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中和汉语中汉字的音韵变化历史
日语汉字音与汉语汉字音的对应关系——以汉语声母[d、t、n、l]的汉字为例
1汉 语 音 韵 体 系 的 时 代 划 分 .
①声母 [] t的汉字 , 对应 的吴 音 、 汉音都 是r 夕行 jr 行j 、
和 r 行 J 。
②韵母 [a,i一 i一 i的韵尾[ i, 一 i一 ,u,u] 一]对应的吴音 、 汉音都
⑧韵母[ U ]对应 的吴音 、 ~O , 汉音都是r 夕一 ’・手 J 一 /一 。
3声 母 … 的 汉 字 音 . n’
① 声母 [ ] n 的汉字音 , 对应 的吴 音 、 汉音都是r 于行 Jr 、
行Jr 、 少行 j r 行 J r 、 和 夕行 J 。
②韵母[a, i 的韵尾[i, _i e, - ] -]对应的吴音 、 汉音都是r j 一 。 ③韵母[a ,i ] -o-a 的韵尾 [o , o _ ]对应的吴音 、 汉音都是r j 一 。 ④韵 母 [ a , i ,u n 的韵尾 [n , 一 n 一a _ a 】 n 一 ] 对应的 吴音 、 汉音
汉 音 都 是 r / J 一、 。
⑥韵 母 [a g ~n , og 的韵 尾 [n ]对应 的吴 音 、 一n ,e g 一 n ] - g, 汉
对于中国人来说 , 日语 中 的汉 字 , 们 几 乎 都 认 识 , 是 我 但 现 代汉 字 读 音 与 日语汉 字音 读 却 差 别 很 大 。除 了 1语 语 音 本 3 身 的 特点 之 外 ,主 要 是 因 为 日语 汉 字 音 读 来 源 于 中 国古 代 汉 字读 音 。 中国 现代 汉 字 读 音 则 是 在古 汉 语 字 音 的 基 础 上 , 而 经 音都是r I 一 。
汉语拼音复韵母ao、iao与日语汉字读音的对应关系
读 汉字 音 时 , 就通 过汉 字 的偏旁 部 首来 推 测 , 有 时候 读对 了 , 有时候读错 了, 读 错 了人 们 当时 还 意 识 不 到, 一 直坚持 下 去 , 就形 成 了惯 用 音 。如 ( 耗] , 日本
的, 杂乱的, 经过 千 百年 的磨 练 , 精 雕 细琢 , 才 变 得越
对应关系 , 所采用 汉字基 本 为《 常用 汉字 表》 表内
汉字。
日本汉 字音 读 来 自中 国 , 就 应 该 按 照 中 国 的读
有) 、 中日入声音对照研究 ( 成春有 ) 等等, 但是单独
从汉 语 拼音 复韵母 a o 、 i a o 探 讨 日语汉 字读 音 技巧 的
音习惯来读 , 为什么和 中国的读 音有 这么大的不同
呢? 主要原 因有 三 : 一 是 时 间上 的差 异 。 日本 吸 收 日本汉 字 读音 最 早 是 在 6世 纪 以前 , 中 国吴楚 地 方
( 现 江苏省 南部 和 中部 ) 的人 士前 往 日本 , 形 成 日语
文 章还很 少 。在 日本 政 府 2 0 1 0年 1 1月颁 布 的 《 新 常 用汉 字表 》 l 3 ] , 收汉字 2 1 3 6个 , 其 中汉 语 拼音 韵母
能和复韵母 a o相拼 读 , 只 能和 复 韵 母 i a o相 拼 读 , 一 般 日语 吴 音 读 做 才 段 拗 长 音 , 汉音 读做 才段 长音 , 个 别 读 作 入 声音。
关键词 : 汉语 拼 音 ; 中 古音 韵 ; 吴音 ; 汉音 中图分类号 : H 3 6 1 文 献标 识1 4 ) 0 1 — 0 0 4 4— 0 4
语 汉 字汉 音影 响 巨大 。三 是 受 发 音 结 构 的影 响 , 我 们知 道 , 当我们 学 习外来 语 言时 , 尽可 能 用 特有 的 语 音结 构去 发外来 音 。也 就是 说母 语音 韵 通 常会 进 入 外语 习得 中。学 习者 的母 语 音韵 结构 将 会影 响外 语 的语 音感 知 和其 外 语 口语 。还 有 一 个 是 惯 用 音 , 日 语惯 用音 相 当于 中 国 的读 白字 , 就 是 说 老 百 姓 不 会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
文化语言差异——中日韩语言文字比较中、日、韩是东亚三个文化体系的代表国家,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鲜明的差异,其中语言文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文、日文、韩文,三种文字虽然都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它们的差异也很明显。
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一下中、日、韩语言文字的比较。
一、语言音韵差异中国的汉语是以音为主的语言,有四声和轻声的区别。
而日本的日语及其罗马字拼音中,音节强弱几乎没有区分,也就是说日语中没有汉语中的四声。
除此之外,日语中还有长音、促音等特殊发音,这些发音方式在汉语中很少用到。
韩国的韩语则是以音节为单位的语言。
韩语的音节中,辅音与元音交错排列,这是韩语独特的特点。
韩语中同一个音节的声母与韵母是紧密结合的,在发音时,这一组合就像是一种新的音素,称为立体音。
二、笔画顺序差异汉字、日语汉字及韩语汉字都源自汉字,并且在部分汉字上笔画的顺序与汉字相同,但在其他汉字上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在中文中,写字时首先要写竖,再写横。
但是在日语汉字中,横先于竖,比如“书”的写法,汉字是从上往下依次写竖、横、横、竖,而日语汉字则是从左往右依次写横、竖、横、竖。
韩国汉字笔画的顺序与中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一些具体汉字上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三、词语表达的差异中、日、韩三种语言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是词语表达的差异。
比如,中文中常常使用四字成语或者俗语来传递思想或者言情,而日本的句子则经常带有诗意,通过细腻的词汇和曲折的句子表达出情感。
韩语则使用了大量的不合成的语素,由于受汉字的影响较大,所以韩语的语法结构和汉语语法结构有很相似的地方。
四、文字书法的差异在书法方面,中国绝对是最受推崇的。
汉字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书法也成为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和韩国也在书法方面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日本的书法更加注重笔画的强劲与韵味,争取在如饮的笔画中表现出狂放不羁的气息。
而韩国的书法风格则更加温婉柔美,追求的是舒展典雅中流露出的内在情感,因此在书法中多了些特别的修饰法和插画加工。
浅析日文汉字音读与汉语拼音之间的关联
浅析日文汉字音读与汉语拼音之间的关联作者:彭佳莉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3年第02期摘要:日文汉字中的音读名词很多都能与汉语的发音建立起联系。
若能掌握日文汉字与汉语拼音之间的转换规则,对日语学习者快速记忆单词及掌握读音技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对日文音读汉字的读音与汉语拼音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并结合实例探寻两种读音之间的转换规律,旨在为广大日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日文汉字;汉语拼音;音读规则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09-02学习日语的人常常感觉记词困难。
日语词确实难记,因为规律难寻。
学习印欧语系诸语,可用词素分析法将词分解为词干和词缀,加以整理,即利于记忆。
日语词则不是这样。
日语词来源不一,构成方式复杂。
根据其来源分,有和语词、汉语词、混合词、外来词;按读音来分,有音读、训读、音训混读;同为音读,根据汉字传入时期不同又可分为汉音、吴音、唐音、宋音等等。
因而,日语词的状况复杂,难读难记。
要彻底解决记日语这一难题,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掌握日语词的音读。
音读和训读有其规律,抓住纲目,分清条理,是记忆单词的关键。
只要抓住日文汉字的音读和训读,记背单词的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但因音读和训读状况极其复杂,不加研究则无法弄清其所以然,学习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笔者仅就日文汉字中的音读名词与汉语拼音间的联系来探讨并化解记词过程中常遇到的难题。
日文音读单词发音与汉语拼音之间的关联及规则(一)长音规则日语的音节有短音和长音的区别,长音的长度大约是短音的两倍,占二拍。
一个假名通常代表一个短音。
这些短音除作助词的假名以外都有相应的长音。
单词会因长短音表记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含义,因此,必须严格区分长短音。
现代日语中的长音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本来发音就是拖长的,所以把这个音写成假名时,用代表长音的假名来表示,如あ段加あ、い段加い、う段加う、え段加え、お段加お;另一种是本来发音并不是长音,而是两个不同的假名发音,如え段也可加い、お段也可加う。
汉语与日语的相互影响研究
第37卷第5期YoL37 No.5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o 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2018年5月May 2018汉语与日语的相互影响研究胡杰、刘晓飞2(1.金陵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1169 ;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13)[摘要]汉语与日语之间自古以来就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并逐渐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近代开始,汉语与日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表现得更加突出。
汉字在日本具有非常长的历史,汉语为日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日语也对汉语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鉴于此,本文详尽叙述汉语和日语之间的相互影响,力图为进一步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关键词]汉语;日语;语言体系[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 -7602(2018)05 -0076 -04早在中国隋唐时期,就有日本人来华学习汉语。
在汉字的影响下,日本人以假名和汉字为主,创造了自己 独特的文字。
明治年间,日本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和文字。
在结合汉字和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日本人创造了 很多人文词汇、经济词汇和近代科学词汇。
清末,我国派遣大量学生到日本留学,这些留学生把日本关于哲 学、文化、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一些词汇传播到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词汇的产生。
本文对汉语与日语的相互 影响进行阐述,旨在为促进两国人民生活的和谐贡献力量。
_、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日本人在创造自己独特语言体系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汉语的影响。
汉字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 分,而“假名”是日本人在汉字基础上创造的,汉字的偏旁部首成为“假名”的主要来源。
此外,日本的“国字”也出于“六书”,可见汉语对日语的影响之大。
(一)汉语对日语体系的影响现有的日语体系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外来语、汉语、和语、混合语。
外来语在书写时一般采用片假名,主要来源于欧美国家;混合语一般由外来语和汉语结合而成;汉语则来源于汉字词汇;和语来源于日本的固有词汇。
日语汉字音读和汉语发音的关系
长音和“お”段的长音。
呢,通过对比韩语的“肯定”发音之后,才知道“肯”在
例:一 ( いち ):一番 ( いちばん ) 六 ( ろく ):六 韩语里也是后鼻音,这就说明汉语的“肯”在古代是后鼻
番 ( ろくばん )
音的,只不过在现代汉语里演变成了前鼻音。
十 ( じゅう ):十番 ( じゅうばん ) 計 ( けい ):計
“汉音”,把唐朝以后明清时期的发音叫做“唐音”。例如 い )、 彭 ( ほ う )、 更 ( こ う )、 中 ( ち ゅ う )、 恭 ( き ょ
“明”这个汉字就有吴音、汉音、唐音三个音读,分别为 う ) 高 ( こう ) 陶 ( とう )
“みょう”、“めい”、“みん”。据统计,日语词汇里汉字词
週 ( しゅう )、頭 ( とう )
来读的。但是有的汉字的音读还不止一个,因为不同时期 汉语的对应规则如下:汉语拼音中韵母以 ang,ing,eng,
传入日本的发音的缘故,我们把秦汉时期传入日本的汉字 ong,ao,ou 等结尾的汉字,在日语中发音一般为长音。
发音叫做“吴音”,把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汉字发音叫做
例: 張 ( ち ょ う )、 江 ( こ う )、 寧 ( ね い )、 零 ( れ
例:安全 ( あんぜん )、品質 ( ひんしつ )、真価 ( し
例:阿 ( あ ):阿片 ( あへん ) 基 ( き ):基礎 ( きそ ) んか )
古 ( こ ):古代 ( こだい ) 多 ( た ):多分 ( たぶん )
人間 ( にんげん )、運転 ( うんてん )、散歩 ( さんぽ )
但是,汉语里 a,i,u,o 等单韵母结尾的很多汉字
汉 语 拼 音 中 以“an,in,en,ian,uan” 等 前 鼻 音 结
汉语对日本语言文化的改变
汉语对日本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中日贸易
随着中日贸易的不断增长,汉语在贸易交流中的普及有助 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进一步推动中日贸易的 发展。
拓展中国市场
掌握汉语有助于日本企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和消费者 需求,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市场策略,拓展业务。
加强国际合作
汉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有助于日本企业在国际舞台 上更好地展示自己,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
汉语在日本企业中的普及程度
企业内部培训
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开 始提供汉语培训课程, 帮助员工提高汉语水平 ,更好地与中国同事或 客户合作。
招聘需求
在招聘过程中,许多日 本企业将汉语能力作为 一项重要的招聘要求, 尤其是在涉及中国市场 或国际业务的职位中。
工作场所使用
在一些日本企业中,汉 语甚至成为工作场所的 通用语言之一,员工之 间使用汉语进行交流、 开会和讨论工作。
05
汉语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汉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贸易合同和文件
在国际贸易中,汉语作为通用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合同、发票 、装运单据等文件的编写和解读。
商务谈判和沟通
汉语在商务谈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中日企业间更顺畅地沟 通和协商,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
市场调研和分析
汉语国家的市场庞大且多样化,掌握汉语有助于日本企业更深入地了 解中国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
社会习俗方面的影响
礼仪文化的传承
中国的礼仪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日本在社交场合注重礼仪、尊 重长辈等习俗与中国有相似之处。
饮食文化的融合
中国的饮食文化对日本饮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中日两国都使用 筷子、都有相似的烹饪方法等。
节日文化的共享
汉字对日语音韵及语汇的影响
期的遣唐使或留学生 , 模仿 9 世纪到 1 世纪的长安地区的发音而形成的。这些遣唐使认为他们带 0 回来 的 发音才 是真 正的发音 , 以为 了和以前 的发音 区别 , 把这一 时 代 的读音 叫做 汉音 。《日本 所 就
书记 》 是 以汉音 书写 。现 在大部 分 日语 汉字都是 以汉音 念 的。 就 3唐 宋音 。唐宋 音是 大约在 中 国的宋 、 、 . 元 明时期 , 即相 当于 日本 的镰 仓时 代 到 室町 时代 的僧
“
尢与 占-” j 。通常第一种的“ yu 土弓” m o, 就叫做“ 吴音”第二种的“ e 幻 ” , m i 、 就叫做 “ , 汉音” 第 , 三种 的 “ i , 尢 ” 叫做 “ m n 就 唐宋音 ” 。
收稿 日期 :0 6— 9— 8 2 0 0 2
作者简介 : 阿幸(95 , , 本清和大学法学院教授 , 加藤 1 一)女 日 4 主要从事音韵学研 究。
侣、 商人 , 与中国交易 , 他们所带 回来的关于食物、 器物等的读音。本来应该称为宋元音 , 因为之 但 前的唐朝文明昌盛, 所以即使那时已经是宋朝 、 元朝 , 本人仍然称之为唐宋音。具体 的例子 , 日 如
“ 馄饨” 叫做“ dn 弓 尢” “ uo , ,吃茶” 叫做“ ih , 与 ” “ k ca 誊 ,金子” t 叫做“ i u k s ,誊尢亨” “ n ,缎子” 叫做“dnu 尢亨” “ os, ,椅子” 叫做“i , 、 ,蒲团” y u 亨” “ s 叫做“u n fo, t 尢” “ ,暖帘” 叫做“n. o
博士论文了。 至于音读 , 因为汉语传人 日本时 , 由于中国的朝代以及地域的不同, 出现了很多种音读的种类 。 这些问题 , 即使是 日本人本身也不 明白。就拿“ 明自” 明” 的“ 来说 , 明” “ 有三种读法 : 第一种是 m o , 占-” 例 如“ 日” yu j , 明 念作 “ yu— i i 占-c与 ” 第 二种 是 “ i幻 、 , 如 “ 白” m o nc , h j: ; me, ”例 明 念作“ e ~ au 幻 c m i hk , 、 <”第三种是“ i, 尢”例如中国朝代里的“ ; mn , 明朝” 念作“ i — hu mn eo ,
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之隔,日语与汉语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人学习日语比学任何一门外语都觉得容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日语有汉字,让中国人感到熟悉亲切.然而,日语毕竟是日语,日语让中国人感到易学的同时,也感到有很多难以掌握的地方,比如汉字的变异、假名的难写,语法的谓语后置等等.日本的语言是古来自有的。
只是最初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罢了。
至於它的起源,有阿尔泰起源说、高句丽语同源说、朝鲜语同源说、混合言语说等。
不过,就文字而言,汉文对日文的影响确实可谓是至关紧要的。
公元1世纪左右,汉语就应该对日语发生影响了。
九州福冈县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即为一例证。
又据《古事记》应仁天皇条记载,其时百济学者王仁携“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可以推断汉文、汉语真正的大量传入日本和使用是在公元4、5世纪。
然则,汉文、汉语最初主要为一部分识字阶层所习用,大部分日本人仍惯用日本原本的语言。
及至后来中国文化制度和思想学说的传入以及佛教的普及,汉语才逐渐深入融合到一般人所使用的日本语中去。
而后来更是根据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分别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使日语有了完整的表记体系。
就读音方面而言,既然当初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入日本,自然也同时将这些词汇的读音同时带入,故至今日文汉字词语仍有所谓“音读”的念法。
只是中日两国各自语言音韵流变,如今差别已经很大。
不过对汉语古音保留得比较多的一部分南方方言中,仍有一些与日语读音相近的词汇。
日语中的汉字最少有三种读音,多的有十几种,音读(就是模仿古汉语的发音)有基本的唐音,汉音,有的还有唐宋音,训读有至少一种(训读就是日本人自己加上的,例如日本还没有文字的时候看见海叫做umi,有了汉字,日本人发现汉字的海跟他们所说的umi是一种东西,就把海读作umi,这就是训读了)。
而近代以来,日语又对现代汉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在学习西方、实行近代化方面,一直走在东亚各国前列。
为引入、翻译西方的文物制度及大量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书籍,创造了大量汉语词汇,如“电信”“铁道”“政党”“主义”“哲学”等等,又或者对古老的汉语词汇赋予新义,如“革命”“文化”等等。
浅谈日语汉语词汇发音的特点和规律
浅谈日语汉语词汇发音的特点和规律日语和汉语都是音节语言,但由于语言的发音和语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日语和汉语在发音上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从音韵特点、音变规律以及汉语音节在日语中的发音方式上进行讲解。
一、音韵特点1.日语的清浊音日语中,清音和浊音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一个音可以有清音和浊音之分。
例如,“k”和“g”、“t”和“d”、“s”和“z”、“h”和“b”之间都有这样的关系。
在日语中,单独发出的“K、S、T、H、F、SH、CH”等辅音,其音不带有声音,属于清音;而在配合元音使用的时候,会发出不带有功声的音,例如“か”、“さ”、“た”、“は”、“ふ”等,这些都属于清音。
在日语中,“G、Z、D、B”等辅音,带有充足的音息,这是属于浊音。
与清音相对的是,这种发音会在配合稍微阻塞呼吸的元音时,发出带有音的发音,例如“が”、“ざ”、“だ”、“ば”等。
在日语中,有长音的音节和短音的音节之分。
日语中的长音是通过延长音节发音时间来实现的。
例如,在日语中,“いい”和“い”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也就是说,“いい”中两个“い”音需要读出两个音节,而“い”只需要读出一个音节即可。
3.音调日语中的音调相对平均,重音的节奏感不强,汉语的音调则相对丰富,其中汉字组合也存在很多声调变化。
因此,在从汉语向日语翻译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音节调整的问题。
二、音变规律在日语中,清音和浊音的转变规律是比较明显的。
当汉字组合发音时,浊音变清音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B、D、G、Z”变成“P、T、K、S”,例如:怪(かい)→快(かい)、道(どう)→桥(きょう)、医生(いしょう)→医小(いしょう);(2)“J”变为“T”或“CHI”,例如:十(じゅう)→寿司(すし)、途中(とちゅう)→途中(とちゅう);(3)“Y”变成“I”或“E”,例如:油(あぶら)→信(しん)、予定(よてい)→行程(こうてい);(4)“W”变成“U”或“O”,例如:笑(わら)→笑(わら);2.汉语音节在日语中的发音方式在日语中,汉语音节的发音方式与汉语有所差异。
中国汉字演变的特点
中国汉字演变的特点
1.形态变化:汉字演变过程中,字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例如,从古
代的甲骨文到金文、篆文、隶书,再到楷书,字形逐渐规范化、简化,形
态趋于稳定。
2.音韵变化:汉字的发音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
例如,古
代的声母较多,现代汉语中的声母数量较少;古代的韵母较复杂,现代汉
语中的韵母相对简单。
3.字义演变: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交流的变化,汉字的字义也有所演变。
一些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其含义有所增加或减少,甚至产生了完
全不同的含义。
例如,古代的“儿”字表示“儿子”,现代汉语中的“儿”字表示动作的轻微程度。
4.书写规范:汉字的书写规范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
从古代的陶瓷器
物上的刻画,到纸张上的书写,再到现代的印刷和电子媒体,汉字的书写
方式逐渐规范化,标准化。
5.文化影响: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例如,汉字的发展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字义上,汉字的发展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相关。
总体来说,中国汉字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形态、
音韵、字义、书写规范等方面,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这些演变过
程中,汉字作为一种载体,不仅传承了古代文明,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
断与时俱进。
日语促音与汉语入声的关系
日语促音与汉语入声的关系摘要:中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曾在各个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便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有所交流,日本在各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尤其是在语言方面,可以说汉语对日语文字和语音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对比日语长音和促音与汉语入声的特点,进而探讨两国语言发音体系之间的关联。
关键词:长音;促音;入声;关联一、古代汉语的入声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其声短促,一发即收。
音韵学根据韵尾不同,把古韵分为三类,即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指的是没有韵尾的韵和以元音结尾的韵。
阳声韵指的是以鼻音[m][n]等结尾的韵。
入声韵则是指以[p][t][k]结尾的韵。
如今在现代汉语中只有粤语、客家方言以及部分闽南方言中保留有这些古汉语的音韵。
在中古汉语音韵体系中的入声韵分别为p尾、t尾和k尾。
二、日语的特殊音节日语的语音体系中有几个特殊音,即长音、促音、拗音、拨音,它们有着日语固有语音所不具备的发音特点。
这四种语音在日语固有体系中原本并不存在,它们都是在古汉语音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
日语的促音是入声韵进入日语后慢慢演变而成的。
上古汉语时期,入声韵就已经传入日本,不过当时对入声韵的处理就是简单截取,即以不表记的方式吸收。
到中古汉语时期,传入日本的入声韵的韵尾才出现了各种表记形式。
古代汉语入声韵的发音非常类似于日语的促音,且促音又是在对译入声韵的基础上形成的,从这点看,古汉语的入声韵对日语促音影响重大。
中古汉语时期,入声韵尾在日语体系中得以体现,促进了日语促音的形成。
受古代汉语音韵影响而形成的现代日语音节有以下六种:1.由单一元音构成的音节,即V结构。
例如日语的五个元音「ア、イ、ウ、エ、オ」。
2.由一个辅音和一个元音构成的音节,即CV结构。
例如五十音图除元音外的各行。
3.由两个辅音和一个元音构成的音节。
例如拗音音节。
4.由长音构成的独立音节。
日本汉字音对古代汉语促声调的保留——以闽南方言为根据的考察
调 也 随之 消 失 。但 是 在 汉 语 词 中 , 日本 汉 字 音 还 以 入 声 字尾 音 音 节 促 音 化 的 方 式 有 条件 地 保 留 了入 声 韵 尾 的 近 似 音 值 , 而 保 留 从 了促 声 调 , 这 种 保 留具 有较 大 的局 限性 。 而 关键词 : 日本 汉 字 音 ; 南 方 言 ; 声 字 ; 音 化 ; 声 调 闽 人 促 促
一
( 1 稹 七寺 [e i 例 ) sk]
国 ]夕[ o m] kk
ti s k
kk a
手[ i i] g
i t
bt u
持 了人 声韵 尾 , 者 以厦大 语言 文学研 究所《 笔 普通话 闽南方 言词 典 》 载 的闽南 方言读 音 为根据 , 所 探讨 日 本汉 字音对 促声 调 的保 留特点 。
( ) 声 韵 尾 的 音 值 一 入 入 声 韵 尾 一k 一 t 一 P为 塞 音 。这 些 塞 音 韵 尾 、 、
是在 一P的基 础 上衍 生 出 [ , m] 而后 转 化 为 [ m] 。
即 , 一P > 一p ) 一中 ”5。而 现 代 假 名 表 记 法 “ ( u> ul ]
的 保 留 具 有 相 对 大 的 局 限 性 。 这 种 局 限 性 主 要 表 现
体 t 、 Et a y夕 i ti l
十方 、水 e di p : y /E a o ] - p
其 中 ,学 ” 收一k尾入声 字 。“ ” 收 一t “ 是 一 是 尾 人 声 字 , 十 ”为 收 一 P尾 入 声 字 。 当 学 ( 夕 “ 方 E a u] +校 ( [ o ] 、 (f手[小] +体 ( g k a) 了 k :) 一 / i ) 夕
日语汉字音读浅谈
Ξ
摘要 着眼于日语汉字的音读 ,介绍了音读的种类及形成的历史洲源 ,探讨了音读与汉语的对应 规律 . 关键词 音读 ; 古汉语 ; 汉音 ; 入声韵母 中图资料法分类号 H - 36
学习日语的人常感记单词难 ,要解决记忆日语单词这一难题 ,就要掌握日语词的音读和训 读 . 日语音读词在日语词汇中占很大的比例 ,基本上与汉语原音有直接的关系 ,甚至有许多日 语汉字读音与现代汉语的汉字读音极为相似 , 这是中国人学日语时特有的有利之处 . 本文就 日语汉字音读的种类 ,形成的历史渊源 ,与汉语的对应规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3 音读与汉语的对应规律
日语汉字的音读以汉字原音为基础 ,受日语音韵影响而成 ,所以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或多或 少与汉语音有近似之处 . 当然 ,由于日本人在古代接受汉字时是以古汉语为根据 ,而现代的汉 语与古汉语已有了相当大的差异 ,所以 ,这里音读不能同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言完全相比 ,而 应该同一部份古汉语 、 汉语方言相比较 . 这里介绍一些不难理解且较易运用的音读对应规律 . 3. 1 从入声韵母来看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 阴阳上去 ,而古汉语中的四声 平上去入 . 入声就是以 p 、 t、 k 为韵 尾的音节 ,这种读音听起来短促 ,发音之后又用一个特定的口型把音收住 . 在北方方言中 ,入 声已经消失几百年了 ,因此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入声 ,在我国的一些方言中却保留有入声 . 例如苏州 、 上海一带的吴方言 ,福州以北的闽北方言 ,厦门 、 潮汕一带的闽南方言 ,广东中 、 南部 的粤方言等方言中都有入声 . 入声字在日语中反映得十分清楚 . 1) 古汉语中以 k 为韵尾的入声字 ,日语汉音均读为两个假名 , 且第二个一定是 行假 ) ,例如 : 名 ( 多数是 国— 现代汉语普通话读〔 guo 〕 ,而反映古汉语读音的广州话为〔 gwok〕 ,日语读 . 木— 现代汉语读〔 mu〕 ,广州话读〔 muk〕 ,日语读 . — 现代汉语读〔 le〕 ,广州话读〔 lek〕 ,日语读 . 2) 古汉语中以 t 为韵尾的入声字 , 日语汉音均读为两个假名 , 且第二个一定是 行假 名 ( 多数是 ⁄ ) . 例如 : — 现代汉语读〔 tie〕 ,广州话读〔 tit 〕 ,日语读为 ƒ ⁄ . — 现代汉语读〔 fa〕 ,广州话读〔 fa :t 〕 ,日语读为 ⁄ . ) 3 古汉语中以 p 为韵尾的入声字 ,本来日语汉音应为两个假名 ,且第二个假名是 . 由 于日语语音的变化 ,这一部分就变成了长音或拗长音了 . 例如 : 习— 现代汉语读〔 xi〕 ,广州话读〔 t∫ ap 〕 ,日语读 . 叶— 现代汉语读〔 ye〕 ,广州话读〔 jip 〕 ,日语读为 . 蝶— 现代汉语读〔 die〕 ,广州话读〔 dip 〕 ,日语读为 . 3. 2 从非入声韵母来看 1) 现代汉语以 i 为韵母的 ,日语音读为一个 段假名 或一个 段假名 + . 例如 : 机・ ,地・ ,喜・ ,起・ 计・ , ・ ,溪・ 2) 现代汉语 a ,ia 为韵母的 , 日语音读为一个 ㄗ 段假名 ( 多数 ) 或一个 ㄗ 段假名 + ( 少数) . 例如 :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
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现代汉语作为中国国内最主要的语言,其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声调演变、音变规律、语音变异以及外来词影响等方面,探讨现代汉语的语音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1. 声调演变声调是汉语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字意义的区别之一。
在现代汉语中,声调演变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方面,它受到音变和语音变异的影响,例如南北方言的差异和外来语对声调的改变。
另一方面,声调演变也是汉字的变体之一,诸如古汉字的不同读音和现代汉字的破音变调。
2. 音变规律音变是汉语语音系统的一种重要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音变规律主要体现在声母音变、韵母音变和整体音变方面。
在不同语境和语音环境中,汉语的音变规律也会受到一些规范化的影响,例如方言差异和外来语的音变规律。
3. 语音变异语音变异是指在汉语中存在的个别语音差异。
这些差异可能是地域性的,也可能是个体性的。
地域性变异主要指不同地区的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例如普通话和广东话的语音特点。
个体性变异则是指个人在发音上的差异,这种变异往往是受到个体习惯、语音环境和语言学习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4. 外来词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外来词在汉语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外来词的引入带来了汉语语音系统的变化和调整。
例如,英语和日语中的外来词对汉语的音节结构和音韵规律产生了一定影响,使得汉语的语音系统产生了一些变异和演变。
在未来发展中,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和变化趋势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和语言交流的增加,外来语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地区间的交流也将促使汉语方言之间的语音差异逐渐减少,全国范围内的普通话将更加统一。
总之,现代汉语的语音规律与变化趋势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
以上所述只是对其中一些方面的讨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现代汉语语音的认识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由汉语拼音R探讨日语汉字读音技巧
由汉语拼音R探讨日语汉字读音技巧作者:成玉峰张海燕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33期摘要: 日语汉字读音比较复杂,它有音读、训读、熟字训之别,其中音读中还存在吴音、汉音、唐宋音、惯用音等。
日语的吴音与汉音都是源自我国中古音,日语吴音母体是我国吴楚语音,汉音的母体是隋唐时期陕西河南一代的中原音。
文章试从中古音入手,找出汉语拼音R和日语音读的对应关系,从而提高日语学习者记忆单词的效率,增加掌握汉字读音的准确率。
关键词: 汉语拼音R 中古音韵日语汉字音读吴音汉音1.引言日语中的吴音源自隋唐以前的长江中下游的吴楚地区,后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形成日语音读中的吴音。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政府间来往甚密,日本朝廷以中原音为标准音,聘请有学问的隋唐人来日本教授中原音,并将这种读音叫做汉音。
汉音是日本朝廷推崇的语音,自上而下在全日本推广,吴音则受到压抑。
学生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被汉字的读音所迷惑,特别是吴音和汉音的区别是什么?目前我国从微观方面研究中国方言与日语音读研究的主要成果有:《长音化与日语汉字读音》(白继宗)、《汉语韵尾与日语音读长音的对应关系》(成春有)、《中日入声音对照研究》(成春有)等,但是单独从汉语拼音R去看日语汉字读音技巧的文章还很少。
日本政府1981年10月1日颁布《常用汉字表》,收汉字1945个,其中读吴音的汉字467个,读汉音的935个,吴音汉音同体的577个。
从上面统计来看,吴音汉音读音不一致的占大多数,在吴音汉音不一致的汉字中,有的是辅音(子音)不一致,有的是韵母(母音)不一致。
形成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需要我们去探讨的问题点。
汉语拼音声母为R的汉字,中古音韵一般为日母、以母、云母和禅母,移植到日语读音时读音也是不同的。
这类汉字在《常用汉字表》中一共有32个,其中日母为26个,以母为4个,云母1个,禅母1个。
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翻阅文献,从中得出日语汉字读音的一些技巧,并将其规律列入表中,以供参考,对于每个汉字首先列出它在中古音中的所属,然后分别列出其吴音和汉音,并在常用的读法上添加阴影,以便读者参考。
的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
的音韵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是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古代汉语是指汉语在古代时期的语言形态,其音韵变化是指语音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变。
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过程中,音韵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这对于了解和研究汉语的历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可以分为多个阶段。
最早的阶段是古汉语时期,这一时期的发音还比较接近古汉语的来源,即汉字的形声结构和上古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
然而,受到历史和语言接触的影响,古汉语逐渐发生了一系列的音韵变化。
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声母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声母系统相对简单,包括激短辅音、浊音和清音等。
而到了中古汉语时期,声母系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辅音,并且有些辅音发生了合并或丢失的情况。
例如,古汉语中的"w"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j"音,古汉语中的"kw"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k"音。
除了声母的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还涉及韵母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韵母系统比较丰富,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等。
然而,在中古汉语时期,韵母系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韵母,并且有些韵母发生了合并或丢失的情况。
例如,古汉语中的"ie"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i"音,古汉语中的"uo"音在中古汉语中演变为"o"音。
此外,在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中还存在声调的变化。
在古汉语时期,声调系统比较简单,主要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调系统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声调合并、声调轻化等现象。
这些变化对于古代汉语的语音和声调体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是汉语语音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古代汉语的发音演变进行系统研究,可以了解汉语的历史变迁和语音发展的规律,对于汉字的形态和发音有着重要的意义。
日语汉字音读浅析
古汉语的读音 , 本文就 日语汉字音读的 世 纪的 南北朝 时代 从南朝直 接或者 经朝
的联 系 等 问题 进 行 了初 步 的 探 讨 。
的 中古 音, 已经消失于现 代汉语普通 话 中的 I 种 类 ,形成 的 历 史渊 源 ,与 汉语 发音 入声 音 ,在 霹语 中却 反 映 得十 分 清楚 。
占主 导 地 位 的 昊 音 、 汉 眚 来 源 干 汉 语 音 韵 中
日语 汉 字 音 读 种 类 众 多 ,按 照 历 史 发 展 可 以 }
一古以 来 日语 就与汉 语有 着千 丝万缕 的联
系 。 尤 其是 日语汉 字 的音 读 皆 出 自于
日语 和汉 语 虽属 不 同的语 系 , 自 但
时 代 后 期 至 平 安 时 代 初 期 由 遣 隋 使 曰语 音韵化 ,这样 读出的汉字音 ,就 遣唐使和留学僧从中原习得带回日本的 是 日语汉 字的音 读。 汉 字 音 ,受 到 了 日本 朝 廷 的 重视 , 得
二 音读的种类和形成的历史渊源
以较为迅速地推广。尽管如此 ,在 日 常语中固定使用的吴音并未能被完全排 由 于 汉 字 在 中 国 各 地 区 和 各 时 代
中国科技信息 2 1 年第 6 O 0 期
C I CE C N EH OO Y I O M TO a 21 HN S l EA D TCN LG N R A I M r 00 A N F N .
日语汉字音读浅析
和文 中国医科 大学 10 0 01 1
藏
分为 吴音 ,汉普 ,唐 宋音 和 惯 甩音 。其 中
除 。 汉 音 主 要 反映 了唐朝 中叶 长 安 附 近 地域 的 汉 语 音 韵 体 系 。 与 吴 音 、唐 宋 音 等 相 比最 具 系统 性 。近 代 又用 于
(完整word)日语与中文的关系
日语文字与中国汉字的关系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之隔,日语与汉语的关系源远流长。
中国人学习日语比学任何一门外语都觉得容易,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日语有汉字,让中国人感到熟悉亲切.然而,日语毕竟是日语,日语让中国人感到易学的同时,也感到有很多难以掌握的地方,比如汉字的变异、假名的难写,语法的谓语后置等等.日本的语言是古来自有的。
只是最初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罢了。
至於它的起源,有阿尔泰起源说、高句丽语同源说、朝鲜语同源说、混合言语说等.不过,就文字而言,汉文对日文的影响确实可谓是至关紧要的。
公元1世纪左右,汉语就应该对日语发生影响了。
九州福冈县出土的“汉委奴国王印”即为一例证。
又据《古事记》应仁天皇条记载,其时百济学者王仁携“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卷"赴日,可以推断汉文、汉语真正的大量传入日本和使用是在公元4、5世纪。
然则,汉文、汉语最初主要为一部分识字阶层所习用,大部分日本人仍惯用日本原本的语言.及至后来中国文化制度和思想学说的传入以及佛教的普及,汉语才逐渐深入融合到一般人所使用的日本语中去。
而后来更是根据汉字的草书和楷书分别创制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使日语有了完整的表记体系。
就读音方面而言,既然当初有大量的汉语词汇传入日本,自然也同时将这些词汇的读音同时带入,故至今日文汉字词语仍有所谓“音读”的念法。
只是中日两国各自语言音韵流变,如今差别已经很大。
不过对汉语古音保留得比较多的一部分南方方言中,仍有一些与日语读音相近的词汇。
日语中的汉字最少有三种读音,多的有十几种,音读(就是模仿古汉语的发音)有基本的唐音,汉音,有的还有唐宋音,训读有至少一种(训读就是日本人自己加上的,例如日本还没有文字的时候看见海叫做umi,有了汉字,日本人发现汉字的海跟他们所说的umi是一种东西,就把海读作umi,这就是训读了)。
而近代以来,日语又对现代汉语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明治维新以降,日本在学习西方、实行近代化方面,一直走在东亚各国前列。
汉字的音韵与语言变迁
汉字的音韵与语言变迁汉字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
汉字的音韵系统与语言变迁密切相关,它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
汉字的音韵系统是指汉字的读音和发音规律。
汉字的发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声韵,即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另一个是声调,即音高的升降。
汉字的音韵系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不同,它随着语言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字的音韵系统中,有许多音节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例如,古代汉语中有很多带有鼻音的音节,如“韵母 -m”、“韵母 -n”等。
这些音节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但在一些方言中仍然保留着。
这说明汉字的音韵系统是随着语言的演变而变化的。
汉字的音韵系统也反映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汉字的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它经历了许多阶段。
在古代,汉字的发音是根据字形和意义来确定的,而不是根据音韵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的发音逐渐趋于规范化,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音韵系统。
汉字的音韵系统与语言变迁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语言的变迁会导致汉字的读音发生变化,而汉字的读音又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例如,汉字的读音在不同的地区有所差异,这就导致了方言的存在。
方言是汉字的音韵系统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它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差异。
汉字的音韵系统还反映了汉字的语义演变。
汉字的语义演变是指汉字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汉字的语义演变与汉字的读音密切相关,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汉字的语言系统。
汉字的语义演变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汉字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总之,汉字的音韵系统与语言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汉字的音韵系统反映了汉字的演变和语言的发展,它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汉字的音韵系统和语言变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进一步认识到汉字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中和汉语中汉字的音韵变化历史
摘要:日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很大差异,属于不同语种。
但是日语中的汉字及其读音是自古以来从中国引进的。
经过长年累月的发展,日语和汉语的读音都有很大的变化,现在日语中汉字的读音和汉语普通话之间已经有很大差异。
然而,变化是有规则性的,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只有了解其音韵的变化,才能更好的了解和学习汉语和日语。
了解汉语音韵的历史,对于学习除了普通话以外的方言有很大的帮助。
而了解日语音韵的历史,就可以将日语字典中汉字的索引方法从查找汉字的读音方向向查找汉字的拼音方向转变。
这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音韵变化历史
一、汉语方面的音韵变化
在汉语的音韵变化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
虽然关于中古音(隋唐音)的研究有很好的进展,但是在这之后的音韵变化却很难理解。
实际上,在《广韵》等韵书中记载的音韵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规范才初步形成的。
在实际运用中,即使说话时使用词语的发音有变化,但在辞书里记载的发音仍然是和古代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作诗时的押韵等也都是以古代时的发音为基准的。
除了研究隋唐代中古音外,关于元朝以后汉字读音的研究也正在进行。
之所以研究元朝以后的汉字读音,是因为记载元朝流行元曲的辞书被发现。
因为元朝的政治中心地从洛阳迁至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所以当时汉字的发音和现在的北京话很接近。
中古音以后的音韵变化可分为以下四种:弱唇音的分化、入声的消失、浊音的消失和舌面音化。
据考证,弱唇音的分化、入声的消失以及浊音的消失是在元朝结束前完成的变化,而舌面音化是在清末以后进行的。
(一)弱唇音的分化
所谓唇音,是指用双唇发出的音节。
像日语中「パ」行、「バ」行和「マ」行那样的,在汉语中以「p、b、m」等辅音为代表。
据考证,在唐朝后期,一部分唇音开始向弱唇音方向变化。
这是根据《广韵》中的记载来推断的。
在《广韵》中,「美」和「微」的读音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在唐朝末期以后的韵书中,「美」和「微」的读音才渐渐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以「微」为代表的汉字读音开始向弱唇音方向变化。
在日语中,「美」和「微」的读音(ミ/ビ),无论是吴音还是汉音,都是相同的,并没有区别。
而在现代汉语中被区别成了「mei]」和「wei」。
由此可见,由唇音向弱唇音的转变是在唐朝后半期开始的。
(二)入声的消失
所谓入声,是四声中的一种,是以「k、t、p」等辅音为拼音的结束音节。
在现代汉语中,汉字的读音除了以元音结束外,就是以「-n、-ng」结束。
而在隋唐的中古音中,还有一种是以「k、t、p」为结束音节,这就是入声。
例如,数字「ー」和「六」在现代汉语中读作「yi」和「liu」,而在日语中却读作「イチ」和「ロク」。
这是因为日语引进了中古音中「ー」和「六」的发音近似于英语中的「it」和「lock」发音的结果。
在中古音中,「ー」和「六」的发音是分别以「-t」和「-k」结束的入声。
在元朝的《中原音韵》中,像「ー」和「六」这种入声字被归结为其他的四种声调中。
由此可见入声字逐渐消失的年代是在元朝前后。
(三)浊音的消失
现代汉语中,辅音分为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两种。
而在隋唐时代,除了送气辅音和不送气辅音这两种清音外,辅音中还有浊音。
例如「足」和「族」,在现代汉语中用拼音表
记都是「zu」,而在日语中却分别读作「ソク」和「ゾク」。
实际上,「族」这一汉字,在唐代的中古音中就是浊音。
据考证,几乎在入声消失的同时期,浊音也逐渐消失,全部转变成了清音。
(四)舌面音化
在查询以拼音为排列方式的辞典时,很容易注意到以「j、q、x」为开头拼音的汉字非常多。
舌面音「j、q、x」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三种辅音。
这些辅音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由两个不同的辅音在清朝以后相互结合而形成的。
例如,在隋唐代的中古音中,「极」和「即」的读音是不相同的(在日语中分别读作「ゴク/キョク」和「ソク」)。
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两个汉字都读作「ji」。
二、日语方面的音韵变化
和汉语比起来,日语的音韵变化更容易理解。
这是因为日语中的假名文字是表音文字,而表音文字相对于表意文字更有利于对音韵的研究。
假名诞生之前,日本人使用的万叶假名也是表音文字,所以对于奈良时代的音韵研究也非常容易进行。
比较日语和汉语的汉字发音,最大的不同之处莫过于「は」行辅音的变化了吧。
(一)「は」行辅音的变化
在现代日语中,「は」行辅音除了「フ」以外,其他几个假名的发音都和汉语拼音「h」和英语中的「h」的发音很相近。
然而,在平安时代以前,「は」行辅音在现代日语中的发音「フ」和英语的「f」的发音很相似,「は」行辅音的发音类似于「ファ、フィ、フ、フェ、フォ」。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は」行辅音的发音逐渐变成类似于英语「p」的发音。
日语引用汉字读音是在隋唐时期,而在隋唐代的中古音中存在「h」这一辅音,由于当时的日语中并没有这一发音,于是在书写日语的时候,日本人就用「か」行或者「が」行的假名来代替。
例如「花」和「化」在隋唐代的中古音中发「hua」的音,而在日语中读作「ケ/クワ」(现代日语中读作「ケ/カ」)。
(二)历史性的假名使用方法
日语引进汉字读音的时候,只是一味的把汉字的读音强制性的转变为日语的读音,例如「花」变成了「クワ」,而「观」变成了「クワン」。
在平安时期发明假名的时候还是这么书写的读音。
然而这样的日语发音很牵强,所以「クワ」的读音逐渐转变成了「カ」,而「クワン」的读音逐渐转变成了「カン」。
并不是全体日语的发音都发生的变化,而只是外来语的发音变得更加容易了。
这一转变,也使得像「花」和「下」这样的汉字之间的发音区别消失了。
平安末期以后,在书写汉字读音的时候,日本人逐渐发明了「シャ」、「シュ」、「ショ」等拗音,而「クワ」、「クワン」等古时候的发音表记,也都成了历史,这被称作历史性的假名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