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水回用政策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安装中水设施的通知-成建委〔2018〕823号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安装中水设施的通知
正文:
----------------------------------------------------------------------------------------------------------------------------------------------------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安装中水设施的通知
成建委〔2018〕823号
各区(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落实《2018年成都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污防“三大战役”领〔2018〕1号)要求,在新建大型公共建筑推行中水回用技术,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自2018年7月1日起,全市范围内新取得建设用地项目中,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按规定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二、建筑中水设施应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
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等单位应严格按国家、四川省及成都市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建筑中水设施设计和建设,不得弄虚作假。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8年11月30日
——结束——。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水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提倡水的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的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城市的扩张,将不可避免的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的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和径流量的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的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的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
1.雨水收集1.1.雨水水质特点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
初期雨水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和悬浮固体污染,其他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
雨水悬浮物、COD、氨氮、总P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COD趋于稳定,水质较好。
因此,雨水的收集利用应考虑舍弃初期雨水径流,以减少对处理设施的影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即可以达到此目的。
屋顶的雨水消除初期径流后,可以使用;人行道的雨水可以直接流入道旁绿地;机动车道的雨水经过处理方可使用。
1.2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和污染较轻的路面雨水等。
屋面雨水收集方式:按雨水管道的位置分为外收集系统和内收集系统,外收集系统由檐沟、收集管、水落管、连接管组成;内收集系统是屋面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有雨水管道的系统。
1.3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于图1和图2.2.中水处理和回用2.1建筑中水回用的定义建筑中水回用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的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
它是一种介于建筑生活给水与排水之间的杂用水。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水污染严重水资源需求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危机定义水资源危机表现水资源危机影响03020103水回用技术应用领域01水回用技术定义02水回用技术的作用水回用技术的重要性中水定义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它可用于生活杂用、农田灌溉、水景喷泉、冲洗马路等地面用水,也可用于冷却用水、锅炉用水等工业用水。
建筑中水系统可采集建筑物内或小区内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洗菜、洗浴、洗衣等污水,以及冷却水、雨水等非饮用水,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或小区作杂用水。
要点一要点二建筑中水系统按用途可分冷却用水系统;洗涤(沐浴、冲厕等)及绿化、浇洒道路等杂用水系统;洗衣、锅炉(空调冷热水)等用水系统;其他需用水的系统。
中水来源生物化学法主要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为无机物来净化水质,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物理化学法主要利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
常用的有混凝沉淀法、砂滤法、离子交换法、膜滤法等。
中水处理工艺以生物化学强化处理法为主,必要时辅以物理化学法。
中水处理工艺中水回用技术分类建筑中水回用的可行性水资源短缺经济可行储存与输送为保证回用水的稳定供应,需要在建筑内设置储存设施和输送系统,以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为建筑提供充足且稳定的回用水。
废水收集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将废水收集系统与建筑给排水系统相结合,以便于集中收集建筑内的废水。
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废水的水质、水量和排放标准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常见的处理工艺包括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等。
水质监测为确保回用水的水质符合标准,需要在处理过程中和回用过程中进行水质监测。
监测项目应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指标、感官指标等。
政策支持01技术创新02宣传推广03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
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水资源安全性管理难度大中水回用技术的运营和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同时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废水处理过程的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建筑中水回用方案
反冲洗水泵:
水反洗强度: q水=10~14L/m2.S 反冲时间:5~8min
反洗周期靠入水和出水管压力表差值(2kg),一 般为1天。 设计举例:
已知: Q = 200m3/d = 10 m3/h
BOD = 30 mg/L
COD=120 mg/L
计算: 过滤罐尺寸 反洗水泵选型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4)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深度处理系统 ◆物化处理: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
混凝:混凝剂、投加系统 混凝沉淀 沉淀:沉淀池 (或气浮) 气浮:气浮机 混凝: 混凝剂:一般选用聚铝(PAC) 取水样进行混凝试验,确定加药量。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一般加药量:PAC(聚鋁):20mg /L(20ppm)(1.6 元/kg);
5%×109 小时加药量:0.08/20=4L/h(计量泵) 加药罐容积计算: 加药罐有效尺寸:3天左右配药一次。 V=0.08( m3/d) × 3d=0.24 m3=240L 水量大时,药箱不宜太大,可按1天配药一次或每班 配置一次考虑。
第三章 中水系统设计
方案取值: 混凝剂选:PAC: 投加量为:20g/吨水 配备溶液浓度选:5% 吨水药费0.04元/吨 计量泵:4L/h 药罐有效容积:240L
冲厕 21.3~21 10~14
厨房 20~19 12.5~14
沐浴 29.3~32 50~40
盥洗 6.7~6.0 12.5~14
洗衣 22.7~22 15~18
总计 100
100
注;沐浴包括盆浴和淋浴
办公楼、教学楼 公共浴室
60~66
2~5
40~34
98~95
餐饮业、营业餐厅 6.7~5 93.3~95
现代建筑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
现代建筑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在当今资源日益紧张的时代,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尤其在现代建筑领域,如何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仅是环保的需要,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建筑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水资源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建筑行业是用水大户,在建筑施工、运营和维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如果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大大减少建筑行业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此外,水资源循环利用还有助于减少污水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那么,在现代建筑中,有哪些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呢?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手段。
雨水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利用,将为建筑提供可观的水资源补充。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地面等区域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简单的处理后,用于灌溉、冲厕、洗车等非饮用用途。
雨水收集系统通常包括雨水收集管道、蓄水池、过滤设备和提升泵等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可以采用优化的屋顶坡度和排水设计,增加雨水的汇集量。
同时,还可以利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等生态措施,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和储存。
中水回用技术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方式。
中水是指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的非饮用水,如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水。
在建筑中,可以将中水用于冲厕、绿化灌溉、景观补水等用途。
中水回用系统一般包括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三个环节。
污水处理工艺通常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使水质达到回用标准。
为了确保中水回用的安全和可靠性,需要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和管理体系,定期对中水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
建筑内部的节水器具和设备的应用也是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环节。
中水回用方案三篇.doc
中水回用方案三篇第1条中水回用计划第一章中水回用计划第二章.工程范围和技术要求2.1.工程范围本工程范围包括甲方废水处理站工艺流程、自动控制系统、配电、非标准设备设计和设备制造、采购和系统安装、调试等。
2.2. 技术规格1、施工方提供的相关技术背景资料和相关技术要求。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 ;3、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XX ;4、中水回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B32/939-20X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XX) ;);6、空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XX)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8、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 69-84;9、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3-86;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XX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 ;12、建筑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XX ;14、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442689;1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15、工业企业供热、通风空调设计规范,TJ197516电气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282);1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175);1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682);2.3. 设计基础1 、甲方提供的基础数据;2、我们针对甲方水质和设计要求所做的分析测试结果和小测试结果;3、类似工程管理的工程经验和技术;4、国内外中水回用技术数据;5、现行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6、设计规范和标准;7、唐守印等主编的《中水回用工程师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8、王大奎、徐新华等,《中水回用与处理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4. 设计原则本设计遵循以下工艺路线选择和工艺参数确定的原则1 、采用成熟度、合理性、的深度处理工艺。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 总论1.1概述联合国早在1977年2月就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危机”。
如今,全世界面临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水量急剧增加、水污染、水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等几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文明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世界用水量急剧增加。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约为2200 m3,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而且,我国用水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仅为40%~50%,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
工业方面,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仅为20%~40%,单位产品用水定额高。
城市生活用水方面,供水管网和卫生设备的漏水是形成浪费的主要原因,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漏水量约占全部供水量的10%左右。
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水量行业发展集中,生产管理水平低,生产用水浪费严重;人们思想认识模糊,缺乏危机感,节水意识差,城市生活用水、家庭用水浪费现象普遍;缺少全局控制,违反生态规律发展,出现掠夺式开发、浪费式利用、混乱式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都是我国水资源危机出现的原因。
中水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也是协调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根本出路,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既能减小对地下水的开采,又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市政、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因为它的水质指标低于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但又高于允许排放的污水的水质标准,处于二者之间,所以叫做“中水”。
由于“水危机”的困扰,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着手巩固和加强节水意识以及研究城市废水再生与回用工作。
城市污水回用就是将城市居民生活及生产中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回用。
有两种不同程度的回用:一种是将污水处理到可饮用的程度,而另一种则是将污水处理到非饮用的程度。
绿色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绿色建筑得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随着社会得发展,人类对资源需求得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得矛盾日益加剧,水得供给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进行水资源得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所面临得问题。
绿色建筑以可持续发展得思想为指导,提倡水得循环利用、雨水与中水处理回用,使水环境系统得综合效率达到最优,降低能耗,做到无废无污染,建成生态平衡得建筑环境。
城市得扩张,将不可避免得造成不透水地面面积得增加、地表雨水径流系数与径流量得提高,从面导致雨水大量流失,需加大排水系统得建设规模与投资资金;同时,由于减少了雨水得地下渗入量,使得地下水得不到充分涵养,对城市得生态环境将产生不利得影响。
为此,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雨水特别就是在城市建筑中雨水得收集、渗透与利用技术得开发应用。
1、雨水收集1、1、雨水水质特点天然降雨中污染指标浓度较低,水质基本良好。
初期雨水污染主要为有机污染与悬浮固体污染,其她污染指标浓度相对较低。
雨水悬浮物、COD、氨氮、总P随降雨历时得延长而逐渐降低,降雨后期COD 趋于稳定,水质较好。
因此,雨水得收集利用应考虑舍弃初期雨水径流,以减少对处理设施得影响,设置初期弃流设施即可以达到此目得。
屋顶得雨水消除初期径流后,可以使用;人行道得雨水可以直接流入道旁绿地;机动车道得雨水经过处理方可使用。
1、2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与污染较轻得路面雨水等。
屋面雨水收集方式:按雨水管道得位置分为外收集系统与内收集系统,外收集系统由檐沟、收集管、水落管、连接管组成;内收集系统就是屋面设雨水斗,建筑内部有雨水管道得系统。
1、3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雨水收集方案及流程于图1与图2、2.中水处理与回用2、1建筑中水回用得定义建筑中水回用就就是将公共建筑或建筑小区中人们生活或生产活动中排放得生活污水、冷却水,经集流、水处理、输配水等技术,回用于建筑或建筑小区。
它就是一种介于建筑生活给水与排水之间得杂用水。
中水回用水资源利用政策
中水回用水资源利用政策
中水回用政策是指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政策措施。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
缺问题的加剧,中水回用成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中水回用政策的实施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政策的制定与推行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技术因素,包括
废水的处理技术和再利用技术,以及对应的设备和投资问题。
政府需鼓励和支持研发和应用新型的中水回用技术,提高废水的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降低中水回用设备的成本,以推动中水回用政策的顺利实施。
其次是社会经济因素。
中水回用政策需要考虑废水的再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确保水质安全和公共卫生。
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农田、市政等领域的监管,建立中水回用的监测系统和标准,保证中水回用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的税收和财政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中水回用,推动中水回用的发展。
此外,中水回用政策的成功实施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加强宣传和
教育,提高公众对中水回用的认知和参与度。
政府还可以在采购和招投标过程中设置中水回用相关要求,推动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中水回用项目。
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相关研究和创新,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
综上所述,中水回用政策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
政府、企业和公众应
共同努力,加大对中水回用的重视力度,推动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中水回用政策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保护环境,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政策文件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政策文件
为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本单位制定了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政策文件。
具体内容如下:
一、收费标准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标准采取“按量收费、分级分类、实行差别化”的原则。
1.按照中水水质、处理工艺及处理效果分类制定收费标准,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中水。
2.按照处理水量计费,结合使用时间和水质分级等因素,分别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3.不同用途和行业的中水回用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标准由本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二、收费项目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项目包括处理费、管网费、维护费等,按照实际情况收取。
1.处理费:按照处理工艺、水质、使用时间等因素计算收费。
2.管网费:按照中水回用管网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计算收费。
3.维护费:按照中水回用设施的维护和保养成本计算收费。
三、收费方式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方式分为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方式。
1.预付费:用户在使用前提前缴纳一定费用,用完后再次缴费。
2.后付费:用户按照实际使用量进行计费,到期后统一结算。
四、收费管理
中水回用处理收费管理实行计算机管理和人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1.计算机管理:建立中水回用处理收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收费的自动化和数据的实时管理。
2.人工管理:设立专门的收费窗口,接受用户咨询和缴费。
以上就是本单位中水回用处理收费政策文件的具体内容,希望广大用户认真遵守,共同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
中水回用工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中水回用工程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中水回用工程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工业制冷等用途的工程。
通过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不仅可以减轻市政污水处理厂的负担,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还可以节约淡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达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围绕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提供实用的指导。
二、工程规划1.1 概述中水回用工程的规划阶段是工程实施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在规划阶段,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确定中水回用的范围和用途,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并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
1.2 调研分析在规划阶段,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地质、水文、水质等自然条件进行调研,分析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确定中水回用的可行性。
其次需要对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人口密度等进行调研,了解中水回用的需求和潜在的利用对象。
最后需要对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进行调研,了解中水回用工程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1.3 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在规划阶段,需要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
总体规划目标包括中水回用工程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规模等。
方针政策包括政府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
总体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地方特色、需求状况、技术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中水回用工程的规划方向和政策措施。
1.4 实施方案在规划阶段,需要制定中水回用工程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括中水回用的范围和用途、工程技术方案、建设周期、投资规模等。
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工程规划目标和方针政策,合理确定工程实施的具体方案,为后续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奠定基础。
中水回用政策解读
中水回用政策是指将污水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一项政策措施。
这个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轻对自然水源的压力,降低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中水回用政策的解读如下:
1. 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政策要求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确保处理后的水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2. 回用途径:处理后的中水可以用于不同领域的回用。
例如,中水可以用于农业灌溉,补充农田所需的灌溉水资源;中水也可以用于城市景观绿化、公园湖泊等场所的水体补给;此外,中水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冷却循环和洗涤等需要大量水资源的环节。
3. 优势与挑战:中水回用政策的实施可以带来多重优势。
首先,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等自然水源的开采,降低对水资源的竞争压力。
其次,可以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然而,中水回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难题、资金投入和公众认可度等方面。
4. 相关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中水回用,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激励。
这些政策可能包括制定中水回用的标准和规范、建立中水处理设施、设立中水回用专项资金等。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公众参与中水回用,提高中水回用的普及率和效益。
总之,中水回用政策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有效的污水处理和合理的中水回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沈阳中水回用管理办法
沈阳市中水回用管理暂行办法(沈环保发[2003]13号)2003年3月第一条为防治水污染,节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逐步实现城镇污水资源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水是指城市污水和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达到有关水质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均应执行本办法。
第四条市、区、县(市)环境保护部门对所辖区域内中水回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第五条市、区、县(市)环境保护部门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中水回用。
有关单位应对各种排水采取措施,集中处理,实现排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第六条以下水源可选择作为中水水源:(一)生活污水(二)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的出水;(三)可作为回用、安全、相对洁净的工业排水;(四)其他中水水源。
电镀、化工、印染、冶金等有毒有害行业的工业废水、传染病院、结核病院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不得作为中水水源。
第七条中水可用于绿化、景观、道路清洗、汽车保洁、非食用性作物灌溉、冲厕、施工、工业、消防等,禁止将中水用于饮用、养殖、直接灌溉食用作物。
工业的中水以循环自用为主。
中水必须保证水的质量,回用费用低廉,使用安全、方便。
中水回用水用于绿化、景观、水面、保洁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方面时,必须采用安全、可靠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符合有关标准后才能使用。
第八条各类中水水源,必须经过环境监测部门的检测认定后方可作为中水水源使用;中水必须经过负责验收的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监测;中水回用水质标准应根据中水回用用途,执行相应的标准。
中水回用的单位应根据中水回用用途,选择先进、经济、安全的处理方法,保证回用中水的质量。
第九条积极鼓励各个单位实施中水回用。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者日排水量在200吨以上的党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宾馆、饭店、商业楼、集中住宅区、综合性文化场所、园区等,必须采取中水回用措施。
中水政策
关于中水回用案例,政策汇集及存在的问题1987年,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于中水应用的地方性法规,之后深圳、大连、山东也相继出台了中水应用的暂行管理办法和管理办法;1991年,建设部委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协会制定了《建筑中水设计规范》(CECS30-91);1996年建设部颁发了《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旅馆、饭店、公寓,超过3万平方米的机关、科研、大专院校、大型文化体育设施必须修建中水设施。
近期,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水设施建设管理的通告》,通告就中水建设有关问题作了规定。
中水回用专题:我国中水回用存在问题2008/12/19/16:42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目前中水回用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首先,中水回用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仅限于部分缺水严重的城市,且大多数中水工程是由政府强制安装;其次,在一些已经开展中水回用的地区,中水回用工程运营状况不佳。
北京很多居民小区的中水回用工程闲置多年,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复杂,既有技术上的问题,也有经济、制度上的问题。
第一,认识问题。
部分水价较高,并且缺水严重的地区,政府、企业和居民已经有了中水回用的意识,并且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实践。
但是在水资源相对丰富、水价相对较低的南方地区,中水回用的意识还十分淡薄,公众对中水的认识也十分缺乏,习惯上难以接受。
第二,工程建设问题。
(1)由于中水回用系统独立于自来水供应系统,因此开展中水回用必然要求建设另一套给排水系统,使得中水回用系统只能在新建筑中使用;(2)中水回用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当中,早期一些中水回用系统由于技术问题导致中水质量较差,成本过高,从而导致这些中水回用系统的闲置和浪费,同时也降低了更新中水回用技术的激励;(3)目前中水回用的主要模式是“自给自足”,即小区、酒店内部独立建设一座的中水回用工程,由于水源的不稳定、回用规模较小,导致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中水供给很不稳定,成本偏高。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管理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中水回用技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专业人才
中水回用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目前缺乏此类专业人才 。
06
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技术创新
生物处理技术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预处理、主处理和回用四个环节。收集的污水经过格栅、沉淀、过滤 等预处理工艺后,再经过生物处理、消毒等主处理工艺,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后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道路冲 洗、马桶冲水等用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用水成本。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总结词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将公共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回用于建筑内部 的卫生间冲洗、绿化灌溉等用途的系统。
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经济可行性, 确保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成本合理,能够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处理流程选择
预处理
预处理是中水回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去除 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以去除剩余的微量有机物、氨氮、磷以及悬浮物等污染物 ,确保回用水的水质满足使用要求。
02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可用 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地、车辆清 洗等。
中水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
浊度、悬浮物、色度等。
化学指标
pH值、硬度、氨氮、磷、重金属等。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中水回用的意义
节约水资源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 的开采和利用,缓解水资源短
中水回用及雨水渗透技术指引
建筑小区污废水和雨水的回收利用(中水回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节能环保技术,在目前水资源比较紧张,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控制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研究中水回用技术对于一个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对生活污、废水进行处理回用不存在技术上的难题,目前应用的主要障碍是管理难度和成本。
因此中水系统的设计应综合当地的行政措施和物业管理水平综合考虑。
一、中水系统设计一般规定1、根据目前中水工程的实际应用经验,符合以下条件的新建工程,可以考虑配套建设中水设施:1)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或回收水量大于等于150m3/d或综合污水量大于等于750m3/d的居住小区和集中建筑区;2)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或回收水量大于等于100m3/d的宾馆、饭店。
2、小区生活排水通常分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生活污水是指建筑物内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生活废水是指建筑物内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洗涤水。
在一般的建筑物生活排水系统设计中按排水水质可划分为污废合流和污废分流两种排水方案,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后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或建筑物外的称为污废合流,建筑物生活污水和废水分别排至建筑物内处理构筑物或建筑物外的称为污废分流。
由于两种排水的水质相差很大,所以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
建造中水工程应对污、废水、雨水的排放和回收进行综合规划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排水应作到厨卫分流、污废分流。
3、中水工程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配套规定,并结合当地水价及相关配套费用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工程静态回收期原则上不应超过5年。
4、中水的使用应保证中水的用量与原水的供应平衡。
5、中水工程设计应由专业工程设计单位负责,可结合工程具体情况采用标准设计,责成有施工安装资质的专业公司或厂家进行施工、安装和运行调试,确保工程达标验收、成功运行。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由专业公司施行设计、施工、调试的整体交付方案。
二、中水的水源及用途1、中水水源应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确定建筑物的生活排水可以作为中水的水源,建筑屋面的雨水可以作为中水水源的补充。
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
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建筑在设计和施工中开始注重环保建设。
其中,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
本文将探讨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的意义、实施方法以及优点和可以实现的环境贡献。
一、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的意义雨水和中水被回收利用,主要是为了减少用水量,降低建筑物对水资源的依赖度,解决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同时还可以对城市环境进行保护、美化。
当我们的建筑物采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工具,就能够减轻城市供水压力,减少污水处理的负担,降低水资源的消耗,缓解自来水厂的产能压力,为建筑节省费用,同时也可以赢得环保建筑的良好口碑。
二、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实施方法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通常分为两个步骤:1、雨水收集雨水收集是建筑物采用雨水利用系统的关键措施。
目前主要的雨水收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地下雨水收集,即通过种植草坪、植物等地下滤收雨水,再排放到消水池或河流中;另一种是地面雨水收集,即通过构建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于绿化带、屋顶、阳台等处,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再供给楼体、绿化、洗车等需要用水的地方。
2、中水回用中水指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再经过净化处理后,可供部分或全部回用的用水。
中水处理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高级氧化处理等方法。
目前常用的中水回用方法有三种:抽水循环式、重力循环式和压力循环式,其中抽水循环式是最为常见的回用方法。
三、环保建筑的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的优点和环境贡献1、减少用水量和水源污染在环保建筑中采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工具,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用水量,降低自来水厂的每日净水量,还可以有效减轻水源污染的压力。
2、促进自然循环应用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可以有效促进自然循环,尤其是在自然水资源极度缺乏,并且在城市化进程日益迅猛的地区,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可以迅速实现水循环和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本身将会消耗一定的能源,但是收集和回用的水资源可以大量减少供水企业对能源的消耗,从而使得城市的能源需求大幅降低,建筑物能耗得到大幅降低,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水的各级回用和法规建设引言水是人类与物种生存环境必不可缺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但又分布不匀的资源。
地球上水的总含量约1 4×1023 m3,淡水储量仅占总水量的2.7%,约3.8×1021 m3。
我国是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国家,其水资源总量约为2.7×1013 m3,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500m3,远低于世界人均占有水量10000m3的水平,仅是其四分之一。
我国又是以内陆省份为众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的国家,北方诸多的省份只有10%的地表径流和30%的地下径流,南方沿海省份则有90%左右的地表、地下径流,随着人口的剧增,各种类型经济的发展,水的补给已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
尽管城市用水仅占总用水量的1~2%,现有的600多座城市中,已报出的有200座城市出现缺水,近50个城市实行限量定额供水,水荒危机已成定势。
与此同时,国内尚有近90%的城市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周边的江河湖海近水体,使得共用水体资源的上下邻近城乡株连受害,甚至形成流域性水污染灾难。
根据对国内530多条河流的监测,有430多条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占受检河流的81%以上,七大河流流经的15个主要城市河段中,有13个河段的水质污染严重,占87%。
据国家最近的环境公报报导,我国1998年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总量为395亿吨,较十年前的368亿吨增加了7%之多。
而由水污染所引发的生物链毒害、致病致死的案件更是不胜枚举;据查,引起人类发病的传染有近150种,其中有15种是由水传播引发的,如伤寒、霍乱、痢疾、肝炎等病例。
已发现的水体介质中有140多种病毒。
由水体中化学物质引起疾病也是有目共瞩,如硝酸盐,氟化物,酚和一类污染物汞、铅、砷、镉、铬、氯等,也有几十种之多;由水中有机物引发的致癌物有100多种;如二苯肼、苯并芘等20多种;苯胺、偶氮苯等临床可疑物20多种;促癌、助癌物如酚、蒽、芘、卤代物等60多种等。
水量的短缺和水质的恶化,已经构成制约和引发一个地区或城市经济发展甚至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快城市污水治理并使其形成可为人们所接受的再用资源(暨中水),即是当务之急又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良好生存空间的长远之计。
随着国家、地方政府和人民对水资源认识的深化和经济上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已将环境保护工程、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纳入拉动地方经济,并为创建生存、投资环境的基础硬件的重头戏。
在污水处理方面,选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也已成为多数城市确立项目建设的主流和首选。
随着二级污水处理厂投产和运行,科研技术的拓展,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或中水经不同用户对水质的甄别要求,已逐步为城乡所接受的第二类水源。
甚至在北方某些干旱地区,农民为了保障农田作物用水量,不惜截流污水直灌。
按已知可比情况计算,至2000年国内灌溉片区总需水量约为4850亿m3,如届时国内城市废水总量400亿m3全国回用的话,总需水量可节约8%,而这个数起码可以解决黄河流域当年农灌所需320m3亿水量,余量还可舒缓缺水城市对低质水量的需求。
按用户对低质水的要求,中水回用不论从其经济投入上还是从其水质科学合理使用上,进一步区划中水各类不同级别的回用,并赋其更为细致准确的科学使用与管理内容,势在必行。
正是于此,中水回用的各极水质可划分为一级(初级)、二级(中级)、三级(高级)回用,但为了减少对一、二、三级字面的混淆误解,通常所用“初、中、高”级较易准确辨识。
由这三个级别的界定,建立起各级的技术规范和适用范围,是中水回用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城市污水经一、二级处理后的出水,即中水的初级,用来灌溉、矿区深井、海边城市地下回灌以及草场、高尔夫球场、公路两侧的花木,是经济可行的。
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仍含量较为丰富的氮、磷、有机物,作为灌溉使用,对此水质的要求并不像其它用途的水质那样严格,农作物在生长期间,也是需要按各生长阶段对肥分营养进行人工施肥的。
因此,适时安排农灌,对改善地利条件,追加作物养分是很有裨益的。
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在选址时,通常都远离市街区繁华地带,处于城市的边缘,即人们常说的“城乡结合部”地带,处理后的出水用于农灌,地理条件十分便利,如若与当地农业部门配合,安排少量奖金,配备必要的输水管渠和简易池塘,是完全可以取代河水抽灌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水初级这类的回用,目前地方政府部门中尚未有一定像样的执法、研究部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制定用于各类农田作物生长期间所需的各种污水的“肥力”、毒物图谱,也未制定出相应灌溉的水质标准。
而盲目的引流污水进行浇灌,其弊端和潜在的毒物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
有资料表明,土壤中的氮肥过多,将促使作物枝叶过盛而果实不多、不成,延误作物的成熟和收获,降低其糖分或淀粉的含量,甚至改变作物的结构、香味、色泽。
如甜菜施用的氮大于200kg/公顷,相当于污水浓度总氮含量>200mg/l时,甜菜个头大,但含糖量较低;对马铃薯(土豆)来说,则淀粉含量较低,块茎个头又少又小;而苹果,则外观颜色、果实均有明显改变等。
磷肥过多,磷酸盐则能固定土壤中的铁、铜、锌等元素,形成不易被植物吸收的稳定化合物,使植物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影响作物生化作用的活化物质含量,也不利于生长。
当污水中的余氯含量>0.5mg/l,使得植物的叶片变黄,也会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处理后的二级出水,进行洒水或喷灌时,如在田地或高尔夫球场设置与公众通道间的缓冲地带是必要的。
污水喷灌中散发出雾状气溶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病毒,对人畜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要求缓冲带为100-300米是较为适宜的。
由以上表明,即便是中水的初级回用,其卫生、病理指标的确立,以及相关产的检验和执法,还是十分重要的。
同时也需要地方政府部门搭建组织必要的专门部门,配备必要的资金和设备,不断研究和制定有关社会法规,完善管理。
污水处理厂也应当根据地方农业作物的品种,向农业提供真实的水质数据,以利安全使用。
这样的广阔天地,是大有作为的。
二、关于中水的中级回用中级回用,其前置的污水处理工艺必须具有除磷、脱氮功能(A/0或A.A/0)再经过合理的过滤和消毒,出水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附近的冶炼、发电厂的冷却,是行之有效的。
有材料表明,在火力发电作业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约有三分之一转变为电能,约有二分之一消耗于冷凝器中,这是能耗的一面;从其使用的冷却塔补水量上看,平均为每发一度电需要消耗水量为1.7升。
炼钢厂生产一吨钢最小的需水量也要5吨水。
由此可见,将中水回用至这些工业企业,其效益是十分可观,尤其是对北方缺水地区,则更为必要(我国的北京、太原、山东等地已有此类作法)。
中水用于工业生产的冷却水,要实现或达到已知使用循环不质的基本要求,即中水中级处理后水平,其中影响管道使用率的几个常见因素:生物繁殖造成堵塞、腐蚀、结垢的有机物、盐量以及经消毒后由冷却塔喷淋散发出的细菌总数应与原选用河水水质持平。
从目前的技术处理水平上看,达到中级回用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问题同样在于管理,有的污水处理厂中水用于工业冷却水时,最初试车验收时是达标的,以后往往缺乏严格的跟踪管理,中级出水水质下降,引起用户的不满意,也是要引起注意并要解决的。
用于冷却水的标准,可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并结合具体用户的要求,具体研究确定。
中水的高级回用,其水质最低应达到我国制定的杂用水的水平,其中卫生的三项指标,与自来水的指标是一致的,即细菌总数为100个/毫升以下,总大肠菌群3个/升以下。
(当然还有其它项目的指标),这样的水质,用于市政公众场合中花木喷灌,蔬菜生产基地、冲厕、清洗路、地面水等。
这方面做的更好的,甚至可以成为饮用水源。
如西南北洲的纳米比亚Windhoek 城、南非、美国的个别缺水城市,回收的饮用水质量比许多地表水源的供水好。
当然其中水回用的技术处理也是高水平的。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过去认为只在实验室中可做的如纤维球、活性炭过滤,臭氧、二氧化氯消毒,电渗析、反渗析、离子交换等纯水制备工艺,已经有了规模化的产品。
中水的高级回用不是技术问题,而更多表现为资金的投入、效益的比算上。
从这方面来说,对中水的各极回用,对因此而出现的“买方、卖方”两者的经济权宜以及相应的技术准则实施与判定,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并应在当地环境、资源总量的基本考虑下,由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指导,以求得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四、关于中水回用的基本法规建设(一)关于建立法规管理条例体系迄今为止,在国家的有关法规中,还没有就水资源的循环再用,或污水处理后出水、中水回用量(回用率)、行业用户各级水质标准等法规条例上有指导可操作的文件。
就环保而言,对污染环境三态(气、液、固)污染物进行治理,使之达到环境本身容量可接受转化的程度,固然重要;但其立项点仍以自然净化能力为出发点,这也无可厚非;环保的根本目的就是求得资源的最大利用,最小的耗费,保持一个地球、一个国家、地区、城市、乡镇等能源、资源总量的平衡和供给量。
从水资源上看,地球某时段总量相对是一定的。
但最近有研究报导,每年大约有11.2亿吨水漏入地球内部,其中能够回到地表的水只有2 3亿吨,(另外的8.9亿吨水却永远找不回来),这个数字远远低于保持水量平衡的要求。
也就是说已知的可开采的总水量,将逐年减少。
就现实而言,几乎我国所有的城市(包括新兴城、镇),自来水的高质低用,相当普遍。
近些年来,只要发展,自来水厂的扩建和新建,是必不可少的。
随之就是城市在大兴建设污水处理厂,这无疑是环保工作的一大进步。
但是,有哪个地方政府部门把处理后的出水、或再进行必要处理后的中水,做为一项法规、一项资源,加以规范、管理并利用起来呢?实现“高质高用、低质低用、各行其道、互为利惠”。
1999年全国市政协会安排了一个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检查评比活动,其中有一条提到了污水的回用率。
这可以说是污水处理行业管理的一个进步。
但对污水处理厂而言,充其量是低质水的卖方,回供社会却很难,市场的买方甚微,甚至为零,这个“方程”还是难解的。
只有把中水回用写入资源、环保、建设等大部分的法规中,以法治国、治省、治市,并运用经济杠杆调动城市水资源分配再用,中水回用才不仅仅是前景的探讨,而真正为我所“用”!(二)关于建立中水回用产业政策及其他按照中水的中、高级回用的划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城市。
中水是可用的资源,资源的开发又可作为一种产业来看待。
在面向这一新兴产业时,政府部门应首先要有扶持无利或微利的姿态,鼓励地方、厂家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甚至可以在政府指导参与下的开发。
可根据这种新兴产业盈亏关系,制定最宽限、优惠的政策,以鼓励开发中水资源,并确定合理的价位收费体系。
结语:应该指出,中水的各级回用即便是有法规、有政策,发展也不会是齐头并进、一帆风顺的。
应当事实求是的根据城市产业的布局,低质水用户的要求,合理配置中水,并给予管线适当的标识,安排各级处理工艺,选好中水供给点,确定合理的价位收费,不要贪大求全,应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