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目录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f18fd2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8.png)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目录第一章:绪论• 1.1 什么是动物学• 1.2 动物学的研究对象• 1.3 动物分类学• 1.4 动物的起源和进化第二章:细胞与组织• 2.1 动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2.2 组织学概述• 2.3 干细胞与组织再生第三章:动物的皮肤与体表结构• 3.1 真皮与表皮• 3.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3.3 体表结构的多样性与适应性第四章:动物的骨骼与肌肉• 4.1 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4.2 肌肉组织与运动• 4.3 骨骼和肌肉的协同作用第五章:动物的循环系统• 5.1 开放型循环系统与闭合型循环系统的区别• 5.2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5.3 血液的成分与功能• 5.4 循环系统与气体交换的关系第六章:动物的呼吸系统• 6.1 呼吸器官的分类与结构• 6.2 气体交换的过程• 6.3 呼吸系统的调节机制第七章:动物的消化系统•7.1 消化器官的分类与结构•7.2 消化过程与消化液的作用•7.3 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第八章:动物的泌尿系统•8.1 泌尿器官的分类与结构•8.2 尿液的形成与排泄•8.3 其他排泄方式与调节机制第九章:动物的神经系统•9.1 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9.2 中枢神经系统与外周神经系统•9.3 感觉器官的分类与功能第十章:动物的生殖系统与生殖行为•10.1 性别与性别决定•10.2 雌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3 雄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0.4 生殖行为与繁殖策略第十一章:动物的进化与适应•11.1 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基本概念•11.2 进化的驱动力与机制•11.3 动物的适应性进化第十二章:动物的行为与社会性•12.1 行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2.2 动物的行为模式与行为习性•12.3 动物的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第十三章:动物的环境与生态•13.1 动物的栖息地与分布•13.2 动物的种群生态学•13.3 动物的群落生态学•13.4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保护以上是《普通动物学第四版》的目录。
2018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备考手册
![2018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备考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5ca76d008a1284ac8504330.png)
2018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备考手册
为方便各位同学复习,仙林南师大考研网特汇总了生命科学学院考研备考手册,尽请查看:
二、复习资料
《2018南师大考研生物化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2018南师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复习全析【含真题与答案】》《2018南师大考研生物化学考试解读与真题答案详解》《2018南师大考研细胞生物学考试解读与真题答案详解》《2018南师大考研生物化学应试模拟四套卷与答案详解》《2018南师大考研细胞生物学应试模拟四套卷与答案详解》三、考研辅导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1对1高分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全科1对1高分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协议通关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全科协议通关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全科协议高辅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冲刺高辅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通关班》
《2018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指导班》
提供个性化复习方案、基础知识囊括、考试重点内容勾画及讲解、近年真题讲解、冲刺高分解题技巧点拨、模拟复习真题实战演练、考前心理辅导、复试内容全方面指导、现场模拟考场等服务。
四、。
大学《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爬行纲课件
![大学《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爬行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5145d2aeaad1f346933fbb.png)
类肢骨退化.
13
14
15
16
4.4 肌肉系统:
由于骨骼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肌肉也 发展的专门化。皮肤肌(尤其是蛇类)发 达,与肋骨、腹鳞一起完成陆上运动。咀 嚼肌发达。
17
4.5 消化系统
▲牙类型多样:
牙齿着生方式: (1)端生齿; (2)侧生齿;(3)槽生齿 牙型: (1) 同型齿;(2)异型齿 毒牙:仅毒蛇有;分为沟牙、管牙;
• 3.卵内有一大的卵黄囊,储存大量养分,保证胚 胎不经变态直接发育的可能性.
• 4.在胚胎发育期间,胚胎本身还发生一系列保 证能在陆地完成发育的适应.即产生三种胚膜: 羊膜、绒毛膜和尿囊膜.
6
• 3.2 羊膜的发生; • 发育:原肠期后,胚胎周围开始突起环状褶,并不
断生长,逐渐向中间愈合成围绕胚胎的两层保护 膜:内层为羊膜,外层为绒毛膜.羊膜与胚胎之间 为羊膜腔,其内充满羊水,使胚胎免于干燥和损 伤.同时,原肠的后部突出形成一个囊:尿囊.是储 存代谢废物和进行呼吸的器官. • 3.3 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 意义:适于在陆地上繁殖.
7
8
9
10
4. 躯体结构对陆生生活的适应
4.1 外形:
分蜥蜴型、蛇型、龟鳖型三类
4.2 皮肤:
干燥、缺乏腺体,具有来源于表皮的 角质鳞或兼有来源于真皮的骨板。
11
12
4.3 骨骼系统:
骨化程度高,软骨少,分区明显. ▲脊柱:分为颈椎、胸腰椎、荐椎和尾椎. ▲头骨:全为硬骨,单枕髁、具颞窝,出现
31
爬行纲五个目特征比较
特征 体表
龟鳖目
背腹具坚甲
喙头目
体被细鳞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dec920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e.png)
《普通动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名称:《普通动物学》二、考试方式:闭卷三、考试时间:90分钟四、试卷结构:总分100分。
其中名词解释题1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20分,简答题35分,综合应用题25分。
五、参考书目《普通动物学》(第4版),刘凌云,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第3版),刘凌云,郑光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六、考试的基本要求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基础学科,其主要研究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行为及系统演化等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要求学生以结构与功能的高度统一、生物与环境的高度适应、动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为主线,根据教材各章节的脉络,全面系统地识记基本概念、重要名词,深刻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动物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动物是不断进化的等基本观点和规律,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
七、考试范围考核知识及要求第一章绪论1、动物的分类与命名方法:物种的概念;双命名法。
要求:理解物种和双命名法的概念。
第二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分裂方式2.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要求:了解动物细胞的分裂方式;理解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动物四大基本组织的特点及功能。
第三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及代表动物的特点;3.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要求: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掌握伸缩泡、细胞内消化、裂体生殖、接合生殖、包囊、应激性等基本概念;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第六章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2.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3.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及主要代表动物的特点。
要求:理解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尤其是水螅的身体构造;比较分析水螅与水母在形态结构的主要异同;掌握皮肌细胞、神经网、辐射对称、世代交替等基本概念;了解腔肠动物的基本类群。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0fb62e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66.png)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绪论动物是一类真核多细胞异养生物,能够进行摄食、运动、感觉、繁殖等生命活动。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根据五界系统,动物被归类为动物界。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中,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物种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亚种是同一物种内的不同地理亚群,各亚群占居不同的分布区,各不重叠,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但具有可分辨的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双名法是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动物的分门是根据细胞数目及分化、体型、胚层、体腔、体节、附肢等特征,将动物分成若干个门。
原生动物门是指营独立生活的真核单细胞动物,由细胞器完成各种生理机能,营养方式主要有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和吞噬营养,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进行。
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种类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完成运动,生殖方式多样,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原生动物门下的分纲包括鞭毛刚、肉足纲、孢子纲、纤毛刚以及包囊。
包囊是原生动物在缺食、干燥、低温等不良条件下,脱去鞭毛或纤毛、缩回伪足,身体变圆,同时向外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外壳。
滋养体是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够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生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裂体生殖是原生动物的滋养体成熟后,其细胞核反复分裂形成多个子核,之后细胞质随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小个体,即裂殖子。
动合子是疟原虫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合子,可以运动,称为动合子。
伪足是变形虫体表形成的临时性细胞质突起,具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普通动物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普通动物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5edfba9e31433239689379.png)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在动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持续利用方面:我国的动物资源十分丰富,动物种类及数量居世界前列,其中许多是我国的特有动物和珍贵动物,有些是珍稀濒危动物。
为了开发利用动物资源,首先要调查研究摸清动物资源的情况,这是一项需要进一步完成的基础工作。
A.对B.错2【多选题】(1分)在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在控制()等方面,动物学都是必要的基础。
为了发展这些有益动物,就需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只有满足了他们所需生活条件,才能使他们健康迅速的发展。
A.生物防治B.农业害虫C.蜂D.蚕E.水产动物F.家畜、家禽3【单选题】(1分)在():动物学及其许多分支学科,比如动物解剖、组织、细胞、胚胎、生理、寄生虫学等是医药卫生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
A.环境卫生方面B.医药卫生方面C.动物科学方面D.生物学方面4【判断题】(1分)在工业工程方面:许多轻工业原料来源于动物。
A.对B.错【判断题】(1分)仿生学应用方面,也离不开动物科学的研究。
A.错B.对6【判断题】(1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合起来,共11个门、6个亚门、23个纲、29个重要代表动物。
A.对B.错7【判断题】(1分)本课程主要学习门、亚门、纲以及重要代表动物的分类地位、主要特征、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特点、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他们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A.对B.错8【判断题】(1分)1866年,赫克尔在他的《普通形态学》一书中明确地论述了生物发生律。
A.错B.对9【判断题】(1分)10大演化规律贯穿了整个学习内容及过程,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基本概念。
A.对B.错10【判断题】(1分)本课程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刘凌云主编的《普通动物学》第四版。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国际上规定了种名和亚种名的命名法,写亚种的学名时,须在种名之后加上亚种名。
A.错B.对2【多选题】(1分)传统的动物分类阶元包括()。
A.属B.种C.门D.目E.科F.界G.纲3【判断题】(1分)种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是指能交配,也能产生后代,但后代不育。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22b044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8.png)
绪论动物:是一类真核多细胞异养生物,能进行摄食、运动、感觉、繁衍后代等生命活动。
动物学: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开展规律的科学。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生物多样性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与生存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是生物界开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根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他物种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亚种:是同一种内的不同地理亚群。
各亚群占居不同的分布区,各不重叠;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但具有可分辨的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双名法:以两个拉丁文或拉丁化了的文字连在一起,表示一个物种的学名。
属名在前,为单数主格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多为形容词,第一个字母小写。
动物的分门:根据细胞数目及分化、体型、胚层、体腔、体节、附肢等,将动物分成假设干个门。
原生动物门特征:一、营独立生活的真核单细胞动物二、由细胞器完成各种生理机能三、1、营养方式:主要有三种,光合营养、渗透营养、吞噬营养。
2、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细胞膜的渗透作用进行。
四、自由生活的种类通过鞭毛、纤毛、伪足等完成运动。
五、生殖方式多样。
无性生殖:裂殖、二分裂、裂体生殖、出芽生殖、抱子生殖;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分纲:鞭毛刚:眼虫、锥虫、夜光虫、盘藻、团藻、钟罩虫、利氏曼原虫、隐鞭虫肉足纲:大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有孔虫、太阳虫、放射虫、等辐骨虫抱子纲:问日疟原虫、球虫、血抱子虫纤丰刚.苗履中钟中赫星中车轮中包囊:反生动物在缺食:枯燥:低温等余良条件下,脱去鞭毛或纤毛、缩回伪足,身体变圆,同时向外分泌物质形成坚厚的外壳。
这种结构叫包囊。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生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b9e35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2.png)
普通动物学第四版课程设计课程背景“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基础生物学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动物的起源、发展、分类和演化。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内部解剖结构、生态习性、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动物学理论知识,具备观察、记录和解释生物现象的基本能力。
课程特点本课程以普通动物学为基础,重点探讨了动物的起源、发展、分类和演化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本课程也涉及到动物的生态习性、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程既注重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操作。
在课程中,将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动物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安排第一章动物的起源和演化本章主要介绍了生命起源、进化和演化的基本概念,以及不同阶段动物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动物门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历程,以及动物的分类方法和原则。
第二章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包括动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方面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应该了解动物的体表构造、内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不同动物组织结构和器官的特点。
第三章动物的生态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态特点和生态适应方式,包括动物的栖息地、食物来源、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生态适应方式,以及不同动物在生态环境中的角色和影响。
第四章动物的行为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行为特点和行为适应方式,包括动物的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动物的行为方式和行为适应策略,以及不同动物行为的种类和变化。
第五章动物的保护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保护问题,包括动物的保护意义、保护方式和保护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应该了解动物的保护重要性和保护方式,以及不同动物的保护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考试和论文。
考试主要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多种题型。
普通动物学 第四版(下)(苍松教学)
![普通动物学 第四版(下)(苍松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8d62b7240c844768eaee48.png)
第十五章脊索动物门15.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5.1.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
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三大特征。
(也是区别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脊索动物还有一些性状在高等无脊椎动物中也具有。
如:三胚层、后口、次级体腔、两侧对称以及躯体和某些器官分节现象等,这些共同的特点表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
1、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位于消化道背面背神经管腹面。
在发生上来自胚胎的原肠背壁。
脊索终生存在于低等脊索动物中(如:文昌鱼)或仅见于幼体时期(如:尾索动物)脊椎动物中圆口类终生保留其它类群只在胚胎期出现脊索,后来被脊椎所取代。
成体的脊索完全退化或保留残存。
脊索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提高了定向、快速的运动的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也使躯体的大型化成为可能。
是脊椎动物头部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条件。
2、背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的神经中枢,位于脊索背面。
在发生上由胚胎背中部的外胚层加厚下陷卷曲所形成。
3、鳃裂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称为鳃裂(也叫咽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咽鳃裂终生存在,(在鳃裂之间的咽壁上着生布满血管的鳃,为呼吸器官)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发: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成体完全消失。
(名词解释)4、如果具有尾,总为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5、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大多数脊索动物中具有红细胞。
15.1.2脊索动物的分类现存的脊索动物约有14000种,分为3亚个门。
逆行变态:一些脊索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结构,形态变得更加简单,如柄海鞘成体形态结构与典型的脊索动物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名词解释)脊索动物,分为3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普通动物学(第4版)练习题集
![普通动物学(第4版)练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9e8b6737bb4cf7ec4bfed0a9.png)
通俗动物学(第4版)演习题集进修要点:1. 各动物门的重要特点2. 各动物门重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3. 最早消失某种器官或组织构造的动物类群.4. 答复简答题和阐述题要有须要的衔接说话,使答案显得通顺流利,前后连贯,有头有尾.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 如今所用的动物分类体系是以动物形态或剖解的和的总和为基本,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剖解学上的很多证据树立起来的,根本上能反应动物界的天然亲缘关系,称为.2. 动物分类体系由大而小有......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破例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不雅消失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不雅性和主不雅性.3. 物种是生物界成长的持续性与间断性同一的根本间断情势;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同一的,由占领必定空间.具有现实或潜在的种群所构成,而与其它物种如许的群体在生殖上是的.4.国际上今朝同一采取的定名法是.二.名词概念1. 物种;2. 双名法;第2章动物体的根本构造与机能一.填空题1. 是生物体构造与机能的根本单位.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3. 细胞决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4. 细胞由一次决裂停滞到下一次决裂停滞之间的刻日称为,它包含和.二.名词概念1. 组织;2.器官;3. 体系.第3章原活泼物门一.填空题1. 原活泼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材由细胞构成,是以也称为.2. 眼虫是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活泼物门(填写纲的名称).3. 绿眼虫的活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活动器官是.草履虫的活动器官是.4. 眼虫在活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构造是和.5. 眼虫在有光的前提下经由过程叶绿素应用光能进行光合感化,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养分方法称为.在无光的前提下,眼虫也能经由过程体表接收消融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养分方法称为.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活泼物多余滋生密集在一路时可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伤害很大.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活泼物.它们分离是和,引起的疾病分离是和.8. 利什曼原虫的生涯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体内.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资,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是以称为.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构造是.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重要管,小核重要管.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均衡的构造是和.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重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重要由传染.16. 原活泼物伸缩泡的重要功效是.二.名词概念1. 伪足;2. 变形活动;3吞噬感化;4. 胞饮感化;5.裂体生殖;6. 接合生殖;三.问答题1. 为什么说原活泼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略.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庞杂和最高级的?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来源一.填空题1. 卵裂的方法与卵黄的若干及其在卵内的散布情形有关,根据卵裂产生的部位可分为和两种方法.2. 卵裂生成的决裂球形成中空的球状胚,称为,中心的空腔称为,概况的细胞层称为.3. 原肠胚的形成在各类动物有所不合,重要有....等几种方法.4. 动物中胚层及体腔的形成方法有两种,即和.5. 多细胞动物来源的重要学说有和两大类.二.名词概念生物产生律第5章多孔动物门一.填空题1. 多孔动物(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在演变上是一个侧枝,是以又称为.2. 多孔动物的水沟系有3种根本类型,即.和.3. 多孔动物的无性滋生可分为和形成两种方法.二.名词概念中心腔;细胞内消化; 出芽生殖;逆转.三.问答题1. 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第6章腔肠动物门一.填空题1. 最早消失神经体系的动物是.2. 水螅外皮肌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身材的分列,压缩是可使身材或触手;内皮肌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沿着体轴或触手的中间呈分列,压缩时可以使身材或触手.3. 水螅外胚层中具有捕食和防御机能的细胞是.4. 水螅的无性生殖方法为.5. 进行有性生殖时,水螅的生殖腺是由的分化形成的暂时性构造,而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种类的生殖腺来源于.二.名词概念1. 辐射对称;2. 两辐射对称;3. 细胞外消化;4. 消化轮回腔;5. 网状神经体系.第7章扁形动物门一.填空题1. 最早消失固定生殖腺的动物门是.2. 涡虫体壁中具有捕食和防御机能的构造是.3. 涡虫头部具有感光功效的构造是,具有触觉和嗅觉功效的构造是.4. 海产扁形动物的幼虫阶段称为.5. 华枝睾吸虫的生涯史中有两个中心寄主,第一中心寄主是,第二中心寄主是.6. 血吸虫能引起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的血吸虫病,个中心寄主是.7. 肝片吸虫的中心寄主是,布氏姜片虫的第一中心寄主是.8. 与寄生生涯相顺应,扁形动物中的的消化体系十分简略,而则没有消化体系,经由过程皮层直接接收食物.9. 猪带绦虫的身材分为.和3个部分.10. 根据节片内生殖器官的成熟情形,猪带绦虫的节片可分为.和3种.11. 沾染了猪带绦虫的猪肉内常含有具沾染性的囊尾蚴,这种猪肉俗称为.12. 吸虫纲用于吸附在寄主体内的构造有和,绦虫纲用于吸附在寄主体内的构造有和.13. 最早消失三个胚层的动物是.二.名词概念1. 两侧对称;2. 不完整消化体系;3. 原肾管;4. 梯型神经体系;5. 中心寄主;6. 终末寄主;三.问答题1. 什么是两侧对称?两侧对称体系体例的出如今动物进化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 中胚层的出如今动物演变史上具有什么重要意义?第8章假体腔动物一.填空题1. 从假体腔动物开端,消化道分化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后肠是由内陷形成的,中肠来自,是重要的消化和吸结束合.2. 蛔虫的上皮层是,细胞界线不清晰,在背.腹及两侧部分加厚,称为背.腹及两侧,形成.及.3. 线虫的渗出体系仍然属于原肾型,是一种特别的原肾管,重要分为和两类.4.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种是由线虫动物引起的,引起这两种病的寄生虫是和.5. 轮虫的身材一般分为.和3部分,体外被角质膜,在躯干部常增厚,称为;有些部位因角质形成的硬度不合而形成折痕,外形酷似,是以虫体可伸缩自如.6.在线虫的发育进程中,一旦器官产生完成,除了生殖细胞外,所有体细胞的有丝决裂停滞,是以体细胞数量不再变更,这种现象称为,是所有线虫动物的特点之一.7. 轮虫的体形构造具有高度多样性,但又具有显著配合的重要特点:①体前端有,②口后有和.二.名词概念1. 假体腔;2. 完整消化体系;3. 蜕皮;4. 孤雌生殖.三.问答题1. 与扁形动物比拟,假体腔动物消失了哪些提高性特点?第9章环节动物门一.填空题1. 分节现象的特色是,每个别节之间在体内以相分隔,在体表响应形成,为体节的分化;很多内部器官表示出的现象.2. 是海产环节动物的原始附肢情势的活动器官,具有活动和双重功效.3. 海产环节动物个别发育的幼虫期是.4. 蚯蚓的活动器官是.5. 蚯蚓在性成熟时第14~16节的上皮变成腺体细胞,比其它部分肥厚,无节间沟,色暗呈环状,称为.6. 蚯蚓的体腔在背中线自11/12节之间的节间沟开端有孔与外界相通,称为.7. 蚯蚓的脏体腔膜在中肠处特化形成,有相似于肝脏的功效.8. 蚯蚓在肠壁背侧中心凹入形成一纵沟,称为,可增长消化接收面积.9. 蛭俗称蚂蟥,大部分种类的真体腔退化缩小,轮回体系被代替.二.名词概念同律分节;异律分节;真体腔;闭管式轮回;后肾管;索式神经体系.三.问答题1. 分节现象的出如今动物进化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 真体腔的消失有何进化意义?3. 蚯蚓有哪些顺应泥土洞居生涯的外形特点?第10章软体动物门一.填空题1. 软体动物的身材一般可分为..和四部分.2. 软体动物外衣膜与内脏团之间的闲暇称为,肛门.肾孔.生殖孔等直接或间接启齿于此.3. 软体动物的贝壳一般由.和三层构造构成.4. 贝壳的外层和中层由渗出形成,随动物体和外衣膜的发展而面积不竭扩展,一旦形成就不再增厚.5. 滤食性和植食性软体动物在胃肠接壤处有一杆状构造,称为,上有与消化有关的水解酶,可消融后释放到胃中.6. 最早具有真正心脏构造的动物是.7. 软体动物通事后肾管与围心腔配合完成代谢废料的收集和渗出,这种构造称为.8. 软体动物的中枢神经体系由..和四对神经节及神经连索构成.9. 动物界中最早消失专职呼吸器官的是.10. 淡水蚌类发育进程中有一特别的幼虫期,称为.11. 腹足纲神经体系的与其它软体动物最大的差别是在食道高低阁下交叉形成“8”字形.12. 软体动物的足因生涯方法不合而形态各别,腹足纲的足,利于爬行;双壳纲的足呈,可发掘泥沙;头足纲的足特化成和,成为捕食器官和在水中快速活动时的喷水加快器官.13. 头足类雄性左侧第5腕的中心吸盘退化,可将精荚送入雌体内,称为.14. 食物在乌贼食管内的转运重要靠的压缩和舒张来完成,这与软体动物其它类群重要依靠来输送食物不合.15. 乌贼口腔的前面有一对鸟喙状的的颚片,称为,由壮大的肌肉安排,可撕咬.切碎食物.16. 乌贼体不和皮肤下的壳囊内有一石灰质内壳,称为.17. 乌贼碰到安全或进攻其它生物时可释放墨汁染黑海水的构造是.18. 与快速活动的生涯方法相顺应,头足纲的轮回方法为.19. 我国国度I级重点呵护野活泼物鹦鹉螺属于软体动物门的(填写纲的名称).二.名词概念开管式轮回;卵胎生.三.问答题1. 外衣膜在软体动物的生涯中有那些重要感化?第11章节肢动物门一.填空题1. 动物界中的第一大类群是,第二大类群是.2.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固然能很好呵护内部器官,但同时也限制了个别的发展与活动,是以节肢动物都有按期的现象.3. 在较原始的节肢动物类群中,端肢的外叶和内叶同样蓬勃,这类附肢称为;在较高级的类群中,端肢的外叶缺掉或退化,只有内肢蓬勃,这类附肢称为.4. 水生节肢动物一般用或呼吸,陆生节肢动物一般用或呼吸.5. 甲壳亚门(如中国对虾)的呼吸器官是,螯肢亚门肢口纲(如东方鲎)的呼吸器官是,蛛形纲(如蜘蛛)的呼吸器官是,多足亚门(如蜈蚣)和六足亚门(如虫豸纲)的呼吸器官是.6. 中国对虾的身材分为和两部分.7. 中国对虾腹部第6对附肢的内肢和外肢都很广大,称为,与尾节配合构成;雄虾腹部的第1对泅水足内肢特化为.8. 中国对虾的渗出器官是,可排出代谢废料和调节血液离子均衡,然而蛋白质代谢产品氨则由排出.9. 蜘蛛腹部末尾用于结网的构造称为,这是本纲动物特有的构造之一.10. 蛛形纲的呼吸器官有和两种,渗出器官有和两种.11. 多足纲(如蜈蚣)的身材分为和两部分.12. 虫豸的身材分为.和三部分.13. 虫豸的身材属于异律分节,并切高度愈合形成了不合的体部,分离履行不合的心理功效,个中头部是中间,胸部是中间,腹部是中间.14. 虫豸的触角由.和三部分构成.15. 虫豸最根本的口器类型是,由...和五部分构成,其它口器类型都是在此基本上演变形成的.16. 虫豸的胸部分为 .和三部分.17. 虫豸的胸部平日有两对翅,长在中胸的称为,长在后胸的称为.18. 虫豸的足平日由....和前跗节构成,前跗节一般特化成爪.19. 虫豸的渗出器官主如果着生于中肠与后肠接壤处的一些修长盲管,称为.20. 蜘蛛和虫豸都可经由过程马氏管来排出代谢废料,但它们在发育上的来源不合,蜘蛛的马氏管来源于,而虫豸的马氏管来源于.二.名词概念混杂体腔;马氏管;洄游;完整反常;不完整反常;渐反常;半反常;三.问答题1.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有什么重要感化?2. 气管为什么被以为是动物界中最高效的呼吸器官?3. 为什么节肢动物会成为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动物?第12章触手冠动物一.填空题1. 触手冠动物包含.和三类动物.2. 触手冠动物在身材前端(上端)都有一圈触手围绕口形成圆形或马蹄形的触手冠,也称.3. 触手冠动物既有原口动物的特点,又有后口动物的特点,是介于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之间的一个类群;根据分子证据,联合形态与胚胎的研讨成果,可以以为触手冠动物是具有的动物.二.名词概念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第13章棘皮动物门一.填空题1. 无脊椎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是.2. 棘皮动物的身材包含中部的和向四周辐射凸起的两大部分,有口的一面称为,没有口的一面称为.3. 水管体系是棘皮动物特有的构造,包含......和.4. 棘皮动物的活动器官是,除完成活动外,它还有.及的功效.5. 棘皮动物的血体系由一系列与水管体系响应的管道构成,包含...等,与之相伴的围血体系是由体腔的一部分发育而来,分离称为..等.6. 棘皮动物与其它无脊椎动物不合,具有形成的内骨骼,可随动物的发展而长大.7. 棘皮动物的神经体系重要由.和三个神经系构成.8. 棘皮动物的口神经系由发育而来,由神经环和辐神经构成,司功效,是棘皮动物最重要的神经构造;下神经系和反口神经系由发育而来,司功效,这在动物界中是一个特例.9. 海盘车的体表光滑,有很多.和.10. 海盘车的叉棘很小,呈钳状或铰剪状,在肌肉牵引下活动,具有功效;皮鳃呈泡状,为体腔膜经骨片间隙达于体表后与表皮配合外凸形成,与体腔相通,有和功效.11. 海参从肠与泄殖腔接壤处向体两侧发出的一对细管,细管发出的分支再逐级分支后形成树状构造,是其特有的呼吸器官称为,受到刺激时可以从肛门射出,抵抗和围绕纠缠敌害,今后可以再生.第14章半索动物门一.填空题1. 半索动物门最罕有的代表动物是.2. 柱头虫的身材呈蠕虫状,两侧对称,分为.和三部分.3. 柱头虫的口腔位于领部,其背壁向前延长成一个短盲管至吻腔基部,称为,曾被以为是不完整的脊索,并把具有这一构造的动物称为.4. 柱头虫的呼吸器官是位于咽背部两侧的“U”字形.5. 柱头虫的渗出器官是.二.问答题1. 简述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体系演变中的地位* 分解问答题1. 试述无脊椎动物体系体例(身材对称情势)的演变趋向.2. 试比较无脊椎动物各类型的体腔.3. 试述无脊椎动物各体系的演变趋向.4.试述脊椎动物各体系的演变趋向.。
第三章 神经系统ppt课件(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
![第三章 神经系统ppt课件(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刘凌云)](https://img.taocdn.com/s3/m/1d21564cf18583d049645976.png)
3、肌长-肌张力关系
• 肌肉收缩前就作用在肌肉上的负荷,使肌肉 已经处于某种长度的拉长状态,使其具有一 定的初长度,称为前负荷。
• 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它不 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但能阻碍肌肉的缩短, 称为后负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这两种离子通过膜结构中的电压门控性K+通道和 Na+通道的易化扩散,是形成神经和骨骼肌细胞静息 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直接原因。
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ction potential
Na+ K+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
(1)细胞受到有效刺激,膜去极化达到阈电 位时,引起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激活), Na+顺电-化学梯度呈再生性内流,直至膜内正 电位接近Na+平衡电位。
K+的净外流量等于K+的的净内流量,K+的跨膜流动达到了 平衡,膜对K+的跨膜净通量为零,膜两侧的电位差也稳定 于某一相对恒定水平。这时的膜电位称为K+平衡点位。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bd683bddccda38376baffc.png)
生物竞赛参考书目推荐(完整版)第一模块: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约占联赛试题25%)一、生物化学部分(约占模块30+%)1. 生物化学原理(第三版)主编:杨荣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目前更新到第三版。
杨sir的生化极其有个人特色,比起简明生化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知识内容,知识窗介绍的小故事也很好很有趣,就是页码写在前面的目录十分诡异。
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2. 生物化学(第四版)主编:王镜岩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原沈同先生的大部头,上下两册,加起来1400+吧。
目前出到第四版,但电子版为第三版。
应该是国内生化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书籍,内容巨细无遗,解释了很多细节问题(NAD的A是干啥的?为什么原核DNA复制需要Tus-Ter系统),其实读全了也就把分子给拿下了。
一般而言,本书超过了竞赛的要求;问题也存在,如有一些小错,以及部分知识点没有更新,需要有选择的阅读,平时遇到问题多多查阅即可。
如果觉得太厚了还有个二合一脱水版《生物化学教程》,内容就少多了,查很多都查不到。
经验值:超级多掉落宝物:国奖3.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五版)主编:张丽萍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由原来的小白皮小黑皮变成了第五版的小蓝皮。
适合入门,但对付联赛及以上的竞赛是不够的。
另外相对来说书中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最基础的单糖构型与旋光性就写错了,但是在讲氨基酸时构型与旋光性的关系又是对的(迷惑操作大赏)。
大家在看书的时候务必保持清醒。
经验值:一般掉落宝物:省一4. 普通生物化学(第五版)主编:郑集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简介:郑集老先生的生化教材,目前是第五版。
初版厚度内容大体相当《生物化学教程》,第五版大幅精简,把更多内容以多媒体形式在线化了,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大学教材追随国外教材的趋势。
如果觉得沈同厚这本是不错的选择。
郑老先生后来写过很多与养生相关的书籍,想必从生化的研究中获得了很多灵感~经验值:很多掉落宝物:省一及以上5. 其它生物化学教材喜欢更换不同版本的教材补充阅读的同学,生化这块还可以读的有清华大学王希成老师的生物化学(稍稍强于生化简明,比其它基本内容都少),以及人卫版的生物化学(相比生理没有大优势,内容多于王希成版少于其它)等。
普通动物学笔记(第四版)
![普通动物学笔记(第四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76d760a98271fe910ef980.png)
普通动物学笔记绪论1.1 动物学的涵义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分支,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1.2 研究动物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制约,错综复杂的整体,动物是生物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要学习研究生命科学,首先要具有正确的生物学观点。
对复杂的生命现象的本质的探讨,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做出结论,需要用生物学的观点善于对科学的事实加以分析和综合。
2.1 基本观点生物学观点:动态地注意形态与功能的统一,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机体各层次之间的联系,以及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
2.2 基本方法2.2.1 观察描述法观察是动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过观察从客观世界中获得原始第一手材料。
科学观察的基本要求是客观地反映所观察的事物,并且是可以检验的。
观察结果必须是可以重复的。
只有可重复的结果才是可检验的,从而才是可靠的结果。
观察需要有科学知识。
观察切不可为原有的知识所束缚。
描述即将观察的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
包括:文字描述、绘图(生物图)、摄影、摄像、仪器记录2.2.2 比较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无从揭示生命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没有比较无法处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大量材料。
只有通过对不同种属动物从宏观的形态结构到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的比较,才能对有关动物学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到正确的结论。
2.2.3 实验方法实验是在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对动物生命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3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用生物学的观点和比较分类、归纳求同、演释推理的方法,掌握动物的体制结构,形态机能,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等基础知识,并加深对以动物代谢和适应为中心,发育为骨干,及动物界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统一、形态与机能的统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动物学原理的理解。
3.1 教材:“基础动物学”全国统编教材修订本3.2 参考书“普通生物学”顾宏达主编复旦出版社“动物学大全”[美]克利夫兰科学出版社3.3 网址:基础生物学实验室网页http://10.24.14.111/bblfu4 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和分类15.1.1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重点)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
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三大特征。
(也是区别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脊索动物还有一些性状在高等无脊椎动物中也具有。
如:三胚层、后口、次级体腔、两侧对称以及躯体和某些器官分节现象等,这些共同的特点表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来。
1、脊索是身体背部起支持作用的棒状结构,位于消化道背面背神经管腹面。
在发生上来自胚胎的原肠背壁。
脊索终生存在于低等脊索动物中(如:文昌鱼)或仅见于幼体时期(如:尾索动物)脊椎动物中圆口类终生保留其它类群只在胚胎期出现脊索,后来被脊椎所取代。
成体的脊索完全退化或保留残存。
脊索的出现是动物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强化了对躯体的支持与保护功能,提高了定向、快速的运动的能力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也使躯体的大型化成为可能。
是脊椎动物头部以及上下颌出现的前提条件。
2、背神经管是脊索动物的神经中枢,位于脊索背面。
在发生上由胚胎背中部的外胚层加厚下陷卷曲所形成。
3、鳃裂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称为鳃裂(也叫咽鳃裂)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咽鳃裂终生存在,(在鳃裂之间的咽壁上着生布满血管的鳃,为呼吸器官)陆栖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发: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成体完全消失。
(名词解释)4、如果具有尾,总为于肛门后方,称为肛后尾。
5、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循环系统为闭管式(不包括尾索动物)大多数脊索动物中具有红细胞。
15.1.2脊索动物的分类现存的脊索动物约有14000种,分为3亚个门。
逆行变态:一些脊索动物经过变态,失去一些重要的结构,形态变得更加简单,如柄海鞘成体形态结构与典型的脊索动物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变态,称为逆行变态。
(名词解释)脊索动物,分为3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1)尾索动物亚门包括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
2)头索动物亚门仅存头索纲,个体呈鱼形,头部不明显,故称无头类。
代表动物文昌鱼。
3)脊椎动物亚门(有头类):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
4)文昌鱼的循环系统与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文昌鱼的消化系统有口、咽喉、肠和肛门,咽的内壁具有纤毛、背板、内柱等构造。
文昌鱼靠轮器和咽部纤毛的摆动,使带有食物微粒的水流经口入咽,食物被滤下留在咽内,而水则通过咽壁的鳃裂至围鳃腔,然后由腹孔排出体外。
咽内的食物微粒被内柱细胞的分泌物粘结成团,再由纤毛运动使它从后向前流动,经围咽沟转到咽上沟,往后推送进入肠内。
肠的末端开口于身体左侧的肛门。
循环系统:血液循环。
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闭管式,即血液完全在血管内流动,这种情形与脊椎动物基本相同。
无心脏,但是具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因而被称为狭心动物。
5)脊椎动物亚门;神经管的前端分化为脑,又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
文昌鱼的肌肉节呈“〈”形排列。
漏斗状结构为口笠。
略呈方形的结构为,生殖腺。
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圆口纲动物是现存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没有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包括:七鳃鳗目和盲鳗目两类。
(一)圆口纲的主要特征:1、口为吸附式,没有上下颌,故称无颌类;2、脊索终生存在,没有脊椎,只有神经弧的雏形;3、只有奇鳍,无成对的偶鳍,附肢;4、只有一个鼻孔,位于头部中线上;5、具有独特的呼吸器官鳃囊;6、内耳中只有1或2个半规管。
7、生活方式营寄生或半寄生。
(二)圆口纲的分类:1.七鳃鳗目:具有口漏斗和角质齿,鳃囊七对,以口漏斗吸附在鱼体表营半寄生生活。
如日本七鳃鳗。
2.盲鳗目:口位于最前端,无口漏斗,具有4对口缘触须,鳃孔1-16对,常从鱼鳃钻入体内营体内寄生,如盲鳗、粘盲鳗。
七鳃鳗目和盲鳗目的特征、区别(选择、填空)七鳃鳗目:1)具有吸附型的口漏斗和角质齿,口位于漏斗的底部。
2)鼻孔在两眼间的稍前方。
3)脑垂体囊为盲管,不与咽部相通。
4)鳃囊7对,分别向体外开口,鳃笼发达。
5)内耳有2个半规管。
6)雌雄异体,卵小,发育有变态。
7)大多数种类的成鳗营半寄生生活。
盲鳗目:1)无背鳍和口漏斗,口位于身体最前端,有4对口缘触须;2)无呼吸管,脑垂体囊与咽相通,鼻孔开口于吻端。
3)眼退化,隐于皮下。
4)鳃孔 l~16对,随不同种类而异,鳃笼不发达。
5)内耳仅一个半规管。
6)雌雄同体,卵大,无变态。
7)营寄生生活。
鱼类水生生活的特征,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主要区别(重点)试从鱼类的形态结构说明其是脊椎动物中最适合生活大水中的一大类群1、鱼有腮,可以在水中呼吸2、鱼体型为流线型,可以减少阻力3、鱼体内有鱼鳔,可以让鱼保持在适合生存的水层4、鱼有许多分化的鳍,起不同的作用5、鱼有侧线,可以平衡体内渗透压,并起到感知水流的作用6、大部分鱼背部为深色,腹部为浅色,属于保护色7、生殖能力强(一)生物学特征1、具上下颌及成对附肢(偶鳍);2、骨骼为软骨或硬骨;脊索由脊柱替代.3 、头骨更完整;脑和感觉器官更发达;4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体被骨鳞或盾鳞,体表具侧线;5 、鳃为呼吸器官;6、以鳔或脂肪调节身体比重(使其生活在不同的水层)7、单循环;8、具调节体内渗透压机制。
(二)较圆口类进步的特征:1.始具上下颌,进入颌口类行列;2、始具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3、始具一对鼻孔和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
鱼纲的主要特征17.1.1 外形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鳃盖后缘至肛门之间为躯干。
1、体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棍棒形纺锤形:头尾轴长,背腹轴次之,左右轴最短;如鲤鱼。
侧扁形:头尾轴较短,左右轴最短,背腹轴最长;如蝴蝶鱼。
平扁形:背腹轴最短,左右轴特长,营底栖生活,如刺鳐;棍棒形:头尾轴延长,左右轴,背腹轴均很短,整体呈棒状,如黄鳝、鳗鲡。
2、尾部的形状:原尾型(圆口类或鱼类幼鱼)、歪尾型(鲨类或鲟类)、正尾型(大多数硬骨鱼)3、鱼类的鳍奇鳍:背鳍、臀鳍,保持平衡,辅助运动;尾鳍:控制方向,推动鱼体前进。
偶鳍:胸鳍、腹鳍各一对,维持平衡,调节方向。
4、有成对的附肢(偶鳍)1)软骨鱼的鳍:尾鳍:歪尾型。
偶鳍:呈水平位2)硬骨鱼的鳍:尾鳍:正尾型。
偶鳍:呈垂直位17.1.2 皮肤及其衍生物1、鱼类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2、鳞片:根据形状的不同分为三种,盾鳞、硬鳞、骨鳞,骨鳞分为硬磷、圆鳞和栉鳞。
盾鳞: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
软骨鱼类硬鳞:真皮演化而成,鳞片呈斜方形,见于鲟鱼和雀鳝等。
圆鳞:由真皮演化形成,游离的一端光滑,多见于鲤科鱼类。
栉鳞:游离的一端生有许多细小锯状突起。
17.1.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中轴骨骼包括头骨、脊椎和肋骨。
附肢骨骼包括鳍骨、带骨。
鳍骨又分为奇鳍骨和偶鳍骨1、头骨:脑颅和咽颅连接:以舌颌骨将下颌悬挂于脑颅(舌接式)(1)脑颅软骨鱼:构造简单,只是一个软骨脑箱保护脑部硬骨鱼:由许多硬骨骨片所组成。
(2)咽颅颌弓:一对,支持上下颌舌弓:一对,舌的支持物鳃弓:五对,支持鳃,最后一对鳃弓不具鳃,长咽喉齿。
2、脊椎脊椎:体椎与尾椎。
体椎附有肋骨双凹型椎体(鱼类特有):每一脊椎的椎体,前后两面都是凹型。
3 附肢骨骼:肩带和腰带17.1.4 肌肉系统肌肉:分化程度不高,分节明显,由肌节构成,有的特化形成发电器(电鳐、电鳗)。
但非洲电鲇发电器由真皮腺转化而成。
17.1.5 消化系统1、出现上、下颌。
口的位置与食性关系密切2、出现牙齿:多出齿;滤食器官。
3 出现鳃耙:着生在鳃弓内侧的骨质突起,数目、形状和疏密程度与食性有关。
4 出现食道与胃、肠的分化。
螺旋瓣:软骨鱼类肠壁向内突出呈螺旋形的薄片结构。
具有延缓食物通过和增加消化吸收面积的功用。
幽门盲囊:硬骨鱼5 泄殖腔孔(软骨鱼)和肛门、泄殖孔(硬骨鱼)消化道的长短因食性不同而有差异: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明显,肠管较短草食性鱼类:胃、肠分化不明显,肠管较长6 消化腺:软骨鱼: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硬骨鱼:肝胰脏7、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由4个层组成:浆膜、肌层、黏膜下层、黏膜。
17.1.6 呼吸系统1)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
鳃的结构:鳃弓、鳃耙、鳃丝。
鳃的构成:鳃小片(次级鳃瓣)—鳃丝(初级鳃瓣)—鳃片(半鳃)—全鳃2)软骨鱼与硬骨鱼鳃的构造比较:逆流交换:水流经鳃丝行气体交换时,水流的方向与次级鳃瓣毛细血管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促使气体的充分交换。
3)鳔和浮力:鳔:在大多数鱼类无呼吸功能,仅具调节比重的作用;使鱼类在不同水层悬浮开鳔类:有一鳔管通入食管背面,以吞咽或吐出空气调节气体。
闭鳔类:不具鳔管,依靠鳔的红腺和卵圆区来调节气体容量。
17.1.7 循环系统心脏: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动脉圆锥(或动脉球)A、心脏小,血流速度慢;B、心脏位于最后一对鳃弓腹侧,较靠前;C、心脏为一心房一心室,单循环;D、肺鱼的心脏开始出现分隔,向双循环发展。
17.1.8 排泄系统和渗透压系统1 、软骨鱼的排泄物以尿素为主。
硬骨鱼的排泄物以铵盐为主排泄系统由肾、输尿管和膀胱组成,其功能除排泄尿液外,在维持鱼体内正常的体液浓度,进行渗透压调节也有重要的作用。
2、渗透压的调节:简述鱼类肾脏在调节体内渗透压方面所起的作用。
答:鱼类具有调节渗透压的机能。
淡水鱼类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为一高渗溶液,以血液冰点下降表示其渗透压,约为—,而淡水则接近于0℃(海水为—2.0℃)。
按渗透原理,体外的淡水将不断地通过半渗性的鳃和口腔粘膜等渗入体内,但肾脏可借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及时排出浓度极低几乎等于清水的大量尿液,保持体内水分恒定。
淡水鱼类在尿液的滤泌和排泄过程中,丧失的盐分很久;这是因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将滤泌尿液中的盐分重新吸收回血液内。
此外,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这对鱼类维持渗透压的平衡,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把淡水鱼置于海水中,则会造成组织失水而体内积贮过量盐分、血液粘滞性提高、血细胞沉降速度减慢,最后导致死亡。
海洋鱼类体液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为一低渗性溶液。
按渗透原理,体内水分将不断地从鳃和体表向外渗出,若不加以调节,可因大量失水而死亡。
为维持体内、外的水分平衡,鱼类除了从食物内获取水分外,尚须吞饮海水,然而吞饮海水的结果又造成了盐分浓度在鱼体内的增高。
为减少盐分的积聚,海鱼把吞下的海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的盐分排出而把水分截留下来,使体液维持正常的低浓度。
海洋鱼类肾脏内的肾小体数量比淡水鱼类少得多,甚至完全消失,以此达到节缩泌尿量和水分消耗的目的。
软骨鱼类用另一种方式调节渗透压以适应海水生活,它们的血液中因含2%左右的尿素而浓度高于海水,不致产生失水过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