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帝曹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155年,曹操诞生与一个属于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家庭,这个家庭的特殊背景对曹操的仕途和思想影响很大。公元174年,曹操任洛阳北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县令、议郎。178年,受事件影响,被免官,180年复职。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曹操任骑都尉,因为战功升为济南相。188年任西园新军典军校尉。189年,曹操回家起兵加入关东联军讨伐董卓。192年,曹操任充洲牧,受降青州黄巾军30万,组成了曹家军的主力,开始了与军阀的兼并战争。
公元196年,曹操西迎汉帝,迁都许昌,执掌朝政。实行“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政治、经济两大策略,运用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打败杨奉、张扬、袁术、陶谦、袁绍、刘表等豪强,接纳黄巾军余部和张燕的黑山军,平定乌恒,逐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在邺城建起了新的大本营。
公元208年六月,曹操任丞相。九月,南下,占领荆洲,十一月与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会战中失败,退回北方。公元211年,出兵关西,击败了马超等人的叛乱。公元213年,进魏公,215年,进攻汉中的张鲁,并逼降张鲁。216年,晋魏王。从209年到217年,四下巢湖, 遏止了孙权的北犯。219年5月,与刘备在汉中交战不利,放弃汉中,11月,与孙权联合,在荆洲的襄阳击杀关羽,稳定了西南防线。
公元220年二月,病故于洛阳,终年66岁;10月,儿子曹丕代汉称帝,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执政期间,代表中小地主集团的利益,锐意革新;抑制豪强势力的发展,打击拥汉反曹派;主张唯才是举,重用有真才实干的文人武士;调整赋税,恢复盐铁官营;兴修水利,组织军民屯田。增加粮食,发展经济;重视教育,移风易俗。是混乱的局势安定了下来,使残破的北方城乡改变的面貌。
曹操亲自参加并指挥了大小近50次战役,既打硬仗恶仗,又打智仗巧仗,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他整理了孙武的《孙子兵法》,写了大量的军事理论著作。他的军事思想,主要是“重战”、“慎战”、建立强大的军队、保障充足的给养、以法治军、赏罚分明、灵活运用机动的战略战术等,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光辉杰作。
曹操武艺高强、博学多才、擅长书法、围棋、通晓音乐歌舞和工程技术。在文学上,以四言诗见长,悲凉慷慨,气势宏伟;散文多是政令军策,意到笔随,简洁明快。还借政治地位倡导文学,奖励作家,尊重创作个性,开展文学评论,是建安文学的领袖。
曹操的从政治理国家的思想是法表里,诸家杂糅。以强权政治和仁义道德相结合等。在思想上,以务实闻名。


曹操一生顺应时代的潮流,以其非凡的文治武功为自己树里了丰碑。他性格多变,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文人认为他是绝世之奸雄,也有人说他是绝代鬼才。曹操是个永远值得争论的名字。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

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