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时代的脉搏 形象反映时代的风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时代的脉搏形象反映时代的风云----试论蒋子龙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之一
刘立萍
蒋子龙是以写工业题材见长的当代作家,细看他的作品,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蒋子龙小说的最大特色之一是:紧扣时代脉搏,形象志及时反映时代的风云。

他的作品是一幅描写和反映虽然急骤变化而又壮丽的社会生活的“宏观”画卷。

他的作品,气魄雄浑,大刀阔斧,充满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昭示出在革命理想主义照耀下的现实主义的不断深化。

限于篇幅,本文试仅以蒋子龙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探讨一下蒋子龙的创作,确实可以说是对蒋子龙创作的“管窥”。

一、抓住时代的脉搏,形象地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
社会在急剧的变化着,要求作家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求作家要理性的,能动的反映现实生活,蒋子龙自觉地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的重任。

长期以来,他深深地植根于工业战线之中,用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的睿目洞察一切,迅速反映工业战线的崭新风貌。

一九七五年,当历史进入到最严峻的时刻,面对积重难返的严重局面,蒋子龙以一个文学家敏锐的眼光,看到了工业战线正有一大批革命老干部,勇敢地站到群众的前面,领导群众大干“四化”。

为此,蒋子龙创作的激动人心的佳篇-----《机电局长的一天》应运而生了。

作品通过对革命老干部霍大道的形象塑造,理直气壮地表达了广大群众积郁在心头的强烈愿望,加速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篇小说,一扫正笼罩着当时文坛的尘埃,形象地回答了人民最急切注视的问题: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新人,在四化建设中要树立什么信念?培养什么情操?要具有什么样的英雄气概?这一切,正是人们当时内心渴望得到回答的问题。

因此,可以说是人民的心声。

它揭示了真善美的存在,鞭挞了假丑恶。

因此,这部作品立即被“四人帮”诬蔑为“为错误路线辩护”而加以否定。

然后,在“四人帮”的暴虐面前,蒋子龙
非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更加坚定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信念。

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讴歌时代是有出息的作家不可推脱的职责。

蒋子龙以他的充沛的热情和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工业题材为中心,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充满时代气息的佳作。

历史的日历翻到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后,中国有了希望,人民充满了信心,中国不会再搞那些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了,要把工业重点转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

人民已经认识到了所谓精神的批判绝不能替代物质的创造。

人们都在关心:怎样才能尽快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呢?在这种情况下,作家蒋子龙又以他那大无畏的精神拿起了笔,写出了震动整个社会的《乔厂长上任记》。

小说通过对某电器公司经理乔光朴“毛遂自荐”重任厂长,并以坚强的毅力和聪明的才智克服了重重困难,改变电机厂的落后面貌的描写,揭露了在实现“四化”征途上存在的矛盾和阻力。

讴歌了献身“四化”,勇于改革的时代精神。

当经济改革风起云涌的时期,蒋子龙更是紧紧地抓住这根最敏感的时代神经,针对改革中的一系列问题,先后写出了《开拓者》、《弧光》、《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鼓舞人、感动人的力透纸背的好作品。

蒋子龙塑造了锐意改革、充满时代精神的人物群。

作品中的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已经“活”在人们的心中。

乔光朴、刘思佳、解净等人物栩栩如生。

《开拓者》反映和探讨了正在逐步调整与改革中的我国工业的发展道路。

描写了上至省委下至工厂的人物肖像和在改革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状态,歌颂了矢志改革、勇于改革的二代人中的开拓者形象。

这部作品,是反映我国经济发展转折时期的具有史诗意味的作品。

《狐光》则通过对工厂技术人员的细致入微的刻划,再现了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深刻揭示了当前社会改革的重大问题,奋力发掘尖锐的社会矛盾,从矛盾冲突中,反映和发现了社会主义的新人---创业者、改革者、开拓者的崭新的精神面貌,真切地预示社会前进的动向。

一九七九年以后,蒋子龙又先后创作了《基础》、《一啊厂长秘书的日记》、《狼酒》、《十字路口》、《一个女工程师的自
述》等作品。

这些作品无不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大刀阔斧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重大问题,反映了在改革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的错综复杂。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典型、形象鲜明,揭示了时代的要求。

蒋子龙写工业题材的作品,打破了那种传统的写法,摆脱了从理念出发,突破了“两种方案”“争论不休”的老套子,将他那支犀利的笔触向触向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各种矛盾斗争之中,从现实生活出发,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真实地描绘。

蒋子龙冷静地俯览全社会,提出和回答的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他的作品,不是机械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是以工业为舞台,以整个社会为背景,力图表现整个社会的“宏观画面”。

如《赤橙黄绿青蓝紫》表面上,不过是反映了如何对青年工人的教育问题,其实,它实际上表现了我国社会中政治与经济关系调整政治工作的改进,经济政策的改革等意义深远的重大课题。

他曾经这样说过:“我有一个苦心“描写领导干部的形象是给青年人看的,写青年人是给干部看的”。

①他把一个工厂作为大社会里的一个小社会,他的一篇小说就象是一个工厂作为大社会里的一个小社会,他的一篇小说就象是一个窗口,透过它,可以望见整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一个作家在急剧的生活中,一般不作细腻的雕刻,蒋子龙力图表现雄浑壮阔的时代建设场面,相应的就要有大刀阔斧的文笔和表现手法相契合。

他的作品总是对人物大笔涂抹,场面情节开门见山,段落大开大阖,语言简洁明快。

这,就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形象地反映现实。

在作品的人物塑造上,蒋子龙以开拓者的姿态写开拓式的人物。

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他不是借助于环境、气氛来渲染,而是大笔勾勒,大刀阔斧地削砍出人物的肖像来,他往往是让他的人物在冲突中暴露性格。

在《开拓者》中,王廷律和金城同是化工联合企业的团干部,在第九章中,两全人为了定额问题,由争到辩,最后金城竟动起手来。

在这瞬间的冲突中,金城这个“鹫鹰似好斗”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他打了王廷律,但立即觉得“自己刚才干了一件混蛋的事”,顷刻间清醒,作者又把他的进取心和团干部严于律已
的可贵一面补写出来了。

王廷律和金城则正相反。

这个省委书记的儿子,只知默默无闻地工作,他继承了父亲的优秀品质,严于律已,从不轻意说一句话,他的性格是内心诚实的。

如果说金城的性格是一团火,他的性格就是一湖平静的水,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冲突和思想融合在一起来写。

如果单写性格冲突或思想冲突,都不是文学作品所应承受的任务,只有将思想冲突揉合在性格中,才能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形象来,蒋子龙正是这样来刻划两个人物性格的。

蒋子龙刻划人物性格,还善于将人物臵身于壮丽的南面之中,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第九节,解净与刘思佳冒着生命危险将失火的汽车开出油库的情节,正是用熊熊烈火照亮了人物性格,把他们各自的个性照射的何等鲜明。

解净和刘思佳心灵深处的美被深深地发掘出来了。

人物性格的发展在这里被推向了高峰,这是精彩的情节安排,绝妙的手笔表现,这样的描写英雄行为,打破了以往那种为突出“高大全”英雄而故弄玄虚,安排离奇情节的俗套,却收到了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这才叫真正的惊心动魄。

蒋子龙自己曾说:“我的小说注重情节”,②他的小说情节的确突出、紧凑。

在小说《耍》中,作者描写了青年工人吴大杰因没长上七块钱的工资,而要爬到六十五米高的烟筒上跳下来,向领导示威,结果爬到一半便没有勇气了,他成了耍猴的一样被围观的人们嘲笑、起哄,最后,被组长救了下来,小说通过吴大杰一上一下和在烟筒上与组长对话的三个情节,便把一个头脑简单,不求上进只知“向钱看”的后进青年勾勒出来了,他要耍戏别人,结果却耍了自己。

作者用绝妙的笔将吴大杰自私可怜的灵魂在六十五米的高处暴露出来了,这是具有极大讽刺意味和教育意义的。

当代著名评论家陈荒煤同志曾指出:蒋子龙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

③关于现实主义,恩格斯在评论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玛.哈克奈斯的小说《城市姑娘》时提出了关于现实主义的论断,其中包括的内容之一,就是要求文学艺术通过现实生活关系的真实指导,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蒋子龙小说的主题所揭示的一些问题,在开头,
读者们认识还不深刻,但过了一段时间,已经显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中的工业管理,改革等问题,就是如此。

这说明蒋子龙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平凡的善于捕捉现实生活,神经最敏感的优秀作家。

二、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充满时代气息,有特性的典型的人物形象,蒋子龙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
恩格斯在论述什么是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时,曾这样指出: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就是要对生活在展示历史必然的基础上进行典型概括,使艺术形象不但“本身典型”,而且环绕他们并促使他们的行动的环境也典型,要达到“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蒋子龙正是如此,他不仅紧紧地抓住时代的脉搏,而且成功地塑造了一大群充满时代气息的各有特性的典型人物形象。

首先,他努力塑造出了一批“将军式”的我物,他们共同保持着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他们是从旧战场转移到新战场的始终以旺盛精力投入战斗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霍大道是作者笔下第一个“将军式”的开拓者,这位机电局长在战争年代,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作战是“大刀”,现在对克服工厂企业在实现四化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仍然是“大刀”。

小说从霍大道一早带病出院,描写了他在整整二十四小时中的斗争生活,高度概括了这位老革命家火一般的革命热情和富有“大刀”精神的战斗性格。

小说描写他在寒风雨夜中不顾严重的心绞痛淌着齐腰深的水赶到矿山机械厂和工人们一起排涝护厂的情节,具有感人肺腑,摧人泪下的艺术力量,霍大道“总爱提战争年代,象战争年代下达任务一样》”而且有个信念:“干部、干部、要干在前头,先进一步,领导干部,更要在群众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这种进功式的性格在乔光朴的身上更一不得到了表现。

乔光朴认为:“过去打仗也好,现在搞工业也好,我都不喜欢打边鼓,而喜欢当主角,不管我演的是喜剧还是悲剧。

”“雄心是不取决于年岁的,正象青春不一定就属于黑发人,也不见得会随着白发而消失。

”过去的“大刀”,今日仍宝刀不老,
过去的虎将,今日风姿仍不减当年,在四化建设中他们是坚强的领导人,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蒋子龙小说中的“将军式”的开拓者还有:朱石(进攻的性格)、凌子中(解脱)、车蓬宽(开拓者)等。

蒋子龙还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各有特性的青年典型形象。

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作者塑造了一个当代青年的光辉典型---解净。

这个在文革期间入党、提干的“文革牌”新干部,“四人帮”倒台后,由红一时的接班人一下子处于吃白眼,遭讽刺的境地,精神受到捉弄,心灵遭到蹂躏。

面对这急剧变化的形势,她没沉沦,没有抱怨,而是坚决要求到基层去,而且绝不当政工干部,她“固执得可怕”。

到了基层,起初她成了被捉弄、嘲讽的对象,但她是个强者,她努力地“向把人推向消极、庸俗、自私、冷漠的势力拚命抗争,做一个自己认为是有价值的,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经过痛苦的裂变,她领悟了人生的真谛,走上了一条新人的道路,重建起人生的信念。

生活重新修订了她的人生计划,她不但改变了自己,而且唤醒了“看破红尘”的刘思佳,点燃他的心中还没有熄灭的希望之火,带动了叶芳和何顺等平庸之人。

她不再是个“单颜色的大姑娘”,生活把她重新锻炼成一名钱色素的青年,成为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作为的开拓式新兵。

作者通过她,向我们展示了这个时代青年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复杂思想和向上精神。

路凯则和解净不同,这个曾经经历过痛苦的精神折磨的青年,由于父母的被诬陷,他度过了风雨飘摇的少年。

如果说解净的昨天是红彤彤的,他的昨天几乎是漆黑一团。

但在四化建设中,他没有沉浸在往昔的痛苦之中,他牢记爸爸“掌握点为人类工作的真本领”的临终嘱咐,发奋地钻研电焊技术,在弧光中“炼心、炼志、炼手”,他的电焊技术是全厂的佼佼者,他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爱情上也是那样的执着专一。

当他得不到他所需要的爱情时,他没有因此沉沦,对马越依旧是那样的尊敬,把爱深深地埋在心底,在空心轴焊接最危险关键的时刻,他们合作的是那么好,他把冷静的思考和热烈的情感融为一体,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交相辉映,在他的身上
体现着青年一代富有理想和积极的进取精神。

要成功地塑造出典型人物形象来,必须敢于大胆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必须善于观察勇于区分现实生活和种种不同的人物所起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来的人物不仅仅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且有深刻的生活哲理,耐人寻味、咀嚼。

早在七六年,蒋子龙就敢于冲破“三突出”的桎梏,揭露各种矛盾,随着他创作道路的不断加宽,他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更加大胆,他不但表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野心心家、阴谋家,也描绘了那些投机分子、绊脚石的形象。

蒋子龙的笔下,既有乔光朴这样开拓式的人物,也有四化建设中的绊脚石---冀申一类的人物,还有光而滑的铁键的形象。

下面我扼要的分析一下冀北和铁键这两个人物。

冀申也是“毛遂自荐”来电机厂当厂长的,可他上任后,却处处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没有乔光朴大刀阔斧的魄力,也没有精通企业的知识,遇到问题便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结果把一个好端端的大厂搞得如同一潭死水,自己又拔脚就走,又“毛遂自荐”想到公司当经理,尽管他在“四人帮”横行时期,也受过迫害,可是在四化建设时期,他却是一个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他只不过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的政治导演式的领导干部。

铁键是个掌握着全市命脉的经委主任,可他却没有领导群众突飞猛进的干四化,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对工作,他“小心又小心,谨慎又谨慎,维持平衡。

”自己失去了雄心勃勃的企业家的气魄,还阻挡别人大刀阔斧去干,他手握大权,部下无用武之地。

这种干部,在目前确不乏其人,特别是有的干部竟利用人民给的权力搞特殊化,谋私利,他们占据着领导岗位,却不积极领导群众搞四化,肥而阻碍别人搞四化,对于这种人,蒋子龙给以无情的嘲讽和抨击。

他论事不留情面,贬痼疾敢取典型。

到目前为止,蒋子龙已创造出了一批被人们所公认的典型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他奉献给读者的开拓式英雄,成了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希望的象征,努力的方向。

如果说《机电局长的一天》是
一道闪电,令人们惊喜,《乔厂长上任记》就是随之而来的一声惊雷,振耳欲聋,《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便是接踵而至沛然而降的一场滂沱大雨,它滋润了广大读者干渴的心田。

他的小说“能引起领导工厂企业家的共鸣”,可以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

有一位评论家曾对蒋子龙小说创作作过这样的高度评价:“仅就工业题材的创作领域而言,我认为,蒋子龙文起当代之衰。

”⑥这确是很恰当的评价。

蒋子龙的小说有自己的特色,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有总的风格,但又因各篇内容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调子。

他时时告诫自己,要不断地“另找一条途径”⑦反映生活,他的毎一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毎一篇一个样”。

⑧他的作品不是单一色的,而是篇篇都有突破,他的领地在不断的开辟,他的“开拓者家族”的成员也不断地壮大,成员们的思想和性格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的深化而逐渐地丰满,这预示着他创作的日益成熟。

尽管这样,蒋子龙自己并不满足,他雄心勃勃,励图改革,争取创造出更多更佳的人物来。

他说:“读者的胃口也在调整,他们希望从作家这里得到营养,然而他们的胃口越来要求越高。

”⑨“要想当个作家,你的使命就永远是开拓。

”⑩“当前反映工业题材的作品,不是很强,而是很弱,命中注定我今后也还得继续表现工人的生活。

”⑾工人的乳汁哺育了他,相信这位工人业余作家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给人们送来更佳的精神食粮。

蒋子龙的小说紧扣时代的脉搏,形象地反映时代风云,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但由于他的作品大都是时代的速写,尤如泼墨的山水画,所以难免有粗犷过多,缺乏细腻的感觉,但这吸是白玉微暇。

蒋子龙的作品,已经成了当代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精神食粮。

他塑造的开拓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可以起到鼓舞人、团结人、教育人的积极作用。

他所独具的紧紧抓住时代脉搏,形象地、及时地塑造一大群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时代风云的创作特色,在当今文坛上也是一个佼佼者。

必须充分肯定和深入地发掘。

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学发展事业中,蒋子龙确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参考文献:
①⑦⑨⑩蒋子龙《要不断地超过自己》《人民文学》1982年第4

②⑧《蒋子龙选集》自序
③《蒋子龙小说选》序
④《现代文学论丛》3页
⑤《文学评论丛刊》第十辑(当代作家评论专号)
⑥阎刚《又一个厂长上任了》《小说选刊》1980年第1 期
⑾蒋子龙《杂记三篇》《文学评论》1982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