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 小英雄于连1教案 语文A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于连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小英雄于连的兴趣。
(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培养其勇敢、助人为乐的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3)激发学生学习英雄事迹,树立远大理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深入理解于连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实践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培养其勇敢、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背景资料。
4. 情景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英雄于连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英雄的认识。
(2)简要介绍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向于连学习,做一个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人。
5. 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语文A版二下《小英雄于连》word教案

24 小英雄于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英雄于连的机智与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1、通过当小导游介绍铜像的来历,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说一说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3、引导学生进行查阅资料,了解于连和布鲁塞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于连,感受他热爱祖国的高贵品质。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于连和布鲁塞尔的故事。
25 奇特的“钢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冼星海在艰苦的环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过程与方法:1、倾听冼星海的乐曲,让学生通过音乐了解冼星海。
2、查阅资料了解冼星海的曲和人。
3、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冼星海在艰苦的环境中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冼星海的歌曲,了解冼星海的故事。
26 华罗庚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写本课10个生字,会读文中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查阅资料,了解华罗庚。
2、小组合作,专题研讨,华罗庚是怎样的小朋友。
3、交流华罗庚爷爷的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华罗庚对数学的严谨与执著。
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华罗庚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主人公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拓展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2)教育学生学习于连勇敢、机智、敢于担当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应用于实际情景中。
(3)了解主人公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2)通过课文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学习于连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于连的画像。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这位小朋友是谁?”(3)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于连的事迹,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分析于连的性格特点和勇敢行为,引导学生学习其精神品质。
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学生表演情景剧,模拟于连的勇敢行为。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
(2)学生阅读相关课外读物,拓展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
4.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小英雄于连》。
2. 于连的画像。
3. 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
4.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知道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素材。
4. 课文朗读录音(可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英雄的理解和认识。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分组游戏,巩固生字词记忆。
4. 理解故事:(1)教师讲述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于连的生活环境。
(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于连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
5. 总结提升:(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于连的高尚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家长签字。
2. 拓展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搜集其他小英雄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朗读评价:评价学生的朗读技巧、情感表达以及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关注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A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小英雄于连1

小英雄于连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会认1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1.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
2.复述故事,理解于连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导入。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
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
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的一座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童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
因为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童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3.人们为什么要为一个顽皮地撒着尿的小男孩塑像呢?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联系刚才的故事,你从课题中能了解到什么?(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的铜像就是小英雄于连。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找生字表或请教老师同学,读准字音。
2.听录音朗读课文,对照比较自己的朗读,看看有哪些地方自己没有读好,进一步熟悉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音,指出多音字“都”和“撒”。
都:dōu都来dū首都撒sǎ撒种sā撒娇、撒尿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意思?(课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描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小男孩铜像;二是写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小英雄于连》是一部描绘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普通农村少年如何成长为英勇抗敌小英雄的感人故事。
通过讲述于连的传奇经历,展现了我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英勇抵抗外敌侵略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小英雄于连》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学习于连勇敢、机智、坚韧、奉献的精神品质。
3.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1.3 教学内容1.4 教学方法1.5 教学准备第二章:主人公于连的形象分析2.1 于连的形象特点2.2 于连的成长历程2.3 于连的精神品质2.4 讨论与思考第三章:故事情节解析3.1 主要情节概述3.2 重点情节分析3.3 情节背后的历史背景3.4 讨论与思考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人民4.1 抗日战争的背景4.2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4.3 于连故事中的抗日元素4.4 讨论与思考第五章:爱国主义教育5.1 爱国主义的内涵5.2 于连的爱国主义精神5.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国主义5.4 讨论与思考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活动视频片段展示:抗日战争相关历史影像教师提问:你们对于抗日战争有什么了解?6.2 主体活动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分析其中的抗日元素和于连的精神品质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6.3 总结活动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于连的成长历程和爱国主义精神第七章:课后作业设计7.1 作业内容阅读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故事7.2 作业要求提交时间:课后一周内评价标准:内容丰富、观点明确、表达流畅第八章:评价与反思8.1 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演员8.2 教师评价教学效果: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下一步的教学改进措施第九章:教学资源开发9.1 资源类型图书:关于抗日战争、英雄故事的相关书籍影视: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9.2 资源利用课堂展示:利用影视资源作为课堂导入或总结材料课后推荐:为学生提供延伸阅读和观看的资源清单第十章:教学拓展活动10.1 活动设计参观纪念馆:组织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班会:开展以于连精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10.2 活动安排活动时间:学期末或重要纪念日活动准备:提前联系纪念馆、策划班会内容第十一章:教学难点与解决方案11.1 教学难点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意义深刻领会于连所代表的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11.2 解决方案引入历史资料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历史背景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于连的精神品质第十二章:教学辅助工具12.1 教学工具PowerPoint演示文稿视频播放设备纸质或电子阅读材料12.2 工具使用利用PPT展示课程内容和相关信息通过视频播放,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提供阅读材料,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延伸阅读第十三章:教学安全与纪律13.1 安全措施确保播放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突然声音过大造成学生不适提醒学生观看视频时注意坐姿,保护视力13.2 纪律管理明确课堂规则,告知学生上课期间的行为要求教师应及时制止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第十四章:教学反馈与调整14.1 反馈方式课堂问答:通过即时的问答,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课后作业: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14.2 调整策略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或额外的学习资源第十五章:教学总结与反思15.1 教学总结总结本节课学生的整体表现和教学效果记录教学中出现的亮点和不足15.2 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考虑如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贴合的教学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小英雄于连》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通过故事情节解析、主人公形象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介绍、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于连所代表的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五百多年前,布鲁塞尔市民打败了残暴的国王。
一天,人们聚集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
不到十岁的于连吃过晚饭,连蹦带跳地往中心广场跑去。
当他经过一座院子时,忽然闻到一股火药味,他发现院子里有火星在闪耀。
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咝咝地燃烧着。
他想:这一定是敌人想要炸毁这座城市。
怎么办?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找根长棒,没有;找水,也没有;喊人,显然来不及了。
于连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尿把导火线的火花浇灭了,保住了这座城市和全城的人。
为了表彰于连,人们在离广场不远的街口,为他塑造了一座栩栩如生的铜像。
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可以看到铜像上喷出的那股清泉飘洒在美丽的布鲁塞尔。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揭题1、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
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小)。
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
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0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
(板:于连)二、自学,检查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的几个小节,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十岁也不到的小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句子来概括一下吗?2、点评朗读情况3、小于连做了什么事,从而成为了英雄?4、是啊。
小于连急中生智,(板: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第三节1、“急”就是危急的意思。
而在文中,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情况?(板:发现险情)请同学自读第三节,把写小于连发现险情的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第三节3——5句。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

《小英雄于连》教学设计老庄子小学王建辉教学内容:冀教版语文第三册教科书110——114页。
教学要求: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于连机智、勇敢的精神。
乐于并且能够把故事讲述给别人听。
3、正确认读本课十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急中生智”、“栩栩如生”“干涸”等词语的意思。
通过朗读感悟于连机智、勇敢的精神。
学习方式:围绕“急中生智”一词,引导学生联系文中的“干涸”、“又窄又深”、“又长又粗”等重点词,谈谈于连为什么“急”,并相应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故事激趣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都听过哪些故事?从哪里听到的?(对于通过自己读书了解故事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其他学生的读书热情。
)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故事,想听吗?故事的名字叫做:小英雄于连(板书课题)师:看到这个题目,请你们猜猜这个故事会是什么样的。
(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小”和“英雄”进行猜测,模糊感知人物形象。
激发学生的倾听的欲望,培养学生倾听能力。
)教师讲述小英雄于连的故事。
(从“五百多年前……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教师讲述到情节高潮处戛然而止,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很快的进入阅读状态。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2、师:读完故事,你觉得哪儿最有意思?(检验学生初步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大意的能力。
)3、指导学生用直线勾画出最吸引自己的句子,好好读一读。
做到读准字音,读流利。
4、指名读句子。
读得好,让其他学生进行表扬,读得不好,请其他学生帮助指导读。
(实现评价体系中的学生互评原则)5、师: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难读或不理解的词用曲线勾出。
争取在小组内解决,如果组内解决不了,可以在全班交流时提出。
6、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相应指导。
7、各组推选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揭题1、如果有人为了人民利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人们会敬佩他,并尊称他为——“英雄”(板:英雄)。
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还有一些小英雄(板:小)。
他们年龄虽小,但其品质和行为同样让人敬佩。
我们所熟知的有冒死把日本鬼子带到八路军包围圈里的`——(王二小),有为了保守党的机密而牺牲在敌人铡刀之下的——刘胡兰。
2、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来自于比利时的小英雄,他就是第20课《一座铜像》中的小主人公——于连。
(板:于连)二、自学,检查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的几个小节,看是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连十岁也不到的小于连到底做了什么事,能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呢?你能找出课文中的一句句子来概括一下吗?2、点评朗读情况3、小于连做了什么事,从而成为了英雄?4、是啊。
小于连急中生智,(板:急中生智)用自己的小便浇灭了导火线上的火花,保住了布鲁塞尔城和全城老百姓的性命。
三、第三节1、“急”就是危急的意思。
而在文中,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危险的情况?(板:发现险情)请同学自读第三节,把写小于连发现险情的句子用“——”划下来。
2、交流:出示第三节3——5句。
3、小于连到底发现了什么险情?他闻到了什么?(板:闻到)发现了什么?(板:发现)看见了什么呢?(板:只见)最后又发现了什么?(板:发现)交流,板:浓烈的火药味夺目的迸跳着的火星又长又粗的燃烧着的导火线导火线连着大药库4、小于连是凭什么判断出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请你先读一读这几句句子,然后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找到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来说一说情况危险在哪儿。
浓烈——火药味重,说明导火线已经燃烧了很久,快要引燃炸药了。
请你带读。
夺目——耀眼,说明导火线很粗。
请你带读。
又长又粗——说明所连接的火药一定非常多。
一旦爆炸,杀伤力极大。
请你带读。
设想一下,如果小于连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大药库一旦被引爆?请你带读。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模板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经典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正义和勇气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学生通过阅读《小英雄于连》的故事,了解于连的英勇行为和正义感。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理解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2.2 生词和短语学生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重点生词和短语,如“英雄”、“勇气”、“正义”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英雄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分享对于英雄的理解和例子。
3.2 阅读理解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学生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理解。
3.3 口语表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表达各自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通过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学生通过互评,互相学习和鼓励。
4.2 教师评价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记录。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学生通过阅读其他英雄故事,扩展对英雄的了解和认识。
学生写一篇关于英雄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5.2 课堂活动学生参与英雄主题的课堂活动,如制作英雄卡片、展示英雄故事等。
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小英雄于连》的文本,确保文字适合学生阅读,内容准确无误。
文本可以附带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6.2 多媒体资源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故事朗读、视频片段等。
使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推荐文章小学二年级读书心得五篇范文热度:我的妈妈日记二年级作文热度:小学二年级阅读心得五篇热度:二年级交通安全手抄报热度:小学二年级语文《迷人的蝴蝶谷》教学教案热度:《小英雄于连》写的是小男孩儿于连急中生智把尿撒在导火线上,浇灭了火花,从而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老百姓。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一一、教材简析《小英雄于连》是义务教育冀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五百多年前比利时遭到敌人侵略,敌人要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
在危急时刻,小男孩儿于连急中生智把尿撒在导火线上,浇灭了火花,从而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老百姓。
比利时人民为了感谢于连,在首都市中心塑造了一座他的铜像。
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于连的机智、勇敢。
并且能够把这个故事让述给别人听。
二、设计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起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本班学情,特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l、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于连机智、勇敢的精神。
乐于并且能够把故事讲述给别人听。
3、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八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四、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于连和布鲁塞尔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根据课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
上课伊始,我展示多煤体课件,并激情导入: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就到一座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一番。
(出示布鲁塞尔风光)这就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位于森纳河畔,有着造型优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超级市场,形态各异的古典建筑……这么美的一座城市,在五百多年前,差一点被残暴的敌人偷偷地炸毁。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历史背景,理解小英雄于连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战争背景,感知小英雄于连的形象。
(2)运用分角色朗读、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聪明的品质。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感受小英雄于连的品质,学会珍惜幸福生活。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小英雄于连的图片。
3. 生字词卡片。
4. 战争背景资料。
1. 导入新课:(1)出示小英雄于连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图片的观察。
(2)简介战争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小英雄于连的英勇事迹。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英雄于连的品质。
3. 讨论交流:(1)引导学生谈谈对小英雄于连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受。
(2)分组讨论:如何向小英雄于连学习,做一个有品质的人。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小英雄的事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战争背景,感知小英雄于连的形象。
2. 互动式教学:采用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兴趣。
3. 体验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战争背景下的小英雄生活。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谈谈对小英雄于连的看法。
2.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小英雄于连的勇敢和智慧。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小英雄于连》写的是小男孩儿于连急中生智把尿撒在导火线上,浇灭了火花,从而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老百姓。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精选教案一一、教材简析《小英雄于连》是义务教育冀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五百多年前比利时遭到敌人侵略,敌人要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
在危急时刻,小男孩儿于连急中生智把尿撒在导火线上,浇灭了火花,从而保住了城市,救了全城的老百姓。
比利时人民为了感谢于连,在首都市中心塑造了一座他的铜像。
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于连的机智、勇敢。
并且能够把这个故事让述给别人听。
二、设计理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调动起学生乐于探究的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文特点及本班学情,特制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l、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于连机智、勇敢的精神。
乐于并且能够把故事讲述给别人听。
3、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八生字。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
四、课前准备课件、搜集有关于连和布鲁塞尔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根据课文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特点,我精心设计了导入环节。
上课伊始,我展示多煤体课件,并激情导入: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城市,那里有许多名胜古迹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今天,我们就到一座美丽的城市布鲁塞尔去游览一番。
(出示布鲁塞尔风光)这就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它位于森纳河畔,有着造型优美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五光十色的超级市场,形态各异的古典建筑……这么美的一座城市,在五百多年前,差一点被残暴的敌人偷偷地炸毁。
你们猜,是谁救了她?是一个还不到十岁的小男孩。
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4课(板书课题:小英雄于连)制作布鲁塞尔美丽风光片,利用讲故事,设悬念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激发起他们的情感体验,顺势揭示课题,迁移到文本中。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范本三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思路:一、导入新课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3、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二、学习课文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A、于连的祖国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这座美丽的城市去游览一下。
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主人公小英雄于连。
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吗?请一位小朋友来描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
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朗读呢?谁来读一读?2、学习课文第二到第四自然段A、人们为什么要造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呢?课文的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
B、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人们造这座铜像的原因?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读完之后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呢?c、学生反馈讨论结果D、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当时美丽的布鲁塞尔正在做什么呢?“侵略者”指的是什么?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齐读这个句子。
结合这幅图,说说你对灯火通明、欢声雷动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师:人们正在欢庆胜利,谁也没有想到敌人不甘心失败,竟会在这个时候来搞破坏,敌人想干什么呢?敌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这根导火线可是连着炸药库的,想想导火线点燃后会怎么样呢?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的诡计被于连发现了。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英雄于连》。
2.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通过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节课文《小英雄于连》讲述了小于连在抗日战争时期,勇敢地保护了村民和部队,最终成为小英雄的故事。
2.2 生字词本次教学涉及的生字词包括:小、英、雄、于、连、抗、日、战、争、村、民、部、队。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3.3 学习生字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可以通过拼读、写字、组词等方式进行。
3.4 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第四章:课堂活动4.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再现课文中的场景。
4.2 口语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回家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家长听。
5.2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一篇关于小英雄于连的小故事。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6.2 作业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家作业和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评价和建议。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教师准备课文《小英雄于连》的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
7.2 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场景等图片资料,用于教学辅助。
7.3 教学课件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课堂活动等,以便于教学使用。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

二年级语文《小英雄于连》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小英雄于连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1.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讲述法和问答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1.3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背景介绍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于连在敌占区秘密传递消息,英勇抗日的故事。
2.2 于连的英勇事迹讲述于连在传递消息过程中,如何机智勇敢地应对敌人,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2.3 于连的精神品质分析于连身上的爱国情怀、勇敢坚强、聪明机智等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学习。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课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于连的英勇事迹。
3.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连事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于连身上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向于连学习的愿望。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于连的英勇事迹,知道于连身上的优秀品质。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向于连学习,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理解于连在传递消息过程中的勇敢和机智,感悟于连身上的优秀品质。
5.2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员于连的英勇事迹,知道于连身上的优秀品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故事背景介绍、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准备课本、练习册等相关学习资料,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
准备用于小组讨论的小白板、彩笔等,以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行记录和展示。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相关历史背景的视频,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时期,引出本课课题《小英雄于连》。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范本三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范本三篇幼儿园二年级下册语文部编《小英雄于连》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2、过程与方法:A、用自读墓碑的方式了解铜像的来历 B、知道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3、情感论调与价值观:在课文的学习中,明白体会于连是个聪明机灵能干的小英雄。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于连的优秀品质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思路:一、导入新课1、讨论英雄:小朋友们,什么样的人会称为英雄?(厉害、聪明、勇敢、不怕牺牲)2、你们知道哪些英雄?(.雷锋、刘胡兰、王二小、张嘎等)3、大家知道的可比比皆是,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外国海外的小英雄,他的名字叫于连)4、板书课题:8、小英雄于连 (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1、创设情境,学习第一自然段A、于连的同胞是比利时,现在我们就到比利时的首都日内瓦这座美丽的城市去大都市游览一下。
(课件索取布鲁塞尔风光图,最后定格于于连铜像)小朋友们,聪明的你知道这座撒尿的小孩铜像是谁吗?(于连)他就是我们今天要来认识的美少年小英雄于连。
看到这座铜像,你有什么想说道的话,想问的问题吗?(铜像有趣、很调皮,很有意思,很好玩,为什么他要吐痰等等)请一位小朋友来一下记述一下这座铜像的样子。
B、课文中也描写了这座铜像的样子。
请后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翻到31面,把第8课轻声读一遍,想想: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描写了这座铜像?是怎样描写的?(学生读完课文后反馈:第一自然段)(学生找出描写铜像样子的句子)C、指导朗读:这座铜像真有趣,这一段该怎样读出呢?(要读得有趣)谁来读一读?(指名朗读,评价,再齐读。
)2、学习课文学习第二到第二自然段A、人们为什么格朗普雷县这样一座有趣的铜像人们呢?课本的症结第二个自然段也提出了这个问题,你能把这个问题读好吗?(指名读)这是一个什么句?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的重读语气读呢?(问的语气)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个问句。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小英雄于连语文A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
难点: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引出课题。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
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一座小男孩的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男孩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
为了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这个孩子叫于连,是比利时人。
在比利时,人们都称他为小英雄。
)板书课题:小英雄于连3.齐读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归纳学生的疑问,老师课件演示。
小英雄于连什么样为什么称于连为小英雄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遇到不会的字,查看生字表的读音。
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五个)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全班齐读,检查字音。
说一说,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了哪些问题(两个问题:于连的样子和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四、深入了解,解决疑问。
学习第一自然段。
自己读第一自然段,把描写小男孩于连样子的语句用“--”画出来。
1.汇报。
电脑演示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英雄于连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于连的英雄行为,学习他那种勇敢机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1.会认14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1.掌握本课8个会写字。
2.复述故事,理解于连的机智勇敢。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导语激趣: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位最老资格的长寿市民,被当地的市民称为“第一市民”。
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他有多大年纪?他在布鲁塞尔的市中心站了五百多年,却依然是个只有两英尺高的小孩,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图中的小男孩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个小男孩有一头卷发,一个翘起的鼻子,显得很调皮。
他光着身子,正在那儿撒尿呢。
)教师补充:这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的一座铜像,有着可爱笑容的小童叉腰挺肚,旁若无人地撒尿,只不过撒出的可是洁净的自来水,还有每年狂欢节中的一天,撒出的不是水,而是最上等的啤酒,大家在这一天都会争先恐后地争饮小童撒出的啤酒。
因为怕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童在冬天着凉,还有世界各国致赠的精美服装,现在都保存在当地博物馆当中。
3.人们为什么要为一个顽皮地撒着尿的小男孩塑像呢?我们学完今天的课文就知道了。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想一想:联系刚才的故事,你从课题中能了解到什么?(布鲁塞尔的撒尿男孩的铜像就是小英雄于连。
)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查找生字表或请教老师同学,读准字音。
2.听录音朗读课文,对照比较自己的朗读,看看有哪些地方自己没有读好,进一步熟悉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集体纠音,指出多音字“都”和“撒”。
都:dōu都来dū首都撒sǎ撒种sā撒娇、撒尿
4.你觉得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意思?
(课文讲了两个意思:一是描写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座小男孩铜像;二是写人们为什么要造这座铜像。
)
三、细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已经欣赏了这座铜像,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描写了这座铜像?(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喜欢这座铜像吗?为什么?(它是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像,样子调皮有趣。
它像我们中的一员,像我们的小伙伴。
)你能读出对这座铜像的喜爱之情吗?
分小组比赛读。
老师也很喜欢这座铜像,我也想读一读,我们一起来吧!
2.过渡:这座铜像虽然只有两英尺高,并不显得雄壮威武,而且显得很顽皮,却一直受到布鲁塞尔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课文也为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3.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评价是否读出问的语气。
4.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1)课文哪里回答了第二自然段的问题呢?学生默读课文,快速找出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分组学习课文第3、4、5自然段。
学习提示:小组内互读互听,读熟这三个自然段。
想一想:如果你是小于连,当时会怎么做?
讲一讲: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讲一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看谁讲得准确、完整、生动,组内同学可以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4)汇报交流。
积累词语:灯火通明欢声雷动灵机一动
找出复述的关键词句:五百多年前失败的侵略者点燃炸药导火线于连迅速撒尿浇灭火花人们得救感谢为于连塑像
各组选代表讲小英雄于连的故事,集体评价。
5.了解了小于连的故事,你们对布鲁塞尔的这座铜像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能说说吗?(小于连是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临危不惧,聪明果断,救了全城人,应该受到大家的尊敬和喜爱。
难怪人们把他称为布鲁塞尔的“第一市民”。
)
四、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于连说点什么吗?(小于连,你真棒!有志不在年高。
我们要向你学习。
)
2.像这样机智勇敢,立下大功的小英雄还有很多,你们想去认识他们吗?《小英雄雨来》《草原英雄小姐妹》《抗日小英雄》等书会帮助你们去认识他们。
五、作业。
1.把小于连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和他们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
2.预习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本课生字。
将学生没有认出来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一边,认出来的字卡贴在另一边。
二、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认读识记带拼音的生字。
2.请会认的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3.你觉得哪些生字最好记?哪些生字比较难记?
4.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共同识记生字。
5.全班交流。
加偏旁:“同”字加上“金字旁”就是“铜”。
“者”加上右耳旁就是“都”;“撒”“尿”“败”“庆”“祝”“胜”“库”“附”等字都可以这样记。
比较法:竖——坚巷——港
6.开火车认读生字。
三、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卡,指名认读。
像尿造败胜根感谢
2.请自己观察书上田字格中字的书写,分小组讨论怎样书写,要注意什么。
3.全班交流。
像:共13画。
尿:半包围结构。
“尸”字的撇要盖住下面的“水”字。
造:半包围结构。
注意笔顺,先写“告”。
败:右边的反文旁是四笔,不能写成折文儿。
感:上下结构。
上面的“咸”字里面不能漏掉一横。
谢:左中右结构。
三部分不能写得太宽或太开,要写得紧凑、匀称,中间的“身”字下面一撇不能出头。
4.学生练习书写。
每个字写两个,并组词。
教师巡视,注意随时纠错。
5.将学生的写字作业进行点评。
四、巩固练习。
1.游戏:救伙伴
准备几个救生圈(或呼啦圈),在救生圈外围的一圈贴上生字卡片,必须由一组同学轮流大声地认读正确,才能把救生圈里的同学救上岸。
2.听写本课要写的8个字,并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