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式教学模式案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式教学模式案例研究
一、模式提出
面对“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以及教辅资料泛滥、质量下降等情况,较好的做法是根据学校生源情况教师自己编写学练卷。
物理科组本着“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着力提高师资水平”的精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逐步形成“先学后教”的学案式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是在掌握学习和探究性教学两种模式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初中物理义务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对章节教学最有利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支架式教学策略指导“学练卷”的编制和使用,发挥先进的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而形成的理论框架。其教学程序大致可分为目标学习、课前预习的“先学”部分以及基础训练(课堂交流)、反馈提高的“后教”两大步骤四小环节,特点是有一个实际载体------学练卷。
在编写学练卷过程中进行学案研究及教学反思是发展、完善教学模式的过程。下面针对《泰安中学2010学年初三学练卷》的编制、使用情况,就两大步骤四小环节谈谈对以学练卷为载体的教学模式的理解、运用,以便于在科组内进一步交流、传播。
二、案例分析
1、从了解“学习目标”开始培养学习主动性。学生熟悉这一步骤后,这一环节归入“先学”部分。
案例1:摘自初三(下)中考复习第2章第1节《物体的运动》学练卷。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熟悉学习目标。上面4个学习目标中的第2、3两小点可以归纳为估测和准确测量两种,提示学生估测的方法有经验法、自然现象法、身边物品法等。第1、4两小点分别是对运动的定性及定量描述。通过对“学习目标”的学习,不但使学习具有较强指向性,也容易形成经常分析、归纳的自学习惯。
案例2:摘自初三(上)第14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学练卷。
这一章节的目标具有明显的课改特征,不要求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强调会公式的推导过程,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教师不能盲目照抄照搬近几年的中考题及各类复习题,要根据课标要求进行筛选,并指导学生不要去做大量的形式繁多的计算题,把精力放在对过程的理解上。
2、把教材中可以先学的内容全部纳入“课前预习”。“激发探究活动的主要条件是安排好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由于真实的任务中学生了解自已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人翁感,任务本身如果具有挑战性,解决了问题就是奖励,容易激发内部动机”。学练卷中的先学内容方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在教材创设的文字、图片情景中进行课前预习。设计的教学策略是问题情景、整合与应用的自主学习策略。
案例3:摘自初三(上)第13章第1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学练卷。
案例4:摘自初三(上)第14章第1节《压强》学练卷。
案例3中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简单,又具体代表性,例如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作用”等,设计学练卷时给出阅读范围后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懂得多数测量工具的学习都要从这几方面入手。案例4中的插图源自学生生活又很有趣,提1~2个问题便可引发思考,在尝试回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2)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的课前预习。设计的教学策略是搭脚手架、进入情景、独立探索的支架式教学法。
案例5:摘自初三(上)第14章第1节《压强》学练卷。
案例5中实验1的器材有手和铅笔,实验过程为体验式,实验结论涉及新课内容,比较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实验2中的器材简单易寻,实验步骤涉及到控制变量法,观察实验时涉及到转化法,要求比实验2有所提高。
3、“反馈提高”检验一节课的效度。
小测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题目不能太难,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触类旁通。这一环节除了检测效度外,还要给予大部分学生积极的期望。不适合小测的章节可采用有观察提问、口头练习、生生互问等反馈方法
案例6:摘自初三(下)中考复习第4章第4节《物体运动》学练卷,图1。
三、正确理解“先学后教”学案式教学模式
1.目标及预习内容上体现“先学”。对于章节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编制的学练卷,借助教科书来完成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时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付出不同的时间,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这种模式让学生安排自已的学习时间,互相之间不会因教学内容的难度而互相牵制。
2.课堂交流上体现“后教”。用各种手段促进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师生讨论、生生讨论、小组协同讨论及优生帮扶等方式完成初步学习任务。课堂上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收集习题时对所涉及到知识点的学习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后教就会变得更加有效。
3、案例研究使理论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章节内容学练卷的设计为主线,通过一线教学的实践及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学练卷进行评价、反思、改进,逐步形成质量较高的教辅资料。
参考文献
[1]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
[2]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
[3]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