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系馆场地设计

一、任务书解读

1.项目背景

南方某大学拟为所属的建筑学院兴建建筑系馆。集合先进的建筑教育理念,运用数字建筑设计技术和教学技术手段,例如信息网络、多媒体互动、虚拟现实、快速成型工艺等,打造数字教育建筑。

2.设计规模:

本设计建筑面积规模控制在5500平方米。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3.建筑要求:

建筑系教学为五年制本科,每级两班,每班30位学生。研究生两年制,每年20人。教职工30人。系馆总建筑面积为5500㎡(正负10%),建筑密度不大于40%。基地自测。具体功能包括教学、行政、实验、设计研究等功能空间,但随着数字技术在设计、教学等的多方面渗透,多媒、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展示、交流、资料与档案管理等的高效利用,都使得建筑空间有了许多创新的可能。常规的建筑设计实验,如建筑物理实验、建筑模型实验、建筑可视化实验等,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功能需求。

二、基地现状分析

1.地理条件

(1)地理位置

基地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安徽工业大学本部校园内。受校外地

理环境影响较小,周边环境相对简单。(下图标星位置为基地)

(2)区位分析

图1 图2 图3

基地位于3号位置,南临校园主要道路,北侧与教一间隔景观庭院,用地面积7000平方米。东面是茂密的树林,主干道南面是广场和图书馆。基地内部现有老建馆一栋,原地拆除重建新建筑系馆。

(3) 地形分析

基地内部地形为平地,没有高差,利于建筑造型

处理。但基地南侧主干道与广场间存在约两米高差(如图6),因距离基地较远,对基地内部采光及视野影响均较小,不需要过多考虑。 2. 自然条件

(1) 气候分析

马鞍山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7°C 。市

区年平均降水量1060 毫米,形成大气降水总量约2.9亿立方米。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呈现微丘地形东高西低,河湖众多,水网密布。马鞍山地处北亚热带,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境内呈现微丘地形东高西低,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2) 植被分析

图4

图6

基地周边绿化率较高,内部覆盖草坪,现有建筑周边环绕低矮灌木丛,道路两侧均设有绿化带,内有灌木与乔木组合种植。基地东西两侧栽种有茂盛树林,为高大乔木。整体绿化较好,但缺点是植物种类较为单一,绿植色彩单一,除了绿色缺少其他颜色的植物,景观层次不够分明。

3. 人文条件

(1) 文化背景

此基地在安徽工业大学内部,新建建筑为高校建筑系馆。建成后有大

量学生教师在建筑内参与教学活动,作为文化教育类建筑,本次场地设计应注重文化气氛的营造,为师生提供安静优雅的交流活动场所。

(2) 人流分析

通过上文中区位分析可知,教学楼集中在基地北侧,如化工楼、

教一等,所以学生主要来源于北侧(如图8中绿色箭头),而基地南侧有图书馆主楼等建筑和校园主干道,但由于基地南侧并没有入口,所

以教师从西侧进入基地较多(如图8中红色箭头)。北侧是基地原有的主入口,西侧为次入口。东侧为茂盛树林,人流稀少。

(3) 噪音情况

基地南侧的主干道是主要噪音来源,汽车由学校西南门进入,在主干道上行驶时产生的噪音较大,会对基地内部造成一定影响。北侧和西侧次干道车流相对较少,噪音主要来源于人群活动。对基地内部基本没有影响。如上文所述,基地与东侧主干道间由大片树林隔开,现有建筑东侧没有出入口,并且树林间没有道路,所以东侧人流稀少,最为安静,几乎没有噪音。

图8

图7

4. 周边建筑

(1)功能分区

(2)建筑质量及风貌特色

基地内部现有建筑老旧,而且已经废弃不用,应予以拆除后建造新建筑系馆。基地周边建筑同样较为老旧,但建筑质量尚可,且正在使用,短时间内不会拆除。建筑风格比较沉稳,造型中规中矩,没有创新。

5. 问题分析

(1) 周边建筑风格

如上文所述,周边建筑老旧,且正在使用,短时间内不会翻新或拆除。

新建建筑必须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场地内

景观交通

广场等需要适应周

边的同时对周边环境有一个良好带动作用。

(2) 景观带断裂

景观

教学 广场

图书馆 办公 商业 图9

基地西北侧有一个人工湖,景色优美,然而水系并没有延伸到基地周边,在基地西侧的树林遮挡下,在基地内视野不能涉及水系。基地东西两边均有树林,然而在基地内部没有景观联系,景观被道路和现有建筑分割,景观带断裂。新建筑系馆建筑设计最好东西两侧通透,在基地中引入水系和绿化,将周边景观联系起来。

三、 总体布局设计

1. 功能分区

主体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主要为教学用地,南楼为行政办公楼。南北两栋楼以平台相联系。

两栋楼中间在联系平台之下形成一个大面积灰空间广场,东西通透,作为交流活动的场

所,同时引入景观绿化,联系东西两侧景观,形成连续景观带。

2.

建筑间距

如上所述,基地内部主体建筑为两栋,两栋建筑呈八字形放置,距离最近处约

20米,充分保证了室内采光及楼间人群活动需要。

四、

交通体系设置

1.

基地内部交通流线

(1) 主入口:

南侧主干道是主要车流来源,

但主干道不宜开口,东侧没有道路,所以主入口选择在了基地西侧。从西侧次干道进入基地。

图10

图11

2. 建筑与基地交通联系

两栋楼之间以平台联系,露天平台同时作为建筑与外界基地的联系,营造出灰空间广场。

3. 基地内外交通联系

(1) 消防环道

消防环道与外部道路相结合,基地北侧东南侧设置次入口。(如图标星位置所示)

(2)停车位

在基地主入口和东南侧设置停车位(图中浅灰色区域)符合规范要求。

五、 环境景观艺术

1. 建筑外观

建筑外表皮选用石材和灰色磨砂玻璃幕墙,与周边原有建筑相融合,南侧临主干道的立面整齐规整,体现文教建筑的沉稳。

12

13

图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