沮全输,白知浩幸,l蒸l,IIJ,I同,比面什傩tfIII普现l—I场f湘If七亳L{∽l11ll0J溉軎混全赳碾JZl—…………”—l5三22.沥青砼施工过程危险源辨识U_危险源辨识表危险源分析(.)分序项编危险源存在条分级Z口作业活动口件可能导控制0—工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措施_程(人/机/料/法致事故/环)Z1管理人员,方法无编制沥青砼施工组织设计事故发生AB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塞2管理人员/方法对施工组织设计无审批事故发生AB施工安全技术交底3管理人员/方法无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机械伤害AB4方法/环境未设安全警示标志或将其擅自拆除车辆伤害BC施清扫下承层5方法/环境场内交通混乱,无人维护车辆伤害BC工6人员清扫人员未穿警示服车辆伤害BC1准7人员/环境洒布透层油时工作地段无人警戒机械伤害BC备8环境/方法洒油时作业范围内有人作业机械伤害BC9人员/环境施工现场使用明火或有人吸烟火灾BC洒布透层油10环境喷洒路段无警示标志机械伤害BC使用洒布车前没有检查机械,安全装置及防护,火灾I机械11人员/机械BC防火设备是否齐全伤害■●危险源辨识表危险源分析分危险源存在分级序项编口作业活动口条件可能导致控制’工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措施程(人/机/料/法事故/环)洒布透层油12人员/机械满载沥青的洒布车调整行驶,遇转弯,下坡不提前减速机械伤害BC 施13人员,机械运输行驶时使用加热系统机械伤害BC工14人员/方法测量钉桩对面使锤物体打击C1准15人员钢钎和其它工具随意抛掷物体打击C备测量放线16环境/方法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没有保持足够安全距离触电BC17环境雷雨天气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触电C18操作人员开动设备之前没有检查运转部位有无维护或其他人员机械伤害BC19机械/方法设备运转部件超过最大极限值机械伤害BC20机械/方法机械设备无接地和熔断装置机械伤害BC21人员/机械将未燃烧的燃油喷入干燥箱内机械伤害BC22人员/机械在机械设备上堆放工具或其他物件机械伤害C沥青混合料生产设23人员/机械机械设备作业时.操作人员擅自离岗机械伤害C24人员/机械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和操作室机械伤害BC备操作25人员/方法检查机械时不悬挂”正在作业”警告标志机械伤害BC26人员,机械检查动力盘时没有锁上动力盘和操作盘机械伤害BC检查干燥筒,拌合机时没有切断动力盘电源或没有采27人员/机械机械伤害BC取临时防滑措施28人员/机械放成品料时.没有检查拌合机下有无人员机械伤害BC29人员没有按时检查重油罐内重油温度机械伤害BC加30方法/人员设备维修时.没有标志”正在维修”机械伤害BC31人员维修人员没有戴安全帽机械伤害BC工32机械/方法在设备运转时进行调整,维修机械伤害BC2作33人员/方法高空作业时工具随手放物体打击C业34人员/方法高空作业时传递物件抛扔物体打击C沥青混合料生产设35环境/方法六级风以上仍高空作业高空坠落BC备维修保养36人员/方法梯子缺档高空坠落BC37人员二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高空坠落BC38机械检查设备内部时.使用明火火灾BC-环境/人员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清洗设备.且正在吸烟火灾BC3940机械手持砂轮机没有防护罩机械伤害BC41人员/机械司机无证上岗机械伤害BC42人员/机械料斗内载人机械伤害BC43人员/机械下坡脱档滑行机械伤害BC沥青混合料运输44人员/机械在制动时进行翻斗卸料车辆伤害BC(自卸汽车)45人员/机械卸料时停在下坡处车辆伤害BC46人员/机械料斗内荷载时.在车底进行作业机械伤害BC47人员/机械司机离车内燃机未熄火.或未拉紧手制动器机械伤害BC48人员/机械路面情况不好时仍高档高速行车机械伤害C现49管理/人员沥青操作人员未进行体检中毒BC场50管理/人员让对沥青过敏者从事沥青作业中毒BC3作沥青混合料摊铺业51人员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不涂抹防护药膏中毒C52人员工地上不配有医务人员未达标ABC●息一危险源辨识表分危险源分析分级序项编口作业活动口危险源存在条件可能导控制工危险源触发条件与监督点措施程(人/机)致事故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随便摆放甚至带53人员中毒C回家54人员/机械摊铺作业时无关人员在驾驶位上逗留机械伤害BC55人员/机械摊铺机倒退时熨平板仍在工作机械伤害BC56人员/机械工作或运输时.人员在料斗内坐立或作业机械伤害BC57人员/机械混合料自卸汽车在倒车驶向摊铺机时无专人指挥机械伤害BC58人员/机械摊铺时.熨平板上站人机械伤害BC59人员/机械非操作人员攀登摊铺机机械伤害BC60人员/机械摊铺机运输时.熨平板没有用锁紧装置锁住机械伤害BC沥青混合料摊铺61人员/机械不在摊铺机完全停止时找档机械伤害BC现62人员/机械在坡道换档或空档滑行机械伤害BC场63人员/机械熨平板加热过程中无专人看管机械伤害BC364人员/机械摊铺机在工作时急剧转向机械伤害BC作65机械摊铺机在弯道作业时熨平板的端头与路缘石间距机械伤害BC业小于lOOmm在清洗料斗,刮板,螺旋运输器和熨平板时没有将66人员/机械机械伤害BC发动机熄火67人员/机械清洗摊铺机没有用柴油.或正在吸烟火灾BC检测找补68人员刚摊铺完混合料中有杂质.用手直接清除烫伤C69机械工作地段的纵坡超过压路机最大爬坡能力机械伤害BC70人员/机械用压路机牵引法强制启动内燃机机械伤害BC71人员/机械用压路机拖拉设备或物件机械伤害BC沥青混合料碾压72人员/机械两台以上压路机作业时.前后间距小于3m机械伤害BC73人员/机械压路机转移到较远工地时.用其他车辆牵引机械伤害BC74人员/机械压路机在高速行驶时接合振动机械伤害BC3.沥青砼路面施工现场危险源控制措施应详细核对设计文件.在开工前根据施工适用法规,标准的控制地段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主席令第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8号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设计和实施,应有393号利于生产,并符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要求,符《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95合消防,防洪,防风,防爆,防震,防雷及卫生等执行公司规章制度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33-3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熟知《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遵守本工种的各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应定《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期进行安全技术考核,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对《安全资金保证制度》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获得合格证监督检查控制要点后,方准持证上岗.●嘲加强与气象,水文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气温,雨雪,风暴和汛情等预报,做好防范工作.施工现场各种安全防范设施,安全标志和警告牌等.不得擅自拆动操作人员上岗前.应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施工负责人和安全检查员应随时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情况.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的人员不得上岗施工机械,电气设备作业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后方准使用.有试运行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试运行,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有故障运转和超负荷作业操作中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禁止在设备运转时进行擦洗和修理,作业中严禁将头,手等深入机械行程范围内修理应由专业人员按照原厂说明书规定的条件或有关标准,规范进行.有完整的施工安全技术档案资料分级控制内容A公司级控制内容①对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批.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工程进行验收:②对施工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换证,检查是否持证上岗:③公司对防护设施,防护用品,警示标志,消防用品等按规定配置齐全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④公司安检部门对施工各环节进行定期安全检查:⑤公司领导对施工各环节安全保证措施给予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B项目部(材料供应站)控制内容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报公司进行审批:②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制定控制措施或编制管理方案:③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④项目经理每周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进行检查:⑤对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进行验收;⑥建立安全技术档案:⑦编制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⑧为现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⑨检查各工种操作人员有无上岗证.C对操作人员控制内容①执行安全操作规程;②学习和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rrJ076—;③执行日巡查规定并做好记录:④做好各操作人员应填写的各项记录.注:以上分级控制按照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控制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对控制的部门和人员做作出具体的安排.口2009年第10期(总第267期)尼{春鼽罱蟑詈z《∽’!10z0_《_自嗣Z0Hz自。

试验室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化学实验室)

试验室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化学实验室)

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化学分析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1 毒害气体损伤2 皮肤灼伤、烫伤3 触电4 热辐射5 光辐射6 爆炸一类危险源酸、碱、腐蚀性气体有机溶剂挥发酸、碱、强氧化剂电源线破损高温管式炉氧气瓶二类危险源通风橱排风不畅缺少防护用品异常反应违章操作玻皿破损异常反应、飞溅不穿戴防护用品意识错误(违章 ,误动.. )无防护措施接地不良环境湿度过大温控失灵造成温度过高炉管内高温光亮伤及眼睛面部灼伤氧气瓶离热源过近违规使用判别标准风险评价L666366333133310.51E6333333633333333C1111133333111173D361818918542754279999310.59等级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备注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耐酸防腐、防水材料试验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1 毒害气体损伤2 皮肤烫伤、污染3 触电4 热辐射5 光辐射6 火灾一类危险源酸、沥青气体挥发化学试剂、沥青电源线破损干燥箱电炉沥青二类危险源通风橱排风不畅、故障防护措施不当违章操作玻皿破损造成烫伤异常反应、飞溅不穿戴防护用品意外触及电炉意识错误(违章 ,误动.. )无防护措施接地不良环境湿度过大温控失灵造成温度过高高温光亮伤及眼睛违章操作泄漏造成燃烧判别标准风险评价L663663113133331E322222222222222C113133333331113D18121812361866366186666等级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备注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砂、石、水泥、砼、土壤、砖试验序号123 45 6可能导致的事故毒害气体损伤灼伤烫伤触电砸伤粉尘吸入造成疾病一类危险源酸化学试剂电源线破损击实仪水泥粉尘二类危险源通风橱排风不畅化学试剂挥发异常反应违章操作异常反应化学试剂飞溅不穿戴防护用品意外触及电炉丝意识错误(违章 ,误动.. )无防护措施接地不良环境湿度过大违章操作试体滑落砸伤手脚缺少防护用品通风橱排风不畅判别标准风险评价L333113333331133E633333333333333C113333333331311D189279927272727272732799等级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备注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拉伸、弯曲试验、宏观金相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一类危险源二类危险源判别标准风险评价等级备注L E C D1 触电电源线破损防护盖破损违章操作无防护措施接地不良环境湿度过大33336666333354545454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2 物体打击缺少防护措施试件异常断裂飞出 1 63 18 稍有危险试件夹持不正确 1 6 3 18 稍有危险未加装防护板 1 6 3 18 稍有危险违章操作 1 6 3 18 稍有危险氧化皮剥离伤及眼睛 3 6 1 18 稍有危险3 夹持部伤手试验机故障夹持部失控伤手 1 6 3 18 稍有危险4 听力下降噪声噪声过大伤及耳朵 3 6 1 18 稍有危险5 心脏受损振动振动过大伤及心脏 36 1 18 稍有危险6 烫伤断口发热试件高热伤及手部 3 6 1 18 稍有危险缺少防护用品 3 6 1 18 稍有危险7 跌落意外滑落试验台过高 1 6 1 18 稍有危险擦拭试验机 1 6 1 6 稍有危险8 灼伤硝酸玻皿破损 1 6 1 6 稍有危险异常反应、飞溅 3 6 3 18 稍有危险不穿戴防护用品 3 6 1 18 稍有危险9 砸伤重物坠落厚板试件滑落砸伤 1 6 1 18 稍有危险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光谱分析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1 触电2 光辐射3 烫伤4 金属粉尘吸入一类危险源电源线破损高压漏电电弧光散热器防护破损电弧尘二类危险源缺少防护措施接地不良意外触及发光电极电弧光亮伤及眼睛面部灼伤意外触及散热器意外触及保温作业加热器意外触及发光电极金属粉尘吸入导致疾病判别标准风险评价L666633166E333333333C333113331D5454541892795418等级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备注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硬度试验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一类危险源二类危险源判别标准风险评价等级备注L E C D1 毒害气体损伤酸通风橱排风不畅 6 3 3 54 一般危险化学试剂挥发 3 3 3 27 一般危险2 灼伤硝酸违章操作3 3 3 27 一般危险玻皿破损 3 3 3 27 一般危险3 触电电源线破损无防护措施 3 3 3 27 一般危险接地不良 6 3 3 54 一般危险违章操作 6 3 3 54 一般危险4 轧手机械挤压仪器控制失灵 1 3 3 9 稍有危险5 砸伤重物坠落大型试件滑落砸伤 3 3 1 9 稍有危险危险源辩识及评价表作业活动:冲击试验序号可能导致的事故1 击伤2 毒害气体损伤3 灼伤4 触电5 冻伤一类危险源试验机摆锤打击酸及腐蚀性气体化学试剂电源线破损干冰二类危险源违章操作机械失控通风橱排风不畅异常反应违章操作玻皿破损异常反应违章操作无防护措施接地不良冷冻液制取伤及手部意外触及冷冻液违章操作判别标准风险评价L1133333133331E6666666666333C7711111733111D42421818181818425454993等级一般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稍有危险备注。

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措施1

危险源分析及预控措施1
5、维修时,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不盲目进行维修保养工作
1、作业时候,有后左右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前后最少达到4米,左右达到最少1米。、
2、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上班期间不喝酒、不离岗、不疲劳驾驶,作业时不得戴耳机,不聊天、不睡觉
3、遵守各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要细心,匀速行驶,后倒时,鸣笛
4、随时保养检修机械,不“带病”作业,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4、维修拌合楼时不得往上下抛掷工具物件
5、维修完毕后,收好工具物件,清理拌合楼上的废物、碎石
6、及时保养维修拌合楼,对松动的部件、螺丝及时处理
沥青、水稳拌合站危险源分析
危险源识别
机械设备伤人
触电事故
矿粉、水泥尘肺
食物中毒、传染病
高原反应
发生原因
1、作业人员现场追逐打闹、睡觉
2、机械设备维修时,不断电挂牌、不插销、不支撑
4、带着工具、物件攀爬
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现场睡觉
2、作业人员长时间站在主楼下面
3、拌合楼维修时,随意往拌合楼上下掷工具、物件
4、维修完后遗忘的工具、拌合楼上的物件、碎石掉落
5、局部配件、螺丝松动掉落
预控措施
1、对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2、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作业人员不得将带有沥青的工作服放到宿舍
2、对用电线路随时检查是否有磨损破裂、接头脱落,电工严格遵守用电日巡检制
3、线路检查好是否老化、接头是否脱落后埋地,做好记号
4、配电室、配电箱上锁、由专人保管、专人操作,设漏电保护
5、电动工具设防雨棚,金属容器内使用24V以下的安全电压
1、作业前必须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防尘口罩、防尘帽、防尘眼镜)以防进入口鼻中、眼睛中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重交沥青装置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重交沥青装置危险有害因素
有毒性物质:硫化氢
腐蚀性物质:液氨、碱液
三、各岗位危险因素及安全措施
岗位:班长
(一)、巡检上楼梯
危险因素:高空坠落
安全措施:
1、巡检时戴好对讲机并通知内操,
2、应注意脚下,双手应扶好栏杆,
3、下雨时严禁打伞巡检,应穿好雨衣。
(二)、炉子看火
危险因素:烧伤
安全措施:
1、开看火窗时要错开看火窗,
2、看火时要戴好防护眼镜。
(三)、检查各机泵
危险因素:机械伤害
安全措施:
1、不准用手动运转部位,
2、加机油时要两人,并不准戴手套,
3、按规定进行机泵盘车和切换。
(四)、检查柴油
危险因素:烫伤
安全措施:开阀要缓慢,用玻璃瓶观察时,瓶子受热要均匀以防爆裂。
(五)、配缓蚀剂、破乳剂
危险因素:腐蚀
安全措施:
1、根据原油加工量及要求核算助剂用量,
2、配剂时不准离开,若需离开应先关闭阀门,防止冒罐,搅拌均匀。
(六)、取样
危险因素:烫伤
重交沥青装置危险有害因素
一、重交沥青装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为:
火灾、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腐蚀、高温、振动及噪音危害、低温。
二、重交沥青装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有:
爆炸性物质:石油气、瓦斯气。
可燃性物质:原料油、石脑油、汽油、柴油、蜡油、污油、重交道路沥青。
(三)、检查机泵
危险因素:机械伤害
安全措施:
1、不准用手动运转部位,
2、加机油时要两人并不准戴手套。
(四)、对高温重油部位的检查
危险因素:烫伤
安全措施:戴好手套。
(五)、切换机泵

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沥青工程是指使用沥青等材料进行路面铺设、修补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施工过程。

在沥青工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伤害和损害。

因此,进行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以及控制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沥青工程的常见危险源、风险评价方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常见危险源1.化学危险:在沥青工程中,常用的是石油沥青,其中存在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苯等。

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刺激性和毒性,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有害。

2.物理危险:沥青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温,热辐射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危险,可能导致烫伤和灼伤。

此外,由于施工现场通常比较狭窄,工人容易受到挤压、堆积和坠落等物理伤害。

3.机械危险:沥青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热媒加热器、沥青搅拌机等,具有旋转部件、锯齿以及运动的链条和带子等,容易造成夹损伤。

4.火灾和爆炸:沥青在高温下易燃,一旦发生火灾和爆炸,将对工人和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二、风险评价方法1.辨识危险源:通过对沥青工程的每个环节进行分析和辨识,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评估风险:根据每个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评估。

可能性可以根据历史事故数据、经验和专家意见进行评估;严重程度可以根据伤害的程度进行评估。

3.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确保其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风险。

三、控制措施1.防护装备:工人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面具、手套和防护服等,以减少化学物质和高温的伤害。

2.通风设施:在沥青储存和使用的区域内,应安装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化学物质的浓度。

3.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了解沥青工程的安全操作程序,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例如,不允许在高温下进行沥青混合和搅拌。

4.灭火装备:在施工现场应设置灭火器和喷淋系统等灭火装备,以便及时进行火灾的扑灭。

5.定期检查和维护:针对沥青设备和机械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实验室常见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控制措施

实验室常见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控制措施
人员伤亡
设置公示牌、定期检验和维护、专人(操作使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上岗(必要时考取特种作业证书)、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可燃性气体泄露报警装置
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备或环境需配备通风设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12
使用强酸、强碱等有烧伤危险化学品
呼吸危害化学侵蚀危
人员职业健康伤害、人员伤害
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通风橱;配备应急喷淋器及应急眼睛冲洗器;配
序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危害方式
主要后果
安全控制措施

备个人防护用品
13
5
使用低温箱、干冰、高温炉、鼓风干燥箱、蒸压釜、不燃性试验等检测过程
高低温
人员面部及肢体受伤
设置警示标识;配备隔热手套、防护面具、珀烟钳等
6
保温材料单体燃烧、可燃性、门窗耐火性能等检测过程
爆温灾高伤火炸损
人员伤亡
设置警示标识;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可燃性气体泄露报警装置;限制无关人员进入的措施
7
实验室常见危险源辨识及安全控制措施
序号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
危害方式
主要后果
安全控制措施
1
样品锯切加工过程(混凝土芯样、砖和砌块、人造板、保温材料、墙体材料、钢筋弯曲试验等)
机械伤害呼吸危害
人员肢体受伤人员职业健康伤害
设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配备手套、面具等劳动防护用品
2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钢筋拉伸及弯曲、安全网检测等试验检测过程
人员伤亡
定期检查维护
21
使用的绝缘设施未经检测或不合格
触电
人员伤亡
严格材料验收
22
物料提升机、桁车、起重机械和电梯等特种设备

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沥青工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

注:L表示事故或危险源时间发生可能性;E表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表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表示风险性。
1 6 7 42 2 否
1 6 7 42 2 否
1 0.5 7 3.5 1 否
1 1 7 7 1否
1 3 3 9 1否
1 3 7 21 2 否
1 3 3 9 1否
1 3 15 45 2 否
合同号: XLCH-QL-SG1标段
编 号:
003
表C-10
备注 (控制措施)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规章制度、禁止上岗 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规范作业 安全交底、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规范作业 降温措施、安全交底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定期检查维修 规章制度、禁止上岗 规章制度、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规范作业 降温措施、安全交底 定期检查维修 安全教育、专人指挥
3 3 7 63 2 否
1 6 7 42 2 否
1 6 3 18 1 否
1 6 7 42 2 否
1 6 7 42 2 否
1 6 3 18 1 否
3 6 3 54 2 否
1 6 7 42 2 否
3 6 3 54 2 否
1 3 15 45 2 否
1 3 7 21 2 否
1 3 1 3 1否
1 6 7 42 2 否
烫伤 碰撞、轧伤人
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 皮肤过敏、中毒 中署、烫伤 碰撞、轧伤人 机械伤人 翻车、轧伤人 翻车、轧伤人 机械伤害 造成交通事故 事故(碰撞、翻车)
碰伤 中毒、中署 轧伤人、碰撞 压路机轧伤人
风险评估

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与控制

表 1实验室 风险评价取值标准表 L取值 E取值
C取值
事故发 生的可能性 完全可 以预料
L取值 1 O
人暴露
环 境的频綮程 度
E取值 1 0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 为的后果 大灾难 , 1 0 人以上死亡
C取值 1 O 0
2 4 t 3 连续暴露
相 当可能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表1 、 2 , 当实 验 室 风 险 评 估 等级 为 高 风险 等 级 时 , 应 当及
时 以书 面工 作 报 告形 式 报 上级 主管 部 门 。
L EC法最 早 由美 国K. J . 格 雷 厄 姆 和 G. F . 金尼发明, 是一种 简单易行 的评价 作业条 件危险性 的方 法, 它 以 所 评 价 的 环 境 与某 些 作 为 参 考 的 环 境 暴 露 于 危 险 环 境
P . 5 4
Qu a l i t y Vi e w p o i n t
制 能 量 的 措 施 失 控 、失 效 或 破 坏 将 会 产 生 各 种 不 安 全 因素 。这 些 因 素 包 括 人 、 物、 环境 3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和 失误 导 致 的 事 故 占据 主 要 位 置 , 例如 : 将 废 弃 的 易燃 品 、 爆 炸品、 强 腐 蚀 性物 品随 意 丢 弃 在 垃 圾 箱 内, 引发火 灾 ; 取用有毒物 品时麻痹大意 , 未 佩 戴 防
的频 率 ( E) 、 危 险严 重 程 度 ( C) 以 及事 故 发 生 的 可能 性
到 实 验 室 存 在 的 危 险 源 才可 以更 好 地 去识 别 、 控 制危 险
源。 避 免 事故 的 发 生 。

沥青施工的危险源识别

沥青施工的危险源识别

沥青施工的危险源识别沥青施工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工艺,也是一项危险较高的作业。

在沥青施工中,存在诸多危险源。

本文将分析沥青施工中的危险源,并就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危险源,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危险源分析1.1 高温危险沥青施工是一项高温的作业,施工现场空气中温度会达到较高的级别。

同时,液态沥青本身也会达到高温状态,存在被烫伤的风险。

此外,与沥青接触的设备和工具也可能会因过热而产生安全隐患。

1.2 化学危害沥青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挥发,挥发的气体中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在施工现场长时间作业,易造成作业人员中毒或患上其他病症。

1.3 机械伤害沥青施工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机械设备,如压路机、刮刀机等。

如果没有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维护和保养,就可能导致设备故障,进而产生变异的机械运动甚至爆炸等事故,对操作人员造成较大的机械伤害。

2. 危险源识别及避免措施2.1 高温危险识别及避免措施沥青施工作业人员需穿戴合适的安全防护服装,在施工现场空调条件不足的前提下,工人需要在必要的时间段内对作业进行必要的休息。

同时,施工现场应要求必须安排定时清理施工设备,避免设备漏油导致的高温危险。

2.2 化学危险识别及避免措施沥青施工时应尽量选择低挥发性和低毒性的沥青,减少有害物质的挥发。

施工现场要完善的通风环境,保证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能够得到充分的保护。

同时,作业人员应当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毒口罩等。

2.3 机械伤害识别及避免措施沥青施工现场需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排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在使用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绝不可在运作过程中随意调整设备,避免设备操作不当导致的危险。

3. 紧急处理措施3.1 高温危险的应急措施当沥青温度过高或沥青渣溅落在人体上时,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将皮肤暴露在高温沥青下的部位迅速放入流动水中冷却10-15分钟。

如皮肤有烫伤可涂药膏或贴生理盐水敷料,在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一、前言化验室是一个常见的实验场所,但其中存在着许多危险源。

为了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必须对化验室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化验室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

二、化学品储存1. 辨识危险品:首先要对所有储存的化学品进行分类,判断其是否属于危险品。

根据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储存方式。

2. 分区分级:将化学品按照其性质和危险程度分区分级,对不同等级的区域采取不同的储存方式和措施。

3. 标识标牌:在每个储存区域设置标识标牌,明确标注该区域内储存物品名称、编号、数量、危险性质等信息,以便员工快速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

4. 防火防爆:对易燃易爆物品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使用专门的防火柜或地下库房等。

三、通风换气1. 确定通风方式:根据化学品使用情况和实验室布局确定通风方式,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

2. 检查通风设施:定期检查实验室的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转,如排气管道是否畅通、排风机是否正常工作等。

3. 调整室内温度:保持实验室内的温度适宜,避免高温或低温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四、个人防护1. 确定防护措施: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和作业要求确定个人防护措施,如戴口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提供防护装备:为员工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更换和检查其使用情况。

3. 培训员工: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五、应急预案1. 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化验室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和措施。

2.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演练,测试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提供应急设备:为化验室配备应急设备,如紧急洗眼器、紧急淋浴器等。

六、实验室安全管理1.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化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安全措施的责任人和执行程序。

2. 定期检查:定期对化验室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建立档案:建立每个实验室的安全档案,记录实验室的危险源辨识、控制措施、事故记录等信息。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序号 过程(区域)
行为(活动) 或设备、环境
1 试验室
电脑
2
办公桌
3
4
资料柜
5
加热器6Βιβλιοθήκη 7搬运试件8
9
温度计
危险因素
辐射 桌角 玻璃破裂 柜门未关闭 连接不规范 加热器外露 试件坠落 踩空、未站稳 破裂
可能导致的伤害 (事故) 视力伤害 碰伤 划伤 碰伤
触电、烫伤 触电、烫伤
砸伤 摔伤 中毒
3 6 15 270 2
12
电源插座
连接不规范、外露
触电、火灾
1 6 15 90 1
13
电源线 连接不规范、电源线老化 触电、火灾
1 6 15 90 1
第 1 页,共 3 页
序号 过程(区域)
行为(活动) 或设备、环境
14 土工试验室 集料试验
15
含水量快速测定
16
电炉子
17
18
烘箱
19
检测仪器设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LECD 10 6 1 60 3 6 1 18 1616 3 6 1 18 3 6 15 270 3 6 15 270 1616 1 6 3 18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1
1、试验员长期用电脑做 资料,辐射大,试验员工
1
作一段时间应适当起立休 息片刻,也可在电脑桌旁
1
摆放仙人掌,以防造成视 力伤害;
1
6
7 42
1
2、并进行危险警示标 识;
机械伤害
1
6
7 42
1
3、必要时加防护罩; 4、操作时戴防护手套;
砸伤、人身伤害
1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

化验室危险因素辨识1、危险因素:煤粉碎机产生危害后果:划伤、绞伤、机械伤害事故防范措施:(1)检修时断电挂牌专人监护再操作;(2)设备运转时不得擦洗转动部位;(3)带防护手套,小心清理。

2、危险因素:液碱(1(23(1(24防范措施5防范措施⑶长时间电脑作业应不间断的对远方眺望,避免长时间作业伤害眼睛。

6、危险因素:铁踏步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碰伤防范措施:⑴检查好踏步的脱焊情况,避免踩空摔伤、扭脚。

⑵上下踏步严禁跳跃奔跑。

⑶按规定着装,严禁穿高跟鞋。

7、危险因素:玻璃器皿产生危害后果:划伤防范措施:⑴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用力过大而使玻璃器皿破损造成划伤。

⑵玻璃器皿加热时,应缓慢加热。

冷却时,应自然冷却,严禁用冷水泼撒,以免玻璃器皿爆裂造成人员伤害。

⑶玻璃管装塞、乳胶管连结,佩戴防护手套、用布包裹、小心操作。

8、危险因素:安全帽损坏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砸伤防范措施:9防范措施10防范措施11防范措施:⑴检查防护栏干,要有一定高度、密度,无锈蚀、破损。

⑵严禁依靠防护栏干。

12、危险因素:硫酸产生危害后果:腐蚀、灼伤防范措施:⑴操作时正确佩戴有效劳保防护用品(防酸服、防酸鞋、面罩、防酸手套等)。

⑵移取、转移、稀释时小心操作。

⑶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慢倒入冷水中,并不断搅拌,若溶液温度过高,可冷却后再继续稀释。

⑷若溅到身体某部位,应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严重者立即就医。

13、危险因素:(取样、检尺)高处作业产生危害后果:摔伤、砸伤防范措施:⑴作业前班长必须询问检查作业人的身体条件是否合格;⑵登高器具应安全可靠,劳保防护用品按规定正确使用;⑶专人监护,监护人也要做好安全防护;⑷工具、材料应放入工具包内,不得投掷。

14(1(2(315(1(2(316(1(217(1)进入混配站区域必须规范着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

18、危险因素:燃料乙醇取样、检尺人员着装不规范产生危害后果:火灾爆炸防范措施:(1)操作人员必须规范着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

实验室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见下表

实验室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见下表
实验室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见下表
危险源
可能的事故或后果
风险评价
控制措施
措施
方案
L
E
C
D
/
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故障对人
造成伤害
3
6
3
54
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控制
高温灼伤、触电等
3
6
3
54
严格执行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并正确闹戴劳保用品。
控制、防

化学试剂
火灾或爆炸
0.5
6
3
9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避免火灾或爆炸事故发生。
实验人员不按照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造成伤害
3
6
3
54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规范实验人员的防护用品穿戴。
控制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
1
3
7
21
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中毒
1
3
3
9
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避免化学药品泄露造成中毒。
严格执行化学试剂管理制度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按需取用避免有毒有害化学品意外泄露发生;
有异常及时汇报。
控制、减
免、防护
有毒有害废弃物意外泄漏,对人员造成伤害
1
1
3
3
实验人员
行为
实验人员违规操作造成的意外伤害
3
6
3
54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规范实验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控制
控制、减

实验过程中灼伤
1
6
3
18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杨帅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和控制 杨帅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杨帅摘要:沥青作为一种有机胶结材料,因其良好的黏性、塑性、耐腐蚀性和憎水性,与矿物集料的拌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其质量好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交通部门、质监部门的高度关注。

沥青是一种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憎水性有机材料,其构造致密,与石料等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沥青的三大指标包括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

设备、物品都成为了沥青试验室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控制1 沥青的检测1.1 沥青材料针入度检测所需要的设备针入度仪。

针入度仪是沥青针入度检测的核心设备,对于针入度仪有以下几点要求:针入度仪的针(包括连杆在内)部分在垂直运动的过程中不能和其他的部分发生明显的摩擦,避免实验数据的不准确。

另外,针入度仪针贯入深度的精度必须满足0.1 mm的标准。

标准针。

标准针也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实验中用到的标准针为一定规格的不锈钢制成品。

标准针的硬度一般要求为洛氏硬度介于50到60之间。

另外就是对于标准针表面粗糙程度的要求。

因为最后的衡量标准是标准针的贯入深度,所以过大的摩擦阻力会阻碍针入度检测最终的数值。

对于表面粗糙程度的具体要求是表面粗糙度在Ra0.20μm-Ra0.23μm之间。

1.2 软化点检测(1)隔离剂涂抹:隔离剂涂薄薄一层即可,涂太厚会占据模内沥青空间,导致结果偏小。

(2)灌模:略高出环面即可,太高会流出试样环粘住外壁,导致定位环套不上,加热时还会流淌,影响结果。

(3)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保证试样充分冷却。

(4)起始温度:起始温度影响试验结果的离散性,5℃时相对偏差较小,应控制起始温度在5±0.5℃范围内。

(5)升温速度:要求每分钟升温速度控制在5±0.5℃范围内,升温速度过快会导致试样与介质来不及同步升温,结果偏大,反之偏小。

(6)仪器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球不落或落得慢,结果偏大。

检测、探伤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检测、探伤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6
7
42
2
正确使用清洗剂,严禁烟火,保持通风,配备消防设备。
渗透剂使用无防护
引起中毒
1
3
7
21
2
保持通风,设置防护,设监护人。
耦合甘油使用无防护
腐蚀皮肤
1
3
7
21
2
穿专用工作服。
清洗底片药液使用无防护
腐蚀皮肤
1
3
7
21
2
穿专用工作服。
2
理化
作业
电源线路损坏
人员触电
3
3
15
135
3
作业前检查电源线完好,穿绝缘鞋。
检测探伤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序号生产经营活动危险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风险级别控制措施lecd1探伤作业r源储存不当射线泄露137212定期使用专用仪器检测检查
检测、探伤作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清单
序号
生产、
经营
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导致
的事故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风险
级别
控 制 措 施
L
E
C
D
1
探伤作业
r源储存不当
射线泄露
1
3
7
21
2
定期使用专用仪器检测、检查;按照要求存放和进行登记。
X、r射线探伤操作不正规
损伤人体、致伤
1
6
7
42
2
在规定时间、距离内禁止其他人进入,拉警戒绳,挂警示牌,设置警示灯;施工人员佩带计量仪,穿专用工作服。
清洗剂使用不正规
引起火灾
1
光谱仪弧光发生
伤害眼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杨帅
发表时间:2018-05-18T10:03:36.7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杨帅
[导读] 摘要:沥青作为一种有机胶结材料,因其良好的黏性、塑性、耐腐蚀性和憎水性,与矿物集料的拌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其质量好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交通部门、质监部门的高度关注。

潍坊市经纬公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000
摘要:沥青作为一种有机胶结材料,因其良好的黏性、塑性、耐腐蚀性和憎水性,与矿物集料的拌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中,其质量好坏决定着道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得到了交通部门、质监部门的高度关注。

沥青是一种由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憎水性有机材料,其构造致密,与石料等能牢固地粘结在一起。

沥青的三大指标包括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

设备、物品都成为了沥青试验室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危险源辨识;控制
1 沥青的检测
1.1 沥青材料针入度检测所需要的设备
针入度仪。

针入度仪是沥青针入度检测的核心设备,对于针入度仪有以下几点要求:针入度仪的针(包括连杆在内)部分在垂直运动的过程中不能和其他的部分发生明显的摩擦,避免实验数据的不准确。

另外,针入度仪针贯入深度的精度必须满足0.1 mm的标准。

标准针。

标准针也是实验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本次实验中用到的标准针为一定规格的不锈钢制成品。

标准针的硬度一般要求为洛氏硬度介于50到60之间。

另外就是对于标准针表面粗糙程度的要求。

因为最后的衡量标准是标准针的贯入深度,所以过大的摩擦阻力会阻碍针入度检测最终的数值。

对于表面粗糙程度的具体要求是表面粗糙度在Ra0.20μm-Ra0.23μm之间。

1.2 软化点检测
(1)隔离剂涂抹:隔离剂涂薄薄一层即可,涂太厚会占据模内沥青空间,导致结果偏小。

(2)灌模:略高出环面即可,太高会流出试样环粘住外壁,导致定位环套不上,加热时还会流淌,影响结果。

(3)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严格按照规范规定,保证试样充分冷却。

(4)起始温度:起始温度影响试验结果的离散性,5℃时相对偏差较小,应控制起始温度在5±0.5℃范围内。

(5)升温速度:要求每分钟升温速度控制在5±0.5℃范围内,升温速度过快会导致试样与介质来不及同步升温,结果偏大,反之偏小。

(6)仪器因素:主要表现在钢球不落或落得慢,结果偏大。

(7)加热介质:软化点80以上的沥青要用甘油作为加热介质,因为水在80℃以上时已接近沸腾状态,会产生大量气泡,对结果造成影响,而甘油的沸点是230℃,因此不能用水而应用甘油作为介质。

1.3 沥青材料延度检测所需要的设备
延度仪。

延度仪是检测沥青材料延度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实验设备。

跟针入度检测不同,对于延度仪的要求并不高,能保持实验温度合格,在拉伸的过程中不出现明显的震动,这样的延度仪就是合格的。

试模。

试模是一个组合器件,它由两个端模和两个侧模部分组成。

试模一般使用黄铜制成,粗糙程度满足一定的要求。

试模底板。

试模底板是表面光滑的黄铜板,也有少量使用不锈钢制成。

同样,粗糙度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

其他实验设备。

保障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其他设备,比如:恒温水浴,温度计,平刮刀等设备。

1.4 延度检测
延度是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

延度是表征沥青塑性的指标,与低温性能有关,延度小低温性能不好,沥青路面易开裂。

(1)隔离剂涂抹:只能涂底板和侧模内表面,端模不能涂,否则会导致试样直接脱落,试验失败。

(2)灌模:灌模应从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略高出试模,不得使气泡混入。

(3)刮模:应用热刮刀从中间向两端刮,刮刀温度宜控制在150℃左右。

如刮刀温度太高易使沥青表面下凹,导致结果偏小,刮刀温度太低刮不动易使表面凹凸不平,应重新灌模。

(4)水浴温度与恒温时间: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温度和时间对试样保温,保证试样充分冷却,如温度偏低结果将偏小。

(5)仪器因素:如果仪器拉伸速度过快结果将偏小。

(6)水浴密度:试样拉伸过程中漂浮或沉底均会影响结果,应及时处理。

2 危险源辨识
2.1 人员
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操作不当。

造成该危险源的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点:(1)不知道正确的试验方法导致的操作不当;(2)身体因素,如生病等意外状况导致的操作不当。

2.2 设备
具体有:(1)沥青室中带电设备众多,其中不乏大功率加热设备,如烘箱。

而且某些试验周期长,烘箱可能需要连续工作2天时间,若电路老化,容易引发火灾或触电危险;(2)明火设备,如电炉、燃气炉易引发火灾、烧伤及烫伤;(3)高温设备易导致烫伤;(4)沥青蒸馏用燃气炉需接入煤气,有煤气泄漏和爆炸的危险;(5)真空设备和压力设备,有压力过大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危险;(6)为压力设备加载的空气气瓶,若放置或搬运不当,造成损坏,引起瞬间压力增高,有爆炸的危险。

3 沥青原材料检测试验室中危险源的控制
3.1 环境和设施
具体有:(1)沥青加热须在通风柜中进行;(2)试验室内安装通风系统,以确保某些观察性试验在结束后能尽快散尽沥青烟气;(3)试验室内安装自动检测报警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紧急报警系统,以及足够数量的灭火器;(4)试验室门外醒目位置张贴“严禁吸烟”标识;(5)所有通风柜、通风系统、自控检测报警系统装置、自动灭火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灭火器均应制定维护计划,并保存维护和检测结果。

当某设施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上报,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6)沥青加热过程中,试验人员须佩戴口罩,如有必要,可使用活性炭口罩或专业口罩。

3.2 人工
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操作不当。

人工检测方法就是根据已有的标准、路面毁坏的类型和辨别的方法,利用人眼目测及工具测量,然后记录下毁坏的类型、毁坏的程度。

这种方法由于人为影响较大,难以保证其准确性。

针对人员引起的危险源,主要是从制度上进行控制:(1)制定培训计划及应急程序。

不仅新上岗人员需要培训,老员工也需要定期巩固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试验步骤、设备操作、应急
程序,培训后应进行有效性评价,培训及评价都应留下书面记录;(2)定期对员工开展健康检查,严禁带病上岗;(3)严格执行监督程序,对进入试验室的人员的操作和健康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3.3 物品
具体有:(1)试验中穿长袖长裤工作服,包脚鞋子,严禁穿凉鞋进入试验室。

加热沥青或从烘箱中取用高温物品须佩戴棉手套或高温手套;(2)有机溶剂应集中摆放于稳定处,并有清晰标识。

存储量应按试验室最小使用量存放。

完成各阶段操作后应将试剂、仪器、未使用的玻璃器皿放回各自适当的位置,保持台面干净整洁;(3)试验室中安装紧急冲淋装置和洗眼器;(4)试验室应建立收集、存储和处理化学废物的安全程序。

将废液分类收集后置于通风良好、防烟、防火、便于运送的区域,并标识清晰,按国家及地方法规进行处置;(5)严禁在试验室内接触、存储或消费个人的食品或饮料。

在试验室内使用的冰箱、冰柜、电炉等应有禁止用于个人食品和饮料的标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在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沥青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保证沥青路面的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理应引起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相关检测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总结试验影响因素,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试验,改进检测中的不足之处,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参考文献
[1]徐玉峰.道路病害及防治技术研究[J].交通技术,2010(11).
[2]宋波,郭大进,马力.沥青路面试验检测数据验证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2(5):6-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