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材料学》考研大纲

合集下载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棉纤维1.棉的种类(1)按棉花的品种分类细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23-32mm,中段复圆直径为16-22um,中段线密度为1.4-2.2dtex,比强度为2.6-3.2cn/dtex,比长绒棉粗,比过去的品种比较细。

长绒棉:纤维平均长度33-46为mm,中段复圆直径为13-15um,中段线密度为0.9-1.4dtex,比强度为3.3-5.5cn/dtex。

粗绒棉:纤维平均长度为15-24mm,中段复圆直径为24-28um,中段线密度为2.5-4.0dtex,比强度为1.4-1.6cn/dtex。

非洲棉(草棉)品质与亚洲棉接近,纤维粗而短,已淘汰(2)按初加工方法分。

初加工:将籽棉上的纤维与棉籽分离的过程,亦称轧棉。

(A)籽棉:带有棉籽的棉花。

(B)皮棉(原棉):去除棉籽所得到的棉纤维。

皮棉重量占籽棉重量的百分数,称为衣分率(30%~40%)。

(C)锯齿棉:用锯齿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纺纱用棉多为锯齿棉。

(D)皮辊棉:用皮辊轧花机加工的皮棉。

(3)按原棉的色泽分类1、白棉:正常成熟,为纺用棉2、黄棉:霜黄棉。

少量使用3、灰棉:雨灰棉,棉铃开裂时由于日照不足或雨淋,潮湿,霜等原因造成。

很少用。

2.棉纤维的生长过程整个棉纤维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伸长期、加厚期、转曲期。

(1)伸长期:主要增长长度而胞壁极薄,形成有中腔的细长薄壁管状物。

(16-25天)(2)加厚期:细胞壁外向里逐日螺旋淀积纤维素,最后有中腔,与成熟度有关(35-55天)(3)转曲期:棉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形成不规则的螺旋形,称为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的成因:纤维素以螺旋状原纤形态一层一层沉积,螺旋方向有左也有右,在纤维的长度方向反复改变,当纤维干涸后,胞壁产生扭转,形成“天然转曲”。

天然转曲使棉纤维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纺纱工艺的进行和成纱质量的提高。

影响棉纤维长度的因素:品种、生长条件、后加工。

3.棉的初加工(适合种类,产量,优、缺点,棉加工后的长、细、整齐度)4.棉的等级●细绒棉——1-7级,3级为标准级,1-5级为纺用棉,7级以下为级外棉。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纺织材料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_____学时:_____先修课程:_____后续课程:_____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概念、结构、性能、加工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纺织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纺织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特点。

2、熟悉纺织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和标准。

3、了解纺织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原理。

4、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合理选择和使用纺织材料。

5、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一)纺织纤维1、纺织纤维的分类和命名介绍天然纤维(棉、麻、毛、丝)和化学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的分类方法和常见品种的命名。

2、纺织纤维的结构(1)大分子结构:包括大分子的化学组成、链节、聚合度等。

(2)超分子结构: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度和结晶度等。

(3)形态结构:纤维的长度、细度、截面形状、表面形态等。

3、纺织纤维的性能(1)物理性能:密度、回潮率、吸湿滞后性、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热性能等。

(2)化学性能:耐酸碱性、耐氧化性、耐光性等。

(3)电学性能:电阻、介电常数等。

(二)纱线1、纱线的分类和结构(1)按纤维原料分:纯纺纱、混纺纱等。

(2)按纺纱方法分:环锭纺纱、气流纺纱、涡流纺纱等。

(3)纱线的结构:短纤维纱的结构特征、长丝纱的结构特征。

2、纱线的性能(1)纱线的细度指标:特克斯、公制支数、英制支数等。

(2)纱线的捻度和捻系数:捻度的概念、捻向、捻系数对纱线性能的影响。

(3)纱线的强度和伸长率:影响纱线强度和伸长率的因素。

(三)织物1、织物的分类和结构(1)按原料分:棉织物、毛织物、丝织物、麻织物等。

(2)按织造方法分: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等。

(3)织物的结构参数:织物组织、密度、厚度、幅宽等。

2、织物的性能(1)织物的力学性能: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等。

五邑大学纺织材料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五邑大学纺织材料学专插本考试大纲

2023年普通专升本《纺织材料学》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需要参加《纺织材料学》考试的退役士兵。

Ⅱ.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总体要求
《纺织材料学》的考试内容包括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及性能。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和备考。

要求考生掌握纤维、纱线和织物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植物纤维
组成、分类、形态和主要性质。

2.动物纤维
组成、分类、形态和主要性质。

3.化学纤维及无机纤维
黏胶、涤纶、锦纶、腈纶、丙纶、氨纶
金属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
4.纺织材料的鉴别
5.纱线的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
细度、捻度、捻系数
6.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
机织物三原组织、经编和纬编基本组织,特点和应用
7.纺织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
8.纺织材料的热学性质
9.电学性能
Ⅲ.考试形式
1. 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直接写在试卷上的相应位置。

2. 试卷题型比例
单项选择题及判断约占30%
综合题约占70%
Ⅳ. 参考书目
《纺织材料学》,第五版,姚穆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20年10月。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

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1. 简介纺织材料学是研究纺织原材料、纺织品制备工艺和性能的科学学科。

纺织材料学考研是纺织材料学专业考研究生的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纺织材料学基本理论、纺织品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技术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介绍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的相关内容,以供考生参考。

2. 考研科目纺织材料学考研的科目包括:2.1 纺织原材料学纺织原材料学是研究纺织原材料如纤维、线和纱的形成、结构、性质以及加工工艺的学科。

考研中的相关考点包括纤维材料的分类、特性以及纤维材料的加工工艺。

2.2 纺织品工程学纺织品工程学是研究纺织品的制备工艺、性能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

考研中的相关考点包括纺织品的结构、功能以及加工工艺。

2.3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是研究纺织品化学成分、染整工艺以及相关工程技术的学科。

考研中的相关考点包括纺织品的化学成分、染整工艺以及相关化学知识。

3. 考研资料准备纺织材料学考研,合适的考研资料对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纺织材料学考研资料:3.1 教材•《纺织材料学》•《纺织品工程学》•《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这些教材是纺织材料学专业考研的基础教材,内容较为全面,适合用来系统地学习纺织材料学的相关知识。

3.2 试题集•《纺织材料学考研试题集》•《纺织原材料学考研试题集》•《纺织品工程学考研试题集》•《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考研试题集》这些试题集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研的题型和考察重点,同时也能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

3.3 参考书籍•《现代纺织技术》•《纺织基础与工艺》•《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这些参考书籍是纺织材料学的扩展阅读资料,可以帮助考生深入理解纺织材料学的相关理论和应用。

4. 复习备考策略纺织材料学考研需要掌握的知识较为广泛,因此考生需要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策略,以下是一些建议:4.1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考研科目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能够完成规定的复习内容。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48或64学时学分:3或4分适用对象:纺织类先修课程:使用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姚穆等编《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约2008年8月出版。

2.参考资料:于伟东编《纺织材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6年5月出版,朱红等编《纺织材料学》,蒋素禅主编《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主干课程,也是一门必修课。

本课程包括理论与实验两部分,涉及数、理、化及工程技术等理论,有边缘科学和前沿科学等内容,知识面广,又含有一定比例的品质评定,客观检验内容,其中部分实验环节,单独列出,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

二、教学基本要求为了指导学生课外复习、巩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教学要求,在纺织材料学的教学中,应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重点掌握纺织纤维与纱线、纱线与织物、纤维与织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纺纱性能的关系,在教学中还要结合新疆纺织工业的实际进行教学。

同时注重实践,加强课后学习,注重复习题、思考题、计算题、综合题等的练习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前言(2学时)纺织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介绍,纺织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纤维结构的基本知识(2学时)纺织纤维内部结构概述;纤维素纤维的内部结构,蛋白质纤维的内部结构与合成纤维的内部结构介绍。

第二章纺织纤维的形态及基本性质(4学时)了解纤维的细度和线密度概念,掌握基本指标及其换算方法。

了解纤维的截面形状、长度、卷曲与转曲,掌握这些性能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了解并掌握纤维的吸湿、吸湿指标和测试方法,纤维的吸湿机理和影响纤维回潮率的因素,常见纤维的吸湿能力和公定回潮率,吸湿对纤维性质和纺织工艺的影响。

纤维的强度指标介绍,掌握它们对纺织性能的影响。

第三章植物纤维(4或6学时)棉纤维的形成,棉纤维的截面形态、截面结构和纵面形态,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及其耐酸耐碱性,棉花的种类和我国主要棉区,棉花初加工的概念以及锯齿棉,皮辊棉的特点及原棉检验。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年0856材料与化工-纺织工程

内蒙古工业大学2020年0856材料与化工-纺织工程
6、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
7、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质(热学、电学及磁学、光学)
8、纺织材料的服用性能(外观性能、手感、耐用性、卫生安全性)
二、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笔试闭卷,满分100分,时间2小时;
2.试卷结构:基本概念解释题15%;判断分析题20%;简答题40%;计算及论述题25%;
参考书目:
纺织材料学考试大纲科目名称 Nhomakorabea纺织材料学
复试专业
纺织工程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1、天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
2、化学纤维的分类、化学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再生纤维、合成纤维)
3、新型纤维的特点及应用
4、纱线的分类、结构;纱线的细度指标及计算;纱线的细度均匀度;纱线的加捻;
5、织物的分类、结构;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的概念及特点;织物相关参数的计算
1.姚穆.纺织材料学(第四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IBSN:9787518010288
2.于伟东.纺织材料学(第二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12;IBSN:9787518052066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纺织材料学》是纺织保全专业的后续课程学习所必备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方法,掌握各类纺织材料的基本性能,了解各种性能的影响因素,以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纺织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纺织材料的认识和应用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自然界存在的天然纤维和人工制造的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其特征2、理解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3、掌握各种纺织纤维的性能以及它们的区别4、掌握纱线的结构和性能5、掌握和理解织物的分类、结构和性能6、了解织物的各种性能及其影响因素7、了解纤维、纱线、织物有关性能的测试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8、了解纤维、纱线、织物结构因素在轻纺产品设计中的影响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讲授中要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加强对基本知识的教学。

特别是对有关的术语及定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2)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要充分运用教具、实物和各种电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教学的力度。

(4)要布置学生做一定量的习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条件的学校,要组织学生对实际工件进行检测,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时分配表三、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纱线的结构,织物的结构性能及测试。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纤维的性能表示方法及测试,纱线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织物的性能及性能对产品应用的影响。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内部结构简介1. 纺织纤维的分类及常用指标简介2.纺织纤维内部结构简介第二章天然纤维1.棉纤维的形成及结构形状2.常用原棉的分类3.原棉检验第三章化学纤维1.成纤高聚物的条件2.化学纤维的制造简介3.常见化纤的特性简介第四章纺织纤维的鉴别1.手感目测法2.燃烧法3.显微镜观察法4.化学溶解法5.药品着色法第五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1.吸湿指标的测试方法2.纤维吸湿机理和影响纤维回潮的因素3.纤维与纱线的公定回潮率4、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5、吸湿对纺织工艺的影响第六章纺织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质1.纤维的拉伸性质2.纤维摩擦与抱合3.纺织纤维的热学性质与电学性质简介第七章纱线1.纱线的分类与代号2.纱线的细度3.纱线的捻度4.纱线的品质评定第八章织物及其分类1.品等评定目的2.品等评定依据第九章织物的基本结构1.机织物的分类2.针织物的分类第十章织物的力学性质1.织物的拉伸性质2.织物的撕破性质3.织物的项破性质4.织物的耐磨性第十一章织物的其他特性1.织物的收缩性2.植物的免烫性3、织物起球起毛性及勾性第十二章织物的品质评定四、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的课程,安排了20学时的实验教学,以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结构及其鉴别方法。

纺织材料学提纲

纺织材料学提纲

一、名词解释手感:织物某些机械和物理性能对人手掌刺激所引起的综合反映。

织物风格:从广义上说是织物本身所固有的性、状作用于人的感官所产生的综合反映;从狭义上说是以手触摸织物时产生的感觉来衡量织物的特征。

变形丝:又叫变形纱,化纤原料在热和机械作用下,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纱。

紧度:纱线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本质是纱线的覆盖率或覆盖系数。

微气候:服装(织物)介于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局部空气层小气候,称为微气候捻系数:用来比较同体积质量、不同细度纱线的加捻程度。

是捻度对支数(或网线的实际号数)平方根的比值,或捻度数与线密度(特数)平方根的乘积。

非织造布: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

织物结构相:以经纱屈曲波高和纬纱屈曲波高的比值来描述经纬纱线在织物中的屈曲状态。

织物尺寸稳定性:织物在受到浸渍或洗涤后以及受较高温度作用时抵抗尺寸变化的性能。

复合纱线:由短纤维和短纤维,短纤维和长丝,长丝和长丝,纤维素和纱等组合或复合在一起的纱,丝,线。

织物舒适性:人体对织物的生理感觉,往往以人体对织物的不适感为评价,涉及透气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内容。

起毛起球:织物在实际穿用,洗涤中,不断受摩擦,使织物表面的纤维端露出织物,在表面呈现许多毛茸,即“起毛”,毛茸在继续穿用中不及时脱落,相互纠缠在一起,被揉成许多球形小粒,即“起球”。

毛羽指数:单位(m)长度纱线内,但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设定长度的毛羽根数(m/根)。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时的程度及形态。

耐疲劳性:织物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叫耐疲劳性。

疲劳就是织物在循环载荷或形变,或明显小于断裂强度的静载荷长时间作用下织物发生断裂或损伤破坏保形性:织物在使用中能保持原有外观特征,便于使用,易于保养的性能。

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宜的性能。

纺织材料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第三版教学大纲

纺织材料学第三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纺织材料学是纺织工程系列课程之一,是介绍纺织原材料、纤维及其材料学和物理学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纺织原材料的产地、特点及其材料学基础;纤维的种类、性质、结构、基本制造工艺和检验方法;纺纱、织造、印染等工艺中所需用到的各种化学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及其在织物品质控制中的应用。

本课程是纺织工程系列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也是为纺织工程师提供必要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

课程目标•掌握纺织原料、纤维和其材料学和物理学基础知识;•理解纤维类型、性质、结构、基本制造工艺和检验方法;•掌握纺纱、织造、印染等工艺中所需用到的各种化学纤维的物理和机械性质;•理解织物的品质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在纺织工程和相关领域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课程安排第1章纺织原料的分类与特点• 1.1 纺织原料的分类• 1.2 天然纤维• 1.3 化学纤维• 1.4 混纺纤维• 1.5 特种纤维第2章纤维的结构与性质• 2.1 纤维的化学成分• 2.2 纤维的形态与结构• 2.3 纤维的物理性能• 2.4 纤维的化学性质• 2.5 纤维的纺制性能第3章纤维的制造工艺和检验• 3.1 天然纤维的制造工艺和检验• 3.2 化学纤维的制造工艺和检验• 3.3 人造纤维和特种纤维的制造工艺和检验第4章纺纱工艺• 4.1 纺纱基本概念• 4.2 纺纱设备和工艺• 4.3 纺纱工艺的原则和要求• 4.4 纺纱方法和工艺第5章织造工艺• 5.1 织物的基本概念• 5.2 织造设备和工艺• 5.3 织造工艺的原则和要求• 5.4 织造方法和工艺第6章纺织品整理工艺• 6.1 整理工艺的基本概念• 6.2 整理设备和工艺• 6.3 整理工艺的原则和要求• 6.4 整理方法和工艺第7章纺织品的品质控制•7.1 纺织品的品质特点•7.2 纺织品的物理和机械性能测试•7.3 纺织品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评价标准课程评估•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教材•《纺织材料学(第三版)》王全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纺织材料学》科目考试大纲

《纺织材料学》科目考试大纲

《纺织材料学》科目考试大纲考试主要内容:纺织材料学是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解决该领域中的认知和基本认知方法问题,主要包括纤维及纤维制品的品种、命名、结构、性能及成形方法,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纺织材料的认识与表征方法和技术。

1.纺织纤维、纱线、织物的分类方法及术语解释;2.常用纤维、纱线、织物的结构、性能特点;3.纺织纤维结晶度、取向度等聚集态结构参数的含义,纺织纤维细度、长度、截面形态、卷曲等形态结构参数的测试原理、方法和指标;4.纺织材料的吸湿机理、吸湿性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影响吸湿的因素、吸湿性的测定方法、吸湿指标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5.纺织材料的力学性质及蠕变、松弛和疲劳;6.织材料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光学性质的基本概念,热对纺织材料的影响、纺织材料的耐光性、纺织材料的静电产生原因及其消除方法;7.纱线中纤维的转移特征、纱线细度及细度不匀测试原理及方法、指标、纱线毛羽的表征指标及减少纱线毛羽的方法;8.织物结构参数;9.织物的耐久性、保形性、舒适性、风格等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10.纺织材料的品质评定。

建议参考书目:[1]《纺织材料学》,于伟东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版[2]《纺织材料学》(第三版)]姚穆等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3]《高科技纤维》,王曙中主编,纺织工业出版社,1990年《机械设计基础》科目考试大纲层次:硕士考试科目代码:885适用招生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考试主要内容:1.绪论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2.机械设计总论①机器的组成;②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③对机器的主要要求;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⑤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⑥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⑦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⑧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⑨机械零件的材料及其选用;⑩机械零件的设计中的标准化。

3.机械零件的强度①材料的疲劳强度;②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③机械零件的抗断裂强度;④机械零件的接触强度。

纺织材料学复习提纲

纺织材料学复习提纲

绪论:1.什么是纤维的回潮率?2. 表示纤维细度的指标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3.推导公制支数(Nm)、旦(D)、特(Nt)、直径(d)之间的关系。

4.公制支数为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1.5旦的丙纶与2旦的涤纶哪个粗?为什么?(已知纤维密度:棉为1.54g/cm3、涤纶为1.38g/cm3、丙纶为0.91g/cm3)第一章:棉纤维习题1.纺织纤维按照纤维来源进行分类,分为哪些种类?2.棉纤维按照品种分类分为哪几种?3.棉纤维的宏观结构特征?(横向,纵向)4.棉纤维原纤排列螺旋角为——度,对纤维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5.构成棉纤维大分子为——大分子,大分子的基本结构为——,每个单基上有——个羟基,棉纤维的纤维素含量为——%,棉纤维的结晶度为——%,棉纤维大分子的取向度——(高/低)6.简述棉纤维的化学性质?7.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8.何谓棉纤维成熟度,其与纺纱加工及成纱质量有何关系?9.原棉标志(唛头代号)327、231和(527)分别代表什么样的原棉?10.原棉品质评定有哪些指标?品级评定主要依据哪几项指标?1.麻纤维的分类2.麻纤维化学组成有哪些,与纤维性能有哪些关系?3.何谓脱胶,脱胶的方法有哪些?4.何谓工艺纤维?为什么苎麻可用单纤维纺纱,而亚麻、黄麻等却不可以?第四章1.名词解释:吸湿平衡吸湿等温线吸湿等湿线平衡回潮率吸湿滞后性标准大气条件2.为什么粘胶纤维的吸湿能力大于棉,合成纤维的吸湿能力低于天然纤维?3.对纤维回潮率进行测试时为什么必须对纤维进行预调湿?4.烘箱法测试纺织材料吸湿性能的原理是什么?其有哪三种称重方式?试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5.一批腈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9.2g,求该批腈纶的回潮率和标准重量。

(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0%)6.计算55/45棉/涤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

7.试分析影响纺织材料吸湿性的诸因素。

纺织材料学”考研复习提纲

纺织材料学”考研复习提纲

一,纺织学院1.“纺织材料学”考研复习提纲一.基本要求1. 掌握纤维分类、命名、性状特征和基本获得途径及方法,了解常用纤维(棉、毛、丝、麻、各种化纤)的结构和性质,并对特种纤维、功能纤维及新纤维种类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2. 了解纤维结构的基本概念与表达,纤维可成形性的概念与表达,以及纤维结构和成形方法对纤维性质的影响;3. 掌握纤维基本性质(机械、吸湿、热学、光学、电学、表面性质)的表达和常用性能指标,以及相关测量方法,能解释影响纤维性能的基本因素(包括纤维结构、加工成形工艺、环境条件等);4. 掌握各类纱、丝、线的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特别是非传统纺纱技术,复合、结构纺纱技术及成纱结构与性能;5. 了解纱线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各大类纱线(纱、丝、线)开发中的应用,掌握纱线结构和性能测量及纱线品质评定的基本方法与内容;6. 了解纺织品(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及其复合织物)的基本分类、分类、命名、结构及性能特征和成形方法,以及在服用、家用、产业用中的基本要求与特征;7. 掌握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实现与表达方法和影响织物服用和使用性能的因素,掌握织物性能测量、品质要素评定和各类织物分析鉴别的方法,以及掌握织物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8. 了解产业用和技术纺织品的性能及功能特征,使用中的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二.各章要点(*为精读理解,其他通读)绪论一、纺织材料的定义与内容*二、纺织材料发展中的问题*三、纺织材料学应关注的知识及思考第一章纤维分类、加工与发展第一节纤维及其分类*第二节各种常用纤维简介*第三节纤维的加工第四节纤维的应用与未来*第二章纤维的结构特征第一节纤维基本结构的构成*第二节纤维的结构特征与测量*第三节典型纤维的结构与特征*第三章纤维的形态与表征第一节纤维的长度及其分布*第二节纤维的细度及其分布*第三节纤维的卷曲或转曲*第四节纤维的截面形状与表征*第四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第一节纤维的吸湿及吸湿机理*第二节吸湿性的测量第三节吸湿对纤维性质的影响*第五章纤维的力学性质第一节纤维的拉伸性质*第二节纤维力学性能的时间依赖性* 第三节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第六章纤维的表面性质第一节纤维表面的内涵*第二节纤维的表面特征*第三节纤维的摩擦性质*第四节纤维的浸润性与芯吸*第七章纤维的热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第一节纤维的热学性质*第二节纤维的光学性质*第三节纤维的电学性质*第八章纤维的可加工性第一节纤维的可初加工性*第二节化学纤维的初加工*第三节纤维的损伤与清洁化第九章纤维的鉴别与质量评定第一节纤维的鉴别*第二节纤维的质量要素*与评定第十章纱线的分类与结构特征第一节纱线的分类*第二节纱线的加工与发展第三节纱线的结构特征*第十一章纱线的基本特征参数第一节纱线的细度与不匀*第二节纱线的捻度与捻缩*第三节纱线的毛羽与表征*第四节纱中纤维的转移与分布*第十二章纱线的力学性质第一节纱线的拉伸性质*第二节纱线的断裂机理*第三节混纺纱的拉伸性质*第四节纱线的弯曲、扭转与压缩性质* 第五节纱线的耐久性能第十三章纱线的加工性能与品质评定第一节纱线的可加工性*第二节纱线的识别与方法*第三节纱线的品质要素*与评定第十四章织物及其分类第一节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第二节一般织物及名称第三节特种织物*第四节织物加工及其发展*第十五章织物的结构与基本组织第一节机织物的结构与组织*第二节针织物结构与组织*第三节非织造布的结构*第十六章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质第一节织物的拉伸性质*第二节织物的撕裂性质*第三节织物的顶破性质*第四节织物的弯曲性*第十七章织物耐久与安全性第一节织物的力学耐久性*第二节织物的耐老化性*第十八章织物的保形性第一节织物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 第二节织物的悬垂性*第三节织物的起毛起球性*第四节织物的尺寸稳定性*第十九章织物的舒适性第一节织物的透通性*第二节织物的热湿舒适性*第三节织物的刺痒作用*第四节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第二十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第一节织物的风格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织物手感与触觉风格*第三节织物光泽与视觉风格*第四节织物风格与加工成衣性第二十一章织物的安全防护及其他功能第一节织物的防火与阻燃*第二节织物的生化防护作用*第三节纺织品的物理作用防护* 第四节防护中的可靠与安全*第五节织物的智能防护作用第二十二章织物的使用保养与品质评定第一节织物的去污与防污*第二节织物的防霉与防蛀第三节纺织品其它保养处理*第四节织物的鉴别*第五节织物的品质评定(评定内容*)三.基本内容与关注点1. 名词解释:纺织材料专业名词及术语的定义、解释及表达范围;2. 问答题:纺织材料结构、性质、加工成形和测量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的讨论,已有理论或解释和结果的辨析与应用;3. 计算题:纺织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定性、定量表达,以及指标换算与计算;4. 上述3点会涉及第二条的各项内容,即会考虑考题的覆盖性和代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材料学>>考研大纲
一、内容
1.绪论
1.1纺织材料学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1.2纺织材料的概念。

纺织材料的分类。

包括纤维、纱线和织物三个方面。

2.天然纤维素纤维
我国棉花品种及分类。

棉纤维生长发育(伸长期、加厚期)、棉纤维形态结构(双边结构)。

棉纤维性质----长度、细度、成熟度、强力、天然转曲、水分、杂质和疵点,棉纤维性质对成纱质量的影响(概述)。

麻纤维的种类。

麻纤维形态结构。

简介苎麻和亚麻纤维的性能(工艺纤维)。

3.天然蛋白质纤维
绵羊毛的品种和质量概况。

毛纤维形态结构及其类型。

毛纤维性质----长度(巴勃长度、豪特长度)、细度、卷曲(双侧结构)、摩擦和缩绒、汗脂、杂质和净毛率(毛基净毛率)。

蚕丝品种。

蚕丝形成过程及其形态结构。

简述蚕丝纤维的性质(丝的抱合性,绢纺原料)。

4.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的分类和命名(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

成纤高聚物特征和化学纤维制造概述。

化学纤维性质----长度、细度、强力、卷曲、比重等。

几种常用化学纤维的特性----粘胶纤维、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和氨纶等。

纤维鉴别的方法简介。

5.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了解,不直接考)
纺织纤维大分子结构:单基、聚合度、大分子柔曲性。

纺织纤维超分子结构:结晶态和非晶态,取向度和结晶度。

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盐式键和化学键等。

了解纺织纤维的结构理论(两项结构、侧序分布、液相结构)。

6.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吸湿指标及常用术语:回潮率、含水率、公定重量、公定回潮率、混纺纱公定回潮率、湿重混纺比计算、调湿、预调湿
纤维吸湿现象和吸湿机理。

纤维内部分子结构、纤维的比表面积、纤维表面伴生物含量及性质与吸湿的关系。

吸湿平衡与吸湿平衡回潮率、吸湿等温线、吸湿等湿线、吸湿滞后性。

纤维吸湿对纺织材料性能的影响----重量、形态尺寸、强伸度、密度、热学性质、电学性质与光学性质等的变化规律。

吸湿性测定方法简介(烘箱法,电阻法)。

7.纤维与纱线机械性质
纤维和纱线机械性质概述、拉伸指标、影响因素及测试原理和方法。

纤维和纱线断裂机理。

影响纤维和纱线断裂的因素。

纤维蠕变。

急弹性、缓弹性和塑性变形。

纺织纤维应力松弛。

纺织材料疲劳特性、影响疲劳的主要因素和规律。

纤维和纱线的弯曲,扭转和压缩。

纤维和纱线的摩擦抱合,影响纤维和纱线摩擦抱合的因素,纤维摩擦抱合对纺纱工艺的影响。

滑脱长度、混纺比对纱线力学性质的影响
8.纺织材料的热、光、电学性质
热学性质----比热,导热,绝热率,软化点,熔点,分解点,耐热性。

纺织纤维的热力学性质。

合成纤维的热收缩和热定型。

纺织纤维的燃烧性和熔孔性。

光学性质----纤维的光泽和反射,折射率和双折射,纤维的耐光性,荧光。

电学性质----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和表面比电阻,静电现象、静电序位、静电测试。

9.纱线几何特征和品质评定
纱线种类(含花式线,长丝,变形丝和新型纺纱线)。

纱线细度指标概述,股线细度的表达,细度指标之间的换算,纱线细度偏差。

纱线细度不匀的概念及表达指标。

纱线片段内不匀和片段间不匀,变异系数长度曲线,不匀指数,波谱图。

纱线捻度、捻回角、捻系数、捻缩。

加捻作用对纱线性质的影响。

内外转移、径向分布、纱线的毛羽。

纱线强度指标.单纱强力和断裂长度,缕纱强力和品质指标(概述)。

纱线的品质评定(概述)。

10.织物的分类、基本结构参数
织物的分类(其中组织结构为可选内容)。

织物基本结构参数----经纬纱号数,经纬密度
和紧度,织物的长、宽、厚,单位面积重量,横纵密度、线圈长度、未充满系数。

棉型、毛型、丝型织物品种简述。

(概述)
非织造布概述。

(概述)
11.织物的基本性质
11.1织物的坚牢度(拉、撕、顶、磨)。

测试及影响因素(经纬密度、织物组织、纱线粗细、
纤维品种等)。

11.2织物的外观保持性(折皱、免烫性、褶裥保持性、钩丝性、起毛起球性、起拱、色牢度)
11.3织物的尺寸稳定性
11.4织物的手感和风格简介(悬垂性)。

11.5织物和针织物的透通性与舒适性。

11.6织物和针织物品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概述)
二、参考教材
1高等纺织院校教材《纺织材料学》 (第二版) 中国纺织出版社;
2高等纺织院校教材《纺织材料实验教程》中国纺织出版社;
3高等纺织院校教材《纺织材料学习题集》中国纺织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