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17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们可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理解网络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熟练掌握网络配置、测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的要求和相关案例。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的要求1. 实验目的和方法在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中,首先应清晰地阐述实验的目的和方法,即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

2. 实验环境和工具在实验报告中,要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软硬件环境和工具,包括实验平台、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协议分析工具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 实验步骤和过程实验步骤和过程是实验报告的核心内容,应详细描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操作流程、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情况等。

4. 实验结果和分析实验结果和分析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总结实验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5. 实验总结和建议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应进行实验总结和建议,总结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提出对实验的改进建议和未来拓展的方向。

二、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案例1. 实验名称:网络文件传输实验实验目的:学习FTP、HTTP协议,掌握文件传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环境:Windows 7/10,FileZilla等软件。

实验步骤:1)安装FileZilla软件。

2)配置本地站点和FTP服务器,连接FTP服务器。

3)上传和下载文件,记录传输速度和流量。

4)进行HTTP文件下载实验,观察文件下载的过程和数据传输情况。

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成功地完成了FTP和HTTP文件传输实验,对文件传输的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文件传输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数据加密的建议,以保护文件传输的安全。

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信息技术类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实验教学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通常采用实验室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到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这种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之处,比如实验室资源有限、时间安排不便等。

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通过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实验,可以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目前对于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还比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总结。

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结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实验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方式及效果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揭示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理论基础,深入探讨相关理论框架,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2. 分析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探讨如何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评价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通过量化和定性方法对学生成绩、学习情况、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估,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 提出优化策略,针对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

5. 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在挑战,为进一步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线上线下联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是当前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简介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

通过这门实验课,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应用,掌握网络配置、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实验内容、实验环境和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计算机网络实验的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以及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连接配置:通过配置网络连接参数,如IP地质、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等,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

2. 网络通信实验:通过网络通信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如数据包的传输、路由选择等。

实验中,学生可以模拟两台主机之间的通信,观察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3. 网络协议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来了解和掌握常用的网络协议,如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学习协议的工作原理、数据包的格式以及协议的应用。

4. 网络安全实验: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通过网络安全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网络攻击的原理、防范措施等。

实验中,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等操作来加深对网络安全的了解。

实验环境计算机网络实验一般需要一定的实验环境来支持。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的配置要求:- 实验室网络:实验室需要建立一个局域网,用于连接各个实验设备。

这个网络可以采用以太网结构,每台设备需要一个独立的IP地质。

- 实验设备:需要准备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以及一些计算机作为主机。

这些设备需要进行配置,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

- 软件工具:实验中需要使用一些网络工具,如Wireshark、Ping等,来进行网络调试和分析。

实验步骤下面是一般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步骤:1. 环境配置:需要配置实验环境,包括建立实验室网络、配置实验设备等。

2. 实验准备:在实验开始之前,需要查阅相关的实验资料,了解实验目标和所需的知识。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1 以太网组网实验及基本网络命令一、实验目的1.了解网络命令的基本功能2.掌握基本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3.掌握使用网络命令观察网络状态的方法二、实验环境1.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操作系统2.硬件环境:配置网卡的计算机,由IP路由器连接。

三、实验步骤1.安装TCP/IP。

2.手动配置TCP/IP参数。

3.使用ipconfig命令来测试TCP/IP是否安装成功。

4.使用ping命令来验证。

5.学习tracert、netstat、arp、net等命令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1.Ipconfig命令Ipconfig命令可以用来显示本机当前的TCP/IP配置信息。

这些信息一般用来验证TCP/IP 设置是否正确。

常用格式:(1)当使用Ipconfig是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好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值。

(2)Ipconfig/all。

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除了显示已配置TCP/IP信息外,还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以及主机名等信息。

(3)Ipconfig/release和Ipconfig/renew。

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服务器租用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

2. Ping命令Ping命令的格式如下: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Ping命令主要参数如下:∙-t:使当前主机不断地向目的主机发送数据,直到按Ctrl+C键中断。

∙-a: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发送count 指定的ECHO数据包数,默认值为4 。

∙-l size:发送的数据包的大小。

计算机网络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 RIP协议原理及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    课程实验报告 RIP协议原理及配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RIP协议原理及配置通信工程学院班Array姓名学号同作者实验日期 2020 年 4 月 5 日一、实验目的1.1掌握动态路由协议的作用及分类1.2掌握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简单工作原理1.3掌握RIP协议的基本特征1.4熟悉RIP的基本工作过程二、实验所用仪器(或实验环境)实验所使用软件为 Cisco Packet Tracer。

三、实验基本原理及步骤(或方案设计及理论计算)3.1动态路由协议概述路由协议是运行在路由器上的软件进程,与其他路由器上相同路由协议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学习非直连网络的路由信息,加入路由表。

并且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自动调整,维护正确的路由信息。

图一动态路由协议前面提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是基于路由协议实现的。

交换路由信息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路由转发表,进而通过此表找到一条数据交换的“最佳”路径。

每一种路由算法都有其衡量“最佳”的一套原则。

大多数算法使用一个量化的参数来衡量路径的优劣,一般说来,参数值越小,路径越好。

该参数可以通过路径的某一特性进行计算,也可以在综合多个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计算,几个比较常用的特征是:n 路径所包含的路由器结点数(hop count)n 网络传输费用(cost)n 带宽(bandwidth)n 延迟(delay)n 负载(load)n 可靠性(reliability)n 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依据路由器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内容及路由算法,将路由协议分为: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 如RIP )定期广播整个路由信息易形成路由环路收敛慢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收集网络拓扑信息,运行协议算法计算最佳路由根本解决路由环路问题收敛快图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图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3.2RIP协议概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最早的动态路由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实现使用UDP报文来交换路由信息以跳数多少选择最优路由RIPv1协议报文不携带掩码信息3.3路由回路及解决办法定义最大跳数水平分割(Split Horizon)毒性逆转(Poisoned Reverse)触发更新(Triggered Update)Hold-Down 定时器3.4RIP的配置关于RIP的配置步骤如下:开启RIP路由功能(路由进程):Router(config)#router rip宣告相关网段:Router(config-router)# network network wildmask 请注意:掩码是用反码的形式。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5篇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1)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一、需求分析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

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

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

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

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

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

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

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

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2017 计算机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2017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学生姓名:tss学号:010指导教师:日期:2017年5月21日电子科技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二、实验学时:1三、实验内容和目的:理解和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四、实验原理:交换机和路由器(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设备的Console口管理设备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设备的网络接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或路由器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本次实验学习多种模式之间的切换,以及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Cisco网络设备模拟器六、实验步骤:交换机的配置第一步:交换机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使用enable进入特权模式,configure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第二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使用可以输出在当前模式下可能的命令第三步:配置交换机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使用banner motd $,可以设置交换机进入时的提示语言。

通过$结束信息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第五步: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第六步:保存配置Copy running-cofig startup-config 将现有的配置保存到启动配置里Write memory , write 写入配置到nvram内路由器的配置第一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并查看接口配置进入config模式,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进入接口配置,ip address 配置好接口上的子网第二步:显示路由表的信息在特权模式下输入 show ip route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删去无用的默认部分,留下配置部分)交换机 running-configSW-1#show running-config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1143 bytes!version!hostname SW-1!spanning-tree mode pvst!interface FastEthernet0/1description "this is a accessable port!!!"duplex halfspeed 10!interface Vlan1no ip addressshutdown!banner motd ^CWelcome to SW-1!!!!!!!^C!line con 0!line vty 0 4loginline vty 5 15login!!end路由器 running-configRouter#show running-config Building configuration...Current configuration : 419 bytes !version!hostname Router!ip cefno ipv6 cef!interface FastEthernet0/0ip address duplex autospeed auto!ip classless!ip flow-export version 9 !line con 0!line aux 0 !line vty 0 4 login!end八、实验结论、心得体会和改进建议:第一次操作真正的路由器,与之前在家用路由器上玩openwrt,dd-wrt,padavan之类的系统完全不一样。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CSMA/CD协议仿真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1.CSMA/CD协议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答: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 CSMA/CD即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它是一种争用型的、分布式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该协议的实质是“载波监听”和“碰撞检测”,其网络中的各个站(节点)都能独立地决定数据帧的发送与接收。

“载波监听”就是“发送前先监听”,即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帧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站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要等待信道变为空闲时再发送。

这时,如果两个以上的站同时监听到介质空闲并发送帧,则会产生冲突现象,这使发送的帧都成为无效帧,发送随即宣告失败。

“碰撞检测”就是“边发送边监听”,即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站是否也在发送数据。

每个站必须有能力随时检测冲突是否发生,一旦发生冲突,则应停止发送,以免介质带宽因传送无效帧而被白白浪费,然后随机延时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争用介质,重发送帧。

CSMA/CD协议简单、可靠,其网络系统(如Ethernet)被广泛使用。

CSMA/CD协议的性能分析:评价一个协议的好坏,按照其单位时间冲突概率,发送成功次数,以及对节点是否公平。

2、CSMA/CD协议基本工作流程:NNN N3.分析、理解所给的仿真程序(对照流程图说明是如何仿真的、每个sleep函数的作用):答:根据流程图,先看线程A的工作流程:首先检查总线是否空闲,若空闲则发送数据,用sleep()函数模拟传输时延。

边发送边检测总线上的数据是否是A 线程发送的数据,以此来模拟是否有碰撞产生,若没有,则直至数据发送完再用sleep()函数模拟帧时隙。

如果有碰撞产生,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再用Sleep(randNum*(int)pow(2.0,(CollisionCounter>10)?10:CollisionCounter)*Collisionwindow函数执行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重发数据,若重发次数超过16次,则认为发送数据失败。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课件实验十七 DHCP服务器的配置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课件实验十七  DHCP服务器的配置

图17-12 安装“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组件
21
21
(二)配置DHCP服务器
步骤1
在“管理您的服务器”窗口中单击“管理此DHCP服务器”(见图17-13),或选择“开始”→“所有 程序”→“管理工具”→“DHCP”菜单命令,打开DHCP管理窗口,如图17-14所示。
图17-13 返回管理服务器角色
可以先取消创建作用域的配置过程,在配 置服务器的时候再创建作用域。在“新建作用 域向导”对话框中单击“取消”按钮,会出现 “无法完成”向导页,提示DHCP虽然安装成 功但无法完成配置。
13
13
(一)安装DHCP服务器组件并新建作用域
步骤5
出现“作用域名”向导页,在“名称”编辑框中输入DHCP作用域的名称,在“描述”输入简单的描 述(可以不填),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17-5所示。
4
4
二 实验设1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的局域网服务器一台,客户机一台。
2
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安装光盘。
3
Vmware虚拟机软件。
6
6
三 实验要求与说明
7
7
实验要求与说明
要求&说明
首先在已安装好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上,设定好固定IP 地址和计算机名,测试一下局域网的连通性;然后安装 DHCP服务器组件并新建和简单设置作用域;接着按要求配 置DHCP服务器,包括排除特殊IP范围,指定分配的默认网 关和DNS,设定租约期限等;最后利用客户端操作系统对 服务器配置进行验证,并记录结果,分析原因。
图17-7 设置作用域地址1排6 除
16
(一)安装DHCP服务器组件并新建作用域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郭慧验证□、实验步骤与结果③实验组内接入同一VLAN的机器相互Ping,查看结果;实验组内接入不同VLAN的机器郭慧验证□监测清单2-4 路由器配置郭慧验证□按照下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以及计算机终端。

接口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F0/110.1.1.1255.255.255.0S0/3/0192.168.0255.255.255三台路由器都使用相同的配置将自己的直连网络加入到间后可观察到路由表中学习的路由表项。

的路由表如下图所示,路由表学习到了192.168.1.0/24,学习的路由表项。

学习的路由表项。

台计算机的连通性。

在PC3分别ping PC1和PC2。

路由协议实验的拓扑图,在连接好的拓扑图中进行配置。

在路由器中先用命关闭rip路由协议,再配置OSPF协议。

Network 192.168.0.0 255.255.255.0 area 0Network 10.1.1.0 255.255.255.0 area 0Router-id 10.1.1.1协议,命令show ip protocol.其他两台路由器按照相同的命令进行配置,将直连的网段加入协议之后,查看路由表。

下图为R3的路由表项。

路由表已经有所有网段的路由表项,在PC3上PING通PC1和PC2通过此次实验,我们熟练掌握路由协议的原理和工作原理以及基本配置方路由协议的时候,没有把交换机与路由器连接的接口配置在下面,所以造成了ping 不通网关。

此后配置完成,路由器总是学习不到其他网段的路由信息,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后路由表才有其他网络表项。

郭慧验证□2).配置RouterA:RouterA# conf tRouterA(config)# no ip domain lookupRouterA(config)# int s0/2/0RouterA(config-if)# ip add 192.168.1.1 255.255.255.0RouterA(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A(config-if)# ip nat outside/*指定连接外部网络的外部端口RouterA(config-if)# int f0/0RouterA(config-if)# ip add 10.1.1.1 255.255.255.0RouterA(config-if)# no shutdownRouterA(config-if)# ip nat inside/*指定连接网络的内部端口RouterA(config-if)# exitRouterA(config)# ip route 152.1.1.1 255.255.255.0 s0/2/0RouterA(config)# 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1 192.168.1.3/*在内部本地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之间建立静态地址转换4).测试结果2.配置多对一的NAT (PAT)PAT可以把内部的TCP/IP映射到外部一个注册IP地址的多个端口上。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计算机⽹络上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络课程设计□模块□练习名称⽹线制作 VLAN实验 ip包分析实验⽇期2010年12⽉12⽇下午14:00 ⾄12晚21:00实验地点 G楼520实验⽬的通过学习制作⽹线,并亲⾃动⼿操作,了解⽹络最基本的知识。

通过学习配置VLAN、Trunk端⼝,进⾏VLAN间通讯,进⾏抓包操作并练习使⽤常⽤的协议分析软件,对常见⽹络通信服务中使⽤的协议进⾏分析,说明IP数据包的结构,了解⽹络的配置流程,熟练使⽤⽹络协议分析软件,加强对⽹络通信协议的理解,进⼀步对IP 层的⼯作原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实验⾓⾊及分⼯ 520教室分为两个⼤组,各⾃使⽤⼀台交换机,两台交换机之间通过E1/0/24⼝,进⾏Trunk端⼝连接。

本⼩组属于第⼆⼤组,使⽤7号PC机,连接⾄交换机Switch B的E1/0/2⼝,被划分在VLAN2中。

实验过程⼀、⽹线制作实验(⼀)实验原理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与568B。

对RJ45接线⽅式规定如下:1、2⽤于发送,3、6⽤于接收,4、5,7、8是双向线。

1、2线必须是双绞,3、6双绞,4、5双绞,7、8双绞。

这样可以最⼤限度地抑制⼲扰信号,提⾼传输质量。

最常使⽤的双绞线标准是568B,具体规定如下:橙⽩-1橙-2绿⽩-3蓝-4蓝⽩-5绿-6棕⽩-7棕-8(⼆)实验⼯具夹线钳剪线⼑⼝夹槽剥线⼑⼝(三)实验步骤1. 剥线剥线时⽤⼒适度,以免剪断双绞线。

2. 理线将紧密绞合的线分开,平⾏排列;严格按照568B 的线序排列,注意花线;⽤剪线⼑⼝将前端修齐。

3. 插线将⽔晶头有弹⽚⼀侧向下;⽤⼒将排好的线(⽩橙线在最下⽅)平⾏插⼊⽔晶头内的线槽中;确保⼋条导线顶端应插⼊线槽顶端(从⽔晶头顶端可以看到8个黄亮的铜线头)。

4. 压线将⽔晶头放⼊压线钳夹槽中,⽤⼒捏⼏下压线钳,压紧线头。

5. 检测橙⽩-1 橙-2 绿⽩-3 蓝-4 蓝⽩-5 绿-6 棕⽩-7 棕-8检测中可以看到,发送信号的指⽰灯,由1号灯开始变亮,直⾄8号灯变亮,且接收信号的指⽰灯按照相同时间顺序也依次变亮,由此可以判断,⽹线制作成功。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地点:6A-409 成绩:网络基础部分实验实验一:传输介质与网线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性能及各自特点。

2.学习双绞线、同轴电缆网线的制作和掌握网线制作工具,电缆测试仪的使用。

二、实验任务1.掌握LAN中常用的几种传输介质、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与实际使用。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的网线。

三、实验设备实验所需设备有5类双绞线,RJ-45头,细缆,BNC接头,T型头,端接器、同轴电缆、收发器、AUI电缆、双绞线、同轴细缆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剥线钳、剪刀等。

四、相关基本知识1.电子电路,数字逻辑电路。

2.微型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

3.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网络传输介质等基础知识。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原理目前计算机网络的有线通信大多采用铜芯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同轴粗缆与细缆,无屏蔽双绞线(UTP)、光纤等。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网络终端设备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成相关传输介质所需的电信号或光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进行传输。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信息传输格式,因此,它们也就具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传输距离等。

在组建局域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如覆盖范围、应用对象、性能要求、资金情况等)来决定采用何种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及相关的网络连接设备等。

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两根绝缘金属线互相缠绕而成,这样的一对线作为一条通信链路,由四对双绞线构成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点到点的通信距离一般不超过100米。

目前,计算机网络上用的双绞线有三类(最高传输率为10 Mbps)、五类线(最高传输率为10 0 Mbps)、超五类线和六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250 Mbps)、七类线(传输速率至少为600 Mbps)。

双绞线电缆的连接器一般为RJ-45.(二)实验步骤1.首先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裁出计划需要使用到的双绞线长度。

计算机网络实验(华科)

计算机网络实验(华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验内容:

ARP:
显示和修改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表 指令:arp -a >>g:\显示当前的 ARP 信息.txt 接口: 222.20.69.237 --- 0xd Internet 地址 物理地址 类型 222.20.69.254 00-1a-a9-15-6c-8f 动态 222.20.69.255 ff-ff-ff-ff-ff-ff 静态 224.0.0.2 01-00-5e-00-00-02 静态 224.0.0.22 01-00-5e-00-00-16 静态 224.0.0.100 01-00-5e-00-00-64 静态 224.0.0.251 01-00-5e-00-00-fb 静态 224.0.0.252 01-00-5e-00-00-fc 静态 224.0.0.253 01-00-5e-00-00-fd 静态 224.0.1.242 01-00-5e-00-01-f2 静态 238.184.9.123 01-00-5e-38-09-7b 静态 239.192.152.143 01-00-5e-40-98-8f 静态 239.255.255.239 01-00-5e-7f-ff-ef 静态 指令:arp -a 222.20.69.254 >>g:\显示指定网络地址的 ARP 信息.txt 接口: 222.20.69.237 --- 0xd Internet 地址 物理地址 类型 222.20.69.254 00-1a-a9-15-6c-8f 动态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 1 : 常用网络命令
姓名 实验地点 实验课表现 实验目的: 张京林 院系 南六楼 出勤、表现得分 操作结果得分 自动化学院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 得分 学号 U201013680 4 月 21 日 实验总分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报告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湖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年6月实验一1.实验名称:网络聊天程序的设计与实现2.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能够了解socket通信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一个聊天程序了解TCP/IP的基础知识,发现TCP与UDP的优缺点以及在网络通信的应用。

3.实验原理: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都只用到下三层的功能。

从IP层来说,通信的两端是两个主机,IP数据报的首部明确的标志了这两个主机的IP地址。

但是严格的讲,两个主机进行通信就是两个主机中的应用进程互相通信。

根据应用程序的不同需求,运输层需要有两种不同的运输协议,即是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UDP。

在使用这两个协议时运输层向高层用户屏蔽了下面的网络核心的细节,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但这条逻辑通信信道对上层的表现却因运输层使用的不同协议而有很大的差别。

当运输层采用面向连接的TCP协议时,尽管下面的网络是不可靠的,但这种逻辑通信信道就相当于一条全双工的可靠信道。

但当运输层采用无连接的UDP协议时,这种逻辑通信信道仍然是一条不可靠信道。

由于我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是UDP协议进行通信的,这里就只简述一下一些关于UDP的内容,UDP在传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先建立连接。

远地主机的运输层在收到UDP报文后,不需要给出任何确认。

虽然UDP不提供可靠的交付,但在某些情况下UDP却是一种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为此当我们使用UTP协议使两个计算机中的进程要互相通信,不仅必需知道对方的IP地址(为了找到对方的计算机),而且还要知道对方的端口号(为了找到对方计算机中的应用进程)。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第四版)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第四版)实验报告

理学院School of Science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所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所在班级:实验一1.7.1 综合技巧练习 - Packet Tracer 简介实验目的∙研究 Packet Tracer 实时模式∙研究逻辑工作空间∙研究 Packet Tracer 的运行∙连接设备∙检查设备配置∙查看标准实验设置∙设备概述实验背景在整个课程中,将采用实际PC、服务器、路由器和交换机组成的标准实验配置来学习网络概念。

此方法提供最广泛的功能和最真实的体验。

由于设备和时间有限,因此还会通过模拟环境来强化这种体验。

本课程使用的模拟程序是Packet Tracer。

Packet Tracer 提供一组丰富的协议、设备和功能,但只有一部分部分功能可以用真正的设备实现。

Packet Tracer 只是一种辅助补充体验,而不是要取代操作真实设备的体验。

建议您将从Packet Tracer 网络模型获取的结果与实际设备的行为进行比较。

同时也建议查看Packet Tracer 中的帮助文件,其中包含大量“My First PT Lab(我的首个Packet Tracer 实验)”、教程,以及使用Packet Tracer 创建网络模型的优点和局限性等相关信息。

实验任务任务 1:学习 PT 界面步骤 1 –逻辑工作空间当Packet Tracer 启动时,将会以实时模式显示网络的逻辑视图。

PT 界面的主要部分是逻辑工作空间。

这是一个大区域,用于放置和连接设备。

步骤 2 –符号导航PT 界面的左下部分(黄色条下方)是界面中用于选择设备以及将设备放入逻辑工作空间的部分。

左下部分第一个框中包含代表设备组的符号。

在这些符号上移动鼠标指针时,设备组的名称将显示在中间的文本框中。

当您单击这些符号的其中一个时,组中的特定设备就会显示在右边的框中。

当您指向具体设备时,该设备说明就会显示在以下具体设备的文本框中。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步骤及答案

目录实验1 实验环境熟悉 (1)实验2 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 (2)实验3 编辑并发送LLC帧 (3)实验4 编辑并发送MAC帧 (4)实验5 (5)实验6 网际协议IP (6)实验7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8)实验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0)实验9 传输控制协议TCP (11)实验一:实验环境的熟悉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系统的软硬件组成2.熟悉实验系统软件界面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1.由教师引领,观察实验室硬件布局、网线连接、主要设备等相关情况;2.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了解软件的组成模块(包括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2.了解实验中要用到的3种网络拓扑结构图;3.了解每种拓扑图中计算机的连接方法和ip地址的设置方法;主服务器IP设为172.16.1.100;其它机器设为172.16.1.*mask:255.255.255.0Gateway:172.16.1.1Dns:172.16.1.1004.打开中软吉大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课件,熟悉9个实验的名称,有关实验的说明。

实验二:网络协议仿真软件的熟悉实验目的:1.熟悉仿真编辑器界面的操作2.熟悉协议分析器界面的操作实验设备:N台计算机,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实验步骤:打开中软吉大的协议仿真软件,浏览界面,尝试使用界面上的工具按钮。

(1)打开仿真编辑器。

该系统的初始界面分为5个部分:多帧编辑区、单帧编辑区、协议模型区、地址本和十六进制显示区a.多帧编辑区b.单帧编辑区c.协议模型区d.地址本e.十六进制显示区(2)应用实例a.编辑MAC层b.编辑IP层c.编辑TCP层(3)协议分析器使用简介a.会话分析b.协议解析(4)应用实例a.在单帧编辑区中编辑一个ICMP帧b.在协议分析器捕获该帧并分析实验三: 编辑并发送LLC帧实验目的:1.掌握以太网报文格式;2.掌握LLC帧报文格式;3.掌握仿真编辑器和协议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实验设备:集线器,N台计算机,N条双绞线,协议仿真系统实验步骤:1.将服务器和工作站用双绞线和HUB连通并加载协议仿真模块2.将主机A和B作为一组,主机A启动仿真编辑器,并编写一个LLC 帧。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大一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篇一:上海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1《网络与通信》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网络命令与网络工具使用实验篇二: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合集)实验一一、实验名称: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比较二、实验目的1. 深入理解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概念以及区别2. 掌握传输时延与传播时延的计算方法三、实验环境1. 运行Windows Server XX /XP操作系统的PC机一台。

2. java虚拟机,分组交换Java程序rate 1mbps 512k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100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mbpspacket size 100bytes 500bytes 1kbytes 1bytes 1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result 0.840ms 7.849ms 15.669ms 0.840ms 0.120ms 0.440ms 3.660ms 1.160ms 0.440ms 0.370ms 3.620ms0.400ms 11.389ms 7.579ms 3.980ms 4.379mslength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km 1000km 10km 100km 100km 1000km 1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0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km 10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00km 1mbps 512mbps 10mbps 100mbps 512mbps 512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10mbps 10mbps 100mbps 512kps 512kp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1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500bytes 100bytes 1kbytes 1kbytes 1kbytes 500bytes 11.597ms 19.199ms 4.379ms 3.660ms 15.669ms 1.600ms 4.040ms 0.440ms 0.080ms 5.139ms 1.920ms 1.160ms 4.359ms 0.760ms 0.400ms 0.440ms1.160ms 0.440ms 15.989ms 8.169ms五、实验结果分析1、当Rate和Packet一定时,length越长,时延越长。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报告题目大三第二学期开课学期软件工程三班班级董松峰姓名2013020030310学号巡天楼314地点2016年6月21日报告日期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一、课程设计项目一:小型网络的组建中常用命令 (2)二、课程设计项目二:FTP服务器的配置和客户端的使用 (6)三、课程设计项目三:VLAN划分 (9)四、课程设计项目四:静态路由配置 (12)五、计项目五:RIPv2 基本配置 (15)六、课程设计项目六:WWW服务基本配置 (19)七、课程设计项目七:单区域OSPF路由协议配置 (22)八、课程设计项目八:常用协议数据包结构分析 (27)九、课程设计项目九:子网划分 (39)十、课程设计项目十:CRC计算 (40)十一、课程设计总结 (42)1一、课程设计项目一:小型网络的组建中常用命令【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局域网各组成部分(2)掌握网络属性设置方法(3)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4)各网络设备间连线选择【课程设计要求】(1)学习网络设备的连接与设置方法(2)学习网络故障的判断及解决方法(3)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的使用【课程设计内容】:(实习报告中回答一下问题)(1)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络设备有哪些?答:电脑,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

(2)在操作系统中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信息(3)常用命令的使用:ping 和ipconfig的测试网络连接作用C:\Users\Administrator>ping 127.0.0.1正在Ping 127.0.0.1 具有32 字节的数据:来自127.0.0.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8来自127.0.0.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8来自127.0.0.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8来自127.0.0.1 的回复: 字节=32 时间<1ms TTL=128127.0.0.1 的Ping 统计信息:数据包: 已发送= 4,已接收= 4,丢失= 0 (0% 丢失),往返行程的估计时间(以毫秒为单位):最短= 0ms,最长= 0ms,平均= 0ms结果表示Tcp/ip协议正常。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刘东飞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软件zy1302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内容:设计一个程序,使得能够获取本机安装的以太网卡的物理地址。

要求:一人独立完成,可显示运行机器的MAC地址。

二、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手段的确定,实验步骤,实验过程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获得服务器硬件信息(比如MAC地址),常用的有几种的方式:●使用命令行程序获得硬盘信息,然后通过Runtime.getRuntime().exec获得输出流,然后通过字符串分析获得MAC地址●编译本地程序,然后通过JNI调用以上两种方式都需要区分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分别编码,比较麻烦,所以我使用了通用的跨平台的操作方式,那就是JDK自带的NetworkInterface接口,该接口在JDK1.4 已经出现,但是功能比较少,JDK1.6之后新增了不少新功能,比较不错。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主要仪器:PC机,按学生人数配备;局域网网络设备。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结果如图所示:三、实验小结、建议及体会拿到实验一的任务以后,并不知道如何动手,当时只知道终端可以通过ipconfig拿到相关的网络信息,但如何通过程序访问到这些信息呢?经过查找资料,得知Java可以通过Runtime.getRuntime().exec获得输出流,然后通过字符串分析获得MAC 地址,并还存在其他更巧妙的方法,就是使用Java类库中的NetworkInterface 可以更灵活的获取到Mac地址,而且可以解决跨平台的相关问题。

通过这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实验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服务端关键代码如下:其中ServerWriteHandler和ServerReadHandler是自己封装的类,实现了Runnable接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路由信息协议(RIP)》一、实验内容(RIP)路由信息协议二、实验原理一. 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二. 内部和外部路由选择三. 距离向量路由1.初始化2.共享3.更新4.什么时候共享四. RIP协议简介五. RIP报文格式六. RIP运行过程七. RIP的缺点及改进1.RIP协议的缺点2.RIP协议的改进八. RIP的限制三、实验拓扑结构图该实验采用网络结构三四、实验内容及过程1、练习一(1)内容静态路由与路由表(2)过程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路由表,并回答以下问题:●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2. 从主机A依次ping 主机B(192.168.0.2)、主机C、主机E(192.168.0.1)、主机E(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表17-1 实验结果3. 主机B和主机E启动静态路由。

(1)主机B与主机E在命令行下使用“staticroute_config”命令来启动静态路由。

(2)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add命令手工添加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1.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1 metric 2”)。

(3)在主机E上,也添加一条静态路由(“route add 172.16.0.0 mask 255.255.255.0 192.168.0.2 metric 2”)。

(4)从主机A依次ping主机B(192.168.0.2)、主机E(192.168.0.1)、主机E(172.16.1.1),观察现象,记录结果。

(5)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print命令,察看主机B和主机E路由表,结合路由信息回答问题:●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手工添加静态路由在此次通信中所起的作用。

表17-2 实验结果4. 在主机B上,通过在命令行下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1.0”);在主机E上,运行route delete命令(“route delete 172.16.0.0”)删除手工添加的静态路由条目。

●简述静态路由的特点以及路由表在路由期间所起到的作用。

配置主机IP : A(192.168.2.1),B(192.168.2.2),C(192.168.2.3),D(192.168.2.4),E(192.168.2.5),F(192.168.2.6)各主机打开工具区的“拓扑验证工具”,选择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的网络结构,配置网卡后,进行拓扑验证,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工具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检查网络连接。

1.主机A、B、C、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ICMP)。

2.主机A、B、C、D、E、F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3.主机A ping 主机D(192.168.1.4)。

主机B ping 主机C(192.168.1.3)。

主机E ping 主机F(192.168.1.6)。

4.主机A、B、C、D、E、F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命令察看ARP高速缓存。

(3)结果2、练习二(1)内容领略动态路由协议RIPv2(2)过程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在主机A、B、C、D、E、F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RIP和IGMP),开始捕获数据。

2. 主机B和主机E启动RIP协议并添加新接口:(1)在主机B上启动RIP协议: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2)在主机E上启动RIP协议: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3)添加主机B的接口:①添加IP为172.16.0.1的接口: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72.16.0.1的接口名" enable”。

②添加IP为192.168.0.2的接口: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92.168.0.2的接口名" enable”。

(4)添加主机E的接口:①添加IP为192.168.0.1的接口: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92.168.0.1的接口名" enable”。

②添加IP为172.16.1.1的接口: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72.16.1.1的接口名" enable”。

3.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showneighbor”察看其邻居信息。

主机E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showneighbor”察看其邻居信息。

4. 所有主机人员通过协议分析器观察报文交互,直到两台主机的路由表达到稳定态。

●如何判定路由表达到稳定态?●在主机B、E上使用“netsh routing ip show rtmroutes”察看路由表,记录稳定状态下主机B和主机E 的路由表条目。

5. 主机B和主机E在命令行下输入命令“recover_config”,停止RIP协议。

观察协议分析器报文交互,并回答问题:●IGMP报文在RIP交互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通过以上5步,绘制主机B和主机E的RIP交互图(包括IGMP报文)。

(3)结果3、练习三(1)内容RIP的计时器(2)过程本练习将主机A、B、C、D、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在主机A、B、C、D、E、F上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RIP),开始捕获数据。

2. 主机B和主机E重启RIP协议并添加新接口(同练习二的步骤2),同时设置“周期公告间隔”为20秒。

(1)在主机B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72.16.0.1的接口名" updatetime 20”、“rip_config "192.168.0.2的接口名" updatetime 20”。

(2)在主机E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 "192.168.0.1的接口名" updatetime 20”、“rip_config "172.16.1.1的接口名" updatetime 20”。

(3)所有主机人员用协议分析器察看报文序列,并回答问题:●将“周期公告间隔”设置为0秒可以吗?为什么操作系统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上限和时间下限?上限和下限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协议分析器,比较两个相邻通告报文之间的时间差,是20秒吗?如果不全是,为什么?3. 将“路由过期前的时间”设置为30秒。

(1)在主机B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172.16.0.1的接口名" expiretime 30”、“rip_config"192.168.0.2的接口名" expiretime 30”。

(2)在主机E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ip_config"192.168.0.1的接口名" expiretime 30”、“rip_config"172.16.1.1的接口名" expiretime 30”。

(3)禁用主机E的192.168.0.1的网络连接。

在30秒内观察主机B的路由条目变化,并回答问题:●简述“路由过期计时器”的作用是什么?4. 恢复主机E的192.168.0.1的网络连接。

5. 主机B和主机E在命令行下输入命令“recover_config”,停止RIP协议。

(3)结果五、思考题练习一:●路由表由哪几项组成?答:网络目标、网络掩码、网络地址、接口、跃点数●主机A的默认网关在本次练习中起到什么作用?答:用于向其他IP 网络转发IP 数据报IP 地址●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简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答:●简述静态路由的特点以及路由表在路由期间所起到的作用。

答:答: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路由,有网络管理员采用手工方法在路由器中配置而成,这种方法适合在规模较小、路由表也相对简单的网络中使用。

它比较简单,容易实现;可以精确控制路由选择,改进网络的性能;减少路由器的开销,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但对于大规模的网络而言,如果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造成开销链路故障,用手工的方法配置及膝盖路由表,对管理员会形成很大的压力。

练习二:●如何判定路由表达到稳定态?答:方法1:主机A ping主机F,若ping通则路由表达到稳定态;方法2:如果主机B的路由条目中出现172.16.1.0 网络的信息,同时主机E的路由条目中出现172.16.0.0网络的信息,则路由表达到稳定态。

●IGMP报文在RIP交互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答:RIP通常采用组播的方式,这就要求交换机支持IGMP练习三:●将“周期公告间隔”设置为0秒可以吗?为什么操作系统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上限和时间下限?上限和下限的作用是什么?答:不可以设置为0,对“周期公告间隔”有时间限制是对发送更新报文时机的一种权衡。

上线是限制更新报文发送过于频繁,增加网络负载;下限是确保路由信息得到及时更新。

●通过协议分析器,比较两个相邻通告报文之间的时间差,是20秒吗?如果不全是,为什么?答:不完全是,虽然指定的时间为20秒,但工作模式是使用在15到25之间的一个随机数,这是为了避免出现任何可能的同步,因而可防止在互联网上由于路由器都同时更新而引起的过载。

●简述“路由过期计时器”的作用是什么?答:作用是管理路由的有效性,如果网络出现问题,并且在分配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更新报文,那么这个路由器就被认为是过期的,而路由的跳数就设置为16,这表示目的端的不可达。

六、实验体会在设置路由器和pc的ip地址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试验不成功。

后来发现了一个小技巧,就是一步一步把同一网断ping 通,然后再配置最复杂的R2,最后再配置ip协议通过过这次的试验让我明白了以下的问题1 RIP的一些优点和缺点RIP具有不稳定性,通过触发更新,毒性逆转等机制得以缓解;RIP协议使用广播通信2RIP使用UDP,这样做有何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