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浪漫主义写作手法
浪漫主义写作手法答案:浪漫主义是文学作品的另一种创作方法,即运用丰富的想像和夸张的写作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浪漫主义有消极的浪漫主义和积极的浪漫主义两种类型之分。
前者只是一味地粉饰现实或留恋过去;后者却能突破现状,预示事物发展的方向。
浪漫主义的基本特点是在现实的基础上,用丰富的幻想和热情来表现对生活的执著理想。
具体地说,它有如下特点:首先是在对待现实的态度上,浪漫主义更侧重追求理想的生活;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浪漫主义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着力于虚幻形象的塑造;三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往往都具有幻想离奇的情节、奇特的夸张、磅礴的激情、多彩的语言等特色。
浪漫主义最早见于屈原所作《离骚》,而唐代的"诗仙”李白的作品,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
延伸: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其与现实主义被并称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许多知识分子和历史学家将浪漫主义视为是对于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
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强调演绎推理的绝对性,而浪漫主义者则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
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自发组成,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夏尔·波德莱尔给的定义是:“浪漫主义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基本特征:一、丰富的想象——超现实的情节。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
比较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新古典主义绘画与浪漫主义绘画可以说是两条相背而驰的道路。
前者强调复崇尚古风、理性和自然,选择严肃的题材;注重塑造性与完整性;强调理性而忽略感性;强调素描而忽视色彩。
而后者浪漫主义绘画以追求自由、平等、博爱和个性解放为思想基础;追求幻想的美、注重感情的传达;喜欢热情奔放的性情抒发,自由、感性情感上的释放。
浪漫主义艺术以动态对抗静止,以强烈的主观性对抗过分的客观性。
相同的是两者都推动着绘画在不断地发展、前进。
一、出现新古典主义绘画: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一方面起于对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的反动,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但又不同与古典艺术。
在法国大革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革之前,有一场纯粹的艺术革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一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非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
它是适应资产阶级革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一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而言的。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革命的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绘画:浪漫主义交艺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到19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
十九世纪初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
这一画派摆脱了当时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羁绊,偏重于发挥艺术家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代表作品有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
画面色彩热烈,笔触奔放,富有运动感。
籍里柯(1791~1824年)以《梅杜萨之筏》为浪漫主义绘画开创了激烈而奔放的主题。
二、特征新古典主义绘画:1、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大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而非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人物形象,而对色彩不够重视。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姓名:赵秀克学号:201014090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以西方浪漫主义文艺为例摘要: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过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文艺领域也有了新的变化,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新时期新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具备自身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以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并且注重想象兼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着重于描写自然等。
艺术特征之中包含了浪漫主义自身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在各个学科中表现出了各自的色彩,对各个学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艺术创作价值。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特征、价值浪漫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法语词ROMAN,而这一词更古老的形式则是Romans和Roman t①,反对古典主义的精神桎梏,区别于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描绘,浪漫主义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征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家、美学家,他们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方面都有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
一、强调个人情感主观表达,寻求个性解放。
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至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②。
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典雅高贵风格成为新时期思想的羁绊,美学、文艺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恰逢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迅速在欧洲传播,个性解放、个人独立的强调使得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雪莱的抒情诗,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散发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个性特征明显;①《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壁德著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页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雨果的小说在描绘故事、展现精彩的情节之余个人的组管情感倾向不言而喻;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动听的旋律中能够聆听到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席里柯的绘画也特殊的自身情感描摹成为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简述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郭沫若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一、煽情和抒情
1、墨守陈规,反叛传统:她的作品把传统的古典美学与现代的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在仁慈之中反叛传统;
2、抒发浪漫情怀:她作品中用汤显祖、陆游等传统文化内置在情感抒发中,向世人展示她浪漫主义美学艺术审美观念。
二、带来诗意
1、以内心为镜:她以深刻的内心为镜,把生命的深邃投射在他的文字中;
2、内心的自我审视:从文字的内涵中可以体会到她对内心和灵魂的审视,把内心的思考具现在文字中。
三、浪漫情怀
1、对时间的思考:把浪漫的思考具体的投射到现实的生活中,用文字记下自己想法和思考;
2、重新审视生活:郭沫若女神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视野中拨开重重迷雾,看到它最原始、最真实的样子,更能够看到它最美好的一面。
四、对芸芸众生的关怀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审美的视角关注芸芸众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弘扬和流传;
2、发挥想象和魔力:化繁为简,把千变万化的生活在文字中具现,发
挥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力,展示出自己的“魔力”,述说自己的深刻见解。
风格流派——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4个分类: 浪漫主义| 文学类型| 思想史| 欧洲历史Caspar David Friedrich所绘的《雾海上的流浪者》。
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开始于18世纪西欧的艺术、文学、和文化运动,大约就发生在1790年工业革命开始的前后。
它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表现出的敬畏。
浪漫主义是对于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和专制政治文化的颠覆,以艺术和文学反抗对于自然的人为理性化。
浪漫主义重视民间艺术、自然、以及传统,主张一个根基于自然的知识论,以自然的环境来解释人类的活动,包括了语言、传统、习俗。
浪漫主义受到了启蒙运动的理念影响,也吸收了中世纪文化复古的艺术成分。
“浪漫”一词来自于“romance”—代表了源于中世纪文学和浪漫文学里颂扬英雄的诗赋风格。
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里发生的事件和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也影响了浪漫主义运动。
浪漫主义致力于宣扬那些在他们看来被忽略了的英雄个人所达成的成就,它正当化了个人的艺术想像力,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美学权威之一,突破了对于艺术的传统定义。
浪漫主义对于历史和自然题材的强烈诉诸,便是形成这种理念的基础。
目录[隐藏]1 特色2 音乐2.1 浪漫主义与音乐3 视觉艺术和文学4 民族主义5 参见5.1 有时被与之相连的题材5.2 有时被与之相对的题材5.3 与浪漫主义有关的运动6 参考文献7 外部链接特色在整体上而言,浪漫主义运动是由欧洲在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期出现的许多艺术家、诗人、作家、音乐家、以及政治家、哲学家等各种人物所组成。
但至于浪漫主义的详细特征和对于浪漫主义的定义,一直到20世纪都仍是思想史和文学史界争论的题材。
美国历史学家亚瑟·洛夫乔伊(Arthur Lovejoy)在他知名的《观念史》(1948)一文中便曾试图证明定义浪漫主义的困难性,一些学者将浪漫主义视为是一直持续到现代的文化运动,一些人认为它是现代性文化的开端,一些人则将它视为是传统文化对启蒙运动的反扑,也有一些人将它视为是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直接影响。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在现代艺术中,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经常相互融合,共同创 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价值与影响: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还对现 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浪漫主义的定义和 特点
浪漫主义的起源和发展
浪漫主义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18世 纪末的欧洲,是 对启蒙运动的一 种反叛。
浪漫主义强调情 感、个性和自然, 与新古典主义的 理性、秩序和规 范形成鲜明对比。
浪漫主义文学、 音乐和艺术都表 现出对个人情感 和自由的追求, 以及对传统束缚 的反抗。
浪漫主义在19世 纪初达到高潮, 并对后世文化和 艺术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促进跨文化交流: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传播,有助于现代艺术在不同 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新古典主义:强调秩序、平衡和规范,对现代设计、建筑和雕塑产生深远影响。
浪漫主义:追求个性、情感和自然,对现代文学、音乐和绘画产生重要影响。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价值:丰富了世界艺术宝库,为现代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化意义: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对 现代人理解历史和人类文化有重要意义。
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
强调个人情感和个性表达 追求自由、无限和永恒 强调自然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重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浪漫主义在各个艺术领域的影响
文学: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反对束缚和限制
音乐:注重情感表达和旋律, 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
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探讨论文肖邦钢琴音乐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全文如下:摘要:肖邦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之一,是西方音乐史上唯一一位以钢琴创作为主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语汇的创造者之一。
在他的音乐作品当中,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几点重要的美学观念――反叛一切理性的束缚,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对本民族音乐的重视和其作品中潜在的标题性等。
这些美学观念都构成了肖邦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肖邦钢琴音乐浪漫主义美学特征整个19世纪的欧洲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欧洲人民不仅在日常生活上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受到了更大影响,进步人士纷纷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观念。
自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思想、新观念,呈现出多种思想风格特征。
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反对传统和古典、要求解放创新的呼声。
19世纪20年代,西方音乐进入到了“浪漫主义时期”。
受文学、建筑、美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也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美学观念。
1830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促使了欧洲各国人民意志奋发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形成了进步的浪漫主义思潮,出现了以维也纳的舒伯特、法国的柏辽兹、德国的韦伯、舒曼和门德尔松、波兰的肖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进步的浪漫主义作曲家。
肖邦Fryderyk 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教育家。
波兰自18世纪后半叶就一直处于民族危机中,肖邦的音乐创作思想正是伴随着波兰民族解放斗争而形成的。
他一生的创作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波兰时期,与西欧浪漫主义音乐不同的是,波兰的浪漫主义具有更为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民族意识,在肖邦后半生的音乐创作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音乐作品中处处受着波兰民族音乐观念的影响。
第二时期是巴黎时期,肖邦后半生生活在法国巴黎,巴黎是19世纪西欧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浪漫主义文学、美术等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极为辉煌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对肖邦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与艺术特点浪漫主义是19世纪欧洲文学艺术的一种流派,它强调个人情感、英雄主义、爱情和自然之美。
在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也是一种响应时代的文学形式,崛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影响了英国文学的整个19世纪,同时也对世界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来探讨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一、思想体现1. 爱情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爱情的追求和表达。
爱情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道德。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如拜伦、雪莱等人作品中都充满了对爱情的赞美和追求。
比如,拜伦的诗歌《唐璜》中,明亮风趣的女主角斯万娜是他心目中的一个理想女性形象,她的美貌和智慧吸引了唐璜的关注和爱情。
而雪莱的《普罗米修斯受难记》中,普罗米修斯因为与人类共情而受到神的惩罚,受苦之余他仍然散发出一种充满爱意和仁慈的精神。
这些作品中体现了对于爱情的理想化和精神化,让人对人类的情感有了感性和美好的认识。
2. 自然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另一个思想特点是自然主题。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倾向于在自然中寻求安慰和激发灵感。
在他们的作品中,自然主题不仅是一种客观事物的描述,更体现出一种关于自然的主观而又感性的表达。
比如,济慈的《秋天的光景》中,他描绘了自然之美,表现出了自己阅读之中的感性体验;而雪莱的《西风颂》中,他对于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过程进行了一种自由而又美妙的表达,体现出了对于自然力量的颂扬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3. 英雄主义主题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三个思想特点是英雄主义主题。
浪漫主义作家通常将自己的人物形象设定为英雄或者女英雄,这些人物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冲动,他们开始尝试挑战世俗的权威和规则。
比如,拜伦的《查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中,主人公查尔德决定走出家庭,出门远游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里的进取精神与探险精神充满了昂扬的英雄主义气息。
二、艺术呈现1. 诗歌的美学特征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是诗歌,诗歌常常被视为一种极具魅力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英美文学浪漫主义
英美文学浪漫主义英美文学浪漫主义【篇一:英美文学浪漫主义】一、英美文学浪漫情怀的相同之处中国论文网 /7/view-3799669.htm(一)文学作品的时间及其历史背景“romanticim”(浪漫主义)这一形式的文学作品最早出现在英国。
(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moral enthusiasm,faith in the value of inp>(二)浪漫主义情怀的定义和主题从某种程度上看,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在该形式的文学作品中是开山鼻祖,而美国等其他国家则是在其基础上取其精华,再根据本国的社会现状以及基本国情做出相应的创新发展,以激起国民对于革命的爆发和对新生活的追求。
所以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很容易看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子。
英国木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的超自然主义,华兹华斯的英国国教的正统主义以及雪莱的无神论的精神主义,司各特的对以往时代的缅怀,都充分表露出浪漫主义的主色调就是反对现实社会的黑暗肮脏以及统治者的不满,而追求大自然、追求正义讲究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和此同时,看看美国的作家: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布雷思特(bryant),则反对传统的文化思想,反对旧的封建殖民主义的思想,追求浪漫主义情怀,在这点上看来,英美文学在浪漫主义的情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浪漫主义情怀相同的特色对美国的文学做深入的了解,就会很容易发现,英国的文学对于美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很多美国作家跟英国作家都处于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以有着很多相似的优秀文化传统道德。
毋庸置疑,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起源于新英格兰的(transcendentalism)超验主义,表露的是不讲逻辑,不讲系统,只强调超越理性的感受,超越法律和世俗束缚的个人表达;呼吁文化复兴,反对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相信精神上的超越,相信无所不能的善的力量,强调善为万物之源。
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
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浪漫音乐是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潮流。
它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
西方美学观念的历史浪漫主义的审美特征描述如下:浪漫的美是强烈的感情和充满激情的美学系列是一种集中的无拘无束,充满激情的精神美奇迹,无限,神秘和神秘多样性的美丽是幻觉,优雅和力量量、距离、冲突、痛苦等于一体的效果强烈的美。
也就是说,浪漫主义音乐的美学特征可以包罗万象,但是又有迹可循,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观性。
具体到音乐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往往更加注意音乐创作中主观情感的宣泄,即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心中充满了写照。
虽然浪漫主义继承了传统,但却在不断创造新的,通过促进个性化,使个人主观情感内容得以体现。
在创作过程中中,故事往往是自己真实经历或主观臆造,但是通过对主人公个对性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将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未来的美好未来的憧憬之第二、具体到音乐作品,浪漫的音乐是从中汲取的来自人民和人民,特别是城市,民俗故事和广为流传的未成年人是作曲家的创作材料。
而浪漫主义在当时,欧洲国家的政治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活水平最低通百姓更是饱受战争的荼害,苦不堪言。
表现在音乐作品中的民宗族意识空前强烈,音乐作曲家更加关注时代,赋予爱国主义在音乐作品中,为了提高民族凝聚力,赢得战争带来了极大的鼓舞第三、具体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由于理想与现真正强烈的对比,作曲家更喜欢专注于自然,在美丽的大在自然中,你会沉默片刻,音乐柔和悦耳,云层像水一样流淌。
并表达您的想象力,共创美好未来。
在浪漫时期,人们的心灵和生命都在现在现实的痛苦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交织在一起,作为音乐创作。
必要的元素,旋律的创作也必须表现出抒情性。
第四、幻想性。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推进,浪漫主义音乐也不断发展,政治动荡,社会残酷,人们很难找到希望的曙光,而且浪漫的作曲家痛恨当时的深水,变得更加沉寂为了美丽,通过个性和情感的浪漫主义,它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让人们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浪漫主义世界。
从《梅杜萨之筏》看浪漫主义绘画的美学特征
83文/何 琳内容提要:法国浪漫主义绘画在世界画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法国画家籍里柯(Theodore Gericault,1791-1824)是当之无愧的先导,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他于1819年创作的油画《梅杜萨之筏》,被认为是浪漫派绘画艺术的宣言书,对后世的绘画艺术思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绘画因题材的新奇多变、个性的强烈鲜明、情感的汹涌澎拜和色彩的丰富表现力,给当时的画坛带来强烈的震撼。
同时,也遭到古典主义画派的猛烈抨击……关键词:浪漫主义;《梅杜萨之筏》;籍里柯;美学特征浪漫主义(Romanticism)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首先在德国兴起,继而在法、英等国发展、盛行的艺术思潮。
其产生的哲学基础是这一时期流行的德国古典哲学和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空想社会主义,它强调主观、天才和灵感,以及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浪漫主义画派也是法国大革命催生的社会思潮产物,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兴起于法国画坛的一个艺术流派。
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后,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步确立,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强调自我个性、注重个人情感。
一些知识分子往往把激愤的心情和希望都寄托于一些英雄人物或遥远的异国,眼中充满了对新世界与新秩序的渴望。
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思想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对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强调,成为浪漫主义的核心思想。
这时期,以达维特、安格尔领衔的新古典主义已逐渐退化成对古代艺术的机械模仿,演变成学院式的僵化风格,同时代精神格格不入,成为束缚艺术发展的绊脚石。
浪漫主义绘画随之应运而生,它强调个性与主观感情、求新求奇、拓展色彩的表现力,这也成了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基本特征。
画家籍里柯是法国反抗古典派绘画的第一个画家,也是浪漫主义绘画的奠基人。
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拿破仑政变和波旁王朝(B o u r b o n)复辟。
其热情洋溢、充满思想和矛盾痛苦的绘画作品,正是这种时代精神转变的反映。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浪漫主义文学, 特征①强烈的主观色彩,偏爱表现主观思想,注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重主观,轻客观和重自我表现,轻客观模仿。
②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尤为突出)作者们喜欢将自己的理解人物置身于纯朴宁静的大自然中,衬托现实社会的丑恶及自身理解的美好。
③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想象比较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朴素自然。
④注重艺术效果:异国青岛情调、对比、夸张、人物形象的超凡性。
一、德国文学: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耶拿派:①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②1798年到1800年间,他们创办的《雅典娜神殿》杂志上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海德堡浪漫派:①19 世纪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
②功绩: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都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海涅】在浪漫主义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
《论浪漫派》:它的发表,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早期代表作。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抒情长诗)后期代表作。
抒发了对德国封建制度和停滞的社会现实的仇恨与憎恶。
霍夫曼和莎米索的创作充满了神秘和怪诞的色彩。
二、英国文学:湖畔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①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②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莱尔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金钱关系。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抒情歌谣集。
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抒情歌谣》与柯勒律治合作。
【柯勒律治】喜欢描写超自然的人与事。
代表作《古舟子咏》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雪莱】雪莱注重对未来的描绘。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百科名片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
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
简介浪漫主义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浪漫主义宗旨与“理”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
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
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编辑本段]兴起虽然浪漫主义精神有着悠久的的历史,但浪漫主义的兴起,却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时期。
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对个性解放的要求,是政治上对封建领主和基督教会联合统治的反抗,也是文艺上对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反抗。
启蒙运动在政治上为法国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在文艺上也为欧洲各国浪漫主义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但是,法国革命胜利后所确立的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却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
“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恩格斯)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正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对法国革命的后果以及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普遍感到失望的一种反映。
[编辑本段]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
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由“浪漫的”(Romantic,罗曼蒂克)这个形容词演化而成的。
浪漫主义
三人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强调了天才﹑崇高和主观的能动性,提高了人
的尊严感和对自由的追求,给文学艺术插上了 驰骋想象的翅膀。 ★对主观作用的夸大,使人神同一,自然与精神 同一,使浪漫主义走向神秘主义。 (美国的超验主义)
西欧
北方 德国 土地贫瘠, 阴沉多雨,
较广的生活乐趣,较少的思想强 度,安于奴役,取偿于气候之美 和艺术爱好 滋长忧郁感和哲学的沉思,对痛 苦的关怀>对欢乐的关怀,想象 更加丰富,不能忍受奴役,女性 得到尊重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的出现 德国﹑英国、法国的浪漫 主义 共同特征﹑评价及其影响
浪漫主义的出现
时间: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代背景:
⊙政治革命:法国大革命 → “理性王国”未实 现 ⊙精神革命: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具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不满现实, 寄希望于理想的世界,企图通过对理想世界和 理想人物的创造,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
济慈美学评价
济慈认为诗人笔下的形象必须平淡自然,要寓 形象之美于含蓄沉静之中,避免直露浅薄。 平淡自然是一种文学风格,毕竟不是文学本质, 有失偏颇。 创作中,诗人作为“主体”应当尽量少介入, 尽量从作品中把自己隐退,让诗歌本身的美学 价值表现自己。(审美距离) 通过减弱诗人的主体,强调了诗歌的抽象和纯 美的品性。对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和艾 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他把诗歌看做是宗教的不同形式,写诗是为 了歌颂上帝。“即诗的题材就是通过世俗事 务而隐约地暗示较高的精神的世界的光辉”。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外美术史名词解释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肌理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
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
探析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以舒曼李斯特为例
9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5代的作曲家在古典创作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大加扩展,旋律线条变得更加流畅,节奏更加轻快活泼,从结构上看,旋律的乐句组成不再是固定形式,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使得音乐的旋律线条更加流畅,与古典主义时期古典乐派的均衡、完整的旋律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区别。
除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旋律是古典主义晚期旋律发展的延续,特别是在舒伯特的影响下,许多器乐作品的主旋律都极具歌唱性,旋律更富歌唱性,也为歌唱表演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旋律地位直线提升。
(二)和声方面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多建立在大小调七音阶的和弦上,尽管听觉上是不和谐的,但强调了功能和声的色彩变化,在音乐和声表现力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和声方面逐渐完善,对不协和音程的使用,如七和弦、九和弦经常出现本音转调从而获得特殊的效果,音乐相比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更具戏剧性和更新颖的听觉艺术。
(三)速度方面随着自由奔放的时代,浪漫主义音乐的速度不再受传统节奏的限制。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非常喜欢自由的速度。
对于自由速度,主要是指行为人在演奏自由速度时,如果在一小节出现抢拍,可以在另一小节进行弥补。
不管速度快还是慢,都要用于极具个性化的方式来应对。
速度的自由处理通常因力度的变动而变化,即速度加快与之对应的力度也会逐渐增加,速度减慢,对应的力度逐渐减弱。
这种夸张的音乐创作方式被浪漫主义时代艺术家们所广泛推崇。
(四)曲调方面浪漫主义时期的曲调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从曲调风格来说,此时期的音乐民族特色浓烈,创作出悠扬绵长的旋律,艺术家经常就地取材采用本民族的民间歌谣、民间舞曲以及民间神话等。
不同的民族社会主义国家都需要不同的民族音乐精神,因此要求各个民族的音乐家都着力于对自己民族的音乐特点加以研究。
此外,浪漫主义时代的音乐歌曲中也带有强烈的描写式特点,往往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的景色的描写和对音乐的模仿等。
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一)舒曼的美学思想罗伯特•亚历山大•舒曼(Rober Alexander Schuman)生于1810年6月8日的德国小镇茨维考,并于1856年7月29日逝世,浪漫主义时期杰出钢琴家、作曲家以及音乐评论家。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1 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浪漫主义美学作为一种文化美学,它更像是一种艺术效果,特别是变换了西方文化史和艺术史上的审美观,主要创作了一种幻想温暖的浪漫氛围,通过其多样的形式和方式,表现出情感和思想上的本真和强烈的内在关系,它可以放大一种柔和而细腻的情感,以宣泄炽热的激情。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可以充分表现出女性的精致与优雅,它的精神特质在于追求和平美景,表现出对人生的美好愿景,唤醒人对神话与凡间情感的魔力,让人们深切的体验生命的意义所在。
用她的审美观照亮世间的真理,而每一个真实的时刻,就好像神话中的某个物语,都会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热爱生活的渴望,点亮灵性上的美丽。
通过历史,用浪漫主义文化丰富了社会现实生活里对极致美感的探索,以有灵性的女神、浪漫情怀来照亮当代文化生活。
女性浪漫主义,通过激昂而深情的语言艺术,更加突出了焦点,让浪漫主义宣扬高雅、灵动、柔情的精神。
女神的浪漫主义美学,就是要突出一种优美的精神美,让我们在现代浮躁的环境中,一起去追求真实的审美,一起让精神温暖我们彼此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艺术文化学院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升本)
姓名:赵秀克学号:201014090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及价值
——以西方浪漫主义文艺为例
摘要: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欧洲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急剧过度,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文艺领域也有了新的变化,浪漫主义应运而生,新时期新艺术思潮的出现往往具备自身的艺术特征,浪漫主义以个人情感的自由抒发,主观情感的强烈表达,并且注重想象兼以夸张的表现手法,着重于描写自然等。
艺术特征之中包含了浪漫主义自身的美学特征,这种美学特征在各个学科中表现出了各自的色彩,对各个学科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重要的艺术创作价值。
关键词:浪漫主义、美学特征、价值
浪漫主义一词可以追溯到古法语词ROMAN,而这一词更古老的形式则是Romans和Roman t①,反对古典主义的精神桎梏,区别于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描绘,浪漫主义以其鲜明的美学特征成为西方美学、文艺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独特的美学魅力征服了十九世纪的艺术家、美学家,他们对浪漫主义情有独钟,无论是在文学还是美术、音乐方面都有独到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的显现。
一、强调个人情感主观表达,寻求个性解放。
浪漫主义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
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至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②。
古典主义所推崇的典雅高贵风格成为新时期思想的羁绊,美学、文艺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恰逢法国大革命爆发,革命不仅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影响,而且也带来了激烈的思想文化斗争,“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迅速在欧洲传播,个性解放、个人独立的强调使得艺术家们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全面的展现了个人的主观情感表达:雪莱的抒情诗,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散发着强烈的个人主观情感,个性特征明显;
①《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壁德著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2页
②《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雨果的小说在描绘故事、展现精彩的情节之余个人的组管情感倾向不言而喻;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动听的旋律中能够聆听到个人主观情感的宣泄;席里柯的绘画也特殊的自身情感描摹成为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
二、追求心灵自由、发挥自由想象的精神创造。
浪漫主义在强调个人主观情
感表达,寻求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极力追求“自由化”:自由的心灵、自由的想象、自由的精神创造,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依旧是对古典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把古典主义时期人们受教条规则所压抑的思想全部释放出来,摘去原来的镣铐,让人们伴着自由精神下美学思潮尽情的舞蹈。
各种文艺活动自由的开展,所以这一时期文艺界的艺术家们,打开自己的心灵让其尽情的挥洒出自由的个性色彩,德国著名浪漫主义理论家、文学批评家弗·施莱格尔在他的著作中提出“浪漫主义的诗是无限的自由的”。
他这样写到:“惟有浪漫主义是无限的和自由的,浪漫主义承认诗人的任凭兴之所至是自己的基本规律,诗人不应当受任何规律的约束。
浪漫主义诗的样式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而且应当是浪漫主义的。
”③。
雪莱的诗剧《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正是自由想象下的杰作,通过神话描写反映出当时人们心中追求自由的典型;在济慈的理论中他特别强调了自由想象,他如是说“想象是真实的——想象所攫取的美必然是真实的——不论以前存在过没有……因为我们认为一切的激情与爱情一样,在他们崇高的境界里都能创造出本质的美——想象可以与亚当的梦相比——他一觉醒来发觉它是真实的。
④
三、注重夸张对比的美感表达方式,重视丑的美学价值。
古典主义时期的文
艺创作除了其主要内容推崇高贵典雅的古典文化以外,仍需遵循相应的创作规律,表现在戏剧创作中则是要遵循“三一律”的创作方法;美术创作中则主要在院派风格的控制下遵循特定的绘画规则。
相应的浪漫主义之后的现实主义则强调必须要真实的表现现实环境,并且要具有追求客观统一的典型性,反而陷于一种的机械的复制,缺少了文艺创作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所以浪漫主义的自由想象加之夸张、对比的美感成为艺
③《西方文论》张玉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第142页
④《西方文论》张玉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第152页
术特色之一,司汤达在他的文艺理论中号召学习莎士比亚,反对古典主义的“三一律”;雨果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丑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⑤席里柯的代表作品《梅杜萨之筏》运用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将人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生死的对比作了浪漫主义的修饰方法,其美学特征更是具体的展现出来。
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也是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的典型代表。
四、浪漫主义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向往人类的自然状态,歌颂自然之美。
这一美学特征仍旧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人们思想受到控制有关,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人们思想意识存在于固定呆板的环境中,毫无自然之美感,并且现实社会中存在着一些丑陋的现象。
所以浪漫主义者把自然作为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他们寄思于自然,希望能够从自然中得到精神心灵的释放,实现自由。
英国浪漫主义理论家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即可怡情又可益智“。
⑥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时期诸多描会自然的艺术作品:济慈的抒情诗《夜莺颂》以夜莺的歌声唱出自然世界中的快乐;
浪漫主义绘画中对自然地描绘则更加明显:瓦朗西安纳的《湖畔的暴风雨》由透视法产生的空间感,相比高山城堡显得微妙,倾泻而下的雨水十分清楚却有带着些浪漫主义的神秘;康斯太布尔的《麦田》、柯罗的《蒙特枫丹的回忆》都表现出了自然界朴素平时的美感,使得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在画布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集中表现在以上四个方面,浪漫主义之所以延续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种美学特征的艺术魅力是重要的原因,虽然浪漫主义后期逐渐衰落,并且为现实主义所代替,但浪漫主义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是重大而又深远的,浪漫主义的美学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浪漫主义是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延伸,是对“人”的价值的提升。
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在文艺创作上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文艺,但其主旨精神是提倡人文主义精神,把人文主义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反对原来
⑤《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67页
⑥《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第166页
固有神权精神,而浪漫主义虽然提倡回到“中世纪”并且经历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洗礼,但浪漫主义却是对人文主义的延伸,它所提倡的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个性解放以及个人情感的主观表达,正是对于人文主义在十九世纪的新的解读,也是对人文主义人权的新的尊重,因此在西方思想发展史,文艺创作思想中有重要的影响。
其次,浪漫主义是对艺术表现能力的新型扩展,为艺术创作提供给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表现手法。
古典主义的创作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其固有的创作规律,使得很多艺术作品呈现出呆板的模式,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创作的思想发展。
浪漫主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原有的艺术创作模式,艺术创作者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而且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运用夸张、对比等新型创作技法,创作出更多新颖的艺术作品。
浪漫主义文学、绘画、音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
再次,浪漫主义对自然的赞颂使得人们开始真正的关注自然,以自然为一种精神寄托,并且对文艺创作中的“自然状态”有引导作用。
浪漫主义所强调的自然是继承了卢梭所提出的“回到自然”的理论,并且在其艺术创作中有更多的歌颂自然、描绘自然的作品。
浪漫主义对自然的描绘对于后世的艺术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尤其在美术领域中对后来的印象主义画派所强调的“走出画室”到自然中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开启了西方艺术对自然认真审视的新纪元。
浪漫主义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流派运动,具有其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表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但浪漫主义作为文艺史的问题仅局限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正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浪漫主义发挥出的艺术魅力,表现出的美学特征成为人类美学史、艺术史上光辉的一页。
参考书目:
【1】《西方文论》张玉能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9月第1版
【2】《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人们文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第7次印刷
【4】《西方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张石森刘娟主编远方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5】《卢梭与浪漫主义》(美)欧文·白壁德著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