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合集下载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1.目标确定阶段。

安全目标的确定和设定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阶段。

在此阶段应充分沟通信息、掌握信息,并在提高对企业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总的安全目标的拟定,再逐步确定各个分目标和个人目标。

还应注意下列问题:1)目标越具体,可以为员工实现目标做更多的心理准备,就越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尽量做到量化,并确定明确的目标值,例如,工伤事故频率和严重率的数值水平、百日无事故等。

目标抽象化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则不大。

2)所制定安全目标要合理适当,目标值太高,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目标值太低,则会使人感到“轻而易举”,激励作用均不会力大。

因此,应建立适宜的目标值,它不仅可以提高员工实现安全目标的期望值,而且可对职工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有挑战性,又具可接受性,从而易于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要发动职工参与安全目标的设置,企业安全目标不应单纯由企业领导规定,更不应任意强加于职工,必须让广大职工参与,提高员工对目标的理解和接受意愿。

2.安全目标实施过程阶段在此阶段,应进一步制定实现目标价值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并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和激励手段激励职工的意愿。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由于设置目标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逐渐减弱,因此,定期反馈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可增加职工的信心,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安全动机,还可迅速发现问题,把矛盾和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

2)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企业各部门、各班组有关责、权、效、利相统一统的原则,以目标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人,以加强自我控制,因此,它可以促进人们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协调和主动性。

3)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并与企业的总目标协调一致。

4)在执行安全目标时,有必要激励和引导员工开展安全竞赛以实现目标,并对职工的绩效及时肯定,给予积极强化。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doc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doc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国内外事故统计表明,事故原因很多,包括设备、环境、工作调动、规章制度、人为因素等。

人的因素不仅包括生理因素,还包括心理因素。

然而,人的心理因素往往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教育中应注意的心理效应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企业在员工安全教育中有以下几种心理效应,即心理效应产生的效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优越感,也称为第一印象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第一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和场景总是难以忘记。

因此,企业领导,特别是教育培训部门,要一丝不苟,认真做好新员工进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包括淘汰新员工。

因为此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他们的观察更细致,因此,他们的印象更深刻。

(2)最近效应也就是说,人们最近留下的印象往往比较强烈。

这不同于优越感的作用。

前者在不熟悉的情况下发挥作用,而后者在熟练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因此,应在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中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以使警钟长鸣。

(3)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一种影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隐性和间接的方法。

建议我们需要注意一些艺术性。

因此,在安全教育中,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手段,要利用企业、制度和艺术的典型感染力,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理解和感受。

(4)逆反心理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对方会产生一种心理行为,这种心理行为违背了对方心中的意愿和愿望。

逆反心理通常是由厌倦、反对和其他原因形成的。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警句或口号,如:“安全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违章作业必须自杀”,“违章指挥必须杀人”,“重要油料区必须注意防火”,“驾驶室内不得与司机交谈”,“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厂区内禁止移动吸烟”等。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些列出的口号或警句是严格管理工厂的具体表现。

从确保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提醒人们注意安全是有道理的。

然而,安全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上述安全警句或口号具有强烈的强制性色彩,这使得人们本能地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通用版)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通用版)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通用版)在安全生产中,常常存在一些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如果调整不当,往往是诱导事故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有:(一)省能心理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和生活中养成了一种心理习惯,总是希望以最小能量(或者说付出)获得最大效果。

当然这有其积极的方面,鼓励人们在生产、生活各方面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获,如经济学中的“投资-效益最大化原理”。

这里关键是如何把握“最小”这个尺度,如果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许可的范围内,选择“最小”又能获得目标的“较好”,当然应该这样做。

但是这个“最小”如果超出了可能范围,目标将发生偏离和变化,就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它在安全生产上常是造成事故的心理因素。

有了这种心理,就会产生简化作业的行为。

如1986年2月某铁厂在维修高炉时,发现蒸气管道上结成一个巨大的冰块,重约0.4吨,妨碍管道的维修。

工人企图用撬棍撬掉冰块,但末撬动,如采取其他措施则费时、费力,于是在省能心理支配下,在悬冻的冰块下面进行维修。

由于振动和散热影响,冰块突然落下打在工人身上,发生人身事故。

省能心理还表现为嫌麻烦、怕费劲、图方便、得过且过的惰性心理。

例如,一运输工在运输中已发现轨道内一松动铁桩碰了他的车子,但懒于处理;只向别人交待了一下,在他第二次运输作业中因此桩造成翻车事故,恰好伤害了自已。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

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安全教育中的心理因素国内外的事故统计表明: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其中设备的因素、环境的因素、转岗分流的因素、规章制度的因素、人的因素等。

人的因素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因素。

而人的心理因素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安全教育中应注意的心理效应安全心理学研究表明: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中有如下几种心理效应即由于心理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必须引起高度的注意。

(1)优先效应,也称第一印象。

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初次接触所形成的印象、情景总是难以遗忘的。

因此,企业领导特别是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抓好新人员入厂后的三级安全教育,其中也包括由于竞争上岗末位淘汰新转岗的员工。

因为这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注意力比较集中,观察比较细致,因此,留下的印象也比较深刻。

(2)近因效应。

即指最近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比较强烈。

这与优先效应的作用有所不同,前者在陌生情况下起作用,后者在熟练情况下起作用,因此,对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应贯穿于企业全过程的生产活动中,做到警钟长鸣。

(3)心理暗示。

即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法,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一种作用。

暗示需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

因此,在安全教育中,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运用现实中本企业和系统内外的典型和艺术中的典型感染力,使受教育的人获得现实真切的认识和感受。

(4)逆反心理。

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方在心灵深处产生和当事人意志及愿望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行为。

逆反心理往往是由厌倦、对立等原因所形成的。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企业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的警句或标语,如:“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违章操作是自杀”、“违章指挥是杀人”、“油区重地必须注意防火”、“驾驶室内不许与司机谈话”、“进入生产现场必须带安全帽”、“厂区内严禁流动吸烟”等。

浅谈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心理因素

浅谈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心理因素

浅谈企业班组安全管理的心理因素摘要:安全就是生命,是企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障。

本文阐述了班组安全心理因素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提出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的看法,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员关心和支持安全工作的局面,从而切实保障企业安全和财产不蒙受损失,维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

关键字:班组;心理因素;安全管理引言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心理活动制约。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班组员工的心理状态、心理变化、情绪波动等因素,会对其安全警觉性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安全心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班组来讲,学习和运用好安全心理因素能够化解员工的思想矛盾,促进心理和谐,矫正各种不良心理,纠正违章行为,增强班组的凝聚力,有利于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推进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1 班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不安全心理因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心理活动必然影响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又与安全密切相关。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由人的自身价值取向混乱、安全价值观不正确、安全意识淡化引起的,而员工的不安全心理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很大,人的心理变化与行为方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心理变化,就容易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在班组生产作业中,会出现几种不安全心理状态:1.1.1、习以为常,思想麻痹,这种不良心理,往往反映在一些有一定经验的员工身上。

由于是经常做的工作,容易形成习惯性思维,所以在完成具体生产任务时,总是习以为常,并不感到有什么危险。

1.1.2、受激情影响,思想不集中,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员工有特别高兴或生气的事情,引发情绪波动,进而影响到员工的行为。

1.1.3、不动装懂,自以为是。

这种情况的心理状态认为做法是正确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

1.1.4、依赖别人,存在侥幸。

这种情况的心理状态是:在与别人共同作业或操作时,自己主观上不积极努力,不严格按照自己承担的作业项目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而总是图省事、投机取巧。

安全生产三大心理

安全生产三大心理

安全生产三大心理安全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安全生产则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但是,由于人们在安全生产中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导致了一些事故的发生。

因此,了解安全生产三大心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焦虑心理是在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焦虑是一种不安和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感到自身可能面临危险时,会产生一种无法承受的紧张感。

在工作中,员工可能会面临一些危险的任务或环境,他们对于这些任务或环境产生恐惧和担忧,并且觉得自己无法应对。

这种焦虑心理会干扰员工的正常工作状态,影响工作效率和安全意识。

因此,员工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培训和教育来减轻焦虑心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其次,冷漠心理也是安全生产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冷漠是指对于危险和事故的漠视和忽视,人们对于潜在的危险不予以重视。

一些员工可能对于警告标志、安全规定和安全培训等不屑一顾,认为这些都是多余的,因此经常会忽视危险的存在。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很幸运,从来没有遇到过事故,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事故的受害者。

然而,冷漠心理往往给员工带来了虚假的安全感,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员工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引起员工对于事故的重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最后,麻痹心理也是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

麻痹是指对于长期没有发生事故的现象产生的麻木和失去对于危险的敏感性。

一些员工可能会因为长期没有遇到事故而产生麻痹心理,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种麻痹心理会使员工在工作中对于危险的存在漠不关心,导致他们忽视安全规定和流程,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风险。

因此,员工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巡视来提醒员工危险的存在,从而减少员工的麻痹心理。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三大心理分别是焦虑心理、冷漠心理和麻痹心理。

这些心理问题在员工和管理者中都存在,但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宣传可以减轻和克服这些问题。

只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对于危险的敏感,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浅谈安全管理心理属性

浅谈安全管理心理属性

浅谈安全管理心理属性摘要:本文从安全心理学出发,探讨人的心态、情绪、态度、素质等属性,揭示对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造成这些属性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飨其读者。

关键词:心里安全行为一、引言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有安全的心态、安全的情绪、安全的心理、安全的态度、安全的动机、安全意识。

做好安全,人是决定的因素,人既是事故中的受害者,又是肇事者,同时也是预防者,又是搞好安全生产的主力军。

因此,除了继续加强对安全的管理和投入外,还要必须研究人的安全行为。

拥有过硬的安全技术素质与人的安全行为有直接联系,也直接左右了人的安全行为。

安全的心理素质也左右了安全行为。

本文从安全心理学角度探讨安全心理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影响,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研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科学。

心理学在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就形成了安全心理学,安全心理学是研究劳动者在对待和克服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心理活动规律。

二、安全心里属性它包括安全心理过程和安全个性心理。

人必须通过感觉、知觉和记忆等来认识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人的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以便最终对不安全因素做出判断和评价。

安全心理过程是在生产活动中进行的而安全心理过程又不能离开具有个性的人的生产活动建筑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责任感,责任体现人对事务的看法。

一个人对待工作的责任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作的质量。

没有责任心的人或责任心不强的人,不安全的因素就会增多。

心态感,不安全心态表现在对事物的单调、乏味、厌倦、疲劳、警惕性低、掉以轻心、敷衍了事、违章操作等,都会埋下不安全隐患。

情绪感,情绪的人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有:烦躁、神志不安、思想溜号、顾此失彼、高度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新婚、恋爱、吵架、失恋等原因都能导致情绪产生巨大波动出现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动机感动机是用来说明人们要努力达到的目的以及用来追求这些目的的动力。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在企业或组织中,安全目标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

而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进行讨论。

1. 确定目标时应避免盲目追求在安全目标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并且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其意义和价值。

但是,在明确目标的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追求。

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安全目标可能会存在与其它目标之间的冲突,例如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需要考虑整体的利益与风险,让成员理解并支持目标,以保证执行的成功。

2. 目标管理要注重激励和参与在安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成员的参与度和支持度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让成员充分理解并支持目标,才能够保证落实的成功。

因此,在目标管理中,除了设立明确的目标之外,还需要注重激励和奖励,让成员得到相应的回报和认可。

与此同时,成员还需要得到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作用感到满意。

3. 需要注意的团队决策问题在进行安全目标的管理时,决策是团队中必须进行的操作。

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团队决策的问题。

因为在团队中,个人的兴趣和不同的意见可能会导致目标的出现分歧甚至瓶颈。

要避免这种情况,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消除瓶颈,例如:对每个团队成员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采取正确的信息交流方式等。

这样,团队才能够一起制定安全目标,彼此协作,让企业或组织得以更好的发展。

4. 必须注意的信息共享和传递在安全目标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信息共享和传递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在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所需的信息是不可或缺的。

而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就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在安全目标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注重信息的共享和传递,让成员能够随时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才能够进行高效的团队协作,实现目标的落实。

5. 技术驱动和心理平衡在安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技术是重要的驱动力。

但是,在技术的作用之外,还需要考虑到人类的情感。

因为安全目标的落实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的管理和组织问题。

人的心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与控制因素.docx

人的心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与控制因素.docx

人的心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与控制因素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的特点,生产、检维修操作也具有复杂、多工种同时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多的特点,特别是直接作业环节容易发生事故。

从石化行业各类事故的特点来看,属于“三违”事故的每年都要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三违”事故的根源都可追溯到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为了控制这类事故的发生,研究人的心理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引导,从而指导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事故成因中的人为因素1.事故成因与人的关系在事故成因的各要素中,人是主要因素。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控制的客体,既要靠人去管理,又要对人进行控制。

所以,减少和杜绝“三违”事故就是要对人进行管理。

人的行为是受心理意识支配的。

事故与人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般来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安全工作状态,如果每个人都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熟练掌握了本单位、本岗位的科学知识、操作技能,明确了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清醒地认识到了本岗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就能有效地控制、减少甚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2.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特征、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不同,所处的地位以及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等等,每个人的心理过程都具有自身的特点。

从石油化工生产中火灾爆炸、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责任事故等的安全控制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受消极被动的因素影响而产生的。

人的安全行为,同样基于人的心理作用,往往是在主动积极因素的影响下,达到控制火灾爆炸、设备事故、人身伤害事故、责任事故的目的。

由于人受到主动积极因素的影响,使人产生安全需要,引起正确的动机,有了安全行为,从而去实现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

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说明人的心理是可以预测的,人的行为也是可以引导的,从这点出发,在石油化工安全管理中强调激发人的内在动力,施加对人的主动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个体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个体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

目录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2)二、“三违”及其成因 (2)2.1是问题出在责任主体单位。

(3)2.2是扭曲的思想观念和错误舆论导向的影响。

(3)三、“三违”与个体心理因素间的关系 (3)3.1侥幸心理。

(3)3.2从众心理。

(3)3.3依赖心理。

(3)3.4厌烦心理。

(3)四、如何利用安全心理学保障航标安全生产 (3)4.1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安全健康心理。

(4)4.2提高工作兴趣,稳定安全生产积极性。

(4)4.3强化层次激励,确保安全期望值实现 (4)五、结束语 (5)参考文献: (5)个体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摘要: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事故的原因大多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造成身心俱疲和指挥人员的盲目指挥、操作人员安全知识的匮乏、安全管理不到位等所造成的。

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被提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都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尽管如此,安全事故还是不能杜绝,笔者认为,安全生产过程中个体的心理是影响安全工作的重要因素,调适好生产过程中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中在分析安全生产领域几种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就在航标作业中如何利用好安全心理学,实现安全生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安全生产;个体;心理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心理调适法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感知感觉、思维、注意力、行为的协调连贯、反射、建立、反应能力等。

这些素质都可通过教育培养得到提高。

所以在培养人的全过程中,通过教育、职业训练、作风培养、体育锻炼、文化娱乐活动做好心理状态的转化工作。

奖惩控制法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手段,它通过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调动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

让员工参与各种安全活动过程,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让他们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参与决策,吸收他们中的正确意见。

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 ,
:
,
了批 评 或 自 己 的 愿 望 没 有 达 到 或 者 受 到 挫 折 情 绪 低 落 沮 丧 自暴 自弃 就 会 觉得 任 何 工作枯 燥无 味 任 何 困难 都不 能克 服
,

,
,
,
,
,
不 灵 活 具有 明显的 外倾 性
:
,

粘 液 质 型 这种 类 型 的 人 往往 安静 沉着
28
安全 管 理
东 方化 工 机械 厂专 栏
安全 管理 工作 人 员
应 具有 一窿 的 必 理 学 知识
李二 福
人的 心理特 点 和 心 理状 态 同 人 的 不 安 全 行 为 有着 直接 的联 系 有些 伤亡 事故 就是 由于 心理 因素 造成 的 要 防止操 作人 员 出 现 不 安 全 行 为 就 要研 究 他 们的 心理 特 点 了 解 他 们 的 心理 状 态 因此 从事 安全 管 理的 工作人 员 必 须 具有 一定 的心 理学 知识 一 个性 个性 是一个 人 全部 品 质和 经历 的 总 和 人 的个性 的形成 主 要取决 于 先 天遗 传 和 后 夭 环 境 由 于 每个人 所 处 的环境 不 同 经 历不 同 因 此人 们的个性 互 有差 异
, , ,

,
当发现有 情
, “
莱一 碟 3 0 年大风 大浪闯 过 啥活 都干过 这 样 的小 活搬 运不 算啥 存 在麻痹 思 想
, , , ,
绪 不 正 常 的 人 时 要 主 动 和 他打 招 呼 身 体好 吗 ?
,
你今天
由于生
,
”“
" 你为什 么 烦 恼 ?
这 种 简 单 的话

煤炭安全管理中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建议

煤炭安全管理中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建议

煤炭安全管理中人的心理因素分析建议背景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但随着煤炭采矿技术的进步,煤炭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煤炭采矿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矿工面临着很多身心挑战,如高空作业、密闭空间、物理疲劳、恶劣气候等,这些问题极易对矿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其对于安全问题的敏感度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进而对煤炭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了解并分析煤炭安全管理中人的心理因素,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对提高煤炭采矿生产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因素分析1. 风险认知煤炭采矿是一项高风险工作,尤其是在一些高风险作业环境下进行工作的矿工,例如打眼、爆破等,他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些高风险作业的危害,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但是,由于矿工大多数都是普通劳动者,他们对于风险的认识往往比较肤浅,所以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认知能力。

2. 紧张情绪在高风险作业环境下工作,矿工难免遇到一些意外突发事件,比如巨大的噪声、高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突如其来的塌方等,这些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矿工处于紧张、恐惧的情绪中,进而做出不理智的选择,从而放大风险事件的危害性。

因此,矿工们在工作时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要冷静,懂得正确处理。

3. 经验积累经验是矿工们工作中最宝贵的财富,久经沙场的矿工往往具有更加敏锐的危险感和分辨危险的能力。

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鼓励矿工借鉴同事们的经验,将这些经验传统下去,积极培养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品质。

4. 机械反应速度煤炭采矿是一项机械化工作,工作人员操作的机械设备也越来越复杂,需要矿工们掌握一系列技术技能,学习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

机械反应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矿工的反应速度慢,就只能处理比较简单的事件,对于复杂的意外事件处理能力较差,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管理建议1. 健康心理煤矿企业需要保障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鼓励矿工们进行体育活动和集体文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矿工们享受阳光、健康、充实的生活。

安全生产心理

安全生产心理

安全生产必须杜绝六种不安全心理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头等大事。

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生产经营的成果,甚至影响着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持续正常地发展。

安全与生产可谓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在对员工日常安全培训中多次强调要杜绝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心理,笔者试就影响安全生产的有关心理因素及对策进行初探,望对今后的安全生产工作有所裨益。

一、影响安全生产的六种心理状态从实际工作中职工的工作作风及工作表现以及身边所发生的大、小事故来看,主要有六种心理状态影响安全生产工作。

其具体表现如下:1、侥幸心理。

存在侥幸心理的人,主观上从图省事、走捷径出发。

这种人在工作中往往把安全操作规程、工艺规程视为多此一举,执行起来嫌繁琐,意愿上认为事故不会在他身上发生或不可能在他当班时发生,其结果则往往是事与愿违。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自我表现心理。

这种心理在青年工人的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

一方面,青年工人上岗年限短,工作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他们往往表现得很自信,常喜欢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出风头"露一手"。

如不懂装懂,盲目操作;一知半解,充当"内行";乱摸乱动,生硬作业等;更有甚者,连经常操作的设备部件名称都不知道,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急于表现自己,以自己或他人的痛苦验证安全制度的重要作用,用鲜血和生命证实安全规程的科学性。

3、经验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人多为参加工作年限较长的中老年职工。

这部分职工自以为已有多年本岗位、本工种的操作经验和作业实践经验,"过的桥比年青人走的路还长",于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表现得自傲。

或者,对他人合乎科学的道理和中肯的劝告麻木不仁,听不入耳,自认多年以来就是这么干的,从没出过事故;或者凭"老经验"办事,吃"经验"饭,习惯性违章等。

4、得过且过的心理。

抱有这种心理的干部、职工的特点是:工作低标准、马虎从事、办事凑合、敷衍塞责,缺乏主人翁意识、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员工个体心理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员工个体心理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员工个体心理因素在安全管理中的影响分析及对策作者:李新员来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摘要:人是安全管理的主体。

安全生产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很大关系,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心理阴虚有关。

健康的心理对安全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

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分析员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安全管理个体心理不安全行为对策任何企业的生产活动都是由人与物两大因素构成,这两大因素构成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大关系。

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不外乎是这三大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出了问题,在三大关系中,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其中均含有人的因素。

因而,人的因素是事故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要想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分析安全管理中员工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

一、员工个体心理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人的不安全因素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起源于人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需要。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动机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对安全问题认识的差异,个体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个体的需要是否符合客观,个体的行为异常及生理缺陷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生产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复杂,对福利待遇不满,规章制度不力,亲朋有矛盾,作业环境不良等干扰而造成的挫折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

健康的、良好的心理,对安全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而不良心理会对安全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引发事故。

当人的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环境相"匹配"时,表现为"正确"的行为;当人的心理因素的某些要素与外部环境的某些要素发生冲突时,其行为表现为"失误"。

安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安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

安全管理者的心理素质企业的平安管理者在工作中常常要与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人打交道,要想协调好人际关系和正确处理好平安与生产的关系,带动广阔职工齐心协力抓好平安工作,营造良好的平安生产氛围,其心理素养的优劣显得尤为重要。

管理者的心理素养就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品质及特征。

一般来说,包括了解状况时的认知心理品质、运筹决策时的决策心理品质和组织管理活动方面的心理品质。

这三种心理品质打算了一个管理者的心理素养。

1.认知心理品质平安管理者的认知心理品质是指平安管理者在平安工作中进行观看、记忆、想象、思维时的心理品质。

作为平安管理者要想发觉问题,查处生产现场的隐患和违章行为,首先是要擅长观看,只有通过观看取得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记忆存储,然后再通过大脑的分析得出结论,才可实行有效的防范措施,掌握事态的进一步进展。

2.决策心理品质平安管理者的决策心理品质是各种心理品质和力量的综合表现,一般表现为平安管理者发觉问题的灵敏性、分析问题的透彻性、推断问题的精确性和处理问题的坚决性,以及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加决策等。

(1)发觉问题的灵敏性是指平安管理者在工作中一是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工作现场的不正常现象;二是要能够预见企业生产、建设等方面有可能存在的隐患和缺陷;三是要能够准时发觉生产现场各种习惯性违章违制行为。

(2)分析问题的透彻性是指平安管理者对发觉的问题分析透彻,能把全部缘由找出来,不留技节。

(3)推断问题的精确性是指在问题分析完毕后,能作出正确的推断,确定该问题存在的危害性和危害程度。

(4)处理问题的坚决性是指平安管理者在对各种状况作出正确的推断后,对重大、紧急的问题作出坚决的处理,避开事态进一步扩大。

(5)最大限度地动员群众参加决策是指平安管理者能充分地调动企业广阔职工乐观参加到平安管理工作中来,形成齐抓共管平安工作的合力,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集体才智,共同解决平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营造全员参加平安管理的氛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
的心理因素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目标管理中应注意的心理因素1.目标确定阶段。

安全目标的确定和设置是安全目标管理的中心内容,也是极其重要的阶段。

在此阶段应充分沟通信息、掌握信息,并在提高对企业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总的安全目标的拟定,再逐步确定各个分目标和个人目标。

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目标越具体,就越能给职工为完成目标而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就越能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在制定安全目标时,应尽量做到量化,并确定明确的目标值,例如,工伤事故频率和严重率的数值水平、百日无事故等。

目标抽象化对职工的激励作用则不大。

2)所制定安全目标要合理适当,目标值太高,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目标值太低,则会使人感到“轻而易举”,激励作用均不会力大。

因此,应建立适宜的目标值,不仅可加大职工对完成安全目标的期望值,而且可对职工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有挑战性,又具可接受性,从而易于最大限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要发动职工参与安全目标的设置,企业安全目标不应单纯由企业领导规定,更不应任意强加于职工,必须让广大职工参与,以增强职工对目标的理解和愿意接受的程度。

2.安全目标实施过程阶段
此阶段应进一步制定为完成目标值的管理方法和要求,并采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等)和激励手段激励职工的意愿。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设置目标的效果,将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因此,定期反馈目标执行情况的信息,肯定已取得的成绩,可增加职工的信心,进一步激发职工的安全动机,还可迅速发现问题,把矛盾和冲突解决在萌芽状态。

2)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企业各部门、各班组有关责、权、效、利相统一统的原则,以目标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人,以加强自我控制,从而可促使人们在实现目标中的协调性和主动性。

3)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要尽力满足职工的合理需要,并与企业的总目标协调一致。

4)在执行安全目标时,要启发和诱导职工为实现目标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并对职工的绩效及时肯定,给予积极强化。

3.成果评定阶段
这是安全目标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在目标实施期限结束时,要按安全目标值对企业和下属各部门及职工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定。

在评定时,要注重职工的各种心理需要,例如,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公平合理的心理状态。

因此,无论对企业、各部门或职工执行目标的评定,应尽量采取定量的方法进行考核评定,并充分考虑完成目标的难易程度、目标责任者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对难以定量的指标,应慎重对待,以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