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科技发展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有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可以理解为实现中国发展和进步的科学方法和理念。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驱动:中国梦强调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倡导全社会加强创新意识,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
2. 可持续发展:中国梦鼓励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强调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3. 人才培养:中国梦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提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 公平正义:中国梦倡导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发挥法律与制度的作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5. 和平崛起:中国梦主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发展。
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议,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为实现全球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6. 团结奋进:中国梦鼓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近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国力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探索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作为一种宏大的愿景,标志着中国人民力求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和路径。
一、政治层面正如历史所证明的,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坚定的政治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稳定和富有活力的政治体制。
更加完善和发展现代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法治国家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
首先,我们要保持国家稳定和安全。
国家稳定是实现中国梦的首要前提。
只有国家内外稳定,社会才能和谐,经济才能快速增长。
在内部,我们要建设健全的社会管理体系,提高民生福祉。
在外部,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和平。
其次,我们要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中国的政治生态环境取决于我们的制度和机制。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内监督和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构建清廉政治管理体系。
同时,我们要鼓励多党合作,加强政党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发展。
二、经济层面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动力。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需要继续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首先,要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其次,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们要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同时,要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三、文化层面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我们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高全民素质和文化自信。
如何实现中 国梦
如何实现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这三个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梦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要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我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 14 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着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
实现中国梦,要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旨在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张和理由。
一、主张1.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加强科技研发,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化,加速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让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同时,要加强对外开放,推动形成更加开放、包容、合作的国际环境。
3.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能脱离人民的福祉。
要在发展中让每个人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共同富裕。
要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推动文化繁荣:文化是民族复兴的灵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增强国家文化自信。
二、理由1.历史责任: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中国饱受外来侵略和压迫,经历了许多屈辱和痛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对历史责任的回应,也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2.国家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繁荣的需要。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的繁荣和安全。
3.时代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要求。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驱动与科技进步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驱动与科技进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
而在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过程中,创新驱动和科技进步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探讨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驱动与科技进步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驱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驱动是指以创新为核心,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驱动力量。
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是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背景下,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
创新驱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支撑,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创新驱动涵盖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
其中,科技创新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重加强对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通过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措施,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
二、科技进步在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作用科技进步在民族伟大复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进步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科技进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等方式,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
同时,促进了服务业、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解决民生问题科技进步对解决民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医疗领域,科技进步带来了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医学知识的快速积累,提升了医疗水平。
在教育领域,科技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和工具。
在农业领域,科技进步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分析实现中国梦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探讨如何在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中国梦的概念和中国梦的实现背景;机遇篇首先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以及科技创新推动下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机遇;其次阐述了国内消费升级和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特别是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新商业模式和新就业机会;最后强调了国际政治稳定和国内社会和谐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改善和内部动力提升的机遇;挑战篇则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当前中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加剧、社会道德失范等;实现中国梦的战略举措部分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具体战略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现中国梦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需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实现中国梦面临的机遇全球化带来的机遇: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日益频繁。
这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国际影响力提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
这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事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机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机遇: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中国芯研发历程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
中国芯研发历程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进程,中国的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终于在2020年成功地完成了自主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整机操作系统。
这是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成果,也是中国芯片行业从零到一的奇迹。
中国芯研发历程对实现中国梦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新驱动,勇攀高峰。
中国芯片行业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
中国厂商在研发这一领域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推进国内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芯片研发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创新驱动战略,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中国技术人才智慧的集中体现。
中国芯片行业倡导以创新驱动发展,敢于攀登高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坚持走自主可控之路。
中国芯片行业的起点较低,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难以从卡位和市场地位上胜出。
但中国芯片行业始终坚持自主可控之路,不断加强自身研发实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在若干关键领域获得突破。
因此,在中国芯片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视自主可控,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项关键策略。
三、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
中国芯片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与全球高端技术人才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此提升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例如,在芯片材料制备、封装技术等方面的合作中,中国芯片行业在与国际业界合作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由此得到的经验是,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与国际接轨,开放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四、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国芯片行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芯片产业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全球技术开发领域中已经十分突出,中国芯片行业在此方面的努力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中国芯片行业坚持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引领科技进步与环保发展的同步前进,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中国芯研发历程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坚持走创新驱动之路,发扬自主可控的精神,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实现中国梦。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三步走”目标。
纲要全文约13000字,包括战略背景、战略要求、战略部署、战略任务、战略保障、组织实施等六个部分。
纲要指出,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纲要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纲要指出,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性的变革,要按照“坚持双轮驱动、构建一个体系、推动六大转变”进行布局,构建新的发展动力系统。
双轮驱动就是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
一个体系就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六大转变就是发展方式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导的粗放式增长向以质量效益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要素从传统要素主导发展向创新要素主导发展转变;产业分工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创新能力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资源配置从以研发环节为主向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统筹配置转变;创新群体从以科技人员的小众为主向小众与大众创新创业互动转变。
纲要部署了八大战略任务。
中国梦的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梦的重要现实意义一、凝聚民族精神与集体认同。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强调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凝聚力。
它激发了国民的爱国热情,加强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使国家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二、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中国梦强调共同富裕、社会公平与正义。
它注重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推动形成共享发展的社会格局,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通过实现中国梦,可以进一步推动社会各阶层的协调与融合,缩小富豪与贫困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中国梦为国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技术水平。
通过实现中国梦,可以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建设和谐社会与民主法治国家。
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法治体制。
中国梦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梦还注重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实现中国梦,可以进一步加强社会的和谐稳定,建设一个公平正义、法治有序的国家。
五、增进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
中国梦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和广泛的国际合作。
中国梦注重通过外交手段,提供平等互利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通过实现中国梦,可以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开放为动力,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坚持以法治为保障,坚持以文化自信为支撑。
只有全面落实这些要求,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变为现实。
奋力实现中国梦论述题
奋力实现中国梦论述题
实现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使命和责任。
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想,这个梦想包括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等多个方面。
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需要在各个领域努力前行。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
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其次,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我们要注重教育公平,改善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全民提供优质教育机会,培养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人才和未来的中坚力量。
再次,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
加强基础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消除社会不公,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基本权利和利益,推进全民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精神、文明自觉、助人为乐的行动,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 国梦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梦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梦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梦”,这个充满希望与力量的词汇,自提出以来,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发展的道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更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激发了民族创新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在各个领域不断创新。
当每个人都怀揣着对中国梦的向往和追求时,就会激发内心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在科技领域,科研人员为了实现国家的科技自强,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我国在人工智能、5G 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文化领域,创意工作者们致力于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中国梦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中国梦的实现要求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加强了我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新机遇,带动了相关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拓展了空间。
中国梦推动了绿色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企业也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采用环保技术和生产方式,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中国梦与科技创新
1 “后IP”网络的新原理新技术研究和试验网建设。
2
高品质基础原材料的绿色制备。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源高效清洁循环利用的过程工程。
4
泛在感知信息化制造系统。
65
艾级超级计算技术 农业动植物品种的分子设计
2021/10/10
19
面向2050年的中国科技创新路线图
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7个战略性科技创新问题
1 中国地下4000m透明计划
与科技创新
2021/10/10
1
开启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和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每个人 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 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这时起,“中国梦”就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
14
2021/10/10
创新: 我们别无选择
中国梦·科技创新
“中国制造”的陷阱 我们的环境能承受“世界制造中心”吗? 环境优位!环境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 案例1、70年代恶性肿瘤死亡率地区分布(每10万人口)
全国:73.01 江苏:122.10 上海:140.66 浙江:101.92 云南:31.11 贵州:30.89 广西:37.14
步和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地位和形象的提高,而科技梦的实现同样也离不开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创造先进的物 质基础和精神基础,离不开一批又一批满怀复兴民族梦想的优秀的科研人才。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带动经济的发展,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国梦!
科技梦中国梦航天科技小报A手抄报(一)
科技梦中国梦航天科技小报A手抄报(一)科技梦中国梦航天科技小报A手抄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航空航天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的“航天梦”也随之展开。
为了激发学生的科技梦,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校组织了航天科技小报A手抄报活动,以下为本人的手抄报作品。
I. 科技梦1.1 科技领先,创新驱动科技的进步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在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技能,才能跟上科技的步伐,不被淘汰。
1.2 科技创造改变科技创新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如今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们应该自觉融入科技大潮,投身科技创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II. 中国梦2.1 中国的崛起伟大的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未来。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奋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2.2 国家的强盛我们要坚信,中国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文明和实力,努力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III. 航天科技3.1 航天事业的历程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先后实现了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3.2 航天科技带来的变化航天科技的进步大大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进步,使得国际航天领域对中国的认识有了重新认识。
IV. 结语航天科技是科技梦、中国梦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倍加珍惜它。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航天科技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
论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核心力量
产 含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物 质 力 的 物 质 形 态 的 产 品 。 物 质 产 品 的本 质 自然 是 物 质 性 的 。 可 以说 , 无 论 是 从 科 学 技 术研 发指 向上 、 科 学技 术 现实 手段 上 , 还 是 从 科 学 技 术 物 质 产 品 上 来 考 察 ,科 学 技 术 都 直 接 或 间 接 地 蕴涵 物 质性 , 而物 质 性 是普 遍 性 的 , 即世 界性 的 . 因 此说 . 科 学 技术 是世 界性 的 , 在 世 界 范 围 内 具 有 可 比 性 , 可 以有 机会 世界 领先 , 可以“ 武不 第二 ” 。 不 言 而 喻 ,从 科 学 技 术 生 产 力 的 启 动 到 含 有 物 质 力 的 物 质 形态产 品的形 成 , 这 一 转换 过程 一般 是 可确定 的 、 可
J o u r n a l o f J i l i n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No . 1
J a n . 2 0 1 4
预见 的 。 换句 话说 , 科 学 技 术 蕴 藏 的 物 质 力 一 般 是 可
嘹 亮 号 角 , 对 于 我 国 全 面 建 成 小 康 社 会 及 推 进 我 国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具 有 现 实 和 深 远 的意 义 。 换 句话 说 . 科 技创 新 是达 成 “ 两个 一百 年 ” 奋 斗 目标 及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中 国梦 的 战 略 核 心 力 量
如何实现中国梦?
Company Logo
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
注意:
(1)主体线、制度线相结合。 (2)从材料出发,围绕材料结合要点来分析,切忌大包围, 全面撒网。
思考角度
1、党 2、政府 3、公民 4、人大代表 5、民主党派 6、人民政协(政协委员) 7、制度层面(四个制度、二个政策、一个根本)
Company Logo
活学活用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 3、从哲学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 4、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国梦)
Company Logo
Hale Waihona Puke 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实现中国梦?
Company Logo
三、从哲学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要结合材料的信息来分析,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思考: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2、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3、联系观 4、整体与部分 5、发展观 6、矛盾分析法 7、改革 8、群众观 9、价值观
Company Logo
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此题可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角度来分析。 1、主心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继承、发展、创新) 4、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5、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公民的道德追求。)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
认真学习本书,对于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学习、理解、掌握习近平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了《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日前该书已由中共文献出版社出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受权连载。
本书内容,摘自习近平同志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七日至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期间的讲话、文章、贺信、批示等五十多篇重要文献,分八个专题,共计一百八十八段论述。
其中许多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我们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创新机制,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
——《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7日-11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在甘肃调研考察时的讲话(2013年2月2日-5日),《人民日报》2013年2月6日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
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中国梦的三十六问答
中国梦的三十六问答1.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共同理念和追求,它的核心是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2. 中国梦是什么时候提出的?中国梦最早是在2012年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
3. 为什么要提出中国梦?提出中国梦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激励人民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国家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
4.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中国要实现全面振兴、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实现和平崛起和和平发展。
5. 实现中国梦需要什么?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加强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需要推动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6. 中国梦的理念源于哪些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梦的理念源于“天下为公”、“尊崇德行”、“力行公正”、“万民向善”等优秀传统文化。
7. 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等多种方式来推动中国现代化。
8.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梦对世界有何意义?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目标。
9. 如何落实中国梦的具体行动?落实中国梦的具体行动有很多,包括创新科技、打造中国品牌、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努力。
10. 实现中国梦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强有力的党和政府的领导,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制、加强人才培养、保持良好的国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多方面的条件。
11. 中国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中国梦的核心理念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塑造有责任、有担当、有情怀的文明国家。
12. 如何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梦?要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梦,需要加强教育,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民对国家理念的认知和认同。
13. 中国梦涉及到哪些方面?中国梦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
14. 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是什么?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是通过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平崛起、全面依法治国等多种途径来推动中国现代化。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代价大。我国1/6城市严重缺水,全球10大空气污染城市中 国占7个,7大水系1/5水质为劣ⅴ类 ,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 污染代价已接近1万亿元。去年年初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国 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达6亿。
四、具体到我组成员所在专业:机械制造行业
• 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活动
不够活跃,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 二 是科研与市场脱节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重要体制
性因素。 • 三是全社会还没有普遍形成激发创新的良好环境,许多地方政府、企
业还习惯于依赖投资驱动产业发展,一些重要政策还没有用好、用足、 用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 四是我国科技队伍大而不强,工程师队伍大而不强。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 从产品、制造过程、生产模式三个层面推进智能制造。推进数控技术 和智能技术广泛用于产品创新中,使产品功能极大丰富,性能发生质的 变化,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及资源能源驱动; 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1.保护知识产权
•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严惩侵权行为,传递知识产权司法 保护的威慑力和震撼力,对重大发明创造要落实有效保护。
2、建立创新体系。
• 创新能力提高与创新体系的建立紧密相关。“创新链”不是单一的环节, 若忽略创新要素与主体间的互补性,不仅短期影响政策效果,而且长期 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以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第三 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更需要以协同创新强化创新链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驱动科技发展实现“中国梦”
李子健 2013202020065 一. 科技发展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当时的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知识分子少、文盲比例大,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研究机构,全国的科学技术人员不超过5万人。
中国的科学技术可谓是一片“废墟”。
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
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教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异常兴奋,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国外的终身教授职务和优厚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
1955年,航空动力学家冯·卡门的学生、时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历经险阻,回国效力。
更有后来的“两弹一星之父”邓稼先,地质学家李四光等海归学子,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国报效祖国。
他们是新中国科学技术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1956年是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是年1月,中国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有计划的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同时,中国政府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
在短短的时期里,中国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部门研究单位、各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五路科研大军组成的科技体系。
1958年中国政府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陆续成立了各级科委,形成了中国的科学技术管理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了国家计划下的现代发展时期。
在此期间,科技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为原子弹的研发奠定了基础;1959年,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了“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物理学家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5年,生物学家们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预定轨道;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等等一系列令国人骄傲、令世界震惊的科学技术成就。
自新中国成立初到现在,六十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在艰难中起步,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不断实现历史性跨越。
我国科技事业上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和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创新驱动
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前国家主席胡锦涛也曾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由此观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以前是,现在是,将来我们仍需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国家明确提出要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
路,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准确理解创新驱动的理论内涵,充分把握创新驱动的有利条件,深刻认识新时期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谋划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顺利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当今中国,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国际地位上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还有科技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中国特殊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人口多,底子薄,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产力水平有待提高,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要赶超英美等发达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自然我们不能忽视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并不是一个空头口号,也不是冥思苦想就能解决的,创新需要动手,需在实践中去完成。
首先,把自主创新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东西,永远都是享受着他人的成果,这样子我们永远也不能赶上其他人的步伐,目前我们的科学技术与欧美等国相比都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吸收和借鉴他们的优秀技术的同时,我们必须完成再创造,一味模仿只能一直落于人后。
其次,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是自主创新的基础,基础研究的每一个重大突破,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第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科技的发展要转化成实际的经济成效,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能带来科技更快更平稳的发展。
最后,培育造就一大批支撑创新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未来的发展必须把人才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科技的创新必须依靠人才。
三.实现“中国梦”
曾几何时,我泱泱中华,天朝上国,一朝喝令出,万国来归服。
如今,我们却处于西方列强排斥、孤立的境地,炎黄子孙身体里那股不屈的意志决定了我们永远不会向强敌低头,认清敌人,认清自己方能百战不殆。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严峻的国际形势与自身的缺点、不足,不论是哪个时代都是弱肉强食,没有实力就得挨打。
因此,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创新精神,始终保持旺盛的创新激情,推动中国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的科学发展轨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