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管理学理论的科学化与中国化

合集下载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现代管理的启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现代管理的启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现代管理的启示作者:张杰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28期摘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管理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回顾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管理中许多理论都是科学管理理论在某方面的发展和继承。

百年之后的今天,结合中国的管理实践活动研究科学管理理论尤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科学管理理对中国现代管理的启示,探寻其融合之路。

关键词:科学管理公共管理现代管理企业管理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

在19世纪末期的美国,工业化的程度发展很快,一方面是科学技术和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劳资关系紧张,竞争的日益加剧,工人缺乏积极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泰罗通过长期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的内涵有:(一)科学的作业,这开创实证管理研究的先河。

(二)使用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替代经验管理。

(三)追求高效率,谋求最高生产率是其根本目的。

(四)分担责任,执行职能与计划职能的分离。

(五)实现双赢,使劳资双方最高得利益一致。

(六)开始考虑人性化,使人本管理思想初见端倪。

二、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现代管理研究与实践的影响(一)科学管理理论对中国现代管理理论范式的影响美国的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曾系统阐述了范式的理论,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价值、技术、信仰等的集合。

管理学理论从诞生开始,就有两个主要理论范式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一个是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的科学管理主义范式;另一个是追求使管理更人性化的人本主义范式。

在20世纪初,泰罗成功建立并倡导的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史上一个系统化的理论。

首先,泰罗范式为我国各种管理制度的标准化提供了思路,同时也为人力资源管理较好的提供了研究纲领。

其次,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使人们客观的认识到管理学其实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

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

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指什么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

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合理化管理,它强调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

中国式管理以“安人”为最终目的,因而更具有包容性;以易经为理论基础,合理地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然后才有资格来从事管理,而事业只是修身、齐家、治国的实际演练。

21世纪,是中国管理哲学与西方管理科学相结合,并获得发扬的时代,两者缺一,都将跋脚难行。

[编辑]中国式管理提出的背景中国式管理模式,最早由台湾的曾仕强先生提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学界与业界的极大关注,成为过去几年里业界管理培训中的热点。

但是,随后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认为根本不存在管理模式上的中外差别,认为中国式管理是一个假问题,批评的对象自然主要以曾仕强的观点为目标。

经过几年的讨论,至今仍未能在学界与业界形成共识。

探讨虽在不断在深化,却仍难以满足有效提升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要求。

应该看到的一点是,只有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到达了一个高度,中国企业作为整体,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显现力量之后,人们才会开始探讨、思考支撑这种经济腾飞的主体---企业的管理模式的效力问题,这是中国式管理作为一个问题出现并被广泛争议的前提与背景,也只有从这个大背景下来探讨中国式管理问题,才能理清思路,孤立地就问题谈问题,则问题永远是问题--找不出答案来的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都会随着本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形成区别于他国的各自有效的企业管理模式。

最早进入市场经济的欧洲国家,相应于资本社会化的股份制形式,注重公司治理模式的完善问题,其典范是以OECD的公司治理原则为蓝本,推进企业管理的有效性。

20世纪初的美国,在欧洲文化基础之上,根据美国的历史经验,伴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历史进程和管理学学科的独立,以职业经理人群体的培养与成长,推动了企业管理的制度化与规范化进程,这种管理学理论与管理学实践的相互促进,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成长与美国竞争力的强大引擎,这是因为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具有竞争力,国家竞争力的实现便会成为可能。

浅谈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认识

浅谈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认识

浅谈对科学管理理论的认识摘要:改革开放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由欧美引入我国,许多国内企业都将其应用于管理实践之中。

文章结合我国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科学管理理论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科学管理在我国的实践是成功的,它使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摆脱了传统作坊的生产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管理;计件工资制科学管理理论,是由“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在其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

该理论首次提出要以科学型管理来取代传统小作坊式的经验型管理。

20世纪以来,科学管理在欧美大受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该理论逐渐被引入中国,很多企业都将其应用于日常的生产管理实践中。

在我看来,科学管理理论尽管有着许多的局限性,但它对于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有着很强的适用性。

文章结合我国的一些情况来简单谈一谈笔者对该理论的几点认识。

1科学管理理论认识第一,提高生产率和科学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运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谋求最高效率。

毫无疑问,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量的提高,是每个企业的根本目标,而泰勒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也都是围绕“效率”提出的。

例如,他摒弃了传统作坊的生产模式,将一项完整的工作看成是一个系统的生产流程,把其中的每一个具体任务分别交由专门的工人来完成。

这种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可以有效实现工人与岗位的恰当匹配,使资本和劳动得到充分使用,进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标。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虽然旨在批判这种生产模式对人性的忽视,但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即这种科学管理的确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近三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工业迅速发展,中国制造随处可见,中国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科学管理原则的运用加上中国劳动力“物美价廉”的特点,一起成就了今日的中国经济奇迹。

第二,计件工资制。

这项制度是指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

我认为,在我国,这一制度能够极大地激励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现实反思和破局而立

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现实反思和破局而立

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研究的现实反思和破局而立
张志鑫;钱晨
【期刊名称】《当代经济管理》
【年(卷),期】2024(46)2
【摘要】当前中国管理理论发展滞后于现实管理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管理学理论是我国管理学者的时代使命和重要任务。

研究系统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将其总结为“科学严谨性与实践相关性”“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普适性与情境化”之争鸣。

基于此,阐述中国管理理论研究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即科学精神的缺失和主体间性的解耦。

从历史视角深入探讨“和”文化、“人性”文化和“义利”文化是构建中国管理理论的文化基因,通过引入“鞍钢宪法”探讨其对国外管理思想的超越以及对中国管理理论的启示。

最后,指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研究的总体对策思路,包括蓄势学术自信、架梁话语体系、反躬中国实践和弘扬科学精神。

【总页数】14页(P41-54)
【作者】张志鑫;钱晨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相关文献】
1.唯“新”而立——东风悦达起亚新十年的破局之道
2.从困顿之局到破局而立
3.破局而立扬帆起航国内首家民营标准院——广东省清远市德诚标准化研究院
4.破局而立叙永农商银行逆势加速
5.5G新通话破局而立,向新而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

中西方管理思想比较中西方管理思想简单比较1、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始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

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管理思想在近代没有能够与产业革命及资本主义企业经营相结合,以至今天一般人认为科学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都来自西方。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发展,才使人们的眼光重新从西方转向东方,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2、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

中国和西方的管理思想各自打上自己的民族烙印,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中西管理思想的比较首先必须从这些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人手,进行历史的、综合的考察,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人类的管理思想起源于劳动,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思想的性质和特征。

(1)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大陆,这种一面临海,三面陆路,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管理模式。

其特点:一是向心。

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一方面讲集中,求统一,力求实现“协和万邦”、“四夷宾服”、“仁政王道”的理想,管理活动大多是围绕着如何加强中央集权这一主题而展开的,以整体性的宏观管理为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中国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眷恋国土乡邦的情怀,中国的管理是维系在思想感情和心理因素的强大向心力的基础之上的。

二是求同。

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一方面使得管理体制和思想具有极强的融合能力,几千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和体系,没有发生过“断层”现象,另一方面又使中国的管理思想强调统一,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和思考本文系中国企业管理学会理事、福记联合控股行政人事总经理张正平在复旦大学的演讲,由《董事会》杂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培养经济建设管理人才的管理专业相继开始在中国的大学中恢复和建立。

1991年凸显管理专业教育色彩的MBA在中国试行,1998年,管理专业成为一个可以授予学位的门类,正式确立了管理学科在中国教育界的地位。

中国的管理教育在市场需求的强力扯动下,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发展的奇迹。

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置了管理类专业。

根据教育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管理类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人数达到1157934人(为在校学生总数的20.1%);2009年管理类的任教教师人数为98550人(为高校教师总数的7.1%)。

到2011年,具有招收MBA和EMBA的院校已分别达到236所和62所。

2010年236所具有培养MBA资格的院校招收MBA学员35000余名,我国获得MBA学位者已达19.5万人。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虽然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各类组织的管理水平、我国的管理教育界的教学科研水平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提高和进步,但与世界当今管理学科的发展水平,哪怕就是与泰罗在100年前所提出的科学管理思想相比较也可以察觉,我国各类组织目前的管理水平与泰罗所提倡的科学管理思想和方法还存在差距,我国管理教育界的整体水平与世界学术界的水平,特别是在积极、主动和有效地解决诸多问题方面还有较大的距离。

今天我借助中国管理学这个提法,依据上述的思考对中国管理学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相对重要的问题: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范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发展阶段性的划分,中国管理学的概念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中国管理学研究的范畴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何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何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基本范畴是科学研究工作中最基本和重要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上,中国的管理学术界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见解和认识,已有的研究成果有将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定位于学科、专业或基础理论的不同研究方式。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在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在管理学的课堂上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原来企业管理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当然这里面最出名的恐怕要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了。

针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当今中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的的问题,我作了如下调查报告,希望该报告能够让我对管理学有更深入的理解。

下面先来介绍一下泰罗吧。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1856-1915) 是美国著名的工程师和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

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集前人管理思想和实践经验之大成,创立了科学管理,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其根本内容是提高企业效率。

当时,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企业的效率低下。

泰罗认为,企业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工人缺乏科学指导。

因此,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而要成功地实施科学管理,劳资双方必须进行一次伟大的精神革命,以友好合作代替对立斗争,把注意力从盈余的分配共同转向盈余的增长。

即双方合作尽到生产最大盈利的责任,必须用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见解或个人的经验知识。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作定额。

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

方法是把工人的操作分解为基本动作,再对尽可能多的工人测定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所需的时间。

同时选择最适用的工具、机器,确定最适当的操作程序,消除错误的和不必要的动作,将最后得出的最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可以得到完成这些操作的标准时间,据此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所谓的工作定额原理。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之作,其理念对于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依然具有深远意义。

本文将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出发,分析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进程,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概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20世纪初期兴起的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理念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率。

泰勒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科学确定工作标准、分工明确、员工与工作任务的匹配、时效性的工资激励等,这些方法都旨在最大化生产效率和利润。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将管理从主观的“艺术”阶段转变为客观的“科学”阶段。

其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企业管理中,成为现代管理学的基石之一,对于提高生产力、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在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趋势和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政府对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来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环境。

中国政府在行政管理科学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政府加强了管理人员的学术培训和专业化,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政府引入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如绩效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化管理等,提升了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政府还加强了管理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在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进程中,中国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已经开始运用泰勒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如明确工作分工、制定明确的工作标准、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等,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管理体制和机制尚未完善,行政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官僚主义”和权力滥用现象,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下降。

部分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还不够高,缺乏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运用,影响了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浅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

浅谈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异同发表时间:2011-04-13T13:43:25.95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2月下供稿作者:胡君1 霍志磊2 杨慧慧3 [导读] 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胡君1 霍志磊2 杨慧慧3 (1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成都610059;2 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成都610059;3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059)中图分类号院K31 I20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673-0992(2011)02-0020-02 摘要: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中国近五千年的“柔性”文化催生了东方的人本管理思想,而西方的视人为“工具”的文化特征孕育了科学、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本文就中西方文化所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两种文化下的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管理思想管理的实践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的,其理论也在逐渐的发展、完善和更新。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是处于萌芽状态,并且其管理理论大多是由工人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得来,缺乏科学实验的支撑。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泰罗、亨利·甘特、弗兰克·杰布雷斯夫妇及亨利·法约尔等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随之亨利·法约尔又提出了组织管理理论,该理论补充了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不足之处。

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时段诞生了现代管理理论。

西方理论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人的假设———“经济人”和“社会人”而进行的,而中国的管理思想虽没有西方管理思想的门派林立,但总结出来,大多都是以儒家道家文化为依托而产生的。

中国的管理思想以重视人的管理为所有管理理论的出发点。

1 西方管理思想的特点 1.1 人在企业中的主体性逐步得到承认泰罗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前提就是把人假设为“经济人”,把人看作是工作的“机器”。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

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借鉴意义121313090039张哲内容摘要:科学管理理论作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中的相关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这些理论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方式方法,更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方式。

科学管理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现代企业的管理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简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泰勒、法约尔、韦伯等的管理思想内容以及其对现代管理的影响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学管理西方古典理论现代管理引言:古典管理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美国,是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包括科学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当时主要是依靠传统管理办法,单纯依据工厂主个人经验,企业经营基本处于一个无序状态,效率低下,为了提高产量,工厂主不断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来尽可能的压榨工人。

但是随着工人队伍的壮大,劳资双方矛盾就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工程师和管理实践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古典管理理论因为倡导秩序、标准化而提高了效率,正是因为起飞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古典管理理论才会破土而出。

一、科学管理思想科学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是形成古典管理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他首次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1911年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主要内容: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①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泰勒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泰勒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

泰勒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意见和经验。

泰勒在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时以及在推行他的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有来自工人阶层的,也有来自于雇主们的。

但泰勒没有屈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为科学管理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

管理学中西方对比

管理学中西方对比

《中西方管理思想对比研究》在人类社会中,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管理思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管理思想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

管理思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管理活动的思考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也是人们对管理实践中种种社会关系及其矛盾活动自觉的和系统的反映。

管理思想是在管理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从思想萌芽﹑思想形成到不断系统与深化的发展过程.在古代社会的长期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思考处在不自觉的状态中,对管理的具体问题与具体环节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很多见解,记录下许多成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古代管理思想遗产管理学的产生,使管理思想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管理思想史是以不同社会阶段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发展规律.管理思想史是研究和揭示人类管理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管理是人类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管理活动的历史,同人类本身的存在一样长远.人从动物中分化出来,以捕捉别的动物作为谋生手段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然而,对于管理活动的自觉、管理经验的总结、管理思想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后才形成了。

一.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包括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的辩正关系,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的相互关系等。

管理思想史不但对各个行业的管理者都有意义,同时也是我们吸收国外管理科学成果的有效途径,学习管理思想史更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

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与人类的管理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

管理思想是人们对客观的管理实践活动特点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和概括。

科学的管理思想可以有效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而人类不同时代对于自身的认识,则标志着那一时代管理活动的着重点.二。

中外管理思想对比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中外管理思想比较就是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的管理思想与国外传统及现代的管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管理思想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渊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它在近代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演变为具有一定科学形态的管理理论,从20世纪初泰勒开始已发展成为科学化的理论体系,对现代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另一种是渊源于中华文化传统的中国管理思想,它具有鲜明的东方文化色彩。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探源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探源

中国管理学“本土化”探源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是指将国外管理理论与中国的管理实践结合起来,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

本土化是在吸收外来理论的基础上,思考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背景下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理论。

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探索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并迫切需要建立一种适合本国情况的管理体系。

随着中国对西方文明的接触增加,西方的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管理学者对西方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试图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在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思潮和理论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是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管理学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理论。

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的儒家思想被应用到组织管理中,提倡“仁爱管理”,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发展和幸福感。

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与中国文化中强调人的价值和人际关系的特点相契合。

其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发展给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

中国管理学者通过研究企业改革及市场经济的实践,提出了一些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中国企业的家族企业背景决定了企业管理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中国管理学家提出了家族企业特有的管理理念和制度,如家族治理、家族继承和家族文化等。

最后是中国式管理的发展。

中国式管理是一种融合了国外管理理论和中国经验的管理方式,它强调尊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中国式管理强调充分发挥中国文化和制度的优势,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中国管理学家在制定组织结构时,注重平衡权力和责任,注重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与稳定等。

中国管理学的本土化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修正。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

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趋势及启示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管理的理论研究也相应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国外对管理理论的研究已较为成熟,我国起步较晚,加快推进我国管理科学化进程,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方法,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实施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管理实践;管理理论一、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

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组织更好的发展,通过组织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作为研究组织中管理活动的科学,其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更好地完成组织的目标。

人类的管理活动历史悠久,在管理学形成之后,管理理论先后经历了3次比较大的变革,形成了3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为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这一阶段是建立在“物本主义”基础上的古典管理理论,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

这一期间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化,“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主张运用科学管理替代经验管理;法约尔以大企业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认为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提出管理人员应遵守的14项原则以及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学家韦伯提出了官僚制组织理论,主张非人格化的管理。

第二阶段是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又划分为两个阶段,行为科学学派阶段和管理理论丛林阶段。

行为科学学派阶段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的影响作用。

20世纪40-80年代,现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出现,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研究。

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科学管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摘要】: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

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与作业管理。

组织管理和管理哲学。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中国化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社会生产的进步、近代思想的转变以及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可抵抗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的宝贵思想遗产。

泰勒的科学管理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背景下的企业管理从经验方式向科学理性的管理方式转化的标志。

泰勒科学管理在中国的传播和应用始于1911年,以曹云祥、杨杏佛、穆藕初等为代表的学者先后为科学管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的影响泰勒科学管理思想是在当时条件下以解决劳资矛盾为突破口进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目的,在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高了管理思想,这一原理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两个基本原理1. 作业研究原理。

这一原理包括该进操作方法以提高功效,并以合理利用工时为目的。

2. 时间研究原理。

在动作分解与作业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和分析工人完成每项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考虑到满足一些需要的时间安和不可避免的情况而耽误的时间,为标准的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时间,以便确定工人的劳动定额。

(二)3个基本出发点1. 效率至上。

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效率。

2. 为了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可以采取的任何方法。

3. 劳资双方应该共同协作。

(三)4项任务1. 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

2. 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学会工作。

3. 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理去办。

4. 资方与工人之间的工作和职责上进行分工,资方做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几乎将所以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管理方法。

(四)科学管理的内容1. 作业管理作业管理是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它由一系列科学方法所组成。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看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一、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简介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被誉为“现代科学管理之父”。

他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管理的理论观点,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规范管理工作的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工人和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泰勒主张通过精确的科学分析和计算,将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科学化的规划和管理,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益。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核心观点:科学管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设计工作流程,以确保工作任务的科学化;通过工作任务的科学化来实现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以提高劳动效率;通过科学的薪酬制度和奖惩机制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程序来监督和控制工作过程,以确保工作任务的按时按质完成。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科学化规划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现状中国的行政管理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着过度庞大、分权不清等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行政管理体系庞大复杂,各级政府和部门之间的分权不清,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中国的行政管理在管理方法上过于官僚化,过分注重行政手续和程序,而忽略了工作任务的科学化和效率化。

中国的行政管理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科学化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导致了人才流失和工作积极性不高的情况。

中国的行政管理在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和创新。

要实现当今中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需要借鉴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需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实现权责清晰、高效运转的行政管理体系。

浅谈中国式管理

浅谈中国式管理

浅谈中国式管理作者:冉艾加徐博洋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5期【摘要】管理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是管理科学,软件则是管理哲学,当硬管理与中国的管理哲学相结合时,便形成了中国式管理。

从世纪的角度、世界的角度和实际的角度上来说,实施中国式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管理员工管理科学管理哲学一、中国式管理的概念中国式管理就是把中国沉淀已久的管理哲学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优管理效果的管理模式。

实际上,管理分为管理科学与管理哲學两个层次,当管理哲学渗透进管理科学中,这就使得管理形成一种“软管理”。

软管理以“人”为中心,与文化相结合,调动起人的主观能动性。

当管理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时,这便成为了中国式管理。

二、中美日三种管理的比较(一)中国式管理与美国式管理的比较。

美国式管理很讲究能力本位,能力与薪酬成正比。

对于组织而言,有能力且合乎组织用度者则为“人才”。

中国式管理不讲能力而讲本事,本事就是一个人有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受到其他人的欢迎,能够让人服气。

美国式管理凡事依法办理,其制度非常严谨,凡事一刀切无弹性。

中国认为法是绝对的底线,但终归还是会有不足之处,因而在企业中比起单纯的法制更讲究情理法的科学运用。

美国式管理因员工流动性较大,通常讲究短期利益。

中国人要“路遥知马力”,讲究长远的规划,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式管理与日本式管理的比较。

日本式管理传统的终生雇佣制在中国式是行不通的。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终身雇佣制在给员工安全感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企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最终导致企业效率低下。

终身雇佣制导致人才流动受阻,企业缺乏灵活变动机制。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中国的员工不愿意像美国一样常常流动,也不愿意像日本一样终生只留在一个地方停滞不前。

日本式管理习惯逾时工作,员工经常起早摸黑。

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抗拒加班的现象变得司空见惯,不可能像日本那样逾期上班常规化。

浅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思想分析论文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浅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思想分析论文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浅析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思想分析论文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对当今时代的组织管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分析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分析论文篇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启示》[摘要] 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中,泰勒的地位无人能替代。

百年之后,其科学管理思想仍闪烁着光辉,对于经济较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我国,尤其有深刻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就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谈谈该原理与中国的实践以及泰勒的实践精神对当前学术科研活动的启迪。

[关键词]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实践精神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与中国实践1912年,弗雷德里克・ 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人管理实践,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其所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被尊称为“泰勒制。

泰勒提出,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的内容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

并据此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劳资双方进行一次“心理革命,以友好的合作代替对立斗争。

泰勒认为“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而补救效能的办法在于科学的管理。

泰勒将知识用于工作,不出几年企业的生产力就开始以每年3.5%~4%的比率提高,这意味着每18年左右翻一番。

自从泰勒开始以来,所有先进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大约50倍。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展之上,发达国家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了提高。

百年之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仍然闪烁着光辉,其思想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我国,尤其有着深刻的现实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总的来说,从政府到公司,效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企业,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效率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质量,导致了资源不应有的损失浪费。

中国的管理科学

中国的管理科学

中国的管理科学一、引言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管理科学的定义与作用、我国管理科学的发展背景、中国管理科学的特点、主要领域、实践与应用、发展趋势与挑战以及结论等方面,全面阐述中国管理科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二、中国管理科学的特点1.融合东西方管理理念中国管理科学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融合了东西方管理理念的优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

在我国,管理科学既注重战略规划、组织结构等硬件方面的研究,也关注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心理等软件方面的探讨。

2.强调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中国管理科学强调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注重企业与社会责任,提倡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管理理念。

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员工满意度、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适应国情与市场需求我国管理科学紧密结合国情与市场需求,为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如在转型时期,管理科学对国有企业改革、民间投资、创新创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中国管理科学的主要领域1.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核心领域,关注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竞争优势培育等方面。

在我国,战略管理研究着重于企业战略、区域战略、产业战略等多层次的规划与布局。

2.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内容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关系等方面。

管理科学强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3.营销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营销管理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研究范围包括市场调研、产品策划、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方面,旨在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4.生产与运营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关注企业生产过程的优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效率。

在我国,管理科学在此领域的研究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与行政二分”命题的组织整合理论解析——兼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的途径

“政治与行政二分”命题的组织整合理论解析——兼谈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中国化与科学化的途径

与行政 二分 ”命题 的 剖析 为例 ,展 示公 共 管理 学科 建设 中国化 与科 学 化 的途径 。在义 章最 后还 提 出 了运
来并 建 立 ¨独 立 的学科 ,因此 ,一般认 为 , “ r 政治与 行政 二 分法 成 为公 共行 政 的理 论 基础 ” 而 ,现 。[然 J
实世界 中行 政部 门不仅 具有 政 策执 行功 能 ,而 且还有 非 常广 泛 的政 策制 定 功能 ,因此 ,对 这 一基 本 命题

直存 在着 争议 ,甚 至存 在 完全 否定 的主 张 ,认 为 “ 治与 行 政二 分 ” 是 虚幻 和 值得 怀 疑 的 ” 3 ‘ 治 政 “ , _‘ 政
与 行政 二分简 直就 是不 可能 的事情 ” ] 。
在 我 同 ,关 于 “ 治与 行 政二分 ”命 题 的争 论情 况 与 国外 ( 方发 达 国家 )大 致 相 同 ,这 与我 国 目 政 西 前公 共 行政 学科— — 或 者更 一般 地称 为公 共 管理 学科— — 的 发展 状况 是一 致 的 。我 国公 共 管 理学 科 “ 还
相关 。发端 于 西方 、主要 是美 国的公 共管理 ,是在 其特 定 的政 治 、经 济与 社会 背 景下 产 生 的 ,清 晰地 带
着西方 国 家社 会 发展演 变 的痕 迹 。” j E国外关 于 “ 6 政治 与行 政 二分 ” 的争议 ,虽 然 由于学 科 理论 根 基 的缺
陷而存 在 命题 表 述 的科 学性 、准 确性 不 够充 分 等 问题 ,但 由于这 种 争议 与实 践 中 面 对 的 问题 密 切相 连 ,
7 3
维普资讯
织 整合理论 ,是 整个 管理学 ( 包括公 共 管理 )的理 论 荜础 。 基 于 此 .本文 旨先运 用组 织整 合理论 的两个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管理学理论的科学化与中国化
2014年02月20日15: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1期作者:谭力文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90
管理学理论的基本职能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和丰富,但其职能的划分却没有变化,组织管理的定义以及管理工作中职能的定义也没有根本的变化。

如果在这一层面建立起对管理学理论的共识,就能更好地推进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化,也就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科学与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10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管理学理论科学化已基本实现,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理论框架已经明确和建立,知识体系已经可以通过教育进行传授,体现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的科学性特征。

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提升
人类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在19世纪就出现了。

在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指引和推动下,以工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管理思想、理论开始诞生,当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人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和法国人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

当过工人的泰罗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创造者和倡导者。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一词是泰罗的助手刘易斯·D.布兰代斯提出的,但很快就被泰罗接受和使用。

结合自己提倡的管理思想,泰罗提出了四条著名的管理原则,在工资改革、动作研究、工具改进、员工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实验和测试,依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和调查结果,提出了多项改进管理的措施与方法,以寻求完成各项工作的最佳方式。

开始在技术岗位、后来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法约尔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在管理的概念、理论架构和原则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完成了对管理的定义和理论框架的设计工作。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建者在以下方面实现了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提升与转变。

一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彻底否定。

泰罗科学管理的思想是对数千年传统管理思想彻底的颠覆和创新性的破坏。

因为泰罗的理论既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以来管理者高人一等、管理者和员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阶层的传统观点,也从大生产的需要出发,否定了仅凭个人见解或个人知识经验进行作坊式小生产的管理方
法,要求“用准确的科学研究和知识”实施管理或传授生产技能,从而为科学地、按大生产的需要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界定了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基本范畴。

泰罗认为,组织内部的人与人关系的协调是管理工作的重点。

法约尔更为清晰地指出,管理工作与其他职能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与人和与物打交道的差异。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存在两类不同的工作,一类是专与人打交道的管理工作,还有一类是与物有关的其他职能工作。

所以说,作为管理学理论,其研究对象是组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组织、组织中的人的问题,研究的范畴就是分析组织的运行,为组织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和方法。

三是确定了管理工作的基本内涵。

泰罗将科学管理的内容视为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科学取代经验的实现;法约尔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视为组织管理工作的五大职能。

在后续的研究中,这五大职能逐渐转变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项职能。

概括地看,可以将组织的计划与控制职能看做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分析、了解和把握,以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以及战略的执行;而组织和领导职能是对组织内部的分析、了解和掌控,以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协同。

当然,这四大职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共同承担着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工作。

虽然人类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是从企业这类组织突破和进行的,但在管理学界的努力和推动下,泰罗和法约尔首创特别是法约尔所深化完善的管理学思想和理论,已经成为各类组织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学理论在这样一个基础层面实现了其科学化。

推进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化
通过细致的分析可以发现,管理学理论的基本职能在内容上不断更新和丰富,但其职能的划分却没有变化,组织管理的定义以及管理工作中职能的定义也没有根本的变化。

如果在这一层面建立起对管理学理论的共识,就能更好地推进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中国化,也就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科学与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但我们也要承认,由于我国对组织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管理学理论的研究起步很晚,且管理学科大规模发展的时期正是世界管理学界进入“管理丛林”的阶段,因而形成了较为特殊的研究特点和特征。

笔者认为,这是中国管理学界目前和今后需要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注意把握管理工作最为基本的内涵。

在管理理论走向科学化的初期,最为重要的工作是明确管理工作的基本特征。

为实现这一点,法约尔率先明确指出,管理工作在社会组织的建立、协调和调和各方面的力量上发挥着作用,且工作的目的就是对人起作用。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为企业的管理工作确立了七条基本原则,其中首要原则就是:“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

其任务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集体利益。

这就是组织的全部含义,也是管理能成为一个关键和决定因素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管理学理论的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将组织中对人的管理与物的安排工作进行区分,否则就会出现研究对象不够明确,甚至无法把握管理学理论研究发展规律和趋势的问题。

二是注意管理研究工作的层次性。

德鲁克曾经讲过,management这个美国人创造的词汇不是十分容易理解的。

笔者发现,在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中,除了需要对人的研究和对物的分析严格区分外,如何区分研究的层次也十分重要。

可能是受中国学科分类标准的影响,在管理学研究中经常出现因为层次界定不清而导致研究对象不明的现象。

如根据我国学科分类的规定,管理学被视为学科门类,其下的一级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和图书情报管理,二级学科一般称为专业,如在工商管理之下有企业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与管理等专业。

管理学理论的研究究竟定位于哪个层面,需要思量。

管理学理论应该只是管理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理论,它既研究各类组织的运行和发展,更突出对组织中的人的研究。

三是注意专业背景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

在对管理丛林的研究分析中,孔茨教授曾经指出,造成“管理丛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种专业背景不同的人们进入管理教育领域,出现了因为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管理理论家之间不能或不愿相互理解的专业“壁垒”。

我国管理学科大规模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孔茨教授所列举的问题更为突出。

起步于工科、财经和综合性院校的管理学科一开始就深深地烙上了各自专业研究的特色,毕业于不同专业的管理学科教师队伍也增加了管理学界的混乱现象。

我国管理学界的这种特殊现象与世界管理学界相近似,这可能带来学科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不规范、不严谨,难以得到人们认同的烦恼。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问题需要在科学研究中加以解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