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园亭的构造分析
拙政园中园亭立意与布局分析
总之,拙政园空间结构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独特魅力。通 过运用空间句法等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理解园林的空间结构 和文化内涵,还能从中获取对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筑 设计中,我们应该借鉴拙政园等传统园林的精髓注重空间句法的运用和自然 与文化的保护,以创造具有历史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城市环境。
1、空间构成
拙政园的空间构成分为前庭、中院和后园三个部分。前庭是园林的入口处,起 着引导游人进入的作用;中院是园林的主体部分,包括水面、假山、亭台楼阁 等元素;后园则以自然风光为主,是园林的出口处。这三个部分有机组合,形 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园林空间。
2、空间氛围
拙政园的空间氛围独特,充满了诗情画意。园中以小桥流水、花香鸟语为主要 特色,给游人带来宁静、优雅的感受。水是拙政园的灵魂,园内水系丰富,大 小水面相结合,错落有致。水中的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以及游来游去的鱼儿, 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谧的氛围。
总之,拙政园以其独特的空间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 魅力。无论是从整体布局还是从细节处理上,拙政园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 林建造的艺术精髓,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些特征使得拙政园不仅 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瑰宝。
基本内容
拙政园,这座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北角的园林,以其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而闻名 于世。它的构建和设计充满了独特的元素,反映出古代中国深厚的文化和艺术 底蕴。本次演示将尝试从历史背景、空间布局、文化意蕴三个方面,深入探讨 拙政园的造园元素。
二、空间格局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拙政园充分体现了江南园林的特色。全园分为东、中、西 三部分,以中区为主,且布局自然和谐,水池、山石、植物、建筑等各类元素 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拙政园园亭立意与布局
拙政园园亭立意与布局拙政园简介:•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园中有堂、楼、亭、轩等31景,随着后来的增建,景点达到39处之多,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
拙政园随处可见大小各式点景或观景用的亭子,可见亭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一个亭是一道风景、一篇诗文。
•亭这个精雅而小巧的建筑形式,在空间营造上有着独特的布局和构图手法,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基本元素,凝聚着中国绘画和文学的精华,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在园林的布局中,起到了借景、组景、纳景、引景、框景,以及增加景物之间的穿插、对比、映衬、转换、渗透的作用。
拙政园景点分布图一 ·园亭立意:•主观立意•客观立意♦主观立意☻主要借古诗词立意:绣漪亭——取杜甫诗“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萤”之意,以豪华的丝织品比喻周围景色的绮丽;与谁同坐轩——政园西部的扇面亭,轩依水而建,平面形状为扇形,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故又称作“扇亭”;。
据苏轼词《点绛唇·杭州》中“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句,借以写景,取名为“与谁同轩”,精确地点出了此景的意境,也暗示着园主孤高的品格;放眼亭——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句,亦称“补拙亭”。
绣漪亭与谁同坐轩放眼亭♦客观立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植物与水体●以植物立意: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
举例说明:荷风四面亭的荷,夏季清香四溢、荷风拂面;待霜亭以桔林所辅,寓意“霜降桔红”;雪香云蔚亭以梅构景,是赏梅胜境,且因梅有“玉琢青枝蕊缀金,仙肌不怕苦寒侵”之迎霜傲雪的品性,故而隐喻建亭构景追求一种心性高洁、孤傲清逸的境界;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嘉实亭位于中园东部批把园内的一座小亭,其名典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诗句“江梅有嘉实”;•梧竹幽居亭亭取四方攒尖式样,嫩戗发戗,飞檐翘角,四壁设有月形洞门,粉壁之外以回廊,宛若亭中有亭;亭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作为江南古典园林得典型代表苏州拙政园就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不仅具有江南水乡得特色,而且经历了几百年得历史,具有深厚得文化意蕴,拙政园得建园风格,构园要素,布局设计等方面都极具特色、我们通过写生实习对拙政园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拙政园与谐得空间布局,丰富得空间层次以及园内丰富得视觉变化,从而归纳出江南私家园林营造得潜在规律,为现代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可靠得依据。
从这三个方面说空间布局空间分割视觉分析拙政园整体得空间布局在考察实习中,拙政园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因为拙政园相对于其园得园,如、留园、沧浪亭、,面积大很多,但就是拙政园并没有因为其面积大而显得单调空旷;相反,园内通过整体空间得划分而显得大而有致、拙政园整体得空间分为了三部分,分别就是:东园、中园、西园。
东园得面积约为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得“归园田居"为主。
现有得景物大多为新建,园得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得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
再西有一道依墙得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中园就是全园得精华之所在,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
其面积现约为18、5亩,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大约三分之一。
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得亭台楼榭、西园面积约为12。
5亩。
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与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
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与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其中,建筑以南侧得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与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瞧北池中得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得假山、茶花。
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
拙政园分析
中三
拙政园中部第三组庭园的空间结构,由南向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2 (实)——面状空间3 (虚)——块状空间4(实)——面状空间5 (虚)—— 块状空间6 (实) 面状空间在平面形式上成L型,块状空间1、 2也形成了 L型的块状组,南部虚实空间相互咬合,使得该组庭园的虚实空间序列在具有一定 的节奏感的同时又富有变化 两个点状空间——香洲、见山楼——重要的控制性节点
•该庭园的空间结构从南至北依次为:块状空间1 (实)——面状空间2 (虚)——块状空间 3(实)——面状空间4(虚)——块状空间5(实)——面状空间6(虚)——块状空间7(实) •三个点状空间——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和倚玉轩——重要的控制性节点 •塑造观赏性景观——空间构成要素——以远香堂为巾心的庭园序列空间
纵一
西园
西部园林曲折迂回的水系形成了两纵、两 横的水轴线,纵向的水轴线为南部住宅建筑 轴线的延伸和错位,进而形成了“三纵两 横”五条轴线。
纵二
纵三
纵向的第一条轴线南起西园主体建筑卅六 鸳鸯馆,北至浮翠阁,中间点缀有笠亭,该轴线 上的景观特色以山景为主 纵向的第二条轴线位于园区西侧,塔影亭、 溪涧和留听阁形成了该轴线上的主要景观 纵向的第三条轴线南端为宜两亭,中间经过 长长的溪涧、水廊,北止于倒影楼,该条轴线 上的景观特色以水景为主,将如倒影楼、与 谁同坐轩、水廊、留听阁、塔影楼等临水 而筑的建筑联系在了一起,同时对游人视线 具有引导作用。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H3为绣绮轩 所在的
山体,东西长约32米
,南北约21米,与主 峰HI隔水相望。
Hl、 H2、 H3形成 了巾园的主要地形
地势。
拙政园的山体平面布局
西园地形地势由H4、
H5、 H6三座山体形
拙政园园亭分析ppt
绣漪亭
取杜甫诗“绣绮 相辗转,琳琅愈青 萤”之意,以豪华 的丝织品比喻周围 景色的绮丽
放眼亭
东部假山上的矩形景 亭。其位置在涵青亭正北, 隔水池,草地互为对景, 两者一北一南,一方一凸, 一高一低,一山一水,互 对互衬,是中国古典园林 灵活应用艺术辩证法的佳 丽。此区地域开阔,建筑 无多,亭下假山土石相间, 四周环以河道,形成一不 规则的山岛。立于山巅的 放眼亭位置重要,具有很 强的点景作用。亭取自白 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 而得名。透过树梢,中部 山池美景约略可见,正与 亭名之意境相契。
拙政园平面图
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 绿水环绕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 烂漫”。亭,这个精雅而小巧的 建筑形式,在空间营造上有着独 特的布局和构图手法,作为中国 古典园林中的基本元素,凝聚着 中国绘画和文学的精华,以意境 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富有诗情画 意。在园林的布局中,起到了借 景、组景、纳景、引景、框景, 以及增加景物之间的穿插、对 比、映衬、转换、渗透的作用, 很适合中国园林意境创造的需 要,从深层意义上反映了我国传 统的审美情感。
荷花四面亭
四面皆水,夏季 莲花亭亭净植, 垂柳婀娜多姿, 其抱柱联“四壁 荷花三面柳,半 潭秋水一房山” 坐落在池中小岛, 具有“柳浪接双 桥,荷风四面来” 的风云特色。
塔影亭
单檐八角形攒尖 顶亭,建在池中心, 倒映在水中,犹如 一座宝塔,端庄怡 然,增强了西部花 园的整体性,升华 了水体竖直方向上 的倒影效果
一、园亭的立意
1.借水立意 拙政园的特点是布局疏密自然,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 平淡天真、疏朗自然。以水为主题,在各个方面充分抓住 主题,突出水的优美。 园亭以独特的造型,结合水顺 应地形的起伏变化,高低错落 布置,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 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水边 设亭,一方面是为了观赏水面 的景色,另一方面丰富水景效 果。
拙政园分析
中部的拙政园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它的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
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
散处则以曲折取胜。
池的东西两端留有水口、伸出水尾,显示疏水若为无尽之意。
西山较大,山顶建雪香云蔚亭,东山较小,山后建北山亭藏而不漏,与前者成对比烘托。
岛山以土为主、以石为辅。
北
南
水源
园门—障景,大小空间转换、开合对比手法运用。
拙政园西端水尾的处理:小沧浪、小飞虹南北呼应,配以周围亭廊构成一个空间内聚的独立幽静的水院。
景观深远、层次丰富:小沧浪—小飞虹——荷风四面亭(见山楼)
别有洞天与梧竹幽居的对景梧竹幽居的框景
园中之园枇杷园,嘉实亭—月洞门(框景)—雪香云蔚亭
中部拙政园水体约占五分之三,水面广。
靠北的主景区即是以大水面为中心的而形成的一个开阔的山水环境,再利用山池、树木及少量的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互相穿插、处处沟通的空间层次,领略的景域范围比实际稍大。
自然生态的野趣却十分突出。
靠南的若干景区则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和较内聚的空间,建筑密度较大,提供园主人生活和园居活动需要。
—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
西部的补园亦以水池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不同。
主体建筑与谁同坐轩:具有点景和观景效果
宜两亭:既能俯瞰西部园景又能邻借中部之景。
拙政园园亭
绿漪亭又名劝耕亭,位于拙政园中部大荷花池的东北角,东边山岛之背面,小亭又是分隔东部和中部长廊之端头。
这里北倚界墙,南瞰水池和东边山岛。
亭西沿着池北的土岸,一溜排着的桃红柳绿伴着小路直通西部,靠界墙则是竹林掩映,极富江南水乡的野趣。
绿漪亭是这一带唯一的小筑,亭方形攒尖顶,小巧而端方,使人想起水乡路旁的休息小亭。
原先东边亭柱上曾挂有一方板刻:“诗经曰:‘绿竹漪漪。
’唐张率诗:‘戢鳞隐繁藻,颁首承绿漪。
’此处有水、有竹、有鱼,故名。
亭西沿池栽植垂柳、梅花、碧桃,花时灿烂如锦,南岸山林屏障,隔绝繁华,北面翠竹丛丛,顺小径西行,但见芦苇摇曳,别有一番乡村风味,故又名‘劝耕亭’。
”由此可知,小亭和枇杷园一样,是当初阐发拙政含义的重要景致。
放眼亭,拙政园东部假山上的矩形景亭。
其位置在涵青亭正北,隔水池,草地互为对景,两者一北一南,一方一凸,一高一低,一山一水,互对互衬,是中国古典园林灵活应用艺术辩证法的佳丽。
此区地域开阔,建筑无多,亭下假山土石相间,四周环以河道,形成一不规则的山岛。
立于山巅的放眼亭位置重要,具有很强的点景作用。
亭取自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意而得名。
透过树梢,中部山池美景约略可见,正与亭名之意境相契。
译意:放开眼光看山水之争。
简析:亭额因地点出景观特色。
亭立于土山之巅,位高宜远观,因取唐白居易“放眼看青山”诗句意名之(此亭曾名“补拙亭”)。
“凭轩送远目,百里纳清旷”,居高四眺,东部园林山水景色尽收眼底;近看满山树木葱郁,环视山下曲水萦绕,东南开阔平远的清池,直达芙蓉榭;北接秫香馆,一水西流,蜿蜒入园中部水池。
景色秀美,宛如天然画本。
当年园主王心一有《放眼亭观杏花》诗,道出了彼时美景:“浓枝高下绕亭台,初染胭脂渐次开。
遮映落霞迷涧壑.漫和疏雨点莓苔。
低藏双燕人前舞,蜜引群蜂花底回。
安得庐山千树子,疗饥换有谷如堆。
嘉实亭枇杷园内南界墙前一座小亭,取宋人黄庭坚“江梅有嘉实”诗意而名之。
其题额为隶书,款署“徵明”,悬于亭内,系今人仿文徵明字体重题刻的。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
苏州拙政园空间布局分析苏州拙政园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其空间布局丰富多彩、精致绝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对苏州拙政园的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探究其美学意义及设计特点。
首先,苏州拙政园的整体布局是典型的“四周围中间”式院落结构,即围合墙把中间的自然景观和园林景观分隔开来,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冲突,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园林布局的重要特点之一。
拙政园内部的空间布局又可分为三个区域:前园、中园和后园。
前园面积为1.1万平方米,是拙政园的入口处和主要活动区域,主要包括游客服务中心、茶室和广场等。
广场的设计非常独特,以水为中心,环绕着一个四合院,四合院中心则种植着一棵古树,极富景观价值。
茶室与游客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广场的东西两侧,整个广场布局简洁、美观,与周围的园林景色遥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幽雅、灵动的美感。
中园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拙政园的主园区,中间是天心亭和回廊,天心亭由苏州石头建成,是整座园林的精华之一,回廊贯穿南北,如同画卷般展开,巧妙利用墙角、转角和曲折的廊道,将四个花园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搭配各式各样的花木和假山,让人倍感生机勃勃,环绕其中的喜马拉雅雪松和紫薇长廊等,以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为背景,增强了空间的美感和感染力。
后园面积为1.8万平方米,是拙政园的高潮部分,作为一个法式花园,后园的风格与前中两园迥然不同,空间更显得宽敞,建筑也更加华丽。
后园主要包括漫游区、独秀亭、远芳园和曲溪馆等景区。
其中漫游区由完全不同类型的景观相连,各花园自成一体又保持着联系,形成了独特的视觉和空间体验。
独秀亭是后园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后园南端,山水相依,仿佛置身于世外桃园。
远芳园则是后园最美丽、最壮观的景区之一,这里以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朵为主题,让人感受到都市繁华中的田园生活。
总体来说,苏州拙政园的空间布局精巧、合理,将亲自然与人文相融合,打造出富有美学意义的休闲空间,成为中国园林的代表之一。
拙政园园亭分析
拙政园园亭分析园林规划设计实习论文拙政园园亭分析一、拙政园简介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园中有堂、楼、亭、轩等31景,随着后来的增建,景点达到39处之多,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
拙政园随处可见大小各式点景或观景用的亭子,可见亭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一个亭是一道风景、一篇诗文。
二、拙政园景点分布图三、拙政园园亭大观(一)东部1.绣绮亭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
登高远眺是古典园林游赏风景的重要方式,私家花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每每也要设立高处的赏景小筑。
绣绮亭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南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建筑。
山下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故名。
小亭造型清秀美丽,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
亭西檐下,悬挂着横卷形的匾额,上边行楷书写着亭名。
原先,西柱上挂有清人所写的楹联:“人远忽闻清籁起,心闲频得异书看”。
现原联佚失,改悬从它处移来的劝人处世的联文:“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
亭内复有额对,横匾为“晓丹晚翠”,上联是“露香红玉树”;下联为“风绽紫蟠桃”。
据姑苏文化老人回忆,亭中在抗战前曾悬有梁山舟撰书的景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其境界似乎比今联要高。
2.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拙政园园亭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实习论文拙政园园亭分析一、拙政园简介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
园中有堂、楼、亭、轩等31景,随着后来的增建,景点达到39处之多,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
拙政园随处可见大小各式点景或观景用的亭子,可见亭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一个亭是一道风景、一篇诗文。
二、拙政园景点分布图三、拙政园园亭大观(一)东部1.绣绮亭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
登高远眺是古典园林游赏风景的重要方式,私家花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每每也要设立高处的赏景小筑。
绣绮亭是拙政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南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建筑。
山下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正合杜甫“绣绮相辗转,琳琅愈青荧”的诗意,故名。
小亭造型清秀美丽,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表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
亭西檐下,悬挂着横卷形的匾额,上边行楷书写着亭名。
原先,西柱上挂有清人所写的楹联:“人远忽闻清籁起,心闲频得异书看”。
现原联佚失,改悬从它处移来的劝人处世的联文:“生平直且勤,处世和而厚”。
亭内复有额对,横匾为“晓丹晚翠”,上联是“露香红玉树”;下联为“风绽紫蟠桃”。
据姑苏文化老人回忆,亭中在抗战前曾悬有梁山舟撰书的景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其境界似乎比今联要高。
2.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方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
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洞,洞套洞,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重叠交错的分圈、套圈、连圈的奇特景观。
拙政园园亭的构造分析
一)、单檐亭的木构架
首先设置若干根“承重 柱”作为支立构件,在 柱子的上部之间,由 “檐枋”将其连接起来 形成整体框架。再在柱 顶上安置 “花梁头” 以承接檐檩,各花梁头 之间填以垫板。
另在个柱子之间,分别 在其上 下安装吊挂楣 子和坐凳楣子,即可形 成亭子的下架,如图所 示。
在花梁头上安置搭交“檐 檩”,形成圈梁作用,这 也是屋顶结构的第一层(即 底层)圈梁。
一种方法。
插金法:是指将老仔角 梁的后尾做榫插入金柱 的卯口内,它是重檐亭 中,下层檐角梁的主要 做法。
压金法:是指将老角梁的后支 点,挖凿成檩槽直接压在金檩 上,仔角梁作成翘飞椽形式。 这种做法最简单,但靠檐口端 的伸出和承重不能太大。一般 只能用于较小步架的亭子上。
(北方的官式建筑:仔角梁贴伏在老角梁
长梁趴在檐檩上,短梁趴在长梁上。
抹角梁是斜跨 转角趴置在檩 上的承托梁, 故又称为“抹 角趴梁”。一 般用于单檐四 边亭和其他重 檐亭上。
金檩是与檐檩共同承担屋面椽子,形成屋顶形状的承托 构件。
椽 子 金檩
抹角梁 檐檩
金枋在这里是对金檩起垫衬作用的枋木,因为金
檩一般不直接搁置在井字梁或抹角梁上,它的下 面要垫有托墩或瓜柱,枋木可用来兼替托墩和垫 板,但有些亭子屋面做得比较陡峻时,仍需采用 托墩和垫板。
二)、重檐亭木构架(双围柱法)
双围柱法 将原单檐亭木构架的柱子增高, 使原亭上架作为上层檐,另在 外围对应原下架柱(该柱这时变 为里金柱)增加一圈外柱作为重 檐下架檐柱,这样就形成内外 两圈柱子的带廊亭子,里外柱 子由穿插枋串接起来,并在各 外柱顶端安装檐枋,形成整体 框架。 另在外围柱顶上横施抱头梁与 里柱榫接,再在抱头梁外端上 安置檐檩,并在里柱抱头梁端 之上,各里柱之间连接“承椽 枋”,这样即可将下层屋面椽 子搁置。
苏州拙政园分析
苏州拙政园建筑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而苏州拙政园又是苏州各个园林之中的经典之作。
拙政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
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
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在这里主要对中园和西园作主要分析。
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
下面就对拙政园的建筑和景观依依做一个分析。
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
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欲扬先抑就是其中一种。
从平面图上看,可以发现,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的南面。
入口做的很低调,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之后,暂时在空间上放一放,出现一个相对较缓的空间进入腰门。
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门左右分别植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虽与外界直接相通,但处理的小巧,朴素,淡雅。
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大面积种植乔木,花草而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当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在此用土山代替了常用的影壁,务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从入口的处理上不难发现,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从而在极有限的空间来营造极佳果。
(拙政园入口平面)远香堂不但是中园的主体建筑,而且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其中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拙政园园亭的构造分析
拙政园园亭的构造分析拙政园是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珍贵遗产。
其中园亭是拙政园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构造之一,它们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建筑特色。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形式特点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对拙政园园亭进行构造分析。
首先,从建筑结构上看,拙政园园亭以木结构为主,融合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体现了它们的独特韵味和建筑技术。
园亭的主体结构通常由主梁、次梁、楼板和屋顶等组成。
主梁和次梁承载着整个亭子的重量,起到了支撑和稳固的作用。
楼板则起到了承重和保护作用,同时作为人们活动的平台。
屋顶则是亭子的顶部,根据不同的亭子形式和功能,屋顶形态也有所不同。
整个园亭的结构合理紧凑,同时注重空间的开放感,给人一种舒适和宜人的感觉。
其次,从形式特点上看,拙政园园亭以精细、曲折、灵巧为主要特点,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园亭通常呈不规则的形状,如弯曲、扭转、回旋等,富有动态和变化的美感。
墙体和栏杆的线条多为曲线型,充满曲折和流动感,与园林中的绿植、水池、湖泊等自然景观相辅相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整体效果。
此外,园亭还常常装饰有花草图案、雕刻、彩绘等,丰富了整个园亭的造型和色彩,增加了视觉效果,使之更加美丽而鲜活。
最后,从文化内涵上看,拙政园园亭凝聚了我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华和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和道家思想的哲理。
园亭所展示的山水当中,蕴含着“山”与“楼”的意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的观念。
园亭的建筑形式和装饰也多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如碑文、诗句、对联等,可以让人们沉浸在古人的生活氛围和思想境界中,感受到历史的长河和文化的底蕴。
总之,拙政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园亭是拙政园中最为重要和独特的构造之一、从建筑结构、形式特点以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拙政园园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建筑特色。
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也是一座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
拙政园园亭的构造设计和艺术表达将继续激发人们的建筑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州拙政园赏析
苏州拙政园赏析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比较著名的一所园林,素以“清秀、玲珑、古朴、典雅”的独特艺术风格著称,构成山无止境,水无止意,山容水色,绵延不绝的美丽暮色。
园中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点缀花木山池,极具艺术魅力,是不可多得的古典园林。
关键词拙政园,参差自然,藏露互补,映衬对比,虚实相映苏州园林甲天下,而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
一、参差自然,曲径通幽品赏苏州园林,首先就应欣赏其参差自然的美,品赏如其如何着意避免轴线,破坏规则的艺术技巧,或者说,品赏其不整齐、不平衡、不规则、不整齐一律的空间布局。
拙政园中部,是以四面厅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
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南面正对着作为园门的腰门,这就开始形成了轴线感了。
但是,聪明的造园家在门内特设了一黄石假山,突兀耸立,这样,到远香堂就没有符合中轴线的笔直通道可走。
眼西区 中区 东区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爬山向右经过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弯直远香堂;一条是向左由山侧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经平曲桥而至远香堂。
更秒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桥,并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园门至远香堂的轴线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这类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轴线感,而赢得参差不齐的之美了。
还值得品赏的是它的对称手法。
试看远香堂的两侧,它向西有曲廊,北通临水的倚玉轩;或曲折向西,则为一泓清流,上架“小飞鸿”廊桥,其男则为“小沧浪”水苑;再看远香堂东侧,它不是水而是山。
山巅有绣绮亭,山南则由云墙隔成著名的旱园“枇杷园”。
居中远香堂,不但消除了中轴线,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对称的格局。
其两侧是如此不同;西面是溪水,东南是假山;西面是轩廊,东面是亭馆;西面是水院,东面是旱园;西面建筑较为密集,东面空间较为空旷。
二、藏露互补,遮隔景深藏与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
古代的山水画最讲究藏与露的辩证结合。
而拙政园作为立体的山水画,其艺术意境的生成,也离不开藏与露相反相成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拙政园园亭的构造分析.pdf
2.雪香云蔚亭(卷棚歇山顶,屋角水 戗发戗式,花岗岩柱,有8柱)
屋角大样
水戗发戗的构造较 简易,只有老戗(即 老角梁)没有嫩戗(子 角梁),而木构件本 身不起翘,仅戗脊 端部翘起。
雪香云蔚亭剖面图
4柱长方歇山亭木构架,采用抹角梁,之前的是8柱
3.塔影亭(平面八角形)
塔影亭剖面图(无太平梁)
在第一圈和第二圈檩木 的交角处安置角梁,各 角梁尾端由延伸构件 “由戗”与雷公柱插接 形成攒尖结构,这就是 亭子的上架结构,如图 所示。
最后在檩木上布置椽子, 在椽子上铺设屋面望板、 飞椽、连檐木、瓦口板 等,就可进行屋面瓦作。
圆形亭木构架
圆形亭可不需角梁,只需将由戗撑压在 金檩上即可,但一定要设太平梁
清制官式作法分老、 仔角梁,老角梁是转 角处的基本承重构件, 仔角梁是使转角檐口 起翘和伸出的构件。 仔角梁叠在老角梁上, 老角梁的前支点是檐 檩,后支点是金檩或 金柱。角梁根据后支 点的制作方法不同, 分为“压金法”、
1.梧竹幽居(四边有墙,墙起承重作 用,外围有12柱,屋角嫩戗发戗)
平面图
梧竹幽居剖面图
嫩戗发戗的构造较复杂,其 老戗下端斜立嫩戗,故屋檐
两端升起较大。
嫩戗发戗
嫩戗相似于仔角梁,但形状与仔角大不相同,嫩戗是 一个底大头尖的矩形截面,斜立于老戗的檐口端,其 长按3倍正身飞椽长,截面尺寸的根部为老戗的0.8倍, 上端为根部的0.8倍。嫩老戗端头用千斤销固定。
插垫板,如图所示,底面做卯口承插柱顶榫。
二、单檐亭的上架结构
一般由:檐檩、井字梁或抹角梁、金枋及金檩、 太平梁及雷公柱等四层木构件垒叠而成
檐檩搭交
檐檩是攒尖顶木构架中最底层的承重 构件,它按亭子的平面形状分边制作,
拙政园中园亭立意与布局分析_王万喜
[收稿日期]2009-09-29[第一作者简介]王万喜(1975-),女,陕西旬阳人,农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通讯作者]安运华,E -m ail:daisytfy@.doi:1013969/j.issn.1673-1409(S).20101041006拙政园中园亭立意与布局分析王万喜,安运华 (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荆州434025)[摘要]通过对拙政园中园亭的立意与布局的分析,总结了拙政园中园亭的特点及营造手法。
[关键词]园林;拙政园;园亭[中图分类号]T U 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09(2010)04-S019-03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也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始建于公元十五世纪初,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迁,至今仍保持着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明代风格,被誉为/中国私家园林之最0。
拙政园的不同历史阶段,特别是早期与今日的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
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
在嘉靖十二年文征明依园中景物绘图,共有堂、楼、亭、轩等31景,随着后来的增建,景点达到39处之多,其中以亭命名的景点就达到18处。
拙政园随处可见大小各式点景或观景用的亭子,可见亭在其中的独特地位。
一个亭是一道风景、一篇诗文。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0。
亭,这个精雅而小巧的建筑形式,在空间营造上有着独特的布局和构图手法,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基本元素,凝聚着中国绘画和文学的精华,以意境为创作核心,使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在园林的布局中,起到了借景、组景、纳景、引景、框景,以及增加景物之间的穿插、对比、映衬、转换、渗透的作用,很适合中国园林意境创造的需要,从深层意义上反映了我国传统的审美情感。
笔者以拙政园中亭为例,试图从立意与布局的角度,结合拙政园造园艺术的特点来赏析亭式建筑的艺术特色,并总结拙政园中园亭的特点。
1 园亭立意1.1 借水立意顾公任在5吴下名园论6中写道/拙政园是以水池为中心,全园水的部分,约占十分之七0。
拙政园中园亭立意与布局分析
[ 中图 分 类 号 ] U9 6 T 8
[ 献标识码] 文 A
[ 文章 编 号 ] 6 3 0 (0 0 0 S 1 —0
拙政 园是江南 园林 的代表 , 也是 苏州 园林 中面积最 大 的古 典 山水 园林 , 建 于公 元 十五 世 纪初 , 始 具有 浓郁 的江南水 乡特 色 , 经过 几百 年 的沧桑变 迁 , 至今 仍 保持 着平 淡 疏 朗 、 远 明瑟 的 明代 风格 , 誉 为“ 旷 被 中
长 江 大 学 学 报 ( 然 科 学 版 ) 21 年 1 月 第 7 第 4期: 自 00 2 卷 农学 J unl f agz nvri ( a Si dt De. 0 0 V 17No 4 A r Si ora o nte i s y N t c E i Y U e t ) c 2 1 。 o. . : gi c
1 园亭 立 意
1 1 借 水 立 意 .
顾 公任在《 吴下 名 园论 》 中写 道“ 政 园是 以水 池为 中心 , 拙 全园水 的部分 , 占十分 之七” 约 。它 的特点是 布局疏 密 自然 , 以水 为主 , 面广 阔 , 色平淡 天真 、 朗 自然 。以水 为主题 , 水 景 疏 在各 个方 面充分抓 住 主题 , 突 出水 的优美 。
朝左 右展 开 , 似廊 又非廊 , 主亭 发两 只戗 , 副亭发 一 只戗 , 座亭子犹 如一 只展 翅欲飞 的凤凰 , 整 给本 来平 直 、
单调 的墙体增 添 了飞舞 的动势 。斜倚 亭边 美人靠 小坐 , 天光 云影水 间 , 锦鲤 遨游 、 荷莲 轻荡 。
[ 收稿 日期]0 9 9— 9 2 0 —0 2 [ 第一作者简介] 王万喜( 9 5 ) 女 , 1 7 一 , 陕西旬阳人, 农学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 事园林规划设计的教学与研究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总结
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建筑案例 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拙政园的建筑 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拙政园的建筑注重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材料选择上以木材 为主;在结构形式上采用传统的抬梁式和穿 斗式结构;在装饰手法上注重雕刻和彩绘等 ;在文化内涵上蕴含着丰富的古代文化底蕴 。这些特点使得拙政园成为中国古代园林艺 术的典范之一
建筑特色
木结构建筑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拙政园中的建筑多采 用木结构,以传统的 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 为主。这种结构具有 抗震性能好、承载能 力强等优点,同时也 符合古代中国的建筑 审美观念。在建筑细 节方面,拙政园的建 筑注重雕刻和彩绘等 装饰手法,使得整个 建筑显得更加精美和 典雅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
谢谢观看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倒影楼是拙政园中一座具有特色的建筑,它位于园区的水池旁。倒影楼的建筑风格独特, 以青砖和琉璃瓦为材料,呈现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倒影楼的底层设有大厅和餐厅,供 游客休息和用餐。上层则设有阳台和长廊,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美景。在倒影楼的倒影中
,整个园区的景色显得更加美丽动人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山水园林景观
拙政园的建筑与园林景观融为一 体,通过假山、水池、花木等元 素创造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相融合 的景观。在建筑设计中,注重与 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使得整个园 区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同时,通过运用借景、对景等手 法,使得整个园区的景色更加丰 富多彩
拙政园建筑案例分析
文化内涵丰富 拙政园的建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和使用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建筑名称都 取自于古代文人的诗句或典故,如"芙蓉榭"、"雪香云蔚亭"等。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古代 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拙政园中的许多 建筑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如庭院布局、家具陈设等都体现了古代中 国的文化特色
拙政园春夏秋冬的四个亭子的介绍
拙政园春夏秋冬的四个亭子的介绍《拙政园春夏秋冬的四个亭子:春亭》拙政园,那可是苏州园林中的明珠,而园中的亭子就像一颗颗散落其间的璀璨宝石,各有各的韵味。
先来说说那春亭吧,它就像是一位刚刚睡醒的少女,带着清新与羞涩,在春天的怀抱里舒展着自己的身姿。
春亭位于园子的一角,周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我第一次走进拙政园看到春亭的时候,就被它吸引住了。
它的造型精致得很,就像一个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亭顶弯弯的,就像月牙儿倒挂在那儿。
亭柱上刻着一些精美的花纹,也许是岁月的痕迹吧,这些花纹看起来有些模糊,但却更添了一种古朴的气息。
亭子周围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
春天一到,桃花、杏花就像约好了似的,纷纷绽放。
那粉粉嫩嫩的桃花瓣儿,就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
一阵微风吹过,花瓣儿飘落,就像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雪,有些花瓣儿落在春亭的顶上,就像给亭子戴了一顶花帽子。
周围的绿草也像是听到了春天的召唤,纷纷探出头来,嫩绿嫩绿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我坐在春亭里,仿佛能听到春天的声音。
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忙碌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
也许它们也觉得春亭是个好地方,所以都围绕着亭子的花丛打转呢。
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那歌声清脆悦耳,就像在演奏一场春天的音乐会。
我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心里想着,这春亭是不是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像我这样的人坐在这儿,看着同样的景色,感受着同样的春天呢?可是,我又有点犹豫了,这春亭在春天里这么美,会不会到了夏天、秋天和冬天就被人遗忘了呢?我觉得不会的,因为它就像一本四季的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就是这满目的繁花和生机,它就像一个序幕,拉开了拙政园四季的精彩篇章。
这春亭,它不仅仅是一个亭子,更是春天在拙政园里的一个家,一个让人们感受春天美好的角落。
嘿,你说是不是呢?要是你来到拙政园,你会不会也像我一样,被这春亭的春色给迷住呢?《拙政园春夏秋冬的四个亭子:夏亭》拙政园的夏亭啊,那可真是个避暑的好去处,就像炎热夏天里的一片清凉绿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亭外观
绿漪亭
嘉实亭
放眼亭
松风亭
梧竹幽居
雪香云蔚亭
绣绮亭
荷风四面亭
待霜亭
塔影亭
宜两
亭
亭
与谁同坐轩
二、亭分类
(一)攒尖顶 1.绿漪亭 2.嘉实亭 3.放眼亭 4.松风亭
5.梧竹幽居 (二)卷棚歇山顶
1.雪香云蔚亭 2.绣绮亭
1.绿漪亭(平面方形)
雷公柱是支撑宝顶并形成屋面攒尖的柱子,雷公柱只须靠 每个方向上的角梁延伸构件“由戗”支撑住而悬空垂立着, 故有的称它为“雷公垂柱”。但当宝顶构件比较重大时, 雷公柱应落脚于太平梁上。
雷 公 柱
三)、角梁
亭子的角梁,是多角亭形成屋面转角的基本
构件。圆形亭因为无角,故没有角梁,只有
由戗,用来支撑雷公柱。
2.雪香云蔚亭(卷棚歇山顶,屋角水 戗发戗式,花岗岩柱,有8柱)
屋角大样
水戗发戗的构造较 简易,只有老戗(即 老角梁)没有嫩戗(子 角梁),而木构件本 身不起翘,仅戗脊 端部翘起。
雪香云蔚亭剖面图
4柱长方歇山亭木构架,采用抹角梁,之前的是8柱
3.塔影亭(平面八角形)
塔影亭剖面图(无太平梁)
嫩戗发戗
嫩戗相似于仔角梁,但形状与仔角大不相同,嫩戗是 一个底大头尖的矩形截面,斜立于老戗的檐口端,其 长按3倍正身飞椽长,截面尺寸的根部为老戗的0.8倍, 上端为根部的0.8倍。嫩老戗端头用千斤销固定。
完
插垫板,如图所示,底面做卯口承插柱顶榫。
二、单檐亭的上架结构
一般由:檐檩、井字梁或抹角梁、金枋及金檩、 太平梁及雷公柱等四层木构件垒叠而成
檐檩搭交
檐檩是攒尖顶木构架中最底层的承重 构件,它按亭子的平面形状分边制作,
然后在柱顶位置相互搭交在花梁头的
凹槽上。
井字梁或抹角梁
井字梁是搁置在檐檩上,用来承托其上面 金檩的承托构件,一般用于四、 六、八边 形和圆形的亭子上,因为梁的两端一般作 成阶梯榫趴置在檩的榫卯上, 故又称为 “井字趴梁”。井字梁由长短二梁组成,
清制官式作法分老、 仔角梁,老角梁是转 角处的基本承重构件, 仔角梁是使转角檐口 起翘和伸出的构件。 仔角梁叠在老角梁上, 老角梁的前支点是檐 檩,后支点是金檩或 金柱。角梁根据后支 点的制作方法不同, 分为“压金法”、
“扣金法”、“插金 法”等三种做法。
扣金法:是指将老仔 角梁的后支点挖成上 下檩槽,相互扣住在 金檩上,这种做法是 亭子建筑中用得最多
在第一圈和第二圈檩木 的交角处安置角梁,各 角梁尾端由延伸构件 “由戗”与雷公柱插接 形成攒尖结构,这就是 亭子的上架结构,如图 所示。
最后在檩木上布置椽子, 在椽子上铺设屋面望板、 飞椽、连檐木、瓦口板 等,就可进行屋面瓦作。
圆形亭木构架
圆形亭可不需角梁,只需将由戗撑压在 金檩上即可,但一定要设太平梁
多边亭横枋尽端做成箍头形式,其中大额枋一般采用 霸王拳形式箍头,小额枋常采用三叉头形式箍头。
(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 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置平板枋)
霸王拳箍头
圆形亭横枋为弧形,做凸凹 榫相互连接,与柱作燕尾榫连
接。
花梁头是搁置檐檩的承托构件两边做凹槽接
1.宜两亭 2.塔影亭
1.宜两亭
2.塔影亭
四)、单檐园亭
—— 笠亭
笠亭(顶部坡度平缓)
五)、重檐亭
—— 天泉亭
天泉亭(重檐八角)
六)、异形亭
—— 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轩(扇面亭)
与谁同坐轩模型
七)、半亭
1.倚虹亭 2.涵青亭
倚虹亭
涵青亭(平面凸字形)
三、亭结构
一)、单檐亭木构架 二)、重檐亭木构架(双围柱法)
1.梧竹幽居(四边有墙,墙起承重作 用,外围有12柱,屋角嫩戗发戗)
平面图
梧竹幽居剖面图
嫩戗发戗的构造较复杂,其 老戗下端斜立嫩戗,故屋檐
两端升起较大。
嫩戗发戗
嫩戗相似于仔角梁,但形状与仔角大不相同,嫩戗是 一个底大头尖的矩形截面,斜立于老戗的檐口端,其 长按3倍正身飞椽长,截面尺寸的根部为老戗的0.8倍, 上端为根部的0.8倍。嫩老戗端头用千斤销固定。
2.嘉实亭
3.放眼亭(平面矩形)
4.松风亭
5.梧竹幽居(四边有墙,墙起承重作 用,外围有12柱,屋角嫩戗发戗)
1.雪香云蔚亭(卷棚歇山顶,屋角水 戗发戗式,花岗岩柱,有8柱)
2.绣绮亭(卷棚歇山顶,8柱)
二)、单檐六角亭
1.荷风四面亭 2.待霜亭
1.荷风四面亭
2.待霜亭
三)、单檐八角亭
在檐檩之上设置“井字趴 梁或抹角梁”,梁上安置 柁墩用来承接搭交金檩, 故一般称为“交金墩”。 在交金墩上安置“搭交金 檩”,形成屋顶结构的第 二层圈梁。
规格较大的亭子还应在金 檩上横置一根“太平梁”, 在太平梁上竖置“雷公柱” 作为尖顶支撑构件。而规 格较小的亭子可以省掉太 平梁,雷公柱由下面所述 的“由戗”支撑。
长梁趴在檐檩上,短梁趴在长梁上。
抹角梁是斜跨 转角趴置在檩 上的承托梁, 故又称为“抹 角趴梁”。一 般用于单檐四 边亭和其他重 檐亭上。
金檩是与檐檩共同承担屋面椽子,形成屋顶形状的承托 构件。
椽 子 金檩
檐檩
抹角梁
金枋在这里是对金檩起垫衬作用的枋木,因为金 檩一般不直接搁置在井字梁或抹角梁上,它的下 面要垫有托墩或瓜柱,枋木可用来兼替托墩和垫 板,但有些亭子屋面做得比较陡峻时,仍需采用 托墩和垫板。
4.倚虹亭(半亭)
半亭剖面图
五、木构架设计
(单檐亭) 一)、下架结构 二)、上架机构
三)、角梁
单檐亭的木构架 可以将它分为下 架、上架、角梁 三部分。以檐檩 为界,檐檩以下 部分为下架,檐 檩本身及其以上 部分为上架,转 角部位为角梁。
一)、单檐亭的下架结构 单檐亭下架是一种柱枋结构的框架,主要 构件是立柱、横枋、花梁头和檐垫板等。
一种方法。
插金法:是指将老仔角 梁的后尾做榫插入金柱 的卯口内,它是重檐亭 中,下层檐角梁的主要 做法。
压金法:是指将老角梁的后支 点,挖凿成檩槽直接压在金檩 上,仔角梁作成翘飞椽形式。 这种做法最简单,但靠檐口端 的伸出和承重不能太大。一般 只能用于较小步架的亭子上。
(北方的官式建筑:仔角梁贴伏在老角 梁上,前端稍稍昂起,翼角的出椽也是 斜出并逐渐向角梁处抬高,以构成平面 上及立面上的曲势,它和屋面的曲线一 起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造型美。 江南园林建筑:嫩戗发戗和水戗发戗, 老戗的下端伸出于檐柱之外再来,在它 的尽头上向外斜向镶合嫩戗,用菱角木、 箴木和扁檐木等和嫩戗拉牢,这样就使 屋檐的两端升起较大,形成展翅欲飞的 态势;水戗发戗本身不起翘,仅靠端部 的铁件和灰泥形成翘角,屋檐也基本上 是平直的。)
一)、单檐亭的木构架
首先设置若干根“承重 柱”作为支立构件,在 柱子的上部之间,由 “檐枋”将其连接起来 形成整体框架。再在柱 顶上安置 “花梁头” 以承接檐檩,各花梁头 之间填以垫板。
另在个柱子之间,分别 在其上 下安装吊挂楣 子和坐凳楣子,即可形 成亭子的下架,如图所 示。
在花梁头上安置搭交“檐 檩”,形成圈梁作用,这 也是屋顶结构的第一层(即 底层)圈梁。
二)、重檐亭木构架(双围柱法)
双围柱法 将原单檐亭木构架的柱子增高, 使原亭上架作为上层檐,另在 外围对应原下架柱(该柱这时变 为里金柱)增加一圈外柱作为重 檐下架檐柱,这样就形成内外 两圈柱子的带廊亭子,里外柱 子由穿插枋串接起来,并在各 外柱顶端安装檐枋,形成整体 框架。 另在外围柱顶上横施抱头梁与 里柱榫接,再在抱头梁外端上 安置檐檩,并在里柱抱头梁端 之上,各里柱之间连接“承椽 枋”,这样即可将下层屋面椽 子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