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中国水资源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下面将对中国水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水资源总量及分布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它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更加严峻。

据统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约为近28000亿立方米,属于世界上大中等水量的国家。

然而,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匀性,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南方地区相对比较富足,而北方地区则相对较贫乏。

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配给不均衡,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二、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国的水资源利用主要分为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其中,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占据了总用水量的大部分。

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的大量使用灌溉,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工业用水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一些高耗水的工业,如石油化工和钢铁等行业。

这些行业的发展导致了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问题。

三、水资源治理与保护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治理和保护。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以合理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鼓励农民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减少农业灌溉的水量。

此外,还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严禁非法开采水资源和非法排污行为。

最后,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培养人们合理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和行为。

四、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在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首先,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气候变化也会对中国的水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如干旱和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发展节水技术,推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才能确保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一、引言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在当前的全球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水资源及水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以期了解当前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以及水价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二、中国水资源现状
1. 水资源总量
中国水资源总量庞大,但由于地理因素和水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利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据统计,中国的总水资源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占到80%,地下水资源量占到20%。

2. 地区差异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南方地区相对丰富,而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则非常缺水。

此外,中国还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短缺。

3. 水资源利用
中国水资源利用以农业用水为主,占到总用量的60%,其次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然而,农业用水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亟待通过改进灌溉技术和管理方式来提高利用效率。

三、中国水价现状
1. 政策调整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推行市场化改革,包括水资源管理和水价政策的调整。

政府逐渐提高了水价,以鼓励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2. 水价差异
中国的水价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水价差距较大。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水价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此外,工业用水的价格通常比农业和生活用水要高。

3. 建立水价改革机制。

水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水资源情况调研报告

水资源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对水资源情况的调研,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首先,全球水资源总量巨大,但受到人口增长、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相对有限。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压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处于水资源短缺的状态。

其次,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南方地区相对较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

我国70%的水资源分布在南方,而华北、西北地区则是水资源最紧张的地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水资源的分配更加困难。

再次,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我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约60%,而农业灌溉效率仅为45%左右。

此外,工业和城市用水方面也存在浪费现象。

水资源管控不严、生产工艺不节水、居民用水习惯不合理等问题都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水环境污染成为水资源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废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等农村非点源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质的安全。

一些主要河流和湖泊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和水体污染问题,导致水资源的可利用性进一步降低。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措施。

首先,制定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此外,还推行了节水措施,如加强农业灌溉技术改造、推广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等。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建立了水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

同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对水资源的压力。

总体而言,我国水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以及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确保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现状调查报告中国水资源是全球最丰富的之一,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资源供应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为了解中国水现状,本文将探讨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管理情况,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首先,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尤其是西部地区,由于地形复杂和气候干旱,水资源非常有限。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水资源分配不均衡,南方地区经常面临洪水和水库储备过剩的问题,而北方地区则常常面临干旱和缺水。

其次,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占用了中国70%以上的水资源,但农业灌溉技术相对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此外,中国工业和城市用水也存在浪费现象,例如老旧管网和工业生产中的水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第三,中国水资源管理存在挑战。

政府部门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协调和监管不足,导致了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混乱。

缺乏全面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缺乏统一的水资源分配机制,使得水资源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此外,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参与度也较低,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为了应对中国水资源问题,政府和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其次,通过投资和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灌溉技术的改善,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第三,加强水资源管理的跨地区协调和合作,推动水资源的均衡分配。

此外,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提高社会对水资源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然而,中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任重道远。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未来,中国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推动水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此外,借鉴国际经验,加大水资源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通过跨境河流和流域的共同保护和管理,改善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调查报告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探究现实环境中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现状,本报告开展了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相关数据和观察结果。

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目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

一、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给与需求状况变得日益紧张。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2.1亿人口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威胁,而这一数字仍在不断增加。

同时,农业、工业和城市发展等活动对水的需求也不断增大,给水资源的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二、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政策为了应对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挑战,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水资源管理法、建立水污染治理体系等,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问题与挑战1. 水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行为,导致水源地受到污染,影响水资源的质量和可利用性。

工业废水、农业农药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的排放,使水体受到了严重污染。

2. 水资源浪费: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管理不规范,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农业灌溉中的不合理用水,城市供水管网的老旧和泄漏问题等都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了影响。

3. 跨界水资源争端:随着国际流域内水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一些跨界水资源争端逐渐显现。

这些争端直接威胁到了相关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四、改善措施与建议1.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能: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能力,提高数据的透明度,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加强执法力度,保证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2. 发展水资源替代技术:提倡并加大对水资源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开发海水淡化技术、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以降低对有限淡水资源的需求。

3. 加强国际合作与对话:针对跨界水资源争端,主动加大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力度,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

国家水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维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稳定的基础。

为了全面了解国家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促进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我国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调查。

本报告将对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水资源总量三、水资源分布从地理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而北方干旱地区和西南山区水资源相对匮乏。

此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

四、水资源利用我国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的供水。

农业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但由于农业用水效率低下,造成了大量浪费。

工业用水量虽然不及农业,但增长速度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逐年增加。

生活用水量虽然相对较小,但也存在浪费现象。

五、水资源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

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达标的河流和湖泊比例较高。

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埋深加大。

农村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突出,很多地方缺乏安全的饮用水。

六、水资源管理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法规。

其次,推动水资源节约利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鼓励工业企业节约用水。

还要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

七、建议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水资源调查和监测力度,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变化趋势。

二是加大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投入,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三是推动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打破地域壁垒,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是推动水资源利用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广新型节水技术。

八、结论通过本次水资源调查,我们对国家水资源的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利用是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水资源保障。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标题: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摘要:《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是一份对中国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情况的综合性调查研究。

本文档通过分析中国水资源的总量、分布、利用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旨在呼吁各界重视水资源问题,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中国水资源面临严重威胁。

本文档旨在深入了解中国水资源现状,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中国水资源总量与分布根据调查结果,中国水资源总量达到中等偏下水平,年均可再生水资源为2800亿立方米。

然而,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巨大差异,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则非常贫乏。

内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而东部沿海地区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三、中国水资源利用状况1. 农业用水:农业是中国主要的用水领域,占据了水资源的70%以上。

然而,农业用水存在着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和浪费现象,有待改善。

2. 工业用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用水需求快速增长。

但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工业用水对水资源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3. 生活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民用水需求迅速增长。

虽然居民用水的增长速度较慢,但仍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居民节水意识。

四、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 水污染:由于工业和农业活动的不合理排放、生活污水处理不达标等原因,我国许多水体受到了重度污染,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

2. 水资源短缺:尽管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地理区域差异和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有许多地区仍然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3. 生态环境退化: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湿地的丧失和河流的断流等问题日益突出,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五、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建议1.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监督执法,打击水资源污染和浪费行为。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

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5篇有关水资源的调研报告【篇1】一.水资源的现状世界水资源现状: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利用。

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

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

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

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

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

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23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有关水源状况与水价调查研究报告

有关水源状况与水价调查研究报告

有关水源状况与水价调查研究报告一、水源总产量和水源污染状况一是平均拥有量低,少水状况越来越严重。

—均值,在我国平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扣减不可以运用的淡水资源,可供运用的平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已变成全球比较严重少水我国之一。

如今全国各地每一年少水约400万立方米,在其中中国各大城市年缺水量为60万立方米。

655个大城市中,现有400好几个存有不一样水平地少水,在其中又有110个大城市比较严重少水。

农牧业均值每一年因旱泛滥总面积约 2.三亿亩上下。

而伴随着现代化、都市化的迅速推动,人口数量的持续提升,大城市的少水难题将越来越严重。

现阶段,在我国现有16个省(区、市)平均水资源量小于比较严重少水线。

在其中甘肃、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山西省、江苏6省份平均水资源量小于500立方,为极其少水地域。

二是水源地域中间遍布不平衡,水源与领土面积不配对。

长江下游以及南端地域领土面积只占全国各地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以及往北、西边地区的领土面积占全国各地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各地的19%。

因为資源遍布不均匀,华北地区江河取水量早已远远地超过水源的承载力。

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地表水年平均超采228万立方米。

超采区总面积达19万公顷,早已逐渐引起江河断流、湖水委缩、湿地公园衰退、地面塌陷和海面侵入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难题。

三是水源時间遍布不匀称,旱涝灾害频繁。

在我国降水关键受中国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一样年代、不一样时节降水量转变大,南方地区降水较为充沛,北方地区广泛旱灾降雨少,造成北方城市和沿海地区(结构型少水)比较严重少水。

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域全年度降水关键集中化在春季末和夏天四个月(约占全年度70%之上),持续丰水或持续枯水期的状况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在比较严重。

据中国水利部统计分析,1980—水文水利系列产品与1956—1979年水文水利系列产品对比,大河、黄河、海河和辽河4大河段降水量均值降低6%,地下水储量降低17%。

水价调研情况报告

水价调研情况报告

水价调研情况报告水价调研情况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水是人类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因此,合理的水价制度对于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水价情况,分析水价的变动因素和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主要面向居民和企业,内容包括用水量、水价感知和满意度等方面。

实地访谈主要对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旨在了解水价制度的制定、调整和管理等相关信息。

2. 调研过程:首先,我们编制了调研问卷,并在不同地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其次,我们邀请了水务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了解水价制度的背景和运作情况。

最后,我们整理和分析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居民用水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的用水量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洗浴和冲洗等方面。

然而,有些地区的居民用水量较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灌溉用水和工业企业的用水需求。

2. 水价情况:水价是由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和管理的,其标准和调整因地区而异。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和企业水价较为合理并且稳定,基本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然而,也有一些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反映水价过高,增加了生活成本和生产成本。

3. 水价调整因素:水价的调整主要受到水资源供应情况、用水需求、能源价格、成本改变、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其中,水资源供应和需求是水价调整的核心因素,当供求矛盾较为突出时,调整水价是必要的措施。

4. 水价调整影响:水价的调整直接影响着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生产成本。

调研结果显示,水价的上涨会导致居民生活成本增加,并且影响到一些垂直产业的发展。

虽然水价上涨有助于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但也需要考虑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四、建议和展望1. 支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加强水价的合理定价制度,并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避免水价过高或过低。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等问题,中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现状,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水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发布了《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全国平均水资源量占世界平均值的四分之一,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四十分之一。

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水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水质方面,报告显示全国水质总体呈现持续恶化趋势,化学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河流黑臭、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有所增加。

这直接影响到了水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健康。

此外,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问题也日益严重。

报告指出,2019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693毫米,比历史同期(1961-2010年)低77毫米。

对于本已缺水的北方地区而言,干旱问题更加突出。

同时,气候变化对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也加剧了水资源管理的难度。

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应对措施。

首先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供需平衡管理。

通过各种手段实现水资源节约,防止浪费。

其次是加强污染源治理,提高水质水量。

加强生态补
偿,改善水生态环境。

第三是推进水资源统筹管理,加强跨流域管理、跨地区协作等,提高整个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总之,《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的发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国的水资源问题,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国水资源现状及其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前言调研时间:2011年10月22日-2011年11月22日调研地点:华南理工大学调研人员:许湘曼,辛滨,陈晓东,陈政,陈伟琳,温文彦,黄泽涛调研目的:了解在水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

另外,在进行调研活动中,也旨在使广大青年学生“走进生活,了解国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提高党员意识、提高思想素质、提高实践能力,以我所学,回报社会”,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概述从21世纪的发展看,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短缺问题,将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状况形势严峻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

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

我国城市供水不足现象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年扩大,并且愈来愈严重。

据统计,全国666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日缺水量1600万立方米,年缺水量约60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

当前全国农村还有3000多万人和数千万头牲畜吃水困难。

全国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健康水平。

在水资源本已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水环境也日益恶化,其主要表现在:水体污染十分严重。

据统计,在全国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约10万公里河长中,受污染的河长占46.5%,其中海河达62.3%。

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北方河流断流情况加剧,尤以黄河下游为甚。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形成地下水区域性降落漏斗56个,漏斗面积87000平方公里,有的漏斗中心水位埋深已达60-80米,辽宁、山东、河北等沿海一些城市与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受海水入侵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天津、上海、常州、西安等20多个城市出现地面沉陷、地面塌陷、地裂缝。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缺的国家。

在中国,自然水资源的总量很大,但分布极不均衡,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利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问题。

本报告将对中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一、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及分布:中国境内的水资源总量为28500亿立方米,但排除冰雪资源,实际是紧张的。

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人口多,但水资源较少。

2.变化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资源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但近年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受到极大压力,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质下降。

二、水资源问题分析1.用水效益低:中国的用水效益远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益,农业的用水效益最低。

2.水污染问题:中国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质达标率较低,特别是湖泊和河流的污染问题突出。

3.长江黄河流域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地区间的水资源争夺激烈,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三、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1.提高用水效益:加大农业用水管理力度,推进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优化农业用水结构。

2.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建立多级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协作,推动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3.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对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废水排放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4.加大水资源投入:加大对水资源的投资力度,建设新的水利工程和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蓄积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需采取综合性、长期性的对策。

只有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合理节约用水才能解决中国的水资源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5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5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近年来我国连续遭受严重干旱,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和遭受的损失增加。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缺水,其中100多个严重缺水,而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目前的供水已经到了最严峻时刻。

与此同时,由于人口的增长,到2030 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在的2200立方米降至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缺水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强化水资源稀缺意识已刻不容缓,大家得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此外,我国水资源开发中还存在着其他问题:(1)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存在潜在威胁(92) 水分利用效率不高(3) 水资源普遍受到污染2003年,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其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淮河流域仍有一半的支流水质污染严重,海河、辽河生态用水严重缺乏,其中内蒙古的西辽河已连续五年断流。

太湖、巢湖、滇池均为劣五类水质,总氮和总磷等有机物污染严重。

以黄河为例,工业污染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占废污水排放总量的73%,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15亿元至156亿元。

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沿黄地区许多农田被迫用污水灌溉,给区域内居民健康带来危害。

据初步测算,区域内每年人体健康损失达22亿至27亿元。

黄河水污染同时还带来水资源价值损失、城镇供水损失,并增加了处理污水的市政额外投资,每年总损失近60亿元。

地球上的水虽然看上去很多,然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据专家估计,地球上的13.86亿立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中,其中96.7%的水集中在海洋里,目前还无法利用。

而大陆上所有淡水资源总储量只占地球上的水量的3.3%,这3.3%里的85%集中在南极和格陵兰地区的冰盖和高山渺无人烟的冰川中,在现阶段内也难以利用。

地球上实际上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流径流和地下淡水。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

二、中国水价现状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是调整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把水资源总量、人均淡水资源量、人口增加情况看作是不变量和已知条件,供给和需求之间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那么未来,我们可以用来解决水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价格的设定。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工业发展初期,我们长期忽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水价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

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由于认识不到位,使我国再次重蹈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且代价更为惨重。

而只有当水价真正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时。

一个节水型社会和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水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

目前,我国城市水价构成基本完善。

城市供水价格即终端用户水价,由自来水价格(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受益地区还加收了南水北调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构成。

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对资源耗费的补偿和对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

而农业用水由于地域差异性较大,目前仍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水价体系。

即便是城市供水,我国也仅仅从1999年才开始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的征收则更晚,到去年才开始出台全国统一的水资源费征收办法和标准。

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供水价格平均每吨2.9元。

其中,自来水价格1.5元、污水处理费0.9元,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约为0.5元(具体价格构成见附表)。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需要,衡量一个国家水价的高低,一般使用两个指标:(1)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支出的比重。

国际经验,水费支出应占家庭支出的2%。

(2)与相关国家水价的比较。

如果用此来衡量我国现行水价,无疑是严重偏低的。

我国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实际支出为14748元,人均水费支出为92元,水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为0.6%。

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本文进行了一项水资源状况调查。

通过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水污染的现状以及水资源管理的措施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一、水资源利用情况我国地域广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较少。

尤其是北方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水资源供应相对不足。

而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润,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调查还发现,我国农业是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

农业用水主要用于灌溉,尤其是北方地区的农田灌溉需求量巨大。

其次是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分别占比20%和10%左右。

二、水污染的现状水污染是水资源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调查发现,我国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水污染源。

工业废水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尤其是一些重工业和化工企业,由于技术设备滞后和管理不善,导致工业废水的排放超标。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指农田灌溉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渗入地下水和河流中,造成水质的恶化。

此外,农田排水中的畜禽粪便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

城市生活污水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生活废水、医疗废水和工商业废水等。

由于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给水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水资源管理的措施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通过推广节水型设备和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的水利效益,加大工业用水的回用和循环利用,以及提倡居民合理用水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其次,强化水环境保护。

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保护水环境的生态系统。

物价局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

物价局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

物价局关于水资源情况与水价调查报告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全体的消费水平也在日益提高。

目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消费群体中的一支“主力军”,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从一定角度看,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将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未来经济的发展。

我认为,以西方快餐主要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比较受欢迎,并没有完全被中国所接受,只是在一个特定的年龄段里。

社会实践让我们劳累了几天,记得好多次在乘车的时候睡着。

但是回头想一下,我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我已经感觉到自己获得很多,感触更多。

我们要做的总结的东西很多,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生经历。

走在阳光下,放飞希望,成就梦想。

3。

土地荒漠化。

当前世界荒漠化现象仍在加剧。

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其中有1。

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

到1996年为止,全球荒漠化的土地已达到3600万平方公里,占到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国土面积的总和,全球爱荒漠化影响的国家有 100多个,荒漠化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相当于爱尔兰的面积。

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

点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为了让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架设一条通向社会的桥梁尤其重要。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及水价现状调研报告(2009年8月,周望军)翻开中国历史,我们的祖先是从治水开始的。

《史记〃夏本纪》载:“当帝尧之时,鸿(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禹奉尧命,“率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大川。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几千年过去,我们今天又面临水的难题。

沧海桑田,今天我们面临的既有频发的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的是缺水和水污染的难题。

一、中国水资源总量和水污染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进入2000年以来的近十年,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实际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万亿立方米。

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总体情况下,存在以下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2000—2009年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约4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

655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又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约2.3亿亩左右。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缺水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其中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6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二是水资源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国土面积不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河流取水量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

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始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仍。

我国降雨主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大,南方降雨比较丰沛,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导致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结构性缺水)严重缺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四个月(约占全年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在北方尤其严重。

据水利部统计,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大流域降雨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

海河流域因沿线多为严重缺水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更是锐减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

四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并存。

截止2007年,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系数仅为0.47,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

农业用水有一多半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被白白浪费了。

一些年久失修的灌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2—0.4。

工业节水潜力巨大。

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我国万元GDP用水量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297立方米,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五是水污染矛盾突出。

水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其他面源污染造成的。

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水体污染矛盾日益凸显。

2007年,我国污水排放量为556.7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44.2%,生活污水占55.8%。

水污染主要是由COD过量排放造成的。

其中,城镇生活排放COD占总排放量的60%,工业及其他排放约占40%(造纸业又占工业COD排放量的35%)。

六是水环境形势更加严峻。

据环保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在监测的200条主要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8个国家控制的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4个,占14.3%;Ⅴ类和劣Ⅴ类的16个,占57.2%。

地下水污染形势正在逐渐加剧。

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深层水中已经检出污染物,淮河以北数千万人饮用硝酸盐或者氟含量超标的地下水,部分地下水污染正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源污染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

综上所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破解水的难题,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二、中国水价现状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是调整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把水资源总量、人均淡水资源量、人口增加情况看作是不变量和已知条件,供给和需求之间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那么未来,我们可以用来解决水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价格的设定。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工业发展初期,我们长期忽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水价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由于认识不到位,使我国再次重蹈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且代价更为惨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这就为水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只有当水价真正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时,一个节水型社会和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水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

目前,我国城市水价构成基本完善。

城市供水价格即终端用户水价,由自来水价格(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受益地区还加收了南水北调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构成。

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对资源耗费的补偿和对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

而农业用水由于地域差异性较大,目前仍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水价体系。

即便是城市供水,我国也仅仅从1999年才开始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

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供水价格平均每吨2.9元。

其中,自来水价格1.5元、污水处理费0.9元,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约为0.5元(具体价格构成见附表)。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需要,衡量一个国家水价的高低,一般使用两个指标:(1)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支出的比重。

国际经验,水费支出应占家庭支出的2%。

(2)与相关国家水价的比较。

如果用此来衡量我国现行水价,无疑是严重偏低的。

我国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实际支出为14748元,人均水费支出为92元,水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为0.6%。

从国家比较看,截至2008年,每立方米水,德国3.01美元,美国0. 74美元,巴西0.65美元,日本、中国香港约为3美元,中国0.31美元。

水价偏低,一方面不利于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另一方面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由于水价偏低,2004-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水亏损的省份比例分别为68. 0%、61.0%、64.5%和54.8%;全国亏损总额各年度分别为16.1亿元、13.9亿元、12.4亿元和14.8亿元。

如果再考虑我国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和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的需要,则水价偏低的问题则更加突出。

根据国际经验:水价(自来水价格)=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城市管网、引水渠道的建设、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税金+利润。

其中: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供水成本。

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是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要远高于供一吨自来水的成本。

水资源费>供水成本。

从我国水资源稀缺的角度考虑,水资源费需要大幅度提高,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水作为居民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供水既是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又具有垄断性。

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分工看,各国政府均将引水渠、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品投入,所以我国在自来水实际价格制定时所包含的供水成本和污水处理费仅指维护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正常的运行维护费用。

为了缓解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源建设和污水处理的投入。

在此,仅举两例:(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调整“南多北少”,解决京津豫鲁冀严重缺水的重大举措,按静态投资计算,南水北调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可研总投资就高达2456亿元。

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14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基金290亿元(从受益地区水价中附加)、银行贷款558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从全国电价中附加)1241亿元,以及地方和企业自筹43亿元。

如果再考虑西线解决陕西、山西、内蒙古严重缺水及中后期配套建设资金,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资金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南水北调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工程量和投入资金量要超过此前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几倍。

三峡大坝因有发电收益而可以偿还本息,甚至盈利,而南水北调工程更多的是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投入,不可能盈利,仅负担正常的维护费用,也将大幅度地推高中国的水价。

如果不考虑政府无偿投入,完全按市场机制定价,有专家测算,南水北调到北京市的供水价格要达到每立方米1 8元才能还本付息。

(二)污水处理。

自1999年在水价内开征污水处理费以来,为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近10年来,中国政府集中投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止2009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665个)、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90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53.2%)。

目前,全国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 885个,设计日处理能力约5517万立方米。

随着大量污水设施的建成与投产,污水处理成本将急剧上升,水价中所包含的污水处理费标准也应有一个逐步上调的过程。

除中央统一出台的重大政策之外,各地政府近年来在水利工程供水、城市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增加了投入。

仅上海市进入本世纪以来,投入水方面的资金就超过了100亿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进入本世纪以来,对解决水资源短缺、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三、当前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水价改革对于合理配臵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促进治理水污染和优化水环境无疑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仅靠价格改革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和水污染治理问题的。

水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水与污染处理行业作为带有垄断性和外部性双重属性的行业,需要在推进价格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把价格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予以统筹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