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合集下载

地方城投企业转型发展方向浅析

地方城投企业转型发展方向浅析

地方城投企业转型发展方向浅析摘要:随着地方城投企业面临化解债务、盘活资产、市场化转型等多重转型目标,对其脱离融资平台职能,更多面向市场、参与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此过程中也面临着选择市场拓展业务领域、制定转型发展方向策略、研究业务落地途径举措等一些利问题。

本文梳理某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总结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简要论述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选择和举措。

关键词:城投企业;转型发展;市场化业务一、发展现状1.阶段性进展近年来地方城投企业围绕市场化转型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拓展,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聚焦“专业化、市场化、集团化”转型:⑴积极参与PPP项目开发。

以PPP为主要操作模式,通过广泛收集项目信息、深入进行项目研判和持续跟踪项目进展。

⑵建立了市场化战略合作关系。

主要与各大央企、咨询机构、规划设计单位和相关行业内领先企业广泛对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开展密切合作。

⑶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市场开发体系。

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市场拓展的边界范围、操作模式和开发程序,并组建市场开发的专门队伍。

2.短板和不足⑴业务类型。

地方城投企业自成立以来主要在政府授权下负责组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运营,所形成的资产均为市政基础设施类项目,属于公益性或准公益性产品,自身无法形成收入,主要依赖财政拨款返还建设成本和资金成本,具有收益水平便宜、缺乏经营性的特点。

⑵业务模式。

地方城投企业在自筹资本金或由政府财政拨付资本金的情况下,通过项目贷款获取项目投资并组织项目建设,项目完工验收并完成财务决算后,由政府逐年回购或分期拨款来偿还建设成本和贷款利息,收益水平较低;资金回收较慢、资金拨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且该模式受到政策规范已不可持续。

⑶业务能力。

一是存在等待政府下达建设任务的惯性,还未能培养起高效获取市场信息、精准发掘项目和协同介入项目的能力和机制;二是长期作为甲方,重点关注项目工期、工程质量等要素,对存在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经营性、盈利点的发掘不足;三是缺少作为市场竞争主体通过提供合乎要求的综合解决方案来获取项目的经历和经验,因此对项目的操盘、把控能力不足;四是只负责项目从前期筹划到验收移交的环节,缺乏经营、运营项目的能力。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企业形式,主要指代由政庨直接管理的城市投资建设公司,它们承担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重要任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城投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和问题进行分析。

一、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1. 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城投企业应加大对老旧城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投入,通过更新提升城市的功能和形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改造老旧小区、提升公共交通设施、增加绿化覆盖等,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2. 积极开发新兴产业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发展需要更多的新兴产业支撑。

城投企业可以积极引入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推动城市的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3. 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城投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也需要加强公共服务的提供。

提升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加强环境保护和城市治理等,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4. 加强国际化合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投企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化合作,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可以将中国的城市建设经验和技术输出到国际市场,促进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城投企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1. 资金来源不足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城投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但是目前我国城投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 经营方式落后传统的城投企业经营方式多为政府直接管理,缺乏市场化的经营理念和竞争机制。

这种经营方式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已经不适用,无法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 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城投企业在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新兴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方面,城投企业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引入。

4. 体制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城投企业的体制机制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在财政、人事等方面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难以激发企业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城投类公司现状与我区城投公司的发展思路

城投类公司现状与我区城投公司的发展思路

城投类公司现状与我区城投公司的发展思路城投类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设立的,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综合经营为主要业务的国有企业。

近年来,我国城投类公司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在我区城投公司的发展思路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探讨。

首先,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城投类公司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等项目。

在我区的发展中,应根据城市规模和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注重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第三,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需求和问题,如智慧城市、绿色环保等。

城投类公司应积极拥抱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致力于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科技难题,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环保的城市服务。

第四,应注重社会责任。

作为国有企业,城投类公司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我区的发展中,城投公司应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发展等。

通过加大对低碳环保、扶贫助困等方面的投入,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提升城投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公众认可度。

最后,应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

城投类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越来越复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越来越大。

在我区的发展中,城投公司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和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防范,确保企业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城投类公司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风险。

在我区的发展中,城投公司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综合经营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注重社会责任、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
城投公司是一种具有独特性质的企业,通常由政府和/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其他私营企业共同投资组建。

城投公司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

城投公司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城投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如公路、桥梁、水电站、污水处理厂等,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持。

2. 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城投公司通过投资、建设和运营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项目,如医院、学校、养老院、住房等,为城市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保障。

3. 资产运营和管理。

城投公司通过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运营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投资和融资。

城投公司通过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投资和融资,为城市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5. 公私合作。

城投公司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与政府和/或其他企业合作,实现城市发展和建设。

总之,城投公司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政策环境来选择和调整。

但是,城投公司应始终坚持以城市发展为导向,以市场化为依托,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核心,推动城市建设和社会进步。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投放大潮和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之后,2010年初,一场规范和排查地方投融资平台(即城投类企业)债务风险的行动在全国展开。

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提出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城投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完善、规范现有运营模式,在完成政府各类建设任务的同时真正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答的问题。

一、城投类企业发展现状所谓城投类企业(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融入资金后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城投类企业经过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数量急剧增加,规模逐渐壮大。

(一)城投类企业存在的必要性追本溯源,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现实原因在于实行分税制以后可支配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出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即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法满足需要,而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此类平台公司广泛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缺口。

因此,城投类企业的诞生和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首先,从融资功能来看,城投类企业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突破经济建设中资金短期不足的瓶颈,在政府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融资、建设乃至经营,为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了“合理”途径。

其次,从偿债来源来看,城投类企业一般是以地方财政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尽管建设所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大多属于非经营或准经营项目,企业内部收益无法形成偿债来源或者无法完全满足偿债需要,但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可以使周边土地实现增值,并吸引企业入驻获得税收。

浅析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

浅析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

浅析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城投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设立的以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和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城投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路径对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效益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城投公司的定位、市场机遇、发展路径和风险防范等方面来进行浅析。

一、城投公司的定位城投公司的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其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融资和投资支持。

城投公司应坚持“公益优先、经济效益、风险可控”的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基础,追求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二、市场机遇城投公司在市场机遇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和政策支持。

城投公司可以利用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源和政策支持来进行项目投资,获取相对较低的土地成本和政策优惠;二是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城投公司可以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来降低投资风险;三是资金需求和供给双边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投公司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社会上也存在大量的资金需要投资,这为城投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市场机遇。

三、发展路径城投公司的发展路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索和实践:一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地方政府应明确城投公司的发展定位和任务,并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扶持来推动其发展;二是强化市场化运作。

城投公司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的市场化程度,提高投资效益;三是多元化业务发展。

城投公司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

城投公司应加强项目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措施,控制投资风险,保障资金安全。

四、风险防范总之,城投公司是地方政府进行投资和融资的重要渠道,其发展战略和路径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城投公司应树立公益优先、市场化运作、风险可控的理念,积极适应市场机遇,多元化发展业务,加强风险防范和管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提供有力支持。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指由政府投资组建的城市投资运营公司,主要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的进程,城投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机遇。

本文将对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和问题进行分析。

1.多方位布局:城投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布局实现转型发展。

一方面,可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参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市场空间。

可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可以与民营企业、跨国公司等进行合作,共同开展产业协同发展。

2.转型升级: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需要注重提升自身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公司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运营效益。

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

3.资本运作:城投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转型发展。

一方面,可以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合作和并购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

可以通过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作能力。

4.绿色发展: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推动绿色建设和低碳发展。

要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力度。

1.体制机制问题: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面临体制机制调整的问题。

当前,城投企业存在权责不清、决策缺乏灵活性等问题,制约了转型发展的效果。

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市场化改革,提高企业运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2.融资难题: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信用评级和债务风险等问题,城投企业融资渠道受到限制。

由于行业不确定性和投资周期长等问题,银行对城投企业的融资态度趋于谨慎。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化改革,提高城投企业的融资能力。

3.产业结构问题: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城投企业在一些传统行业存在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等问题。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探索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探索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探索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投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崛起,成为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的主力军。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城投企业面临着转型和升级的挑战,需要创新发展模式,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本文将就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及问题展开探讨。

一、路径探索1. 创新投融资模式传统的城投企业主要依靠政府融资和土地财政,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高,且工程财务风险大。

因此,城投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寻求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如发行债券、私募股权、国内外基金、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拓宽资金来源。

同时,城投企业也需要更加注重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例如推广PPP模式等,以提高项目组合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2.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城投企业应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网络化、信息化等先进科技与城市运营管理相结合。

例如,充分利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高效智能的城市管理,提升城市运行的质量和效率。

另外,通过开发城市数据分析平台、智慧交通等应用等,为城市运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推动产业升级城投企业应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着重推动城市产业升级,转型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

例如,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针对既有传统行业,引入现代科技,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加剧,城投企业应更加注重生态城市的全面建设,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例如,发展新能源产业、推广节能环保技术等,促进城市能源结构转型。

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开展生态补偿等工作,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二、问题探讨1. 转型路径不清晰当前城投企业转型存在的困难之一是转型路径不明确。

城投企业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转型路径,但是在具体操作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转型方向不够明确、方案不够可行性等问题。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指由城市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城投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机遇。

一、转型发展路径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多元化经营:扩大业务范围,向产业、金融、房地产等领域拓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模式,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融结合:通过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合作,实现产融结合,优化企业资金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四)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和投资,寻求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的机会,推动企业实现国际化。

(五)社会责任:加大对环境保护、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社会责任的投入,提升企业社会形象和品牌价值。

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体制机制不适应:城投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着改革的压力,企业的体制机制需要适应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需求,但部分企业体制机制改革不足,影响企业的转型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弱化:城投企业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对于其他领域的开拓和发展较为薄弱,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为弱化。

(三)风险控制不足:城投企业的业务范围较广,面对的风险也较多,但一些企业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欠缺,导致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

(四)缺乏国际视野:部分城投企业缺乏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对国际化的机会和风险认识不足,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五)资源利用效率低:“一企一策”和部分城市政府内部协调机制不通畅,导致城投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深化改革:加快企业改革,推动企业机制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市场化经营能力和资产质量。

(二)加强技术创新: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金,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

城投公司发展模式城投公司是指由政府主导或参股的地方投资主体,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经营领域的企业。

城投公司的发展模式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迅速推进和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城投公司的定义、发展模式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投公司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城投公司是指由政府主导或参股的地方投资主体,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经营领域的企业。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求迅速增长,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发展城投公司成为了一种创新的投融资模式,既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又能够保证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二、城投公司的发展模式和特点1. 资本运作模式:城投公司通常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等。

通过多元化的资本运作,城投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资金需求。

2. 专业化运营模式:城投公司具有较强的专业化运营能力,能够通过引入专业管理团队和人才,提高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3. 风险分担模式:城投公司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将投资风险进行分担,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

同时,城投公司还能够通过市场化运作,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为社会资本提供良好的投资回报。

4. 政府监管模式:由于城投公司的资金来源和业务范围涉及到公共利益,因此政府对城投公司进行监管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确保城投公司的资金使用和项目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三、城投公司的发展挑战和应对措施1. 风险管理:城投公司在资本运作和项目运营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如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

因此,城投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人才培养:城投公司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化管理和运营能力,因此应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关于城投公司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投公司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

关于城投公司发展模式的调研报告关于投融资平台建设的思考**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为加快**城市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全面发展,我市先后组建了一批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

近10年来,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投融资平台较好地承担了全市城建投融资使命,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重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投融资平台现状**年5月,市建设局和房管处共同出资组建了**市建设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简称:建设资产公司),属于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5月公司出资人变更为市政府。

建设资产公司主要负责市政府授权范围内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管理。

1、基本架构建设资产公司受市政府投融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由住建局具体负责运营管理,公司依法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董事会成员5人,其中董事长1人,副董事长1人,董事任期三年,可连任。

监事会5人,其中主席1人。

2006年,市政府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的投融资能力,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力度,由政府出资组建了**市新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城公司),由住建局负责运营管理。

近年来,以建设资产公司为龙头,先后纳入了10家子公司,但是具体运营管理上分属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开发区。

2012年3月,为进一步推动投融资平台实体化运营,建设资产公司、新城公司和金土地公司实行合署办公,主要精力放在政府项目的资金筹集和管理上。

2、运营情况(1)公司规模。

10年来,公司承担了全市的投融资任务,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国有资产增长迅速。

建设资产公司**年5月组建时注册资本仅50万元,历经多次增资,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已增至2.2亿元。

(2)债务状况。

目前,建设资产公司以及新城公司、金土地公司、城开公司、房产公司、自来水厂等子公司均负债运营,其中建设资产公司负债率达98%。

浅谈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城投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刘陆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纷纷组建了城投公司。

正确认识城投公司产生运作的背景、理论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城投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城投工作者,我一直对城投公司的发展进行着思考。

一、城投公司产生的背景和理论基础城市经营理念的产生并不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必然产物,而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治理模式。

将一个城市看作企业的做法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美国的城市经理制,即市长由管理专家担当,在城市管理中推行企业的管理模式。

随着城市经营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中兴盛起来,主要用来解决城市快速集聚所产生的资金短缺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

我国城投公司的产生也约有十年时间,随着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一时间从南到北,从东向西,各大城市陆续都成立了城投公司。

如此之举,大有城市建设非城投公司莫属之势。

然而,不毋讳言,各地城投公司成立几乎无一离不开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理念的灌输。

正是在“开发性金融”理念的指导下,以及先成立城投公司的实践中,后成立的城投公司便纷纷加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城市建设中。

二、城投公司的概念和特点(一)城投公司的概念:首先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城市资产市场化的载体,受城市政府授权或委托,统一负责城市资产投资和经营活动,担负着城市资产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的责任。

(二)城投公司成立的出发点: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又是城市建设的投资者,既是城市建设的经营者,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者的不合理格局。

将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结束城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中的权责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

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是经营性项目,即具有收费能力并可取得合理利润,具有还贷能力的项目。

2024年城投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城投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城投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城市投资基础设施(城投)市场作为各国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城投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城投市场的前景进行深入分析。

城投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城投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

城投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市政管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城投市场以其长期稳定、回报可观的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城投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壮大,城投产业正在经历快速增长的阶段。

近年来,城投市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吸引了国内外的资金投入。

尤其是在城市更新、环境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城投项目的投资规模逐年增加,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城投市场前景分析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随着人口持续向城市流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50%,而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70%以上。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增长,为城投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绿色城投成为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日益加剧,绿色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

绿色城投项目将成为城投市场的重点发展方向。

例如,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环保设施建设等将成为城投市场的新热点,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长期收益。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为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城投市场的政策措施。

政府投资、减税优惠、项目审批简化等政策将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参与城投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

新技术应用推动市场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新技术的应用将促进城投市场的创新发展。

例如,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将能够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为城投市场带来更多的商机和利润空间。

总结综上所述,城投市场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浅析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

浅析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

浅谈城投公司发展战略与路径城投公司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进步的产物,也是城市经营的需要。

作为政府连接市场的载体,解决了政府无法融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难题。

自1992年上海城投率先成立以来,20年间各地城投概念的公司如雨后春笋,尤其是08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使城投类公司猛增致上万家,然而以政府为出资方的城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深受债务的困扰,尤其是受困于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

如何创新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多重经营渠道,降低企业债务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是城投发展突破瓶颈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城投以投资额大、可经营性差、回款时间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对于新涉入城投业务的民资公司来说,在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城投行业,如何在众多国资背景的城投公司中分一杯羹,不但需要另辟蹊径、创新投融资及经营模式;更要确定投资主体,创新项目运作模式,多元化资金渠道,明确权益归属,并做好投资前期项目财务评价与抗风险能力分析尤其重要。

一、城投来由、城投现状及问题1、现状城投公司成立的出发点是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决策者,又是城市建设的投资者,既是城市建设的经营者,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者的不合理格局。

大多数城投公司是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是城市资产市场化的载体,受城市政府授权或委托,统一负责城市资产投资和经营活动,担负着城市资产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的责任。

在将城市建设中的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结束城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中的权责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

同时,真正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城市建设的投融资体制还不多,更多的是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多数的业务还仅仅局限于本地的市政工程建设。

进入2011年,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与加息,宏观经济政策的持续紧缩使资本密集型的城投公司资金链更加吃紧,城投企业面临这前所未有的考验。

2、问题城投公司在为城市建设提供开发、建设、管理、运营平台的同时,也面临这自身发展的诸多问题。

浅谈城投类国企的现状和转型发展思路

浅谈城投类国企的现状和转型发展思路

Management经管空间1022018年1月 浅谈城投类国企的现状和转型发展思路无锡市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邵练荣摘 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阐述了城投类国有企业的定义及产生背景,通过分析其建设职能和成立目的及投资平衡方式,将城投类国企按照两种方法进行了分类。

本文肯定了城投类国企在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指出当前所面临的融资渠道开始受限、历史债务规模较大、资产结构不太合理、经营性现金流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并从整合优势资源角度,对下一步城投类国企的转型发展思路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投类国企 现状 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1(b)-102-02城投类国企属于国有企业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是在我国特定的财税体制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由地方政府主导逐渐演变产生的,对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城投类国企也开始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笔者在城投类国企从事了多年的投资和融资工作,对其运作模式和发展路径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以下为笔者在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做的具体分析和思考。

1 城投类国企的产生和发展现状1.1 城投类国企的定义及产生背景顾名思义,“城投类国企”即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融资、建设及运营的国有企业,社会各界对此类企业的称呼各有不同,有的称城投公司,有的称融资平台,也有的叫城市建设公司,笔者从自身理解出发,按照其职能定义,“城投类国企”是较为准确的表述。

城投类国企的产生与中国近30年突飞猛进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

城投类国企首先是国有企业,这是正确理解其企业性质及历史使命的前提。

作为国有企业,必然承担着政府所交于的使命,就如军工类国企担负国防发展和能源类国企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一样,城投类国企担负的使命是推进城市建设及完善人居环境,这与近30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指由地方政府出资或控股的投融资实体,在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承担重要责任的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投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环境的转变,传统的城投模式已经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必须转型发展才能适应新的经济要求。

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要加强管理创新。

传统的城投企业管理模式相对陈旧,创新能力较弱。

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管理创新,通过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建设,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要拓展业务领域。

传统的城投企业主要从事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行业,收入主要依赖于政府的出资和项目补贴。

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扩大收入来源。

可以考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盈利能力。

还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要加强资本运作。

传统的城投企业主要依靠政府出资和债务融资来支持项目建设,资本运作能力相对较弱。

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资本运作,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融资等方式,提高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还要加强对项目的资本回报分析和风险控制,实现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利益最大化。

要加强创新能力。

传统的城投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缺乏创新意识。

转型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生产创新,推动企业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升级。

还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城投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政府参与度较高,企业经营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决策机制不够灵活,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由于城投企业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政府干预,容易出现腐败问题,影响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由于城投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预算和债务融资,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和债务风险。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指由政府主导投资的,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公用事业服务和城市社会事业设施建设的企业。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投企业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投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从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路径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城投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向城市综合运营转型传统上,城投企业主要从事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道路、桥梁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发展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城市综合运营成为了转型的必然路径。

城投企业可以通过整合城市资源,提供城市一体化服务,如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等。

可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整合原有的公交、地铁等服务,提供城市居民便捷的出行服务。

同时可以进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环境卫生服务,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宜居。

2、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型传统上,城投企业主要由政府主导,投资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城投企业也需要向市场化运作转型,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城投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进行股权制度改革,实现市场化运作。

同时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可以引入外部的管理团队,进行企业的内部整合和重组,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3、从传统的单一业务拓展到多元化经营城投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拓展到城市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如教育、医疗、文化等。

可以建设城市综合性体育馆、医院、文化中心等,提供更多元化的城市服务。

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拓展到其他行业领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城投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1、政府主导与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城投企业作为政府主导的企业,与市场化运作之间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政府主导的企业需要服从政府的指挥,政府拨款、政府管理。

市场化运作需要企业独立自主,按市场规律运作,提高效益。

关于城投公司未来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未来的思考

关于城投公司未来的思考一、城投公司的未来在哪里?要想理解城投公司向何处去,首先要明白城投公司从何处来。

虽然大家言必提到分税制改革,认为其彻底扭转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关系,地方政府因事权与财权不匹配而产生通过城投公司进行表外负债的诉求。

但站在当前视角来看,这场改革毫无疑问非常成功,而且充其量也只是为城投公司的兴起创造了客观环境。

从根源上讲,需要对城投公司及其债务大肆扩张负责的,除了老生常谈的GDP这一官员考核机制外,还应有城镇化战略以及曾经过度依赖投资这驾马车。

事实上,2003年将房地产确立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四万亿”计划,2014年为扩大内需而规划发展新型城镇化,以上这些,在当时的特定背景下都是最优选择。

但这些大政方针确实会成为双刃剑,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房地产充当了超发货币的蓄水池、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度愈演愈烈等。

理解了城投公司从何处来,接下来我们要明白当前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城投公司主要承担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公益性业务,而这些业务大多与土地财政密切关联。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土地财政的弊端已经暴露的非常明显。

一方面对地方政府而言,受制于土地供求的有限性,土地财政不可持续且会制约税源正常发展,颇有饮鸩止渴的意味;另一方面对普通民众而言,地价的上涨会推动房价上涨、房价上涨又会带动地价上涨,如此便形成恶性循环,过去几年间由于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推波助澜,这一现象在某些地区显现的愈发明显,而房价过高甚至投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社会不稳定、生育率降低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民生大计。

从政策取向上,近年来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以下几点变化:首先官员考核不再唯GDP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开始要求淡化GDP增长目标;其次投资不再是三驾马车中最受重视的一环,至少刺激消费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与投资分庭抗礼的地步;最后房住不炒成为高层三令五申的大政方针,从限购限贷到土地集中出让等政策愈加成熟,地方政府调控房价愈加得力。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

城投企业转型发展路径及问题分析城投企业是指由政府举办的、以投资临建城镇基础设施为主要经营业务的国有企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城投企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从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和问题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市场化运作:城投企业应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

2. 多元化经营:城投企业应通过多元化经营,增加收入来源,降低风险。

可以开展金融业务、地产开发、公用事业等多个领域的经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3. 创新科技应用:城投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可以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城投企业在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

4. 国际化拓展:城投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展海外业务。

可以通过投资海外项目、参与国际合作等方式,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政府角色定位:由于城投企业由政府举办,政府的角色定位对于城投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应明确城投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责任,并提供相关支持,同时也要避免政府过度干预,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限制。

2. 资金来源:城投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投入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城投企业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提高融资能力。

可以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增加资金来源渠道。

3. 建设运营风险:城投企业在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后,还需要承担运营风险。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建设运营风险也相对较高。

城投企业需要加强项目前期风险评估,合理规划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4. 市场需求变化:城投企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对城投企业的业务模式和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城投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战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模式浅析在经历了2009年的信贷投放大潮和国家四万亿投资计划的刺激之后,2010年初,一场规范和排查地方投融资平台(即城投类企业)债务风险的行动在全国展开。

2010年1月19日,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提出把“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列入今年宏观政策方面重点抓好的工作之一。

城投类企业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完善、规范现有运营模式,在完成政府各类建设任务的同时真正走向市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答的问题。

一、城投类企业发展现状所谓城投类企业(即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实际上就是地方政府组建的不同类型的公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政府通过划拨土地等,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公司,必要时辅之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保证,融入资金后重点投向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

城投类企业经过近些年来的迅速发展,数量急剧增加,规模逐渐壮大。

(一)城投类企业存在的必要性追本溯源,目前各地纷纷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现实原因在于实行分税制以后可支配的地方财政资金有限,出现了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对等。

即地方政府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地方财政无法满足需要,而建立地方投融资平台以后,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此类平台公司广泛吸引银行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资金缺口。

因此,城投类企业的诞生和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

首先,从融资功能来看,城投类企业能够帮助地方政府突破经济建设中资金短期不足的瓶颈,在政府指导下,完成项目的融资、建设乃至经营,为各类项目建设提供了“合理”途径。

其次,从偿债来源来看,城投类企业一般是以地方财政资金作为偿债资金来源,尽管建设所形成的各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大多属于非经营或准经营项目,企业内部收益无法形成偿债来源或者无法完全满足偿债需要,但通过市政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改善,可以使周边土地实现增值,并吸引企业入驻获得税收。

因而从地方政府大的循环上来看,在较长的期限内是可以实现平衡的。

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城投类企业通过大规模信贷推动所在地区的城市化建设,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城投类企业目前发展所遇到的问题1、个体实力较弱,政府资源分散以往城投类企业大多为承接贷款而设立,大多单纯利用政府担保进行银行贷款融资,没有进入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压力。

因此,政府在企业建立之初对资源的调配往往缺乏通盘的考虑,优质的国有资产分布在不同的投资公司甚至不同的行政单位中,没有发挥出协同效应。

这样建立的城投类企业大多资产规模较小,缺乏经营能力,盈利水平很低甚至长期亏损;同时,由于近年来政府大规模的城建投资计划不断上马,作为融资和项目实施的主要载体,其承载的融资压力巨大,自身资产负债率通常很高,甚至超过财务风险警戒线,资产质量不断下滑,部分开始出现偿债困难。

2、融资渠道狭窄,后续资金有限由于原有城投类企业净资产规模有限,缺乏良好的财务形象,可通过运用企业债券、中期票据、信托计划、产业投资基金、资产证券化、上市等方式实现融资、企业较少。

因此,许多中小型城投类企业往往只能依赖于银行中长期贷款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缺乏持续的融资渠道。

这样的负债结构和融资渠道,使得融资成本通常较高,城投类企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极大,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约束机制,也难以借助公开市场做大做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公司职能单一,缺乏持续经营动力原有城投类企业往往因单个或某类政府投资项目而设立,仅承担该投资项目的融资及建设职能,按照政府要求进行投资和建设,没有经营性资源,也缺乏持续经营动力。

因此,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城投类企业缺乏自身造血功能,仅仅承担政府投融资平台职能,资金使用效率偏低,没有考虑企业下一步的滚动经营。

二、破解发展困局,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国家调控形势和企业自身现实问题,城投类企业如何发展下去,做实做强企业,归根到底还需要自身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架构,创造真正盈利模式来得以实现。

要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破解融资难题城投类企业要充分发挥地方融资平台作用,通过推动所在区域的城建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突破城市发展的资金瓶颈,不再过度依赖于政府支持,通过利用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募集未来投资经营的资金。

除银行贷款外,可充分发挥直接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低、期限长等优势,在初期可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融资;后期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逐步向好,通过选择适当时机上市融资,顺利实现资产证券化,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地区大规模、高水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

(二)创新经营模式要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资源利用开发,通过推动“以项目为载体、以子公司为核心”的融资模式,进而创新企业经营模式和项目运作模式,通过对各类项目分类管理,理顺投入与产出关系,实现投资项目的投入产出综合平衡,对于基础设施、公共工程以及政府委派的重点项目等公益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模式,以市场化行为规范项目运作,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政府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又确保了企业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收益。

对于可为企业带来投资收益的公用项目,建设完成后可积极申请政府特许经营权,探索企业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有效途径,建立顺畅运行的企业运营模式,做好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

(三)实现持续发展跟随城市发展步伐,果断调整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寻求政府支持,将现有分散管理的存量国有资产整合在一起,秉持现代公司理念,进行专业化的运作管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通过资产重组,淘汰劣质资产,调整资产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价值,建立有效体制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实现企业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

三、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浅析作为城投类企业,未来发展都将面临作为一个企业所必需回答的战略基本问题,就是如何重点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产业链延伸,公司持续经营和现代化管理问题。

企业发展战略(一)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城投类企业在顺利完成政府交给的投融资建设任务,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需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使客户、员工和股东都能够得到理想的回报,努力做到“模式领先”,“资源持续”和“能力最优”。

三者之间,模式最为重要,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商业逻辑,它解释了企业需要创造的核心价值。

作为投融资平台的城投类企业存在的最大意义,实际上就是融资模式的创新。

“模式创新”对于未来城投类企业发展来讲外延将会更大,将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建设和融资领域,更要涵盖企业未来产业链延伸,实现业务模式和收入模式的创新,寻找能够带来持续收益,创造与现有业务互通互补的商业模式,支撑企业未来的成长等诸多内容。

其次是资源和能力,这二者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资源”指的是广义的资源,资源的可持续性包含了未来各种资源的储备,资产结构的可持续,资产总量,结构和收益水平的可持续性,以及战略性资源的进入和非核心资源的退出。

“能力”指的是企业能否面对成为一家现代公司的挑战,不仅是指开展业务的融资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而是在强调构筑能力的各种要素,无论企业开展何类业务,在观念,体制机制,知识技能和学习创新上的能力将会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

从城市的发展方向来看,随着城市经济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再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基础设施硬件建设总会有饱和的周期,城投类企业应该紧跟城市发展阶段,从服务城市基础设施硬件开发,逐渐过渡到区域综合开发,再到城市软件配套“现代服务业”经营开发,从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逐渐演变城市基础设施综合运营服务商,到服务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城市发展综合服务商”。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在保持现有核心职能的基础上,业务循环逐步扩展,力争涵盖投融资平台“四大核心任务”,即“投资建设”、“融资创新”、“城市开发”、“资产经营”,在不同发展阶段,布局不同的业务发展群落。

一般来讲业务群落的第一层面是拓展并确保核心业务的运作,确保当前的核心业务,能为企业带来稳定业务营运收入和现金流,培育相关经验和技能,确立经营概念和经营模式;第二层面是通过发展新业务,进入城市开发板块,通过新业务的快速增长,与第一层面业务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层面是开创未来的事业机会进入新兴业务板块,创造未来5-10年有生命力的业务,能够与一二层业务互动,形成独特竞争力。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转型,还需要在细节问题上不断摸索研究。

(二)保证发展资源的可持续这里说的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资源储备可持续,包括项目、土地、资金、人员和智力资源储备;第二方面指的是资产结构和管理方式清晰,可持续,即做到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第三方面指的是资产经营的可持续,通过战略投资与资产经营的互动,加强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加强从工程设计到实施的全程成本控制,通过有效经营管理计划与控制,保证合理资产总量和收益水平,加强经营结果与前期对比和项目后评估,建立资产处置与资产重组机制。

(三)优化管理,提升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现代企业打造百年基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城投类企业由政府特定目的型公司向一个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企业的能力除了天生的资源禀赋能力,例如与政府的关系、区位发展优势以外,竞争的主要能力都来自于后天培育,这些能力包括如:通过梳理内设部门组织架构,适应发展需要,明确管辖权属,形成线路清晰、责任明确、专业纯粹的管理脉络,并完善体制机制。

完成制度流程建设阶段性目标,初步形成内控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岗位职责,以能力定位置;量化指标体系,以责任心、执行力定收入;完善激励制度,全面提高集团各管理岗位的工作绩效。

加强“熟前期、懂管理、会理财”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提升干部专业技能,培育学习和创新环境,促进企业智力资源的积累。

如果城投类企业能够较好的解答上述问题,企业将具备较为完善的公司运作机制,融资平台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对下属企业的产业规划和布局形成框架,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资产规模大、专业化水平强、市场影响力显著的公司,在肩负公用基础设施投资及战略性投资任务的同时,自身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形成产业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