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面临十大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面临十大压力。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看到类似现象。教师因为某种原因情绪低落,低落的情绪会不自觉地带入教学活动,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情造成消极影响。尽可能地避免“踢猫”现象,将积极的情绪带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课业繁重、竞争压力大、社会期望高等现状,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迫切而必要。

教师心理障碍高发

【关注】广州市天河区教委举行的一次针对中小学教师心理保健的讲座中,心理咨询师用心理健康测试量表对在场教师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近半数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调查还显示,31.51%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2.3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1%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感到压力大,嫉妒情绪、焦虑情绪的出现也比较高。经了解,教师心理问题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不安感、精神紧张、无法正常入睡等。

近年来,许多调查都显示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教师,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压力,制约着教师的成长,影响了教师的身体健康,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农学院等16 所市属本科院校40 岁以下专任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00 份,进行心理状况

的调查。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73.8%的青年教师反映“虽然能够应对日常工作,但感到精力欠缺、疲惫”;有7.2%的人感到“压力非常大,已经影响到身心健康”;感觉“精力充沛,很少感到疲惫”的仅占10.8%。而且,已经有近10%的被访者表示,仅靠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已难以调适,希望能够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尽管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表症却很相似:一是怨职情绪。即不热爱本职工作,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二是生理和心理的一系列症状。如抑郁、焦虑,以及各种伴随着心理行为问题而出现的躯体化症状,如失眠、头痛、食欲不振、咽喉肿痛、腰部酸痛、呼吸不畅、心动过速等。三是缺乏爱心和耐心。因成绩不好就埋怨学生不好好学习,体罚、打骂学生或者进行口头羞辱,夸大学生的问题,处理问题简单粗暴。言语攻击(软暴力)四是职业倦怠,主要特点是对教育和教学工作退缩、不负责任,情感和身体的衰竭,易怒、焦虑、悲伤和自信心降低。表现为情绪衰竭如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对学生和教学工作态度消极、冷淡和缺乏感情反应;个人成就感降低,难以从工作中体验到积极情绪。

有专家点评,教师是一个特殊职业,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整体素质的集中表现, 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够处理好各种角色冲突, 正确地对待压力与挫折, 把握好情绪的阀门, 不断地进行性格的自我完善,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人才观与学生观, 并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

育的能力。

压力

“载不动许多愁”

【关注】江苏省南京市某小学王老师的工作表:7:25—8:00到指定岗位值班;9:25—10:10上课;12:05—12:30到岗值班;12:40—1:40照看三个班学生的午休;1:40—2:00到指定岗位值班;3:10—3:55上课;4:10—5:30指导学生做功课;5:30—6:00清场。由于人手有限,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教学、活动安全,每一节课下课后,教师们都要到指定岗位值班。除了一天的教学和值班任务,王老师还要抽时间备课、批改作业、修改学生习作、指导校刊的出版……王老师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到12小时。

“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站了一整天,再也没力气、也没心情买菜做饭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工作节奏快、压力大已成为导致教师心态失衡的“罪魁祸首”。具体表现为,社会压力带来的焦虑感、紧张感,学校压力带来的抱怨感、倦怠感,学生压力带来的困惑感、危机感,同行压力带来的不安感、落差感,自身压力带来的自卑感、无助感等。

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长期的、紧张的精神劳动。教学活动往往是个体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往往在自豪中产生自赏、在挫折中产生哀怨,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

有这样的一项调查耐人寻味,对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你热爱学生吗?” 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学生看法与教师期望有着较大的反差,这项调查反映出不少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困惑和挫败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工作的成就感不能“立竿见影”,往往经过一个缓慢的阶段才能逐渐显现,这也让不少教师在辛苦的付出与心理成就感之间形成落差,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有这样一则报道引人深思,青岛一位优秀教师,在近20年的教学生涯中,一贯对学生呵护有加,颇受学生、家长爱戴。然而有一天却因一学生上课时过于调皮、捣乱而勃然大怒,不能自已,情绪失控,对学生造成了身体和精神伤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多年累积下来的“心理疲惫素”并发所致,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位因体罚学生而被学校开除的教师,在被开除之后反而觉得心里轻松了许多,“我心里可以解脱了,不用再承受社会给予我那么大的重压了。”

教师在学校往往承担着多重角色,知识的传授者、日常工作的管理者、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和朋友……如此多的角色定位,以及“为人师表”的要求,往往使得教师在学校工作的过程中,压抑和控制自己的负面和消极情绪。久而久之,坏情绪的不断累积加之缺乏合适的疏通渠道,就造成了坏情绪的“零存整取”,突然暴发。因此,对于教师小的心理问题的及时有效疏导极为重要。

呼吁开设教师“情绪假”

【关注】身体不舒服导致心情烦躁、家中有事带来情绪焦虑……当老师在上课前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问题时,可以申请调课,也可以请半天假,由学校的领导为其代课。从2006年起,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岐山三校便在全校教师当中推行“情绪假”,引起社会关注和不少好评。迄今,黑龙江省、山东省等多所学校也纷纷为教师开设了“情绪假”。

针对教师的心理问题,有关专家呼吁,学校作为教育管理者,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任何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必须考虑到教师心理这一层面,把大部分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作为改革的底线。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推行人性化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保持教师心理健康,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提高心理素质的内在环境。切实关心教师疾苦,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提供安居乐业的工作环境。

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样非常重要。有教师建议,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邀请专家讲课,有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疏导教师想不通的问题。还可以尝试设置教师心理发泄室,为教师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场合,及时解决教师心理问题。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俞国良指出,培养心理素质优秀的教师,需要从教师人才选拔和培养着手,应该在师资队伍的培养阶段,就对将要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师范生进行考察,考察与测试其人格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