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恙虫病6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6例临床分析黄兴国;庄桂龙;詹雨林【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16)3【摘要】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诊治特点。

方法 :对恙虫病 6 6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以农民多见 (75 8% )。

本组发病前均有草地等野外活动史。

发病在 9~11月份。

临床以发热 (10 0 0 % )、焦痂及溃疡 (81 8% )、淋巴结肿大 (72 7% )、皮疹(39 4 % )和肝脾肿大 (47 0 % )为主。

辅助检查可出现WBC升高 (2 7 3% ) ,血沉增快 (84 8% ) ,尿RBC阳性 (4 5 % )及蛋白阳性 (4 5 % ) ,外斐反应阳性 (90 9% ) ,ALT升高 (5 9 1% )等。

误诊 2 7例。

均用强力霉素、氯霉素、氧氟沙星等治疗 ,治愈率98 5 %。

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1例。

结论 :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复杂 ,误诊率高。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做到早诊断。

【总页数】3页(P144-145)【关键词】恙虫病;诊断;治疗;临床资料;血沉;禁忌证【作者】黄兴国;庄桂龙;詹雨林【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3.2【相关文献】1.恙虫病: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 [J], 熊东亮2.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及护理分析 [J], 赵江丽3.53例恙虫病临床诊治分析 [J], 邓美云;廖献彩;蔡孙淑芳4.安宁地区恙虫病73例临床与实验室诊断分析 [J], 许文艳;刘秋红;马云麟5.海口市某医院330例恙虫病流行和临床特征分析 [J], 邝仕成;吴彪;陈贻彪;高浩然;刘水;王凯新;冯臻;聂靖宇;肖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及护理方式探讨

6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及护理方式探讨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约0.05冤曰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包括退热时间尧焦痂消退时间以及头痛缓解时间分别
为渊2.26依0.35冤d尧渊8.16依1.35冤d尧渊3.40依0.64冤d袁较对照组明显更优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渊P约0.05冤遥 结论 通过对
恙虫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袁可较好促进恢复袁严密得观察患者病情袁积极有效地对病原进行治疗并采取有效的临
系统医学 201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年 10 月第 4 卷第 19 期
窑 临床与护理 窑
DOI:10.19368/ki.2096-1782.2019.19.147
60 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及护理方式探讨
冯素兰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感染科袁江苏盐城 224100
[摘要] 目的 探究总结对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护理要点遥 方法 选取该院 2016 年 10 月要2018 年 12 月收纳
FENG Su-lan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Yanfeng Dafeng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analysis and nursing points of patients with scrub typhu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tsutsugamushi disease admitted from October 2016 to December 2018 in the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31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re鄄 ceived overall car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fferences in nursing satisfaction, complication rate, and time to symptom relief in patient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55% (29/31),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5.86% (22/2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字2= 12.077袁P约0.01).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2 cases. There were 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鄄 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约0.05). The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in鄄 cluded the time of fever, the time of eschar regression and the time of headache relief were (2.26依0.35)d, (8.16依1.35) d, (3.40依0.64) 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约0.05). Conclusion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with tsutsugamushi disease, it can promote recovery, strictly obser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ctively and effectively treat the pathogen and take effec鄄 tive clinica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measures, which is the key to cure tsutsugamushi disease. [Key words] Tsutsugamushi disease; Clinical observ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恙虫病45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45例临床分析

03
需要加强恙虫病的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和 重视程度。
对预防和控制恙虫病的建议
01
加强恙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 发现和控制疫情。
02
针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开展 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
提高预防意识和能力。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提高对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03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预防和控 制恙虫病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 常。
诊断:重症恙虫病。
治疗:给予多西环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给予对症治 疗(如机械通气、透析等)。
结局: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多器官功能衰竭得到纠正, 出院后继续服用多西环素和阿奇霉素14天。
06
研究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01
恙虫病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和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减少, 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
治疗: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并给 予对症治疗。
患儿男,7岁,因发热、淋巴结肿 大、皮疹等症状入院。
诊断:恙虫病。
结局:患儿症状逐渐缓解,肝功 能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服用阿 奇霉素3天。
案例三:孕妇恙虫病病例分析
01
02
03
患者女,28岁,因发热 、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症状入院。
恙虫病的对症治疗
01
高热
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可使用退 热药物。
02
03
咳嗽
呼吸困难
止咳祛痰药物,如复方氯化铵合 剂等。
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恙虫病的并发症治疗
脑膜炎
给予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地塞米松等, 严重者需进行外科干预。

26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26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26例恙虫病临床分析恙虫病(Scrub Typhus)是一种由恙螨叮咬传播的急性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螨虫带菌后咬人而传播。

恙虫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如中国、日本、韩国、泰国、印度等。

该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本文将介绍26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

1. 病例一:患者男性,21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体格检查发现肺部啰音,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肺炎。

2. 病例二:患者女性,32岁,主要症状为高热、皮疹、恶心、呕吐,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减少,临床诊断为恙虫病。

3. 病例三:患者男性,4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腹痛、便血,腹部CT发现脾脏肿大,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脾功能异常。

4. 病例四:患者女性,27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全身皮疹、淋巴结肿大,血液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临床诊断为恙虫病淋巴结炎。

5. 病例五:患者男性,38岁,主要症状为高热、乏力、肝肿大,血液检查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肝功能异常。

6. 病例六:患者女性,5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心悸、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为恙虫病心肌炎。

7. 病例七:患者男性,29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咳痰,胸部X光显示肺部浸润阴影,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肺部感染。

8. 病例八:患者女性,30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腰痛、肾小球炎,血液检查显示尿常规异常,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肾脏受累。

9. 病例九:患者男性,42岁,主要症状为高热、腹泻、血尿,肠镜显示结肠溃疡,临床诊断为恙虫病伴结肠炎。

10. 病例十:患者女性,35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剧痛、关节肿胀,关节液检查发现炎症反应,临床诊断为恙虫病关节炎。

11. 病例十一:患者男性,39岁,主要症状为高热、嗜睡、意识障碍,脑电图显示脑电活动异常,临床诊断为恙虫病脑炎。

12. 病例十二:患者女性,28岁,主要症状为高热、眼结膜充血、视力模糊,眼科检查发现角膜水肿,临床诊断为恙虫病眼部感染。

儿童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

儿童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
讨 论 恙 虫 病 是 一 种 自然 疫 源性 疾 病 , 鼠
收稿 日期 :2 0 1 4 — 1 2 — 2 O 作者简介 :马秀月 ( 1 9 7 0 ~ )女 ,大学本科 ,主治 医师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 1 9 年。

例 ,胭窝 3例 。 4 .辅 助 检查 :人 院患 儿 均行 血 常规 、生 化 的
检 查 。 外 周 血 象 白细 胞 < 4 . 0×1 0 9 / L者 1 5例 ,
4 . 0~1 0 . 0×1 0 9 / L 2 9例 ,> 1 0 . 0×1 0 9 / L者 2 5例 ;血
4 2 ℃ 8 例 (1 1 . 6 % ), 3 9 2 . 1 %) ,< 3 9 o C 2 5例 ( 3 6 . 2 %) ,热型 为弛 张热 2 9 例 ,不规则热 2 6例 ,稽 留热 1 4例 ,来 院前已 发热 ( 1 ~1 0 )d ,平均 7 . 5 d ,其 中 2 5 例人院时病 程超 过 l 周 ,伴 随有畏寒 、寒战 2 5例 ,咳嗽 1 8 例 ,眼 睑 浮 肿 1 9例 ,双 下 肢 浮 肿 1 2例 ,呕 吐 1 例 ,抽搐 2例 ,头疼 、嗜睡 1 例 ,气促 3 例 ,肝 肿大 2 2例 ,脾 肿 大 2 3例 。 ( 2 ) 焦痂或溃疡 全部病例均发现有 焦痂或溃 疡 ,从 米 粒 大 到 直 径 l e m 左 右 ,均 只 发 现 一 处 焦
恙虫病是 由恙虫立克次体感染所 引起 的一种 急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 、焦痂 ( 或溃疡) 、淋 巴 结 肿 大 、皮 疹 、肝 脾 肿 大 为 特 征 。 常并 发 多 器 官功能损害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易造成误 诊和 漏诊 。为提高对d , J L 恙虫病诊治水平 ,现对 我院 儿科 2 0 1 1 年 1 1 月一 2 0 1 4年 1 0月年收治 的 6 9例 d , J L 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临床 资 料 1 . 一般 资 料 :诊 断恙 虫 病 患儿 共 6 9 例 ,其中男 3 l 例 ,女 3 8 例 ;年龄 < 3 岁 1 5 例, ( 3 ~ 7 )岁 2 1 例 , ~l 4岁 3 3 例 ;发病季节 ( 5~ 7 )月 1 8 例, ( 9~1 0 )月 4 5 例 ,l 1 月 6例 。其 中2 0 1 1 年 1 1 月一 1 3年 1 O月 3 3例 ,2 0 1 4年 3 6 例。1 例来 自市 区,余患儿均来 自农村。追问病史 均有 草地 或 田间活 动史 。 2 .诊 断标准 :根据 《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的 恙虫病诊断标 ” ,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及 临床表现 ( 发热 、皮 肤焦茄 或溃疡 ,局部 和全身 淋 巴结 肿 大 、全身症状等) 。 3 .临床表现 :( 1 ) 全部患儿均有发热 ,4 1 . 1 ℃

恙虫病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例临床分析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螨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

近年来,恙虫病例的增加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病例的临床分析可以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用的参考。

一、恙虫病的临床表现恙虫病是由恙螨咬伤所致的病毒性感染,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和皮疹等。

病程一般为3-14天,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1. 发热:多数恙虫病患者在感染后数天到一周内出现发热,通常持续2-7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体温高达39-40℃。

2. 头痛:恙虫病患者常出现头痛,尤其是在发热之初。

3. 肌肉疼痛:恙虫病患者可出现肌肉疼痛,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肌肉无力以及肌肉痉挛等。

4. 皮疹:少数恙虫病患者可出现皮疹,表现为红疹、斑丘疹或小疱疹等。

二、恙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恙虫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恙虫病病原体可通过血清学检测、病毒学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明确诊断。

恙虫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以及抗病毒药物。

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恙虫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使用支持治疗、补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三、恙虫病的预防和控制1. 消灭恙螨:“恙虫”主要通过恙螨(即主要宿主为小动物,异虫主要寄生在采食恙螨的动物体内)叮咬传播,因此,恙虫病的预防控制首要是消灭恙螨,包括采取环境清洁措施、毒剂灭茬、卫生宣传和科普等。

2. 预防叮咬:“恙虫”是由恙螨叮咬而引起的,因此,在预防叮咬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如穿长袖衣服、长裤、戴帽子等。

3. 个人卫生健康:在恙虫病的预防中,个人卫生是相当重要的,应养成卫生习惯,保持室内卫生,勤洗手等。

四、恙虫病的疫情分析恙虫病是一种仍在发展中的传染病。

据2019年卫健委最新发布数据,全国共报告恙虫病例数为14442例,较去年同期上升100.17%。

区域分布上,恙虫病疫情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尤以浙江、福建、广东、江苏、山东为主。

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自然界的因素和人类的活动因素,如气温升高、森林改造等。

6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分析

6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分析

68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1-01-13T14:11:11.2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9月18期作者:张箭[导读] 探讨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救治率。

张箭(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699)【摘要】目的:探讨恙虫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提高临床救治率。

方法:对医院传染科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8例恙虫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A组(氯霉素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组)29例、B组(多西环素治疗组)24例及C 组(氯霉素治疗组)15例,比较3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氯霉素联合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组与单纯盐酸多西环素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氯霉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氯霉素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是确诊恙虫病的关键;对患者应选择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病因治疗基础上积极治疗并发症,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救治率,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恙虫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恙螨为传播媒介。

我县地处滇南地区,每年均有散发病例收治。

恙螨幼虫叮咬人后患者出现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由于叮咬部位常常很隐匿难以发现,如果医护人员缺乏经验或者体格检查不彻底,容易出现误诊,延误治疗而发生严重后果,甚至死亡,临床调查显示其致死率约为6%[1]。

所以,笔者对3年来收治的68例恙虫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发病特点及诊疗措施进行探讨,减少漏诊、误诊率,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传染科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68例恙虫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氯霉素联合盐酸多西环素组(A组)29例,盐酸多西环素组24例(B组)及氯霉素组(C组)15例;患者男38例,女30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8.4±3.5)岁,病程1~4周,平均病程(1.9±0.6)周。

恙虫病病例分析

恙虫病病例分析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方案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
氧疗和呼吸支持
02
对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的患者,给予氧疗和呼吸支持,如
面罩吸氧、机械通气等。
抗感染治疗
03
针对恙虫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风险预测和应对策略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
患者发病前有明确的野外作业史 和恙螨幼虫叮咬史。
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高热、皮疹、焦痂和淋巴 结肿大等恙虫病的特征性表现。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降 低,肝肾功能异常;血清学检测恙 虫病东方体IgM抗体阳性。
02
实验室检查与结果
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测
血常规检测
针对患者的高热、皮疹、焦痂等症状,采取相应的对症处 理措施。例如,使用解热镇痛药控制体温,外用药物缓解 皮疹瘙痒等。
器官功能支持
对于出现心肺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及时采取器官 功能支持治疗,如机械通气、血液透析等。这些措施对于 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
总体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
治疗效果评价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原体清除情况等方面综合评价治疗效果。一般来 说,经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痊愈。
治疗方案选择与效果评价
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比较和选择依据
常用抗菌药物
针对恙虫病,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多西环素、氯霉素、四环素等。这些药物在体外实验中 均表现出对恙虫病东方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方案比较
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疗效、安全性、耐药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例如,多西环素与氯霉 素相比,疗效相似但副作用较小,因此常被作为首选药物。然而,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 人群,需要谨慎选择药物。

62例恙虫病临床治疗分析

62例恙虫病临床治疗分析

62例恙虫病临床治疗分析
谭填英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药》
【年(卷),期】2012(032)006
【摘要】目的了解恙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及误诊情况,以便提高恙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62例恙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恙虫病的发病季节为全年发病,但5至10月为多见,以7至8月为发病高峰期,多数有草丛、树林接触史.62例患者均有发热(100%);皮肤焦痂或溃疡(100%),淋巴结肿大(72.58%),头痛(58.06%).病程初期有结膜充血(93.5%),病程长者均并发多脏器损害,受损器官最常见有血液系统、肝、心脏、肾等.辅助检查:白细胞多正常或偏低,外斐试验阳性.氯霉素治疗效果较好,无死亡病例.结论恙虫病临床特征突出,但必须详细询问,认真体格检查.易并发多脏器损害、易误诊.对于本病早期诊治是关键,用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总页数】2页(P452-453)
【作者】谭填英
【作者单位】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76.2
【相关文献】
1.34例恙虫病临床治疗分析 [J], 杨岘
2.恙虫病28例临床治疗分析 [J], 莫习文
3.89例恙虫病临床治疗体会 [J], 武常峰;韦全剑
4.恙虫病110例临床治疗分析 [J], 徐月球;吕贤乐
5.恙虫病40例临床治疗分析 [J], 秦海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恙虫病58例报告及误诊分析目的探讨恙虫病误诊原因,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对我院自2012~2013年收治的58例恙虫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

结果入院初步诊断恙虫病25例,误诊有33例,误诊率达57%;该病早期易误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支气管肺炎、血液病、急性胃肠炎、胆囊炎、药物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律失常等疾病。

33例误诊病例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恙虫病特异性焦痂确诊,其中12例外斐试验阳性;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

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易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对本病应高度重视,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体格检查,合理分析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多科会诊,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恙虫病及减少误诊极其重要。

标签:恙虫病;发热;误诊;胃肠炎;胆囊炎恙虫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叮咬处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特征,表现多样、复杂、合并症较多,本地既往发病少,近年来发病增多,医务人员对该病缺乏认识,一旦发生本病,容易误诊。

我院在2012~2013年共收治恙虫病58例,其中入院时收入内科33例,均误诊,首诊误诊率达57%,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生活在农村,其中男25例,女33例;年龄33~82岁,平均48岁;诊断按照第7版《传染病学》标准[1],发病在10月2例,11月53例,12月3例,发病高峰为11月;所有病例否认既往有血液、心、肝、肾等疾病史。

1.2 临床症状体征所有病例均有发热,体温在38.0~41.0℃,呈稽留热或弛张热,伴明显头痛及全身酸痛。

其中伴咳嗽、咯痰26例,呼吸困难4例,胸闷、心悸16例,腹痛、呕吐、腹泻7例;便秘1例;神志恍惚、重听4例。

主要体征:伴有肝脾肿大者8例,均无压痛。

伴结膜充血12例。

肺部湿罗音5例,墨菲征阳性5例,脑膜刺激征阳性5例,相对缓脉14例。

58例均可见一个焦痴或溃疡,皮损分布于颈段8例,腋窝及胸腹背部12例,腹股沟、会阴部38例;皮损附近有淋巴结肿大,多在腹股沟、腋下,大小不一,个别大于2cm,活动性好,有压痛6例,伴有皮疹18例,为充血性暗红色斑丘疹,多发生在胸腹背部,少数可发生于四肢。

恙虫病45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45例临床分析

研究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方法,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 识和防控能力。
研究目的和方法
研究目的
通过对4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进行分析,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诊 断及治疗方法。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总 结和分析。
02
恙虫病的概述
恙虫病的定义
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 病东方体引起的一种 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 病。
0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对45例恙虫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 析,发现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以高热、淋巴结 肿大、皮疹、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结论
恙虫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其临床 表现多样,但以高热、淋巴结肿大、皮 疹、肝脾肿大等为主要表现。
在治疗方面,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等抗生素 是治疗恙虫病的首选药物,疗效较好。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表 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等进 行比较和分析,探讨恙虫病的临 床特点和规律。
总结归纳
通过对病例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归 纳,提出针对恙虫病的预防和治 疗措施,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04
临床分析结果
临床诊断结果
发热
45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其中30例患者体温超过39℃。
皮疹
35例患者有皮疹表现,其中20例为特异性皮疹,表现为焦痂或 溃疡。
淋巴结肿大
25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其中15例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总数低于正常值,20例患者淋巴细胞比例明显
升高。
肝功能
02
1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
肾功能
03
10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5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合并多脏器损害56例临床分析
四、误诊情况
患者来本院治疗前均在当地卫生院或医院就诊治疗2~3次,先后误诊为上感、气管炎、肺炎、伤寒、麻疹、败血症等多种疾病,经治不愈转来我院。在院外治疗7~39天,平均14.8天。
患者入院时误诊为上感、气管炎、肺炎各9例,心肌炎5例,肝炎2例,脑炎3例,肾综合征出血热1例,胃肠炎1例,误诊率达69.6%,多于入院后2天确诊,个别病例误诊长达5天之久。
讨论
恙虫病立克次体对人体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其基本病理变化是广泛的小血管炎,导致器官的急性间质炎,血管性炎与血管周围炎,使实质器官充血,水肿,细胞变性以致坏死。由于全身的小血管广泛受损[2],即表现为各脏器的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本组病例均有2个以上脏器受损(100%),3个器官受损7例(12.5%),4个器官受损26例(46.4%),5个器官受损12例(21.4%),6个器官受损5例(11.1%),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7例(12.5%),而最为常见受损的器官有肺(75%)、血液(69.6%)、肾脏(62.5%)、心脏(35.7%),损害率达35.7%~75%。
由于诸多器官受损,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症状不典型,常造成误诊。本组有3例以头痛、颈部抵抗、病理征阳性、脑压高达230~300mmH2O而误诊为脑炎。因此,高热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者不可忽视。由于恙虫病并发间质性肺炎较普遍,早期就有咳嗽、咳痰呼吸系统症状外,胸片检查有肺炎的改变,本组误诊为肺炎和气管炎各9例,提示恙虫病肺部损伤应警惕。尿的改变在本组病例中阳性率达57.1%,且出现早,应与泌尿系感染相鉴别。本组有2例白细胞<1.6×109/L,且在入院前未使用过使粒细胞降低药物,这在国内属于罕见,极易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恙虫病有多脏器损害的特点,从而引起高度重视,有可能最大限度降低误诊率。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目的:探析恙虫病的临床诊治与预后。

方法:随机抽选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5年12月治疗的60例恙虫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四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50例患者的叮咬部位出现溃疡或者是焦痂。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7%,对照组是9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 3.3%,对照组是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脏器器官功能损伤发生率是36.7%,对照组是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恙虫病的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以皮肤溃疡与焦痂为主要临床症状,且患者多存在多脏器损伤,临床治疗中多选择四环素进行治疗,在保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签:恙虫病;临床症状;淋巴结肿大;多器官损伤恙虫病又名为丛林斑疹伤寒,主要以恙虫病东方体为主要病因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毒血症、淋巴结肿大、叮咬部位焦痂、溃疡、发热、皮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一旦诊治不及时,会引发肺、心脏、血液系统、脑、肝、肾等的器官脏器损伤,严重时,患者会存在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患者死亡[1]。

以前,恙虫病仅出现在南方,后出现在北方地区,且近几年,恙虫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具备显著的地区性与季节性,一般情况下,恙虫病是在5月份出现,6-9月的发病率最高,但也存在冬季型与全年型[2]。

恙虫病临床诊断中的误诊、漏诊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3]。

笔者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恙虫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统计分析恙虫病的临床诊治,现将探究经过与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60例恙虫病患者,均满足《传染病学》中恙虫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60例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60例恙虫病的临床观察及分析

支撑 ,修复后牙齿的形态很难令人满意,甚至出现牙周炎等并发
症 ,对 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些程度 严重 的牙槽 嵴者在 行牙槽 嵴修 整术后 ,应该 根据 邻近牙 齿 的实际情 况 ,对 相应 的固定 方法进 行合 理的选择 ,当邻近
牙的功能良好时.联冠方式是最佳方式,该治疗方式可以使基牙的
3讨 论
抗力增加,相关文献报道称冠延长术时牙槽嵴的实际高度应保持距
参考 文献 [] 陈玲, 志勇 , 永 烈. 外 科在 固定 义齿 修 复 前 的临 床应 用 1 李 巢 牙槽 及评 价[ . 床 E腔 医学杂 志, 0, (1 1718 J1 ]临 l 2 91 1) 7—7 . 0 7 :
[] 白宇 宏 , 文慧 , 琳, . 冠 延长 术金 属烤 瓷冠 修 复体 对牙 龈 2 吴 王 等牙
组 3 例 应 用 强力霉 素进 行 治疗 ,对 照组 3 例 应 用氯 霉素 治疗 ,对 两组 的 ,床 资料 进行 回顾 性 分析 。结果 治疗 组 与对 照组 的总有 效率 均 0 0 l 告 为 9 - ,两组 无明显 差异 ,无统 计学意 义 33 %
【 键词 】 恙 虫病 ;临床观 察 ;分析 关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14 (0 2 6 0 7 - 2 6 1 8 9 2 1 )2- 44 0
恙虫 病是 恙虫 病立 克次 体经 恙螨 叮 咬之后 传播 的 自然疫源 性疾 病 ,人群 普遍 易感 。此 病虽 然多 发 ,但 是诸 多基层 医生 不太 熟悉此 病 ,容易 出现误诊 或者漏诊 ,现对我 院20 年 1 至2 1年1月 收治 09 月 01 2 的6例 恙虫病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 下。 O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恙虫病60例的报告论文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恙虫病60例的报告论文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恙虫病60例的报告【摘要】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恙虫病,探索有效、便捷、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6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即阿奇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抗衣原体感染,护肝片进行保肝;对照组单纯采用阿奇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抗衣原体感染。

结果: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6.7%,对照组西医治疗总有效率9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这一方法治疗恙虫病能够有效的减轻西药副作用,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效、便捷且经济实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恙虫病【中图分类号】r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355-02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虫所传播的发热性伴皮疹样疾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临床表现有轻有重,多数以发热、皮肤红色斑丘疹、焦痂、脾大、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

恙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恙螨幼虫,多生存在温热潮湿地区。

在临床中,对恙虫病通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一般。

从2010年开始,我院对确诊为恙虫病的60例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33例,女27例。

年龄27~51 岁,病程7小时~5天。

均以发热为主诉进行就诊。

经询问病史、接触史、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恙虫病。

1.2 诊断标准具备以下四项中的三项即可作出诊断(1)有野外接触史;(2)突发性高热,且有特异性焦痂或溃疡;(3)淋巴结肿大、出现斑丘疹、肝脾肿大;(4)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呈阳性反应。

[1]1.3 治疗方法对60例恙虫病患者进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组,每组30例。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阿奇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抗衣原体感染,护肝片进行保肝;对照组只采用阿奇霉素加左氧氟沙星抗衣原体感染。

1.4 统计方法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恙虫病56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56例临床分析

低 阻 、 期 单 向 。瘤 样 扩 张 静 脉 内 可 出 现 漩 流 , 口近 心 端 双 瘘 静 脉 内 出现 动 脉 样 搏 动性 血 流 频 谱 , 是 动 静 脉 瘘 的 特 征 性 这 表 现 [ “ 。 由 于 分 流 量 大 , 近瘘 口远 心 端 静 脉 可 出 现 反 向 1 ] 。 靠
例 股 总 动 静 脉 瘘 患 者 出现 心悸 、 肢 肿 胀 , 温 升 高 , 声 检 患 皮 超 查 除 瘘 口处 自动 脉 至 静 脉 高 速 、 阻 、 期 单 向 血 流 和 瘘 口 低 双 近 心 端 静 脉 动 脉 样 搏 动 性 血 流 频 谱 , 瘘 口附 近 远 心 端 静 脉 其 内 出 现 反 向血 流 , 以 下 静 脉 内 可 见 血 细 胞 自发 显 影 , 色 胭 彩 多 普 勒 未 见 血 流 显 示 , 冲 多 普 勒 未 能 引 出 频 谱 , 析 其 原 脉 分 因 可 能 为 瘘 口较 大 且 该 处 动 脉 压 力 较 高 , 流 量 大 , 心 血 分 回 量 增 多 , 脉压 升 高 , 端 静 脉 回 流 受 阻 而 引 起 心 季 、 肢 肿 静 远 患
量 下 降 , 者 可 出现 供 血 不 足 ¨ 。从 而 引 起 一 系 列 病 理 生 理 重 1 ]
改变 , 床可表现心悸 、 功能不 全 、 肢肿 胀 、 温升 高 、 临 心 患 皮 疼
痛 , 可 出 现 静 脉 曲 张 、 素 沉 着 、 至 静 脉 血 栓 形 成 等 表 还 色 甚
瘘 , 具 有 无 创 、 便 易 行 且 准 确 率 高 的 优 点 。脉 冲 多 普 勒 它 简 还 可 根 据 瘘 口血 流 速 度 及 性 质 , 口近 心 端 及 远 心 端 动 脉 、 瘘 静 脉 的 血 流 动 力 学 变 化 , 与 健 侧 对 比分 析 血 流 频 谱 的 改 并 变 , 而判 断动 静 脉 瘘 对 血 管 局 部 和 全 身 血 流 动 力 学 变 化 特 从 点 , 行 定 位 和定 性 诊 断 , 指 导 临 床 处 理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l 。 进 对 6 ]

60例恙虫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60例恙虫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60例恙虫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盘晓慧【摘要】总结60例恙虫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强调应加强心理护理、发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预防等.【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1(009)016【总页数】2页(P1430-1431)【关键词】恙虫病;发热;护理【作者】盘晓慧【作者单位】545700,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恙虫幼虫叮咬部位焦痂或溃疡形成,以高热、淋巴结肿大、皮疹以及周围血液白细胞数减少等为特征[1]。

现将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恙虫病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恙虫病病人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岁~76岁,学龄儿童4例; 52例发病前1周~3周有野外作业及草丛坐卧休息史;发病多在6月~11月,其中6月~9月58例;首次就诊能确诊26例,其他分别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头晕和乏力待查、发热待查、血小板减少待查等;根据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及一些特征性体征,经血清外斐氏反应测定,找到病原体而确认。

1.2 结果确诊后用多西环素、氯霉素及其他对症治疗,痊愈45例,好转10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死亡1例。

2 观察及护理2.1 心理护理本病多起病急,反复高热,加之因误诊而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环境陌生以及病人对本病认识不足,均易使病人产生焦虑、急躁、紧张不安、恐惧等心理。

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及时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的发病原因、传播方式、预后等,解释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患病者不必隔离,接触者不必检疫,从而解除病人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同时向其讲解每项化验、治疗、护理的目的,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2.2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本组病人均出现发热,体温39℃~40℃,多呈弛张热型,偶有寒战,常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体征可有颜面及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阿奇霉素联合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60例分析

阿奇霉素联合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60例分析

阿奇霉素联合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60例分析发表时间:2016-04-28T11:24:50.0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1期作者:高峰[导读] (靖江生祠中心卫生院江苏靖江 214531)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高峰(靖江生祠中心卫生院江苏靖江 214531)【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1-0129-02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和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该病分布很广,横跨太平洋,印度洋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以东南亚、澳大利亚及远东地区常见。

我国主要发生于浙江、台湾、福建、云南、四川、广东、贵州、江西、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区,以沿海岛屿为多发。

近年江苏、山东、安徽和某些地区也有小流行或散发[1]。

2012-2014年该病在我江苏泰州地区夏季9-12月份多散发并有增多趋势。

我科采用阿奇霉素、多西霉素治疗恙虫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内科收治的恙虫病患者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男28例,女32例,入院时发热时间1~14天,平均4天,发病年龄35~70岁,平均58.28岁,以中老年为主,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均在9~12月份(9月11例(18.3%),10月19例(31.6%),11月22例,12月8例)患者均有草丛、树林或野外工作史(主要是水稻收割季节的田间劳动者)。

1.2 诊断标准按照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诊断标准[2]:(1)发病前3周内有户外工作或坐卧林地草丛史。

(2)有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

(3)外斐反应效价在1:160或以上,具备三项中两项即可诊断本病。

1.3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60例患者均有发热,焦痂溃疡50例,淋巴结肿大10例,皮疹58例,B超肝损害和或脾肿大5例,,合并白细胞下降15例,升高5例,肝功能异常15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异常),血脂偏高5例,血糖升高2例,肾功能异常2例。

恙虫病71例临床分析.docx

恙虫病71例临床分析.docx

恙虫病71例临床分析恙虫病71例临床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第4期第31卷临床经验作者:黄一锦张益珠戴亚莉单位:361003 福建厦门市第一医院皮肤科[黄一锦张益珠戴亚莉(进修医师)]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为媒介所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1994~1996年我院共收治71例恙虫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71例患者中男36例,女35例;年龄1~78岁,<14岁28例,15~59岁35例,>60岁8例;发病季节为3~12月,发病高峰为6~9月;有野外活动或草丛树下坐卧、游玩史44例,其余不详。

所有病例否认既往有血液、心、肝、肾等疾病史。

二、临床表现本组多突然起病,均有发热,呈稽留热11例,弛张热13例,不规则热45例,间歇热2例;伴畏冷、寒战12例,咳嗽26例,全身酸痛17例,剧烈头痛8例,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9例;病程持续1~4周。

主要体征:焦痂或溃疡59例,占83.1%,有皮疹35例,占49.3%。

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59例,占83.1%;肝大44例,脾大35例,球结膜充血15例,扁桃体肿大35例,心率>100次50例,<60次5例,心音低钝12例。

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偏低8例(最低2.8×109/L),升高32例(最高25×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50 53例,>0.80 5例;淋巴细胞<0.20 14例,>0.40 53例,出现异型淋巴细胞2例;血小板计数降低21例,最低43×109/L。

尿常规异常39例,尿蛋白阳性36例,有脓细胞15例,有红细胞10例,有管型4例。

肝功能检查64例,异常60例,ALT升高40例,AST升高41例,LDH升高22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3例,白蛋白降低35例,球蛋白升高8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13例。

外斐反应:病后第1周7例阳性,第2周末45例阳性,第3、4周59例阳性,效价自1∶80~1∶640,第4周末以后下降,至第8~9周多数为阴性。

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

恙虫病69例临床分析
辛克锋;李莎莎;韩明锋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2009(030)009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阜阳地区首次恙虫病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69例恙虫病从流行病学、主要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恙虫病患者发热100%、焦痂溃疡42%、皮疹58%.淋巴结肿大者不多;47.8%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升高伴嗜酸细胞明显下降;绝大部分患者出现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升高.患者中老年居多,孕妇也占一定比例,并发中毒性肝炎者多.应用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后体温在2~3 d内得到控制,全部治愈.结论临床医生应全面了解恙虫病临床特点,及时诊治,减少误诊发生.
【总页数】2页(P1097-1098)
【作者】辛克锋;李莎莎;韩明锋
【作者单位】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36015,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恙虫病:恙虫病并发多脏器损害167例临床分析 [J], 熊东亮
2.108例恙虫病伴多脏器损害的临床分析 [J], 王聪; 张黎敏
3.玉林市辖区不典型恙虫病的临床分析 [J], 苏政军;黄珊珊
4.重症恙虫病误诊为急性肝衰竭1例临床分析 [J], 宁中兴;李军
5.南平地区260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及流行病特征 [J], 何道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例恙虫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恙虫病临床特点,加深对恙虫病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方法:对60例恙虫病作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加以总结。

结果:60例患者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史。

60例均有发热,占100%;57例有焦痂,占95%;50 例浅表淋巴结肿大,占83%;有并发症15例,占25%;误诊6例,误诊率为10%;外斐反应阳性48例,阳性率为80%;四环素治疗31例,发热在24 h消退29例,48 h消退2例,阿奇霉素治疗29例,发热在24 h消退25例, 48 h消退1例,72 h消退3例,治愈率为100%,60例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复发。

结论:恙虫病只要诊断正确,及时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与传统四环素治疗,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恙虫病;临床特点;治疗;阿奇霉素
恙虫病又名丛林斑疹伤寒,该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由恙螨幼螨叮咬人体传入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氏体后导致的自然疫源
性疾病。

在国内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各省及西南地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一般自5月开始出现病例,以6~9月为高峰,但也有呈全年型,甚至冬季型者[1]。

临床主要以发热,皮疹,焦痂或溃疡,淋巴结及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9-2009年本院收治恙虫病患者60例,男51例,女9例,比例为5.6∶1;年龄24~60岁;职业:工人52例,
退休8例。

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史,其中45例患者均来自昆明郊区呈贡县王家营。

发病季节为6~9月47例,10~12月10例,2
月3例。

1.2 临床表现 60例均有发热现象,其中,中高度发热(t 38~40 ℃)58例,超高热(t>40 ℃)2例,同时有胃寒、头痛、全身酸痛、食欲不振的症状。

其中伴腹痛、腹泻1例,伴咳嗽咳痰15例,伴尿频尿急2例,伴咽痛5例,伴胡言乱语、烦躁1例。

焦痂57例,分布部位:腹股沟31例,腘窝10例,小腿内侧2例,脐部1例,阴囊5例,腋窝3例,上臂2例,颈部1例,背部1例。

以上均为单个呈现,尚有1例分布在双侧肩胛部位呈现2个。

浅表淋巴结肿大50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腋窝淋巴结肿大5例,頜下淋巴结肿大1例。

诊断标准:(1)根据流行病史;(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

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传染病学》第3版羌虫病诊断标准[2]。

1.3 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1:160 54例,oxk<1:80 4例。

1.3.2 器械检查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3例,窦性心率不齐3例。

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炎4例,支气管周围炎11例,腹部b 超检查提示:脾肿大10例,肝肿大2例,腹腔积液1例。

胸部ct 检查提示:胸腔积液,腹腔积液1例。

1.4 并发病例并发急性支气管周围炎11例,其中10例伴肝功
能损害,心肌损害,肺炎4例,其中1例伴低蛋白血症1例伴尿路感染.
1.5 误诊病例 2例误诊为急性肺炎,1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1例误诊为急性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急性尿路感染,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

2 结果
经确诊后31例病例给予口服四环素治疗,每次0.5 g,每天4次,疗程10 d,29例病例给予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1次,疗程10 d。

四环素治疗病例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29例,48 h 内恢复正常2例,阿奇霉素治疗病例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25例,48 h内恢复正常1例,72 h内恢复正常3例。

平均住院12 d,60例均治愈出院,随访无复发。

3 讨论
本组60例恙虫病病例显示本地区6~9月份为该病流行高峰,并多数病例发生在同一区域,该区域为昆明花草种植基地,患者职业多为铁路沿线工人与草地频繁接触者,与文献报道一致,但由于云南省全年气候温和,12月、2月仍有个别病例发生,需要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和疾病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好预防工作。

人被恙虫病幼虫叮咬后,恙虫病东方体从叮咬处侵入体内,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皮损,然后直接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产生东方体血症,在小血管内皮细胞或单核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发全身毒血症状和各器官的炎性病变。

恙虫病
可同时累计多个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本组部分病例肝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增高、尿蛋白阳性,支气管周围炎,肺炎等,这些情况与多数学者报告相一致[3-4]。

焦痂是恙虫病确诊的重要依据,但焦痂多位于身体隐蔽部位不易发现,容易造成误诊,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认真细致检查。

本组病例显示,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与传统四环素治疗在主要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及治愈率上无显著差异。

由于恙虫病系东方立克次体感染,其特征是在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5]。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能更强地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作用和细胞穿透性,使细胞内浓度高,有利于细胞内病原菌的清除[6]。

近几年均有阿奇霉素治疗成人,小儿恙虫病及妊娠恙虫病的文献报道[7-8],效果都较好,故阿奇霉素治疗恙虫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为临床工作人员提供了较为广泛的药物选择。

参考文献
[1]翁心华,潘孝彰,王岱明.现代感染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722-724.
[2]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2.
[3]高强.恙虫病126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02,4(7):737-738.
[4] 郭恒彬,操敏.恙虫病并发脏器损害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分析和对策[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21(1):628-631.
[5]张亚光.医学微生物学[j].第6版.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5,5(1):243.
[6]张爱知,马伴吟.实用药物手册[m].第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84.
[7]吴祥,肖红,朱冬菊.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恙虫病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24(9):278-279.
[8]何日东,庞增. 阿奇霉素治疗妊娠恙虫病2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3(1):310-311.
(收稿日期:2012-08-06)(本文编辑:车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