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解读
2019八部门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30年)》精品教育.doc
八部门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9-2030年)》在耕地草原河湖资源长期过度开发利用背景下,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部、××局7部门,编制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9-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控制草原耕地河湖开发的规模,降低利用强度,恢复生态功能为主线,针对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的各类问题,通过暂停、退出生产功能、调整生产结构、调节生产时序,辅之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做到取之有时、取之有度,来逐步恢复自然生态承载能力。
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就《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耕地草原河湖资源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打个形象的比方,一个人生了病要治、要调理,工作一段时间要休息。
耕地、草原、河湖也一样,只有定期休养生息,才能实现永续利用,才能更长久地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障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在发布会上说道。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则介绍,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长期过度开发与利用,导致资源承载力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局部地区耕地基础地力下降明显,土壤污染加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近20%。
2019年全国重点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载率为13.5%,草原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河湖污染加重、水生态退化的态势仍在继续。
加快建立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制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
农业部:先在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环境退化区开展休耕试点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表示,《规划》主要采取“养”“退”“休”“轮”“控”五个方面的措施。
其中,耕地养护,主要针对耕地土壤酸化、耕地层变浅、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开展对耕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实施好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等重大项目,到2020年,确保完成8亿亩,力争完成10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知识链接《十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自然资源要点》
知识链接:十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自然资源要点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将“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阶段性任务”等作为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我们整理了2013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与自然资源相关的要点,供大家学习。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2 年12 月31 日)1.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完善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办法3. 土地流转不得搞强迫命令,确保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不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4.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林地、草原)准入和监管制度5.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6.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7.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尽快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8.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大避灾移民搬迁投入9.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增加湿地保护投入11.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1月19日)1.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3.支持地方开展耕地保护补偿4.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5.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6.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7.继续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8.开展华北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试点9.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0.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启动南方草地开发利用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11.加大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加强海岛基础设施建设12.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13.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完善农村宅基地分配政策14.切实保证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15.增强农村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2月1日)1.全面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3.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4.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5.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东北黑土地保护试点6.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扩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退耕还湿试点范围7.保护好全国的天然林8.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湿地保护奖励试点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贴政策9.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10.搞好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11.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2.依法保障农民宅基地权益13.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林地、湿地保护制度14.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和国有林区改革,明确生态公益功能定位,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培育15.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16.依法推进耕地、水资源、森林草原、湿地滩涂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5 年12 月31 日)1.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2.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到2020年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4.将高标准农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5.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6.允许将集中连片整治后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规定用于完善农田配套设施7.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8.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严禁毁林开垦9.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10.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11.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扩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规模12.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行强制性保护13.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14.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厉打击象牙等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15.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16.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以上,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17.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18.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开展退耕还湿19.加强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复垦利用20.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21.加强三北、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体系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22.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23.编制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4.科学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规划25.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26.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27.探索将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返还指标交易收益28.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6 年12 月31 日)1.率先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2.科学有序开发滩涂资源3.支持集约化海水健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强区域协同保护,合理控制近海捕捞4.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5.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6.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7.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8.推进北方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9.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10.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 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1.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12.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13.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14.加大野生动植和珍稀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15.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保护优化粮食产能16.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政策措施,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17.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质量18.允许通过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的指标在省域内调剂19.深入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健全林业补贴政策,扩大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范围21.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2.加快编制村级土地利规划23.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责任,探索对资源匮乏省份补充耕地实行国家统筹24.全面推行河长制,确保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
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内容
耕地、草原、森林、河流和湖泊的休养生息制度旨在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以下是该制度的一般内容:
1. 耕地保护与休养:建立耕地轮作制度,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和休闲休耕,以减少连作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同时,加强耕地水土保持工作,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技术,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
2. 草原保护与休养:实行合理的放牧管理制度,控制牲畜放牧数量和期限,避免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推广草原生态畜牧业模式,鼓励畜牧户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放牧轮换和草场恢复。
3. 森林保护与休养:建立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严禁非法砍伐和森林资源的滥采滥伐。
实行科学的森林管理,包括人工造林、防火、防虫害等措施,促进森林生态的恢复和稳定。
4. 河流湖泊保护与休养: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动河流湖泊的水生态修复和保育。
制定严格的水污染防控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提高水环境质量。
同
时,设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和恢复水生物多样性。
5. 休养生息区划和管控:根据地理特点和生态需求,将耕地、草原、森林、河流和湖泊划分为不同的休养生息区,明确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和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巡查执法,治理违法行为,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6. 科学调查与研究:加强对耕地、草原、森林、河流和湖泊的生态系统调查和评估。
开展多方面的科学研究,探索新的保护和管理模式,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休养生息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耕地、草原、森林、河流和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规划和落实。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
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一、草原休养生息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是草食动物的天堂,也是草原民族的生活基地。
然而,多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利用,草原生态系统遭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需要推行草原休养生息政策。
这包括:合理控制放牧强度,实行有限放牧;制定放牧计划,合理安排放牧地点和时间;建立草原保护区和草原恢复工程,加强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以及加强对草原牧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森林休养生息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大气的稳定、保护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长期的砍伐和破坏导致了森林覆盖率的下降,森林的功能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受到了威胁。
为了实施好森林休养生息政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森林资源评估和监测,制定保护森林的规划和政策,建立保护区和重点保护森林区;加强对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监管,加强对非法砍伐和盗伐的打击力度,同时鼓励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
三、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河流、湖泊和湿地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水域生态系统,对于维护水资源的稳定和保护生物多样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污染和河道治理不当,这些水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实施好河流、湖泊和湿地休养生息政策,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增加污水处理设施,严禁非法排放污水;加强河流和湖泊的监测和评估,建立水资源保护区和重点保护湖泊,恢复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加强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四、长江禁渔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不仅是商品流通的重要通道,也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水污染,长江的渔业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长江的渔业资源,我们需要推行长江禁渔政策。
这包括:严格实施禁渔期,禁止非法捕捞和违规渔业活动;加强渔业资源监测和评估,建立渔业保护区;推广渔业养殖和改进渔业捕捞技术,减少对自然渔业资源的依赖。
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国土资源部: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食品》 2018年第2期
近期,国土资源部发布了《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的公告》。
公
告显示,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
9.96等,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
公告显示,2015年度内新增耕地平均质量为9.55等,较上年度提高0.33等;减少耕地平
均质量为8.89等,较上年度降低0.29等;质量建设项目实施后耕地平均质量为7.91等,较上年度提高0.58等。
与上年度成果相比,我国耕地质量水平总体稳定,通过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弥补了耕地占补过程中的耕地质量损失,保障了全国耕
地质量水平的总体稳定。
据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土资源部己建立了耕地质量“定期全面评价、年
度更新评价、年度监测评价”的工作制度,今后每年都要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与监
测评价工作,并发布主要成果。
国土资源部不断提升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水平,国土
资源部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已经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耕地
占用税税额测算、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
划编制、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征地补偿费用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其他
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得到充分应用,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
设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东贯彻落实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广东省贯彻落实《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实施方案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发〔2016〕29号)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关于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的通知》(发改农经〔2016〕2438号)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本实施方案。
结合我省实际,本实施方案主要提出推进耕地休养生息、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我省草地生态保护与恢复,按国家有关部门的部署开展工作。
一、目标要求(一)主要目标。
到2020年,确保耕地数量,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空间,稳定湿地面积,稳步提高耕地质量,耕地河湖生态功能初步改善,资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的政策与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立,资源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明显改变。
到2030年,耕地河湖资源利用与养护全面步入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资源休养生息制度体系完善,基本形成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具体目标。
1.耕地。
到2020年,守住3719万亩耕地红线,建成2556万亩高标准农田;全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别)有所提高,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耕作层厚度平均力争达到20厘米以上;耕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
到2030年,全省平均耕地质量在2020年的基础上再提高0.5个等级(别),耕地质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耕地酸化、盐渍化等得到有效控制,有机肥资源化利用率和化肥利用率得到提升,基本形成绿色生产总体格局,不宜耕作土地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和休耕制度,农产品优质安全、耕地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3.21•【字号】内政字〔2016〕64号•【施行日期】2016.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施意见(2016年3月21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精神,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结合自治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进程1.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0年)》,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力争到2020年建成500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
制定“先建后补、以补促建”的资金管理政策,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鼓励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开展土地整治。
把高标准农田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
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把每年建设任务量纳入自治区政府土地管理与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状。
2.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到2020年全区农田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00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
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农牧业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
实施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空间格局,增加水环境容量。
按照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结合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推进节水增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牧区节水灌溉饲草料地建设,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建设任务。
【最新推荐】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word范文 (1页)
【最新推荐】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
发展改革委介绍《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有关情况
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有关情况
11月3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农经司司长吴晓,政研室
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何振国,国土资源部规划
司副司长周建春,环境保护部生态司副司长阎奋民,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副司长
高敏凤,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国家林业局退耕办主任周鸿升出席发布会,介绍《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有关情况,并就规划特点、重点任务、主要目标、财政支持、粮食安全、农牧民收入等相关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的
提问。
赵辰昕主持发布会。
38家境内外新闻媒体50余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评估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评估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0.02.21•【字号】黑林草办发〔2020〕11号•【施行日期】2020.0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草原资源正文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评估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黑林草办发〔2020〕11号各市(地)、县(市)林业和草原(自然资源)局,省草原站、省林业和草原第三调查规划设计院:为切实实施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进一步健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政策管理机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策带动作用,科学评估评价政策实施效果,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黑龙江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评估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遵照执行。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2020年2月21日黑龙江省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评估评价实施方案(试行)目录一、评估评价的必要性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一)指导思想(二)编制依据(三)评估评价思路和目标三、评估内容及方法(一)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方案审查评估(二)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监管(三)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成效评价四、工作步骤(一)事前评估流程(二)事中监管流程(三)事后评价流程五、成果应用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经费保障(三)技术保障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工作部署要求,为切实实施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进一步健全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政策管理机制,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政策带动作用,科学评估评价政策实施效果,特制定此方案。
一、评估评价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加快草原生态保护修复,遏制草原生态恶化,是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我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我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国家《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
国家《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点任务及责任分工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1.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
建立市场化产能调节长效机制。
实行严格的环保、能耗、安全、技术标准,严控增量,严肃财经、信贷纪律,分类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债务和解、破产重整乃至破产清算,积极稳妥处置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
加大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支持,促进钢铁、煤炭等行业脱困和转型升级,把职工安置作为化解产能过剩的重中之重,中央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
(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金融办、国资委)2.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用地成本、物流成本,研究降低社会保险费。
精简涉企审批和办事程序,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
全面推开营改增,加快资源税改革,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适当降低企业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发展股权融资,扩大债券发行规模,稳步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加快电力、热力、石油、天然气等体制机制改革。
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责任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政府金融办)3.有序化解商品房库存。
鼓励农民工在中小城市购房,落实好首次购房优惠政策。
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
提高棚户区改造以及其他房屋征收项目货币化安置比例,实施公租房货币化。
把有能力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逐步纳入住房公积金体制。
(责任部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财政厅)4.着力补齐短板。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采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注资、股权投资、投资补助等方式,集中实施一批工程化、产业化示范项目。
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以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加快“最后一公里”水电路气、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储气调峰设施、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关于“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的要求,按照2016年工作部署安排(国土资厅发〔2016〕7号),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国土资源部组织对2015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形成了基于2015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结构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13462.40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等耕地每等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78.37%(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96等。
与平均等别相比,高于平均等别的1-9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39.89%,低于平均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60.11%(见表1)。
表1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面积比例%等万公顷万亩144.33664.880.33259.27888.980.443114.081711.150.854172.242583.58 1.285366.415496.10 2.726886.5513298.29 6.5971142.7317140.978.4981183.8817758.218.7991400.1921002.9110.40101773.9926609.8613.18112032.5230487.7315.10121890.7928361.9014.04131126.7516901.208.3714766.9111503.60 5.7015501.777526.60 3.73合计13462.40201935.95100.00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最新整理)
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关于“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公布评价结果”的要求,按照2016年工作部署安排〔国土资厅发〔2016〕7号〕,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18〕》,国土资源部组织对2018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形成了基于201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要紧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结构截至2018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13462.40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等耕地每等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78.37%〔见表1〕。
采纳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96等。
与平均等别相比,高于平均等别的1-9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39.89%,低于平均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60.11%〔见表1〕。
表1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面积比例%等万公顷万亩144.33664.880.33259.27888.980.443114.081711.150.854172.242583.58 1.285366.415496.10 2.726886.5513298.29 6.5971142.7317140.978.4981183.8817758.218.7991400.1921002.9110.40101773.9926609.8613.18112032.5230487.7315.10121890.7928361.9014.04131126.7516901.208.3714766.9111503.60 5.7015501.777526.60 3.73合计13462.40201935.95100.00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成果
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主要数据成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 号)关于“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水平进行全面评价并发布评价结果”的要求,按照2016年工作部署安排(国土资厅发〔2016〕7号),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28407-20⑵》,国土资源部组织对2015 年度内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整治、土地复垦、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引起的耕地质量变化进行评价,形成了基于2015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的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
现将主要数据成果公布如下:一、全国耕地质量总体情况(一)全国耕地质量等别结构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万公顷(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1 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
其中,7-13 等耕地每等的面积均大于1000万公顷,7-13等耕地总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见表1)。
采用面积加权法,计算得到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等。
与平均等别相比,高于平均等别的1-9 等耕地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低于平均等别的10-15等耕地占%(见表1)表1全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比例面积比例%万公顷万亩67101112131415合计注:数据合计数由于单位或小数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将全国耕地按照1-4等、5-8等、9-12等、13-15等划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其中,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高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中等地面 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低等地面积为万公顷万亩), 占全国耕地评定面积的% (见图1)。
图1全国优高中低等地面积比例构成(二)全国耕地质量空间分布从优、高、中、低等地在全国的分布来看,优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 广东等3个省,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优等地总面积的%高等地主 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湖北、安徽、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等9个省 (区),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高等地总面积的%中等地主要分布 在黑龙江、吉林、云南、辽宁、四川、新疆、贵州、河北、安徽、山东等 10 个省(区),总面积为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中等地总面积的%低等地主要 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山西、河北、陕西等 6 个省(区),总面积为 万公顷(万亩),占全国低等地总面积的 %。
八部委出台休养生息规划让疲惫的耕地喘口气
农村·农业·农民2016.12B 让疲惫的耕地喘口气耕地退耕、休耕、轮作,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治理重点河湖、压减地下水超采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七部门共同发布《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提出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长期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是重要的农业资源。
虽然我国耕地草原河湖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区域分布不均、资源匹配度差,长期的高强度开发、超负荷利用,已经危及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说,迫切需要合理降低开发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规划》强调按自然规律办事,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通过最严格的管控,减少人为扰动,增强耕地草原河湖的自然循环恢复能力。
考虑到当前不同资源的自然特性和在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规划》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问题和重点环节,分类指导、明确路径。
现阶段,耕地的首要功能仍是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其休养生息以“养”“退”“休”“轮”“控”为主要措施,即通过耕地养护、退耕还林还草、休耕、轮作、污染防控治理,实现“藏粮常钦八部委出台休养生息规划增加农民收入涉及城乡要素配置和利益调整,需要从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高度来推进。
促进农民增收,一方面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在农村务农的农民增产增效,腰包鼓起来;另一方面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让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增加其就业的稳定性和社会保障。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
眼下,工商资本下乡已成一大热门。
既要鼓励资本下乡,发挥其带动引领作用,给农民带来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增加致富手段;也要鼓励工商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整合集体土地、闲置农房等资源,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增加农民致富途径。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辐射带动作用。
休耕研究进展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10):137G140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w w w.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G2767.2019.10.0137张艳彦,黄修梅,杨忠仁,等.休耕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10):137G140.休耕研究进展张艳彦1,黄修梅2,杨忠仁1,张凤兰1(1.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保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野生特有蔬菜种质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2.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9)摘要: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要素,目前密集农业保障了粮食产量,在短期内可满足人们的要求,但却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直接影响到国家以及人民的粮食问题.基于这一现状,为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提出轮作休耕制度.本文梳理了休耕政策的演替㊁学者们对休耕模式的研究进展以及休耕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机制,提出休耕研究的下一步展望,探讨休耕未来的研究重点,以期为休耕走向精准化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土地;休耕模式;精准化收稿日期:2019G05G30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6M S 0361,2012M S 0319).第一作者简介:张艳彦(1992G),女,在读硕士,从事蔬菜种质资源与创新研究.E Gm a i l :1968399611@q q .c o m .通讯作者:黄修梅(1971G),女,博士,教授,从事作物栽培生理.E Gm a i l :h u a n gx m 0404@126.c o m .㊀㊀密集农业导致农业资源过度开发㊁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以及内外源污染严重,有研究显示,密集农业使土壤有机碳库存量减少30%~60%,生物多样性损失高达60%[1].因此为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于2014年首次提出轮作休耕制度.休耕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为提高以后耕种效益㊁实现土地可持续有效利用,而采取的一定时期内土地休养生息不耕种,以保护㊁养育和恢复地力的一种措施[2].但休耕不同于撂荒,撂荒是原来种植作物的地块永久性的不再种植,而休耕是原来种植作物的土地上采用以地养地手段间隔一定时间后继续种植作物.本文综述了国内休耕政策的演替,国内外的休耕模式及休耕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以期为不同地区制定因地制宜的休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1㊀我国休耕制度政策的演替如表1所示,我国休耕政策文件开始于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 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 通过轮作㊁休耕㊁退耕等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㊁重金属污染区㊁生态严重退化区展开综合治理 .2016年6月,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等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在组织方式㊁支持政策体系㊁轮作休耕模式㊁轮作休耕与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上提出具体指导意见.2018年中央部署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农业部将组织专家完善分区域㊁分作物提出耕地轮作休耕技术意见,指导试点地区农民加快掌握休耕要领,办好机具改装配套,落实替代作物种子,做到科学轮作㊁合理休耕.以上休耕制度的演替,标志着我国休耕制度走向组织化㊁制度化㊁规范化和精准化.2㊀休耕模式的研究进展休耕方式,可分为季休㊁年轮休㊁长休等[2].近几年,多名学者在季节休耕方面研究颇多,休耕模式也各有千秋.河北省耕地休耕主要采用季节性休耕和周年休耕,其次为永久休耕;选择的休耕区域主要是在地下水短缺地㊁中低产田和一年二熟区[3].孙敏等[4]研究了季节休耕,在旱地小麦休闲期分别采用休闲期深翻㊁休闲期深松和休闲期不进行任何耕作处理,发现深翻或深松耕作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水,改善底墒,尤其枯水年效果明显.在枯水年和平水年,以休闲期深翻效果较好,在丰水年以休闲期深松效果较好.高艳梅等[5]通过在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渗水地膜和不覆盖处理,发现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渗水地膜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雨,改善底墒,尤其欠水年蓄水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小麦开花前的土壤水分,促进产量提高.B r e t t 等[6]研究发现在水分亏缺的年份里,种植绿肥可以为第二年种植储备更多的水分,绿肥休耕比常规休耕(休闲期不进行任何耕作处理)可多出66%潜在的可矿化氮,说明绿肥休耕可以增加土壤氮含量.T i a n 等[7]研究了在西非使用天然植被休耕㊁豆科覆盖作物休耕和木本731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10期表1㊀我国休耕政策演替T a b l e 1㊀S u c c e s s i o no f f a l l o w p o l i c yi nC h i n a 时间T i m e 政策来源P o l i c y so u r c e s 主题内容S u b je c t c o n t e n t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 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2015年10月 十三五 规划 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 ,并且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制度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通过轮作㊁休耕㊁退耕等方式,对地下水漏斗区㊁重金属污染区㊁生态严重退化区展开综合治理.2016年6月农业部会同中央农办等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要推广轮作500万亩,休耕116万亩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同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耕地草原河湖修生养息规划(2016 2030年)»,提出耕地修生养息要因地制宜,采取 养㊁退㊁休㊁轮㊁控2018年02月24日人民日报按照中央部署,2018年将扩大轮作休耕试点,试点规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开展轮作休耕,到2020年我国耕地轮作休耕面积力争达到5000万亩.灌木篱笆休耕,并确定了休耕期不宜超过2年,如果休耕期为1年,覆盖作物休耕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而木本间隔休耕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更为显著.如果休耕期为2年,自然休耕就可以恢复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王建国等[8]通过小麦和油菜不同轮作休耕模式试验显示休耕模式下小麦和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农田土壤体积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大于连作.并且休耕后第二年种植小麦和油菜,产量显著高于连作小麦和油菜以及油菜 小麦和小麦 油菜轮作模式下的产量.揣小伟等[9]发现如果对污染严重的耕地进行常年休耕,并且在休耕期间种植特殊的植物,能在很大程度上降解土壤的污染,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张景樽[10]对实施5年的冬春季休闲田蓄草养草肥田技术的田块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冬春季休闲田实施蓄草养草肥田技术,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一季草一季稻的轮作办法有利稻田恢复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机质,稳定水稻产量,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综上研究结果表明,休耕期种植作物不同所适宜的休耕期长度也不同,但休耕不同年限和休耕期种植不同的作物,均有利于土壤矿物质以及水分的积累,作物产量的提高,并起到改善土壤肥力的作用.尤其是土壤污染严重则因地制宜种植特殊的作物并选择常年休耕才可缓解土壤现状.3㊀休耕对土壤状况和作物的影响K o l a w o l e 等[11]在尼日利亚西南地区研究了自然休耕和种植豆科作物分别休耕0㊁1㊁2㊁3年,结果发现土壤中的不稳定磷组分随着休耕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和木薯作物的磷摄入量随休耕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休耕时间的延长,磷从一种不可利用的形式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一种形态,休耕过程中的生物质产量可能影响磷循环,休耕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土壤含磷量的主导因素之一.H u m b e r t o 等[12]研究了在半干旱土壤中种植覆盖作物替代休耕可以改善土壤性质,冬季休耕期种植小黑麦㊁冬扁豆㊁春扁豆㊁春豌豆替代免耕冬小麦G休闲期的休耕,可减少风蚀和水蚀,增加土壤有机碳,改善砂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质;种植覆盖作物还可以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减少径流量㊁泥沙量㊁总磷和N O 3GN 的损失.在休耕期种植覆盖作物或饲料作物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团聚体稳定性的提高,但是中断覆盖作物9个月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将逐渐降低.邓琳璐等[13]研究发现休耕轮作有利于积累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减少土壤中交换性氢㊁铝及交换性酸含量,降低土壤酸化速率,提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乔云发等[14]研究指出长期连作可以加快土壤酸化的速度,然而休耕可以减缓土壤酸化,降低土壤的p H .郝宇佳等[15]通过研究高光效休耕玉米轮作技术对土壤的影响发现高光效玉米轮作能提高土层中的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也提高了土壤速效磷的含83110期㊀㊀张艳彦等:休耕研究进展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状况优于传统垄作,土壤养分得到了充分利用,并且减少了流失.王帅等[16]将作物栽培区域划分为种植带和休耕带2个功能区,研究了交替休闲栽培对土壤的影响,发现对暗棕壤全氮含量利用程度较高,能显著提升暗棕壤全钾含量水平,但对有效磷及有机质含量有着明显的消耗作用.庞成庆等[17]在江西省鹰潭的研究发现,添加秸秆休耕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连续种植水稻速效钾含量则逐年下降.曹俏等[18]通过实验表明休耕能降低土壤有机质矿化速度,同时休耕过程中部分土壤有机质的腐殖质化能提升土壤对氮磷钾等养分的保蓄能力,同时休耕可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内部结构及环境,加快植株对养分的吸收.C a e s a rGT o n t h a t等[19]发现在半干旱土壤中种植扁豆可替代旱地小麦免耕轮作中的休耕,可以提高总氮含量,大豆产量.J o h n a t h o n等[20]在半干旱土壤中研究发现在小麦休耕期覆盖作物比种植饲料作物能获得更多土壤中的可利用水,但不足对小麦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在半干旱的中部大平原地区,种植饲料作物可以长期改善土壤特性,值得提倡.吴芸紫等[21]研究了稻-麦连作和稻-休耕系统对田内㊁田埂和沟渠3种生境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发现休耕期对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积极作用,稻-麦连作和稻-休耕系统中的植物群落的组成差异较大,且休耕能促进多年生植物的生长.A i k e n等[22]在半干旱种植系统中,发现用油料作物取代休耕会使冬小麦的生物量㊁籽粒产量和净收益分别下降18%㊁31%和56%.M u l u b e r h a n等[23]探讨了在埃塞俄比亚北部退化山地牧场中,发现植物物种丰富度㊁多样性和草种库恢复的趋势与休耕期呈线性正相关.综上研究结果表明,休耕可以加快土壤中矿物质的循环,减少有机质的矿化,增加土壤养分,改善土壤内环境,益于植株对养分的吸收,同时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降低土壤酸化度.在休耕期种植覆盖作物可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㊁促进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在半干旱地区一般种植覆盖作物对土壤有益,种植油料作物的效果差于休耕.交替休闲可增加暗棕土壤中氮㊁磷的含量.因此休耕对土壤的改善以及作物产量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4㊀展望我国耕地情况千差万别,耕地休养需采取多种休耕方式.如何让休耕的土地进一步恢复地力和肥力,使其走向精准化,这需要相关部门的技术支撑[24].综上文献所述,土壤休耕有利于土壤修复,在休耕期采用一定的措施,如休闲期深翻或覆膜有利于蓄积降雨,改善底墒.休耕期覆盖作物可提高土壤健康和环境质量[25],通过对土壤有机碳螯合和养分循环的积极影响,提高土壤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控制杂草和土壤侵蚀来支持旱地作物的可持续生产[26],同时也可改善砂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质㊁有机碳积累和团聚体的稳定性,可以减缓土壤酸化,提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休耕期添加秸秆也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㊁速效钾,获得更多土壤中的可利用水,对植物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有积极作用.对于休耕期的研究有报道不宜超过2年,如果休耕期为1年,覆盖作物休耕有利于产量提高;如果休耕期为2年,自然休耕就可以恢复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应采用不同休耕方式,否则不适当的覆盖作物㊁休耕方式及休耕时间会耗尽土壤水分并对半干旱地区随后的主要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要使休耕发挥最大作用,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的研究不同休耕模式㊁休耕时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参考文献:[1]㊀王建国.逐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J].中国财政,2015(23):47G49.[2]㊀罗婷婷,雏学荣.撂荒㊁弃耕㊁退耕还林与休耕转换机制谋划[J].西部论坛,2015,25(2):40G46.[3]㊀赵其国,沈仁芳,滕应,等.我国地下水漏斗区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成效及对策建议[J].土壤,2018,50(1):1G6.[4]㊀孙敏,温斐斐,高志强,等.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的蓄水增产效应[J].作物学报,2014,40(8):1459G1469.[5]㊀高艳梅,孙敏,高志强,等.不同降水年型旱地小麦覆盖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8):3589G3599.[6]㊀B r e t tL A,J o s e p hLPJ,J e dT W,e ta1.L o n gGt e r ml e n t i lg r e e nm a n u r e r e p l a c e m e n t f o r f a l l o w i n t h e S e m i a r i dN o r t hGe r nG r e a tP l a i n s[J].A g r o n o m y J o u r n a l,2011,103(4):1292G1298.[7]㊀T i a nG,K a n g B T,K o l a w o l eG O,e t a l.L o n gGt e r me f f e c t s931㊀㊀㊀㊀㊀黑㊀龙㊀江㊀农㊀业㊀科㊀学10期o f f a l l o ws y s t e m sa n dl e n g t h so nc r o ppr o d u c t i o na n ds o i l f e r t i l i t y m a i n t e n a n c e i n W e s tA f r i c a [J ].N u t r i e n tC y c l i n g i n A g r o e c o s ys t e m s ,2005,71:139G150.[8]㊀王建国,路战远,程玉臣,等.轮作休耕对小麦和油菜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J ].北方农业学报,2018,46(4):29G34.[9]㊀揣小伟,黄贤金,钟太洋.休耕模式下我国耕地保有量初探[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9G102.[10]㊀张景樽.冬春休闲田蓄草养草肥田技术[J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9(9):16.[11]㊀K o l a w o l eG O ,T i a n G ,T i ja n i e n i o l a H.E f f e c t so f f a l l o w d u r a t i o no ns o i l p h o s p h o r u sf r a c t i o n sa n dc r o p Pu pt a k e u n d e r n a t u r a l r e gr o w t ha n d p l a n t e dP u e r a r i a p h a s e o l o i d e s f a l l o ws y s t e m s i ns o u t h w e s t e r n N i g e r i a [J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A gr i c u l t u r e ,2005,41(1):51G68.[12]㊀H u m b e r t oB l a n c o Gc a n q u i ,J o h nD H ,A l a n J S ,e t a l .R e pl a Gc i n g f a l l o w w i t h c o v e r c r o p s i nas e m i a r i ds o i l :E f f e c t so n s o i l p r o p e r t i e s [J ].S o i l S c i e n c e S o c i e t y ofA m e r i c a J o u r n a l ,2013,77(3):1026G1034.[13]㊀邓琳璐,王继红,刘景双,等.休耕轮作对黑土酸化的影响[J ].水土保持,2013,27(3):184G188.[14]㊀乔云发,苗淑杰,韩晓增,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农田酸化的影响[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4):468G470.[15]㊀郝宇佳,张含思,张磊,等.高光效休耕玉米轮作技术对土壤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8):1829G1831.[16]㊀王帅,王楠,张溪,等.玉米栽培模式对暗棕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养分状况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6(1):165G170,195.[17]㊀庞成庆,秦江涛,李辉信,等.秸秆还田和休耕对赣东北稻田土壤养分的影响[J ].土壤,2013,45(4):604G609.[18]㊀曹俏,周清,李志明,等.宁乡市治理式休耕对稻田耕层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8(8):37G39,43.[19]㊀C a e s a r GT o n t h a tTC ,S a i n j uU M ,W r i g h t SF ,e t a l .L o n gGt e r mt i l l a g e a n d c r o p p i n g e f f e c t s o nm i c r o b i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Gt i e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a g g r e g a t i o n i na s e m i Ga r i ds o i l [J ].B i Go l o g y a n dF e r t i l i t y of S o i l s ,2011,47:157G165.[20]㊀J o h n a t h o nD H ,K e v i n A ,J o h a n n aD ,e ta l .C a nc o v e ro rf o r ag ec r o p sr e pl a c ef a l l o wi nt h es e m i a r i dc e n t r a l g r e a t p l a i n s ?[J ].C r o p Sc i e n c e ,2018,58:932G944.[21]㊀吴芸紫,刘章勇,蒋哲,等.稻G麦连作和稻G休耕农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比较[J ].草业科学,2017,34(5):1090G1099.[22]㊀A i k e nR M ,O B r i e nD M ,O l s o nBL ,e t a 1.R e p l a c i n g fa l Gl o w w i t hc o n t i n u o u s c r o p p i n g r e d u c e s c r o p w a t e r p r o d u c Gt i v i t y o fs e m i a r i d w h e a t [J ].A g r o n o m y J o u r n a l ,2013,105(1):199G207.[23]㊀M u l u b e r h a nH A ,G u f uO ,A ya n aA ,e t a 1.T h e r o l e o f a r e Ga e n c l o s u r e s a n d f a l l o wa g e i nt h e r e s t o r a t i o no f p l a n td i Gv e r s i t y i nn o r t h e r nE t h i o p i a [J ].A f r i c a nJ o u r n a l o fE c o l o Gg y,2006,44(4):507G514.[24]㊀陶爱祥.中外耕地休养制度比较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7(33):127G128.[25]㊀R e e s eCL ,C l a y D E ,C l a y S A ,e t a l .W i n t e r c o v e r c r o ps i m p a c t o nc o r n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s e m i a r i d r e g i o n s [J ].A g r o n o Gm y Jo u r n a l ,2014,106(4):1479G1488.[26]㊀B a u m h a r d tR L ,S t e w a r tB A ,S a i n ju U M.N o r t hA m e r i Gc a ns o i ld e g r a d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e s ,p r a c t i c e s ,a n d m i t i g a t i n gs t r a t e g i e s [J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2015,7:2936G2960.R e s e a r c hP r o gr e s s i nF a l l o w Z H A N GY a n Gy a n 1,H U A N GX i u Gm e i 2,Y A N GZ h o n g Gr e n 1,Z H A N GF e n gGl a n 1(1.I n n e rM o n g o l i aA g r i c u l t u r eU n i v e r s i t y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o l l e g e ,I n n e rM o n o l i a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fW i l dP e c u l i a r V e g e t a b l eG e r m p l a s m R e s o u r c e a n dG e r m pl a s m E n h a n c e m e n t ,H u h o t 010019,C h i n a ;2.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 Gn i c a l C o l l e g e ,I n n e rM o n g o l i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B a o t o u014109,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L a n db e l o n g s t on o n Gr e n e w a b l e r e s o u r c e sa n d i sa n i m p o r t a n t e l e m e n t i n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t p r e s e n t ,i n t e n s i v e a g r i c u l t u r e g u a r a n t e e s f o o d p r o d u c t i o n ,m e e t i n gp e o pl e 'sn e e d s i n t h e s h o r t t e r m ,b u t l e a d s t o o v e r e x p l o i t a t i o no f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a n dd i r e c t l y a f f e c t s t h e c o u n t r y a n d t h e p e o pl e 's f o o d p r o b l e m.B a s e do n t h i s s t a t u s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m o t e e c o l o g i c a l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g o v e r n a n c e a n d p r o m o t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gr i c u l Gt u r a l ,t h e c o u n t r yp u t f o r w a r d a s y s t e mo f a l t e r n a t e f a l l o wt i l l a g e .T h i s p a pe r s u m m a r i z e d t h e s u c c e s s i o nof t h e f a l l o w p o l i c y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g r e s s o f s ch o l a r si n t h e f a l l o w p a t t e r na n d 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 f a l l o we f f e c t o n s o i l a n d c r o p s .P u t t i n g f o r w a r dt h en e x t p r o s p e c to f f a l l o wr e s e a r c h ,d i s c u s s t h e f u t u r er e s e a r c he m ph a s e so f f a l l o w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b a s i s f o r t h e p r e c i s i o no f f a l l o wt i l l a ge .K e yw o r d s :l a n d ;f a l l o w p a t t e r n ;p r e c i s i o n 041。
国土部:轮作休耕不会改变耕地用途
乡村科技2016.12国家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占用耕地,如何确保一定数量的耕地很关键。
2016年11月3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就《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印发实施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周建春在发布会上表示,整个城乡建设都要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周建春表示,对于确实要占用耕地的,按中央的要求,要“占一补一”“占水田补水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制度,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确保“18.65亿亩耕地红线”不减少,不突破。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提出,到2020年将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到2030年不宜耕作的土地将全部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的任务。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提出,将优先保护的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按照中央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农田要在15.46亿亩以上,这是必须要保护到的。
今年的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中央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
国土资源部今年已经在开展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工作。
目前,106个报国务院批准的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已经审核论证,全域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也在推进。
”周建春说。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把加大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力度作为很重要的措施。
对此,周建春强调:“要提高耕地质量的等别,规划里提到要提高一个等别的要求,提高一个等别相当于一亩地提高100公斤的粮食生产能力。
”目前,《全国“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已经报到国务院。
按照中央的要求,整治的目标是:“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完成8亿亩,力争10亿亩。
”这对保护耕地、确保耕地的休养生息都是非常重要的。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郭锦辉国土部:轮作休耕不会改变耕地用途国务院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创业创新给予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解读
国土资源部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8部门联合印发《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的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维护国家资源和生态安全。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确保建成8亿亩、力争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平均提高0.5个等级(别),其中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别)以上;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耕作层厚度平均达25厘米以上;试点休耕的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的生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初步解决,试点地区轮作面积达500万亩;完成25度以上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和严重污染耕地退耕还林还草任务。
到2030年,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总体改善,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提高,全国不宜耕作土地全部退出耕种。
《规划》要求,要因地制宜,采取“养”“退”“休”“轮”“控”综合措施,探索耕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之路。
一是实施耕地分类管理。
按照质量水平和污染程度,将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三类,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是建立耕地质量考核制度。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开展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作为政府考核评价依据。
探索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对经营期内造成耕地地力降低的,限制其享受有关支农政策。
三是建立和完善耕地休养生息支持政策。
完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政策,支持各类农业经营者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等工作。
中央财政对轮作休耕试点予以补助支持,保证农民种植收益不降低。
四是建立耕地休养生息保障约束机制。
探索建立地方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
强化耕地质量提升各项措施的监督考核,督促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主体依法保养耕地。
五是加快建立耕地污染防控治理体系。
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加强污染源监管,防止工业企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等对耕地环境造成影响。
《规划》强调,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对耕地草原河湖资源禀赋与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定期监测《规划》实施情况和资源保护修复进程,实现监测与评价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