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茨杰拉德的个性特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菲茨杰拉德的个性特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摘要】菲茨杰拉德作为“爵士时代”的代表作家用他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面貌。

作为那个时代的产物,菲茨杰拉德自身的性格、人生态度与其一生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本文首先分析了菲茨杰拉德的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与性格特点,然后结合《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文学作品着重分析作家个性与作品的关系,从另外一种视角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一杰作。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个性特点;《了不起的盖茨比》;体现
一、引言
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

属于迷惘的一代,是“浮躁的20年代”(the roaring 20s)的代言人,是“爵士时代”的桂冠诗人。

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受到t.s 艾略特、海明威和村上春树等著名作家的高度评价。

笔者认为不管是哲学领域,译学领域,还是文学领域,学者的个性特点与其创作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著名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曾说,一个哲学家选择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取决于他是什么样的人。

(what sort of philosophy one chooses depends on what sort of person one is.)北大著名教授辜正坤先生因此说,一个翻译家喜欢或提出了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取决于这个人的性格特点。

同理,笔者认为,一个人喜欢或者创作了什么样的作品也取决于他的个性特点。

另外,辜正坤
教授提出,一个人引以为傲的优点在其他场合往往会成为令人注目的缺点,这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现象。

这种辩证的思想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同时,对于作家来说,他的一些缺陷或弱点有时也会成为他的优势。

个人的弱点也像个人的力量一样,成了可以利用的资源,这一点也许在艺术领域表现的比在其他领域更加明显。

艺术家们往往利用他们的作品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库普曼 s.)本文着重从以上方面来分析菲茨杰拉德的个性特点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关系,从作家与作品结合的角度来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

二、菲茨杰拉德的成长背景、个人经历及个性分析
1、成长环境
菲茨杰拉德与海明威一样,出生在美国的中西部明尼苏达州,但与海明威出生于乡村小镇不同的是,他出生在大城市圣保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而且一直居住在城市中。

他所在的成长环境对他的个性塑造产成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父亲艾德华是个小商人,参加过南北战争,给南部联邦军的间谍当过向导。

菲茨杰拉德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南方传统的价值观念和对道德习俗的怀念和向往,这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反应出来。

他的母亲莫莉·玛奎兰出生于富商家庭,因此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由于两个女儿的不幸夭折以及丈夫生意场上的连连失意,使她遭受沉重的打击,因而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菲茨杰拉德身上,并对他过分溺爱,这对菲茨杰拉德性格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菲茨杰拉德的家庭既不是名流贵族,却也不是平民
百姓,然而这种尴尬的处境,这种成长环境让他很难具有安全感。

菲茨杰拉德因而具有一种浪漫却忧伤的气质。

菲茨杰拉德一直努力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追求财富来保证自己的社会地位。

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成长环境赋予他的矛盾性格。

一方面追求物质财富,名利地位,另一方面对道德习俗和传统价值观念的怀念和向往。

2.个人经历
菲茨杰拉德很早就显示出了他的文学天赋,在他13岁时因一篇侦探小说《雷蒙德抵押品之谜》而受到校长的重视和亲自点拨。

后来他的父母把他转入费用高昂的寄宿制预科学校,这时幼小的菲茨杰拉德就已经具有了金钱意识。

不过他有幸受到这所学校校长的赏识,耐心指导他阅读大量的书籍,鼓励他的文学创作,为以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后来菲茨杰拉德考入普林斯顿大学,在这所文学氛围浓厚的学校里,菲茨杰拉德阅读各种课外书籍,他广泛的阅读面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也是在这所学校就读期间,他结识了出身豪门的美貌少女吉妮芙娜﹒金,并与她一见钟情,开始了他的第一段恋情。

然而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女”,他俩关系破裂,被告知吉妮芙娜﹒金已订婚并收到了请帖,这让菲茨杰拉德深受打击,这次经历给他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他以后的作品中多次体现。

菲茨杰拉德由于把经历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上,期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时值一战爆发,美国宣布参战。

菲茨杰拉德和其他普林斯顿的热血青年都希望借此机会建功立业,因而报名入伍,菲茨杰
拉德也因此顺利毕业。

但是菲茨杰拉德还没来得及上战场,一战就结束了,他所服役的军队回到了谢里丹军营,在一次乡村俱乐部舞会上菲茨杰拉德结识了漂亮优雅的姗尔达,开始了恋情。

然而由于两人背景差异,两人虽私定终身,后仍因菲茨杰拉德收入菲薄,屡屡失败而解除婚约。

菲茨杰拉德悲愤交加,返回故乡,在第一部小说大获成功后,他赢得美人,两个人开始了放纵奢侈的生活。

这段经历同样深深影响了菲茨杰拉德的创作,他的很多女主人公以姗尔达为原型,并让菲茨杰拉德形成了他对爱情,对女人的基本态度,体现在他的诸多作品中。

姗尔达在30年代后因为精神状况多次入院治疗,他自己又沉迷酗酒。

为支付姗尔达的住院费,和供他女儿念完高中,他不得不到好莱坞去写一些从未被拍成电影的剧本,来勉强维持生活,后死于心脏病突发。

三、菲茨杰拉德个性特点及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
1.个性与作品的关系(主题、语言、艺术特色等)
首先在作品的主题方面,《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金钱对人的腐蚀以及所谓的上流社会人物的势利、虚伪和冷酷无情,最后揭示“美国梦”的破灭。

故事中,主人公盖茨比从小就有致富的梦想,从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盖茨比那一刻起,他一直为了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即使最终他获取了财富,但他的富有依然不能让他与贵族阶级相提并论。

他想得到女主人公黛西的爱,然而他一直梦想的美妙女郎只是被自己美化了的梦想,并因替她顶罪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盖茨比的结局是悲哀的。

与此同时,菲茨杰拉德的结局也是悲哀的,
他也追求金钱,追求高贵的上流美女,而最终却却是晚景凄凉,声名和财富都不再有。

不只是《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的其他作品大都涉及到金钱腐蚀,追求社会名利,上流社会的空虚冷漠等,这都与他个人的成长环境,他所接触的人和事以及他追求社会名利,努力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的心境有很大的联系,是菲茨杰拉德自身的特点赋予了他的作品这一烙印。

另外在对待爱情的态度方面,盖茨比和尼克的态度即是菲茨杰拉德的态度,在他们眼中,爱情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穷小子休想娶富家女”。

美国女性的形象虽说优雅充满魅力,但是情感冷漠,就像菲茨杰拉德的初恋吉妮芙娜﹒金和他妻子姗尔达。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女性的描写上充满了讽刺轻蔑的口吻,例如:dishonesty in a woman is a thing you never blame deeply.在生活中,菲茨杰拉德就具有大男子主义,虽然珊尔达也很具才华,想成为作家,但菲茨杰拉德认为,家里有他一个作家就足够了,不允许姗尔达进行写作。

其次,在语言方面,《了不起的盖茨比》文句清雅舒缓,字里行间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和他广阔的阅读面以及受到济慈等著名作家的深刻影响有很大关系。

当然也与菲茨杰拉德本身浪漫的性格,忧郁的气质等息息相关。

最后,菲茨杰拉德最重要的个性特点即矛盾的性格,双重意识极大的影响了他的创作。

一方面,他清醒的认识到“美国梦”的实质,并展现给读者,一方面他又拼命追求着那不断堕落腐败的价值观。

他一方面清醒的看到了那些他所爱的女人的庸俗本质,一方面又被她们的优雅和魅力深深吸引。

在《了
不起的盖茨比》中,“二元主角”的手法是他双重性格的极好体现。

用尼克来代表自己的道德观来审视盖茨比,而盖茨比代表自己追求物质的另一面。

2.弱点成为优势,作品弥补缺陷
菲茨杰拉德是富有争议的作家,褒贬不一。

很多评论家批评他过多的主观因素影响了作品的客观性,菲茨杰拉德追求物质社会名利,生活奢侈放纵。

然而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对自己的时代最有发言权。

而他的作品也因这些特点而独一无二。

他自身的弱点和失败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素材,成为他创作的源泉。

他的作品和他的一生不仅是整个“二十年代”戏剧性的再现,更是这时美国文化的再现。

正是他的各种弱点,他的想象力和那缺乏“理性控制”(爱德蒙得﹒威尔逊)的浪漫主义气质描绘了美国二十年代上流社会的现状。

菲茨杰拉德本人的一生以及他的作品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门话题。

艺术家往往用作品来弥补弥补自身缺陷。

菲茨杰拉德也是如此。

例如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亲眼目睹丹﹒科迪整日喝得烂醉,人事不醒,每次喝醉都要盖茨比来照顾,最后因此被他的情妇夺得财产。

菲茨杰拉德深知醉酒的坏处,然而现实中他无法戒掉。

因此,在作品中,虽然盖茨比经营着贩卖私酒的生意,自己却远离酒精。

由此可见,菲茨杰拉德的对待醉酒的态度。

四、总结
菲茨杰拉德的成长背景,个人经历对其性格的塑造具有深刻的
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他的创作。

本文着重分析了菲茨杰拉德个性特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体现,探讨个性特点与创作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他的作品和他的一生不仅是整个“二十年代”戏剧性的再现,更是这时美国文化的再现。

作家个性与作品之间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美)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著,巫宁坤译.了不起的盖茨比[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 吴建国.菲茨杰拉德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 朱霞,才智.菲茨杰拉德双重性格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所映射的菲茨杰拉德的矛盾思想[j].才智,2009(1).
[5] 王秋湜,焦冰冰.论盖茨比与尼克的人物性格:菲茨杰拉德的两面[j].理论界,200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