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山东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五年级《曾子杀猪》教学设计
山东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五年级《曾子杀猪》教学设计活动内容: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课程活动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能讲述文本所讲的故事。
2、借助书中提供的文本及学生提前搜集的文本感悟“诚实守信”这一传统道德文化的巨大魅力。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诚信的资料;课件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情趣以“诚”字为引子,请学生组词,并说与此相关的四字词语或句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导入新课:“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
曾子就是践行这一道德文化的代表。
(二)阅读文本,感悟“言而有信”是讲诚信1、介绍“曾子”。
2、读“曾子杀猪”一文。
(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讲一讲——演一演)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曾子?板书:言而有信3、历史上因言而有信而受到人们尊重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举例子说说吗?听着这些人的故事,老师不禁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出示:诚信乃为人之本——鲁迅”。
诚信是这些名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
(三)阅读“补充文本”,感悟“诚实、实事求是”也是讲诚信出示:《炒熟的种子》。
请学生猜测:国王会选谁做自己的接班人?结论:诚实、实事求是也是讲诚信。
(四)交流故事,进一步感悟为什么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小故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诚信对一个人、对一个集体、对一个国家的巨大影响。
2、让我们从我做起,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学生。
想一想:我们应怎么做?讨论交流,读——“小学生守则”第九条的要求。
(五)走进生活,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行为1、当我们遇到这样情况时又应怎么做?出示生活情境,小组选择一个讨论。
2、针对我校图书漂流活动中“漂流书籍‘沉底’的现象”请学生在漂流大厅内或漂流书的扉页上写下自己想说的一两句话,用以教育学生不仅要漂流书香,更要漂流诚信。
3、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4、推荐读《韩非子》一书。
使学生了解《韩非子》一书皆是“通过一些寓言小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道理”这样一个特点。
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2019山东大学出版社)
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
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
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
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口述大概)3、管仲,春秋初齐国人。
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
春秋初期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被后世认为是法家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也以管仲、乐毅自比,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学生读屏幕)4、鲍叔牙(?-前644)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安徽)人,亦称“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春秋中期在山东新泰)公子敬叔之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三、通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
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大屏幕展示难读的字)齐读一遍。
投影:挑取知识点检查语言积累常见实词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侍奉(动词)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动词)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骗(动词)鲍叔终善遇之友善(形容词)管仲囚焉囚禁(动词)鲍叔遂进管仲保举,推荐(动词)九合诸侯会盟(动词)一匡天下匡正(动词)吾始困时穷,缺乏财物(形容词)尝与鲍叔贾做买卖(动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动词)知我不遭时也遇,逢(动词)吾尝三战三走逃(动词)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常见虚词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鲍叔不以我为贪把(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鲍叔知其贤他(代词)及小白立等到(介词)管仲囚焉语气助词管仲既用已经(副词)管仲之谋也的(助词)吾始困时当初(副词尝与鲍叔贾曾经(副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介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介词)词类活用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于…….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子孙世禄于齐享受俸禄(名词活用作动词)特殊句式管仲既用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吾幽囚受辱被动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霸省略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教学设计)山东大学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级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教学设计(详案)教学目标:1.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2.把握经典中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智慧,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过去的的失败和挫折,并学会怀宽容之心,和谐相处,并做到知行合一。
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继承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学会如何正确对待过去的的失败和挫折,并学会怀宽容之心,和谐相处,并做到知行合一;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呢,我们先跟大家讲一个人,这个人有多厉害呢,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有多少同学判断出了他是孔子,但是不是凭借仲尼二字。
(因为孔子的思想给人们带来了光明),这是《典籍里的中国》中的一段古今对话,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孩子们,你从《论语》中读到了什么?(相机展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夫子如果能听到你们的回答一定也会倍感欣慰的。
《论语》中的内容简短精细,却囊括了治国之道、文化教育、个人修养、处世之道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截止到目前,《论语》在全世界有40多种语言的译本,带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智慧周游世界。
有人从《论语》里读出了人生追求有人读出了学习方法,有人读出了如何与人交往,很多问题,我们似乎都能在《论语》中都能找到答案,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看看又会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二、理解句子1.读句子,明出处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微子》记录的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古文有点长,老师先给大家读一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凤兮风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故事说的是什么呢?哪位感兴趣的同学想来给大家读一读。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拜年、贴对联、吃元宵、扫墓、赛龙舟等。
3. 中国传统艺术:书法、国画、剪纸、京剧等。
4. 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孝道、礼仪、诚信等。
5. 中国传统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安排1. 课时:本册教材共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兴趣、参与程度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主要评价对方在小组讨论、实地考察、文化体验等环节的表现。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2. 参考书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等。
3. 网络资源:传统文化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如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名言等。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知识。
(2)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运用传统文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1)《诗经》:《关雎》、《卫风·淇奥》等。
(2)唐诗:《春晓》、《静夜思》等。
(3)宋词:《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 第二单元:历史故事(1)三顾茅庐(2)草船借箭(3)岳飞精忠报国3. 第三单元:成语典故(1)成语的起源与发展(2)成语故事讲解: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
(3)成语运用练习4. 第四单元:名言警句(1)古代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2)现代名言: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
(3)名言警句的运用与鉴赏5. 第五单元:传统节日(1)春节:习俗、食物、民间故事等。
(2)端午节:起源、习俗、龙舟赛等。
(3)中秋节:传说、习俗、赏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传统文化中的深层次含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传统文化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单元测试: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被淡忘。
然而,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基,是我们文化的瑰宝。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设计了以下的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2. 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课程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学生将了解这些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品尝传统美食等活动来感受节日的氛围。
2. 中国传统戏曲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介绍中国的传统戏曲,如京剧、豫剧、越剧等。
学生将了解戏曲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通过观看戏曲表演、学习基本的表演技巧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3. 中国传统手工艺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介绍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刺绣、陶艺等。
学生将学习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些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中国传统音乐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介绍中国的传统音乐,如古琴、二胡、京剧音乐等。
学生将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并通过演奏乐器、欣赏音乐作品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同时,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观看戏曲表演、演奏乐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传统文化。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讨论、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等,评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端午节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掌握《屈原》的故事内容;3.学会制作粽子并了解粽子的寓意。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端午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3.粽子制作材料:糯米、竹叶、棉线等。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2.让学生观察已准备好的粽子材料,并了解其用途。
二、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和猜测:你们知道什么节日叫做端午节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传统习俗?2.听取学生的回答后,通过举例子、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三、呈现故事1.分发《屈原》的故事大纲,放映相关片段;2.配上背景音乐,讲述《屈原》的故事内容;3.回答学生提问,澄清故事中的疑惑。
四、合作学习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份粽子;2.由组长领取材料并分配任务,其他成员协助进行操作;3.在操作过程中,讲解粽子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五、展示成果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并总结出粽子制作的要点;2.学生品尝粽子,并帮助整理教室,清理工具和材料。
六、巩固提高1.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2.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3.结合教材,进行有关的练习和讨论。
七、作业布置1.完成与端午节相关的练习册任务;2.撰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小作文,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
八、课堂小结1.回顾整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2.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九、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分享他们的经验;2.邀请家长们在课堂上讲述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传统习俗。
以上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教案,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讲述《屈原》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2019.9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 副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刘桂红阳谷县西街小学二零一九年九月第一单元尚德修身一、教学目的1、学习先贤“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的思想理念,品悟历代经典故事中的做人道理。
2、联系实际,付诸行动,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做起,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重点难点:保持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感悟中华美德的滋养。
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
心正而后身正。
一、教学目标:1.了解“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
心正而后身正”的由来。
2.明白尚德的重要性,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尚德言行。
二、重点难点:明白做人要立德为先的道理。
三、课前准备:读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说文解字1.理解句子含义。
2.简介《傅子正心》。
(二)故事引导,明道喻理1.讲赵叔平的故事。
读《数斗正心》,然后同桌互相讲讲这个故事。
讨论:请你想一想:赵叔平为什么每天都要检查自己的善心与恶念呢?2.你还知道哪些立德正心的故事?小组内交流,讲其他相关的故事。
小组内派代表,班内交流。
(三)熟读成诵1.开火车读“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
心正而后身正。
”2.开展小组背诵比赛(四)、知行合一1、讨论:(1)你认为德是什么?自己思考后,和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2)生活中的你受到过哪些人的良好影响?自己有没有用好的言行影响到他人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和感受吧。
2.说一说,你打算今后怎么做?(五)拓展诵读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指名读,正音。
开火车读。
简单释义。
2.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一、教学目标:1.懂得树立志向、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学习技艺的重要性,明白道、德、仁、艺是对人修养的基本要求。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追求德才兼备这一人才最高标准的品德。
二、重点难点:能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认识品性与能力全面发展才是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
三、课前准备:在家预习第二课。
四、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人,游于艺》。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中国哲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理解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3. 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总结:总结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章:中国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3. 欣赏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3. 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文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3. 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3.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寓意、写意、和谐、规矩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2. 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了解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2. 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六、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续)3. 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如地理环境的变迁、地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地图观察法: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地理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3.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4. 观察: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5.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七、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3. 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 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赛龙舟、赏月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和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八、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理解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3.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如道教、佛教、儒家等信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民俗和信仰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九、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如文人画、唐诗、宋词等3.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如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十、课程总结与传统文化传承一、教学目标1. 总结本课程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2.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等重点解析本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涵盖了十个章节,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的认知,到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节日、民俗、民间信仰和艺术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再到对课程总结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感悟,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古诗词、成语、典故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故事、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诗词学习1. 《静夜思》2. 《登鹳雀楼》3. 《望庐山瀑布》第二单元:成语故事1. 《掩耳盗铃》2. 《刻舟求剑》3. 《画蛇添足》第三单元:传统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节日2. 中国传统习俗3. 中国传统美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所学的古诗词、成语故事和传统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2)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美食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传统美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制作传统美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古诗词学习(2课时)第1课时:《静夜思》第2课时:《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3课时)第1课时:《掩耳盗铃》第2课时:《刻舟求剑》第3课时:《画蛇添足》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知识(4课时)第1课时:中国传统节日第2课时:中国传统习俗第3课时:中国传统美食(1)第4课时:中国传统美食(2)七、教学资源1. 古诗词、成语故事文本。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第一篇: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诗及清诗中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
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白居易的流畅明晓,苏东坡的诙谐豁达等等。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三、教学重点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诗经》硕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黄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五年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五个单元,“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魅力汉语”:步入汉语的艺术殿堂,领略汉语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感受民间语言独特的意趣。
“古代都城”:展现古都不同的文化气质,介绍建筑风格和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
“饮食文化”:介绍茶道。
酒令、及风格迥异的菜系。
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诗文解析”(解释文中难以理解的词或句子);“知识链接”“拓展活动”(介绍与文章相关的故事和知识)等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学习《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古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第二单元:古代散文学习《孟子二章》、《出师表》等古代散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3. 第三单元:古代寓言故事学习《愚公移山》、《守株待兔》等古代寓言故事,领悟故事寓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4. 第四单元:古代历史人物学习《诸葛亮》、《岳飞》等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了解人物品质,传承优秀传统美德。
5. 第五单元:民间故事学习《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故事、文章为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传统文化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表演等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散文选》等3. 网络资源:相关传统文化网站、视频资料等4. 教学工具:PPT、黑板、投影仪等六、教学安排1. 第一单元:古代诗歌(2课时)第1课时:学习《静夜思》、《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等古代诗歌,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第2课时:进行诗歌欣赏和默写练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第二单元:古代散文(3课时)第1课时:学习《孟子二章》、《出师表》等古代散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思想内涵。
五年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一单元第三课
五年级上半学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执教人:于彬课题:第三课:丝绸之路课时: 1 课时课堂类型:表现应用教学目标:认知领域:1、通过丝绸之路的示意图,了解的丝绸之路的概貌。
2、通过访问有关中国古代交通网站,了解中国古代交通的概貌;掌握一定的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在地图上走丝绸之路,设计旅游线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2、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路线。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 提问 ] 交通是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总称。
我们通过访问“中国文化研究《中国古代交通》网站”,了解了不少信息。
下面我们一齐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西北沙漠的骆驼商队、河流交错江南的舟船等;古代主要的陆路交通网——北方陆上丝绸之路,水路交通网——京杭大运河,海上交通网——海上丝绸之路)[ 点评 ] 很好!交通既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先导,又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祖先克服种种困难,在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披荆斩棘,驯服大河湖泊,闯过汹涌的大海和浩瀚的沙漠,沟通了国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展示 ] 现代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录象片段引入——丝绸之路。
[ 板书 ] 丝绸之路2、新课教学:[ 活动 ] 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合作收集的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并作简单讲解。
[ 提问 ] (1)丝绸之路起与何时?从这个动听的名字中你想到些什么?(2)谁愿意展示自己绘制的丝绸之路的示意图?讲讲大致的路线。
(学生思考后回答,展示绘制的丝绸之路示意图并讲解)[ 展示 ] 课件中的“丝绸之路的起点”、“玉门关遗址”、“楼兰故地”“火焰山”图片。
[ 探究 ] 这些写满沧桑的残垣断壁昔日是怎样的风貌?丝绸之路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使这些商队在茫茫戈壁、沙漠上穿梭?(学生讨论,共同探究)[ 叙述 ] (指图)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安息、即今伊朗一带,再到亚洲西部、即西亚、地中海东岸,从意大利半岛兴起的一个国家罗马。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等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来源和含义。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2)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提升个人修养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成语故事1. 成语“滥竽充数”的故事2. 成语“亡羊补牢”的故事3. 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第二单元:典故解读1. 孔子典故“仁者爱人”2. 孟子典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 诸葛亮典故“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第三单元:名言警句1. 儒家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道家名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3. 励志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每个单元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来源、含义及其运用。
2. 难点:深刻理解成语、典故、名言警句所蕴含的哲理,并将其实际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来源、含义及运用。
2.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典故、名言警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课堂发言、讨论积极性。
2.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对成语、典故、名言警句的掌握程度。
3. 实践运用能力: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个课时40分钟。
2. 教学安排:每课时讲解一个成语、典故或名言警句,穿插相关的练习和讨论。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及相关辅导资料。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成语卡片等。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类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
2. 讲解概念: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
4. 总结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二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2.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价值3.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艺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有哪些形式。
2. 讲解形式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特点。
3. 分析代表作品和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4. 总结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最新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出版社2019)
第一单元友善知道经典驿站第一课择善而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2、让学生明白友善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教学过程:一、教材引入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选文的含义。
(1)、学生自读《论语・颜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①美:好事。
②恶(e):坏事生:君子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学生自读《孟子·滕文公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守:看守、瞭望,这里指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祸。
生:人们平时交往要互相友爱,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要互相提助,遭遇疾病或困境时要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就亲密和陸了。
(3)、学生自读《墨子・兼爱中》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救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①执:控制。
②动:威逼、胁迫。
③放:通“做”,做视、看不起。
生: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强势的人就不会控制弱小的人,多数人就不会胁迫少数人,富人就不会欺侮穷人,尊贵的人就不会视卑贱的人,狡诈的人就不会欺骗愚笨的人。
2、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师:我们在与他人交住的过程中要择善而行。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力做到成入之美。
在面对弱小的同学时我们要友善相处,不以大取小。
当得到别入的帮助时。
我们要学会感恩。
友善,它体现礼,影显文明,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弥足珍贵。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3、活动广角“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睦相处,这些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
2019最新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9最新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教育财富,是治国之理、为人之本、做事之道。
对于个人来说,诵读经典是实现“明德、至善”的主要途径,能够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倡导践履躬行的道德原则。
因此,“读经教育”历经千年而不绝于世。
研究目标:
1.学会感悟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2.努力培养学生对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
3.拓宽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了解与经典相关的知识。
4.改变行为,提高修养,让学生明白做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大家喜欢和需要的。
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浩然正气、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仁者之爱共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四篇课文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展开,
教学时应注意单元整体性,可以通过系列活动的形式开展主题教学。
研究措施:
1.随时随地诵读,让每个人都成为导读老师。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的方式让学生自然地诵读。
3.限时诵读,每日诵读半小时,分几个阶段背诵。
4.诵读,家长可带动孩子回家后诵读,培养亲情关系。
5.乐诵读,让学生跟随经典的民族音乐诵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和审美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友善知道经典驿站第一课择善而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2、让学生明白友善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教学过程:一、教材引入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选文的含义。
(1)、学生自读《论语・颜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①美:好事。
②恶(e):坏事生:君子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学生自读《孟子·滕文公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守:看守、瞭望,这里指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祸。
生:人们平时交往要互相友爱,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要互相提助,遭遇疾病或困境时要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就亲密和陸了。
(3)、学生自读《墨子・兼爱中》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救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①执:控制。
②动:威逼、胁迫。
③放:通“做”,做视、看不起。
生: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强势的人就不会控制弱小的人,多数人就不会胁迫少数人,富人就不会欺侮穷人,尊贵的人就不会视卑贱的人,狡诈的人就不会欺骗愚笨的人。
2、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师:我们在与他人交住的过程中要择善而行。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力做到成入之美。
在面对弱小的同学时我们要友善相处,不以大取小。
当得到别入的帮助时。
我们要学会感恩。
友善,它体现礼,影显文明,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弥足珍贵。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3、活动广角“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睦相处,这些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
师:“仁义胡同”的故事经历了几百年的流传和变迁,至今已成为和谐、包容的象征。
你还知道哪些邻里和睦、友好相处的小故事?找出来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师:有机会与爸爸、妈妈一起到聊城的“仁义胡同”走走,看一看吧4、成长阶梯对自己在动中的表现满意?如果你能熟练地把本课的选文背下来,可以把红旗插到C峰上,如果你能把“仁义胡同”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就可以把红红旗插到B 峰上,如果你能找出其他友善邻里和睦相处的小故事与同学分享,就可把红旗插到A峰上三、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二课善气迎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学会善气迎人,学会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人。
2、让学生从小养成善气迎人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学会善气迎人,学会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人。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管子・心术下》、《孔子家语·致思》、《管子·霸形》、《荀子·荣辱》的选文。
(1)、学生自读《管子・心术下》、《孔子家语·致思》、《管子·霸形》、《荀子·荣辱》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原文: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子・心术下》注释:①迎:对着、冲着,引申为对待。
②戈兵:兵器。
文意: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人,会让关系融治,亲如兄弟;以恶劣的态度对待人,会产生摩擦,兵戈相向。
原文: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孔子家语·致思》注释:①推:推崇、推重。
②长长处。
3讳:不说、避忌。
④短:短处。
⑤故:因此。
文意:与人交往,赞美对方的长处,不说对方的短处,这样才能长久。
原文:善人者人亦善之。
-------《管子·霸形》注释:①善:善待。
文意:善待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善待他原文: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注释:①戦:古代的一种兵器,是矛和龙的合体,兼备直刺、穷击、横钩的作用。
文意:与人说活充满善意和热情。
会使人感党比穿了布衣丝服还温暖;用恶语伤人,会使人感到比被矛戟刺击还疼痛。
(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生: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人,会让关系融治生:与人说活充满善意和热情。
会使人感党比穿了布衣丝服还温暖;用恶语伤人,会使人感到比被矛戟刺击还疼痛。
师:善气迎人的重要性。
2、温馨点击。
教师简介《管子》《管子》是我国先时期的一部学术著作,共有86隔,其中10失传。
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天文、地理、伦理、育晋问题,在先聚诸子中,“远非他书可及。
可以说,《管子》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
3、活动广角(1)把这节课明白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
(2)这几句话富含深刻的哲理,试着背背吧(3)你能否再集一些关于友善的名言,做成书签呢?请你把做好的书签与同学分享一下吧4、成长阶梯让我们来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吧!如果你能制作出精美的书签,就可以在“友善”上为自己涂红第一颗“明果如果你能把书签上的话与同学分享就可以在友善树”上为自己涂红第颗“聪明果”:如果你制作的书签受到同学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就可以在“友善树”上为自己涂红第三颗“聪明果”。
第三课宽以待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学会与众人相处要和气,对待别人要宽容。
2、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宽以待人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明白与众人相处要和气,对待别人要宽容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省心录》、《中庸》、《论语·卫灵公》、《庄子·天下》的选文。
(1)、学生自读《省心录》、《中庸》、《论语·卫灵公》、《庄子·天下》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原文: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想以待人 -----(宋)林通《省心录》注释:①处:1交柱、相处。
②接:接触、对待。
3想,仁爱、宽容。
文意:与众人相处要和气,对待下属要宽厚,对待别人要宽容。
原文:忠忽违道2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注释:①想:指仁爱,宽以待人。
②违道:离道。
违,相距。
道指正道。
③施:加,施加。
文意: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
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原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注释:①躬亲自。
②厚:指厚责,因下文有“薄责”而省略了“责”字。
③薄少。
④责:责备。
5远:远离、防止。
文意: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很少责备,自然就不会招致怨恨了原文:常宽容于物,不創于人,可谓至极。
-----《庄子·天下》注释:①削:侵害。
②至极:至高的境界。
文意:对待万物常抱有宽容为怀的态度,不侵害别人,这可以说是达到至高的境界了(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生1:与众人相处要和气,对待别人要宽容。
生2: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2、温馨点击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性得了在与朋友交往时要饿到心存善念,择善而行。
但是,当面对那些我们不认回不欢至与我们有矛盾的人时,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本课选文给了我们:即使面对这样的人,我们仍旧要做到“忠四”路力站在他入的立场,去体谅和理解去宽和包容。
所以,友善不仅表现为与人为友、心存还表现为与人为善、宽容为怀。
3、活动广角(1)把这节课明白的道理讲给爸爸、妈妈听。
(2)这几句话富含深刻的哲理,试着背背吧!(3)假设有个同学经常嘲笑你,让你很反感。
这次他考试不及格,很怕你嘲笑他,你该做么做呢?(4)请把今天明白的道理讲身边的朋友听吧,让他们以后也能做到宽以待人。
4、成长阶梯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来评价一下自己吧。
第四课取友善人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学会人即使有良好的性气质和辨别事理的聪明智慧,要寻求贤能的老师并跟着他学习,选择良善的朋友并与之交住。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选择良善的朋友并与之交住。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三、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荀子·性恶》、《论语・子罕》、《论语・颜渊》、《荀子・大略》的选文。
(1)、学生自读《荀子·性恶》、《论语・子罕》、《论语・颜渊》、《荀子・大略》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原文: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性恶》注释:(1)性质性、气质。
(2)同“牌”辨别。
(3)知:通“智”,智基。
文意:人即使有良好的禀性气质和辨别事理的聪明智慧,也一定要寻求贤能的老师并跟着他学习,选择良善的朋友并与之交住。
原文:主忠信,母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子罕》注释:(1)不要。
(2)过过错、过失。
(3)惮:害怕文意:做人应当忠减、守信,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原文: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勿自辱焉-----《论语・颜渊》注释:道:同导",引导。
文意:作为朋友,忠诚地劝告并和善地引导他,不行就适可而止,不要自取其辱。
原文:取友善人,不可不填,是德之基也------《荀子・大略》注释:(1)取:选择。
(2)善:此处作动词,交好。
文意:选择朋友、与人交好,不可以不重,这是成就德行的基础啊(2)、这三段选文主要讲了什么?生1:选择良善的朋友并与之交住生2:做人应当忠减、守信,不结交与自己志趣不相投的人,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2、温馨点击“友”字的甲文字形是两只手靠在一起表示以手相助。
在古代“朋”和“友”意思是有区别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也就是说,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称为“友”3、活动广角(1)荀子说“择良友而友之。
”你认为在生活中,哪些人值得我们交,哪些人不值得我们交往而需要远离呢?(2)古人特别珍视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写下了许多赞颂友谊的诗歌,你能找出几首这样的诗歌来吗?生:我找到了李白的《送友人》,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生:我找到了李白的《赠汪伦》4、成长阶梯快乐的学习旅程又结束了。
你为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快来自找评价吧请将自己相应表后面的“智慧星”。
第五课友之以善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要尽量去结交那些德行优秀并与我们志同道合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结交朋友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出新课师: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四、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孟子・万章下》、《礼记:儒行》的选文。
(1)、学生自读《孟子・万章下》、《礼记:儒行》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原文: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