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
中国博士在美蒙冤入狱7年才道真相
中国博士在美蒙冤入狱7年才道真相2010年的一则新闻:中国留美博士涉恐入狱,当年许多人并不知道真相,只有这个中国留美博士翟田田感到很冤!虽然在异国他乡经历4个月的牢狱之灾后终于无罪释放,顺利回国。
但他的这段痛苦的经历并没有人知道!2017年9月13日播出的《演说家》中,他走上舞台,选择自诉真相!他感叹:无罪释放是因外交部和驻纽约使馆以及在美每一位华人的支持,身在他乡,蒙冤入狱,国家是唯一的依靠。
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也许当年对些事颇有争议的人也渐渐淡忘了,但在他的心里一定很憋屈,所以当他知道事情的真相后,他也知道莫名其妙被抓进监狱的原因,他希望还自己一个清白!演讲一开始,翟田田晒出了一张自己18岁时候的照片,这是当时在美国上学的他!现在的他身材发福,面对七年前的自己他自嘲说: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与七年前在美国坐的那次牢有很大的关系。
事情起因在2010年的一天,校警忽然就将他抓进了学校的警局,拿走了他的钱包、手机、护照和所有证件,还给安了一个很大的罪名:“恐怖威胁”。
他一直以为“美国是一个以自由和民主为样板的灯塔国”,任何一个犯人进了监狱,也该有权利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他甚至连“恐怖威胁”这个罪名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
当时的新闻报道说,因为他在课堂上和教授吵架,扬言要拿燃烧弹炸了学校,因此被以“恐怖威胁”的罪名抓捕。
美国检方还声称掌握了这段录音,还有他要制造燃烧弹的证据。
翟田田表示这个罪名根本就是无中生有:“我连律师都没有找就赢了官司,你觉得他们有证据吗?”从博士生到阶下囚到回到国内,翟田田说,生活中最暗淡的那一页似乎已经翻过去了,但是,他始终想不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进监狱。
直到后来,他才终于想起来,在入狱的17天前,他曾参加过美国的一个听证会,而这个听证会,可能是他入狱的根本原因。
翟田田当时参加的听证会内容是:新泽西的交通总署公开讨论公共交通是否应该涨价。
他发言说:“奥巴马当局许诺的400万美金,新泽西的交通总署没有拿到。
留学之后回不回国?
留学之后回不回国?作者:易萱张恒陈光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04期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中国留学生刘梓鸣,在美国就业频频受挫,他的父母一直在说服他回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正在这么做。
据教育部统计,归国留学生占出国总人数一半以上,这是中国打开自费出国留学大门后从未有过的情况。
“未来留学生回国的趋势还会继续上升,”首都经贸大学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发展系副主任魏华颖分析道,“这是大势所趋。
”这个趋势的另一面是,留学生的含金量在降低。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留学之后,回不回国?毕业之后的选择大三时,有人问刘梓鸣对未来的打算。
那时,他很坚决地表示要留在美国。
但他没想到毕业时,一切都变得“特别崩溃”。
毕业那年,他尽量避免与熟人深入交谈。
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国留学生,话题内容总是“毕业之后怎么办”。
这是最让中国留学生纠结的问题。
留学生在美国找到工作需要申请H1B工作签证。
最近五年里,中国籍申请者的中签概率维持在8%左右甚至以下,每年初次申请被批准者的概率仅为4%左右。
这进而会影响用人单位招聘留学生的态度。
条件相当的两个人,一个有美国身份,一个还要申请工作签证,用人单位会倾向于前者。
“很多机构和单位都不招国际生。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刘逍然,在毕业前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米字路口》,特意记录了留学生毕业的选择。
出国的目的那段时间,刘梓鸣常会想到父母送自己出国的目的:“高考考不好,咱们大学去美国。
”美国仍然是中国留学生的最主要目的地。
此前,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留美人数中,三分之一为中国留学生。
这是中国财富增长的一个象征,与改革开放初的公派留学不同,现在绝大多数学生是自费。
这种局面,也成为一股催化剂。
“包括英国、美国、澳洲,很多人把教育当成一种产业了。
”魏华颖说,“它已经不是纯粹以教育为主要目的,说白了就是挣钱。
”只留学不移民“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倾向于只留学不移民。
”魏华颖在调查中发现了这种趋势,很多人毕业之后选择了回国——比例最大的是在国外生活1-2年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为45.3%;其次是生活3-5年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为38%;再次是在国外生活6-10年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为14.5%;在国外生活10年以上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仅为2.2%。
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群体的基本特点
总第92期 第1期2023年1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1, 2023Serial No.92摘 要: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海外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回国服务,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丰功伟绩。
具有留美生是规模最大群体、重视实学、学历较高、理工农医类就业率略高于人文社科类、求职方式以个人联系为主、就业领域以高校、机关工厂为主和分布地域以华北地区为中心等特点。
系统概括这一群体的基本特点对新时代我国如何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基本特点;人才优势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1-0037-07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群体的基本特点左 玲1,何 虹2(1.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陕西社会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收稿日期:2022-11-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归国人才群体的国家认同研究”(17BDJ050)作者简介:左玲(1976-),女,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留学归国人员研究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何虹(196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社会主义学院一级调研员、副教授,研究方向: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祖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一大批海外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回国,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洪流中,为新中国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医药、卫生、国防、外交等各领域的创建发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做出奠基之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出国读博士后
出国读博士后出国读博士后篇(一):美国读生物类博士VS国内读完博士再去做博后我也和你有同样的困惑,总结了一下大家的观点最后还是要自己权衡甲:直接出国读博士和国内读博士再出国做博士后,高访如果很优秀加上幸运当然可以本科毕业出国最好去USA!有人说做博士后比较爽做高访就更爽了钱也多国内也安定了(找个老婆呵呵)我现在其实想找个好地方好好的做做科研找个敬业的科学家学点精髓所以我甚至想与其费很多精力申请受挫再申请不如找个国内顶级得研究所读博士以后机会还很多现在出国不像几年前那样容易了我觉得分心有时候不值得真是厌烦了G T都好办可是因为心里有出国的事眼前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对我们的祖国好象一种遗弃的感觉有人说做纯粹的海龟有苦有乐乐我们都知道都羡慕可是苦呢不知道国外(比如美国)找工作是不是也不容易出国的同胞保重!身体第一!看着国内读研的一对一对他们也很幸福啊不是么?乙:作博士后你要考虑到这些问题:1。
国内博士不好混,压力很大2。
国内好的实验室工作压力很大,如果不好的实验室,你出去作博士后的机会就很小3。
博士后拿的是j1,有时候是h1签证,但是总的来说没有f1这样还签证,就算在上海这样好签证的地方,我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二签以上4。
博士后在实验室是什么性质?我觉得就是佣人的性质,拿了钱然后干活,定期处东西,所以很多博士后在哪里就是拼命干活努力攒钱。
由于是比较纯粹的雇佣关系,压力要超过一般的学生。
science以前有个封面文章就专门讲述美国的博士后压力问题,总之会比较累丙:1。
国外博士好混么?压力不大么?其实国内过得惬意多了。
当然,可能各个专业不同吧~2。
国外博士毕业后,还是不少人选择做博后的...甚至有人跟偶说,博士也就是一般般作作实验,主要是学习。
实验室搞主要课题的都是博后,所以不少前辈说,还不如申请个一般的大学,尽早毕业后,然后在名牌大学做博后...还有一点想法,国内的博士毕业,出国博后,不知道能不能学到核心技术什么的?另外,J1和H1的签证,可能因地制宜吧..成都走的不少:)总结陈词,如果有洋博士情节的(比如偶:)....还是无论如何地硬着头皮上吧~~~~如果觉得国内博士也可以的话..做博后也是一种选择~不失为一种曲回的办法:)偶想,这个问题可能真的和所学专业实际情况有关....丁:1. 国内博士不好混常常是导师学术方面不是水平不行就是没时间心不在焉实验设备就不说了,不过国外的博士也不好混吧?有的很累如果在国外不拼命的话那么一般是读了博士就回国呵呵想在国外出人头地在物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我想更需要人的毅力智慧和对科学的执著吧 2.国内好的实验室压力很大确实如此比如中科院系统的博士生跟一般重点大学的博士相比工作十分繁重但是据我所知出国机会是不少比如做博士后 3. 签证的事情我不是太了解了还想请高手指点难签是因为怕我去了不回来??4. 其实我觉得在国外博士做到助理教授可以缓缓气??呵呵那时候可以选择回国或者继续向副教授挺进~~ 有时候太强求自己觉得很累戊:国内的博是难混不光是因为导师的问题,实验设备,至少我觉得再好的实验室里面这不是问题。
美国博士毕业有绿卡吗
美国博士毕业有绿卡吗
美国博士毕业后是否能获得绿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在美国,获得绿卡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 亲属担保:如果博士毕业生有在美国的家庭成员或配偶是美国公民或绿卡持有者,可以通过亲属担保的方式获得绿卡。
这通常是比较快速和简单的途径之一。
2. 就业担保:博士毕业生可以通过找到在美国的雇主提供的工作机会,并经雇主提出申请的方式获得绿卡。
这需要确保雇主能够证明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美国籍工人来填补空缺,并且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审批程序,包括劳工证审核和移民局的申请等等。
3. 国家利益豁免:博士毕业生如果在科学、艺术、教育、商业等领域有杰出成就或具备突出才能,可以申请国家利益豁免的绿卡。
这要求申请人在专业领域有专利、重要的出版物和独立研究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4. 投资移民:博士毕业生可以通过投资经商的方式获得绿卡。
通常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并创造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方式并非全部,具体情况还会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条件和美国移民法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此外,博士毕业生也可以在获得临时签证后,持续在美国工作并积累工作经验后再申请绿卡。
总体来说,虽然获得绿卡对于博士毕业生来说并非一定能成功,但凭借优秀的学术和专业背景,他们在获得绿卡方面相对具备一定优势。
美国就业的四大特点.doc
美国就业的四大特点目前在中国外交部下属文化中心工作、曾在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担任5年签证官的饶炜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了在美国就业的四大特点,86做如下介绍。
据饶女士介绍,美国对外国留学生的就业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但在航天航空、核物理、武器研究、生化研究室等比较敏感的行业和部门,一般不会雇用中国学生。
在美国找工作要看经济的发展。
衰退时期,工作肯定难找。
正常条件下找工作的难易程度按地区、专业、学历的高低各不相同,大致呈现四大特点:第一,经济发达地区,工作比较好找。
如美国的东海岸地区,新泽西州等地;中西部的大芝加哥地区;西海岸的加州地区,如硅谷,洛杉矶;及南部的弗罗里达地区。
大学的学费也是这些地区的最高,工资也最高。
第二,热门的专业好找工作。
商科、计算机、工程、生化、医学、药学、法律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第三,学历对工作的影响呈倒增长态势。
本科找工作相对容易;其次是研究生;最难是博士。
因为他们的起薪不一样,公司不能雇一个博士,却付给他硕士的薪水。
必须等博士的工作位置空缺了,才能雇新人。
“我可以给大家讲三个人的故事,当年都是北大、清华和社科院的高材生。
意气风发地去美国读完了高能物理博士、核物理博士,数学系博士,但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其中两人被迫放弃专业所学,一个干起汽车零件销售,一个回国开了激光雕刻机公司,另一个在美国转学计算机应用证书,到芝加哥证券公司当电脑维护员了。
”第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如果是社会需要的专业,工作不成问题,且工资会很高。
4万美元在美工作起薪的平均线一般中国学生留美就业最常见的专业有商科,工程(如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生物,化学等),教育以及部分社会学专业等,客观而言,如果不是名校或专业出名的大学,中国学生一毕业就想获得著名公司的高薪,是非常不易的。
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与留学生的院校专业、能力水平以及性格谈吐等都有关系;反过来说,中国留学生想在美国获得一份工作,则并非难事。
为什么中国人去非洲务工后,大多不愿意回国
为什么中国人去非洲务工后,大多不愿意回国?
有一些可能的原因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中国人在去非洲务工后不愿意回国:
1. 经济因素:非洲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潜力,对于一些中国劳工来说,能够在这些国家谋求更好的经济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务工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2. 就业机会:非洲一些国家的就业市场相对较为开放,对中国劳工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尤其在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矿业、农业等行业,中国劳工可以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
3. 尊重和尊严:一些中国劳工在非洲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尊重和尊严,不像在中国可能会面临的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在非洲他们可能感受到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平等待遇。
4. 文化融合:在非洲工作生活的过程中,一些中国劳工可能会融入当地社区并逐渐与当地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文化融合给他们带来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5. 情感纽带:一些中国劳工在非洲结识了当地配偶或伴侣,形成了家庭和情感纽带。
这也是他们不愿意回国的原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原因并不适用于所有中国劳工,每个人有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动机。
此外,一些中国劳工也可能面临非洲国家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决定是否回国。
谈谈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郁闷篇)
谈谈美国博士后的真实生活 (郁闷篇)今天在北美文学城网站上看到一例美国博后辛苦工作14年后神经错乱被遣返中国的报道,2年前加拿大双料博士自杀的新闻仍历历在目,2个月前加州大学SD分校男博后下毒同实验室女技术员同胞的案子还未了结。
博士后们在美国/国外的生活以及工作状态,大家了解多少?国内亲友真正关注过海外博后们吗?他们可不是风光的海外侨民,大部分人苦苦挣扎求生存而已。
每次看到国内对海外博后的报道,都能看到“攻读博士后”的词汇,错了,国外的博士后不是什么学位,只是博士生毕业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的一段过渡性工作经历而已,可长可短,1年就成功坐上大学院校Faculty职位的人凤毛麟角,3年左右有人走上公司岗位(Industry),有人出了研究成果在大学开始从assistant professor, associate professor慢慢爬起,当然还有大量博士后连教学职位(teaching) 也找不到(尤其是来美国做博后的外国人),就在实验室开始了漫长且漫无目的的博士后生涯。
美国大学对博后职位通常从工作年限上有限制,有的学校专门设“postdoc 博后”职位(3年左右),有的学校规定招收的博士后人员按照“Research Associate 研究助理”职位(6年左右),时间长了,由B级升到C级,工资可不一定涨多少,看到C级的博士后,就能猜出其大概年龄了。
所以使用“做博士后工作”的字眼更为适当。
外国人也会把博士后经历看做一种锻炼,但不是职业。
公司招人广告上有的会注明希望有2-3年博士后工作经历,但5年以上博后经历的人公司通常不会考虑了,原因很复杂。
博士后们多半拖家带口的在美国工作生活,博士后的工资标准仅仅高于读学位的留学生一点点,年薪税前3万到4万美元,税后每个月2200到3000美元左右,有的老板按照行业课题申请到的经费标准给自己的博后定工资,有的老板为了省钱,就从博后工资上扣些出来放到科研上。
我认识的一位博士后带着老婆孩子来自祖国,老婆因为身份限制无法工作,孩子上幼儿园,所以一家经济上非常紧张。
中国天才为什么都跑美国去了
中国天才为什么都跑美国去了大量海归人才的回国就为我们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许多国内的优秀学子也会选择在国内学成以后,再到国外进行深造,然后再回国参加建设。
但是现如今,我们的整体科研水平按理说已经不比国外差了,这在每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数量上就能看出来,但现在到国外留学的优秀学子反而更多了,这是为什么呢?更加让人遗憾的是,“海而不归”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常见了。
一些我们的天之骄子,到国外留学后往往选择了留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损失。
对于科研人才来说,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到国外尤其是X国呢?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青年才俊,现在都在X国工作。
比如数学界的知名人物XXX,他毕业于XX大学,在X国留学后回到了XX任教,取得了许多科研成绩,尤其是获得了拉马努金奖,这是只有最杰出的青年数学家才能获得的荣誉。
XXX曾信心满满,他要在XX培养出一批真正的数学人才。
但几年之后,XXX还是悄悄离开了XX,接受了X国XXXX大学的邀请,现在XXXX数学系担任教授。
再比如一位叫做X的少年天才。
XX14岁就参加了高考,以优异成绩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
曹原18岁那年,就来到了XXXX大学,并很快成了麻省理工年龄最小的博士之一。
XX很快就在石墨烯超导领域崭露头角,并在2XX年成为《自然》杂志年度科学家的头名。
许多人预测,XX很可能会成为最小的诺奖获得者。
这两个人十分具有代表性,一个是已经成名的学者,一个是少年天才,但他们都在国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之分,但我们依然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没有可以培养天才的学科体系,学生们从清华北大一毕业,仿佛就走到了科研的终点,想要继续研究就只能去国外。
也就是说,我们的大学只是在为国外大学“选拔”优秀学子。
留美博士的归国创业路
刻 的影 响 —— 恢 复 高 考 王进 ,博 士 ,现为金诚 国 了 , 学不 再靠 推荐 了 , 大 际保险 经纪有 限公 司董事 长、 只要 努 力 ,就 有 机 会 上 金 诚安泰 应急 管理技 术有 限公 大 学 ,就 有机 会 改 变 自 司董事长 。
己的人生 。
业 , 当时 对改 革 开 放 还 没有 什 么 概念 和想 法 , 但 实际 上 改革 开 放 已经 对我 们俗 :房子 车子 、结 婚生 子 、工 作
生活 。人将 到 中年 , 在 大学 教书 , 还 享受 悠哉 游哉 的生活 。 蓦然 回首 ,却发 现差 点错 过 了-班 时代 列车 ,再 不回 国贡 - - 一 献就 怕没 机会 了 。 20 04年 , 决定拖 家带 口回到 中国 , 我 还是 在 大学教 书 。 19 年 一04年 ,我 离开 故 土 的 1 年 间 , 中国 的变化 无 91 20 3 与伦 比,这都 是改革 开放 的成 果 。与 当时 刚到美 国一样 , 20 04年 回到 中 国 ,我 又 面临 一次 “ 化 冲击 ” 文 。我 们全 家 需要 重新 适应 新 的中 国 、新 的环境 、 的世 界 。 中国的政 新
回 到 国 内后 ,我 一 直 在 反思 自己—— 我 直 接 享 受 到 改 革开 放政 策 ,如考 大学 、读研 、出图 留学 ;现在 我又 享 受 _ 革开 放 的成果 , 『 改 一个 物质 文化 1益 丰富 的中 国社会 : t
追 求真 理 、 心 时政 、 改革 非常 热衷 、 关 对 对开放 异 常积极 :
学用 于 国家建设 ,又 能为 政府 、企业 、 区和个 人提供 更 社 好 的风险 管理服 务 。 改革开放 3 0年 ,国家 快 速 稳定 发展 r 3 年 。3 年 0 0 后 的今天 ,全世 界遭 遇空 前 的世界 性金 融危 机 ,风险 与应
我国人才外流原因及对策浅析
我国人才外流原因及对策浅析作者:孔晓龙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5期摘; 要:当今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推进带来了世界各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始终是不均衡的。
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国也开始认识到,各种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所以人才外流的现象就成为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要直面的一大现实问题。
作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本国高层次人才向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成为了发展中国家始终面临的一项挑战。
我国亦也不例外,同样面临着严峻的人才外流问题。
由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我国的人才外流问题。
首先分析我国人才外流的现状,进而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对其原因进行论述,最后提出一些吸引人才外流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人才外流;留学;原因;对策2010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簡称《人才规划纲要》),其中的很多提法让人耳目一新,它的立意高、思想新,对我国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依据,党和政府已经意识到吸引外国人才的重要性。
今年是《人才规划纲要》的收官之年。
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才培养规模有了长足发展,人才质量也有显著提高,但是全球范围内的抢人大战愈演愈烈,我国起步晚、底子薄,面临的形势也相当严峻。
“人才外流”,主要描述了两类现象:第一,在海外求学的毕业生移居国外;第二,直接的技术移民。
也就是发展中国家自主投入、自主教育而成的人才,基于各种原因,在学有所成之时,选择去其他发达国家定居工作。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人才外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向:其一,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在学成之时并没有选择回馈祖国,而是继续留在国外工作;其二,在外资等企业的人才国际流动中,一部分流失在国外。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分析的是第一个方向的人才流失。
一、我国人才外流的现状根据国家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我国近些年留学回国率约在80%左右。
以2016年统计数据为例,在留学归国人员中,11%为博士研究生学历,大部分的归国留学生学历为硕士研究生及本科,高层次人才归国较少。
美国留学博士回国待遇如何
美国留学博士回国待遇如何美国博士后一般是全职的研究工作。
每周要求工作四十个小时。
平均年薪大概在四万美金左右。
博士后的薪水从三万美元到5万美元不等。
同时雇用单位提供健康保险等福利。
这样算来,一个博士后的工资对一个三,四口人家的家庭是基本上可以保证小康水平的。
每年除了生活费,房费,养车等的花费,应该稍有结余。
在美国,一些研究性强的专业象理工科,医科,博士后的职位较多。
而且薪水丰厚。
做博士后似乎已经成了做专职教授,专职研究员的一条必经过渡之路。
一般来说,随着近几年中美关系的友好,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繁,申请美国博士后的中国学生也越来越多,原因多方面:第一,科研环境好。
对于申请人来说,希望能有更好的平台,进行学术研究,国外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氛围是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远远达不到的。
第二,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领先的研究成果,众所周知,美国多个领域生物,医药,均领先世界,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能加入这样的团队,自己的文章及研究成果也会得到显着的提高。
第三,对于以后有移民的倾向的同学,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做博士后,是拿J-1签证,比较容易被领馆批准。
工作一到两年后,可以申请免去J-1签证必须回国服务的要求,转为工作签证H-1,进而申请绿卡。
一般的美国博士后的工作期限是一到两年。
做完一个博士后之后,可以申请第二个,甚至第三个博士后的工作。
但一个人做博士后工作总的期限一般在五年左右。
一、美国博士留学就业五大方向-终身教授TENURE-TRACK能够被美国大学聘用做终身教授,是一些博士的职业目标,也是衡量他们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做教授的好处是,宽松的学术气氛,相对自由的工作环境。
但是,在美国当教授不会一劳永逸,不断地申请科研经费和管理手下的雇员,需要高智商和好耐性。
至少是因为这两个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博士都愿做终身教授。
不过,值得自豪的是,近年来,在美国的华人教授越来越多,他们与白人还有其它族裔的教授一起构成了美国高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何看待高校“脑力流失”现象?
不过,评价一种人口趋势,我们需要观察目标群体及其对应总体的关系。这就好比估算一个分数的大小,要看分子,也要看分母。如前所述,多科尔等学者发现,2000年以前,仅有3.1%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在22岁后迁移到了发达国家,中国的人才外流率在193个国家中位居第158位。虽然2010年左右的普查数据尚未完成汇总,但据升,可高等院校也在扩招。
近年来,全球人才外流现象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绝对数量增长,相对比例平稳。在1990年到2000年之间,技术移民的总量从一千万增长到两千万。可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世界各大区域的外流率仅出现较小幅度的变化,这多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大学扩招的缘故。二是人才层次越高,选择性就越强。全球受过高等教育群体的外流率是受过中等教育群体的3.5倍;在大学毕业生中,博士和硕士的外流率也较本科生为高。那么中国的人才流失情况到底有多严重?我们不妨先看看人才外流的正负效应再行讨论。
如何看待高校“脑力流失”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管理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日趋激烈。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无疑处在这场争夺战的前沿,而且中国高校被认为是处在被动和不利的地位,“脑力流失”现象严重。那么,当今世界高端人才流动的情况究竟如何?我国高端人才流出的具体特征有哪些,流失现象果真如人们感觉中的那么严重吗?“脑力流失”对我国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根据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作出解答。
可如果我们聚焦中国高层次人才,就会发现他们的外流率颇为可观。国内名校的留学趋势蔚然成风,以至于几年前有报道称,培养美国博士毕业生最多的两所本科院校,不是哈佛、耶鲁,而是北大、清华。仅在2006年,两校各有500多名本科毕业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而且这些留美博士绝大多数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工作。在美外国博士毕业5年后留在该国的平均比例约为六成,中国毕业生的这一指标却高达九成。笔者自己的研究也发现,就职于世界500强大学的中国科学家,约有三分之一在国外就职。因此,人才外流的症结主要不在规模,而在乎层次。
病入膏肓的培养体制中国的人才流失之痛
病入膏肓的培养体制中国的人才流失之痛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虽然是一句搞笑的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
打开“千人计划”的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
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尤其是在海外的华人?难道是中国的人才需求太大,必须从海外引进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我们不面向所有外国人,而重点是海外华人?抑或是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还不够优秀,必须从海外引进更优秀的人才?这又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同是华人,为什么在国内不能成为优秀人才,却能在海外修成正果?中国的人才流失之痛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经历持续性、大规模的人才流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在2006年就已经成为世界上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几乎每7个外国留学生中就有1个中国学生。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0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8.5万。
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讲,出国留学并没有什么,关键是这些留学人员(不管是公派还是自费)是否在学成后回国。
智力外流(1)
• 总体而言,站在全球对比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移 民总量与移民率在世界上的地位截然相反,前者 位居移民来源国的前茅,后者则居于世界末尾; 高技能移民同样存在规模巨大,但技能移民率很 低的现实;中国高技能移民集中分布在美国等发 达国家。
我国智力外流的新特点
1
自费出国留学生成为总留学生人数中的主力军
2
一、基本现状 (1)出国留学热度不减,留学生回国人数开始增加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中,出国留学人数达到162万人,出国留学人数年平均 增长25.8%,出国留学规模扩大了267。据统计,2009年全国回国人数为10.8 万人,同比增长56.2%。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期间,中国出国留学生的人数除了在2004年有小幅度 下滑外,一直呈上升趋势。2002年开始,中国加入WTO和各个国家调整了对 中国留学签证制度等原因,出国留学人员也在急剧增多。我国留学人数每年以 10万人的数量递增。
留学生回国人数开始增加
3
出国人员呈现低龄化
一、积极影响
1、拉动政府对教育的投资,进而提高我国全民素质 2、为国家获取国际经济、技术信息提供重要通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消极影响
1、我国转入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速度下降
2、我国财政支出的损失(财政教育支出)
3、对我国的产业分工不利? 4、对教育、科研存在“隐性入侵”
思考题:
•
内在的智力外流在发展中国家甚至比外在 的智力外流更普遍、更严重。从智力外流 的角度,谈谈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积极和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利用外资并向国 外先进企业学习管理技能,这种内在的智力外流 肯定是必要的。再次,外资企业的本国员工把收 入主要用于国内消费,从而带动国内的经济发展。 消极影响这种内在的智力外流对发展中国家的影 响表现在其产出的损失上(他们更熟悉国内企业 和市场,从而帮助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击败国内企 业,占领市场,比如美国宝洁公司的产品近几年 来在洗涤用品的几个领域内的市场占有率一直都 是第一),而且培养一批潜在的智力外流者。许 多职工把外企工作看成一种能力、一种时尚和一 种追求,这种消极影响甚至比外在的智力外流还 要巨大。
杨振宁
能力提升
从杨振宁成功经验和精神品质 中你获得哪些启发?请你谈一 谈。
参考论点
论点一:从小打下良好基础是事业成功的前提。
论点二:要善于根据条件的变化修正自己不切实际的理想 和人生方向。 论点三:艰苦条件能激发人的斗志。(或“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论点四: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学业有成的关键因素,至少可 使人少走弯路。 论点五:勤记笔记是学业有成的重要方法。 论点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论点七:要想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长 处和短处,做到扬长避短。 论点八:中西结合是科学研究的新思路。
家学渊源
杨振宁之父杨武之
杨武之。现在说起这个名字, 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半个多世纪 以前,在学界提到杨武之,真是 “天下无人不识君”。 杨振宁才10个月大,杨武之便考取 安徽公费留学,前往斯坦福大学学 习成为中国第一名因数论研究获得 博士的学者。归国后,杨武之在清 华大学担任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长 达20年之久,陈省身、华罗庚等均 出自他门下。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杨振宁的 智慧很早就被发现和善加引导。杨 武之从小教儿子天文、物理、数学、 英文、唐诗宋词、易经八卦等各种 学科,这为以后杨振宁的成功打下 了很好的基础。
可惜的是获得诺贝尔奖后二人过于争名夺 利因论文署名排名先后的问题交恶。 1962年因为《纽约客》的一篇文章,这对 科学界的“黄金搭档”正式决裂。
1973年夏,已经步 入晚年的毛泽东主 席在北京中南海会 见了杨振宁。在这 次会见时,杨振宁 十分吃惊地发现, 日理万机的毛泽东 竟然对自然科学抱 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那天,他跟杨振宁 兴致勃勃地讨论了 基本粒子的结构问 题。
人物小传
“六亲不认”的留美女博士
完 原 本 5年 才 能 修 完 的 课 程 , 早 拿 到 提
博 士 学位 。 20 07年 春 节 后 的一 天 晚上 , 突 然 我 接 到 舅 舅 的 电话 , 在 电 话 里 开 门见 山 他
这时 , 舅舅 找 上 门来 了 。 当着 我 父 母 的面 ,他 十 分 慷 慨 地 对 我 说 : 小 丽 啊 , “ 你 放 心 , 有我 在 ,你 就 别 担 心 没 钱 去 美 国。” 舅舅 在 县 政 府 机 关 上班 , 们 家 多 我 亏 他 的照 顾 才 有 了今 天 。 次 , 舅又 二 这 舅 话 没 说 , 我 买 了 去美 国 的机 票 。 帮 2 0 年 8月 , 最 终 选 择 了耶 鲁 大 06 我 学 。 美 国 后 , 强 的 我 计划 在 3 内修 到 好 年
7 SOCI 4J ETY 社 会 眦 J
丁 丽 / 口述 阿 蓉 /整理
t x y d n ] a d a o g e t b i g 1 n r n
管 如 莉 /责任编辑
e i o y g a r l d t r b u n u i
“ 亲 不 认 "的 留 女博 士 六 美
舅舅之托
2 0 年 夏 ,我 以优 异 成 绩 从 北 京 大 06 学 电子 系 毕 业 后 , 陆 续 收 到 了 耶 鲁 、 剑 桥 、 哈 佛 等 5所 国 外 知 名大 学 的 录 取 通 知 书 。 其 中 有 3所 大 学 愿 意 为我 提 供 全 额 奖 学 金 , 我 去 修 硕 博 连读 。作 为 女孩 邀 子 , 去 美 国 留 学 , 老 家 重 庆 小 县 城 是 能 在 个 天 大 的新 闻 。可 爸 妈 在 高 兴 之 时又 不 免犯愁 : 即使 能 获 得 全 额 奖 学 金 , 去 美 但 我 父 亲 是 小 学教 师 , 亲 是 普 通 工 母 人 ,他 们 有 限 的 工 资 既要 赡 养 老 人 , 还 要供 我 的 妹 妹 念 书 , 里 经 济 一 向 十 分 家
留学女博士忍无可忍 断绝与国内父母来往
留学女博士忍无可忍断绝与国内父母来往滴答网讯本文女主人公1998年赴美攻读硕士、博士,现居住在美国华盛顿。
她出国后的这几年里,她的父母、亲戚相继向她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
他们掩盖在“脉脉亲情”面纱下的贪婪和无知,不但压得女博士喘不过气来,而且断送了她妹妹的青春。
最后,女博士忍无可忍,几乎断绝了与国内父母、亲戚的来往……舅舅提出:我的儿子想出国!1993年,我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电子系录取。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陆续收到耶鲁大学、马里兰大学等五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五所大学都表示愿意为我提供全额奖学金,邀我赴美攻读硕士、博士。
女孩子能去美国念硕士、博士,这在我们那座湘南小县城绝对是天大的新闻。
我爸爸妈妈在高兴的同时不禁犯难:即使能获得全额奖学金,但去美国的路费还是得自己出,这笔路费可不是小数目呀!我们家里的经济一向十分拮据。
爸爸是小学教师,妈妈是工人,他们有限的工资既要赡养老人,还要供我和小我3岁的妹妹上学。
这时,一直很少和我家来往的舅舅找上门来了。
舅舅当着我爸爸***面,十分慷慨地对我说:“白灵,你放心。
有我在,你就别担心没钱去美国。
”之后,他积极地为我出国做物质上的准备,又帮我买了去美国的机票。
1998年8月,我在一片羡慕的目光中,带着对舅舅的万般感激,登上了飞往美国的国际航班……我最终选择就读的是马里兰大学。
到了美国,我很快就适应了那里陌生的环境,一心计划在三年内修完本需要五年才能修完的课程,提早拿到博士学位。
我万万没有想到,当时口口声声说“大恩不言谢”的舅舅那么卖力地帮我,其实是有目的的。
1999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舅舅的电话。
他在电话里开门见山地提出:“你的表弟王齐想出国,希望你能为他担保。
”我一听心里马上暗暗叫苦。
王齐是舅舅的二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天天与一帮不学无术的官家子弟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打架斗殴,不干正事。
我出国那年,王齐正好参加高考,他竟然在考英语时睡着了,五门科目只考了200分。
美国博士生含金量分析 博士毕业前景好不好
美国博士留学的数量(shùliàng)要比高中和本科生的数量要少很多,然而博士的含金量更受关注,那么跟着来看看美国博士生含金量分析博士毕业前景好不好?首先来看看(kàn kàn)博士生的就业情况。
1.博士(bóshì)毕业后,选择回国还是选择留下?很多家长在打算让孩子出国的时候,就已经想到毕业后就业的问题,是回国开展还是留在美国工作一段时间?这是一个(yī ɡè)值得考虑的问题,回国开展的话,国内还是比拟重视海归派的,工作不难找,就看对口不对口。
留美就业的话,薪酬高,待遇好,国外的几年工作经历拿回国内是很有优势的。
2.美国博士、研究生的就业(jiù yè)形势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在美国,本科生是很容易找到理想工作的,可是在中国,本科毕业后完全没有毕业优势,所以,考研的竞争力就在不断扩大,研究生越来越难考,本科生又非常之多,造成了如今的为难场面【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桥梁课程】。
然而我们必需要理解的一点是,这条法那么在美国不适用,在美国总体上的就业,研究生是不如本科生的。
在美国,本科毕业后根本上大局部的学生选择了就业。
而且美国的文化也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学历有着盲目的崇拜,更多注重的是个人才能,只要你能表现出你的价值,那么你就可以被录用。
而硕士或博士就业不如本科就业的最重要一点是,大局部的工作并不需要技术含量那么高的人员去从事,仅仅有本科的知识就足以胜任。
另外,美国的教育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好就业〞这一现象。
整体来说,美国的教育体制与我们有着很大的差异。
3.哪些专业在美国好就业【美国热门专业一览】?普遍来说,中国学生在美国就业率最高的还是属于工程类,例如电子工程等,理科类也是高就业率的优势专业,这些专业普遍比拟偏动手才能,所以,理工科的就业率在美国还是很抢手的。
说到理工科学,很多国内的学生会说了:教师,我非出身211,985,也没有拿得出手的托福成绩或雅思,G也没有时间考,是否还有时机入读美国理工科专业还不错的学校?答案是:有!举例来说:创办于1868年的俄勒冈州立大学,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该校由当时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亲自主持建立,作为全美国仅有的两所获得政府赠地同时用于参与海洋、航空、能源方案的大学之一而享有独特的荣誉,被誉为“公立大学之典范〞。
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桥头堡——记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龙雨及其团队
创新之路Way of Innovation
龙雨参加公益健步行活动
解决了很多技术问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
验,回国后我能用我的经验和理念来解决
一些关键的问题。
”2019年龙雨入选广西
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成为广西大学的特
聘教授。
内联外合 打造激光加工高地
在龙雨的带领下,激光智能制造与
精密加工研究所进行了初步的人才建设,
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
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清华大学等全职引
进博士高端人才,现有1名教授、3名助理
教授、1名工程师,4名博士生和25名硕士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
广西发展的新机遇
室开放课题2项、横向项目多项等。
虽然研究所成立刚一年就有了不少
成果,但龙雨并没有满足于此。
研究所将
朝着深化产学研合作,建立新型研发机
构的方向继续迈进。
“在沿海城市,新型
研发机构非常多且普遍,通常都是和当地
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获得政府政策和
企业经济支持,孵化和落地相关的研究成
果。
”龙雨介绍道,广西的玉柴机器、上
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柳工机械、柳州
钢铁、南南铝加工、广西医学及医药产业
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产业,研究所可以与在激光与增材制造项目合作中与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南方
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大族激光、中广核等单位同行的合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
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点评】本
文标题中所指的科学与工程(Science and Engineering)其实不仅包括理工科,也包括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作者后来提到了这一点。
尽管本文的标题用了“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
为何不回国”,但文章仅仅指出了“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不回国”这个事实,当然,这个事
实本身会引起读者对“为何”作出思考和讨论。
六成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为何不回国乔磊
中国留美攻读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有两大特点,一是人数多,2002年美国招收攻读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有7850人,其中中国留学生2139 人,约占美国攻读此类博士学位外国留学生的27%,人数排在第一位。
二是毕业后回国的比例低,2002年在美国获得科学和工程博士学位的中国
研究生,2007年回国的比例是8%,仍留在美国的比例是92%。
远远高于世界各国此类学生毕业后回国比例38%、留
在美国62%的比例。
近几年,由于美国经济不好、就业难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和对留学人员回国后各种待遇的提高,中国留美理工博士毕业后回国的比例有所提高,但一直没有全面而准确的统计数字。
美国学者通过一些抽样调查出的结论是,大部分毕业生有意愿回国,但留在美国的人数仍在60%以上。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韩国,留美攻读科学和工程的博士生5年后回国的比例是59%,留在美国的比例是41%。
台湾此类博士毕业生毕业5年后回到台湾的比例57%,留在美国的比例是43%。
日本此类博士毕业生毕业5年后回到日本的比例67%,留在美国的比例是33%。
美国橡树岭科学与教育研究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2010年发布的调查报告中统计了2002年毕业于美国大学的所有攻读科学和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生5年后也就是2007年有多少人依然留在美国的情况。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尽管2000年后中国经济进入大发展阶段,国家对科学和工程高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政府各部门也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但在2002年毕业于美国各
大学的获得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2139名中国留学生,2003年回国的比例仅为6%,2004年留在美国的比例为73%,2005年至2007年,留在美国的比例均为92%。
也就是说,2002年中国赴美攻读科学或工程博士学位的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后5年之中,仅有8% (171人)的学生回国,余下的92%(1967人)则留在美国。
相比其他领域,物理类学科和计算机博士项目毕业生留在美国的可能性更大。
这些博士项目在中国大陆和印度学生当中很受欢迎,而他们也比来自台湾、韩国和西欧的学生更有可能留在美国。
据统计,2002年毕业的外国理工科力学生中,在2007年依然留在美国的人在各学科中比例是不同的。
计算科学比例最高位77%,其次是计算机工程为73%,第三是物理学和生命科学,各为72%。
数学为65%、其他类工程学位62%、农业科学为40%。
相比之下,经济学为47%,其他类社会科学为50%。
下面我们看一下从1987年至2002年,在美国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在毕业5年后回国的情况。
1987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2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65%,也就是说1987年在美国毕业的理工科博士生
到1992年最多有35%回到了中国。
199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88%,1992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7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1994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1999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1%,1996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1 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6%,1998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3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0%,2000年获得理工科博士学位中国留学生到2005年仍留在美国的人数比例是92%。
从连续数字可以看出,20多年来中国赴美攻读理工科博士学位的留学生,获得学位后九成人留在了美国,而不倒一成的人回国。
从数字上看,尽管只有几万人,但对于中国在科学技术上高端人才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与其广为吸引和招纳谁界各国的优秀人才是分不开的。
中国在发展中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留学人员回国既是一项战略也是一项现实中不容忽略的人才发展策略。
如果说美国是靠雄厚的科
技环境、优厚的物质条件来掠夺人才,那么中国就要靠一个民族的向心力来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