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学:第七章 植物养分资源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2分)1、资源科学2、农业资源资源3、土地资源4、农业土壤5、自然土壤6、土地规划7、土地管理8、气候资源9、气候生长期10、作物生长期11、积温12、气候生产力13、生物资源14、生物多样性15、植物养分资源16、社会环境17、生物富集18、生物积累19、生物放大20、环境科学21、粒级22、土壤质地23、土壤环境静容量24、土壤环境动容量25、土壤环境的缓冲性26、生化需氧量27、化学需氧量28、硝化作用29、反硝化过程30、农用化学物质31、全球变化32、可持续农业33、恢复生态学34、农药残留35、农业环境管理36、农业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每题0.5分,共65分)1、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包括:、、、。
2、资源至少包括、两个要素。
3、资源研究中的综合性技术方法有、、。
4、资源学研究中的专门化技术、、、、、。
5、资源优化配置包括、。
6、资源保护包括、两个方面。
7、农业资源保护的核心是。
8、土地的特性可以分为、两大类。
9、土地的分类、、、、、、、。
10 、地学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1、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
12、三基点温度是指、、。
13、太阳辐射对植物的作用表现为、、。
14、农业光能资源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15、在自然条件下,农田水量平衡中的水分支出项主要是、,合称蒸散。
16、资源动物包括、、、、、、。
17、资源植物、、、。
18、肥料资源的构成包括、、。
19、养分资源利用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20、食物链的类型有、、、。
21、现代环境伦理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2、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3、与土壤物理性状有关的因素有、、、、等。
24、水体的化学污染包括、。
24、水体物理性污染包括、、等。
25、水体的生物性污染是指、等的污染。
26、反映水体被污染的程度的主要水质指标有、、。
27、水体人为污染源主要有四个方面、、、。
《植物养分资源》课件
来自空气、土壤和水等自然环境中的元素,如普通肥料和农村废弃物等。
2 商业资源
可以购买的化学肥料和肥料添加剂,如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3 其他来源
包括转基因技术和其他高科技手段。
植物养分吸收和利用的过程
1
养分吸收
植物根部通过根毛吸收绝大部分水分和养分。
养分运输
2
通过细胞一步一步增大,进入茎和树叶,或
利用作物秸秆和其他农业废 弃物
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化肥的使用。
结论和总结
植物养分资源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类及其环境的健 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持优良的土壤质量,合理管理肥料资源,是我们 每个人的责任。
植物所需养分的种类
钾(K)
植物的钾含量很高,是生长发育主 要因素。
铁(Fe)
植物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是细胞 色素的组成g)
司机植物中叶绿素的合成,促进植 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磷(P)
植物生长条件中的重要成分,能够 促进開花、结实和授粉。
不同来源的植物养分
植物养分资源
欢迎来到本次课程,让我们一起探索植物在自然界中如何利用我们周围的资 源。
养分的定义和意义
什么是养分?
它是植物生长和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元素。
养分资源的意义?
了解资源定位、养分循环等植物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加强植物养分相关问题的研究,对人类的重要性
提高土壤质量,保障人类粮食安全,打造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健康。
者被累积在树干和根中。
3
养分利用
利用养分来维持自身代谢和结构形态,实现 生长和繁殖等活动。
养分不足和过量对植物的影响
养分不足
导致植物新陈代谢、免疫系统、生长和体型形态都受 到压制,引起植株凋菜缺氮、黄叶缺铁等症状。
植物养分资源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结 构,实现植物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精准管理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监测手段,实现对植物 养分资源的精准诊断、监测和调控,提高养分的 投入产出比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利用
推行有机废弃物堆肥化、生物质能源化等处理方 式,促进植物养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02
植物养分的种类与作用
大量元素
氮
磷
钾
钙
镁
促进植物蛋白质合成, 影响植物生长速度和生 物量积累,缺乏时植物 生长矮小,叶色暗绿。
参与植物能量代谢、细 胞分裂和遗传信息传递 等,缺乏时植物生长迟 缓、产量降低。
调节植物水分平衡,增 强植物抗逆性,缺乏时 植物易倒伏、病害多发 。
调节植物细胞生理功能 ,促进植物抗逆性和抗 病能力,缺乏时植物出 现“脐带”现象。
参与植物叶绿素合成和 光合作用,缺乏时植物 叶片失绿、矮小且早衰 。
微量元素
01
铁
02
铜
03
锌
04
硼
05
钼
参与植物氧化还原反应和 叶绿素合成,缺乏时植物 出现“黄化”现象。
参与植物氧化还原反应和 叶绿素合成,缺乏时植物 生长受阻,叶片出现“缺 绿”现象。
参与植物生长激素合成和 叶绿素合成,缺乏时植物 生长受阻,叶片出现“缩 叶”现象。
在饲料中添加植物养分资 源,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 值,促进动物生长。
增强动物抗病能力
适量施用植物养分资源, 可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抗 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
提高肉奶品质
合理配置植物养分资源, 可改善动物肉奶的营养品 质,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肉 奶的需求。
农业资源环境概论名词解释
农业资源环境概论名词解说农业资源环境概论名词解说1、资源:环境中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产的各样因素的总和。
2、自然资源:在必定的技术常常条件下,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全部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3、重生性资源指各样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构成的生态系统。
4、非点源污染: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呈一个不连续的分别过程 ,而又不可以用一般的惯例办理方法获取改良的排入源。
5、节水农业:提升整个水资源的合理分派、管理,节水的输水工程,节水浇灌,充足利用降水及土壤水的工程技术和农业技术等。
6、农业环境:对农业的生物生产拥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面条件的总和。
7、农业生物灾祸:指由严重为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在必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或流行造成农作物及其产品巨大损失的自然变异过程。
8、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污染的土壤中,元素含量(特别是有害元素的含量)就是土壤环境背景值。
所谓的无污染或末污染都是指有关于污染环境而言的,背景值其实是一个相对的观点。
9、生物质源:对人类拥有实质和潜伏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集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余生物构成部分。
10、全世界变化:指温室效应加强、臭氧层空洞扩大、丛林锐减和物种灭绝、土地退化以及资源欠缺和环境污染等全世界性的与人类生计和发展休戚有关的环境问题的变化。
11、水体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致使其化学、物理、化学或许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进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许损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环境:人类生计、繁衍所必要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13、土地资源:在目前和可预示未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可以创建财产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4、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计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15、农业非点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它有机或无机的污染物质经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090321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专业重点、难点预测及考前押题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土壤学第一章、绪论掌握土壤、土壤圈的概念(重点、考点);知道土壤资源的几个特点:再生性、有限性、固定性、可变性;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掌握我国土壤研究的主要任务(重点、考点);第二章、土壤物理性质与过程知道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什么;了解土壤三相:固相、液相、气相;重点掌握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有效粒径、土壤颗粒、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质地、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组成、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相对含水量、土壤水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土面蒸发、SPAC、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等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之间的转化、计算(重点);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重点、考点);知道土壤质地的分类制: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中国制;重点掌握团粒结构的定义、特点、优点(重点、考点);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重点掌握土壤孔隙的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重点、考点);掌握2.2土壤水的计算(重点、难点、考点);了解土壤水的测定方法:重量法、中子法、TDR法;掌握土壤水势的分类(难点);了解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掌握土壤水在各相情况下的运动,液态:饱和流、非饱和流;夜潮、聚墒重点掌握土面蒸发的3个阶段(考点);了解土壤力学性质: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账缩性、第三章、土壤化学性质和过程重点掌握土壤胶体、同晶替代(置换)、腐殖质、永久电荷、可变电荷、阳离子交换量(CEC)、专性吸附作用、土壤缓冲容量、土壤pH等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土壤胶体的分类及各分类的定义(重点、考点);了解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掌握腐殖质的分组,学会辨别各组分(重点、考点);掌握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及分类(重点、考点);掌握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考点、填空);了解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了解土壤酸性、土壤碱性、后面章节会提到如何治理土壤酸碱性;第四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与养分循环掌握根系分泌物的定义(土壤学课本147页,植物营养学中也有此定义、考点);了解菌根;知道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掌握矿化作用、腐殖化系数的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影响土壤有机质矿化分解过程的因素(重点、考点、同秸秆还田一起记忆);了解土壤中氮素的来源:空气、雨水,灌溉、肥料;掌握土壤中氮素的形态(重点、考点);重点掌握土壤重氮素的转化:矿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固持作用(重点、难点、考点);重点掌握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重点、考点);掌握土壤磷素的分类(重点、考点);了解土壤中钾、硫、磷的转化(多看几遍课本);第五章、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植物营养学第一章:绪论理解植物营养学定义、重点掌握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矿质营养学说、(重点、考点)掌握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考点)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定义: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考点)了解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大量营养元素(6种)、中量营养元素(3种)、微量营养元素(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重点:填空题,植物营养课本第一册16页、考点)、了解碳、氢、氧的重要性、营养功能、过量危害等、重点掌握氮:氮素的主要存在位置、氮素的营养功能、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运输(重点、难点、考点,见植物营养课本25-33页)硝态氮和铵态氮营养作用的比较(考点)了解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缺氮症状是考点)磷的营养功能(重点、考点)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考点、课本45页)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因素及植物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危害(重点)钾的营养功能(重点、考点)钾对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考点、课本56-58)了解缺钾症状了解氮、磷、钾在植物中的分布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的营养功能、缺素症状(重点)不同植物对硫的需求(考点、填空、课本75页)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了解铁的营养功能;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Ⅰ植物;机理Ⅱ植物(重点、考点;详见课本81页,)硼的营养功能(重点掌握第四条: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了解锰、铜、锌、钼、氯的营养功能;重点掌握必需营养元素的缺素症状:(重点、考点)过量氮:大麦褐锈病;水稻褐斑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叶枯病缺磷:玉米紫苗病缺钾:根腐病缺钙:甘蓝,白菜和莴苣叶焦病;番茄,辣椒,西瓜脐腐病;苹果苦痘病和水心病;皱叶病大白菜干烧心缺硫:油菜花而不实缺硼:甜菜腐心病;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花椰菜的褐心病;小麦的穗而不实;芹菜的茎折病;苹果的缩果病缺锰:燕麦灰斑病;豌豆杂斑病缺锌:小叶病;簇叶病玉米白苗病缺钼:柑橘黄斑病;花椰菜鞭尾病缺铁:果树黄叶病历年考过的缺素症状:玉米白苗病(锌)苹果黄叶病(铁)甜菜腐心病 ( 硼 )小麦穗而不实(硼)苹果苦痘病(钙)玉米紫苗病(磷)大白菜干烧心(钙)花椰菜鞭尾病(钼)豌豆杂斑病(锰)番茄脐腐病(钙)棉花蕾而不花(硼)苹果小叶病(锌)烟草老叶烧边油菜花而不实(硼)果树黄化病(铁)果树黄叶病(铁)第五章、有益元素通读第五章全文、有个大概了解,此章不是重点和考点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掌握生物有效性的定义;掌握化学有效养分的定义;重点掌握土壤养分的缓冲因素(重点);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截获、迁移(质流和扩散),及掌握截获和质流扩散的定义(重点、考点);质流和扩散是植物根系获得养分的主要途径;知道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知道根毛的作用:缩短养分运输距离、增加比表面积;重点掌握根际的定义、范围和特点(重点、考点);重点掌握根分泌物的定义(重点、考点);了解根际pH值变化的原因及影响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注意pH的写法,p小写,H大写);了解影响根系分泌物的因素;了解根分泌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了解根际微生物(不做重点);菌根可分为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菌根能明显提高植物吸收磷的量(重点、考点、注:与磷的吸收相结合,课本159页)。
资源学导论第七章
§7 案例分析-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经济学家认为,树木的最佳砍伐时间是净效益的现值最大之时; •图7-12:当只考虑森林砍伐一次并且不再种植时,最佳砍伐时间是其净现值 最大化的时候,此时树木年龄在40岁左右; •图7-13:当反复种植和反复砍伐时,树木的最佳砍伐时间在35岁左右;
§8 小结(思考题)
§6 植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生物入侵—以“水葫芦”为例
为何又为人所惧?
原因又有下: •挡其生活水面的阳光; •其繁盛之处大小船只无法来 去自由; •具有吸污能力,所以能富集 重金属;
§6 植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2、怎样加强保护和管理植物资源
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的了解植物资源,然后科学的 制定植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与方法,从而既保护 现有的植物资源,同时又使其利用达到最大化。
5.2.3生态效益评价 5.2.4退化评价
生态效益评价包括:
生态水文效应 气候效应 水土保持效应
退化指标评价包括:
植被指标 土壤指标 家畜指标
§6 植物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1、植物资源利用中常见的生态影响包括:
土壤侵蚀(水蚀与风蚀); 地球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 地球生物化学循环紊乱; 土地资源退化; 生物入侵;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可解体性; 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植物资源采收利用的时间性; 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
§7 案例分析-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森林资源为人类 提供了什么?
§7 案例分析-森林资源的经济分析
• • •
从图7-10可以看出,树木的年平均增量(MAI)是先增加后降低的; 图7-11是树木生长的模拟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树木的生长先加速,达到 最大值后再减速,在第65年MAI达到最高点; 所以,单纯从生物学的角度,当MAI达到最大值时是树木的最佳砍伐时间。
植物养分资源
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统计,我国1951-1980间化 肥总用量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64。
植物养分资源与农业生产
化肥每亩施用量与粮食每亩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8。 目前全国各地粮食生产水平相差很大,北京、上海、江
苏、浙江属高产区,如上海和浙江年平均每公顷产量均 在11250kg以上,而全国仍有3300多万hm2耕地产量仍在 每公顷1500kg以下。 一方面充分说明提高单产有很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也展 示了改造低产田的战略意义。
多用性:植物所需要的养分,同时也是人类、动 物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各大区耕地土壤养分缺素面积(万公顷)
地区
缺有机质 缺全氮
缺磷
缺钾
缺铁
缺硼
缺钼
缺猛
缺锌
缺铜
全国总计
2734.59 3305.17 6726.62 1850.55 470.06 3283.17 4451.59 2024.82 4857.66 651.85
植物养分资源与农业生产
生产实践表明,提高作物单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要创作一个 良好的营养环境,保证及时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获得作物高产和优质产品的关键,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养分的平衡供应。
它必须以植物营养理论为指导,以各类植物的营养特性与不 同土壤供肥状况为施肥的重要依据。
只有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的施肥才能明显地提高产量、改善品 质、保护环境,并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造福人类;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从市场经济 的角度考虑,并不排斥小规模的有机农业生产,以满足部分消费者 的需求,但从全国的战略上来说,走有机农业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植物养分资源
05
植物养分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植物养分资源的管理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养分利用效 率和产出。
科学施肥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配比和施用化肥,避免 过量施肥导致环境污染。
加强技术推广
积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农民对植物养分资源管 理的认识和技能。
未来展望
01
植物养分资源研究领域将进一步扩大,涵盖更多的植物种类、 养分种类和相关环境因素。
02
植物养分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将更加重视,以解决人类对
植物资源的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植物养分资源的国际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植
03
物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研究重点与方向
植物养分资源的形成、变…
影响因素
土壤:土壤类型、质地、酸碱度、水分和通气性等影响 养分的有效性。
人为因素:人为的耕作方式、施肥管理等也会影响植物 养分循环。
03
植物养分的利用与评价
植物养分的利用途径
直接利用
01
植物直接从土壤、肥料等途径吸收养分,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
的需求。
转化利用
02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分泌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
生物固氮
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的共生关系,植物从大气中 固定氮素,提供植物所需的氮素。
3
土壤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包括磷、 钾、钙、镁、硫等矿物质元素,为植物提供养 分。
植物养分的吸收机制
直接吸收
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态养分,通过离子交换或渗透作用进入植物 体内。
转化吸收
植物通过微生物或自身分泌的酶的作用,将难溶性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 再被植物吸收利用。
植物营养学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
植物营养学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获得、吸收和利用养分的学科。
养分是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包括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然后通过根系和叶片进行运输和利用。
本文将探讨植物营养学中的养分吸收与利用的相关机制。
一、土壤中的养分土壤是植物获取养分的主要来源,其中包含有机物质、水分和矿物质等。
植物主要吸收的无机养分包括氮、磷、钾、钙、镁和硫等。
这些养分在土壤中以不同形式存在,如阳离子、阴离子、有机酸络合物等。
植物根系通过吸附、离子交换和活化等过程将这些养分吸收到细胞内。
二、养分吸收机制植物根系通过根毛增加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根毛具有丰富的细胞膜,其中包含各种吸附和运输蛋白。
植物通过两个主要的吸收机制获得养分: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
主动吸收是指植物根毛细胞通过跨膜转运蛋白将养分从土壤中积极吸收。
其中,耐盐性转运蛋白和渗透调节蛋白是重要的养分吸收调控因子。
植物通过调节这些蛋白的表达和活性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中的养分吸收。
被动吸收是指植物根毛细胞受到土壤养分浓度梯度的影响进行被动吸收。
当土壤养分浓度高于根毛细胞内的浓度时,养分将通过浸润、渗透和扩散等方式被根毛细胞吸收。
三、养分的运输与利用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养分首先进入根系和茎部的导管系统中,然后通过根系和叶片的细胞间隙和细胞壁进行运输。
植物通过根、茎、叶的组织分化和器官特化来适应养分的运输需求。
在植物体内,养分被运输到不同组织和器官进行利用。
例如,氮元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形式储存于叶片和种子中,起到重要的结构和代谢功能。
磷和钾元素主要储存在根部和果实中,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植物通过调节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需求。
例如,在氮、磷和钾元素不足的情况下,植物会通过增加根系表面积、调节蛋白合成和降低代谢活性来适应养分的缺乏。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将养分作为资源以及对养分资源进行管理的必要性
为什么将养分作为资源以及对养分资源进行管理的必要性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农资环0802班姓名:黄晨阳学号:2008054010201摘要:养分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是植物健康生长并最终产生一定收益的基础,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根本,所以说养分是一种资源。
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且养分资源是促进农业乃至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
本文针对我国养分资源利用的现状分析可知:必需对养分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划,使养分资源物尽其用,真正体现其自身资源价值,因此,对养分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尤为迫切,而且是农业乃至整个社会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本措施之一。
【1】【2】关键词:养分资源养分资源管理必要性1、养分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养分,顾名思义,就是养料或者说是植物的营养物质,是指植物体必需营养元素如:氢、氧、氮、磷、钾、硫、钙、镁等,及其所形成的不同化合物。
资源,《辞海》中的解释为:资财之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具体的说,资源是指环境中能被人利用或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条件下能被用来作为生产原料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与能量的来源。
大家通常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首先是食物、空气和水等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恰与养分资源密切相关。
例如,粮食是粮食作物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吸收CO2生产的,而因为增加化肥施用量增产的粮食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最大,许多矿产资源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是制造化肥的基本原料。
环境中大气、水体等含有的一些养分能通过干湿沉降、灌溉等途径带入土壤-植物系统,也是重要的养分资源所以,养分的充足供应是植物健康生长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限制土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养分分类可将养分分为:土壤养分、空气养分、水体养分、矿质养分等。
而矿质养分来自于矿产资源,水体养分来自于水资源,并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生长。
我们把植物、动物的生产以及供人类使用或食用的过程视为一个系统,则土壤、肥料和环境所提供的养分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养分资源。
农业资源学:第七章 植物养分资源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4
二、植物养分的资源特征
植物养分资源是指能用于植物生产的各种来源养分的
总和,包括土壤养分、肥料养分以及制造肥料所需要
的矿产品。各类植物养分是人们进行植物生产所需要
的物质要素,属于资源的范畴。植物养分资源具有自
然资源的属性,因为土壤养分资源是土地资源的组成
部分,作为制造养分原料的矿产品是矿产资源的一部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24
根据钙和镁全量的不同,我国土壤可分为两 大类:一类是分布在湿润地区的土壤,由于 受强淋溶作用的影响,土壤中钙、镁的含量 多在1%以下,其中钙的含量甚至有时低于 0.1%;另一类是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石 灰性土壤,钙的含量可从1%~10%,发生相 对富积;镁的含量为1%~2%,有淋失。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7
1.土壤养分全量
(1)氮。在我国自然土壤的表层,土壤全氮含量一般为
0 . 7 7 ~ 5 . 0 3 g·kg-1, 农 业 土 壤 的 全 氮 含 量 一 般 为
0.63~2.63g·kg-1。假定土壤的容重为1.2,表层土壤
贮 存 的 氮 素 分 别 为 1 8 5 0 ~ 1 2 2 0 0 kg·hm-2 和 1 5 0 0 ~
2020/11/17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七章 肥料资源28
(2)成土过程。成土过程中对土壤养分元素储量影响 较大的过程主要有: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淋溶 作用)、生物富集作用、腐殖化过程等。由于元素的 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不同,各种成土过程对 不同营养元素的影响差异较大。例如,在淋溶作用 很强的砖红壤和赤红壤地区,除铁以外的营养元素 均表现出明显淋失,钾、钙、镁、硫的淋失尤其突 出,只有铁在成土过程中表现出富积。
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养分循环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植物养分吸收和循环的分子机制,为改良植物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养分吸收与养分循环的研究方法创新
创新研究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深入探究植物养分吸收和养分循环的机制。
跨学科合作:加强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多角度研究植物养分吸收和养分循环。
养分循环的调节因素
养分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
植物养分吸收与养分循环的关系
养分吸收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这些养分被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位,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添加标题
养分吸收对养分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植物对养分的利用和归还上。植物吸收的养分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另一部分以残枝落叶等形式归还给土壤。
合理施肥:根据植物需求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控制施肥量和频率。
促进植物养分循环的方法
养分吸收与养分循环在农业上的应用
提高作物产量:通过合理施肥,满足植物养分需求,促进养分吸收和循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01
02
改善土壤质量:养分循环过程中,植物残渣和有机废弃物的利用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养分吸收与养分循环的相互作用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这些养分在植物体内循环利用,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养分吸收和养分循环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养分吸收和养分循环的相互作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养分循环的途径
植物吸收养分:植物通过根部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植物的营养资源分配与生存策略
耕作措施对土壤肥力保持和提高
深耕松土
通过深耕松土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 ,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轮作休耕
实行轮作休耕制度,避免连作障碍,有利于土壤肥力恢复和提高。
土壤改良
针对土壤不良性状,采取相应的土壤改良措施,如添加石灰、石膏 等调节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06
植物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变化
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营养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幼苗期需要较多的氮 素促进生长,而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多的磷钾元素。
营养资源在植物生长中作用
促进植物生长
充足的营养资源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 分裂和伸长,增加叶面积和生物量, 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提高植物抗逆性
影响植物品质和产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物质基础。
光合作用产物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 学能,合成有机物,如葡萄糖等, 为植物提供能量和碳骨架。
水分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维持细胞 膨压,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 同时也是营养物质运输的媒介。
植物对营养资源需求
不同植物种类对营养需求不同
例如,豆科植物对氮素需求较高,而磷素则对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有重要作用 。
灌溉制度对植物水分和养分供应
节水灌溉
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 率。
水肥一体化
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确保植物在获得充足 水分的同时,也能获得适量的养分供应。
灌溉制度调整
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灌溉制度,确保植物在不同 生长阶段都能获得适宜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未来研究方向及挑战
深入探究植物营养分配机制
资源环境名词解释答案
农业资源环境概论名词解释1、资源:环境中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并带来物质财富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2、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经常条件下,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一切自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
3、再生性资源指各种生物及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
4、非点源污染: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呈一个不连续的分散过程,而又不能用一般的常规处理方法获得改善的排入源。
5、节水农业:提高整个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节水的输水工程,节水灌溉,充分利用降水及土壤水的工程技术和农业技术等。
6、农业环境:对农业的生物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7、农业生物灾害:指由严重为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或流行造成农作物及其产品巨大损失的自然变异过程。
8、土壤环境背景值:在未受或少受污染的土壤中,元素含量(特别是有害元素的含量)就是土壤环境背景值。
所谓的无污染或末污染都是指相对于污染环境而言的,背景值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9、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和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10、全球变化:指温室效应增强、臭氧层空洞扩大、森林锐减和物种灭绝、土地退化以及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的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的环境问题的变化。
11、水体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化学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2、环境: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13、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能够创造财富和产生经济价值的那部分土地。
14、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之间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15、农业非点源污染: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它有机或无机的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对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污染。
植物养分资源
P 0.17%-1.09 g.kg-1 S 0.02%-50 g.kg-1
Ca 36 g.kg-1
Mg 21 g.kg-1
Fe 10.5-48.4 g.kg-1 Mn 0.13-17.86 g.kg-1
Zn 28.4-161.1 mg.kg-1 Cu 7.3-55.1 mg.kg-1
B 9.9-151.3 mg.kg-1 Mo 0.1-9.6 mg.kg-1
西南(n=531)
西南地区施氮量普遍偏高!
----- 陈新平,2008-12-23/24,玉米产业技术大会 ------
2007-2008年我国玉米主产区平均磷肥用量 (农户调查, n=1398)
全国平均施磷量:74 kgP2O5/ha
磷肥用量(kgP2O5/ha)
东北 (n=315)
华北 (n=552)
动物性产品
动物性产品 植物性产品
植物养 分
土壤 空气 降雨或灌水 施肥
第一节 植物养分资源及特征
一、植物养分及来源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 素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 镁、硫、铁、硼、锰、铜、锌、鉬、氯。
Cl
S
Mo
Mn B Fe
Cu
Zn
Ni
N
Mg Ca
C
H
K
P
O
植物养分分类 大量元素:C、H、O、N、P、K 中量元素:Ca 、Mg、S 微量元素:Fe、Mn、Cu、Zn、B、Mo、Cl
植物养分来源 C、H、O------来自于空气和H2O; N、S------部分来自于大气(生物固氮和酸 雨); 部分N、S及P、K、 Ca 、Mg、Fe、Mn、 Cu、Zn、B、Mo、Cl 主要来自于土壤-----称为土壤养分
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分配ppt课件
如Ca2+ ,主要通过质外体运输,只有少量进入细胞内, 因为:
质外体中的 Ca2++果胶
果胶酸钙
细胞内的 Ca2++草酸
草酸钙
所以:钙的运输受到限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木质部
1 2
凯氏带
根部离子短距离运输进入木质部导管的双泵模型 ①共质体 ②质外体
养分从介质到达木质部导管至少通过 2 次原生质膜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影响因素
1. 外界离子浓度
2. 交换吸附 含义:由于木质部导管壁上有很多带负电荷的阴
离子基团,它们将导管汁液中的阳离子吸附在管壁上。 所吸附的离子又可被其它阳离子交换下来,继续随汁 液向上移动。
结果:降低了离子的运输速率,出现滞留作用 (导管周围组织带负电荷的细胞壁也参与吸引滞留在 导管中的阳离子的作用)
影响因素:离子种类、离子浓度、离子活度、竞 争离子、导管壁电荷密度等。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第二节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含义:也称纵向运输,是指养分沿木质部导管 向上,或沿轫皮部筛管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过程。由 于养分迁移距离较长,故称为长距离运输。
《植物的养分》 学习任务单
《植物的养分》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所需的主要养分种类及其作用。
2、掌握不同养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吸收和运输机制。
3、认识常见的肥料类型及其提供的养分成分。
4、学会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来判断养分的缺乏情况。
5、能够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合理施肥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学习内容(一)植物养分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植物养分植物养分是指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这些物质参与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合成等。
2、植物养分的分类(1)大量元素:包括氮(N)、磷(P)、钾(K),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量较大。
(2)中量元素:如钙(Ca)、镁(Mg)、硫(S)等。
(3)微量元素:有铁(Fe)、锰(Mn)、锌(Zn)、铜(Cu)、硼(B)、钼(Mo)等,植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量较小,但同样不可或缺。
(二)主要养分的作用1、氮(N)氮是构成蛋白质、叶绿素和核酸等重要物质的成分。
它能够促进植物的茎叶生长,使叶片浓绿,植株繁茂。
但过量的氮会导致植株徒长,抗逆性下降。
2、磷(P)磷参与细胞分裂、能量代谢和遗传物质的合成。
有助于根系的发育,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3、钾(K)钾能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果实膨大和成熟,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三)养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系吸收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养分。
根系表面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养分通过扩散、质流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入根系细胞。
2、运输途径吸收的养分通过木质部向上运输到茎叶,通过韧皮部在植物体内进行再分配。
(四)常见肥料1、有机肥如农家肥、堆肥等,富含多种养分,能改善土壤结构,但肥效较慢。
2、无机肥包括氮肥(如尿素)、磷肥(如过磷酸钙)、钾肥(如氯化钾)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板结。
3、复合肥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养分的肥料,使用方便,能满足植物多方面的养分需求。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和植物营养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和植物营养学说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大家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大片的田地、清新的空气和农民伯伯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含义比这些要广泛得多,它不仅仅是关心种田、种菜那么简单。
说白了,它是研究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自然资源,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并且保证环境不会被弄得一团糟。
比如说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质量,甚至是气候变化等方面。
现在的农业可不仅是种种作物,搞搞养殖。
科学家们更是在不断琢磨如何让这些资源能用得长久,不被浪费掉。
就像你平时把冰箱塞得满满的,然后又不敢随便拿出来吃,怕浪费一样。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就是要帮忙“管理”好这些“资源”,保证它们都能发挥出最大效用,不会枯竭。
不过,说到这个话题,得不得不提的就是植物营养学了。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像学校里那些繁琐的课程名字?但它关乎的是植物“吃得好不好”,这事儿可关系到咱们的餐桌。
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植物怎么吸收养分、哪些元素对它们最重要。
就像咱们人吃饭一样,得吃得营养均衡,植物也是一样。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小苗子,天天都得用根扎在土里,从土壤中“吃”养分,才能健康成长。
可是,土里并不是所有的营养元素都足够。
就像你常常吃外卖,偶尔也得补充些蔬菜水果,才能维持健康。
植物也需要氮、磷、钾这些元素才能茁壮成长,而这些元素在土壤中并不是随时都有的,缺了什么就得“补一补”,否则它们就会生长缓慢,甚至生病。
要是你听说过“植物缺营养”的情况,可能还觉得没啥大不了,反正它们又不会说话。
但是,这事儿可大有玄机。
想想看,咱们经常听到“有病乱投医”,植物也是一样,营养一旦不均衡,可能直接影响到它的健康,甚至会导致它干脆不长,或者干脆“挂掉”。
比如说,植物缺氮时,它的叶子会变黄,长得慢,就像你缺乏蛋白质,身体没力气一样。
缺钾的话,根部容易烂,生长变得不稳定。
而植物营养学的研究,就是为了找出这些原因,搞清楚如何给植物提供最适合它们的养分,搞得好,丰收有望,搞不好,可能就颗粒无收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7
(2)地域性。受各种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人类活动 的影响,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范围和分布规律, 表现在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6
(3)多样性。养分资源的构成复杂、种类多样,而且同 一元素的养分具有各种不同形态和存在方式。各种形 态养分植物有效性也有很大的差异。
12
3.大气沉降
大气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是土壤氮、硫和微量 元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大气中化学结合态氮主要来源 于雷电对氮的固定作用以及土壤和有机废弃物挥发进 入大气的NH3。大气中硫的来源是各种燃料的燃烧释 放的SO2、火山喷发以及生物活动释放的还原态含硫 化合物。还原态含硫化合物在光化学作用下,会发生 氧化成为氧化态含硫化合物。大气中的养分物质可以 吸附在颗粒物表面,或者溶解于水滴中,随自沉降作 用进入土壤。此外,大气沉降物中还有各种微量元素 和一些重金属元素。
2
其中碳、氢、氧、氮、磷、钾、钙、镁和硫9种元素 在植物体内的含量较高(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 上),称为大量营养元素简称大量元素。占植物干 重的0.1%以下的铁、铜、锌、锰、硼、钼和氯7种 元素被称为微量营养元素,简称微量元素。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3
植物需要的上述营养元素中,碳、氢、氧来自于空气
第七章 植物养分资源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
第一节 植物养分的资源特征
一、植物养分及来源
植物养分包括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但通
常是指无机养分,又称矿质养分或营养元
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氢、
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铜、
锌、锰、硼、钼和氯。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2020/11/17
第七章 肥源库。植物需要的各 种矿质养分都能或多或少地从土壤中得到,以 各种方式进入土壤中的养分,都成为土壤养分 的一部分。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0
一、土壤养分的来源
1.母质
除氮素外,土壤中其它矿质营养元素最初的主要来 源是成土母质。成土过程中,在淋溶作用下,各种元 素发生一定程度的迁移和淋失。由于元素的相对迁移 速率不同,有些元素在土壤表层或土体下部发生富积。 发生在表层土壤的元素富积,与生物的富集作用有关。 因此,表层土壤中许多养分的含量一般高于成土母质。
第七章 肥料资源
7
(5)可循环性。植物养分可部分归还土壤,被植物循 环利用,归还的数量与人类的影响程度有关。自然生 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条件下, 尽管自然生态系统内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养 分生物小循环受养分物质地球化学大循环制约,养分 物质仍然能够维持相对平衡。在以动植物生产为特征 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物质平衡状况主要与人们从 系统内移走的养分物质数量和以有机废弃物形式归还 的比例有关。
和水,其它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植物根系对土壤养
分的吸收,导致土壤养分不断被消耗,需要用肥来补
充。在以肥料形式补充的养分中,数量最大的是氮,
磷、钾。其它大量元素的补充,主要来自于肥料的副
产品,部分来自于土壤调理剂。微量元素可通过施用
少量的微量元素肥料来补充。除此之外,土壤养分的
补充方式还有大气沉降、灌溉水、生物固氮。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4
二、植物养分的资源特征
植物养分资源是指能用于植物生产的各种来源养分的
总和,包括土壤养分、肥料养分以及制造肥料所需要
的矿产品。各类植物养分是人们进行植物生产所需要
的物质要素,属于资源的范畴。植物养分资源具有自
然资源的属性,因为土壤养分资源是土地资源的组成
部分,作为制造养分原料的矿产品是矿产资源的一部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1
2.肥料
农田中施用的各种肥料是农业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在土壤的养分投入中,化学肥料所占比重较大,占 全部肥料养分量的67.9%。化学肥料中的养分主 要是氮、磷和钾三种。这些肥料的副产品中含有硫、 钙、镁和少量微量元素。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分,有机肥料的原料来源于生物残体或动物排泄物,
以动植物生产和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为主,
化学肥料是工业制造的产品。因此,肥料养分资源是
劳动成果,基本上属于社会经济资源的范畴。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5
(1)共生性。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土壤养分资源 和养分的矿产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了一个整体。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8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作用,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养分再循环和再利用比例下降,系统内养 分物质严重失衡。为了维持土地生产力,需要通过 人工制造化学肥料,补充植物耗竭的土壤养分。
(6)多用性。植物所需要的养分物质,同时也是人类、 动物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这些养分物质可以被陆 地植物所利用,也可以通过摄取食物被人类和动物 利用,而且养分物质从土壤流入水体后,能够被水 生植物和微生物所利用,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从而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和水环境污染。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3
4.土壤调理剂
施入土壤用于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化学物质 称为土壤调理刑。在土壤调理剂中施用较为普遍的 是石灰和石膏。在改善土壤性质的同时,还为土壤 带来了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等养分。
2020/11/17
第七章 肥料资源
14
5.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在全球氮素平衡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范 围内以生物固氮途径进入土壤的氮素,占土壤中氮 素来源的65%,是自然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在 农田生态系统中,除种植豆科作物的农田外,一般 土壤中由生物固氮投入的氮素量低于肥料氮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