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2.省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 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绘本《会说话的手》2. 学生手工制作材料: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3. 教学辅助工具:幻灯片、投影仪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1. 共同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询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回答:红色的苹果)2. 通过幻灯片或真实物品展示各种和红色相关的事物,如红花、红苹果、红葡萄等。
引导幼儿用手指指向物品并说出它的名字。
Step 2:课文讲解(10分钟)1. 准备好绘本《会说话的手》,向幼儿展示书的封面。
2. 帮助幼儿预测故事的内容。
询问:你们认为这本书会讲什么故事?(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3. 读故事并让幼儿跟读,重点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Step 3:讨论活动(15分钟)1. 在黑板上画一个大手的轮廓,然后向幼儿介绍手的五个指头的名字(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让幼儿用手指指着自己的五个指头。
2. 通过卡片或图片展示各种物品,让幼儿用手指指出与物品相对应的颜色、形状或大小等特征。
3. 根据故事中提到的事物(如树、小妹妹、小狗等),让幼儿猜一猜这些东西应该是什么颜色、形状或大小。
Step 4:手工制作活动(20分钟)1. 准备好手工材料,包括纸板、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2. 向幼儿介绍手工制作的主题和目标。
例如:我们将一起制作一双会说话的手,你们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手的形状和颜色。
3. 帮助幼儿使用剪刀和胶水将纸板剪成手的形状,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创作的手工作品,同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手工作品的特征和想象。
Step 5:游戏活动(20分钟)1. 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其他小组成员需用手指指出代表所说的单词或短语。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说、认读与“手”有关的词汇,如手指、手掌、拍手等。
2.能够观察、理解并模仿老师演示的手语动作,如“我爱你”、“你好”等。
3.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如“你的手很漂亮”、“我能够用手画一个圈圈”等。
二、教学准备1.PPT课件和投影仪。
2.手绘的图画、图片或多媒体文件,用于课堂展示。
3.讲解手语动作的手语视频或音频文件。
4.练习辅助材料,如绘本、歌曲、游戏等。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老师用投影仪或手绘图展示“手指”、“手掌”等词汇图片,并带领孩子们一起说出来。
2. 新授环节(1)认识新词汇老师模仿各种手语动作,如拍手、摆手等,让孩子们学会认识与“手”有关的基本词汇。
(2)学习常见手语动作通过展示不同手语模仿动作的视频或音频文件,让孩子们学习并模仿常见手语动作,如“我爱你”、“你好”、“再见”等。
(3)运用手语动作进行表达利用绘本、歌曲等教材中的场景,让孩子们边跟着手语边理解情感表达,进一步学会运用手语动作进行简单的对话表达。
3. 提高环节(1)手语游戏老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手语游戏”,让孩子们进行常见手语动作的抢答、模仿等活动,提高孩子们对手语的熟悉度和掌握度。
(2)自行设计手语动作让孩子们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手语动作,并展示给大家,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结束环节老师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体验到学习和一同探索的乐趣。
四、教学亮点1.本课程尝试以手语作为载体,让孩子们在学习从“手”开始的基础词汇的同时,体验手语动作带来的情感表达。
2.通过手语游戏和自行设计手语动作,让孩子们得到交际能力和创造力的提高。
五、教学评价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多种教学手段和互动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手语的理解和掌握度,达到了本次教学目标。
同时,孩子们在互动过程中也提高了他们的交际能力与动手创造能力,课程较为生动有趣。
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教案【含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教案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思和情感。
同时,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活动流程1.热身小组自由活动五分钟,放松身心,准备进入学习状态。
2.语言游戏2.1 头脑风暴在黑板上画一个巨大的树干,让学生们想象这棵树是自己的思维。
然后让学生们画出与学习相关的图案,比如书、笔记本等等,最后可以让学生们适当发挥,画出一些有趣的图案。
2.2 手势说话通过手势表达不同的意思,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并提升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3.故事分享让学生们轮流分享一些自己或者家人、朋友的小故事,可以是温馨、感动、好笑等等不同类型的故事。
在分享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并指出一些表达方面的问题。
4.句子操练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简单的、常用的句子,让学生们一个一个地朗读出来,并重点强化句子的语音语调。
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发现并纠正自己的发音或者语法错误。
5.习惯养成最后,老师要提醒学生们,学习语言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养成每天练习说话的习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注重了口语表达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并且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和帮助学生们克服困难,开拓视野,提高自信心。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们避免口齿不清、语无伦次等问题,并时刻关注学生们的表情和情感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学生们能够尽快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不同的手势,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及其含义,如:打招呼、感谢、道歉等。
2. 学习手势歌谣,加强对手势的记忆和理解。
3. 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手势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进行简单的交流。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手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手势卡片、手势图、手势歌谣PPT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沟通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如何使用手势。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展示手势卡片,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模仿。
3. 手势歌谣学习: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势歌谣,让幼儿边唱边做手势,加深对手势的记忆。
4. 情境练习: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运用手势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情境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人一起练习手势,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手势的学习和运用情况进行评估。
2. 关注幼儿在情境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其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手势的练习情况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设计自己的漫画形象。
2. 组织手势比赛,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手势运用能力。
3. 结合其他学科,如音乐、舞蹈等,让幼儿在多领域中感受手势的重要性。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课堂上发生意外伤害。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手的手势动作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提高幼儿对手部动作的认知。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让幼儿能够自主创造手势表达情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积极发言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势动作,如:欢迎、再见、表扬、道歉等。
2. 通过手势游戏,让幼儿学会用手指表示数字1-5。
3. 创编手势舞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动作,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自主创编手势,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手势游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手势动作,让幼儿直观地学习。
3. 创编法: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手势,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势卡片、数字手势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进行手势表演。
3. 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基本的手的动作认知。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向幼儿讲解手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关注手部的动作。
2. 学习手势:教师示范基本手势动作,如欢迎、再见、表扬、道歉等,让幼儿跟随模仿。
3. 手势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谜”,增强幼儿对手势动作的认知。
4. 数字手势:教师教授数字1-5的手势表示方法,让幼儿练习并熟练掌握。
5. 手势创编: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创编手势,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七、课堂实践:1.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相互练习手势动作,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 手势舞蹈:教师带领幼儿跳手势舞蹈,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手势的美妙。
3.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手势进行交流,如购物、问路等。
八、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让家长参与幼儿的手势学习,在家中进行练习。
2. 手势日记:鼓励幼儿记录每天学习的手势,巩固所学内容。
中班《会说话的手》教案及反思
中班《会说话的手》教案及反思
题目:《会说话的手》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
(一)课前准备
1、用PPT教学,准备PPT课件内容;
2、准备活动所需的卡片;
(二)课堂活动
1、复习
复习上一课内容,提醒学生回忆;
2、讲一讲
讲一讲本课的内容:“会说话的手”;
3、分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A、B组,A组负责讲话,B组负责会说话的手放松学习:听一讲、故事、听歌、看视频等;
4、小结
老师给学生一些提问,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三)课后反思
1、反思自身
学生要检视自身,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接受的教育,总结出自己的收获;
2、反思教师
学生要反思教师的教学思想,检视教师的讲课方式,为教师提
供参考建议;
3、反思教材
学生要反思课程教材的安排,看看课本的内容是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本课内容;
4、反思课堂活动
学生要反思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发现哪些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发现课堂活动缺少的内容。
二、反思
本次教学,我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会说话的手》,主要是围绕“会说话的手”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学习。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也更有动力去学习。
此外,我还发现在课堂上,课本内容以及教材对学生学习也很重要,当课本内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课内容时,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收获更多的知识。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会把它作为参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实现更好的教育目标。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了解手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热爱,增强对手指的灵活性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掌握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难点:让幼儿能够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一个,白板或大纸一张,彩笔、手指游戏卡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对手的基本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1)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的手,讨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
2. 基本部分:(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如:握拳、展开、抓握、比划等。
(2)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手势,进行实践活动。
(3)教师与幼儿一起对手的动作进行想象和表达,如:用手势表示歌曲、故事情节等。
(4)分组进行手指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对手的动作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拓展部分:(1)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如:用手吃饭、写字、画画等。
(2)让幼儿在手偶的帮助下,创作一个简单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指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搜集幼儿创作的故事,分析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手偶展示手的各种姿态和动作,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和学习。
2.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提高手的灵活性。
3. 采用游戏教学法,以手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手的动作。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思考手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手偶,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
2. 学习手的姿态和动作: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3. 手势想象与表达:教师引导,幼儿实践。
4. 分组手指游戏:幼儿合作,共同完成游戏。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优秀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的关爱和尊重。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手语游戏,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会说话的手》2.手语卡片3.音乐CD:《手语歌曲》4.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一只手,引导幼儿观察手的特点和作用。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手的认识和感受。
(二)基本环节1.认识手的基本构造和功能(1)教师通过PPT课件,向幼儿介绍手的基本构造,如手指、手掌、手背等。
(2)教师示范手的各种动作,让幼儿了解手的功能,如抓握、拿取、抚摸等。
2.学习手语(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手语,其他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
3.创意手语表演(1)教师播放《手语歌曲》,引导幼儿跟随音乐用手势进行创意表达。
(2)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表现自己喜欢的歌曲、故事等。
4.手工制作(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手工作品,如手印画、手链等。
(2)教师鼓励幼儿在作品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或祝福语。
5.团队协作游戏(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协作游戏,如“手语接力”、“手语猜谜”等。
(2)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3.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4.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关爱和尊重。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会了用手势表达简单的情感和需求。
同时,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游戏也让幼儿感受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认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2.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事物。
3.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提高幼儿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课文《会说话的手》。
2.语法知识:认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词汇:手、说话、听话、动物、果子、眼睛、耳朵等。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创设情境:展示一张画有动物和食物的图片,问幼儿们这些动物和食物有什么共同点。
2.引入课文:在新课题目《会说话的手》下,告诉幼儿们这是一个讲述“手会说话”的故事,手会说些什么呢?让幼儿们猜一猜。
步骤二:讲授1.读课文:老师用流畅的语速读一遍《会说话的手》,时时询问幼儿们是否听懂,并让幼儿们自己尝试读一读。
2.分析语法:针对课文中的句子,解释并让幼儿们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听写词语:让幼儿们听读课文中的生词,如“果子”、“眼睛”、“耳朵”等,并帮助他们记忆。
步骤三:讲解1.编小故事:让幼儿们模仿课文,编自己的小故事,可以是手“说话”和动物、水果的故事,也可以是其他的。
2.讲解句子结构:让幼儿们复述自己编的小故事,并找出其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
3.讲解词语意义:针对幼儿们编的小故事,解释和讲解生词的意义和用法。
步骤四:操练1.诵读短文:让幼儿们熟练背诵《会说话的手》,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
2.读故事:分角色朗读自己编的小故事,培养幼儿们的语音表达能力。
3.讲故事:让幼儿们把自己的小故事讲给别人听,培养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五:巩固1.画图叙事:让幼儿们根据自己编的小故事,画出故事情节,并让幼儿们口头描述。
2.认读句型:让幼儿们认识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并模仿,如“河马听话”、“狮子开心”等。
3.整理口袋:让幼儿们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语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幼儿们了解了手“说话”的概念,学会了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事物,并且在分析句子结构和词语意义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学习的内容。
示范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会说话的手
示例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学设计: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掌握手指名称,明确手背和手掌的区别;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3.学会形容、比较,能够绘制简单的手图。
二、教学内容1.手指名称;2.手掌和手背的区别;3.形容、比较;4.绘制简单的手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在于: 1. 教授手指名称,帮助幼儿分辨并掌握;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及描述能力。
教学难点在于: 1. 指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形容; 2.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手绘制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幼儿习惯的形式,引导幼儿们来到教学区,并唤起幼儿对于日常使用的“手”、”手指”的注意和兴趣。
(二)呈现1.展示一张绘制有手掌和手指的图案板;2.教师进行简单的形容和比较介绍,引导幼儿们认识手掌和手指的区别;同时,让幼儿们自己观察比较,确认两部分的不同之处。
(三)讲解1.教师介绍不同手指的名称,通过比较和形容,帮助幼儿缓解学习紧张情绪,增强兴趣;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这个手指长恢复,那个手指又短又圆,这个手指弯曲,那个手指笔直……帮助幼儿们分辨和记忆手指的名称和特征;3.然后,讲解手掌与手背的区别,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和记忆。
(四)练习1.通过幼儿歌谣、手势、变形练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会手指的名称和掌握手掌、手背的形象概念;2.小组交流,让幼儿彼此分享手的感觉,帮助幼儿更加深入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五)巩固引导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手的简单绘画,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反馈1.整理所学,幼儿口头回答、“展示”,并互相帮助和拓展,检查所学效果,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2.学生完成有关作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五、教学方式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板书、幼儿歌谣、手绘制作等教具;2.导入:通过适当的手势和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教学状态;3.呈现:教师通过展示图案板等功具,帮助幼儿更好的参与和理解教学;4.讲解:通过丰富的问题和比较、形容等介绍方式,帮助幼儿快速掌握手指、手掌和手背区别与名称;5.练习:通过歌谣、手势、变形等活动方式,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巩固和练习所学知识;6.巩固:通过手绘制作等教具,激发幼儿创造力和表达能力;7.反馈:教师通过回答、展示、互助交流等方式,检验所学知识和教学效果的ip。
中班语言课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理解手势可以表达情感和意愿。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手的喜爱之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手势表达情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手偶道具、卡片、贴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手偶道具,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基本手势教学:教师示范基本手势,如拍手、握手、OK等,让幼儿跟随模仿。
3. 手势表达情感: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如快乐、悲伤、生气等。
4. 小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手势比赛,看哪个小组能用手势正确表达情感。
5. 总结与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所学手势,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用手势表达情感,记录在日记本上。
2. 课程延伸:教师在区角活动中设置手势表达区,让幼儿自由发挥,用手势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模仿和学习手势。
2. 关注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情况,是否能正确表达情感。
3.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手势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度,根据幼儿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
3.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运用手势,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2. 组织手势舞蹈表演,让幼儿在音乐中感受手势的魅力。
3. 开展手势故事会,让幼儿用手势讲述故事,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九、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收集有关手势表达的情感和意愿的资料,供教师参考。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2. 通过学习手势语,提高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手势及其含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创造性地设计手势游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使其能够创造性地设计手势游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势图卡、手偶、手势表演道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的手势。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展示手势图卡,讲解每个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
3. 手势游戏:教师带领幼儿玩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手势传情达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手势。
4. 手势表演:教师邀请幼儿用手势表演故事或日常生活场景,培养幼儿的肢体表达能力。
5. 创意手势:教师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设计手势,分享给大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7. 作业:让幼儿在家与家长一起练习手势,并将所学手势用于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运用手势的情况。
3. 定期进行手势比赛,检验幼儿的手势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哑剧表演,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肢体语言的魅力。
2.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创造力。
3. 邀请手语教师进行guest lecture,让幼儿深入学习手语。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安全,避免不当操作造成伤害。
2. 在教学手势时,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了解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培养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2. 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如快乐、生气、害怕等。
3. 学习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或故事,如《小手拍拍》、《大手牵小手》等。
2. 准备一些手势卡片,上面画有不同的手势,如拍手、握手、摆手等。
3. 准备一些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如圆形、方形、心形等。
四、教学过程:1. 活动导入:邀请幼儿一起做手势游戏,如拍手、握手等,引导幼儿关注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活动主体:a. 教师播放儿歌或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和模仿手的行为。
b. 教师拿出手势卡片,让幼儿模仿和学习不同的手势。
c. 教师拿出图案和形状的卡片,引导幼儿用手创造相应的图案和形状。
3. 活动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以及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的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手势游戏,是否能够用手表达情感和意愿等。
2. 观察幼儿在手部协调能力方面的表现,如是否能够准确地模仿不同的手势,是否能够用手创造简单的图案和形状等。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在手创造图案和形状方面的表现,如图案和形状的准确性,创意程度等。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游戏,让幼儿在家庭中练习和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组织一次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幼儿用手创造有趣的工艺品,如用纸折手动物、用线编手链等。
3. 开展一次手势比赛,让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手势技能,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幼儿园中班会说话的手教案
一、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会说话的手》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的作用,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1. 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表达方式。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手势进行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手势与语言的关联。
2. 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手势卡片、手偶等教具。
2. 教室布置:贴上手势图示,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字。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势(如:表扬、加油、谢谢等),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增强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4. 手势表演: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如高兴、生气、累等。
七、作业布置: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练习所学手势,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使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手势游戏和表演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手势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运用手势的情况,以便进行针对性指导。
九、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十、教学延伸:1.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描绘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 组织手势比赛,提高幼儿对手势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会说话的手》教案七、教学内容:1. 学习手势表示时间的手势。
2. 学习手势表示地点的手势。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字。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讲解并示范基本手势(如:现在、明天、昨天等),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3. 手势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势游戏,如“手势猜猜猜”,增强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能够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游戏等环节,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手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培养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手偶道具、手指游戏卡片、手指颜料、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光线充足,空气流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偶道具,引起幼儿对手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手的外观和功能。
2. 基本部分:a)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如拍手、握手、摆手等,让幼儿模仿并练习。
b) 教师教授手指游戏,如《手指歌》,让幼儿跟随音乐做手指动作,培养手指灵活性和协调性。
c) 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手的功能和动作,如“我的手可以拍拍鼓”、“我的手指可以翻书”等,让幼儿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巩固部分: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手指颜料绘画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手指在画纸上创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展示今天学习的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程度、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的学习。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手偶道具和手指游戏,引发幼儿对手的兴趣,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手的基本动作和手势。
2.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会说话的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2. 通过学习手势,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创作手势游戏,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手势及其含义,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独立创作手势游戏,并与其他幼儿共同完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手势卡片、图片等教学材料。
2. 准备手势游戏道具,如手偶等。
3. 准备教学视频或动画,展示手势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手势的名称。
2. 基本手势学习:教师示范基本手势,讲解手势的含义,让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并模仿。
3. 手势游戏: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手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4. 创作手势游戏:教师引导幼儿独立创作手势游戏,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手势游戏,让其他幼儿猜猜含义,并对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对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熟练地掌握基本手势并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在创作手势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手势的理解和模仿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使用手势进行交流。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手势主题墙,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由模仿和创作。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手势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模仿能力和创作能力。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使用手势进行交流的情况。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手势的兴趣。
2. 学会用基本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基本手势:剪刀手、OK手、爱心手、拳头等。
2. 学习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开心、生气、害怕、求助等。
3. 创作手势故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基本手势,并能够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手势表达中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基本手势图片、手势表达情境等。
2. 手势卡片:印有基本手势的卡片。
3. 画纸、画笔:供幼儿创作手势故事使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手势PPT,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基本手势。
2. 学习手势:教师讲解和示范基本手势,引导幼儿跟随模仿,学会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
3. 情景演练:教师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手势进行角色扮演,巩固手势表达。
4. 手势故事创作: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手势故事,并与同伴分享。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适当指导。
2. 在情景演练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 在手势故事创作环节,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4. 教学中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受伤。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手势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情景演练,评估幼儿运用手势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能力。
3. 收集幼儿创作的手势故事,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手势教学活动,让家长了解手势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 组织手势比赛,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手势,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3. 开展手势主题的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手势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精选14篇)《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不同的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感知人们的非言语交往方式。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哑语新闻、交警指挥交通、足球比赛等录象。
活动过程:1、会说话的手。
——观看哑语新闻,猜猜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干什么。
——让幼儿谈谈什么时候人们也会用手来说话。
——根据幼儿谈及的内容播放相应的录象,使幼儿知道不同的手势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2、我“说”你猜。
——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意思,如暂停、安静、来、OK、胜利等。
——幼儿自由结伴玩“我‘说’你猜”游戏,启发幼儿用手势来表示一些活动。
如鸟飞、鱼游、钉钉子、洗脸、刷牙、吃饭等。
——引导幼儿通过协商约定一些手势语的含义,并在班级范围内使用,感受非言语交往方式的特点。
活动建议:1、手的动作除了适应生活与工作的需要之外,还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这正是体现了动作的社会价值。
引入这一课题能使幼儿对人体运动的认识得以提升。
当然,这种提升必须是具体的,能够理解的。
2、如没有相关录象可用图片代替。
《会说话的手》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 在猜猜、说说、学学中,知道不同手势能表达不同的意思。
2. 学习一些常用的手势,感知手势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3.萌发关爱聋哑人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PPT课件2.《感恩的心》视频、《交警手势操》视频三、活动过程:(一)、变魔术激起幼儿兴趣。
教师给幼儿变魔术,请幼儿说变变变,师变己的手,引出老师的手会说话,老师做(1至5)手势,请幼儿说说老师的手势的意思。
师:原来我的手会说话,一个手指头(大拇指)说你真棒,两个手指头说……不同的手会说不同的话,我们一看,他们在说什么呢?(二)、播放各种手势图片。
展示握手、请、勾手、嘘、停、比心、打电话、击掌、飞吻、手叠手加油等手势图片,一张一张播放请幼儿说说所表达的意思。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中班语言教案:会说话的手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模仿手势和动作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2.能够口头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3.能够通过手语和口语相结合,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述自己的经历。
教学重点
1.通过手语表达情感和思想;
2.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3.练习手语与口语相结合的讲述方式。
教学准备
1.打印相关图文资料;
2.准备录音设备。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向孩子们介绍本节课将学习的主题:“会说话的手”,鼓励孩子们提出关于手语和讲述方式的问题,并简单介绍手语表达的基本方法。
2. 讲授手语表达
以图片或录像为辅助材料,向孩子们展示有关手语表达的内容。
帮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手语表达方法和每个手势的含义。
3. 练习手语表达
让孩子们进行手语表达练习,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指导。
4. 学习表达经历
引导孩子们讲述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同时进行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的综合练习。
5. 分组练习
将孩子们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讲述故事并进行手语表达,同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孩子们口语和手语表达的能力。
6. 总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手语表达的基本方法和讲述经历的技巧,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进行交流。
总结
本节课主要教授了孩子们手语表达和口语讲述的技巧,让孩子们能够通过手语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通过小组互动练习,深化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希望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活动:会说话的手
活动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并根据手势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2、引导幼儿看手势创编不同的故事,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幼儿学习各种手语的兴趣。
活动准备:表演台、VCD、录像等。
活动过程:1、导入“会说话的手” ①做简单的手势,知道表达的含义。
T:不光嘴能说话,手势也能讲话。
②做生活中常见的手势,知道其表达的含义。
2、手势像什么①教师做简单的手势,让幼儿联想像什么。
T:有的手势能让你联想到一些东西。
现在我做一个手势,你们想一想它像什么,想得越多越好。
②请个别幼儿做手势,让其余幼儿猜猜是什么。
3、看手势编故事T:手势不仅可以说话,还能讲故事呢!①看手势表演故事。
②幼儿根据手势自由编故事。
③讲述故事。
4、联系生活,学做手势。
①联系幼儿看过的手势,提问:T:还有哪些人只能用手势来说话?你还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要做手语?(激发幼儿关心聋哑人的情感)②教师做手语,幼儿学做手语动作。
T:我也来用手说一句话,猜猜它是什么意思?(幼儿学做)5、结束部分欣赏手语歌曲,幼儿边看边学做手语动作。
T:这儿还有一首用手语表演的歌呢,咱们一起来学一学、看一看吧!观摩意见和建议:该活动内容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又是我们容易忽略的,教师选取了这一内容,让幼儿在想象活动中根据手势编故事,通过手看影子,调动了幼儿创造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给予幼儿想象、讲述的机会再多一些,结尾时给予幼儿的音乐节奏太快,最好教师自己编一段可以用手语表演的歌曲让幼儿模仿,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兴趣。
亲子游戏:钓鱼游戏
周末,年轻父母不妨陪孩子在家里进行一场钓鱼游戏吧。
它对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大脑发育都很有好处哦!
利用物品:薄纸板、纸夹、报纸、大约45厘米长的线绳。
步骤
1、在薄纸板上画三条不同大小的鱼,最大的鱼是1分,中等大小的鱼是3分,最小的鱼5分。
然后将它们剪下来。
2、给不同鱼涂上不同的颜色。
等它们晾干以后,再用另外不同的颜色画上鱼鳞、嘴巴和眼睛。
3、然后我们将纸夹用胶带粘贴在鱼背面鼻子尖上,这样纸夹在大鱼上露出的最多,在中等大小的鱼身上露出的稍微少一点,在小鱼身上几乎没有露出多少。
这样最小的鱼也是最难捕捉到的。
4、用几张报纸卷起来做一个坚硬的钓鱼竿,然后用胶带粘贴起来,涂上颜色。
5、将线绳的一端固定在一个纸夹上。
然后小心地将纸夹展开,做成一个鱼钩。
将线绳的另外一端粘在钓鱼竿上。
你可以从硬纸板盒子中钓鱼,或者干脆就从地上钓鱼。
给自己记时,看看在五分钟之内你可以得多少分。
好了,钓鱼比赛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