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北部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玉米新品种DUS测试及数量性状一致性评价

1
4. 26
1
3. 71
1
4. 5
2
4. 90
2
4. 94
2
4. 67
3
6. 01
3
5. 64
4
6. 04
4
6. 44
4
5. 08
3
4. 74
5
7. 24
6
7. 06
7
7. 58
6
7. 24
7
7. 33
6
7. 19
7
7. 51
8
7. 35
5
6. 22
8
8. 39
9
8. 70
9
9. 20
9
8. 69
10
关键 ,不具备一致性 ,特异性和稳定性就无从谈起 。
在玉米 DU S 测试中性状是否具备一致性极为 根据指南要求 ,在测试的 49 个性状中需要测量的 13
80
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 4 期
个数量性状的一致性作以评价 ,为玉米 DU S 测试及 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 表 3 玉米测量性状变异系数
15. 雄穗主轴与分支角度
27. 叶缘波状程度
39. 每行粒数
3. 叶片边缘颜色
16. 雄穗侧枝姿态
28. 叶鞘花青甙显色
40. 果穗形状
4. 散粉期
17. 花丝花青甙显色
29. 株高
41. 子粒类型
5. 抽丝期
18. 花丝花青甙显色强度
30. 穗位与株高比率
42. 子粒顶端颜色
6. 上位穗上叶与茎杆角度
19. 雄穗最低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
31. 果穗着生姿态
43. 子粒背面颜色
黑龙江甘南县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效果研究

黑龙江甘南县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效果研究作者:李哲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甘南县玉米播种面积常年在230万亩以上,为了筛选出适宜甘南县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决定采用小区对比法分析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以解决种植玉米品种多、乱、杂等问题,为甘南县玉米种植在品种选择上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效果研究甘南县位于齐齐哈尔市北部,全县辖10个乡镇,95个行政村。
境内以平原为主,土壤类型主要为草甸土和暗棕壤,海拔在160-180 m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485 mm,全年无霜期为130天以上[1]。
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玉米种植是甘南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
为了筛选出适合甘南县推广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使甘南县境内连续推广多年、产量和品质严重降低的现有玉米品种得到及时、有效的更新,满足广大农户对产量高、品质优良、抗性好的玉米新品种的要求,特对13个玉米品种进行了产量对比。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在县现代科技示范园区,良种场境内,土壤质地为草甸土,海拔169 m,常年平均降雨量为496 mm,年均无霜期132天,试验占地面积2600 m2。
1.2 试验材料参试品种12个:分别为呼单5、绥玉28、龙单51、龙单70、早熟1号、富单12、松玉410、哈丰2号、腾飞51、垦单8、龙单28、龙单63。
对照品种1个:克单13。
1.3 试验设计试验设13个处理(含1个对照),即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不设重复,单个品种小区面积200 m2,67 cm小垄,种植6行区,行长50 m,株距为25 cm,单个品种种植1200株。
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不少于4行。
田间设观察大步道2.0 m,区排间间隔0.5 m。
1.4 试验实施1.4.1 施肥。
试验地面积为2600 m2(13个处理面积),均匀施优质农家肥5.85 m3;优质三元复合肥120 kg,硫酸锌2 kg。
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与创新现状分析

了 4个 玉 米 杂 交 种 。 主 持 选 育 了 5个 玉 米 杂 交 种 。 目前 ,龙 单 1 、 龙 单 2 、 龙 单 2 6 1 3三 个 品 种 在 生 产 上 面 积 较 大 ,深 受 广 大 农 民 欢 迎 。
维普资讯
中 磨 亏 通 揠 第 1 卷 第4 8 期 20 年 8 02 月
东 4 6、19 6 、海 0 4为 一 优 势 类 群 ;④ L 0 、4 4 1 15 4 、 黄 早 4为 一 优 势类 群 ;@ 4 4 3 、甸 1 、熊 掌 、吉 8 8 1 1 均 难 以和 其 它 自交 系 归 为 一 类 。 本 研 究 首 次 将 黑 龙 江 省 常 用 玉 米 自交 系 进 行 了 类 群 划 分 ,这 将 为 更 好 地 利 用 这 些 自交 系 ,减 少 育 种 的 盲 目性 ,使 杂 交 育 种 取 得 突 破 性 进 展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同 时 , 由于 明确 了 自交 系 的类 群 归 属 ,使 类 群 内 选 育 自交 系 ,类 群 间 杂 交 育 种 成 为 可 能 ,从 而 产 生 强 优 势 的组 合 。
维普资讯
Chne e Ag i ut rl S inc i s rc lu a ce e Bulei Vo . 8 N0. ltn 1 1 4 2 02 Au s 0 lt
黑 龙 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玉 米 杂 种 优 势 利 用 与 创 新 现 状 分 析
育 出 的 自交 系难 以 被 广 泛 利用 。
根 据 血 缘 关 系 ,聚 类 结 果 综 合 考 虑 ,将 黑 龙 江
省 的常用 2 0个 玉 米 自交 系 划 分 为 以 下 几 大 优 势 类
2 黑 龙 江 省 玉 米 杂 种 优 势 群 和 杂 种 利 用 模 式 研 究 2 1 黑 龙 江省 玉 米 杂 种 优 势 类 群 的 确 定 利 用 黑 .
东北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和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东北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和营养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摘要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2003~2004年和2004~2005年参加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玉米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穗位高、成株叶片数、穗长、穗行数和百粒重)与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不同的年度和品种间,对东北早熟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且较稳定的农艺性状为株高,而对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影响较大且较稳定的农艺性状则分别为穗长、生育期、生育期和穗位高、穗长。
因此,在东北早熟玉米育种过程中,应当侧重株高、穗长、生育期和穗位高的选择。
关键词东北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中图分类号 s1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9-0198-03东北早熟春玉米主要种植在黑龙江第一、第二积温带,吉林东部和北部、辽宁东北部以及内蒙古兴安盟、通辽、赤峰和呼和浩特等地区[1]。
该区域纬度高、无霜期短、前期气温低且干旱、后期降温快,对玉米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有特殊的要求[2]。
因此,在品种的选育过程中也需要建立一套适合当地的理论作为参考,但目前却极少见到相关的报道。
近年来,为了对玉米育种目标的确定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有许多学者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他地区或其他类型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3-10],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此,笔者也选择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来研究东北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玉米的品质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11,12]。
因此,选择进一步对东北早熟春玉米农艺性状与营养品质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选育高产优质的东北早熟春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材料为2005年和2006年国家审定通过的16个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它们分别于2003~2004年或2004~2005年参加了东北早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适应性鉴定

摘要: 对2 4个极早 熟玉米 品种在 黑龙 江省 北部 高寒 区的 适应性进行 了综合评价 , 结果表明 : 黑龙 江省 第四积温 带应 以德 美亚 1号为 最佳 选择 , 其次为宾 玉 4 、 利合 1 6等 品种 , 瑞福 尔和
玉 米 种植 面 积 的不 断扩 大 , 出现 了一 批 通 过 国家 和 黑 龙 江省 审 定 的新 品种 。本 试 验 在 国家 玉米 产 业技 术 体 系 的大力 支持 下 , 围绕 玉 米 生产 “ 一机两改” 的发 展 战
寸 阁 舯业
研 究 论 文
2
/ f 、 圾 早熟 玉米 品种 在黑 龙- T z 比部 高 搴 区违 、 } 主 定
孙 波 陈海军 。 李金 良 张崎峰 吴振 明 张伟巍
( 黑龙江省农 业科 学院黑河分院 , 黑河 1 6 4 3 0 0 ; 北大荒通用航空公 司, 佳木斯 1 5 4 0 0 4)
3 适 宜 机 收
随着农 业机 械化 发展 和农村 人 口城镇化 推进 , 玉米
收获将逐渐 由机械子粒 收获代替人 工果穗 收获 , 因此 , 选 育适 宜机收 的玉米品种也是 今后黄淮 海 区域玉米 育种必
育赖氨酸含量高于 0 . 4 % 的优质品种将是本 区域食用 和饲用玉米今后的育种 目标之一 。而作为淀粉工业用 玉米 , 当然是淀粉含量越高越好 , 最好不要低于 7 0 %。
尔、 边单 3 号、 垦单 1 6 、 北2 0 1 4 、 克玉 1 5 、 丰早 3 0 3 、 兴
垦 9号 、 克单 1 4 、 甘玉 1 号、 龙垦 5 号、 宾玉 4 、 龙疆 1 号、
德美亚 2 号、 依龙 0 1 0 、 冀承单 2 2 、 克玉 l 7 、 金早 1 号、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农业大省之一,也是玉米生产大省。
黑龙江省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是玉米种植的理想之地。
在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玉米品种,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些优质玉米品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黑龙江玉米产业。
一、哈尔滨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1. 金种子玉米
金种子玉米是哈市农科院选育的一个优质杂交玉米品种,具有早熟、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强,耐寒性和抗倒伏性较好,适合哈尔滨地区的种植。
2. S双D958
3. 双柔多用玉米
以上这些玉米品种都在哈尔滨地区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它们的优质特性为当地的玉米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齐黄3号
3. 齐齐哈尔玉米
1. 黑枞优31
黑枞优31是由牡丹江地区选育的一个优质玉米品种,具有生长期短、耐旱抗倒、产量高等特点。
该品种适应性广,适合不同的土壤条件和环境,是牡丹江地区的主要玉米品种之一。
2. 农科152
2. 临西玉米
总结:
在黑龙江省的不同地区,有许多优质的玉米品种,它们在适应性、产量、抗逆性等方面都有着优秀的表现。
这些玉米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为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农民朋友们能够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种植的玉米品种,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助力黑龙江省的玉米产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玉米品种适应性鉴定

故在生产推广过程中,该品种播种行数应多于12行,适于0.2hm2以上单独成规模种植,且不宜与高秆玉米品种间作或混种,否则易形成郁闭生长环境,导致营养吸收受损,生长发育迟缓,容易造成空秆、小穗现象发生,降低产量。
参考文献[1] 刘秀菊,张桂阁,李学杰,等.玉米新品种在鲁西地区的适应性鉴定[J].中国种业,2017(6):58-61[2] 程富丽,杜雄,刘梦星,等.玉米倒伏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1,19(1):105-108[3] 佟屏亚.河北玉米种业考察记实[J].中国种业,2014(2):31-33[4] 崔绍平.玉米br-2矮生基因型杂交种矮单268的选育[J].中国种业,2014(12):68-69[5] 李娜,张桂阁,李学杰,等.聊城市新引玉米品种机收综合性状评价[J].中国种业,2016(10):38-40[6] 徐延朋.玉米精量播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4,34(11):159[7] 赵荷枝,齐黎明.2015年侯马市玉米品种对比试验[J].种子世界,2016(8):32-34[8] 吴涛,崔绍平.矮单268玉米的选育概况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6(7):17(收稿日期:2017-11-21)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玉米品种适应性鉴定张崎峰(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河164300)摘要: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的10个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进行评价,绥玉29、鑫科玉2号、克玉16和垦单24在2种密度条件下产量均不高;瑞福尔1号的北方炭疽病偏重,克玉16的青枯病太重,垦单24的大斑病较重;华美2号、先达203、禾田4号和德美亚1号适合黑河地区5500株/667m2条件下种植,德美亚3号虽然产量较高,但熟期偏晚,不适合黑河地区种植。
关键词:玉米;第四积温带;早熟玉米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是最主要作物之一。
目前玉米品种在市场上呈现多、乱、杂的状况,真正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不多,有些农户盲目引种,导致无法正常成熟而造成巨大损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14-2016年做了3年品种筛选试验,并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的10个早熟玉米品种进行耐密性和抗逆性鉴定试验,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品种熟期特点,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黑龙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中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黑龙江的种植面积也很广泛。
在不同地区,由于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差异,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也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黑龙江不同地区的优质玉米品种及其特点。
一、哈尔滨地区1.红草玉米红草玉米是哈尔滨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质玉米品种。
该品种的颗粒较大,米质硬而不韧,含糊比较高,属于甜玉米的一种。
红草玉米适应性强,耐寒性好,在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生长,是哈尔滨地区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
2.早玉米早玉米是一种早熟品种,适应性强,对气候适应能力很强。
早玉米的生长期短,约为60天,适合在哈尔滨地区种植。
早玉米的种植密度较大,颗粒较小,产量较高,特别是在梨花期播种的早玉米,产量更高。
3.玉米二代玉米二代是由农科院选育的一种高产优质品种。
该品种具有抗病力强、耐寒性能好、叶面积大、等特点,是哈尔滨地区具有重要的种植价值的一种品种。
二、佳木斯地区长玉米是佳木斯地区种植的一种优质品种。
该品种的特点是颗粒较长,而且颗粒中含糊成分比较高。
长玉米在北方地区的适应性较强,不仅能够适应严寒的气候,而且在土地肥沃的情况下,产量也相对较高。
早春玉米是一种在齐齐哈尔地区种植的优质品种。
该品种的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好,且在北方较寒冷的春季也能正常生长,因此在齐齐哈尔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早春玉米产量较高、稳定性好,可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优质玉米品种有所不同,但在各自适宜的气候、土地环境下都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表现。
对于种粮农户来说,选择适宜自己当地的玉米品种,是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中玉米是该省主要的农业作物之一。
为了推动黑龙江省优质玉米产业的发展,不同地区在选择玉米品种时需要注重种植环境和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各个品种的特点和优缺点。
本文将介绍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1. 哈尔滨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荐
哈尔滨地区气候温凉,适合种植生长期短的中晚熟型玉米。
以下是几种适合在哈尔滨地区种植的优质玉米品种:
(1)龙马
龙马是黑龙江省玉米产量最高、最为优质的品种之一,已经被列入国家种子商标保护名录。
该品种的产量高,抗病性能好,且颗粒饱满,品质优异。
龙马适合在哈尔滨北部、牡丹江及其周围地区种植。
(2)京优601
京优601是一种生长期较短、适合在哈尔滨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
该品种的产量高、质量优良、抗逆性强,是一种适应性强、适合在塘沽地区等气温比较低的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
(1)豆玉423
豆玉423是一种中熟玉米品种,具有抗丑病和煤污病的特性。
该品种的产量稳定,适合在牡丹江、鸡西等地种植。
豆玉423具有耐旱性和抗逆性强的特点,对气温的要求不严格,可以快速适应多种气候。
(2)丰产35号
丰产35号是一种中晚熟的玉米品种,适合在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区种植。
该品种抗病、抗倒伏性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可以保证一定的产量和品质。
(1)玉米开心
(2)中晚熟玉米龙田117
龙田117是一种适合在中晚熟地区种植的玉米,它的最佳播种期为5月中旬到下旬。
该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比较适合佳木斯地区的情况。
黑龙江玉米品种

•[转] 种业三国之黑龙江玉米品种详解大全2013-10-6 17:48阅读(1)转黑龙江省玉米第一积温带吉单517品种来源:以自选系吉VO22为母本,吉8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吉VO22是由吉林省农科院1 992年以国外早熟密植玉米杂交种(Vokga)为基础材料,经过8个世代自交选择,于1997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自交系。
吉853是由原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与哲盟农科所合作,1985年选自黄早四×自330。
生育期126天,积温2600.稳产,抗逆性好,在松嫩平原盐碱地地区表现优秀。
吉单505品种来源:1996年以自选系吉V022为母本,外引系351为父本杂交育成。
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121天,抽丝期比四单19早2天,成熟期与四单1 9相同,需≥10℃活动积温2550℃。
吉单535品种来源:以吉V022为母本、吉V016为父本选育而成。
母本是以欧洲早熟密植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是以承351×丹9046的F2群体为基础材料,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
生育期128天,积温2700吉单528品种来源:2001年以自选系吉V417(吉V993×Mo17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生育期125天,积温2550吉单536品种来源:2000年以自选系吉V993(国外早熟耐密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吉单261品种来源:母本W9706,来源为(Mo17×U8112)×Mo17;父本吉853,来源为330×黄早四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相同。
丰单1品种来源:以丰系96-108为母本、丰系96-28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品种。
母本丰系96-108以Mo17×合344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6代以上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丰系96-289以木母×吉853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6代以上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八个早熟玉米杂交种在黑龙江省北部的适应性鉴定

3 结论与讨论创造适宜的群体结构是大豆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不同种植密度大豆的农艺性状有所区别[8]。
本试验通过对3个新选育大豆品种研究发现,在旱作区随播种密度增加,大豆株高、底荚高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而有效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则呈现下降趋势,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无明显变化,说明播种密度对该区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显著调控 效应。
通过选择品种及适宜的播种密度是旱作区大豆高产适水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9]。
不同大豆品种全生育期田间耗水量不同,陇黄1号田间耗水量相对最多,其次为陇黄3号,陇黄2号最少。
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田间耗水量的变化无明显差异,播种密度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产量的提高也就相应提高了田间水分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1] 冯丽娟,朱洪德,于洪久.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8,30(2): 206-211[2] 杨升辉,邱家训,李洪杰,王素阁,张小燕,李春燕,李倩,张呈祥.黄淮海夏大豆产量潜力表达技术初探.中国种业,2013(10):42-44 [3] 孙国伟,付连舜,张凤路,张瑞朋,朱海荣.播期及密度对不同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大豆科学,2016,35(3):423-427 [4] 杨如萍,王立明,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张国宏.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选育报告.甘肃农业科技,2018(8):25-27[5] 王立明,张国宏,杨如萍,陈光荣.大豆新品种陇黄3号.中国种业,2019(4):80-81[6]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理化分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7] 路海东,薛吉全,郝引川,张仁和,高杰.播期对雨养旱地春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作物学报,2015,41(12):1906-1914[8] 张茂明.大豆合农60号窄行密植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国种业,2012(2):36-37[9] 王立明,杨如萍,陈光荣,张国宏.旱作大豆播种密度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2):45-49(收稿日期:2020-07-08)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其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1-2]。
黑龙江玉米主要种植品种对比

今后的品种肯定是区域化强的品种,耐密植、抗倒伏、脱水快、品质优是今后的主导,种业公司应该在品种上市之前做好测试工作,避免其盲目性高产是所有育种者、种子生产者和农作物种植者的共同追求。
然而多年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单纯高产的品种由于抗逆性、适应性和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表现的稳定性比较差,年际之间的产量不稳定,最终农民得到的实际产量反倒有限;相反,一些看似产量一般的品种,但是由于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对于年际之间的气候差异表现出的抗性强,更受到种植者和市场的欢迎。
所以,在育种界和农民都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抗性就是产量。
这是对于一个品种多年在生产实践中表现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把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农业生产劳动力逐步向城镇和服务业转化,传统的劳动力密集的农业生产也出现劳动力匮乏,农业生产“空心化”和劳动力价格逐年提升的趋势。
这一变化趋势给未来的农业生产及其相关的领域带来诸多的变化:一方面是高端经济作物和具有特色品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另一方面一些能够节省劳动力,能够适合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的品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
于此同时,一些产量性状不错,缺乏品质特色,要求“精耕细作”和精心呵护的品种逐渐在被市场淘汰出局。
所以,本人在这里提出一个未来育种方向的命题,即:效率就是产量。
什么是一个品种的产量?-它是该品种在不同地理和气候环境中综合产量水平的体现,而不是在特定地点高水高肥,精耕细作下“高产公关”、“产品展示田”的产量;-它应该是符合我国当前大规模农业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的真实体现,而不是用纸张计算出来的“理论产量”;-它是不同年际间品种综合表现的体现,而不应该是风调雨顺,顺境中的表演;-它是适应市场需求和农民种植意愿的体现,而不是领导号召,“有关专家”呼吁的结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的调整的速度还会加快,农业劳动力的缺乏和劳动力价格的提升也将越演越烈。
如何来评价一个玉米品种的优劣

如何来评价一个xx品种的优劣评价一个玉米品种的优劣,不能光看棒子的大小,也不能光讲植株的外观好看不好看。
而是要看它的综合性状。
1、根系:根系(玉米植株的吸收器官)发达,扎土深,抗倒效果好,根系吸收功能强、功能期长,是获得丰产的基础。
2、茎:茎杆无论粗细,要求坚实有弹性。
韧性好、硬度强的铁秆玉米,抗倒性强,运输养分能力高。
另外,基部节间较短也是利于抗倒伏的优良性状。
茎杆的含糖量也是未来的关注点,据有关人士预言,抗虫品种是今后的发展趋势,茎杆大程度上降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
3、xx、穗位:xx一般要求在2."5xx为佳,、穗位较低,一般在1."2米以下较佳,穗下节间短穗位较低,植株重心低,抗倒性强。
穗位整齐,利于机械化收获。
穗上节间长的利于采光和通风。
4、xx:一般来说,平展型的叶片较长而宽厚,紧凑型的上冲而短、窄,后者叶向值、消光系数、群体光合势、光合生产率等生理化指标更趋合理。
目前,叶片过宽、厚、较长的品种在生产实际中逐渐被叶片窄、薄、较短的品种所替代。
叶片正面外翻也是一好的性状,能提高单位面积的光合效率,从叶片性状角度分析利于密植,叶片硬度要适中,过硬易兜风,造成倒伏!5、雄穗:雄穗不发达但花粉量充足的品种易获高产,不发达的雄穗分支较少,利于节约植株养分,且减少了遮荫和风阻,有利于穗上叶片制造光合产物。
6、果穗(1)大小:黄淮海平原地区,在种植习惯上正由大穗型向中小穗品种转变,中小穗密植型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强,高肥水条件下易获得更理想的高产,同样在水浇条件差、土地瘠薄的地块,耐密品种比稀植大穗品种实际产量更高。
(2)穗行数:穗行和行粒数、粒重搭配合理,就能实现合理的单穗粒重。
黄淮海地区14-16行为宜。
行数太少难以获高产,穗行超过16行易出现秃尖,并且多数不耐密。
(3)粒重:粒重是产量因素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籽粒大小一样的品种,角质层丰富的品种粒重高、产量高。
(4)出籽率:其它性状一致的情况下,出籽率高,品种产量潜力大。
东北粘玉米种子品种

东北粘玉米种子品种
1、黑珍珠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棒子比较大,果实饱满且口感香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黄金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呈金黄色,具有香甜可口的口感,营养价值也较高。
3、彩色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颜色鲜艳,具有可口的口感和较高的营养价值。
4、水果型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口感香甜,营养价值较高,适合生食或烤食。
5、超甜型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甜度高,口感清爽,营养价值也较高。
6、高油型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含油量高,可以用于提取玉米油或加工成其他食品。
7、糯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口感软糯,营养价值较高,适合煮食或炒食。
8、爆裂型粘玉米:该品种的玉米果实小巧,口感酥脆,营养价值也较高,适合作为零食食用。
东北玉米高产品种简介

东北玉米高产品种简介
东北玉米是中国东北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丰富的养分和广泛
的用途。
这里简要介绍几个在东北地区广泛种植的高产品种。
1. 红霞玉米:红霞玉米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高产品种,其玉米粒呈鲜红色,颗粒饱满。
红霞玉米适应性强,抗性突出,耐寒能力较强,适合种植于东北
地区的寒冷气候条件下。
其产量高,品质好,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东
北地区常见的玉米品种之一。
2. 早籼玉米:早籼玉米是一种早熟的高产品种,适合东北地区的短生季
节和冷凉的气候条件。
该品种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90-100天左右,具有快速且稳定的产量。
早籼玉米的玉米粒颜色鲜艳,味道甜美,可用
于食用、饲料和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3. 东北白玉米:东北白玉米是一种以白色玉米粒为特征的高产品种,其
玉米粒呈白色或者乳白色。
白玉米质地细腻,口感甘甜,是东北地区常见的
食用玉米之一。
它适应性强,耐寒能力较强,可以在东北冷凉的气候条件下
良好生长。
白玉米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营养水平。
以上介绍了东北地区几种常见的玉米高产品种。
这些品种不仅具有高产
量和良好的适应性,而且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东北玉米产业
的发展离不开这些高产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它们为东北地区的农民增加了收入,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选择。
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筛选

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也是全 国玉米种植大省,被誉为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北大 仓”,近年黑龙江省第四五积温带玉米种植面积 增长迅速,黑龙江省北部的黑河地区受积温影响,
适宜品种明显不足,德美亚1号品种单一种植,创 新品种缺乏,尽管近些年相继审定和引入了一些
早熟品种,但真正适合当地种植的良种却不多 ,为
吉龙99
05-09
05-24
07-27
07-30
29,共计16个。 1. 3方法 1. 3. 1 试验设计 种植密度82 500株 每个处理6行区,行距0. 65 m,行长5 m,采用随 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 1.3.2播种及田间管理 前茬作物大豆,人工双 粒点播,试验于5月9日播种,5月24日出苗, 6月7日定苗。
基肥:磷酸二钱250 kg • hm2,尿素 80 kg»hm2,钾肥 50 kg«hm2 0 追肥:6 月 23 日追 施尿素1次,225 kg-hmSG月12日播后苗前封 闭灭草,其他管理同大田生产,9月31日收获。 1.3.3调查项目及方法 物候期调查记录:出苗 期、抽雄期、吐丝期、收获期等。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2):9-13
http: / /hljnykx. haasep. cn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JO. U942/j・ issn!002-2767.2020.02.0009
张崎峰.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筛选[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2):9-13.
黑龙江省北部高纬地区玉米品种适应性筛选
张崎峰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摘要:为避免盲目引种,指导当地农业生产,对黑龙江省高纬地区的16个玉米品种,在82 500株・hm-2密度下 的综合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可以将参试品种划分为3个熟期,由于植株倒伏和病害情况建 议淘汰晶种4个,产量超过10 000 kg - hm2的有先达101、华美2号、吉龙99和富单9号,产量9 000〜 10 000 kg • hm'2的品种有4个9产量8 000〜9 000 kg - hm-2的品种有7个9产量低于8 000 kg - hm-2的仅有吉盛 1号一个品种,产量为7 850. 10 kg-hm-2,但其熟期最早,适合极早熟地区种植。 关键词:玉米;第四积温带;早熟品种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

黑龙江不同地区优质玉米品种推介作者:刘慧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为了更好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玉米生产提质增效,加快优质高效玉米优质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从品种选择和推广上下功夫,从而更好的配合玉米产业对接市场、在种植技术方面加速应用良种和良法、强调适区种植、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2019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相关内容,为不同地区农民朋友介绍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质品种。
1第一积温带上限推荐品种及适种地区1.1适宜品种推荐先玉335玉米,其穗轴为红色,籽粒为中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3.68%;翔玉998,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为马齿型,粗淀粉含量74.74%;中单909,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白色,籽粒为半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5.41%;龙垦10,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为偏马齿型,粗淀粉含量75.07%;华农887,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为半马齿型,粗淀粉含量74.0%。
1.2适合种植地区哈尔滨市双城、肇源南部、肇东市等地区。
2第一积温带推荐品种及适种地区2.1适宜品种推荐先正达408玉米,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中硬粒型,粗淀粉含量为74.62%;大民3307,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中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5.64%;京农科728,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偏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4.28%;敦玉213,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粉色,籽粒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4.63%;先玉696,穗轴为红色,籽粒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2.77%;嫩单18,穗轴为粉色,籽粒偏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1.51%。
2.2适合种植地区哈尔滨市、宾县、五常市、大庆市大同区、红岗区、让湖路区南部、肇源县、肇东中北部、肇州、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杜蒙、泰来、东宁。
3第二积温带推荐品种及适种地区3.1适宜品种推荐绥玉23,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粉红色,籽粒中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4.55%;益农玉10号,穗轴为红色,籽粒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4.20%;龙单86,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粉红色,籽粒偏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5.96%;东农259,穗轴为红色,籽粒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2.57%;富尔116,穗轴为红色,籽粒半马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2.90%;龙育10,高淀粉型品种,穗轴为红色,籽粒中齿型,粗淀粉含量为75.93%。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
价
陈海军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24()4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12个玉米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旨在筛选出更适宜该地区主栽的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者提供选种依据。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12个早熟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植株和穗部性状、抗病性、产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玉米品种中黑科玉17、佳禾18、三北1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抗逆性表现较好,但熟期略晚于对照德美亚1号,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益农玉14、哈育1001、先玉1219等3个品种熟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与对照德美亚1号熟期相当,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益农玉218、瑞富尔2号、东农270、罕玉33等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熟期与对照CS5101相当,产量除罕玉33略低外,其余品种产量均较高,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
【总页数】4页(P52-55)
【作者】陈海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三江地区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2.黑龙江省北部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
3.北方春玉米区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研究
4.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适应性鉴定
5.黑龙江省早熟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陈海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黑河164300)摘要:文章对黑龙江北部的20个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亩产超过500kg 的品种有德美亚2、德美亚1、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利合16、垦单16等8个品种,产量较好,株高、穗位高适中,但要注意大斑病的预防,其中德美亚2、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等4个品种杆强、耐密植;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4个品种密度不宜过高。
德美亚2生育期较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下线种植;德美亚1、利合16、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合黑龙江省四积温带上线种植;垦单16、登海15、克单14、长城1142、克玉16、克玉15、边单3、边6031、垦单8、克单10等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在该地区种植风险较大,特别是非正常年份,不利于稳产。
关键词: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玉米生产在黑龙江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影响较大,是增加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的最重要省份之一[1,2]。
近年来,黑龙江省的玉米面积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的种植结构已经由原来的大豆产区转变为大豆玉米轮作区,玉米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成为了农民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
在玉米增产的诸多因素中,优良品种(杂交种)所起的作用大约占35%-40%[3]。
本文对黑龙江省北部的20个玉米品种在生育期、抗病性、抗倒性以及产量性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为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玉米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品种20个:德美亚2号、垦单24号、宾玉4、克单12、孚尔拉、登海20、长城1142、德美亚1号、登海15、冀承单22、冀承单3、利合16、垦单16、克单10、克单14、克玉15、克玉16、边单3号、垦单8、边6031。
1.2 试验地点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科技示范园区(北纬50°15′,东经127°27′,海拔168.5米)进行。
供试土壤为草甸暗棕壤,耕层含有机质32.60g/kg,PH值5.12,全氮2.07g/kg,全磷1.76g/kg,全钾19.33g/kg,速效氮190.80mg/kg,速效磷87.20mg/kg,速效钾138.00mg/kg。
1.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8行区,行长6m,行距0.65m,小区面积31.2m2,密度6000株/亩,收获中间2垄进行测产,收获面积为7.8m2。
试验地前茬为大豆,2013年5月29日播种,6月18日间苗,种肥施用磷酸二铵15kg/亩,尿素5kg/亩,钾肥5kg/亩。
7月2日追施尿素1次,15kg/亩。
播后苗前封闭灭草,3-4叶期深松一次,生育期间铲趟二次,整个生长季节无灌溉。
其他管理方式同当地大田生产。
1.4 调查项目玉米生育期间调查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株高、穗位高、大斑病、丝黑穗病、倒伏、倒折、空杆等。
每个小区选取有代表性果穗10穗进行室内考种,包括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含水量等。
1.5 2013黑河市气象信息根据黑河市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2013年黑河市初霜期为9月25日,气温略高于常年,玉米生育期间日照较常年少286h,特别是7、8月份日照时数较少;降雨量较常年多225mm,集中在5、7、8月份。
2 结果与分析2.1 对玉米品种熟期的评价表1 20个玉米品种生育期比较序号品种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生育期序号品种出苗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生育期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d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d1 德美亚26-7 7-25 7-28 9-27 112 11 冀承单36-7 7-27 7-30 9-29 1142 垦单24号6-7 7-27 7-31 9-30 115 12 利合166-7 7-29 8-1 10-2 1173 宾玉46-7 7-27 8-1 10-1 116 13 垦单166-7 7-31 8-4 10-5 1204 克单126-7 7-25 7-29 9-28 113 14 克单106-7 8-2 8-6 10-8 1235 孚尔拉6-7 7-25 7-28 9-25 110 15 克单146-7 7-29 8-3 10-3 1186 登海206-7 7-25 7-31 9-30 115 16 克玉156-7 8-2 8-7 10-7 1227 长城11426-7 7-28 8-1 10-2 117 17 克玉166-7 7-29 8-2 10-4 1198 德美亚16-7 7-29 8-1 10-2 117 18 边单36-7 8-1 8-4 10-4 1199 登海156-7 7-28 8-2 10-2 117 19 垦单86-7 7-31 8-4 10-5 12010 冀承单226-7 7-27 7-29 9-29 114 20 边60316-7 7-31 8-3 10-5 120由表1可知,20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为110~123天,其中生育期在110~113d有德美亚2、克单12、孚尔拉等3个品种,生育期在114~117d的有垦单24、宾玉4、登海20、长城1142、德美亚1、登海15、冀承单22、冀承单3、利合16等9个品种,生育期在118d(包括118d)以上的有垦单16、克单10、克单14、克玉15、克玉16、边单3、垦单8、边6031等8个品种。
由于2012年秋黑河市降雨较大,土壤水分基于饱和,没能及时整地,播种延迟,2013年玉米生育期间降雨也较多,降雨量较常年多225mm,日照时数较常年少286h,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育进程,导致20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均有所延长。
2.2 对玉米品种株高和穗位高的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见表2,20个玉米品种的株高在211-263cm之间,株高超过240cm的品种有德美亚2、垦单24、宾玉4、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等6个;20个品种的穗位高在55-105cm之间,其中穗位高在70-90cm之间的品种有德美亚2、垦单24、德美亚1、冀承单22、冀承单3、利合16、垦单16、克单10、克单14、克玉15、边6031等11个。
20个品种的株型除宾玉4、克单12、长城1142、登海15、冀承单22、克单10、垦单8等7个品种的株型为平展型外,其它品种均为半紧凑型。
表2 20个玉米品种株高及穗位高比较序号品种叶片数株型穗位高株高序号品种叶片数株型穗位高株高(片)(cm)(cm)(片)(cm)(cm)1 德美亚216 半紧凑71 249 11 冀承单316 半紧凑80 2172 垦单24号18 半紧凑80 263 12 利合1616 半紧凑72 2633 宾玉415 平展型105 254 13 垦单1617 半紧凑82 2564 克单1217 平展型63 219 14 克单1018 平展型80 2385 孚尔拉15 半紧凑93 237 15 克单1416 半紧凑82 2046 登海2016 半紧凑65 222 16 克玉1517 半紧凑70 2147 长城114217 平展型64 211 17 克玉1616 半紧凑61 1948 德美亚117 半紧凑78 252 18 边单316 半紧凑55 2119 登海1516 平展型68 226 19 垦单818 平展型99 23110 冀承单2216 平展型81 219 20 边603116 半紧凑70 2062.3对玉米品种倒伏、倒折、空杆率及抗病性的评价由表3可知,20个玉米品种中倒伏与倒折之和≤10%的品种有8个,分别是德美亚2、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克玉15、克玉16、边单3、边6031,其中德美亚2、德美亚1、克玉16、边6031等4个品种在3%以内;宾玉4、孚尔拉、登海20、长城1142、冀承单22、冀承单3、克单10、垦单8等8个品种的倒伏与倒折之和达到了20%以上,其中孚尔拉、冀承单3、克单10、垦单8超过了30%。
20个玉米品种的空杆率在2.06%-38.31之间,空杆率低于10%的有德美亚2、垦单24、宾玉4、克单12、长城1142、德美亚1、冀承单22、利合16、垦单16、克单14、克玉15、克玉16、边6031等13个品种;空杆率超过10%的有孚尔拉、登海20、登海15、冀承单3、克单10、边单3、垦单8等8个品种,其中克单10的空杆率最高,为38.31%。
20个玉米品种的大斑病均有发生,其中德美亚2、克单12、孚尔拉、登海20、长城1142、德美亚1、冀承单22、冀承单3、克单10、克玉16、垦单8、边6031等12品种的大斑病发病级数为3级;丝黑穗病发病不重,除宾玉4和边6031发病级数为1级外,其它品种均未发生。
表3 20个玉米品种的抗逆性比较序号品种倒伏率倒折率(%)倒伏+倒折(%)空秆率(%)大斑病(级)丝黑穗病(级)1 德美亚20.00 0.93 0.93 2.06 3 02 垦单24号 4.93 5.30 10.23 6.53 1 03 宾玉419.03 0.97 20.00 6.31 1 14 克单1213.90 4.80 18.70 2.90 3 05 孚尔拉22.97 14.53 37.50 10.39 3 06 登海2021.33 2.23 23.57 10.58 3 07 长城114211.17 15.33 26.50 3.68 3 08 德美亚10.93 2.07 3.00 5.73 3 09 登海157.43 11.47 18.90 10.48 1 010 冀承单2210.47 12.50 22.97 5.44 3 011 冀承单318.93 18.53 37.47 12.47 3 012 利合16 3.83 1.20 5.03 7.22 1 013 垦单16 5.07 1.13 6.20 2.73 1 014 克单1036.50 6.70 43.20 38.31 3 015 克单14 1.90 10.47 12.37 8.32 1 016 克玉150.00 6.80 6.80 5.57 1 017 克玉160.00 0.93 0.93 5.25 3 018 边单3 4.43 2.57 7.00 11.01 1 019 垦单89.47 20.90 30.37 10.41 3 020 边60310.93 1.90 2.83 9.42 3 12.4 对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评价对20个玉米品种产量性状的比较见表4,20个品种的穗长在15.5c m~21.9cm之间,孚尔拉的穗长最短,克单10的穗长最长;穗粗在4.03cm~4.78cm之间,孚尔拉的果穗最细,长城1142的果穗最粗;秃尖长度在0.25cm~1.8cm之间,登海20的秃尖最短,边单3号的秃尖最长;穗行数12.4行~17.8行之间,孚尔拉的穗行数最少,登海20的穗行数最多;行粒数在30.4粒~44.4粒之间,孚尔拉的行粒数最少,克单10的行粒数最多;百粒重在13.88g~24.63g之间,百粒重的整体水平偏低,大部分品种百粒重没有达到正常水平,冀承单3、克单10、克单14、克玉15、克玉16、边单3、垦单8、边6031等8个品种的百粒重均低于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