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参考文本
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范文(二篇)

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范文电力系统的高压电力装置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设备。
在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其防雷保护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涵盖防雷设备的选择、接地系统的设计、绝缘保护措施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
1.防雷设备的选择在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中,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防雷设备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器、避雷网等。
在选择避雷针时,应考虑其高度和布置位置。
避雷针应尽可能高于设备,并且应在高压电力装置上方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以最大限度地提供保护。
此外,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也是必不可少的。
避雷器应能够承受高压电力装置的工作电压,并能够在遭受雷击时提供可靠的保护。
避雷网也应根据高压电力装置的布置和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选择,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系统。
2.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系统是高压电力装置防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将雷电能量有效地引散到地下,从而减轻电力装置所承受的雷击压力。
在接地系统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接地电阻的控制:接地电阻应尽量保持低阻值,以确保接地系统能够有效引散雷电能量。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增大接地体的面积、增加接地材料的导电性以及加深接地体的埋深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2.2 接地体的布置:接地体的布置应根据高压电力装置的型号和布置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接地体应均匀地分布在高压电力装置周围,并与装置的金属外壳连接。
此外,如果设备周围环境较复杂或地质条件较差,还可以采用井式接地体或混合接地体以增加接地效果。
2.3 地网的设计:地网是指将接地体通过地线相互连接起来的网状结构。
地网的设计应考虑高压电力装置的外壳和其他金属部件,以确保它们与接地系统之间有良好的联系。
地网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其性能。
3.绝缘保护措施除了防雷设备和接地系统外,绝缘保护措施也是高压电力装置防雷的重要环节。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依赖电力的程度越来越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
雷电是一种自然灾害,会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危险。
因此,进行安全防雷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供电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介绍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一、了解雷电特点和危害雷电是一种极为强大且危险的自然现象。
雷电产生的电流强度很大,具有高电压、高电流和高频率的特点。
当雷电直接击中或靠近电力系统设备时,会导致设备的损坏甚至完全瘫痪,给正常的供电带来严重影响。
此外,雷电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合理布设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保护电力系统设备免受雷电攻击的关键措施之一。
合理布设避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分散雷电的能量,保护设备免受雷电攻击。
在电力系统中,常用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垂线等。
1.避雷针:避雷针是避雷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雷电引到地面上,并通过大地的导电性将其分散。
避雷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形状进行合理布设,以确保雷电能够有效地被引导到地面。
2.避雷线:避雷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它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减少建筑物内部电器设备受到雷电攻击的风险。
避雷线需要连接到地下的接地系统,以确保雷电能够安全地分散到地面。
3.避雷垂线:避雷垂线主要用于大型的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电力系统设施上。
避雷垂线通过合理布设,能够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保护设备免受雷电攻击。
三、加强接地系统建设接地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够保证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
合理建设和维护接地系统可以减少雷电造成的危害。
1.合理选择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接地系统的重要参数之一,它能够影响雷电引导的效果。
通常情况下,接地电阻越小,雷电引导的效果越好。
因此,在设计和建设接地系统时,应合理选择接地电阻,以提高接地效果。
2.确保接地系统的导电性:接地系统的导电性是保障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接地系统应采用导电性能好的材料,并保持其良好的接触和连接。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进程的推进,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也日益增长。
其中,雷电是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常见天气现象,但同时也是造成电力系统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国都十分重视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工作。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进行详细探讨,以提供有关的技术和指导。
一、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雷电是指一种天气现象,通常伴随着闪电、雷声和电场强烈变化。
雷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电力中断以及人员伤亡等。
设备损坏:雷电会通过接触或感应作用,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造成直接击中或间接伤害。
例如,变压器、避雷器、断路器等设备受到雷击后,可能发生断裂、烧毁、内部故障等问题。
线路故障:雷电还会对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造成损害。
例如,由于雷电击中导线或塔杆,会导致线路短路、接地故障等,进而影响供电能力。
电力中断:雷电击中电力系统的设备或线路,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力中断,进而影响用户的正常用电和生活。
人员伤亡:在雷电天气下,电力系统设备和金属物体会成为电场的集中区域,当人员触碰到这些物体时,有可能引起触电事故,进而造成人员伤亡。
二、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技术为了有效防止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各国电力系统普遍采用了一系列的安全防雷技术。
以下将介绍常用的几种技术措施。
避雷器: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主要防雷设备之一。
它可以根据其特殊结构和材料,在雷电击中时将产生的过电压迅速导入地面,起到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击的作用。
接地系统:良好的接地系统不仅可以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击,还可以降低接地电阻,提高系统的防雷能力。
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合理设计和施工接地系统,可以有效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防护罩:在电力系统的高压设备和敏感设备上设置合适的防护罩,可以起到防止雷电直接击中设备的作用。
光纤接地电阻器:光纤接地电阻器是一种新型的防雷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较大,如果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极易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防雷非常重要。
一、电力系统的雷电威胁分析雷电主要给电力系统带来两个方面的威胁,即直接击中带来的电压和电流冲击以及雷电场效应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雷电击中电力系统设备,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电流,导致设备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失效,严重的甚至引发火灾。
而雷电场效应则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电压和电流,对电力系统带来干扰和损伤。
二、电力系统的防雷措施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具体如下:1.引雷措施引雷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直接威胁,通过提前引导雷电电流,减小击中概率。
在电力系统工程中,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设备进行引雷。
避雷针位于建筑物的顶部,通过避雷针的尖端形状和材质,可以迅速引导雷电的电流,减小建筑物因雷电击中而受到的损害。
避雷带则是安装在电力系统设备周围,通过引导雷电电流,将其导入大地。
2.屏蔽措施屏蔽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带来的干扰。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设备周围都会设置金属屏蔽,用来隔绝电磁场的影响。
金属屏蔽可以有效地将电力系统内的电流导入到大地中,减小雷电场效应对设备的干扰。
3.接地措施接地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害,通过将电力系统的金属设备接地,来导出雷电电流。
接地装置一般采用铜排或者金属棒来实现,铜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迅速将电流导入地面,减小设备的损坏。
4.绝缘措施绝缘措施是为了防止雷电击穿设备的绝缘层,造成设备短路或者漏电等故障。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都会有一定的绝缘层,用来隔离电力系统内的电压和电流。
为了保证绝缘层的完好性,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没有破损和老化。
5.监测预警措施为了及时了解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威胁情况,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监测预警设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一、概述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中包括雷电和大风雷暴,而电力系统是雷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雷电有很强的破坏力,能够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坏甚至导致火灾和人员伤亡。
因此,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二、雷电的危害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损坏电力设备:雷击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冲击,直接损坏变压器、开关设备、线缆等重要设备。
2. 引发火灾:雷电击中电力系统后,可引发火灾,对电力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3. 导致停电:雷电击中电力系统会导致系统短路,造成供电中断,对用户造成不便甚至经济损失。
4. 危及人身安全:雷电击中电力系统的建筑物或设备附近时,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三、电力系统的防雷措施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防雷措施:1. 地面防雷:地面防雷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基础。
通过合理布置接地装置,将雷电引入大地,减少对电力设备的损害。
2. 雷电防护系统:电力系统应建立完善的雷电防护系统,包括防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
防雷针用于吸引雷电,避雷网和避雷线用于引导雷电流向大地。
3. 隔离防雷:在电力系统的各个重要装置和设备之间设置雷电隔离装置,减少雷电传递的可能性。
例如,在变压器和开关设备之间设置隔离装置,避免雷电直接冲击设备。
4. 防雷保护器件:在电力系统的关键部位安装防雷保护器件,如避雷器、局放传感器等,能够有效降低雷击引起的电压冲击,保护设备。
5. 周期检测维护: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像防雷针、避雷线等防雷装置,要经常清理和修复,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
6. 安全意识教育:加强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使其了解雷电的危害和防护方法,掌握正确的应对措施。
四、电力系统的防雷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防雷能力,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手段:1. 弱点分析: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弱点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受到雷击的关键部位,针对性地加强防护措施。
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范本(2篇)

接地与防雷安全要求范本1.引言安全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要求之一,电气设备的接地和防雷安全更是工程运行的基础。
接地和防雷安全要求的认真执行对保护人员安全、设备正常运行以及减少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接地和防雷安全的要求和范本。
2.接地安全要求范本2.1 接地系统设计(1)接地网规划:根据建筑物类型、用途以及电力负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接地网规划。
接地网应包括建筑物接地、设备接地和系统接地等。
(2)接地电阻:建筑物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满足规定的标准要求,以确保电流通过接地系统时能够正常扩散。
接地电阻应定期检测并做好维护保养。
(3)接地电阻检测:在接地网施工完毕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档案中。
2.2 接地设备安装(1)接地体设置:安装接地设备时,应按照规范要求选择适当的接地体,确保接地效果良好。
(2)接地导线敷设:接地导线敷设应符合规范要求,导线间距应符合要求,导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3)接地设备维护:定期检查接地设备的连接情况,确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2.3 接地测试要求(1)接地电阻测试: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系统正常工作。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档案中。
(2)绝缘电阻测试:定期对设备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确保设备无漏电现象。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档案中。
(3)漏电保护器测试:定期对漏电保护器进行测试,确保漏电保护器的动作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测试结果应记录在档案中。
3.防雷安全要求范本3.1 防雷系统设计(1)建筑物防雷规划: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制定合适的防雷系统规划。
规划应包括避雷针、避雷网、接地装置等。
(2)避雷装置选型: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避雷装置,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防雷功能。
(3)防雷接地:防雷设备的接地应符合规范要求,确保防雷系统能够有效排除雷击电流。
3.2 防雷装置安装(1)避雷针设置:避雷针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合理设置,避雷针与建筑物主体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的重要措施。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天气现象,其强烈的电磁辐射和电流冲击波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用户用电产生很大影响,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电能质量问题甚至引发火灾事故,因此,针对雷电的威胁,合理佈雷电保护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的防雷概述、防雷系统设计原则、防雷器件选择、接地系统设计、设备保护和维护等方面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电力系统的雷电保护提供可行可靠的解决方案。
一、电力系统的防雷概述雷电是由大气层中云与地之间产生的巨大电荷分布引起的。
当云层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匀时,就会形成雷云,产生雷电现象。
雷电不仅具有强大的电流和电磁辐射,还会引发大型的电压冲击波,对电力系统设备和用户用电构成威胁。
电力系统的防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1. 接地保护:通过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将雷电击中的电荷迅速导入地下,降低雷电伤害。
2. 避雷器保护:通过安装避雷器,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电冲击。
3. 屏蔽保护:通过设计合理的屏蔽和防护措施,降低雷电对电力设备的干扰。
4. 保护设备安装:合理选择并正确安装各类防雷设备,提高设备的抗雷能力。
5. 线路保护: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和合理规划线路结构,提高线路的耐雷能力。
二、防雷系统设计原则电力系统的防雷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全面性原则:应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和设备进行全面防护,包括配电线路、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等。
2. 经济性原则:设计合理的防雷方案,既能确保系统的安全,又能尽量节约成本。
3. 可靠性原则: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的雷电保护设备,保证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可维护性原则:设备安装位置合理,易于检修和维护,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5. 灵活性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雷电保护设备和方案,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设备的需求。
三、防雷器件选择1. 避雷器选择: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防雷设备,可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和线路免受雷电冲击。
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范本

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范本引言:随着现代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设备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雷电作为一种常见而且具有毁灭性的自然现象,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雷措施。
本文将探讨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范本,以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雷电的基本知识。
雷电是一种由闪电产生的自然现象,由于它的高电压和高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威胁非常大。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雷电的产生原理、雷电的特点以及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制定防雷措施。
二、建立合理的防雷系统为了有效地防止雷电对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防雷系统。
防雷系统包括接地系统和防雷装置两个方面。
1. 接地系统的建立:合理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基础。
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将电气设备与大地有效地连接起来,以分散和吸收雷电的电能。
接地系统应具备以下特点:(1)选择合适的接地形式: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接地形式,包括接地极、接地网和接地埋深等。
(2)合理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调整,保证接地系统的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3)防止接地回流电流:为避免接地回流电流对电气设备的损害,我们可以采取合理的接地装置,如接地线圈和隔离变压器等。
2. 防雷装置的安装:防雷装置是防止雷电对电气设备的直接冲击的重要设备。
我们需要合理地安装防雷装置,以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防雷装置的安装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防雷装置:根据不同的电气设备和工作环境,选择适合的防雷装置,如避雷针、防雷模块和避雷器等。
(2)合理的位置安装:防雷装置应安装在电气设备的上方,以便及时引导和分散雷电的冲击。
(3)合理的接地:防雷装置需要与接地系统相连,以将雷电的电能有效地引导到地下。
三、定期检测与维护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我们需要定期对防雷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范文(二篇)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范文一、介绍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云层内产生的正电荷和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发。
雷电会带来巨大的电能,给低压配电线路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导致火灾、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
为了保护低压配电线路及其相关设备,必须采取相应的防雷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
二、避雷针的安装避雷针是一种经典的防雷技术,通过将避雷针安装在低压配电线路附近的高处,可以吸引雷电,分散雷电能量,从而保护低压配电线路。
避雷针的安装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装位置选择合理:避雷针应安装在低压配电线路周围的高处,如建筑物的屋顶、烟囱等。
2. 安装角度正确:避雷针的角度应该根据当地雷电活动情况和低压配电线路的位置来确定,一般应倾斜朝向雷电流动方向。
3. 安装牢固稳定:避雷针应该经过专业安装人员正确安装,确保牢固稳定,避免被风雨等自然因素影响而脱落。
三、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系统是低压配电线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低压配电线路与地面进行良好的连接,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雷电对线路的危害。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体的选择:接地体是接地系统的核心部分,常用的接地体包括接地极、接地网等,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接地体。
2. 接地点的布置:接地点应选择在离低压配电线路近且易于维护的地方,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3. 材料的选择:接地系统涉及到接地体、接地导线等材料的选择,应选择抗腐蚀、导电性能好的材料,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四、避雷器的选用避雷器是低压配电线路防雷的重要设备,通过在线路上安装避雷器,可以将雷电能量引入地下,保护线路不被雷电击穿。
避雷器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额定电压合适: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大于低压配电线路的工作电压,以确保避雷器能正常工作。
2. 防雷等级匹配:避雷器的防雷等级应根据低压配电线路所在地区的雷电活动情况决定,以保证防雷效果。
3. 耐压能力强:避雷器应具备较高的耐压能力,以抵御雷电击穿的冲击。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文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力设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对电力设备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其中,电力设备的防雷与接地问题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为主题,对相关知识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章防雷原理与方法1.1 雷电现象与危害雷电是指大气中的电荷通过大气层和地面之间的空气产生的放电现象。
由于雷电放电的瞬时高温高压特性,会对周围的电力设备产生巨大的瞬态电压和电流冲击,从而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或者烧毁。
雷电对电力设备产生的主要危害包括:(1)电力设备的直接损坏:雷电击中电力设备,会导致设备的烧毁,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或者更换。
(2)电力设备的间接损坏:雷电在电力设备附近产生的电磁场辐射,会导致设备产生电压过高,从而引起设备的故障或者损坏。
(3)对人身安全的威胁:雷电放电时产生的强电磁场和电流可能对周围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甚至会导致人员伤亡。
因此,对配电系统进行防雷是非常重要的。
1.2 防雷原理防雷工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防雷:(1)引雷接地法:通过合理设置导雷带和避雷针,使雷电主要通过导雷带和避雷针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冲击。
(2)避雷接地法:通过合理设置接地装置,在雷电放电过程中,将大部分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和人员的威胁。
引雷接地法主要用于对高层建筑进行防雷,避雷接地法主要用于对地面设备进行防雷。
1.3 防雷方法(1)对于高层建筑的防雷:高层建筑作为特殊的电力设备,其防雷工作非常重要。
在高层建筑上主要采用以下防雷方法:1)设置避雷针:避雷针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顶端,通过针尖放电引导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建筑物及其周围设备的冲击。
2)设置导雷带:导雷带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设置在建筑物的周围,通过导电材料将雷电引入地下。
3)设置接闪装置:接闪装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顶端,用于吸收和消散雷电的能量,减少对建筑物的冲击。
(2)对于地面设备的防雷:地面设备的防雷工作相对简单,主要采用以下防雷方法:1)设置接地装置:接地装置通过合理设置地下导体,将雷电流引入地下,减少对主体设备的冲击。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本(2篇)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本一、引言本文旨在制定一份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本,以保障供电设施的运行安全稳定。
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对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防雷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二、防雷管理责任体系1. 领导责任(1)网公司领导层要高度重视供电设施防雷工作,制定完善的防雷管理制度,并明确责任分工。
(2)设立专门的防雷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供电设施防雷计划,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 部门责任(1)各部门根据其责任范围,制定相应的防雷管理措施,定期检查供电设施的防雷设备和保护措施的完好性。
(2)各部门要加强员工的防雷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3. 个人责任(1)每位员工要认真履行防雷工作的职责,积极参与防雷设备的巡检和维护工作。
(2)员工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雷雨天气时及时采取避雷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三、防雷设备和保护措施1. 避雷针(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安装避雷针,确保其数量和布局合理。
(2)定期检查和维护避雷针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2. 接地装置(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安装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2)定期对接地装置进行检测和测量,确保其有效性。
3. 防雷线路(1)根据供电设施的特点和周围环境,合理布置防雷线路,确保其覆盖范围和保护能力。
(2)定期检查和维护防雷线路,排除故障和隐患。
四、防雷培训和宣传1. 员工培训(1)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雷培训,加强员工的防雷意识和知识储备。
(2)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知识、防雷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避雷措施等。
2. 宣传活动(1)定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雷电和防雷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2)通过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相关知识和提示。
五、防雷应急措施1. 预警系统(1)建立完善的雷电预警系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信号。
(2)预警信号到达后,相关部门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保护供电设施和人员安全。
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范本

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范本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雷电活动频繁且破坏力巨大,对电气设备造成严重损伤。
为了有效防止雷击,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本文提出了一套有效防雷范本,以供电气设备的设计和运维人员借鉴。
第二章防雷原理2.1 雷电的形成和工作原理雷电是由大气中不同电荷之间的巨大电位差导致的自然现象。
当云层内部电荷分布不均,形成电荷分层,地面与云层之间形成强大的电场,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发生闪电放电。
2.2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危害雷电放电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突变,会对电气设备造成巨大的电压冲击、电流冲击和电磁辐射。
这些冲击和辐射会引起电气设备的失效、损坏甚至燃烧。
2.3 防雷原理有效的防雷措施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防范直接雷击、防范感应雷击、降低雷电对设备的冲击。
第三章防雷设备的选择和布置3.1 防雷针和避雷网的选择在设备周围合理布置防雷针和避雷网可以有效地引导雷电到地下,避免直接雷击设备。
防雷针和避雷网的选择应当根据设备所在地的雷电频率和设备的高度来确定。
3.2 避雷器的选择避雷器是防范感应雷击的主要装置。
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避雷器进行安装,以降低感应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3.3 接地装置的设计与布置接地装置是有效降低雷电冲击的重要手段。
在设备周围合理布置接地装置,确保其导电性良好,能够有效地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冲击。
第四章设备内部的防雷措施4.1 保护电路的设计设备内部的保护电路可以有效地限制雷电冲击对设备的影响。
采用合适的保护元件,如瞬态电压抑制器(TVS)等,保护设备免受雷电冲击。
4.2 绝缘控制绝缘是防止雷电通过设备传导的重要手段。
合理选择绝缘材料,加强绝缘保护设计,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防止雷电直接对设备造成损伤。
4.3 扭矩控制设备内部的线缆和连接器在雷电冲击下容易出现松动,导致设备失效。
通过合理的扭矩控制措施,确保连接器和线缆的紧固力,避免因松动而引发故障。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文(二篇)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文一、引言随着现代电气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变得愈发重要。
而雷击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可能给配电系统带来严重的损坏和安全隐患。
为了保护配电系统免受雷击的影响,防雷与接地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的原理和方法。
二、配电系统防雷原理配电系统的防雷工作主要基于两个原理:雷电波通过适当的导体大范围地排到大地上,从而减少雷电流通过电气设备;利用接地系统将雷电释放到地下,减小雷电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
在防雷工作中,首先需要进行大地的真实地形和地壳电阻率的测量,以了解地壳对于雷电的扩散作用。
其次,需要合理选择导体材料和尺寸,并铺设适当的导体系统,以便将雷电传导到地下。
最后,还需要对地网进行良好的维护和管理,避免产生高阻、高接触电阻或破损等问题,从而保证其功能的可靠性。
三、配电系统防雷措施1. 大地接地系统为了有效地将雷电波排入大地,配电系统的大地接地系统起着关键作用。
大地接地系统一般包括接地网、接地极和接地线。
接地网通过铜排或铜线等导体材料连接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并与外界的大地形成良好的导体连接。
接地极则是将接地电流引入地下的设施。
而接地线则是将接地电流从设备引出,并与接地网或接地极连接。
2. 避雷针和避雷线配电系统中的避雷针和避雷线用于吸引和导引雷击电流,以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
避雷针一般由尖锐的导电材料制成,如铜或铝,安装在建筑物或设备的高处。
避雷线则是连续导体,将避雷针与大地接地系统连接起来,并导引雷电波通过大地排放到地下。
避雷针和避雷线的设置需要结合建筑物或设备的特点以及附近地形和地壳情况进行规划。
3. 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主动防雷措施,用于吸收和耗散雷电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避雷器一般由金属氧化物(如锌和铝的化合物)制成,具有高电阻和非线性特性。
当雷电过电压作用于避雷器时,避雷器会在瞬态时刻变为低阻抗状态,从而使雷电能够通过避雷器排放到地下,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损害。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其稳定运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雷电天气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常见威胁之一,其产生的雷电击穿可能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设防雷系统、设备保护、运维管理等方面介绍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一、建设防雷系统1. 雷电地质勘测在电力系统的建设前,进行雷电地质勘测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分析当地的雷电活动频率、雷电流密度等参数,可以为后续的防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防雷设施设计根据雷电地质勘测的结果,合理设计防雷设施。
包括建立避雷针、避雷网、接地装置等,以及合理布置高压线路,确保电力系统在雷电天气下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同时,在电力系统的建设中,要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确保防雷设施的稳固和可靠性。
3. 防雷设施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也是防雷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热性能,以确保防雷设施的长期可靠运行。
4. 预防雷电火灾在电力系统中,雷电火灾是一个重要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建设防雷系统时,要重点加强对于防雷火灾的预防措施。
包括设立防火隔离带、使用防雷材料等,以减少雷电击穿导致的火灾风险。
二、设备保护1. 避雷器的使用避雷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作用是在雷电击中时,将雷电能量集中引入大地,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雷电击穿的影响。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合理安装避雷器,以提高设备的抗雷击能力。
2. 设备接地保护设备接地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能将电力系统中产生的感应电荷和静电分散到大地中去,减小雷击导致的电磁干扰以及设备的电压抬高等问题。
因此,在电力设备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接地作业,确保各个设备的良好接地。
3. 跳闸保护在雷电天气下,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可能受到过压的冲击,因此必须设置合适的跳闸保护装置,一旦设备受到雷击可能导致过压情况发生时,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参考文本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避雷线和避雷针的作用是防止直击雷,使在它们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备)遭直击雷绕击的几率减小。
避雷器的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幅值。
避雷器既可用来防护大气过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过电压。
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1)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
(2)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
防雷与接地的范本应包括配电系统的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两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一、配电系统的防雷设计1.了解当地雷击频率和雷暴天气特点,确定适当的防雷标准和措施。
2.根据建筑物类型、高度、材料等特点,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
3.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设置防雷装置,包括雷电接闪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以防止雷击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
4.合理规划配电系统的布线,减少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雷击能力。
5.在配电系统的负荷侧设置避雷装置,如超前放电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保护负荷设备不受雷电冲击。
二、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1.根据当地的规范和要求,确定适当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要求不大于10欧姆。
2.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如接地网、接地极等,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导电性能。
3.合理规划接地系统的布置,确保各个接地装置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接地网络。
4.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主接地网和分支接地网,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安装接地检测装置,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并及时修复损坏的接地装置。
三、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维护1.编制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定期维护防雷设备,如清理避雷针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及时修复损坏的接地装置。
4.对新建的配电系统进行防雷与接地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对老化、损坏的电气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总结: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防雷与接地设计的范本主要包括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两部分,其中防雷设计应考虑当地雷击频率、防雷标准和适当的防雷设备,接地设计应根据规范确定合适的接地电阻值和材料,并合理布置接地系统。
同时,对防雷与接地系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三篇)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电力生产各个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广,电力职工在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受到其一旦损坏就损失巨大的困扰。
实际上,在电力系统增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候,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雷意识相对淡薄,一旦有雷电波侵入,设备损坏一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雷击产生的原因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
一直以来,致力于电力生产和电力设备研究的人员通过对雷击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对雷电的危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雷害。
当雷电放电路径不经过防雷保护装置时,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强大的电磁脉冲,称感应雷。
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一种是在雷云中电荷积聚时,附近导体会感应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的静电荷在失去雷云电场束缚后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静电感应,其次是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电磁感应,感应雷沿导体传播,损坏电路中的设备或设备中的器件。
信息系统中系统接口多,线路长,给感应雷的产生、耦合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信息系统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抗过电压能力越来越差,极易受感应雷的袭击,并且损害的往往是集成度较高的系统核心器件,所以更不能掉以轻心,感应雷可以来自云中放电,也可以来自对地雷击。
而信息系统与外界连接有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感应雷,并沿电缆传入信息系统。
所以防感应雷是电力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因而信息系统防雷是电力系统保证安全的重点。
二、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防雷技术1.原始的高压防雷技术电力装置在其发展使用初期大都是通过裸导线架空线路输电,架空导线一般在离地面6~18m的空间,通过雷电入侵波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使线路或设备绝缘击穿而损坏。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雷电活动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电力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不含分段语句的电力系统安全防雷范本。
1. 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为了保障电力系统与地之间的有效接地,需要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装置和适当的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可以选择铜排、接地网或者接地极等,以确保接地电阻能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合理接地系统可以将感应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避免对电力系统产生伤害。
2. 安装可靠的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雷装置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避雷装置可以分为外避雷器和内避雷器两类。
外避雷器安装在电力系统进入点处,用于拦截雷电电流,防止其进一步传入系统内部。
内避雷器则安装在系统内部重要设备的前后,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电流。
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参数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环境来进行合理设计,以提供最佳的防雷保护。
3. 设计良好的屏蔽系统屏蔽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屏蔽,可以减少系统暴露在雷电作用下的可能性。
屏蔽系统应包括地面屏蔽和设备屏蔽两方面。
地面屏蔽应覆盖整个电力系统区域,采用金属网、金属板等材料,确保雷电电流能够迅速地引入地下。
设备屏蔽则是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金属外壳和接地导线,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结束,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样重要。
定期检查避雷装置的状态、接地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屏蔽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
此外,对于新的雷电防护技术和设备,及时了解并引入到电力系统中也是必要的。
5. 做好防护教育和培训安全防雷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设备和系统设计,还需要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进行防护教育和培训十分必要。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本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供电设施的防雷安全管理,保障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管理范本。
第二条本管理范本适用于供电公司及其所属供电设施的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电设施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一)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体系,确保供电设施的防雷设施齐全、完好,并能稳定可靠地工作;(二)制定有效的防雷安全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因雷击、雷电过电压等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三)加强监督检查和事故调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四)提高供电设施运维人员的防雷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执行防雷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条供电公司应当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确保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防雷设施建设第五条供电公司应当根据供电设施的特点和防雷设施的需求,合理规划、设计和建设防雷设施,确保其齐全、完好。
第六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及规范要求。
供电公司应当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审核,并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第七条防雷设施的建设应当注重以下方面的要求:(一)对供电设施的各个部位都要进行防雷处理,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设施等;(二)防雷设施应当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能够在各种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三)防雷设施应当与供电设施的建筑形式和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影响供电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美观;(四)防雷设施的材料和工艺应当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技术要求,确保防雷效果。
第八条供电公司应当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和更换。
第三章防雷安全管理措施第九条供电公司应当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安全操作规程等。
第十条供电公司应当做好以下防雷安全管理工作:(一)制定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供电设施防雷工作的规范化;(二)组织开展防雷设施的巡视检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时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三)制定雷电天气预警和处理预案,确保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供电设施的安全;(四)组织开展雷击事故调查工作,分析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改善防雷工作;(五)提供防雷安全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供电设施运维人员的防雷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六)加强与物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做好供电设施的防雷安全工作。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文

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文一、前言供电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对社会的稳定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而雷电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经常给供电设施带来较大威胁。
为了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运行,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组织管理、设备保护和人员培训三个方面,提出供电设施防雷的安全管理范文。
二、组织管理1. 建立防雷责任制度为了确保供电设施的防雷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应建立防雷责任制度。
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防雷工作的顺利进行。
主要责任人包括供电设施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
2. 建立防雷组织机构建立专门的防雷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协调防雷工作。
该机构应由设施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具备一定的防雷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
该机构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防雷方案、组织实施防雷措施、组织防雷培训、监督防雷工作进展等。
3. 建立防雷档案建立防雷档案,记录防雷工作的各项内容,包括防雷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记录、防雷培训的情况等。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防雷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使防雷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
三、设备保护1. 安装避雷装置为了保护供电设施免受雷击损害,应安装避雷装置。
根据供电设施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避雷装置,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
常见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
2. 安装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供电设施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对设备的影响。
在供电设施的关键部位、设备周围等需要进行接地,确保接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检修和维护设备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检查避雷装置、接地装置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预防雷电对设备的损害。
四、人员培训1. 开展防雷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开展防雷培训,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的形成原理和危害、防雷设施的种类和作用、防雷工作的操作规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电力生产各个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广,电力职工在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受到其一旦损坏就损失巨大的困扰。
实际上,在电力系统增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候,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雷意识相对淡薄,一旦有雷电波侵入,设备损坏一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雷击产生的原因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
一直以来,致力于电力生产和电力设备研究的人员通过对雷击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对雷电的危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雷害。
当雷电放电路径不经过防雷保护装置时,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强大的电磁脉冲,称感应雷。
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一种是在雷云中电荷积聚时,附近导体会感应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的静电荷在失去雷云电场束缚后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静电感应,其次是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电磁感应,感应雷沿导体传播,损坏电路中的设备或设备中的器件。
信息系统中系统接口多,线路长,给感应雷的产生、耦合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信息系统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抗过电压能力越来越差,极易受感应雷的袭击,并且损害的往往是集成度较高的系统核心器件,所以更不能掉以轻心,感应雷可以来自云中放电,也可以来自对地雷击。
而信息系统与外界连接有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感应雷,并沿电缆传入信息系统。
所以防感应雷是电力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因而信息系统防雷是电力系统保证安全的重点。
二、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防雷技术1. 原始的高压防雷技术电力装置在其发展使用初期大都是通过裸导线架空线路输电,架空导线一般在离地面6~18m的空间,通过雷电入侵波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使线路或设备绝缘击穿而损坏。
当时人们通过在线路或设备上人为地制造绝缘薄弱点即间隙装置,间隙的击穿电压比线路或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低,在正常运行电压下间隙处于隔离绝缘状态,当雷电发生时强大的过电压使间隙击穿,从而产生接地保护,起到保护线路或设备绝缘的作用。
1.1 间隙保护技术:间隙保护就是线路大体的两极由角形棒组成,一极固定在绝缘件上连接带电导线,而另一极接地,间隙击穿后电弧在角形棒间上升拉长,当电弧电流变小时可以自行熄弧,间隙保护技术的缺点是当电弧电流大到几十安以上时就没法自行熄弧,雷电过电压时,单相、两相或三相间隙都可能击穿接地,造成接地故障、两相或三相间短路故障,以致线路电源断路器保护动作分闸。
1.2 管型避雷器技术:管型避雷器技术是利用一种具有喷气熄弧功能的间隙装置,此装置有内外两个间隙,外间隙类似保护间隙,两极均固定在绝缘件上,内间隙置于避雷器管内,当雷电过电压内外间隙击穿时,雷电流和工频短路电流经管内壁接地,管壁物质受热气化,有较大压力气体经内间隙喷出管外,强制间隙熄弧。
管型避雷器技术也存在很多的缺点:此装置的的选用受安装地点的限制,其次还受线路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制约,最大短路电流大于避雷器的断流上限时避雷器会爆炸;短路电流小于避雷器的断流下限时就不能熄弧,避雷器可能烧坏。
另外管型避雷器多次动作后,管内径会逐渐增大,熄弧能力会下降甚致消失。
2. 新型防雷技术的应用间隙保护技术和管型避雷器技术都是靠间隙击穿接地放电降压来起到保护的作用,以上两种防雷技术往往会造成接地故障或相间短路故障,不能达到科学合理的保护作用。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防雷保护仅将它们用于输电线路防雷,同时为了尽量减少线路停电事故,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使用。
更为科学合理的防雷措施是阀型避雷器技术,是目前电力高压防雷最为普遍的电气设备防雷技术。
其原理是在过电压下自动开闸泄流降压,恢复运行电压时闭闸断流,这种保护作用是靠避雷器内电阻元件的限流限压作用实现的,过电压下电阻元件可将雷电流限制在5kA内,残压限制在设备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以下;有些电阻元件在运行电压下仍有续流通过,长时间续流会使管型避雷器损坏,故一般需加串联间隙隔离运行电压,并靠间隙灭弧和切断续流。
阀型避雷器突出优点是避雷器的电阻元件可避免电力系统直接接地或相间短路故障,其保护作用不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2.1 碳化硅避雷器技术:碳化硅避雷器结构为将间隙和若干片SiC阀片压紧密封在避雷器瓷套内,保护作用是利用SiC阀片的非线性特性,在过电压下电阻变得很小,可大量泄放雷电流限制残压,而在雷电压过去后电阻自动增大,限制续流在几十安内,使间隙能灭弧和断流。
碳化硅避雷器技术是现行防雷技术中主要的防雷电器。
2.2 氧化锌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简称MOA, 与传统的碳化硅避雷器相比,MOA具有保护特性好,通流能力大,耐污能力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能对输变电设备提供最佳保护。
碳化硅避雷器技术在防雷性能上有其突出的优点被电力系统高压设备广泛采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一是只有雷电最大幅值限压保护功能,而无雷电陡波保护功能,防雷保护功能不完全;二是没有连续雷电冲击保护能力;三是动作特性稳定性差可能遭受暂态过电压危害;四是动作负载重使用寿命短等。
这些潜在的缺点已暴露出碳化硅避雷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存在影响电力安全的隐患性且其产品技术也比较落后。
氧化锌避雷器按外壳材料分为瓷套式、罐式、复合外套式三大类;按使用场所分配电、电站、线路、并联补偿电容器、变压器和电机中性点、发电机和电动机保护用六大类,氧化锌避雷器技术在继承了碳化硅避雷器技术的基础上,无论是在设计的思想上,还是在产品功能的完善上都是世界公认的当代最为先进防雷电器。
氧化锌避雷器的结构为将若干片ZnO阀片压紧密封在避雷器瓷套内。
ZnO阀片具有非常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在较高电压下电阻很小,可以泄放大量雷电流,残压很低,在电网运行电压下电阻很大很大,泄漏电流只有50~150μA,电流很小可视为无工频续流,这就是作成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原因,其突出优点是它对雷电陡波和雷电幅值同样有限压作用,防雷保护功能完全。
我国最先生产使用的是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经过长期的运行实践,发现它有损坏爆炸率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原因是暂态过电压承受能力差是其致命弱点。
而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仍有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的保护性能优点,同时有暂态过电压承受能力强的特点,是一种理想地扬长避短产品,结合国情在3~35kV系统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才是当代最先进防雷电器。
三电力系统弱电装置防雷技术1 雷击的形成及入侵途径1.1 雷击形成主要有两种形式: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电能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等对物体造成危害。
感应雷击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由此产生的放电效应使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称之为感应雷击。
1.2 感应雷击的入侵途径有以下几种变电站的避雷针的二次感应产生的雷击效应,产生的雷电电流经过避雷针导地时感应到市内的传输线上。
对于老式的通讯设备来讲,它们的构造大都是由电子管、晶体管向集成电路过渡的。
由于电子管、晶体管等相对对立,因而耐冲击能力较强,因此二次雷击效应对电子管、晶体管通讯设备不会造成太大损害。
对于集成化程度较高的微电子设备,其耐冲击能力差,受雷击更易使微电子设备受到损坏。
通过电源线、信号线或天线馈线引入的感应雷击通过电磁感应耦合到各类传输线而破坏设备。
电源线引入感应雷击。
变电站内设置的微波通信基站的供电线路大多采用架空明线。
试验表明,雷电频谱在几十MHz以下频域,主要能量集中分布在工频附近。
因此,雷电与市电相耦合的概率很高,容易造成通信线路及通信串口烧坏。
为了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就要尽可能地增加天线架设高度(65m以上的铁塔约占50%)。
但是,在提高信号覆盖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铁塔引雷的概率。
2 外部防护:外部防护是指对安装弱电设备的建筑物本体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避雷针、分流、屏蔽网、均衡电位、接地等措施,这种防护措施比较常见,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弱电设备的外部防护首先是使用建筑物的避雷针将主要的雷电流引人大地;其次是在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的时候尽量将雷电流分流,避免造成过电压危害设备;第三是利用建筑物中的金属部件以及钢筋可以作为不规则的法拉第笼,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如果建筑物中的设备是低压电子逻辑系统、遥控、小功率信号电路的电器,则需要加装专门的屏蔽网,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5m-5m,6m-4m的网格,所有均压环采用避雷带等电位连接;第四是建筑物各点的电位均衡,避免由于电位差危害设备;第五是保障建筑物有良好的接地,降低雷击建筑物时接点电位损坏设备。
2.1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局域网的安全防雷保护从机房到各保护装置的通信线如果采用架空线路,则易受到雷击,应在进机房前改为埋地电缆,电缆长度应大于50m,其金属外护层应在两端分别与机房地网连接,采用非金属护套电缆时,应穿金属管埋地,至少金属管两端同样应接地,金属管全长应保持电气连接。
2.2 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监控机房及通信机房的安全屏蔽措施屏蔽是利用各种金属屏蔽体来阻挡和衰减施加在计算机等设备上的电磁干扰或过电压所产生的巨大能量。
对计算机系统来说具体可分为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包含管道的屏蔽。
建筑物的屏蔽可利用建筑物钢筋、金属构架、金属门窗、地板等均相互焊接或可靠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法拉第笼保护,并通过接地网可靠的电气连结,形成初级屏蔽网。
设备的屏蔽应该对计算机设备耐电压能力进行严格且严密的调查,按IEC划分的防雷区(LPZ)施行多级屏蔽。
屏蔽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初级屏蔽网的衰减程度,其次取决于屏蔽层厚度,厚度最科学的标准为接近电磁波的波长,使电磁波在到达机房内部时消减到最小程度,材料为密度大而且可靠程度高的网孔密度屏蔽材料,但以上必须按信号频率而定,低频时采用高导磁材料,高频时采用铜材,铅材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